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2900000024

第24章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才能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1)

正所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王阳明认为,为官者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才能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有备无患,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应对自如。

王阳明认为在朝为官,今日不知明日事,官员之间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所以在很多细节上都不能马虎。有时候一个表情、一句话都很可能会让他人作为把柄,所以为官之路上一定要居安思危。在王阳明看来,越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就越应该牢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因为自古有云“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的人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就越容易受到伤害。可以说,存不忘亡,安不忘危是为官哲学中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王阳明将其作为自己为官处世的必备法宝。

1.立德在先,立功在后:永远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意思就是,让那些为官者在利益荣誉面前不要争功,在接受荣誉的时候要注意分寸,注重自己的修养和操行。这其实与王阳明提倡的心学观点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王阳明在与自己的同僚相处的时候总是能够做到立德在先、立功在后,他从不会争功抢利,也不会将责任和错误推到他人身上。正是因为这样,王阳明才可以在同僚中得到好评,同时这也着实为他留了一条退路,从而得以善终。

王阳明认为在为官的道路上,要时刻谨记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在危机面前应对自如。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记得时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只有这样才能够处变不惊,在发生祸乱的时候从容面对。王阳明经常用春秋战国时期公孙仪的事例来让弟子们谨记要时刻给自己留条后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相国公孙仪十分喜欢吃鱼,由于他是一国之相,所以有很多人都争相买鱼送到公孙仪的府上,以便拉拢他。但公孙仪一概不收,那些送鱼的人都被公孙仪婉拒了。然而,那些被拒绝的人却不知公孙仪拒绝他们送鱼的原因。于是有人向公孙仪询问,公孙仪回答道:“其实,我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才不能收下那些鱼的。因为一旦我收了别人的鱼,那么我就等于是欠下了别人的人情,在很多事情上就要迁就别人。而如此一来,我就会走上徇私枉法的道路,那么相国的职位也将离我远去。等到我不是相国的时候,虽然我还是会喜欢吃鱼,但已经不会再有人给我送鱼了,而且恐怕连我自己也没有能力去买鱼了。所以现在我不收他人的鱼,我的相国之位也就不会被罢免,我可以长久地给自己买鱼吃。”由此可见,公孙仪正是看透了是非得失,才懂得为自己留条后路,而这也使他的仕途更加顺畅。

对此,王阳明认为,为官者在处处充满危机的官场中更应该懂得为自己留有退路。而且给自己留有退路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处世方法,也是在面临危机时不可或缺的一种为官之策。王阳明将这种方法也切实地运用在了自己的为官之路上。

嘉靖初年,皇上刚登基不久就立即召王阳明进京,想要予以重用。因为在嘉靖眼中,王阳明是一个人才,况且王阳明在文武方面的造诣他早有听闻。但是嘉靖的旨意发出去很久之后也不见回音。在这期间,朝中很多大臣都唯恐王阳明进京之后会成为他们的对手,所以处处加以阻挠。嘉靖皇帝三番五次地催促吏部,很久之后吏部才给出了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就是将王阳明派遣到南京担任兵部尚书一职。事已至此,嘉靖在众大臣面前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默许。

然而追溯其原因,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廷和。当时杨廷和是首辅大臣,所以其权力很大,威望也很高。吏部的人之所以没有立即执行皇上的命令,主要是因为他们全都听命于杨廷和。当时,杨廷和的威望在众官员眼中甚至比皇上还要高。而杨廷和之所以会找王阳明的麻烦,就是因为王阳明曾是王琼的得力部下,而他又和王琼有很大的过节,所以他是不会同意让王阳明出现在紫禁城的。这从王琼当年被贬便可略知一二,所以对于像王阳明这样有智慧的官员,杨廷和更是不能容忍,于是命人将其打发到了南京。

而王阳明自然明白这一切都是杨廷和一手策划的,就算自己心中有千百个不愿意也不能与杨廷和争斗。首先,自己的上级王琼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如果得罪了杨廷和,那么也就离祸端不远了;其次,听从杨廷和的安排去南京上任,能免遭杨廷和的迫害,这无疑是自保的方式之一;最后,杨廷和在朝中也算是忠臣,而且嘉靖也是他拥立上位的,所以他应该能够管理好朝堂。想到这三点,王阳明终于释怀了。

后来,王阳明收拾行囊去了南京,接任了兵部尚书一职。在南京,尽管王阳明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但是他从不主动邀功,每次立功他都将其功劳归于自己的同僚们。他的这一行为,充分地遵循了立德在先、立功在后的原则。

可以说,王阳明的这种胸怀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先想到与同僚的关系,最后再想到功劳,这使得王阳明与同僚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而很多事情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可以说,王阳明准确地把握住了官场中人们的心理,而且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也十分注意分寸,处理得当,最终让上下级都能够容得下自己。

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才给自己留下了退路,从而不至于被他人陷害致死。在王阳明看来,自己主动突出他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在抬高自己,这是给自己留有退路的一种方式。王阳明的这种为官哲学也影响了很多人,比如他的弟子们、朋友们。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其弟子徐爱,他深受老师的教诲,在为官之路上也是时刻做好准备为自己留有退路。而立德在先、立功在后的为官哲学也被王阳明的其他弟子深深地铭记于心。

2.身居高位者应牢记“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王阳明后来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可谓是身居高位,但他却感觉有如履薄冰般的危险。很多人认为,在官场上做了高官之后就应该得意高兴,但是王阳明认为,当一个人身居高位时就更应该谨慎小心,因为此时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被他人抓住把柄而将你从高位上拉下来。所以,身居高位的为官者应当意识到“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为官者越是一步步地登高,那么磨难也就会越多,其跌倒的概率也就会越大。往往很多悲剧的产生,就是因为事情太过顺利,从而使人失去了防备之心。“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将其运用在为官处世上的人却少之又少。大多数的人在身居高位之后就开始得意忘形,四处炫耀,甚至还有人会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地谋取私利。而事实上,这样的人在背后得罪的人、树立的敌人越多,那么面临的险境也就越严重,最终很可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一般情况下,他人只看到很多身居高位的人每日处于别人的追捧之中,那种满足感溢于言表,但事实上这些身居高位的人背后很可能存在着众多恐怖的陷阱。王阳明认为,做官并不是像常人所想象的那样,只要官大就能够高枕无忧。其实从为官者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职位越高,其缺点就表现得越明显,这样很容易就会被他人抓住要害,从而置于死地。所以,人们应当谨记“高处不胜寒”这种危险的处境,要学会居安思危,方能安全有准备地渡过各种难关。

其实,在历史上能够将“高处不胜寒”的道理牢记在心,然后在其高官位置上做得长久的人非常多,五代时期的著名的“官场不倒翁”冯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唐朝灭亡之后,在北方中原地区的大地上先后出现了“十国”,而且在这期间,契丹人也曾经对中原进行过短暂的统治。当时政局十分混乱,可以说动荡不堪,政权和皇帝更换频繁,官场中的处境更是十分恶劣。但就是在这样一个连帝王都坐不稳的年月里,先后经历过五个朝代的冯道却每次都能身居高位,而且为官时间较长,这不得不说是官场中的奇迹。

不论政权怎么变化,冯道一直官运亨通,身居高位,这其实就在于他能够居安思危。他深深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而且总会预先给自己留好退路,才成就了自己的未来。

在契丹人南下中原的时候,他看到了契丹人的残暴统治,于是他明白契丹人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所以,他就开始为自己准备后路。在这期间,他利用自己太傅的身份保护了很多汉族官员,赢得了汉人的支持。最终,在中原百姓的奋勇反抗下契丹人失败了,撤回了北方,而冯道自然也就回到了中原。当时后汉的新政权中有众多的官员都曾经被冯道搭救过,所以很多人都大力支持冯道。于是,很多大臣纷纷进言,在这些官员的支持下,冯道很快又当上了后汉的太师。

冯道正是因为有“高处不胜寒”的意识,并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权力来为自己打好基础,留好退路,才得以自保,而且重掌大权,这就是居安思危的好处。

而王阳明在其为官道路上也是坚守这种思想,时刻谨记“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做好思想准备,为将来留好退路,从而在政坛中如鱼得水、应付自如。

3.防微杜渐才能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

在王阳明的为官哲学中,防微杜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则。王阳明在自己的为官生涯之中充分地意识到了防微杜渐的好处,而且他认为在生活中人们也应该学会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

王阳明喜欢读老子的著作,在老子的著作中,王阳明看到了老子对防微杜渐的看法。老子认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说,当事情在安稳正常的时候是比较容易持守的,而一旦发生了动荡就很难掌控住局面。所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很重要的。

在《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中,就记录着这样一个防微杜渐的故事。东汉和帝即位之时刚刚9岁,由于他年幼无知,所以其朝政大权都掌握在窦太后手中。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虽然名义上是太后掌权,但是实际上很多职权都已经落入了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窦宪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玩弄朝纲,而且为所欲为,甚至还在暗地里企图篡位夺权。当时,窦宪大将军的威望在朝中比皇帝还要高,有时候皇帝新任命了一个官吏,这人不管官职多大,都要先去窦宪家拜会,以求自保。就这样,窦宪凭借着自己先前平定匈奴的功劳,不断猖狂地吞噬着大汉的朝政和权力。

此时,朝中的忠臣司徒丁鸿发现了这种情况,认为窦宪掌握的权力太大,而且一系列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很多争议。于是,司徒丁鸿就大胆地上疏和帝,建议皇上趁窦氏兄弟的权势还没有达到顶峰的时候加以制止,以防止后患。司徒丁鸿在其奏章里写道:“禁微则易,救末则难。”他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在开始出现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那么就能够以防后患。而如果等到对方实力发展壮大之后再去消灭,那么就会很困难。当时的和帝虽然年少懵懂,却还是采纳了司徒丁鸿的意见,并下令任命司徒丁鸿为太尉,允许其进驻南北二宫管理朝政。此外,他还将窦宪等人的官职罢除。后来,窦宪知道皇上想要将自己除掉,也自知罪孽深重,于是便自杀身亡了。可以说,和帝这种防微杜渐的做法直接避免了一场庞大的宫廷政变。

而王阳明也深知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并将其归结为自己在官场上独有的一条重要准则。王阳明在江西庐陵担任知县的时候虽然是一个小官,但是十分懂得防微杜渐的道理。当时,江西山贼众多,祸乱也不断,所以王阳明经常打扮成乡间百姓,去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了山贼们的动向,在山贼们企图造反之前就将其一网打尽,将山贼的暴动消灭在了萌芽状态。而也正因为如此,王阳明得到了上级官员的欣赏和朝廷的重视。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小事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处理,就有可能会造成大祸端。王阳明将这一点深深地牢记在心,并总是能够防微杜渐,关注身边人和事的发展。一旦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出现不好的端倪,王阳明就会采取果断的措施来控制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防微杜渐其实就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处世方式。王阳明认为,只有做到防微杜渐,才能够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应对自如。

4.不事事参与——另类居安思危的为官哲学

王阳明认为,居安思危并不只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注重思前想后,为自己想到退路。还应该注重自己的立场,不要事事参与,这样才不会沾染上祸端。可以说,这是一种另类的居安思危的为官哲学。

王阳明认为人在官场中,自然是难免会受到众多诱惑的,然而官场中又有众多的禁忌,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招来祸端。王阳明虽然在官场中也经历过众多的坎坷,最后却得以善终,在官场中几十年屹立不倒,其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没有事事都参与,这样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王阳明的为官之路上,他也看到了很多的前辈和一些为官者的经历。其中有很多身处高位的人总是喜欢事事参与,时刻想要彰显自己的权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种人生怕自己被别人遗忘,于是就处处彰显自己。殊不知,他们做得越多,就会树敌越多,而如此一来,其面临的潜在危险也就越多。对此,王阳明认为,要想在官场中安稳立足就要学会有选择地参与事情,不应事事参与,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磨难。

同类推荐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努尔哈赤传

    努尔哈赤传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大清帝国的开山始祖,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努尔哈赤的一生波诡云谲,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交织,既是骑马弯弓的塞外英雄,又是攻无不取的常胜帝王。本书将努尔哈赤的一生客观地一一呈现出来。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本书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故里、家族并非平静的学生时代,及留美归国文革时代古稀之年等等,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历程。
  • 文治武功传奇皇帝:朱棣

    文治武功传奇皇帝:朱棣

    本书主要内容有:生乱世受封燕王、隅之兵图霸业、端礼门兵变显雄心、转守为攻取金陵、登帝位安内攘外、建内阁刚柔并举统四方等。
热门推荐
  • 爱上美女大小姐

    爱上美女大小姐

    韩烨本是国家特殊部门职员,但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却请假回到老家,进了镇上的厂子,就为了报父母当年的仇恨。治病救人,拳碎黑暗,棒打富二代,谁惹了他,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
  • 非常奴仆:王爷哪里跑

    非常奴仆:王爷哪里跑

    苏小可觉得自己穿越成穷光蛋外带一个拖油瓶弟弟已经够郁闷的了,谁知道出个门也能捡个身受重伤死赖着不走的无赖,如果有钱那也就算了,可是,他竟然比自己还穷?等等,等等,这无赖长得好像蛮帅呀,资源可以利用……嘿嘿嘿嘿嘿……更无耻的某女摸着下巴望着帅到无可挑剔的某男,狡黠地笑了出声……
  • 绝世妖姬:腹黑王爷火爆妃

    绝世妖姬:腹黑王爷火爆妃

    (本文已弃)“来人呐!救命啊!强~奸~啦!”某人满头黑线,道:“够了!闭嘴!”某女“呜呜呜,家暴啊,没天理啊!夕焰,你去哪了,救我啊!”“宫慕晴!”某人怒吼!“干什么干什么?造反啦?今晚不许进房!”某女怒,老娘不发威,你当老娘是病猫呢!某女傲娇转头,大跨步走了。“爷……”没等某侍卫把话说完,某爷已经消失在原地。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慕儿,娘子,我错了!”“哼!”“娘子,我错了!”某侍卫……若下一秒是世界尽头,我愿意陪你一起毁灭!三千溺水我只饮你一瓢!天下之大,我只要你!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你,此生无憾!
  • 网游上古之魂

    网游上古之魂

    读者:你是刺客?男猪脚:我穿的是法袍。读者:那你是法师啰。男猪脚:没见我手上拿的是剑?读者:你一定是战士!男猪脚:你见过会潜行的战士吗?读者:那你到底是神马东西?男猪脚:我就是传说中的男猪脚!读者:那女猪脚为什么躺在别人怀里?男猪脚:因为高手都是寂寞滴。男猪脚:现在换我问了,你到底来不来看这本书?不来把票留下!
  • 戏子人生

    戏子人生

    本文讲述了放大镜下的人生沉浮。他们是一群生活在放大镜下的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被无限放大。这样的生活带给他们光环与荣耀,却也阻挡不了风起云涌般的舆论。
  • 偷龙盗凤:神偷千金盗天下

    偷龙盗凤:神偷千金盗天下

    丹姜,身份多重:富家千金、盗神二代、异世神偷,身负使命,以盗宝为己任;他,天启王朝的九皇子,风流不羁的“偷”心王爷,他,天极楼楼主,腹黑坚忍、誓要夺皇权的蒙面公子,且看丹姜在他们之间如何周旋、如何谋划,只为完成自己的任务。相遇、相识、相厌、相谋、相杀、相偕,如果注定是一对相爱相杀、EQ高的冤家,何不一起志同“盗”合,“盗”个天下玩一玩!
  • 麦尔顿旅行记(英国卷)

    麦尔顿旅行记(英国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麦尔顿旅行记·英国卷》讲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民间故事,如中国的《哪吒闹海》、丹麦的《丑小鸭》、德国的《小红帽》、俄罗斯的《金鱼》和古希腊的《伊利亚特》。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曾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编者经过精心的挑选,特别推出这本英国经典民间故事集,希望能提供给广大少年读者一个优秀的民间故事文本。
  • 长歌醉饮

    长歌醉饮

    岁始更。天降大雪。失踪多年的清淮郡主今日,归京了。本以为她早已化作尸骨,没想到却变得更为强大,修为更是无人能敌。一战成名,奉旨为将。戍守边疆,无人再敢犯云昭!天下人不知云昭国幼帝,只知白衣摄政王与第一女将。天降大雪。岁始更。
  • 灵脉:佛魔传说

    灵脉:佛魔传说

    现世废柴翻身成练功奇才,穿越黑洞,带着夫君闯异世!什么?她乃佛魔之躯?天龙为剑,凶兽相随。嘿嘿,好,很好!且看她混沌五行之力,引练上古传奇。这一次,她要逆天而行,探索上古之密,打破世人常理,傲世苍穹!
  • 上古世纪之剑神重生

    上古世纪之剑神重生

    废物少年利用一纸卷轴成就不败帝国,却被唾弃。一柄神剑,一己之力,单挑千军万马。旷世神战,两大神道巅峰的强者。原大陆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