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56300000024

第24章

名号品第三

亦作四门分别 初释名 二来意 三宗趣 四释文

初中三。先分名者自下明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谓从此至第六会来。辨说所修五位之圆因成十身之满果。令诸菩萨解此义相故以为名。二会名者名普光法堂会。然释有五义。一约事。谓佛于堂内放光普照故。名此堂为普光。于中说法又名法堂此依主释。二约法。谓真俗遐周曰普。妙智照达云光。境智玄轨为法。此普光即法。又诠普光之法。堂内说此。依主为名。法通二释。堂唯依主。三约境。谓普体光用。法通教义。四唯约智。亦如境说。五约实。谓无碍法界一尘一行。皆遍因陀罗网重重显现。故称为普。即普圆明焕曜。故复云光。无不正轨。故亦云法。则法应缘成阴为堂。皆持业释。如以三空为门等。例准可知。又信该六位称普。灭惑显理为光。阴机为堂。三品名者如来之名号依主释。或如来则名号。以十号中如来为一故。于中名谓释迦等别名。号谓十号诸佛通名。又召体为名。标德为号。又亦名号无别。如文内说

二来意亦三。先明分来者前既举果劝生信乐。今明彼果能得之因令生正解故次来也。二会来者修因之中信最初故故次来也。又谓前会明所信之境。今辨能信之行。义次第故也。问名号等三岂属能信。答为成信故同会辨之。问前岂不成信。答凡约境生信。境有二义。一标举境法明有所在。二摄以就心令成信行。前会据初义。此中约后义。又前会果广而因略。相从俱属果。此会因广而果略。相从俱属因。问等是果法。何故前会明依。此中说正。答依报粗现易见故先辨。正报细隐难知故后说。又若约佛先须净土栖托。后辨正报。又亦可互在随举皆得。问明修因之中。何故此会与第六皆有果法。同会中间诸会无此例耶。答此会是修因之始而与果同会。而果在会初。十地等是成因之终。亦与果同会而果在会后。此等为显依果海以起圆因。因满还融归圆果。此乃文中宏致始终之幖帜者也。三品来者有二释。一云前品明依果。此明正报。正报之中不过三业。此品明身业遍应。谓名号依身而立故。四谛品明佛口业普周。光明觉品明佛意业遍觉。三轮摄伏。俱是正报。然身业最粗。故先辨耳。二释云。准下问答又此品明国土海义。前品既辨世界海。即明体随缘显其果相。今即约缘反显明其果体。辨相所依之实故次来也。各通三世间思之可见。又前会约华藏。此约忍土。有意(云云)

三明宗趣者亦三。先明分宗通至第六会来同是一番问答故。须同辨。谓是二周因果。初相后体。前是因果缘起。后是理实。二约会亦二。谓人法。人亦二。谓所信能信。所信中化主内证土海为体。七日思惟为相。又即如其像为相。加说为用。又现通及光照为用。助化中文殊以信中妙慧为体。吉祥胜德为相。又遍一切处为相。所说益物为用。谓说偈等。二能信中亦二。先约因证净为体。具德为相。殊胜功业为用。并如贤首品说。检出(云云)

二约果信中所显无尽法界为体。十身胜德为相。应机化益为用。亦如贤首说。法亦二。先约境谓信中平等土海为体。约机说十。及胜德为相。与行教相应为用。二约行谓信行内证为体。融摄诸位为相。成佛益生为用。问未知此舍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余位亦尔思之。三约品亦二。一约相以如来身名普应广益群生为宗。二约实以十佛国土海为宗

四释文者。于此修因契果生解分一番问答之内长分有三 初序分 二请分 三说分

此中序亦通第六会已来。请说亦尔

初中有三。先举佛所在明器世间。二善觉知下叹佛功德明智正觉世间。三与十佛土下叹菩萨功德辨众生世间初中相传。普光堂在菩提树东南可三里许熙连河曲内。佛初成道诸龙见佛树下露坐。遂为佛造此法堂。良以诸龙多为阴覆供养故耳。又以堂近树故与场同举。又依此经以菩提树为本。余处皆不离此也。又此中初始得者约信法辨之。莲华藏者信行开敷离染摄德。约法准之。又大集经中菩萨得莲华陀罗尼故。凡说法处皆有莲华座。余义并同前释

二善觉智下释智正觉世间殊胜。于中十句。文同摄论受用身二十一种殊胜功德中初十句。如下第七会初二十一句总具。今依摄论及佛地论释此十句。初一总余九别。总中善觉智者彼名正觉。谓具后九德名善觉。以顺理离邪名正名善。开明照察名觉名智。别中初无二念者是一向无障功德。谓离二障故。异凡小故。又于远时方等境无知不知二现行故。是故由无二念名善觉智。二了达法性者论名趣无相法。此是能入无二功德。亦名调化方便功德。谓自能入离有无相清净真如。亦令他入故。三住佛所住者是观所调化功德。谓住大悲常观世间故。又是任运无功利乐有情不休息功德故。又安住圣天及梵住故。四等如来者谓得诸佛相似事业功德。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别。即理智益生三法无别。五至无碍趣者是永断所治功德。谓修二障对治道成就现前。已到解脱一切障处所依趣故。六具不退法者是伏外道功德。谓证教法彼不能转。伏彼显已正道法故。七无坏境界者是伏魔怨功德。谓违顺中境不能碍心。虽在世间八法不污。以世境娆心障善称魔。此降彼故。八住不思议者是安立教法功德。谓所说胜教超过一切寻思境故。九等达三世者是记莂三世功德。谓记莂去来皆如现在。分明无别故名等达。具此九别成初总句。同异成坏准思可见

三释众生世间中有二。先简定其人。后叹其实德。初中有四。一简多异少。谓十佛国土微尘数故。二简大异小。谓大菩萨故。三简终异始。谓一生补处故。四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然此四位以前望后。展转奇特皆可准知。三中一生有三义。一约人中。二约天上。三约下生之身。此就化相。若约实报四种变易报中。唯有末后无有生死一位犹存。故云一生。此经意约前义辨也。二叹德之中。文有八句。义有七对。初二句药病一对。谓初句了彼机器种性。后句深证所授法界。二常善思等明染净一对。谓如摄论中依他起上遍计染分名生死。圆成净分名涅槃。二分不异名一依他。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经说。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又中论云。世界与涅槃无毫厘差别。此名染净无碍。四句融摄。或以本从末唯世间。或反此唯涅槃。或相融而双现。或形夺而两亡。巧观此理名曰善思。恒观不息名曰常思。三因果一对。谓诸众生报果业因种种差别。明了此等皆依众生诸识心行而得成立。四教义一对。谓义是所诠诸法之义。味是能诠诸法之教。则名句味身。五缚解一对。谓观彼世间相即空故名离世法。不待坏世。六理事一对。谓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会缘即真而不坏缘起。是名究竟分别无为。泯理唯事而不失理。名曰究竟分别有为。下文云。于有为界出无为界而亦不坏有为界。无为亦尔可思准之。七三世一对。谓知三现在各摄过未。及相即入。是为十世。靡犹无也。贯谓通也。于此三世无不通达。上来序分竟

第二请分此中通请下五会文。于中有三。初念请。二念问。三念现。问中裕梵等法师离为一百二十四问。谓初十问法身自体之行。中间一百问报身起修之行。后十四问方便身平等之行。又若合中间九十问为九问。即总四十三问。光统师合随喜心等为一问。即为三十四问。初十问先际佛法。次十问中际佛法。后十四问后际佛法。至下第六会来答之。今依此释总分为三。初十问因所依果。次十问果所起因。后十四问因所得果。摄论云。无不从此法身流。无不还证此法身。欲明因依果成还能克于果。果能垂于因还为因成果。因果相成缘起无性无自性故。即真法界无性即体不碍缘起故。真法界不坏因果。因果缘起理实之义案此而立。又初十问此会初三品内通答之。若别分四谛答说法一问。光觉答势力正觉二问。此品答余问。通答顺文。明难下三品别自有问。以信不成位故。无悬问十信之言。不同十住等。此初十问二释。一约依正二果为问。谓初一通问净土依报。二通问法身正报。三问土严具。四问法身所证。五问土离染。六问证后说法。七问前土体。八问正报光轮。九问应缘起土。十问现正等觉八相等事。二唯约土海为问。以准下文及璎珞经此会明国土海义故也。十中前五明土众德具足。后五明土体用圆备。又初一是总余九是别。别中土有九义。一别住义谓红莲华等如摄论说。二具德义谓理行事等各有校饰。三轨持义谓土法比证所得不同。四离染义谓自性与相及用等净。五成教义谓约言显土如说世界等。六自体义谓理智识事皆有体故。七妙用义谓威光摄伏等。八缘起义谓随众生机佛刹起故。又令随刹而起因行。又随刹佛出故亦云起。此顺兜沙经。又随因缘具而刹得起。如起具因缘世界等。九现觉义谓诸刹海现成正道以依正无碍故。余义准下答中知之。次因中十问从升须弥下至菩萨住处来答之。初九问约位自行。后随喜下问随缘化物行。初中十藏何故。问在回向后。下答在回向前者。以藏有二义。一是出生义故在回向后。出生地上证智故。二是收摄义故在回向前。收摄诸行令成回向故。由此二义二处互显故不相违。十愿初地内答。十定十忍品答。以观心纳理为忍。止心不散为定。止观无碍唯是一心故。二处各显一义。以诸菩萨缘真俗境皆有二义。一不颠倒。二不散乱。具如梁论说耳。十自在十明品答。以作用明委故立二名。以别翻菩萨本业经彼问中亦名十明故。兜沙中名十飞法。又十顶不见别答。古人有将梵网经于此计会云此脱错。恐难依用。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六处同此。彼云化乐天说十禅定。初禅说十金刚心。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四禅摩醯首罗宫说心地法门。不云重会普光及祇洹重阁。又此问与彼有同不同故难用耳。有云不思议品有答。但不思品等既答后果问。不可属此。又僧祇品明十大数。因位穷终数中之极。故亦得云十顶。但此品初自别有问。故亦难属。寿命品中十重佛土上至穷终。贤首佛刹最极际故称为顶。然有十重故云十顶。亦得无伤。以彼品初既无别问故得为答也。此中约望下尊高为问。下文就当处相续而答。又但此经下文别有问者即于此无问。下若无问而有说者即是答此问也。故须知之。随喜心下明问菩萨随缘起行。即菩萨住处品答之。以彼文中明菩萨随机普应诸处起胜行故。此约能依之行为问。下就行所住处为答。依此而判中际佛法中。问答相属亦极明耳。下明随缘化他中。初见他少善而心随喜。二化众生令绍佛种。谓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等。此二是化他心。下明化他行。谓云何不断。以救度故。何处救。烦恼妄想中故。如何救。知根行故。以何救。解法药故。云何救度成。谓令离集垢超苦难决道疑证爱灭。如次四句应知。后际中十四问。不思议品至普贤品通答之。于中胜法者是菩提胜法。同上文。不动转者是无功用故。余义多同前会释

同类推荐
  •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丹妙用至理论

    修丹妙用至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才调集

    才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oems1

    Poems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从绽放到凋零

    从绽放到凋零

    当代中国白领阶层婚外情现象真实纪录,为你讲述发生发生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香港五大城市的男女婚外情故事。关于出轨,男人说:“出轨,没有特殊理由!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我做的只是男人做的事。” 女人说:“婚后没多久,我便受不了生活单调无趣。我爱性,爱男人,喜欢风流韵事的快乐。要这样,就只有一个法子:红杏出墙!”......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乐与痛楚相互交织,当事人奇妙的心理活动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纠葛……情节真实,请勿对号入座!
  • 绝世狂妃:邪王狠狠爱

    绝世狂妃:邪王狠狠爱

    一场意外,她二十一世纪顶级特工,穿越异世,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她,必将欺她者,辱她者,百倍奉还。没想到,却遇到了扮猪吃老虎的他。“娘子,咱什么时候双修呀!”(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宠文)
  • 执掌九州

    执掌九州

    上古时期,大能者开天辟地,将大陆化为九州。九州每九万年必要经历一劫,在经历了八劫后的九州大陆即将面临第九劫!在这个劫难起的时代,是黯然泯灭?还是一飞冲天?磨难铸就传奇,时代造就人物。且看我林惊天挥斥方遒!执掌九州!【新书求推荐票和收藏哒,另外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加Q群:182458808】
  • 神降寰宇

    神降寰宇

    寰宇大陆上流传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相传寰宇大陆是一片为众神所遗弃的大陆,大陆上不存在传说中的神,只有一类修炼幻术、武术抑或异灵的强者。幻术师是能够感悟天地自然,感悟金木水火土等自然元素之力即幻元力,并使用幻元力进行近战远攻的一类人。武师是通过肉体和精神双重修炼,在肌肉和血液中可以产生罡气提升身体属性,并运用罡气进行战斗的一类人。异灵者是天赋觉醒后自然感悟一种特特殊能力并经过漫长修炼后随心所欲使用此能力的一类特殊人群。故事就在着片失落的大陆缓缓拉开序幕,逐渐展现其神秘的面纱。。。。。。。
  • 极品萌宠:绝世妖孽妃

    极品萌宠:绝世妖孽妃

    穿越而来,身披麻袋。安天月身为最苦逼的穿越者,被家人嫌弃,被世人遗弃,落的乞讨的地步。等咱一身绝技回家,谁欺负我来着?欺负回去!“安天月,你欺人太甚!”“就是欺负你……”欺负完可是不负责的,安天月带着自己的小兽拍拍屁股离开。“主人,前方有美男”“收过来!”自家兽兽画圈圈:“可是人家的兽兽比我高。”安天月一巴掌甩过去:“你比它萌。”傲娇御兽师带着搞笑萌宠从此踏上寻找美男的不归路…
  • 萝莉皇后很腹黑

    萝莉皇后很腹黑

    前有强势皇帝,后有温柔王爷。哼!先让你们爱上姐,姐再狠狠的复灭门仇!咦,为什么姐将剑刺入面前这位男人的身体时,心跳的那么疼,眼泪不停的滑落?莫非是这个机缘之下得到的“枭雄”眼角膜出问题了?本书腹黑无下限,看书请自备急救用品。
  • 妖行志

    妖行志

    上古离王堆裂,一只锁困千年穷凶极恶的穷奇逃出,引出圣洲弥天大祸。一个胸无大志懵懵懂懂的采药少年郎奚羽失足跌崖误吞异物精血,莽牯朱蛤福祸双依,自小千界而出,从此矢志踏上修行路。击柱狂歌,铗了恩仇,此去回不了头,抬首抬首深黯星宿。黑夜万恶的渊薮,光怪陆离的迷雾,这是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神鬼望而怯步,精怪闻之止戈,天上剑仙八百万,见我也须尽低眉!茫茫云墟一妖行。
  •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甫学院

    皇甫学院

    出生豪门的晨希,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来到皇甫学院,她的性格使她很快就融入到这陌生的环境中,在这所全国有名的学校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 冬(小故事 大道理)

    冬(小故事 大道理)

    本书是一本寓言神话故事集,通过几百个经典的古今中外寓言神话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