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1800000020

第20章 识破讹传(1)

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的不公开和不对称;而讹传才是让谣言四起的最大助力。我们只有带着钻研史料的态度和刨根问底的耐性,让历史亲历者站出来说话,用他们的日记、信件、电报、自传等史料去多方印证,还原历史,才能戳穿一直误导我们的讹传。

是谁烧毁了圆明园

在中国,曾经有不少的作家、编剧,犯过“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滑稽笔误。所幸我国毕竟是有历史学者,力挽狂澜,以正视听,捍卫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实。

可是,在笔者看来,即便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这种说法,仍然是有欠精准的……是谁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一百多年以来,稍有近代史常识的中国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这个说法,在原则上,似乎没有什么大错。只是,如果深入到史料当中并从细节入手,则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仍然有过于笼统的嫌疑。

我从各方史料里面读出来的事实却是——不是“英法联军”,而是“侵华英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在那把持续了两天的熊熊烈火当中,侵华法军,似乎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并未扮演什么实质性的角色。

首先,我要交代这个故事的背景。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杀入北京的时候,联军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事实上咸丰皇帝那时正在热河承德避难)。这是英法联军杀向圆明园的最初动机——想活捉大清国的皇帝。

在向圆明园进军的过程中,侵华法军率先抵达了圆明园并开始抢劫园内的财物,而侵华英军的部队则在此期间迷了路并因而晚到了一天。

在晚清长期当官的美国人马士认为,是侵华法军带头劫掠了圆明园,而此后,是侵华英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而侵华法军实际上并未参与放火。

马士在其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的说法,是这样的:

“……最后,(英国全权公使)额尔金伯爵希望破坏圆明园宫殿的建筑,把它视为有些俘虏曾被虐待的地方,并作为计划损伤(大清国)皇帝个人尊严的一种办法……而(法军方面的)葛历劳士男爵则以为:这不过是对没有抵抗的乡村地点和别墅的一种破坏而已,他宁愿破坏北京城内的皇宫,因为那是最高权威的所在……(法军)孟德邦将军亲眼看到圆明园被他自己的军队所劫掠过,认为破坏圆明园是一种破坏文化的暴行,并不能产生所期望的结果,他拒绝协同去执行这种破坏,(英军)格兰特将军则反对去破坏皇宫,认为那是一种背信行为……因而,他(格兰特)着手去执行(英国全权公使)额尔金伯爵的命令来破坏这个避暑行宫(指圆明园)。这个命令发布了,在10月18日……二百多所建筑物,被(英军)格兰特将军指挥的军队,付之一炬……法国人劫掠了这个宫殿,而英国人又毁坏了它……”

马士的说法,总结起来,是以下的几点意思:

1.法军洗劫了圆明园的财物,而英军则提议烧毁圆明园。

2.法军不同意烧圆明园,法军说:要烧就烧紫禁城。

3.英军坚持要烧毁圆明园,法军反对,并拒绝参与。

4.英军一意孤行,下令自己的部队,独自烧毁了圆明园。我们再来听听瑞士学者林瑞谷(Erik Ringmar)的说法:“……Finally,on 18th October,the British commander,James Bruce,the eighth earl of Elgin–the son of the seventh earl,the notorious collector of Greek marbles–ordered the Yuan ming yuan to be burnt to the ground.During the subsequent two days,groups of soldiers were dispatched around the grounds to set fire to the variouspalaces and the other buildings……”

林瑞谷(Erik Ringmar)的这段叙述,翻译成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终于,在(1860年)10月18日,英军统帅额尔金(勋号略去)下令烧毁圆明园,在接下来的两天之内,成群结队的士兵们,被分派到园中的各处,放火烧毁了各种各样的宫殿、塔、亭以及其他的建筑物……”

这位瑞士学者Erik Ringmar的说法,出自他所著《Liberal Barbarism and the Oriental Sublime:The European Destruction of the Emperor's Summer Palace》,可译作《自由派的野蛮和东方人的庄重:欧洲人捣毁圆明园始末》。

可见,瑞士学者林瑞谷(ErikRingmar)的说法,也是很清楚的:是英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法军并没有参与其中。

此外,我们民国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也认为是侵华英军烧毁了圆明园。

蒋廷黻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附录里面,有一篇名叫《评清史稿:邦交志》的章节,该章节当中,有如下的文字: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两广总督叶名琛之被捕、文宗之退避热河、英人之焚圆明园诸事,共占篇幅仅西藏交涉之四分之一……后巴夏礼又力助法翻译官与载垣辩论,且措词失礼。载垣于是阳许之,而阴谋害之。次日晨,英、法译者归营报告,途遇僧格林沁之马队,英人被捕者二十六,法人十三,经二十日之监禁虐待,英人得生归者半,法人仅五名,后英人之焚圆明园者,即以报复也。撰《邦交志》者,何必隐讳其词若此……”

蒋廷黻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两广总督叶名琛被捕、咸丰皇帝暂避热河承德、英国人火烧圆明园,这些事情在《清史稿》里面,竟然只占西藏交涉案的四分之一篇幅……英国谈判代表巴夏礼奋力协助法国翻译官和(怡亲王)载垣辩论的时候,出言不逊。载垣于是表面上答应巴夏礼,暗地里却盘算谋害他们。第二天早晨,英、法两国翻译在归营报告的途中,被(清军)僧格林沁的马队抓走,英国谈判代表被抓了二十六人,法国谈判代表则被抓了十三人。这些人被僧格林沁拘禁了二十天,并遭到了虐待。其中,英国谈判代表只有一半的人生还,而法国谈判代表则只有五人生还。后来,英国人放火烧毁圆明园,就是对这件事的报复。写《清史稿·邦交志》的人,你为什么要隐瞒这一段呢?……”

可见,民国时期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说法,也是一样的:是英国人(或说英军)烧毁了圆明园,根本没有法国人(或说法军)的事。我们再来看看法国大诗人雨果(Victor-Marie Hugo)在他《给巴特勒上尉的复信》中的说法: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的这封信,转引自贝尔纳·布里泽(Bernard Brizay)《1860:圆明园大劫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383页。)显然雨果的说法,也是这样的:法军洗劫、英军放火。分得很清楚,毫不含糊。是英军烧毁了圆明园,而法军只是洗劫财物,并没有参与放火。无独有偶,“火烧圆明园”事件的亲历者——法军方面的人员阿尔芒·吕西也认为是侵华英军放火烧的圆明园,法军并没有参与放火。我们来读一读阿尔芒·吕西证言:

“……世界第八奇迹(指圆明园),我们(指法军)刚刚将其洗劫一空,英国人又刚刚将其付之一炬,圆明园,这历经了数朝数代的杰作,是我平生所见最漂亮的东西,今生今世,再也无缘一见了……”

(法军方面这个人员“阿尔芒·吕西”的证言,转引自Bernard Brizay《1860:圆明园大劫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85~286页。)我们再来看看当时法军的随军翻译埃利松在《翻译官手记》中的说法——埃利松也认为是侵华英军不顾法军的反对,独自放火烧毁了圆明园的。

“……(英、法两军)各派出三个人组成一个六人委员会,委员会负责根据物品(赃物)本身的价值或艺术价值……以便可以平均分配……海淀的中国(大清国)百姓已经越过围墙进入公园(圆明园)……贪婪突然萌发了他们(海淀村民)身上那颗爱国主义(指怀念明朝)的种子,他们奔走相告说报仇的时刻已经来临,说这是老天爷要让清朝灭亡……周边的农民、海淀的无产者们,偷偷和帮助侵略军的中国(大清国)苦力勾结,进入园林中的宫殿……时不时有人高喊‘救火啊’。他们慌张赶过去,任凭东西散落一地,他们用丝绸……床单……来扑灭已经烧到珍木壁板的火焰……英国人不顾他们盟军(指法军)的克制行为,独自派出了一支纵队,有条不紊地烧毁了圆明园里剩下的一切……宫殿被烧了,寺庙、珍宝馆、藏书阁被烧了……都化为了黑色的灰烬……(法军蒙托邦司令)说:‘这些人(指英军)简直是太狂妄了,简直是虚伪透顶……’”

法国学者贝尔纳·布里泽(Bernard Brizay)在其所著《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里,也查阅并引用了法军随军翻译埃利松的证言如下:

“……附近海淀村的(大清国)村民,和法军招募的一些(大清国)苦力,已经架上了云梯,攀上墙头进去了,开始自顾自地抢了起来,他们在好几个殿堂放了火,因此开始引起恐慌……就这样,英国人、法国人……大批地冲进了圆明园,不仅仅是他们,那些中国(大清国)苦力,还有中国(大清国)的盗贼,都鼓足劲儿大捞意外之财……”

可见,侵华法军随军翻译埃利松的说法,要点如下:

1.海淀村的大清国居民和法军一起对圆明园开展了洗劫。

2.海淀村的大清国居民在圆明园内放火,法军则开展救火。

3.法军反对放火烧毁圆明园,英军一意孤行独自放了火。

4.法军司令蒙托邦对英军放火烧毁圆明园一事,十分不满。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侵华法军士兵德凯鲁勒的说法:

“……(英军)此次抢劫延续了整整一天……在撤走以前,英国人把他们到过的宫殿和他们四周的花园都放把大火烧了,他们还说,今天傍晚的夜景,一定是非常漂亮的……一到傍晚,果真就像英国人事先讲的那样……一片红光就照亮了鞑靼山的支脉……一片火光不时腾空而起,火花四溅,在空中飞舞,然后又很快消失,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建筑物倒塌的轰隆声清晰传来,直刺我们的耳鼓……”

(侵华法军士兵德凯鲁勒的此处证言,请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六)》第367~368页,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这个侵华法军士兵德凯鲁勒的说法是:真正大规模的火烧圆明园行动,是英军干的,而法军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法国学者贝尔纳·布里泽(Bernard Brizay)对放火烧园的英军主要部队,作了非常仔细的考证,也收录在《1860:圆明园大劫难》这册资料中。他是这样说的:

“……10月18日……英军到处张贴布告,宣布:(英军)格兰特将军下令捣毁圆明园,以报复英国俘虏所受的虐待。这一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约翰·米契尔将军率领英军第一师的第六十来复枪团和第十五旁遮普团,连同骑兵旅共约三千五百人,向圆明园进发……成群结队的士兵们,分成小组,手持火把,向圆明园各处放火,圆明园内的建筑大多以雪松建成,极易点燃……工兵上尉查尔斯·戈登几天前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现在又回来纵火……连续两个整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漂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法国人拒绝和他们(英国人)一道焚烧圆明园……”

可见,放火烧毁圆明园的洋兵,其番号、人数、将帅名字……是十分清晰的——都是侵华英军的人。

那么,法军到底是不是一丁点儿火也没放过呢?恐怕也不是。我们来听听英军方面的人员、亲历者斯温霍的证言:

“……当法国人对圆明园内部毁坏工作完成后,他们焚烧了皇帝的寝宫,退出庭院,搬到安定门外的一个村子驻扎……”

(斯温霍的此处证言,请参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六)》第351页,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斯温霍的证言指证了法军在此前的劫掠当中,放火烧毁了咸丰皇帝的寝宫,但是,这只是一起小规模的放火行为。

法军在几天之前小规模的放火行为,在英军方面,还有一个证人,他是英军的吴士礼中校。

吴士礼中校在同一册资料中,是这样说的:

“……我们的盟军(指法军)抢完了,也烧了多处宫殿,却反过来抗议我们……他们认为将圆明园完全捣毁,简直是哥特人的野蛮行径,令人诧异的是,当我们的高卢盟友(指法军)将那里的奇珍异宝洗劫一空时……这种评价居然没有闪现在他们向来堪称敏锐的头脑中……”

今天的资料,就列举至此,事实上,相关资料还有很多。

同类推荐
  • 三国群英录

    三国群英录

    一段生命的结束,或许不是一切的终结;一次命运的际会,造就另一番传奇。武将纵马操戈,沙场争雄;智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数千古风流人物,但看今朝群雄逐鹿。
  • 练就慧眼看世界

    练就慧眼看世界

    世事莫测?人生无常?只因每个人都活在用自己的经验和习惯编织成的笼中,难以走出一条通天大道。请到《练就慧眼看世界》中见证人间边声四起,各路英雄龙争虎斗,几成王败寇,又沧桑轮回,究竟谁为正途?岂不知最终的赢家却不在这遍地狼烟中。故事的主人公在二郎神杨戬的指点下,在神游周朝的过程中,一次次从迷惘到清醒,在每次挫折中成长,从一个无知少年到半是凡胎半是神、到最后成为统管宇宙秩序的大英雄。请跟随主人公一起瞭望世界吧,你会见证自己的充实和成长……
  • 异界现代战争

    异界现代战争

    一个雇佣兵阴差阳错之下穿越到一个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时代,利用手中的无敌金手指,在异界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 武纵神州

    武纵神州

    神州大陆,大夏一统,人心不轨,一朝分崩。武阆交战十载,黎民死伤盈野。大战之中的遗孤,被武国王爷收养,悉心教导得以驰骋疆场,然而武阆议和,回京途中却遭遇了伏击,重重围杀之下,少年重伤落水,他的结局究竟如何?
  • 最幽默·世说新语

    最幽默·世说新语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动荡的时代,却也是精神上最自由、最解放,且最具智慧与热情的一个时代,这些在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魏晋名士们的“非常之言”“非常之行”以及“非常之道”,让我们穿越时光重回历史现场,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疯狂与洒脱。
热门推荐
  • 娘子别走:代表月亮爱上你

    娘子别走:代表月亮爱上你

    天,穿越到一个丑丫头身上也就算了,好歹有个秀才未婚夫不是。什么?未婚夫要学陈世美?怎么可以?!哼,姐一个穿越人士,怎么可能被一个古代渣渣左右?要分手也是老娘不要你的。只是,谁能告诉她,这西式的婚礼到底是咋回事?还有,那两张含泪的脸为何那样的熟悉?
  • 黑篮之魔术师

    黑篮之魔术师

    魔术师是个有趣的职业,她可以给每个人带来视觉上的盛宴与欢乐,甚至爱情。可是魔术师却忘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忘记一直注视着她的那些人。或许魔术师会用她独有的方法,俘获只属于她的那份爱情和那颗心……
  • 百世草庐

    百世草庐

    草庐,这是一个乌托邦式又不纯乌托邦的存在,它承载的是一种精神信念,于文化传统的继承,对现代文化的态度。不过,最多的还是对于冷淡漠然社会的抵抗,不是力挽狂澜的救世主,如太阳般照耀众生,只是黑夜里的一粒微光,引着有缘人寻前行的方向,草庐是个小馆,亦是药,医治人凄苦而斑驳的灵魂。上千年都存在的地方依旧有着最虔诚的信仰和最远大的追求。
  • 纨绔神医:公子请自重

    纨绔神医:公子请自重

    身为25世纪上古医学世家第124代传人,安黎恩十分悲催的赶上了穿越大军。穿越没啥大不了,但是为什么别人穿越女皇将军啥的,她穿越就是一个被下毒药不能修炼斗气的丞相府废材三小姐?呵呵…安黎恩只想高冷的笑笑,这点破毒放在她这个上古医学世家传人面前确定不是过家家?一朝解毒,看她如何碾压那些传说中的天才,不把他们打得爹妈都不认得安黎恩表示跟他姓!神兽,神器,神丹……这些世人眼红的东西在她眼里只是挥挥手的事好嘛?这般优秀的她引来了一大批花美男,对此,安黎恩淡定的指了指正在优雅吃水果的某男,勾唇笑道:“想娶我?好啊!先把他打败了再说。”此文类型:女强+男强+独宠+搞笑
  • 天才厨师吃货宝宝

    天才厨师吃货宝宝

    一个是乐观开朗的吃货宝宝、一个是恶魔般帅气、冷酷的天才糕点师、本来两个性别不同的人、却在不经意间相识、相恋。。。“冷峻泽,你会永远爱我吗”“会、永远永远,谁都不能把我们分开。”说完,男生吻上女生的唇,霸道的吮吸着她身上独特的香味。。
  • 死神来袭

    死神来袭

    接到老爹打来的电话,我立马赶回家给爷爷奔丧。然而,出殡的路上,居然出了车祸……大爷三叔都死了。这不算完。紧接着,全家人甚至全村人,一个接着一个,都出现了意外……到底是怎么回事?无人知晓,只能一点一点去探寻……x现实版,死神来了,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闯闯这条路,胆小勿看!
  • 单色凌

    单色凌

    关于爱恨情仇的道理,关于人生的感悟,我们说了那么多,也听了那么多,最后又如何?
  • 总裁大叔很不纯

    总裁大叔很不纯

    缩印版的小顾逍狡黠一笑:“爹地,要不要我教你顾家撩妹十八式?包你手到擒来哦!”顾南宸一甩手就将小奶包扔出去,冷笑一声:“真是跟你那个只会撩汉的亲妈一个样!”他暗暗咬牙,等他将那个该死的女人绑回来,一定让她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顾家撩妹十八式!
  • 血族世纪

    血族世纪

    故事以一位吸血鬼的日记兼回忆录为形式,用多个人称记录了一个纵横千年的浩浩世界,弥漫着吸血鬼、巫妖、天使、魔鬼以及人类等种族的兴衰情愁。
  • 唐穿之我是上官婉儿

    唐穿之我是上官婉儿

    为了躲避学校里大姐大的“追杀”我欲钻狗洞逃离,想不到一只奇怪的蝴蝶带我进入了一个梦境不,这不是梦境,我穿越了!这里是长安,是武则天的时代,而我,竟然是上官婉儿!无论如何,我要生存下去,亲眼见证历史的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