登陆注册
18863100000019

第19章

钱破毁者,而定其价值。六年,足利义澄遣宋素卿于中朝,素卿,鄞县朱氏子,名缟,为其叔所卖,更姓名,仕细川政元,至是充使。事发当死,刘瑾纳其金庇之。赐飞鱼服而还。八年,义植遣僧永寿于中朝,求释奠仪注,不获。大永三年,管领宙山高国遣僧瑞佐、宋素卿于中国通商,抵宁波。会大内义兴亦遣宗设市易,争宴席坐,遂互斗,宗设杀瑞佐而逃,中国因执素卿,斩之。故事,凡市舶至则陈货验发,以船先后至为次,宴席亦如之。宗设先至,瑞佐争席理屈,遂行贿于市舶中官赖恩,乃先瑞佐。宗设怒,遂相斗,杀瑞佐,率其徒五百人放火府廨,夺货杀掠,进掩素卿馆,追至绍兴,素卿匿免。还过宁波,大掠而归。因执素卿囚之,会朝鲜捕送其余党,狱成,斩素卿。久之有琉球使臣郑绳归国,中朝命传谕日本以擒献宗设及被掠之人,否则闭关绝贡。时琉球使臣蔡瀚道经日本,将军义晴附表求赐新勘合、金印,修贡如常。礼官验其文无印篆,谓“谲诈难信,宜敕琉球王传谕,仍遵前命”。后奈良帝天文八年,将军义晴上书于中朝,义晴求勘合,不许。大内义隆亦遣僧周良于中朝。时华商多在周防贸易,公卿、僧徒、文士以四方鼎沸多避乱,山口义隆又好读书,爱玩文物,屡延华商,尽收古书画、名磁诸玩好,一时称盛。十六年,义隆复遣周良往中国,舟四,人六百,泊海外以待。事闻,朝旨敕守臣勒回。明年六月,周良复求贡,朱纨以闻,从纨请,不限五十人进都例,相贡舟大小以施禁令。

初,大内氏独有勘合,迨义隆死亡于兵燹,通商遂绝。然伊豫能岛、来岛、因岛诸奸民久狃互市之利,私航不绝,汉奸多为之导、虏劫放火,千百成群,攻陷州县,江南北、浙东西所在骚扰,尝同时告警。别有侵山东、犯日照各县者。海寇巨魁汪直、毛海峰、陈东等皆与潜结,势益张。寇皆习倭服饰旗号,船帜题“八幡大菩萨”五字,八幡者应神帝号也,人呼日八幡船。弘治元年,明总督杨宜遣郑舜功至日本肥前平户见大友义镇,诘之日:“通好久矣,何扰吾边疆,虔刘吾民!果是贼民,亟见禁戢。”义镇以闻,将军义辉命诸将会议。大和守三渊藤贤日:“方今我国所在用兵,而结怨大国,甚为不便,请从应安例严为制戢。”乃命能岛、久留岛、因岛诸兵检点海舟,剿捕凶奸。而内乱日剧,卒不能制。既而胡宗宪代宜为总督,奏请遣使日本,谕国王禁戢海寇,招还奸商,许立功免罪。中朝许之,乃遣宁波诸生蒋洲、陈可愿至日本。可愿还,言抵五岛,遇汪直、毛海峰,谓日本大乱,诸岛不相统摄,须遍谕乃禁遏。及蒋洲还,山口守源义长、丰后守源义镇,皆遣使谢罪,送还被掠人口,请颁勘合、修贡。宗宪奏请礼遣其使,并谕:擒献乱人及中国奸商,方许通贡。诏允之。宗宪已计擒陈东,又招诱汪直。义镇等以中国许互市,遂装巨舟,遣其属善妙等四十余人随汪直来。直至被擒,而逾年新倭大至,又寇浙东三郡,寻犯福、泉、兴、漳,蔓延于潮、广,其后又有广东巨寇引倭为患。迭经将吏击讨,久而后平。倭寇之患与明相终始,而自嘉靖二十六年至万历十六年,四十年间,沿海州县被祸尤酷。闾巷小民至指倭相骂詈,甚以噤其小儿女云。今考日本是时瓜分豆剖,各君其国,诸国又互相攻击,日寻干戈。无赖奸民以尚武好斗之风流为盗贼,杀掠为生。上虽严禁,令有不行。准之今日公法,实为海寇,无与邻交。故节录其大概如右,不复详载。

后阳成帝天正十八年,关白丰臣秀吉已平定全国。因朝鲜使者赠书于朝鲜王李日:“吾邦久属分离,秀吉起于微细,讨逆除暴,曾不数载,定六十余国。夫人世年不满百,予亦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

凡海外诸蕃,后至者皆在所不释,贵国先修使币,帝甚嘉焉。秀吉入明之日,王其率士卒会军营为我前导。”盼得书大愕。十九年,秀吉丧子,闷甚,一日登清水寺阁,浩然叹日:“大丈夫当用武海外,何悒郁为!”遂大会诸将曰:“吾藉诸君之力,平定海内,亦可以息矣。特海外有阻王化者,吾深羞之。今将举内治委秀次,而自将入朝鲜,驱其兵以躏明地,分割土壤以封诸君,诸君能为我效力耶?”诸将相视愕眙,无敢对者。浮田秀家曰:殿下举此无前之事,谁敢异议者“遂命造大舰数十艘,筑营于名古屋。冬十二月,颁朝鲜地图,分西南四道兵为八军,以向八道。以加藤清正、小西行长为第一、二军,迭为先锋,置水军,以九鬼嘉隆等督之,水陆凡十五万人。别有游军六万备应援,而秀吉自以德川家康等畿甸东北三道将士十万自卫。文禄元年夏,秀吉率兵抵名古屋,命浮田秀家代将。秀吉初欲亲往,以其母忧甚,乃命秀家。或劝秀吉盍以善汉文者从,秀吉晒日:“此行也,吾欲使彼用我文耳。”诸军齐会,先锋既人海。是月,抵釜山,诸将迭攻,朝鲜望风溃。五月初,陷都城,督将秀家人据王京。分命诸将图进取,王日弃城奔平壤,又奔义州。清正至咸镜道之会宁府,执二王子璋、珲,而纵王妃使逃。行长追王至平壤,分兵四掠,朝鲜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江。初,秀吉闻前军陷都城,贻书秀次曰:“韩都已破矣,子将不日入明,奉銮车而西,以汝为关自,若韩与本国,当别择其人为主,汝其知之。”日本称朝鲜为韩,沿三韩称也。时自韩都抵釜山,烽火相望,然庆尚、全罗二道尚固守。又恐明援军至,乃遣石田、-Z成等三将,名日三监,率游军六万赴援。三成等至,亦驻都城。初,秀吉胁琉球,使供粮,并遏贡舟。琉球惧,报之中朝。兵部咨问朝鲜,朝鲜惟辨向导之诬,尚不知其谋己。至是请援,告急之使络绎于道。明朝得报大惊。廷议以朝鲜为国藩篱,在所必争,命副总兵祖承训渡鸭绿江赴援,大战于平壤城外,承训仅以身免。日本人马皆鬼头狮面,明兵骇乱,行长麾兵蹂之,承训兵大溃。行长乃投书李哈曰:“王尚不导我兵耶?明于我犹羊群见虎耳。今舟师十万将由西海至,王将安之?”八月,明朝乃以兵部侍郎宋应昌为经略,旋又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时兵部尚书石星计无所出,募说客侦之,得嘉兴无赖沈惟敬,假游击衔,命赴军前。明年正月,如松师大捷于平壤,行长遁渡大同江,朝鲜所失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并复。清正亦遁还王京。如松乘胜趋碧蹄馆,败而退师。于是封贡之议起,惟敬往来弥缝,日本退守釜山,议送回朝鲜王子、大臣。中朝诏留一军防守,时朝臣多言封贡非计,而石星一意主款,卒从经略顾养谦封秀吉为日本王之议。先是,壬辰七月,惟敬见行长于平壤城,行长日:“当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属朝鲜。”惟敬诺之,曰:“待五十日还报。”行长驰使告秀家。当是时诸道未平,韩兵所在蜂起谋恢复,日本拒之,互有胜败。时已十月,明兵已出关,惟敬遮应吕于途曰:“和将成矣。”应昌虑其阻士气,欲斩之,未果。中朝亦以倭诈未可信,促应昌进兵。既而行长败渡大同江,据凤山,旋回都城。韩兵争起应明军。清正悬军在成镜,又为宋应昌所败,秀家乃令北道诸将成撤守,来会都城。如松径趋至碧蹄馆,恃胜而骄,不赍铳炮。日本拒以短兵,纵横挥击明军,大破如松,遁还临津,旋退平壤。秀吉闻明军捷,议亲渡海,诸将连署止之。是年癸巳三月,议使七将攻晋州,晋州城险兵精,七将皆大败。退兵又多疫,于是三监欲退守釜山,或曰粮尽宁食沙,都城不可弃也,乃议乞援兵。秀吉先令二万赴援,既无兵可征,秀吉乃叹曰:“吾不幸生于小国,兵力不足,使我不克遂耀武八表之志。奈何!奈何,怅然久之。会如松使沈惟敬再谋和至韩都,谓行长曰:“归王子,则割庆尚、全罗、忠清三道封为王。”行长许之。时三监及行长皆怀归,报秀吉日:“明欲尊殿下为皇帝。”秀吉乃许和。惟敬请解都城兵,诸将乃火而东,仍屯于蔚山、东莱间以俟秀吉令。惟敬遂谒秀吉于行营,秀吉飨之,而遣小西如安与偕,许还二王子、大臣,惟令诸将屠晋州城以偿前败。惟敬既至北京,明朝以倭方议和,仍攻晋州,疑倭谲诈,令舍如安于辽东。明年甲午正月,秀吉令独留在韩戍兵,余尽召还。时明朝议久不决,至十月乃召,西如安入朝。既至,石星优遇如王公,如安殊扬扬,过阙不下。既集多官,面译要以三事:一勒倭归巢,一既封不与贡,一誓无犯朝鲜。如安皆听从。神宗皇帝复见之,谕于左阙。十二月,封议定案。此所云小西如安乃小西行长侍史,素为行长所亲昵,冒小西氏,为飞弹守。《明史》作小西飞,盖因其自书小西飞弹守而误也。乃以临淮侯李宗城充正使,都指挥杨方亨副之,同沈惟敬往。初,明使-t:乙未夏发燕,中朝命令驻朝鲜都城,俟日本撤戌而进。秋九月,宗城等至朝鲜,日本诸将不得已撤诸戍,聚釜山,然将-t:卒不肯济海。至丙申六月,诸将乃尽撤还,仅留岛津义弘等在釜山。庆长元年春,小西行长还告和成。沈惟敬随来,私赍蟒玉、翼善冠、地图、武经及燕代良马三百匹,献于秀吉。惟敬憾己不得与册使,思倾宗城而代之,乃令人以危词怵宗城。宗城果遁还。夏,中朝更以方亨为正使,惟敬副之,朝鲜使黄慎等亦偕行。秋,抵伏水。秀吉乃责朝鲜不献三道,不使王子来谢为欺辱,拒朝鲜使不许见,独恭迓方亨等。九月,册使见秀吉。翌日,宴飨,秀吉戴冕披蟒服,使德川家康等七将皆著其所赐章服。既罢,使者出,召人读册文至“封尔为日本国王”,秀吉色变,立脱冕服抛之地,取册书裂之,骂日:“吾掌握日本,欲王则王,何待髯虏之封!且吾而为王,若王室何?”即夜命驱明使,并告朝鲜使日:“若归告而君,我将再遣兵屠而国也!”遂下令西南四道发兵十四万人,以明年二月再会于名古屋。二年春,秀吉以其侄秀秋为元帅,居釜山总军务,浮田秀家副之,命清正、行长间日互为先锋,仍分八军。正月,清正、行长皆抵釜山。警报达明,神宗大怒,命逮石星、沈惟敬按问。初,方亨等还,佯言秀吉恭顺受封,谢表且至,别购猩毡、鹅绒伪称日本方物。至是,石星诘责之,日:“倭非有他,不过责朝鲜无礼耳。”方亨惧,始直吐本末,委罪惟敬,并出石星前后手书。帝遂怒,逮石星等。以兵部尚书邢玢为总督,麻贵、杨镐为经理。时日本兵既络绎入朝鲜,然朝鲜乱后无粮可因,海运又艰,诸将不敢进,声言献三道如约则止。王吆奔海州,日夕告急。明廷臣议以割地乃沈惟敬私言,万不可许,然特缓惟敬使说日本以弭兵。惟敬仍往来遗书,蚧檄杨元执之。自惟敬执而议和遂绝。后诛之。明援军入全罗。七月,日本已得间山,乘胜西进,遂破南原,据全州,犯全、庆,逼王京。明因二城既失,邢玢至王京,专扼汉江险为守,遣将分守稷山,交战互有胜败。日本以冬寒稍收兵退釜山,仍沿海连营互为声援,泗国、南海、竹岛、梁山、蔚山、顺天皆分将据守。邢玢议专攻清正,别以兵牵制行长,遂以十二月萃兵蔚山,遣水军绝援,既合围,断汲道,

同类推荐
  • 佛说大乘稻芉经

    佛说大乘稻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僧宝正续传

    僧宝正续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甘泽谣

    甘泽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长者子制经

    佛说长者子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鸿猷录

    鸿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殊途未归

    殊途未归

    木冉说过你难道就不能不走你难道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丢下我你难到不会听我一次对不起我太自作多情对不起是我不好对不起我并不知道对不起我爱你
  • 权力视角下的公企业与国有经济治理研究

    权力视角下的公企业与国有经济治理研究

    本书以西方国有经济的重要组织性治理工具——公企业的制度变迁为主线,重点研究了政府、社会及市场三方之间及各自内部间的权利结构差异及基础制度环境差异如何决定了我国与西方国有经济组织性治理工具的不同选择。
  • 关公崇拜溯源(全集)

    关公崇拜溯源(全集)

    本书即秉此宗旨,取法乎上。文学研究过去涉及这一课题,主要是从三国戏曲小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或者是以民间叙事角度,从传说入手探其流变。这当然都是必要的,但也只能反映出近现代关羽传说的形态,而不能体现出历史的传承和曲折。作为一个长期的,影响广泛的 “活”信仰,关羽的形象从来没有封闭凝固在文字或传说中,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将各个不同时代的关羽形象,恰如其分地放置在具体生成的背景之中,凸现其变化的因果联系,以及与同时代其他宗教、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影响,然后又如何展现在文学艺术之中,才是更富于挑战性的课题。
  • 倾嫦

    倾嫦

    冷倾嫦,世界第一天才科学家,世界四大杀手之一,世界第一大杀手组织的老二,‘汵’的首席长老。中毒身亡,魂穿异世,居然成了北方大国的帝王最宠爱的女儿,身体里有一个自称为神的灵魂,不过据她所说,这叫神念。好一个便宜师傅,‘你死既我亡’的绝对誓言。只为见一面曾经的爱人却不愿将这一缕神念投入轮回,1000年的孤寂,能不能等到人类传说中的爱情的结局?我承认佳人绝对有剧透嫌疑呵呵。蓝雪q群338660986欢迎催更,欢迎鞭打。你们的支持就是蓝雪的动力喵~
  • 遇见爱:首席赖定你

    遇见爱:首席赖定你

    也许他自己都忘记了,初见她的时候那一抹心头的悸动到底是什么,可是又一次遇见她,他要抓住她,他必须要把她留在身边。可是作为一个迷迷糊糊的小丫头,面对着高高在上的总裁说喜欢她,怎么可能?谁要喜欢你?可他怎么就赖定她了呢。
  • 琥珀(上)

    琥珀(上)

    贵族后代琥珀流落乡间。她天生丽质、卓尔不群。这位原本纯洁又不甘蛰居的姑娘在伦敦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社会中逐渐意识到逾越固有的社会规范、取得女性独立地位的途径。她几度陷入困境,先后遭遇骗婚、投毒、劫掠、瘟疫等灾险。在这过程中,她既表现得勇敢独立、坚强自信,同时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善良,沾染了男权社会中的贪婪、自私、纵欲、不择手段等品性。在经历了这丰富而曲折的种种之后,琥珀最后还是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而被迫放弃一切,离开伦敦前往美洲大陆。本书所述的故事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警醒和借鉴,从而引导其拥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幸福的人生打下良性的基础。
  • 绝地逢生腹黑小恶魔

    绝地逢生腹黑小恶魔

    可耐的小恶魔无良穿越,爆笑无节操的生活从此展开,逆袭大家闺秀,扭转局面杠杠的!【本文不是文言文】
  • 僵尸情话

    僵尸情话

    楚飞的女朋友死后,他一直想念着她。沉浸在伤痛中不能自拔,在遭遇僵尸之后,一切,发生着改变。
  • 特种兵成长记

    特种兵成长记

    一本最接近部队的小说!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特种兵战士的故事!我们要把每一滴热血都流入祖国的土地!这就是野狼突击队的宗旨!
  • 初恋遇上你

    初恋遇上你

    霖海和松江,两个城市相距1182公里。记忆中那个描摹着她眼睛的形状说像月亮的陆非白还在安静耐心地等她回松江。程知予也不止一次地想过逃离,可一想到那双看着她就像是看着全世界的眸子,她就又心软地留在了霖海。很后来,当她回想起黑暗中飞蛾扑向她的那一刻,她都觉得,一切都是宿命。如果她没有来霖海,那她就不会遇到陈锦言。要如何才能拒绝他那样的一个人?他是致命的诱惑,那她是不是扑火的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