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3500000003

第3章

第五明三事门者四句分别。初出体相。次明建立。三明总别。四往复。出体相者。法身体者佛地所有一切功德。其体无二唯一法界。法界举体以成万德。万德之相还同法界。法界之性不异万德。随举一德无所不遍。如是一切白法圆满。自体积集故名法身。其义具显金刚身品。般若体者即此法身。性自明达无所不照故名般若。解脱体者即此法身。离诸系缚无所障碍故名解脱。三德实殊不可说一。可相一味不说异。以之故名如来秘藏。是谓三法之体相也。次明建立三事所由。一体万德无非涅槃。所以偏说此三法者。以对生死三种患故。何者。生死万累不出三种。所谓苦果五阴身故建立法身。以除烦恼迷惑法故建立般若。离诸叶障系缚因故建立解脱。又复对彼小乘入涅槃时灰身灭智故说法身常存大智不灭。对彼小乘身智存时未免苦报习气系缚故就身智立真解脱。建立之由略说如是。第三明总别者。一性而言涅槃是总况。于伊字三法是别喻对。以三点总别成总其义有四。一者要具三法方成涅槃。独举一一即不得成。如一一点不成伊字。如经言。解脱之法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故。二者三法等圆乃成涅槃。虽具三数若有胜劣不得成故。如三点并必有右左。如经说言。三点若并即不成伊故。三者三法一时乃成涅槃。虽无胜劣若有前后不得成故。如三点纵必有南北。如经言。纵亦不成故。四者三法同体乃成涅槃。如说虚空不动无碍。虽非前后而各别体不成总故。如彼三点虽非并纵各宜别处不成一字。如经言。三点若别亦不成伊故。如是三法具此四义乃成涅槃。如世伊字故。三是别涅槃是总。一性虽然再论未必然。所以足者尽理而言四种功德皆总皆别。皆别义者。涅槃是寂寂义。法身是积集义。般若是照达义。解脱是离缚义。故知四种无非别也。皆总义者。如经言。若无法身苦报不尽。何成涅槃。若无般若闇感不除。岂得涅槃。若无解脱不免业系。故非涅槃。如是余三其义同尔。何者。若无涅槃生死未灭。何为法身。若无般若烦恼所缠何名法身。若无解脱诸业所缚故非法身。法身般若解脱具三乃涅槃成。准前可解。故知总如说四种总别之义。一切功德皆亦如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故总别无所障碍不同。伊字是总非别。其中三点是别非总。唯取小分以为譬耳。第四往复决择门。问如是如来实德法身当言有色当言无色。答或有说者法身无色。但有随机化现色相。所以然者。色是质碍粗形之法。颠倒分之所变作。诸佛如来永离分别归于理原。法界为身。由是道理不须色。乃至凡夫至无色界离色分别故无色身。岂说如来还有色身。如金鼓经言。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无有别法。何以故。一切诸佛智惠具足故。一切烦恼毕竟灭尽得佛净地。以是法如如如如智摄一切佛法。又言。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无分别。以愿自在故众生有感故应化二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生。起信论云。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施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此用有二种。一凡夫二乘心所见者为应身。二菩萨所见者名为报身。乃至广说。依此等文。当知实德永无色身。唯有随根所现色耳。而此经说如来解脱是色等者。对惠眼根说色。非实色。如智惠非眼而说惠眼。虽名为眼实非色根。如是法身非色而说妙色。虽名为色实非色尘。由是道理当知无色。余处说色皆作是通。或有说者。法身实德有无障碍色。虽无质碍之义说色。而以方所示现说色。虽离分别所作粗色而有万行所感而得妙色。如说虽无分别识而得有于无分别识。如是虽无障碍之色而亦得有无障碍色。如此经言。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然色阴之色通有十入。对眼之色唯是一入。故彼不能会通此文。又小泥洹中纯陀叹佛言。妙色湛然体常安隐。不为时节劫所还。大圣广劫行慈悲获得金刚不坏身。萨遮尼揵子经言。瞿昙法身妙色常湛然体。如是法性身众生等无差别。摄大乘云。为显异人功德故立自性身。依止自性身起福德智惠二行。二行所得之果谓净土及法乐。能受用二果故名受用身。依此等文当知二行所感实报有自受用身及自受用净土。而余处说法身无色者。约自性身说为无色。是三身门之法身义令三事门所说法身总取始有万德为体。是故说为法身有色。问二师所报何失何得。答或有说者。定取一边二说皆失。若非实报二义俱得。是义云何。佛地万德略有二门。若就舍相归一心门。一切德相同法界故说唯是第一义身无有色相差别境界。若依从性成万德门。色心功德无所不备故说无量相好庄严。虽有二门而无异相。是故诸说皆无障碍。为显如是无碍法门。金刚身品广说之言。如来之身非身是身无识是识离心亦不离心无处亦处无宅亦宅非像非相诸相庄严乃至说广。当知如来秘藏法门说有说无皆有道理。三身门竟

第六四德分别略有四门。一显相门。二立意门。三差别门。四和诤门。显相门者。问说法身即备四德。四德之义有通有别。别而言之。常是法身之义。对彼完身是无常故。乐是涅槃之义。对彼生死是苦海故。我是佛义。以对众生不自故。净是法义。以对非法是染浊故。如哀叹品云。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义。且约一边如是配当。就实通论无所不当。如前三事总别门说是即四德是法身义。又此四德是涅槃义。望余诸皆亦如是。如德王品云。以见佛性而得涅槃。常乐我净名大涅槃。总说虽然于中分别者。四德之相各有二义。常德二义者。如来通达无二之性不舍有为生死。以不见生死异涅槃故。不取无为涅槃。以不见涅槃异生死故。依是二义离断常。乃法身常德义也。宝性论云。依二种法如来法身有常波罗蜜。应知何等为二。一者不灭一切诸有为行。以离断见边故。二者不取无为涅槃。离常见边故。以是义故圣者胜鬘经说言。世尊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住是常见非正见故。乐德二义者。谓离一切意生身苦及灭一切烦恼习气。离意生身苦显寂静乐。灭烦恼习气显觉智乐。如论说云。依二种法如来法身有乐波罗蜜。何等为二。一者远离一切苦。以灭一切意生身故。二者远离一切烦恼习气。证一切法故。我德二义是。谓离我见边及无我见边。非我非无我乃得大我故。如论说云。依二种法身有我波罗蜜。何等为二。一者远离诸外道边。离虚妄我戏论故。二者远离诸声闻边。以离无我戏论故。以是义故楞伽经云。离诸外道边禁烧无我见。令我见炽燃如劫尽火燃。净德二义者。通达分别性除灭依他性故。通达分别显自性净。灭依他性显方便净。如论言。依二种法如来法身有净.波罗蜜。何等为二。一者本来自性清净以同相故。二者离垢清净以胜相故。问何故常与我对二边显一。而于乐净德遣一边说二。答是显略门及影论门。其作论者以巧便术也。第二明其立四意者。万德既圆何独立四。立四之由略有四义。除四障故。翻四患故。对四倒故。离四于故。除四障者。凡圣四人各有一障。一者阐提谤法障于净德。贪生死为净法故。二者外道着我障于我德。不了真我执虚妄故。三者声闻畏苦障于乐德。不知彼苦即是大乐故。四者缘觉舍心障于常德。舍于常利而取断灭故。为除如是四种障故。菩萨修习四种胜因。所谓信心般若三昧大悲。次第得证净我乐常。如宝性论偈云。有四种障碍。谤法及着我怖畏世间苦舍离诸众生。阐提及外道声闻及缘觉。信等四种法清净因应知。翻四患者。分段生死有四种患。谓无常苦无我不净。为翻如是四种患法故于涅槃建立四德。此义可见。不劳引文。然何故四门开空无我。此中废空立不净者。四谛道理是正观境以理为胜。所以开空。今四患门是念处境为对四倒故立不净也。对四倒者。谓声闻四无倒行虽对治凡夫有为四倒。而翻法身无为四德。以不了五阴即是法身故。为对治此无为四倒。是故建立法身四德。如宝性论云。如是四种颠倒对治。若依如来法身复是颠倒应知。偈言。于法身中倒故对治。此例说有四种法身功德乃至广说。离四相者。变易生死有四种相。所谓缘相乃至坏相。离此四相故建立四德。何者。以离相无明染故立于净德。以离因相业所系故立于我德。离于生相微细苦故立其乐德。离于坏相无常灭故立其常德。如论说言。住无漏界中声闻辟支佛得大力自在。菩萨为证如来功德法身有四种障。何等为四。一者缘相。二者因相。三者生相。四者坏相。缘相者。谓无明住地与行作缘。如无明缘行。无明倒地缘亦如是故。因相者。谓无明住地缘行此以为因。如行缘识。无漏业缘亦如是故。生相者。谓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三种意生身亦如是故。坏相者谓三种意生身缘不可思议变易生死。如依生缘故有老死。此亦如是故乃至广说。问诸声闻起四颠倒。为在正观时为在出观时。答正入观时正证人空远离一切名言分别。故于彼时不起四倒。观后起此四倒。四倒之相有总有别。别起相者。彼计树下成道之身实是惑业所感之报故。谓无常苦无我等不了是化即真。是即倒于法身四德。总起相者。总观五阴苦无常等不达五阴即是法身。是即倒于法身四德。建立门竟

同类推荐
  • 寓简

    寓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精忠旗

    精忠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天关三图经

    上清天关三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井观琐言

    井观琐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佛说树提伽经

    佛说树提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王大宝的背尸工生涯

    王大宝的背尸工生涯

    王大宝,一个三线城市的屌丝宅男。大专毕业因学的商务管理在家乡找不到工作,远赴千里求职,却阴错阳差的应征到殡仪馆当了一位背尸工,从此他的人生观彻底颠覆,随即发生一系列爆笑,诡异,超自然的事件!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夺情

    夺情

    他,洛明轩,丰神俊朗谦逊有礼。他,洛明扬,狂妄不羁温柔体贴爱恨分明。他,北堂烨皇,北耀国至高无上的皇上。他,皇甫辰,宁国四皇子。四大美男,谁会退让,谁会角逐,在他们的攻势下,最后她会转变初衷吗?
  • 将首岁月

    将首岁月

    不记得谁曾从谁的青春里走过,留下了笑靥;谁曾在谁的花季里停留了会,温暖了想念;谁又从谁的雨季里消失,泛滥了眼泪。青春的寂寞是生命的点缀;没有寂寞的青春是悲哀的;然而寂寞的青春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不懂幸福。
  • 剑落飘零

    剑落飘零

    魔教攻打三合会,邪不压正,所以魔教即便是再强大,肯定也是斗不过三合会的。何况还是以一敌三呢。可是,夏末悠却知道,肯定还会有故事下去的。也许关于三合会,亦或者是关于噬神殿。
  • 雨漫梧桐萧

    雨漫梧桐萧

    那一年君夜桐年少轻狂玉琦米稚气未脱他想泡妞她想玩玩却不想弄假成真彼此都失了心五年后她与他再次重逢(一)某女皱眉“先生,这是女洗手间”某男风轻云淡“我知道”“---"(二)某女怒“君夜桐,你丫就是一禽兽”某男衣衫半截“我知道”“---”
  • 狐仇

    狐仇

    狐族遭受灾难,一个女狐化身人形被人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