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2800000001

第1章

此经文句义次第世无明慧不能解

稽首于此教我等无边功德所生身

具如斯德应礼敬彼之足迹顶戴持

觉辕难驾彼能乘要心普利诸含识

经云。能以最胜利益者。此据成熟菩萨。能以最胜付嘱者。此据未成熟菩萨。云何于诸菩萨最胜利益。复何者是最胜付嘱。为答此问颂曰

胜利益应知于身并属者

得未得不退谓最胜付嘱

谓于菩萨身中为其利益。亦能令彼菩萨益其所有相属伴类。名最胜利益。于彼身中令其佛法成熟摄聚故。即是利益彼身。亦令化余有情所有堪能。皆成就故。是于属者能为利益。如是应知。于得未得所有功德。能为彼作不退之因。由于善友而亲委寄。是名以胜付嘱而相付嘱。此中得而不退者。欲令不舍大乘。未得不退者。令于大乘更趣殊胜。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为答此问。颂曰

于心广最胜至极无颠倒

利益意乐处此乘功德满

此明何义。若菩萨作此四种利益意乐。始是发心住。于大乘具此意乐。方可名为功德圆满。云何为四。利益意乐。一广大。二最胜。三至极。四无颠倒。经云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当生如是心。广说乃至如是一切。此明广大利益意乐。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者。此明最胜利益意乐。虽度如是无量众生。乃至不名菩萨。此明至极利益意乐。此何意耶。欲明所有一切众生悉皆摄同菩萨。己身由斯但是寂灭。己身无别有情也。若作别有众生。不为己想者。此即不名菩萨。若摄为己体。即是至极不舍。是故名为至极意乐。若菩萨有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者。则不名菩萨。此明无颠倒利益意乐。此即由依有身见故我等想生。为令正断是不颠倒。次下当显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如是修行。经云。菩萨不住于事应行布施。如是广说。此中何意。以一施声而总收尽六到彼岸耶。答曰

六度皆名施由财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名修行不住

为明此六咸有施相。此之施性由财无畏法。财施由一谓是初施无畏。由二谓是戒忍。于无怨仇(戒也)及怨仇处(忍也)不为怖惧故。法施由三谓是勤等。由其亡倦(勤也)了彼情已(定也)宣如实法(慧也)此是大菩萨修行之处。即是以一施声。收尽六度。经云菩萨不住于事应行布施如是等者。此中何谓不住性耶。颂曰

为自身报恩果报皆不着

言不住于事者。此显不着自身。不住随处。应行布施者。此显不着报恩于利养恭敬等。求恩望益之处事有多途故。云不应随处生着而行布施。不住于色等者。谓不着果报。问何须如是行不住施耶。颂曰

为离于不起及离为余行

由顾自身不行其施为欲离其不起心故。莫着自身速应行施。由望恩心及悕果故遂舍正觉菩提果性。为于余事而行惠施。是故当舍求余行施。次下当说摄伏心。其事云何

摄伏在三轮于相心除遣

后后诸疑惑随生皆悉除

经云。菩萨如是应行布施。乃至相想亦不应着。此显所舍之物。及所施众生并能施者。于此三处除着想心。次明布施利益。或有难云。既于施等离其相状。如何当获福德利益。为答此故。说生福甚多。问何故宣说于修行后不彰福利于摄伏下方始言之。答为显若人不着相想。方能行彼不着施也。从此已后所有经文。皆为除遣后后疑惑。于此便有如是疑生。问若不着于法而行施者。如何为求正觉胜果行惠施耶。为答此疑。经云于汝意云何。可以胜相观如来不。如是广说。颂曰

若将为集造妙相非胜相

三相迁异故无此谓如来

若谓如来是由施等因缘所造。于有为相中得最胜性者。便见如来有其胜相。若望如来真如之性。即无此胜相。是故不应以胜妙相观于如来。由彼法身是非集造之所显故。次云。何以故。如来说彼胜相三相迁异故。由此胜相即非胜相。此中意说三相之体。是迁流故。妙生所有胜相皆是虚妄。是故应以胜相非相观于如来。此意欲明从因生法是虚假故无。此谓如来由彼全无三种相故。由离此相即以无相为相。若于是处无生住灭变异之性可了知者。此显如来不是有为造作之性因缘所成。如是明解如来性已。虽为佛果而行布施非着法施。即是除去疑情。次下妙生重生疑念。若由如是行无住施者。即因极甚深。复说如来是无为性。即是果极甚深。如何末代得有信者。令彼果报不虚弃耶。为断此疑。颂曰

因与果甚深于彼恶时说

此非无利益由三菩萨殊

纵于末代而有菩萨具戒具德具慧。由此说法果利不虚颂曰

由于先佛所奉持于戒学

并植善根故名具戒具德

经云。然彼菩萨非于一佛而行恭事。非于一佛植诸善根。此显于先佛所为持戒故。而行恭敬承事。及为种诸善根。如其次第即是具戒具德次明具慧人。颂曰

能断于我想及以法想故

此名为具慧二四殊成八

此明我想有四。法想亦四。故成八想。颂曰

别体相续起至寿尽而住

更求于余趣我想有四种

我想四者。谓是我想有情想寿者想更求趣想。四种不同。此于别别五蕴有情自生。断割为我想故。见相续起作有情想。(萨埵是相续义)乃至寿存作寿者想。命根既谢转求后有。作更求趣想。法想四者。颂曰

皆无故非有有故不可说

是言说因故法想有四种

法想四者。一法想。二无法想。三想。四无想。此谓能取所取诸法皆无故。法想不生。即无法想。彼之非有法无自性。空性有故非无法想。即彼非有有非有性。非言所诠故非是想。是言说因故非是无想。由想力故。虽非言显而以言说故。有八义不同。由我及法八想断故。名具慧人。何意此义。但于具慧而说。非具戒具德者何。答为显实想有差异故何者是。颂曰

由彼信解力信故生实想

不如言取故取为正说故

由此义故说。彼之后而云是人乃能闻此经典生一信心。由具慧者不如言而取。及由随顺胜义智故。取为正说故。名为实想。为斯理故说彼之后便云不应取为法。不应取为非法。不应如言所说将以为法。亦复不即执为非法。由此是能随顺胜义智。取为正说故。即是经云闻说是经生实信不。经云妙生如来悉已知见是人等者。为显何义。颂曰

佛了果非比由愿智故知

彼具戒等人所有果报。佛非比知。然由愿智现量而了。若不言见或谓比知。若不言知恐是肉眼等见。是故知见并言。何故世尊作如是语。颂曰

为求利敬者遮其自说故

彼具戒等。为求利养恭敬。自说己德便生念曰。如来既遥鉴我。为此无宜自说

经云。妙生彼诸有情当生当摄无量福聚者。此目何义。谓是令其福聚当生。又是彼福当能相续熏习不断。言有我执等者。意说有随眠性非有现行执

经云。是故如来密意宣说筏喻法门。诸有智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此中有何密意。颂曰

证不住于法为是随顺故

犹如舍其筏是密意应知

谓于经等法非增上证所住处故。即得证已应舍彼法。如到彼岸舍弃其筏。于增上证是随顺故。应须收取。如未达岸必凭其筏。是名密意。一筏之上有其取舍故名为密。若是自余非顺证法理须舍故。次后更为除疑。何者是上。文云不应以胜相观于如来。彼从无为所显性故。若如是者。复如何说。释迦牟尼如来证于无上正等菩提。乃能宣扬所有法教。由斯道理彼非正觉亦不说法。答此疑故。颂曰

化体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由有三佛。一法身佛。二受用身佛。三化身佛。言释迦牟尼佛者。即是化身。此乃元非证觉。亦不说法度生。文云。何以故。佛所说法等者。为遮总拨一切说法之事故。云化体非真佛亦非说法者。然非总无。颂曰

说法非二取所说离言诠

如是二种。谓法性非法性。非耳能听非言能说。是故应知。非法非非法。此据真如道理而说。彼非是法。谓是法无为其性故。复非非法。由彼无自性体是有故。何故但言所说之法。不言能证之人。答但言所说能证义显。由非不觉得有所说

经云以诸圣者皆从无为之所显故者。为明说此法因。由诸圣人并从真如清净之法所显现。故名无为所显是故彼还说无为法。凡所有事言不能宣者。此即岂能取也。彼之自性非是言说所行处故。明此即是非言说性。何故此中无有简别。总说圣者不唯言佛。答为明圣人皆从真如清净所显。由有全净一分净故。随其所应故无有过。又说福差殊欲何所显。答法虽实是不可取性及不可说。然而有益。颂曰

自受为他说非无益集福

何故经云。世尊此福聚者则非是聚。是故如来说为福聚福聚。颂曰

福不持菩提彼二能持故

言福于菩提不能持负故。二于菩提是能持故。颂意如是何谓为二。谓自受为他说。经云既自受已。于他演说。未了此言将述何义。由其聚声(梵云塞建陀有其多义或是聚义或是肩义或是分段义若依此方译之为聚但得积聚义遂无余义此中且据二种此为昔人不解梵音又译之为趣深成辽落又复须知此聚义肩义解时极难也)有二种义。一是聚积义。二是肩荷义。犹如在肩能持于担。为此名肩为聚。由斯理故。彼福积聚说为福聚。由其不能持荷菩提说为非聚。即非肩义是积聚义。此二是菩提因福乃甚多。问何故此二能持菩提。为显斯义故。经云何以故妙生由诸如来无上菩提从此经出等。何故菩提言出。诸佛言生。颂曰

得自性因故此余者是生

言菩提者即是法身。此是无为性故。名为自性。是故此二是得彼之因。非是生因。若望此余受用化身。是生因故。由此亲能持菩提故。生福甚多。为显此义。经云何以故等。何故此是能成立因。颂曰

唯是佛法故能成最胜福

言如来说为非佛法者。此显所觉之法唯佛能证由不共性。是故最胜。此是最胜福因性故。招福极多。意明此是能成胜福之亲因。上经云。圣人皆是非集造之所显示。为此诸圣于彼证法不可取不可说者。诸预流等圣人。并悉取其自果。如何此成非所取性。于其所取而宣说者。非不可说性。为遣疑故生起后文。即彰非所取所证理善成就。颂曰

不取自果故非可取可说

由是无为所显性故。彼于六境无有少法可得。既无可预名为预流。乃至阿罗汉亦无有法理皆同此无为之法体。无可取为此圣人。于自果不取不说。若圣人作如是念。我得果者即是有其我等执者。意说有随眠惑非是现行。由非彼证现观之时。有我等执而云我得。何意妙生自说得阿罗汉。为令一分有情知已亲证故。又复自说得无诤住者。为显身与胜德相应。为欲令他生胜敬信故。为何意趣而云。妙生都无所住。而说我得无诤住得无诤住。颂曰

解脱二障故说妙生无诤

障有二种。一是烦恼障。二是定障。于斯脱故不住二障。为此再言。此言二无诤性即是诤之非有。次复起疑言。世尊昔于然灯佛所有法可取。彼亦为他说其法要。以此而言如何得成无取无说。为答斯难故。云实无有法是如来所取。此有何意。颂曰

在然灯佛所言不取证法

此言世尊在然灯佛所。亦不以言取其证法。颂曰

由斯证法成非所取所说

若言诸圣皆是无为所显。彼法不是所取。亦非所说者。如何诸菩萨取严胜佛国土耶。又受用身如何自己取为法王。世间于彼将为法王。为遣疑故方生下文此中意者。颂曰

智流唯识性国土非所执

由彼实无佛土严胜是可取事。除从诸佛净智所流唯识所现。此即不能有所执取。若言实有形质是可取性。我当成就国土严胜者。斯诚妄语。如来说彼不是严胜。由此说为国土严胜。此有何意。颂曰

无形故胜故非严许严性

言庄严者此有二义。一是形相。二是胜相。此最胜者。是第一义。此由无形质故。佛土庄严非是庄严。以彼不是真庄严故。是故说此以为最胜。胜法集此故名最胜。若执有佛土形胜庄严。云我当成就彼。即便于色等境界有住着心。为遮此见故有不住文生所云受用身佛如何自己取为法王。他亦尔者为答此难故。将受用身同妙高山。此文欲显何义。颂曰

譬如妙高山于受用无取

如妙高山王。获得胜大尊主性故。名为妙高。而不自取为山王性。以山无分别性故。受用身佛亦复如是。具法王性由获胜大尊主性故。名为胜大。而不自取其法王性。我是法王以无分别故。如何得是无分别耶。为显斯义。文云如来说为非身。由彼非有说名有身。此有何意。颂曰

非有漏性故亦非是因造

然受用身非有漏性故。由此非有说为有身。皎然纯净自体有故。亦非是因造。由此有身非是仗他因缘生故。何故于先显福德性已说其喻。今何更说。颂曰

为显多差别及以成殊胜

前后福不同更陈其喻说

前明三千世界喻显福多。今说无数三千彰其更广。何故于前不言斯喻。为受化者所乐不同。先少后多意在于此。前福差别不明成立之因。为于菩提无有荷持之用。今欲显其能立因相。更将别喻随事而言

同类推荐
  • Dr. Breen'  s Practice

    Dr. Breen' s Pract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Old Bachelor

    The Old Bachel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弥罗经

    沙弥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涅槃经游意

    涅槃经游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尸夜

    尸夜

    我和老齐因债主相逼,踏上了盗尸者不归之途,每当夜晚,我们蜷缩匍匐在九阴炼尸阵之下痛苦煎熬,终有一日我们重获自由,却猛然发现尸阵之后隐藏着惊天秘密……
  • 梦回梨花落

    梦回梨花落

    落魄逃难太子撞上镖局彪悍大小姐,本是一段欢喜冤家的俏皮故事,却因各自私欲演变成悲剧。她再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他也再不是当初任她搓圆捏扁的小子。她未想过,自己全心全意信任的人,不仅骗自己最狠,也伤自己最深。而等他们都放下成见,却又永远地错过了……舍下山河,卸下荣华,哪怕遥遥无期,他也愿意守在梨花树下,只可惜,再也守不回心底之人。听,是谁唱着: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 花样美男:美男多多

    花样美男:美男多多

    (颜宝是行星饭,那篇小说是颜宝闺蜜写的,闺蜜是四叶草)【女的腹黑,男的更是腹黑】被逼迫上学就算了,还偏偏遇上那群腹黑的花样美男,遇上美男就算了,本以为可以安安静静的生活,那群该死的美男还偏偏不让安静,把我整个半死。。。。每天都会开启新的搞笑,每天搞笑花样翻新
  • 阎王殿下

    阎王殿下

    懵懂少年,心寒死于雪夜,却是无意间,醍醐灌顶,圣眼顶门开,得到了地府十王名曰轮转王的传承,得到一个神奇的生死命盘……PS:同胞作品《阎王公子》已经同步上传……那货抄我的,嘎嘎,但很精彩。
  • 萨满巫事

    萨满巫事

    她轻轻的叫了我一声,那都会让人尿的声音,完美,她伸出手来,我竟然不自觉的伸出手来,我来之前告诉自己不要有身体上的任何接触,否则就有生命危险,可是此刻我似乎什么都忘记了一样,控制不住自己,伸出了手。我握到了莉莉的手,那手软得跟棉花一样,细得如水之柔,倾间,我就化了一样。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莉莉突然把手抽出来……
  • 桃花蛊

    桃花蛊

    前十七年,她是翩翩少年郎。前二十年,他是江家三公子。她与他桃树下结缘,相识亦相知。风吹桃花,页翻过。少年转罗裙,公子变皇子。花轿、红烛。挚友结鸳盟,不知碎了多少草心,芳心。“不过是桃花蛊,帮你引了就是引了,不需要你负责。”她口是心非。
  • 纵横兰州

    纵横兰州

    苍茫的高原,巍峨的群山,滚滚的河水,豪迈的皇天后土,孕育着从远古走进新时代的一辈辈兰州人,奋发图强,昂扬奋进,使兰州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近兰州的山山水水,穿越历史的深邃,那些山野的花香,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实,那些车水马龙,那些耸入云天的大厦高楼,那些英雄,那些庙宇,那些大佛与菩萨,承载着历史,书写着人文,让兰州魅力四射,奔涌着激情,洋溢着青春,展现着丰采与活力。 大山大水的兰州,脚步紧踏着时代的鼓点,心儿紧贴着母亲的胸怀,正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 傲娇大人我回来了

    傲娇大人我回来了

    他撕扯掉隔在两个人之间的衣物,几近疯狂的吻着身下的女人,“疼吗?”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这里更疼!”“我怀孕了”乔念念低声说道。廖灏川站起身,“我告诉你要打掉他呢?”幽深的眸子放射出冷意,好看的嘴角微扬居高临下的看着脸色惨白的乔念念。。。。《此处省略》明明是你先靠近我,为什么放不下的却是我!数月后,他看到台上的女人,幽深的眸子里布满冷意“女人,这次你逃不掉了!”.......
  • 六界无缘:极品凰妃归来

    六界无缘:极品凰妃归来

    他们以为她就是“她”,所以费尽心机让她去寻找身世,让她明白她是“她”。可是当她相信一切时,为什么又要让人无情的去打破?她用命换来了一切,友情,爱情,振臂一呼天下豪杰纷纷颔首的魄力,可到头来,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她含着泪和着血,染血的红色婚纱还未脱下,却被他亲手将魂魄抽离,她的泪在这一刻停了,只剩下了笑。笑他,笑天下,笑自己为何如此之傻。明明走到了穷途末路,却仍是那样的义无反顾。她走了,带着她唯一还剩下的东西离开。自此,她不再是任何人的替代,她,只是唯一的她。因为是她,所以一切都好。千星破碎,她涅槃回归。
  • 远古战争史

    远古战争史

    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于中华大地的历史源远流长,1927年发现的最早的北京猿人化石,距今已五十万年。丁村人、河套人距今十几万年,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距今也近两万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约距今四五万年。代之而起的父系氏族公社,距现在约五千多年。人类在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之前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长期过着原始群落和原始公社的生活。他们没有典型的私有观念,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因而也就没有发生典型战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