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2900000015

第15章 能屈能伸:刚柔并济才能左右逢源(2)

在正德皇帝执政后期,各地土匪山贼纷纷叛乱,尤其是在江西、两广一带,这时朝廷需要派出有力人马前去剿匪。由于江西、两广一带山高林多,地形复杂,所以官兵很难剿匪,这些土匪山贼严重地影响着朝廷的根基。当时兵部尚书王琼心中早就知道王阳明的军事才能非同一般,他认为若是王阳明能够出马,定能够平定山贼,而且王阳明与自己关系不错,不如举荐他去。如果王阳明平乱成功,那么对自己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于是王琼做了一回伯乐,在朝堂上向皇上极力举荐王阳明出任都察院都御使,最终皇上批准了。王阳明果然戎马出征、一招中的。他在山贼祸乱之地运用了自己超强的军事领导、指挥能力,最终将山贼土匪一网打尽,大获全胜。而王阳明的胜利也为王琼带来了利益,在接受奖赏的时候,王阳明也不忘将功劳全部推到王琼的谋划得当和士兵的奋勇杀敌上,这更是得到了王琼的欣赏和青睐。

其实,在王阳明还没有进入仕途的时候,他就已经懂得了这种方圆有道的处世方式。王阳明在15岁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去边关等地进行考察了。那时的王阳明虽然只是一个少年,但是已经饱读诗书,他一心想要做圣贤,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主动地了解当地的一些风俗。15岁的他便已经如同大人一样,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一种大气且充满智慧的特质。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与当地人闲聊起来,不管是老者还是衣衫褴褛的乞丐,在他眼中都是能够谈心的。

此外,王阳明经常会与一些文人雅士一起吟诗作赋,他与这些文人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因为自己的才华而高傲,而是十分谦虚地向那些人学习,听从前辈们的教诲。这些人中有些在日后也步入仕途,成为王阳明的同僚兼知己好友。很多时候,一旦王阳明遇到了麻烦,这些人就会出面帮其解围。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青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已经懂得了如何方圆有道地处世,为自己赢得朋友和左右逢源的处世环境。

王阳明认为,要想做到方圆有道,首先,应该找到自己与对方的共同点,这样才能与对方进行深入的对话和谈心。其次,要时常保持联系。官场上变化多端,要想与一个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就要时常保持联系。最后,要具有长远眼光,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其自身价值的。要想左右逢源,就要方圆处世,加强联系,保持情感交流,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到助力。

4.知进知退——事事顺利的有力法宝

王阳明认为人在对待名利的时候要适可而止,学会知足,这样才能免予遭受更多的困苦和磨难。反之,那些为争名逐利而奋不顾身的人最终也大都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所以,人们都应该懂得知进知退的法则,即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只有这样屈伸有度才能事事顺利。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些人往往热衷于争名逐利,却不会想到追名之害。“功成身退,乃天之道也”,可是正是因为有很多人不知足,只知进而不知退,所以最终也难逃劫难。王阳明将这一现象看得十分透彻,他认为在朝堂之上“伴君如伴虎”,奸臣也遍布朝野,所以要想事事顺利,就要懂得适可而止。王阳明经常对弟子们说:“知道满足才能免予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能事事顺利。”所以他强调知进知退就是屈伸有度的最佳表现,能屈能伸才能让一个人长久平安。

其实,这种气度和处事原则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所应用了。春秋战国时期,越王能够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国,完成了复兴大业。其中,主要的功劳要归于两个人:文仲和范蠡。文仲和范蠡在越王危难的时候并没有离弃越王,而是在他身边帮其出谋划策。当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的时候,其军队已经所剩无几,而且军粮已尽,这时候是文仲提出来要用缓兵之计,以投降来保存性命,以图日后东山再起,所以勾践才得自保。当勾践被当成俘虏押到吴国的时候是文仲留在越国发奋图强,等候越王归来。当勾践忍辱负重,从吴国归来的时候又是文仲出面提出了灭吴的几种方法。

最终在文仲的协助下,越王打败了吴国,复国大业至此完成,并且得以称霸。就在越王沉浸在称霸的喜悦之中的时候,范蠡却急流勇退,隐姓埋名,弃官从商了。在他隐姓埋名之后曾经给文仲写过一封信,信中是这样写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越王是一个能够共患难的人,却并非是可以共享乐的人,假如你不尽早离开,唯恐有大难降临。”

可是,这封信并没有影响到文仲辅佐越王的心,他认为是范蠡多虑了,而且他不相信越王会杀掉与自己同患难的谋臣。所以,他并没有将范蠡的话放在心上。但是,随着越王对他越来越冷淡,他开始远离朝政。然而很少过问政事的他还是没有像范蠡那样离开,只是称病在家休养,但是越王并没有就此放过他。

一次,越王以探病为由来到了文仲的府邸,当时越王这样说道:“先生曾经教过我七种灭吴的方法,而我只用了三种,就已经完成了复国大业,剩下的四种不知道先生有什么打算呢?”文仲一时难以理解越王的话语,说道:“臣下已经看不出它们有什么用了。”越王听后生气地说道:“那就请先生带着这几种方法去辅佐我的先人吧!”说完,越王甩袖而去,并赐予他一把短剑。文仲这才恍然大悟,越王已经不能容他了,而此时他才想起范蠡的忠告,但是为时已晚,文仲最终自刎而亡。

其实“兔死狗烹”是很多谋臣的悲剧,但同时也映照了君王的一些性格特征。“伴君如伴虎”也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应该像范蠡一样做一个知进知退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屈伸有度,进而保护自己。在君王眼里,那些有能力的人在必要的时候就是他们有力的工具,一旦胜利了,君王是很难与这些功臣一起分享成果的,所以很多君王都是可共患难却不可共享乐的人。王阳明对这种事情看得十分透彻,他在官场中正是吸取了这种教训,适时地让自己退却,所以才走得更长远。

王阳明经常拿三国时期的许攸来告诫自己的弟子们,在为人处世和做官中一定要懂得知进知退,不可为人多傲、不懂进退。东汉末年,许攸本是袁绍手下的一名武将,而且足智多谋,但是袁绍只是将他当成一介武夫,并没有重用他,这让许攸非常生气。后来在官渡之战中许攸为袁绍出谋划策,却被拒绝了,许攸一怒之下离开了袁绍,转而投奔曹操。当时曹操听说许攸到了自己的门下,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跑出大门,亲自去迎接许攸,并且大喊道:“足下远来,我的大业将成了。”由此可见,那时的曹操对许攸是多么器重。

许攸在曹操的军营中受到了器重,自然也就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在几场战斗中他奋勇杀敌,凭借自己的智慧打了几次胜仗,成为曹操身边的得力干将。尤其是在占领冀州的战役中,许攸带领士兵打败了袁绍。全军上下都对许攸充满了敬佩之情,曹操也对其大加赞赏。而许攸更是自恃有功,甚至还在曹操和众官员面前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在一次过城门的时候,许攸当着众人的面对曹操说:“阿瞒,要没有我,冀州你是攻不下的。”曹操在众人面前感到有失颜面,但是最终还是忍住了。此时,曹操已经对许攸怀恨在心了,只是许攸并没有察觉到,他依旧还是不时对曹操出言不逊。又一次,许攸在众人面前大吹:“要是没有我,曹军是进不了这座城的。”这句话传到了曹操耳中,他终于忍受不了许攸的羞辱,命人将其斩首了。

许攸正是因为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所以才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而王阳明在生活中则一直秉承着知进知退的原则来处世,他进退有度,张弛有力,能屈能伸,在官场中远离名誉利益,在生活中谦卑待人,所以在很多时候,王阳明都能事事顺利,安全过关。

在王阳明的为官哲学中,永远都有知进知退的概念存在,这可以说是能够让王阳明事事顺利、灵活处世的一件法宝。王阳明告诫弟子们在与上级官员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尽管在某些时候上级领导可能并不如你,但还是要懂得功成身退,在恰当的时机急流勇退,只有这样才能安定自保。当然,在上级官员面前还要学会屈从,将功劳让给上级,这样才能够平步青云,事事顺利。

5.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均衡利弊,找到安全区域

王阳明在为官之道上很早就明白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不得罪。而且他在平衡官场的利弊关系中,找到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区域来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特点在他早期的为官之路上体现得比较明显。

王阳明初入仕途时,被派到了工部进行观政,并熟悉工部的日常事务管理和运作。当时王阳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虽然有些失落,但是仔细一想,自己也只不过是刚刚中进士,朝廷一定是想要考验自己。所以他就下定决心在工部好好表现。在去工部之前,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特地交代他,要学会低调做人,不能意气用事。对此,王阳明谨记在心。

同类推荐
  •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恶魔下场

    恶魔下场

    本书分为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流落维也纳街头的三流画家、摒弃俸禄投身政治的高级掮客、年少轻狂多次被驱逐出境、武士道造就的狂人军官等。
  • 欧阳修(中国十大文豪)

    欧阳修(中国十大文豪)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以及文艺批评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而且具有形式新颖、语言酣畅、叙事委婉、绘景优美的特色,为我国历代人民所喜爱。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介绍了一个足踏北斗天赐神勇的传奇英雄——太祖努尔哈赤。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创作,在广阔深邃的时代背景上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伟大英雄及其相关的各种人物,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各具性情的人物图画、绘场绘色的风俗图画及柔情蜜意的感情图画。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斥着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春意躁动的闺中逸闻;从皇亲贵胄的权力斗争,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部落的繁衍兴盛,到明廷的腐败没落,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如果说朝代是证明历史兴衰的元素,那么一代皇帝的传奇人生则为元素的波澜起伏寄予了无穷的韵味。
  • 长征领导人4

    长征领导人4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热门推荐
  • 屌丝的逆袭

    屌丝的逆袭

    那些对我冷眼、嘲笑的人,赶快祈求得到本帅哥的原谅,因为屌丝逆袭现在开始了!
  • 九天玲珑塔

    九天玲珑塔

    林辰,一个人尽皆知的“废柴”由于父母偶然得到的一件饰物逆天觉醒,成为一代强者!
  • 无妄香典

    无妄香典

    半卷旷古奇书,牵动生死。成也此间,败也此间。无妄香典,却为何人之无妄!只因有着过耳不忘的本事,她平白被卷进一场利益的追逐。生父的迫害,各派的追捕,让幼年的她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直到被吴家收留抚育,隐名换姓,本以为可以就此平顺一生,怎奈风波又起,阴差阳错间,她嫁给本无意于自己的枣阳王。新婚之日,她自幼属意的公子竟然位列席间。年仅十五,她已经历了离奇人生,前路漫漫,她又该如何自处?
  • Aladdin and the Magic Lamp

    Aladdin and the Magic Lamp

    There once lived a poor tailor, who had a son called Aladdin,a careless, idle boy who would do nothing but play all day long inthe streets with little idle boys like himself.This so grieved thefather that he died; yet, in spite of his mother's tears and prayers,Aladdin did not mend his ways.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路荣华

    医路荣华

    傅卿和穿越了,日子有点难过。重生的妹妹觉得她是个威胁,精明的皇子想纳她为次妃。因为医术高超还得罪了太医院……幸亏她有先见之明,用一个馒头拐了卫昭这个好男人做相公。卫昭:卿卿莫怕,看我帮你打怪升级,娶你回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今天是星期日

    今天是星期日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蝴蝶公主VS痴情王子》

    《蝴蝶公主VS痴情王子》

    三年前,她们是天真烂漫的小公主。现在,她们是叱诧风云的黑道女王。是什么让她们冲从天使蜕变成恶魔?亲,你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自己来看看吧!小云是第一次写书,如果不好,请亲们多多指教,多多包涵。
  • 亲爱的陆仁贾

    亲爱的陆仁贾

    每个人都会遇见这样一个人,在你的心里他或她是你的主角,而在他的生命里,你只是一个路人甲,一个怎么努力都只是路人甲的角色。但其实啊,你也是别人生命里的主角呢,嘿,你知道吗,亲爱的陆仁贾
  • 明年我将衰老

    明年我将衰老

    王蒙的创作激情与才华不为高龄所困,语言幽默风趣、绵里藏针,但是一针见血,透射出对人心和人事的通透与宽容。令人深以为然,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王蒙的中短篇小说,呈现出和长篇创作完全不同的态势,个性色彩更为强烈:情感饱满、智性通达、无拘无束、风格多变,凸显了王蒙不竭的创新活力。七个反映当下生活的故事,真实而鲜活的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世风的变迁及人心的变异,直面人生而积极乐观,体现出王蒙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