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55600000015

第15章

论曰。此是第四礼能说者。于中有三。一者一颂礼能说者。二者二句礼能说智。三者二句礼能说身。初中言如来所说法。悉从于无住者。谓佛教法顺从无住故。我从无住处是处礼如来者。依教得从于无住处。弥知如来最可尊重故。于是处礼能说者。此中言无住者。不住二谛亦不在中。虽不在中而离二边。如是名为无住处也。第二中言如来相者。不以相好为如来相。以不动智为如来相。言等空者。谓如来智无量无边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故。言不动者。遍达一切无边三世。世有迁流智用不移故。第三中言不著者。法身离二边故。无处所者。中间无所住故。故言敬礼无住身也

经曰。我于一切处常见诸如来唯愿诸如来为我说常法

论曰。此是第五问所未闻。于中上半自申常对。下之二句请说常法。自申意者。我离诸边得无住智故。能一一微尘之中常见十方无量诸佛。十方世界诸微尘中无处不见无量诸佛。故言一切处常见诸如来。如华严经言。于一微尘中普见无量佛。如一微尘中一切尘亦然。故有如是力堪闻常法。所以愿闻说常法也

经曰。尔时如来而作是言诸善男子汝等谛听为汝众等说于常法

论曰。此下第四入果常法。于中有三。一如来说。二长者演。其第三者大众得益。初中有二。许说。正说。此即许说

经曰。善男子常法非常法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非境界离诸妄断际是法非无常离诸常断见了见识为常是识常寂灭寂灭亦寂灭

论曰。此下第二正说。于中有二。先说常果。后示常因。初中二句法常佛常。初中言常法非常法者。谓佛所师法身之体离生灭相故曰常法。离常住性故非常法。非说亦非字者。绝能诠名言故。非谛非解脱者。超所诠实义故。非无非境界离诸妄断际者。非毕竟无亦非有境。非有境故离妄执境。而非无故离断见境。际者。境界之异名也。是法非无常离诸常断见者。非无常故离诸断见。而是法故离诸常见。常见所取非是法故。已明法常次显佛常。了见识为常者。于彼常法究竟了见。了见之时诸识为常。所以然者。前随无明动本静心。今随了见归本静故。是识常寂灭者。诸识本来无生无灭。无生灭故性常寂灭。今了见时永灭如是寂灭之识。故言寂灭亦寂灭也。所以然者。彼寂灭识是无常法。所以灭彼乃得常故。至下总持品是义当显。又此本来寂灭之性不守常性故言亦寂灭

经曰。善男子知法寂灭者不寂灭心心常寂灭得寂灭者心常真观

论曰。此下第二示其常因。于中有二。别明总结。别中亦二。先真证观。后方便观。初中言知法寂灭者者。初地已上知一切法本来寂灭故。既知无起故不灭心。不灭心者。常寂灭故。是显所知之寂灭也。得寂灭者心常真观者。是明能证之心常住。随所证理离生灭相。而恒不失真照观故

经曰。知诸名色唯是痴心痴心分别分别诸法更无异事出于名色知法如是不随文语心心于义不分别我

论曰。是第二明其方便观。于中有二。先明唯识寻思。后显其如实智。初中言更无异事出于名色者。名谓四蕴。色是色蕴。诸不相应皆假建立。离此名色更无别体故。诸有为之事皆为名色所摄。如是诸法唯心所作。离心无境离境无心。如是名为唯识寻思。如华严经言。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已明寻思。次显如实智。知法如是不随文语者。是名寻思所引如实智故。心心于义不分别我者。是义寻思所引如实智故。人法二我皆无有义。所以于中不分别故

经曰。知我假名即得寂灭若得寂灭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曰。此是第二总结。前二结前方便而得真观。又结真观得菩提果

经曰。尔时长者梵行闻说是语而说偈言名相分别事及法名为三真如正妙智及彼成于五我今知是法断常之所系入于生灭道是断非是常如来说空法远离于断常

论曰。此下第二长者演说。于中八颂即有三意。初二颂半判佛教意。次有五颂破二边执。最后二句。亦无二观。初中有二。前二颂明堕二边教。后二句显离二边教。初中言名相者。谓名句字。句是名所成。字是名所资。皆能表名合为名相也。分别事者。谓诸有漏心心法事。言及法者。谓除前二所有法相。名句所诠分别所缘。谓十色处及法处中色不相应等诸法相也。是三一类明杂染相。所以别说名为三也。言真如者。谓正智境。正妙智者。本后二智。言及彼者。及彼前三。此二及彼三合成于五事。是举三乘教门法相。我今知是法断常之所系者。明彼教门所说五事不离断常二见所著。所以然者。彼四种法带生灭相不离断见所著之境。其真如法是常住性不离常见所取之境故入于生灭道。是断非是常者。别明前三及正智法皆带四相入生灭道。直是断边异于常边。即显真如入常有道。直是常边异断边也。如来说空法.远离于断常者。明一乘教.说三空法.远离断常二边过失。所以然者。如前所说。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三空不坏真俗不存真俗。虽离动静不住中间。所以远离断常边也

经曰。因缘无不生不生故不灭因缘执为有如采空中华犹取石女子毕竟不可得

论曰。此下第二破二边执。于中有二。一者四颂破有边执。二者一颂夺空边着。初中有二。前二颂半破其有执。后一颂半示彼真空。初中亦二。初一颂半破因缘执。次有一颂破余三缘。初中言因缘无不生者。谓本识中一切种子与异熟识若即若离皆不可得。即如异熟离犹兔角。不即不离亦无所有。如瓶舍等。但有名故。由是道理无生无灭。而依三乘言教学者定执实有因缘种子。不异愚者欲采空华。亦如欲取石女之子。同彼因缘永不可得。此中空华喻于染种。为采灭故。石女儿者喻于净种。为取养故

经曰。离诸因缘取亦不从他灭及于己义大依如故得实

论曰。此是破余三缘。若有离诸种子因缘取余三缘计从彼生作如是执亦不应理。如经亦不从他灭故。此言他者。谓增上缘及所缘缘。如眼识生依眼缘色。如是眼色与识俱时而非识性故名为他。等无间缘虽是识类而体已灭故名为灭。若他若灭皆无自性。是故识生亦不从彼。次言及于己义大者。复有计言蕴界等法未来世中各有己体而未生现。从此己体而生现在。为遮此计故言亦不从及于己义大。上句不从之言贯于此下句故。此言义者。谓阴界入。大者四大。如前说故。计此等法本有自体。以之故言己义大也。依如故得实者。谓我能破诸有执者依如理破故得实义

经曰。是故真如法常自在如如一切诸万法不如识所化离识法即空故从空处说

论曰。此是第二示真空法。言是故者。是前执有皆是虚妄。其能破者得实之故。真如不动妄法不成也。识所化者。谓识所计。彼所计相理无所有。直从情有故名所化。诸法非如识所化故。离识之法空无所有。是故我从空处说如

经曰。灭诸生灭法而住于涅槃大悲之所夺涅槃灭不住

论曰。上文已破凡夫执有。此颂亦夺二乘住空。谓二乘人灭诸身智生灭之法入于涅槃。于中八万劫住乃至十千劫住。而由诸佛同体大悲夺彼涅槃令还起心。起心之时涅槃即灭。如大商主灭其化城。是故于中不复住也。彼无心时不得正破。直显诸佛夺彼涅槃。因是遮彼未入者志。上来已破有无二边

经曰。转所取能取入于如来藏

论曰。此是第三示无二观。已破凡圣二边之执故。今转彼凡圣二众令入能所平等之观。上来八颂长者演也

经曰。尔时大众闻说是义皆得正命入于如来如来藏海

论曰。此是第三大众得益。得正命者。离有无边而得中道正慧命故。入如来者。已入如来智之分故。入如来藏海者。入于本觉深广义故

总持品

论曰。此中决前诸品中疑。总持要义而不忘失故从所为名曰总持。又地藏菩萨已得文义陀罗尼故。总持诸品所有文义及忆大众起疑之处次第发问善决诸疑。故从能问名曰总持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从众中起至于佛前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我观大众心有疑事犹未得决今者如来欲为除疑我今为众随疑所问愿佛慈悲垂哀听许佛言菩萨摩诃萨汝能如是救度众生是大悲愍不可思议汝当广问为汝宣说

论曰。正说之内大分有二。别明观行竟在于前。此下第二总决诸疑。就文有四。初请次许三决四领。此问与答是请及许。此能请者名地藏者。是人已得同体大悲。生长一切众生善根犹如大地。生诸草木。以陀罗尼持诸功德。惠施一切而无穷尽。如大宝藏珍宝无尽。由是二义名为地藏。今此品中决诸疑惑生诸信解。出诸决断之宝以施求法之众。义当其名故能请问

经曰。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云何不缘生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法缘所生离缘可无法云何法性无而缘可生法

论曰。此下第三正决诸疑。于中有二。一者六品六疑却次而决。二者一品三疑顺次而遣。初中亦二。一者别决。二者总定。初别决中别决六疑。从后向前渐却而决。今此问答决如来藏品中起疑。彼言因缘无不生。不生故不灭。于中执有能生因缘而疑其果何不缘生。故乘彼疑以问缘生。如来一颂正决是疑。于中上半定彼本执。下半乘彼破其缘生。此意正立缘不生法望无法故如望兔角。由是比量彼疑决矣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法若无生云何说法法从心生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如醉眼空华是法然非彼

论曰。此下第二决真性空品中起疑。彼言我说法者以汝众生在生说故。是故说之。依此疑云。若依彼文佛有说法。其所说法从佛心生。云何而言法无生耶。为遣此疑即有二重。一者直遣。二者重决。此即直遣。言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者今汝所计心所生法。直是妄心能取所取。如醉酒眼所见空华。是法然非彼者。是汝所计心所生法如彼空华。是法亦然。非彼所说法。同汝所计生。此意正明汝所计法空无所有是所取故犹如空华。我所说法离言绝虑所取能取皆不可言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法若如是法即无待无待之法法应自成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法本无有无自他亦复尔不始亦不终成败即不住

论曰。此是第二重决。于中有二。先难后决。是难意云。若佛所说言教之法非所取故不如空华毕竟无者。是即此法应自然成。以无待故。犹如真如。为决此难故说是偈。是偈意言。我所说法绝名言故。本无有无自他始终若成若败即不得住。云何得言自然成耶。是显彼因有相违过。谓法无成败。以无待故。如无所取。又如真如。由是道理彼难不成。难不成故所疑决矣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相即本涅槃涅槃及空相亦如是无是等法是法应如佛言无如是法是法是如

论曰。此下第三决入实际品中起疑。彼言大力菩萨言。众生心相相亦如来。众生之心应无别境。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秽故。有依是文作是念言。本净之心正是如理。本来清净自性涅槃。若使涅槃亦空无者。应是邪无不为如理。为遣是疑故说皆如。就文有四。先问次许三领四述。初问意言。若以空义。一切诸法相即是本来清净涅槃。复融涅槃及其空相。即无涅槃及空差别。是一味法。是法应如。反彼所执故作是问。第二答中许如所问

经曰。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业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俱取亦应寂灭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为遣伏难。有闻前说作是难言。本来涅槃既是一如。若融涅槃及其空相是第二如。如是二如为共不共。若言共者即非如理。有二并故。若不共者即不更空。唯一如故。为遣是难故言非共不共。非共者。无二如故。非不共者。有双遣故。所遣虽双遣处无二。故彼所难皆不应理。意取业取即皆空寂者。是显双遣。遣处无二。言意取者。所谓涅槃。缘寂灭心之所取故。言业取者。即是生死。诸烦恼业之所取故。此二皆空。空寂无二。空寂心法俱不俱取亦应寂灭者。明一心法亦不守一。生死涅槃空寂无二。无二之处是一心法。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然俱取二门即不得心二非一故。若废二门不俱而取亦不得心无非心故。由是义故无二心法俱不俱取亦应寂灭

经曰。于是尊者而说偈言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彼心不空时是得心不有

论曰。此是第四如来述成。一切空寂法者。生死涅槃一切空寂之法。是法寂不空者。无二之心法非都无法故。虽非无法而不是有。是故解心不空之时是时得知心之不有。所以前说俱不俱取皆应寂灭者不违道理也

经曰。尔时地藏菩萨言是法非三谛色空心亦灭是法本灭时是法应是灭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法本无自性由彼之所生不于如是处而有彼如是

论曰。此是第四决本觉利品中起疑。彼言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觉亦应空。佛言可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非空非不空。无空不空。依此述文。于彼生疑云。若是一心亦不是有故寂灭者。何故前说一觉不坏故不同彼色心之空。今乘是疑故作是问。是法非三谛者。即前颂说。是一心法非色心空。故非三谛。然三谛门略有三种。一者色谛心谛第一义谛。二者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三者如此品中后文所说。今此问意且依初门。色空心亦灭者。是法既非三谛摄故。色相本空心亦寂灭。是色心法本寂灭时是一心法应同寂灭。即前偈言。心不有故。是即前说不同空者。徒为虚谈。如是疑也颂中对此明其不同。法本无自性者。色心之法本无自性。由彼之所生者。由彼本觉之心所生。所生色心是差别相。彼本觉心离相离性。不于如是差别之处而有如彼离相一觉。是故空此色心差别相时不得同遣离相一觉。由是道理前非虚说

同类推荐
  • The Guns of Bull Run

    The Guns of Bull Ru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菩萨修行经

    佛说菩萨修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湘山野录

    湘山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庙学典礼

    庙学典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黑暗狂潮

    黑暗狂潮

    云,一手覆雨,去掀起一阵无与伦比的黑暗狂潮!喜欢黑暗,喜欢黑-道,喜欢黑暗的对立面是光明,然而,当有限的光明遇到无限的黑暗,却只有被浸染于吞噬的结局。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黑暗去颠覆黑暗……
  • 夫妻一场

    夫妻一场

    楚楚可怜的女子跪在她脚前,我见犹怜的哀求,只为要她一张签了字的离婚协议书。她笑了,绝美而冰凉,轻抬女人的下颚:“等我不要的那天,我会把他送给你的。”
  • 魔王宠妃:学神小姐

    魔王宠妃:学神小姐

    她,本该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学生,恩顶多是学神。怎想,只是去了一次神秘的同学的神奇的家就穿越了,还变成了同学的样子,这搞什么,损友啊!唉~穿就穿吧,好歹是玄幻,灵力什么的,好玩。不过,废材什么的,算了,咱是学神,在哪里都是,学学又少不了啥。哇!竟然还能穿越回去,不错,虽然,是限时的。当一身墨衣飘飘,万般邪魅的他降临到她身边时,她这个现代的好学生竟然情不自禁的早恋了!尽管知道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却仍无法正常对待,理智处理,天哪!政治,心理白学了!介个,如果是在古代,这个年纪,是可以结婚的吧..不过,自己经历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 流星之棱之白夜小令

    流星之棱之白夜小令

    本作仅为纪念社团所作,祝愿我所加入的半次元社团能够一直一直存活于易于流失的时间洪流。。。本书预定分三部,以玄幻的手法分别记述社团吉祥物,社长和原副社的故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流年终将洗刷我那中二而又幼稚的青春,而我希望将这充满了幼稚的故事记述下去。谨以此献给我有朝一日终将退出,而又一直热爱的星棱工作室。
  • 蛊术大师

    蛊术大师

    成为中国传统、神秘又诡谲的放蛊师是怎样一种体验?此书将带读者首先走进神秘苗疆,从巫术的入门到精通,当中附有大量鸬鹚神水、苗家招魂、巫蛊施放的实战演练。然后步步为营的从解除苗疆诅咒村,到繁华都市,到中东战场。只为寻找一个隐藏千年的秘密!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毒朝天下:腹黑王妃

    毒朝天下:腹黑王妃

    她是当今大户人家三千金,神神秘秘,熟悉她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他是当今叱咤风云的王爷,传闻冷血,与苏家三千金苏断夏定下婚约。第一次见面,是在黑市毒牌坊,他花掉一千两银子买下她制作的毒药。第二次见面,是在逃婚的路上,她还不知他就是所谓叱咤风云的王爷。第三次见面,是在宫里的王府,她终于知道了他就是那位冷血的王爷。苏断夏真想呐喊:“王爷我们不熟!”
  • 长在心上的树

    长在心上的树

    有人问我你最爱的那个是谁,我陌暖暖只能说,没有比较,我这一生只爱过他一个,他若没我,过的比以前好,那就是爱情。
  • 那个不喜欢我的你

    那个不喜欢我的你

    年少时的喜欢很纯粹,就是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给你,就是不想让你受到任何伤害,就是想为你付出一切后默默地站在你身后守护着你。哪怕你笑着对我说拒绝,哪怕你的手牵着其他人。少年啊,谁没有过奋不顾身的付出?谁没有过被拒绝后的痛彻心扉?人啊,都是要经历过才明白,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多年后,回想起那个不喜欢我的你,真的谢谢你,教会我成长。
  • 血之挽歌

    血之挽歌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架空+玄幻+推理+热血2033年,主角因为躲避核爆意外流落到神秘古陆,却发现地球世界竟然是古陆人所崇拜的神界……永生疫苗、第三次世界大战、百慕大三角、金字塔、神秘的古大陆,被称为神界的地球,这一切都有什么关联?主角追寻回家之路,却意外发现自己的人类之身竟然为天生神躯!一路血歌,他又会谱写出一段怎样的泣血传奇?快快点击收藏吧!
  • 开阔眼界的名胜故事

    开阔眼界的名胜故事

    自然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与文化结合之美。具有漫长历史的人类文明创造了粲若星河的名胜古迹,文化灿烂、河山壮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宝贝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