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9600000019

第19章 无可替代的故事(4)

外公的上班史,只延续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便宣告正式结束。原因很简单:他们要管他,他不能忍受没有自由的生活。外公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逃离了那个地方,并且在饭桌上向全家人宣布,他再也不去那里了。当外公把这一切交待明白时,那条清蒸鳊鱼已经接近于一副骨骸了,大姨妈和林阿姨默不作声地吃着饭,四舅已经吃好了,正用一根里刺剔着牙齿。那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外婆的脸色,因为在这个家庭里,外公经常有着惊人的,无司理喻的举动,大家觉得这一次无非也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大不了。但那天外婆却终于愤怒了,谁也不曾听到她用那么高的音量说话,她语调尖利,嚷着怎么那时候会瞎了眼睛,干挑万挑,偏偏嫁了这样一个男人,把家产败光了还不算,到了这种地步,还要摆臭架子当老巧,真不知道自己前世里作了什么孽。外婆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外公看了她一眼,没有作声。外婆一边哭,一边说也不看看自己有什么本事,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还以为有多了不起,光知道去赌,去玩女人,你去赌啊,去玩女人啊,还回什么家,有本事再也不要回来。

女人的软弱往往就在于,把一些看似坚不可摧的语言外壳,像扔炸弹一样的抛出去,暂时抵挡一下冷漠如冰、她们无力承受的残酷现实,炸弹是爆炸了,烟和火、光与微弱的热都过去后,冰还是冰,现实还是现实,她们却连盔甲也没有了,赤身裸体,千疮百孔。所以,当外公终于被她激怒,甩掉酒杯,愤然离去时,外婆就像一只绝望的母兽,大喊大叫着,疯一样的朝已经走到楼梯口的外公扑去,用她的拳头使劲地捶他,拉住他的衣服,把她的头往他身上顶,她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她说着一些最难听最不堪的话,诅咒着这个男人。外公被她拖来拖去,动弹不得,胳膊上猛一用力,外婆惨叫一声,往后连退几步,跌倒在地上。

林阿姨吓得面色雪白,连忙上去要把外婆搀起来,这时四舅却像一头愤怒的小公牛,向他的父亲直扑过去,他的眼睛是血红的,非常怕人。外公愣了愣,就在四舅扑向他的那个瞬间,他本能地向旁边躲闪了一下。四舅就如同一只腾空跃起的海豚,一点声息也没有的,掉下楼去了。

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空间里,往往凭借死亡的方式来猜测某些更为微妙的东西。至少,它常常成为一冲标准。自杀是不名誉的,就如同一切脱离常轨的举动,比如说小偷与强盗,自杀好像就更接近于小偷,接近于离婚,婚外恋和私生子,它们都具有某种隐秘性,是大众喜好窥望的黑暗角落,它们引人联想,它们本身就告知人们背后隐藏着珍闻秘事,可供茶余饭后咀嚼再三,回味无穷。人们不会去谈论一棵树,因为它只能承受,发芽,开花,落叶,或者凋败。它无法选择,无论是生,还是死。对于一棵树,人们是多么的宽容啊。

非常遗憾,如果按照社会公认的标准,我们家有两个人死得很不名誉,其中的过程将被一些生活空虚,或者行为极为规范,绝无半点出轨的良好的社会人拿去再三的品味与渲染。他们将乐于此道,他们将完成对于死者的猜测,和对于生者的总结。他们将凌驾于死难者的悲哀之上,因此他们自信,他们拥有千古不败的衡量的标准。

外婆是在一个风雨之夜来到我们家的。父亲和母亲都到车站去接她了。我一个人留在家里。那时我们住的是一栋老式公房,楼下有个大院,足足有半个足球场那样大,大院里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隐私可言,顶楼到底楼的每一家,男女主人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工作,晩饭吃了几个荤菜,是大荤还是小荤,咸鸭蛋一分为几,全都无所不知。甚至有一次,二楼的一对夫妻吵架,胖女人把那个窝囊丈夫的内衣裤全都扔出了门外,然后叉着腰,站在楼道的交接处破口大骂。一楼二楼各委派了一个调解人员去做工作,谁知人员刚选定,小夫妻两个已经勾肩搭背下楼去了。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但冬天的晚上,院子里仍然还是寂寞的。特别是雨雪天。因为天冷,七八点钟大家就上床睡觉了。那种房子是没有阳台的,南面的窗台上放满了大盆小盆的花木,雨点经过屋檐滴落在叶片上……现在我好像又看到了那个窗台,我站在玻璃窗的后面。

窗帘在上午总是被拉开,阳光长驱直入。我们家有一只用了很长时间的藤椅,椅背那儿被我抽掉了几根藤条,可以同时伸进去几只手指。藤椅上放了一只垫子,外婆就坐在那里听收音机,除了听收音机和买菜焼饭,她无事可做。寒假的时候,只有我和外婆在家里,满屋子都是圆形和棱形的太阳光。我们只有两间屋子,小间是吃饭的,里间就睡觉,休息,我做功课,父亲母亲看报写字,养花和金鱼。全家入的活动空间都在那里,放了少得可柃的几件家具,容身之处就更为窘迫。还有,房间里是没有卫生设备的,在里间的一个角落里,隔着只小箱子,放了一只红漆马桶。

我在读小学一年级以前,都是与父母睡一张床。后来外婆来了,为了让她舒服一点,那张大床就让给了她。外婆晩年的时候变得很胖,她一睡上去,那张床就占去了很多,而且她旁边要是再躺了一个人,她就会整个晩上都睡不着。所以我们全家就撤退到阁楼上去了,因为是顶楼,就有一个小隔层,人在上面,不能完全站直身子,但空间还不算太小,小阁楼的木梯子一直就搁在外屋的墙上,我们每天就像建筑工人一样的在上面爬上爬下,除了有种悬空的恐惧,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

房子。

我长大以后,开始有了一种奇怪的习惯,我总是喜欢把房里的窗帘拉上。并不是我不爱阳光,不是这个道理。我非常向往那种阳光下的白色大理石熠熠生光的景象。但在我的家里,我的屋子里,我要把窗帘拉上,并且是那冲落地的窗帘,质地厚密,有悬垂感,深色。这样好像就没有了窗,没有了窗外面的阳台,没有了楼底下的树,人群,车马,还有无尽的喧哗。因为厚密的窗帘,这一切完全退至到背景之中,它们无法再侵犯我,使我拥有一种安全感。

外婆经常郁郁不乐。渐渐的开始莫名的发脾气。我们在星期天的时候陪她到园林里去,园林里人很少,父亲给外婆拍黑白照片。但这样的曰子终究不是经常性的,更多的时间,外婆把窗帘全都拉开,坐在藤椅上发呆,她可以就这样坐上很长时间,一句话也没有,我在她眼皮底下走来走去,她也像是丝亳不见。谁都能看出她过得不快活,虽然父亲母亲已经尽了他们的全力,担毕竟收入微薄,有时窘迫得要给外婆添只热水袋都无法做到。我们都用那种玻璃做的盐水瓶,外面包了厚的布罩子,用来温脚,温身子。但是它要么热得烫脚,要么有时半夜里醒来,脚边像是捕到了一块冰。

后来的故事,自从外公死后,后来的故事就基本围绕着房子展开。房子在这里是物质的代名词。大家庭里再没有那个令人生畏的外公了,我们活着的芸芸众生,都先要为着生存奔忙劳碌。那个不符合实际的败家精似的外公,像旧曰上海永远逝去,留下的人,先要为着一只热水袋,一床缎被,一台电扇,黑白电视机一一无可尽数。对于童年的回忆,我总是看见那间窗帘大开的房间,屋内被阳光分割成一块块切面,墙面、家具、大床,还有那张藤椅,无论躲到哪个角落,阳光都会紧紧跟随,使你无处藏身。

外婆终于还是走了。母亲大为伤感。我们从阁楼又回到了那张大床上,外婆用过的被子和床单,似乎还留有她身上的气息。那天晩饭的时候,我们默默无语,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无能和现实的残酷。她终于还是不快活,还是走了。我们心想。外婆刚来时是多么充满了希望啊。那么,终究又是准令她闷闷不乐,怏然归去的呢,是那只烫脚的盐水瓶吗,棕棚床的中间已经因为年久而下陷了吗,还是因为没有人陪她说话,孤寂难耐?但是这房子里确实一无所有,没有外婆喜欢的那种小院子,没有雕花的栏杆,甚至连那种暖融融,沁心舒畅的空气也没有。这房子就像一个牢笼。只有像我那样小的孩子,才能无优无虑地从阁楼爬到大床上,翻一个滚,看着坐在藤椅上发呆的外婆。阳光直射,我目晕头眩,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外婆像个影子,走得无影无踪。我们在几天之内都没有能适应外婆不在的生活,母亲变得更为沉默了。不知道是外婆的不快乐影响了她,还是她的优伤影响了外婆,或者她们本来都优心忡忡,又说不上事情到底在哪里出了点差错,即尴尬无奈,又苦涩难懂。外婆走的前一天,我们一起到饭店去吃了一顿,是个老牌店,在市中心。那时的饭店里地上全是油渍,滑腻腻的,服务员穿着白色大褂,在大厅里快速而又礓硬的穿棱,他们尖利的声音穿过闹哄哄的厨房,像几百只小羊羔中的棕色牧羊人,音调中充满了肯定与酒饱饭足后的满足。我们四个人坐在一只小圆桌前,饭菜很快的一样样拿了上来,看得出,分量很足,而且是真货色。父亲和母亲不断地为外婆夹菜,外婆面前的盆子里准满了鱼肉之类的东西,后来又变成了骨头和残骸。没有雅室,所有的人都在面前走来走去,没有遮蔽处,没有隐私,没有别人看不见的,只想自己承担的快乐与悲哀。

吃完饭,我们陪外婆到处走了走。与饭店离得不远,有个寺院,但院里那时是没有香火的,大殿改作了卖旅游纪念品的地方。但香炉还在那里,黑乎乎的,看上去又沉又重。我们四个人慢慢地走呵走呵,外婆说这个城市还是挺不错的。父亲母亲就嗯嗯的答应着。外婆又说家里的那个煤球炉大概封口那里不太紧了,加过煤球,一个晩上下来还是要熄,要快点找人来修一修。父亲母亲又嗯嗯的答应着。他们又对外婆说,已经打过电话通知上海家里了,明天到站就有人来接。外婆点了点头,也嗯了几声。接下来大家就没有什么话好讲了,临到分别,彼此都有点客气了起来,这客气却愈发的显出一种凄凉,就如同热水袋没能买到,却连暖脚用的烫人的盐水瓶也没有了,反过来想想,那种烫倒也是亲切的,是肉贴着肉的彼此冒犯与融合。

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我的潜意识中,总是暗暗盼望着某冲打破常规的事物。为什么一定要去写外公呢。我的善良的母亲好几次这样问我,我的这个奇怪的行为在让她感到奇怪之后,还多多少少的有些刺痛了她。善良的人们总是认为善就是善,为什么要远离那些看得见的、并且被所有的人都公认为善的旅途呢。我突然那样强烈的想描述我的外公,这让我的母亲有点失望。我很理解她,就如同在我的内心深处非常爱她一样。善总是让人感动。但我又应该如何来解释我的感受呢,那些弥漫着的海潮的气息?那些浅滩下面的暗流?那些荒凉与颃废,那些埋藏在腐烂的森林之木深处的地母的体味……那些拥有简单的善的人们有福了,但我又应该怎样让我的母亲得以看到:在她所认为的虚幻的背后,在她所认为已有定论的某些事物之中,将有着怎样令人惊叹不已的真相一不是指它的过程或者本身,不是指它表露在外、赤身裸体、无可奈何只能被公众用标准来衡虿、公众也津津乐道于这冲衡量的部分,这真相来源于更广阔的时空,它们无视于一切准则,它们没有形状,也不接受约束,它们凌驾于我们的生活之上,俯视我们,觅爱我们。它们隐藏在万事万物的背后,隐藏在善的后面,也隐藏在非善的后面,隐藏在是的后面,也隐藏在非是的后面,它们使一切在最终得以融合,汇聚,奔流以及消失,就像那包容所有的海洋,是狂喜,也是绝望,是挚爱,也是死一样的永远的漠然与孤独。

我知道,在我讲述故事的时候,这故事已经离故事的本身相去很远,它甚至不再成为一个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仅有的一些支脉支离破碎,真假难辨,不会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趣味和某种猎奇的需要。这所谓的故事越来越奇形怪状,毫无章法,可能还不成体统。但这种支离与奇怪,却在越来越接近于我的那个外公,我坚信他就是躲在许许多多碎片后面的那个人,我也坚信,对于他的猜测与完善将使我找到某冲生命的渊源,使我真正的落地生根,变得坚定和强壮。

我忽然又想到了外婆头颈里那道绳子的勒印。是的,在前面我还是说了谎,我的外婆不是开了煤气然后静静的躺在床上的,她关掉所有的门窗,打开了煤气开关。然后用一根绳子,挂在梁上,再打了一个结。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外婆会下这么大的决心离开人世,她毫无眷恋,铁了心扬。她甚至一点也不去考虑可能给儿女们带来的那无法辩驳的残酷现实,那永久的难以磨灭的悲哀。一切,打上了这样一个句号,再不能弥补,再无法复原。

仿佛也是个黄昏,我正坐在旧沙发上听有线广播里的评弹开篇。那是每天定时的节目。母亲在厨房里烧菜,我听广播的时候有点提心吊胆,虽然作业已经做好,但母亲规定的书法还没有练,我不知道这时候听广播会不会惹母亲生气。

同类推荐
  • 金色的墓地

    金色的墓地

    《金色的墓地》是作者在叙事艺术上颇具创意性的一部长篇力作。《金色的墓地》以细腻饱满的笔触,对太行山革命老区一个叫匡家峪的小山村在改革开放中所经历的阵痛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描绘。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独立师曾在这里驻扎多年。村边的那片抗日英烈墓地,记录着小山村血与火的过去;一户由祖孙三代、四个不同姓氏组合起来的大家庭,成为那段血腥历史的活的标本。家中的大孙子匡世宗,先是当副县长,后来辞职回村,从他的爷爷、一位威震太行的抗日老英雄的手中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征程。曲折艰辛的创业道路,扑朔迷离的爱情纠葛,在一群与老区有着血肉联系的年轻人中,演绎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动人画卷。
  • 女生理工宿舍

    女生理工宿舍

    汇集当前高校女生理工宿舍最惊奇、最不可思议的事件。不到最后一秒,你一定无法知晓真相。风门鬼村,通灵梦的故事是诡话连篇,还是真实事件簿?游园惊魂,第三教研室的秘密还能掩盖多久?被毁坏的头颅、永不消逝的电波,女生理工宿舍夜谈实录再次拉开帷幕。
  • 酒殇

    酒殇

    1999年,《中国作家》刊出拙作,反映企业改革的长篇报告文学——《调查古井贡》时,我就决定要写这部小说了。参加工作以来,在经历了五次工作变化后,我进入了全国闻名的古井集团,从而进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在企业十几年中高层管理工作的直接经历及间接所见所闻,使我感受到了国有企业在目前的生存环境中,在中国官本位的文化背景下的尴尬与无奈。
  • 界河

    界河

    小说以一段“三角情缘”作为主线,描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粤港边境地区西岭村知青的生活,对当年逃港历史进行了思考与再现。知青何静江与肖超和本来是一对恋人,因为“时局关系”而无奈分手;民兵营长易天乐深爱何静江,却被组织以“不妥”为由否决了他与何静江的婚姻;百般无奈之下,何静江只好舍弃两人,独自偷渡到香港,再转赴美国。留守的易天乐和肖超和,为了留住村人,偷偷地做起了经营试验……小说塑造了许多知青群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行了剖析,以达到人性拷问的主旨:一条小河隔着两个世界,然而此岸与彼岸皆非乐土,只好在两者之间挣扎求存。
  • 太阳最红

    太阳最红

    有血有肉,大爱大恨,有情有义,大喜大悲。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对生命的意义重新审视,多重的生命主题和人生价值,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是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战争往事,以黄麻起义为背景,再现红四方面军早期十年创建过程。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多灾多难血雨腥风的历史画卷。您可以看到王树声、王近山诸位战将的影子!
热门推荐
  • 梦想在另一个世界开始

    梦想在另一个世界开始

    我有一个梦想,站在台前,发光发亮。我有一个梦想,风靡大陆,万众瞩目。我有一个梦想,让崇拜来得更猛烈些吧。平淡的生活不再,我该何去何从。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把她们都发展我的歌迷吧。原来,不管在哪个世界,那些疯狂的歌迷们都愿意为了自己的偶像付出一切的。
  • 无双败家子

    无双败家子

    “我会通过各种科技手段的使用和巨额资金的花费,将你培养成近乎全方面的宇宙超精英人才,你以后将会学到包括公司管理、企业销售、谈判策略、开车技巧、打斗技巧、泡妞方法等在内的各种知识……”芯片仍旧是机械的说道。“等等!你刚才说什么?泡妞方法?”江林傻傻的听着这块芯片的话,但是听到泡妞的时候,他的眼睛瞬间就迸发出了以前从没有过的亮光!泡妞啊,我最喜欢但最缺少的知识!这货号称VNP超级微型芯片,能瞬间将100万传到我手里,那传授给我的东西,肯定不会烂啊,尼玛捡到宝了!江林在内心兴奋的喊道。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烟幕之城

    烟幕之城

    对《绝城》中云晟一往情深的宋嫣踏入演艺圈遇到貌似风流实则纯情仁义的俞皓冉一路相助邂逅饰演宋嫣梦中情人云城的成熟稳重的罗慕抱着在镜头下体验百般人生的宋嫣将如何抉择而当你深爱的虚拟的人物以另一种方式走进你的人生,是现实还是空想?且看宋嫣抱着梦想,贵人相助,友人提携,虽有小人作祟,亦是决然踏上演艺巅峰!又名#可以靠脸吃饭,非要演戏##小说里的人走出来了怎么破##小说中人?现实中人?你选谁?#主角会出演的电视剧:魔幻片,民国抗战,玛丽苏剧(略),恐怖片,动作片(目前就这些,慢慢来填)欲演尽万般人生,心计诡计样样有
  • 英雄联盟之众神之伤

    英雄联盟之众神之伤

    2014年,巴黎全明星赛场上,上百万观众呐喊着,‘皇座!皇座!皇座!’亚当,放弃吧,我们要走了。一金发少年道。不,为什么?为什么要走,你们都忘了我们说过的要登顶神坛么?吉斯,别说了,我们和亚当,是两个世界的人。。。我再问你们一次,战!还是散?四人相视一眼后,齐齐转身,离开这个竞技者心中最神圣的竞技场。亚当看着离去的四人,他笑了,笑的很牵强,但却无比坚毅。
  • 帝尊之王

    帝尊之王

    通神大陆,武道为尊,弱者庸碌,任人践踏,苟延喘息!强者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一个从凌云国走出来的弱小少年,意外获得九劫金身,从此踏上逆天崛起之路!且看少年郭寒,登临武道王座,成就无上巅峰!------------新书期,各位书友们不吝收藏,绝对的玄幻爽文,保你看了热血沸腾!
  • 艇斋小集

    艇斋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杀手之天绝

    末世杀手之天绝

    这是一个杀手与侠客的世界。前世的宿敌,今生却投在同一门下——天绝门,誓言生死与共的约定,是否敌得过前世宿敌的恩怨情仇?暗流涌动的江湖,千年轮回的浩劫。谁将成为杀手界的杀手之王?而谁又将创造新的杀手传说…………你有“杀手情结”吗?一个人、一把剑,指不定就杀出一个天下!你觉得武侠没落了吗?那你是否见过:由杀手演绎的侠骨柔情和一个由末世杀手们定夺的江湖。你相信宿命吗?言诗雨这样说:“尘鱼,我只是像极了你宿命的一个过客!”欢迎各位观众老爷们,点击、订阅、收藏!求上架后的月票、推荐!
  •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智慧背囊)

    本书精心选取了近100多篇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感恩故事。一个轻轻的拥抱、一张小小的纸条、一份感激的心情……平凡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你感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你在学习和生活之余,有一点时间来关照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体味一下人生的美好,让你懂得以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接纳别人、成就自己,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希望,给别人带来真诚的祝福。
  • 初梦情

    初梦情

    迪拉斯……帝国……平行世界……梦……注定的纠缠与羁绊,注定的相爱与放手……是什么,成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女皇,是什么……在命运之轮开始转动的那一刻起,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已经注定好了的,无法改变……
  • 风云再起

    风云再起

    长篇小说《风云再起》乃是《机关风云》的姊妹篇,仍以中南铁路分局为背景,以分局党委书记陶再生的升官弄权为主线,全方位展现了陶再生丑恶的为官灵魂,象剥竹笋式的一层又一层的剥开了他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阳奉阴为、口蜜腹剑、无情打击、杀人篡权的丑恶嘴脸。同时,也从不同侧面,热情歌颂了分局长湛昶轻勤政为民的贤达为官之道。从丑恶与正义的矛盾中,把正反两个方面的官场灵魂翻开给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