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9700000043

第43章 翻越险塞的山峦——关于廖自力的散文集《灵肉之悟》

廖自力在一篇谈论散文的文章中倡导过“突破”与“背叛”。他的思路很活跃很开放,认为散文涉足的领域可以更广阔一些,“譬如与经济学联姻,与哲学联姻,与民俗学联姻,与历史学联姻,与科学联姻”这种“理应如此”的设想,其实也是散文的历史事实。只是在当代,我们自己把自己禁锢了,以致在那个被划定的圈子里表演一些自以为优美的无骨无魂的“鸾歌燕舞”。我们实实在在是退步了。即便是在鲁迅的时代,散文不仅与廖自力所说的那些“学”联姻,而且还与政治联姻呢。在廖自力的这本《灵肉之悟》(东方出版社出版)中辑有短文《重读鲁迅》,不到两千字的随谈,却很有见地,其中还提到了一些人们熟悉的现代散文家,如林语堂、梁实秋、郁达夫、徐志摩、周作人等,在这些散文家的笔下,还有什么不能联姻或需要提倡联姻的抒写内容呢?好多年前,我读过唐德刚先生的《胡适杂忆》,其中的“杂”所涉及的“学”,真可谓包罗万象。我之所以把话题牵扯到这里,意图还在于:廖自力所说的“突破”与“背叛”,实际上并不与中国散文的传统精神相饽。譬如说,鲁迅的散文(杂文)是一种传统,而他“时时读之,时时感到有一条鞭子在抽击我们昏睡的灵魂,以及愚顽的国民性”,便说明他与传统的相通。

从《灵肉之悟》的整体可以看出,廖自力的散文不仅涉及面宽阔,而且具有厚实的学识底子。他是一位没有流行职称的民间学者。就眼前的作品而言,哲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乃至易经、性学等等,都是他猎涉与思考的对象。他的作品是有感而发,有理而作,具有一种情、理、论、辩相互交融的特点。有的或许是枯燥了一些,但我相信,另一类读者、尤其是那些对他们的话题很内行的读者,大约是不会感到枯燥的一我得承认,《灵肉之悟》中的某些悟,如佛、禅、易、性、哲学、方法论之类,对于我来说,不是文盲,也只能说是一知半解。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尽管如此,我想不少读者也会像我一样从中受到教益或启发。如他们所谈论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灵感思维),以及这种东方思维方式与西文的差别;他们“悟”到的宗教方法论的特点在于“启示”,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在于“揭示”……其中的见解阐释之于读者,说茅塞顿开也许有点过誉,但启迪情智的效果,或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却是一种绝无溢美之嫌的事实。

作为散文(或随笔、札记、杂谈),《灵肉之悟》触摸到的话题、其实是很前沿、很尖端的、也很有一点儿独辟蹊径的创新意识。如人、人性、人类的发展、生命、本能、思想以及与人相关的超善恶、直觉、超觉等等,还有东方神秘主义之类的话题,都是一些高难度、高抽象的领域,也是一些永远众说纷纭的领域,但廖自力似乎不惧怕其中的玄奥,凭着一种追根究底的实力与勇气,目不斜视地翻越了一道道险塞和令人生畏的山峦。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精神怎能不让人生出几分敬意?我之所以把他称为“民间学者”,因为他既不是研究员,也不是学院中人(他与“经院无关”),他现在仅仅是一个“生意人”。商海之于智者,虽是一个前景辉煌的领域,但他的还会使他回到他所钟爱的世界,那就是“灵肉之悟的世界”。

若说“情理”,廖自力的作品往往“理”胜于“情”,这是人的天性及积累所致,绝不可按某种模式或某种观念苛求。特别是当读到一些与我相通或能引起我很多联想的作品,无论感触还是兴致,绝不亚于那些以情为主的同样是文坛佳作的作品。我尤其仔细地读了“灵魂的抢白”一辑中的那些随笔杂谈,深感其中的很多观点的独到精湛,如先锋文学的观点,诗的嬗变的观点,“当下关怀”的观点,“夹生”的思想观点,作家——人——神的观点,作家的“开会情结”的观点,机械现实主义的“设置理想”的观点,“寻根”文学的观点,等等。给人以一种既不随大流又不一律反其道而行之的印象,可谓笔到理到,富有说服力,甚至是那种一针见血的魅力。

他说:“……有一种思想行市十分看好,即先锋文学拒绝意义。于是,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追求先锋而刻意地经营无意义的文本。”接下来便是他的疑问:“先锋”竟然可以追求?

他说:“对于一个从来不知遣自我真实面目的民族来说,她是多么需要认真地看一看自我当下存在的真实。对于一个不知道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却自信地凝视前方的人来说,他难道不需要有人大喝一声:当心摔倒?”

他说:作家用他们卓越的智慧创造出:文化小说。'这空前苍凉的“寻根”与空前澄澈的回归,一方面体现出理性的成熟,一方面面临着的理性的惶惑……

诸如此类,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苦思冥想,以及那种关注现实的状态;虽则不可能全是金子,但正如他所意识到的那样:“思想并不等于真理。思想只是生命状态的理性表征”;“有一种思想使人趋近真理”;“有一种思想却使人离真理越远”。他属于哪一种呢?我想作品是最好的证明。

一九九八年九月

同类推荐
  • 扬清集

    扬清集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了的一些感慨,例如《爱书还是加负》《请放过李咏一马列》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徐志摩自选集

    徐志摩自选集

    本书是作者唯一自编自选小说集,包含十一篇小说。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发行。本书中还有一些以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为内容的作品,在徐志摩是难得的。
  • 生命是一场旅行(下)

    生命是一场旅行(下)

    当你没有达到目标时,也许你可以说:“是的,但看看我们途中所发现的东西!看看这些因为我尽力去做而走进我生活的美妙东西!”生命正是挖掘的过程中才具有活力。而且我相信到最后真正要紧的还是过程中的乐趣。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热门推荐
  • 鬼语夜阑风水生

    鬼语夜阑风水生

    咳咳......轻微的咳嗽声由远及近,黑暗中一个佝偻的背影渐渐轮廓分明,烟雾缭绕的街道流露出月半的冷清,烧纸焚香的味道也许刺鼻,但对于刚刚从九幽地底苏醒的它们,那是一场香气弥漫的宴席......
  • 无常面具

    无常面具

    陈浩是一名初入高中普通学生,在遇到了那张面具之后,碰到了许多恐怖的地方传说,各路妖怪与鬼怪,甚至于人们听都没听过的生活在世界深渊的怪物……三年前,煌水镇发生了一场来自超自然的战争,恐慌中的人们搬离了那里,那个带着面具的人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三年后,陈浩带着面具,能否阻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 宫后妃

    宫后妃

    曾经的她,倾国倾城,绝代芳华。从不曾想要独宠六宫,只求平安度日。如今回想看看,只觉得是过往云烟,不足挂齿。杨琪儿从不幸变成了有幸,这完全是因为皇上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所以她所受的委屈和凌辱都化作泪水,随风逝去。一笑而过,她如今还有什么可怨恨的,还有什么可不满的,她把所有的悔恨都化作真诚,化作改过,坦诚相待,不枉此生。
  • 校园灵异阴阳录

    校园灵异阴阳录

    著名大学内为何频现神秘人物?神秘室友夜夜不归究竟为何?图书馆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四楼的那个身影又是谁?车站附近的网吧VIP为何神秘失踪?美食城致残案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这一切究竟是鬼怪作祟还是另有黑手在暗中操纵着一切?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校园灵异阴阳录》!
  • 海染蓝了天

    海染蓝了天

    世褀集团总裁贺天褀与清纯小妹夏南天偶然相遇,“本以为你堂堂正正一英俊大帅哥竟然这么混蛋,这可是我的初吻啊啊啊。”传说中的无情冷漠大冰山总裁,她决定要报复他,却不料被他吃干抹净。这究竟是一场噩梦还是美梦?
  • 跨时空的缘

    跨时空的缘

    她本穷困潦倒,三餐不继,生存堪忧;她本集千宠万爱于一身,不料被心上人陷害失去性命,命运之轮重启,两人的的生命融为一体,看命运会如何被改写,面包会有,爱情也会有。
  • 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魔妃攻略

    重生魔妃攻略

    因得到皇帝宠爱,所以嚣张跋扈,行事随心所欲被满朝文武称为一代魔妃的方灵殿下被人阴谋害死了,哪料的世事无常,一缕香魂幽幽渺渺,机缘巧合之下居然重回少女时代。好!既然有重活一世的机会,我就要弥补前生所有的遗憾!满朝文武?那群酸儒生呆莽汉连给本姑娘舔靴子的资格都没有!害死我的幕后黑手?很好,这次不把你泡制的生不如死我就不叫方灵!至于皇帝?哼哼……小屁孩儿我要让你跪着给我唱征服!妖孽,妖孽才是王道。
  • 执念:律师男神不要跑

    执念:律师男神不要跑

    温斯宁作为大院儿里头众多孩子当中惟一一个女娃娃,从小就备受宠爱,成长的不可不谓一路顺风。可是,唐家小少爷唐奕庭却是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这辈子都躲不开的劫。不过,谁知道谁是谁的劫数呢!这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青梅竹马,晃晃悠悠,追逐长大的故事。
  •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