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9700000034

第34章 从“名山大川”到“人杰鬼雄”——读梁衡的两本散文选(2)

正如梁衡先生所言:“一忌牵强,二忌平。”散文,尤其是“山水文章”创作中的“政治抒情”,更是如此。但退一步讲,倘若“政治抒情”(缘物抒情或借景抒情)被表达得既不“牵强”又不“平”呢?梁衡多次提到《赤壁赋》,而苏东坡在作品中所写到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说的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此情此景弥漫着浓浓郁郁的政治色彩,只是苏东坡将这种关联到政治历史的感慨当作临场心绪表达罢了。至于《后赤壁赋》中的“鹤梦”之叙,正如《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所言:“借鹤与道士之梦,以发胸中旷达今古之思。”倘能再联想到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不能感受到,这“鹤梦”所表达的,岂止是旷达无奈的人生态度,其中也隐含着对于朝廷迫害的反抗(他没有其他的反抗方式或对于“时政”的不满。

就中国散文的传统精神来说,创作中的“政治抒情”则是从未丢弃过。大约可以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开始,之后便有孔门弟子曾参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后而已,不亦远乎?”即便是范仲淹的“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品格操守的表达,同时也是一种忧患天下的政治情怀;而这种情怀与明末东林人物的“事事关心”,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作为散文精神,从古代到现代,“政治抒情”始终如一地贯穿着文人(或知识分子作家)的创作一一这里所说的“政治”,自然是种“士志之道”的“政治”,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而不是其他什么狭隘的或与民众疾苦无关的“政治”。由此再来看杨朔的散文,其症结自然不在于“模式”,也不在于“政治抒情”,而在于“政治抒情”(实为政治说教)的“假”,或在于那种“莺歌燕舞”的粉饰、那种远离现实的伪浪漫主义的作祟。

关于“政治抒情”的问题,在梁衡的散文创作中也只呈显为一个阶段,因为在后来的创作中(譬如散文选《人杰鬼雄》),则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中的政治色彩或社会生活判断的倾向性。我想,这对于作家来说是很正常的。我们时常提到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或“现实感”,说的就是创作之于社会(包括政治)、之于人(人性、人情、人类的前途,也包括人的社会文化态度或政治观念)的积极反应,特别是那种正常的、或温和或激烈或犀利的社会批判——不言而喻,一切都是以“文学”的独特性为前提的,或者说,它必须是“文学”,就如缺乏艺术性的作品也就谈不上思想性一样。过去,我们热衷于歌颂的散文创作(如杨朔等相当严重的庸俗、轻薄、夸饰,甚至献媚讨巧,几乎达到了摧毁散文创作的程度)——不谈现代性(如改革开放之类就说传统性),曾经有过的当代散文,也不能不在老宗祖面前感到汗颜,无论是“有感而发,为事而作”,还是主见、骨气(或风骨)、文采等。倘若一个国度的文学创作所必需的批判精神赴于贫困苍白,而作家们又在某种相应的规范下对现实、对政治、对社会前景或大众的生存状态漠不关心,或不得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这个国度便是一个不正常不成熟的国度,至少是一个脆弱的或缺乏自信的国度,而它的文学,也只能是一种畸形的不完整的文学,一种过眼云烟般的文学,或一种为文学而文学的文学。

梁衡在《人杰鬼雄》的《序言》中说:“文学是以发现美为己任的,我们既然可以到山水中去体验美感,体验雄伟与秀丽、险绝与舒展、激越与恬静,为什么不可以到人物的群山中去寻找体验呢?体验他们的创造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其所得辉煌之美、深邃之美、悲怆之美,又更在对山水的体验之上。”正是基于这种见解,所以梁衡先生在阅读山水而写下了《名山大川感思录》之后,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才智开发,即所谓“这几年又人海钩沉”,并有了以写人为主的散文选《人杰鬼雄》。如能让我说句实话,那我对于这本散文选的阅读感觉,要比《名川大山感思录》好得多——当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仅仅是我的感觉或是由我的散文观念派生的一种感觉。

《人杰鬼雄》中的作品大都是写人叙事的,而所写人物一类是历史人物(包括所谓党史人物一类是底层人物。写人物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人物一正是在这种文学观念的支撑下,我们也就在梁衡的散文中感受到了很多既与人物相关又不仅仅与人物相关的思情。特别是,在这些写人叙事的作品中,社会批判精神获得了明显的增长,即便是歌颂,其中也隐含着批判的背景或批判的情绪。

在以“党史人物”为抒写对象的作品,写得最好的应推《觅渡.觅渡.觅何处?》。作品写的是瞿秋白——我觉得,这是一个梁衡先生思考了很久很久的题材。特别是,翟秋白革命生涯的终局段落,在已有的教科书或史书上又从未说明白过,于是便更具魅力。《觅渡.觅渡.觅何处?》从人生“觅渡”开始,给主人公的终局段落到一个耐人寻味的、但又异常鲜明的说法:“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的,而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是自己的人按住他的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而他先是仔细地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读了这篇散文,再去读《多余的话》,也就可能产生出一种豁然开朗或“原来如此”的感觉了。作品具有作者在《自序》中所谈及的那种“深邃之美”或“悲怆之美”。这也印证了我的一贯看法,一篇散文不管它实现的是何种形式,也不管它是现代还是传统,若无独特的见解、独特的思考,甚至是独特的人生悲忧支撑或统辖,是绝不可能成为优秀散文的。过去是如此,今后也还是如此。写柳永、写范仲淹、写诸葛亮的几篇作品,也同样写得思情并茂,且具有很浓郁很扎实也很自然的“借题发挥”的或延伸的气息,即决不仅仅是为了历史人物的状写或复述。《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摆到了一个让历代政治家或文人们向往的问题,那就是人怎样才可能被后人记住,或什么样的人才可能永恒?造牌坊不行,刻大字不行,靠权势宣扬也不行,得靠人的精神、人的胸怀。范仲淹靠的就是那篇与他的业绩相呼应的《岳阳楼记》,靠的就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青州说寿”而怀想范仲淹,并由范仲淹而检点如今的一些官员,也就让人感觉到了作品文字背后的喟叹与批刺锋芒(绝不是仅仅为了所谓“说寿”,或只是为了颂扬范仲淹。《读柳永》所涉及的依然是那个话题,怎样才能被后世记住?但其中触摸到的思情,却要比“青州说寿”更具启迪性。作品不仅嘲弄了朝廷的“有眼无珠”,更重要的是谈到如何做人与怎样作文的问题。读《读柳永》起码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或产生这样的“假设”:倘若柳永的艺术才能不与平民生活相结合,或不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是毫无锋芒地一味讴歌太平盛世,或颂扬宋仁宗的旷世英明,那也不会在御笔圈点放榜时被勾掉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只是做官而已,“才子词人”或“白衣卿相”的文名是留不下来的。还有,柳永因捞不上“浮名”而走向市井、走向歌馆妓楼,但他不仅没有堕落消沉,而且还写出了《八声甘州》那样的名作——“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至今读来依然有一种人生的“登高临远”之感,或一种慨叹世事的苍凉与凄楚的气息。所以梁衡说:“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无大无小,贵贱不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梁衡虽则写了不少历史人物,但历史人物终究离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远了一些。而离我们近的,则是《人杰鬼雄》中的那些普通百姓,如《白杨树下的身影》中的薛明,《桑氏老人》中的孤身老人桑宝珍,《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中的林业工程师王效英,《青山不老》中的高富,《事业便是你的宗教》中的白老师,《热炕》中的炕头小学老师贾淑珍……这些作品及人物不能说篇篇写得都好——记者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一是见多识广,一是粗疏仓促,甚至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但梁衡的这几篇作品还是感动了我,并使我从底层众生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高尚的人格,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是在难以想象的艰辛中行进,但他们从未丢失过自己。于是我想到,今日的中国所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性吗?而且还想到,假如我们的散文作家都去或多花些精力去关注那些挣扎于底层的普通百姓,或真正实践平时不断提倡的“底层意识”或“平民观念”,而少写一些既重复前人又重复自己的名山大川或风花雪月,那散文世界的情势也可能是另一副模样了。我的,说法或许有些偏激,但写散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体验至上;不过,论体验谁都会有,只是到产生了高质量的体验之后,才可能有好作品诞生。名山大川曾给过我们很多体验,但说到底,这种体验依然是人生体验的一种表述途径,或一种转换方式——凡优秀的“山水文章”,大都浸润着人的情思、人的心绪,《小石潭记》、《赤壁赋》、《岳阳楼记》等,大抵是如此一超越前人是很难的,只有人、特别是底层的人,他们处在永远的变化中,就体验而言,那才是散文创作的富矿呀!

一九九九年一月

同类推荐
  • 黄土色泽

    黄土色泽

    在我的精神上,我觉得黄土高原是一片海洋,我把生活作为戏剧,但实际上生活就是信仰。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我是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我是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一套豪宅还是一段爱,一张永远刷不爆的银行卡还是一个肩膀,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头衔还是自己想要的自由……作者用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书、电影、音乐中的片段,用探讨的姿态,娓娓道来,如此亲切、自然。在那些故事的影子里,我们看到了曾经的、现在的,或未来的自己。那些细节与片段是如此熟悉,但却很少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今,它们被收藏在此,但愿能与你的世界在某一个瞬间存在共鸣。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热门推荐
  • 雪关禅师语录

    雪关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豪门封爷放过我

    豪门封爷放过我

    她重生而来只为复仇,他腹黑冷血无父无母。当她遇到他是她的云淡风轻胜过一酬还是他的强势使她屈服。公交车上她说:“你为什么就不能放我走?”“放你走?”对不起我不舍得。
  • 有妻妖娆

    有妻妖娆

    她失忆了,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对他好似兄长一般,很快他们要在一起了,但是这个时候怎么会又出现一个丈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天价蜜爱:强势老婆乖乖听话

    天价蜜爱:强势老婆乖乖听话

    今日头条一定是:颜氏集团总裁给娱乐圈superstar当经纪人!作为经纪人,任务不是帮他工作安排,而是……“池少,今天有两个女人说和你认识,而且说和你发生过……一些事情。”“你帮我把她们打发了吧。”又日,“池少,今天有四个女人说怀了你的孩子。”“四张支票替我给她们。”终于有一日,“池少,今天有一个人怀孕了,说是你的。”“你帮我……”池少看着颜小姐的笑容,话语停了。“继续说啊!”“让她去打掉吧!”颜小姐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今晚帮我安排人-流手术。”池少立马慌了,“老婆,我错了!你乖乖的啊!今晚回家我跪键盘!”【当娱乐圈最红男明星遇见强势女总裁,谁会主动认输】
  • 都市异能者:自然灵师

    都市异能者:自然灵师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大学生,父母在我十岁那年车祸去世了,只剩下我和年迈的奶奶,奶奶辛苦的把我拉扯大,知道了我二十一岁那年也离我而去。本来以为我就会这样平凡的过下去,但是在一次偶然捡到一本有着奇怪符文的书和一颗很漂亮的水晶后,我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附在水晶里只剩一缕神魂的师傅让我开始了充满奇幻色彩的生活。
  • 毕业三年半赚到一千万

    毕业三年半赚到一千万

    毕业时辅导员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思想决定未来,行动改变现状。这句话照亮了整个班级,全小磊一年半时间将产品卖到六七千万,蒋雨涵成为畅销书作家,葛天天由新闻记者成为纪录片导演,乔兴阳、张宁宁被国际一流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研究生,现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某大学任助教。作品主要写他们大学毕业这几年的事情,也穿插一些校园生活。
  • 功德修炼器

    功德修炼器

    一面玄奇的古镜得自神秘的昭王墓当中,却引发了一个浩瀚的奇异的仙侠世界,且看主角穿越之后是怎样凭着这面离奇的功德古镜,纵横于茫茫的修真之世。无量功德练就长生仙途,逐步揭开古镜的玄奥之谜,令众生臣服脚下!
  • 我在原地而你呢

    我在原地而你呢

    一场聚会,章浩和古晴的生活从此牵扯到了一起。那一晚,古晴坐在门口抽烟泪流的样子深深地刻在章浩的心里。章浩在古晴最脆弱时的一个拥抱触动了古晴的心。在经历过分离,争吵,猜疑,背叛后,两人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古晴看着章浩,轻轻地靠在她的肩膀上说出一直藏在自己心里的那句话:“没有章浩的地方,都不是古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