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9700000053

第53章 忧柔的月光——贾平凹散文的阅读笔记.代序(2)

与历史感或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的,是贾平凹涧观与揣摸生活的目光。无论是历史感还是时代精神,都是作品的一种阅读效果,而目光则是作家的一种主观状态。贾平凹说过:“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是站不起的文学,没有相通于世界的思想意识的文学,同样是站不起的文学。”(《静虚村散叶.读书杂记摘抄》)要使自己的文学站起来,那作家所应该拥有的“相通于世界的思想意识”,也就构成了重要的前提之一。所以贾平凹在谈到“寻根”问题时说了这样一番话:“中国的文化悠久,它的哲学渗透于文化之中,文化培养了民族性格,性格又进一步发展、丰富了这种文化,这其中有相当好的东西,也有许多落后的东西,赋予现代的精神,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学,这是‘寻根’的目的。”(同上,《答(文学家)编辑部问》)贾平凹是“山里人”,但他又不仅仅是“山里人”;他那区别于“山里人”的富有新色彩的目光,则是他冲破陈旧套路而区别于五六十年代散文家的审美前提。正因为如此,他方可能从山水胜景中发现生存的悲哀,从蛮荒贫困的村野生活中感悟到某些精神或情感的高贵,甚至从常开的笑口中倾听到悲凉的哭泣,从轰轰烈烈的对弈中察觉到社会政治生活的苍白无力,从病人的意象中顿悟到病人的沮丧慨叹,从闲人的景况中领略到生存心态的微妙而又司空见惯的沉重变迁……无疑,现代目光之于对象及背景的投射,便使那些古老的平常的琐碎的世俗生活产生了鲜亮耀眼的光斑与色泽。“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温庭筠《亭中早行》的诗句,贾平凹把其中的“人迹”作了一九九〇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的书名:此中不仅又一次见到贾平凹之于故土月色氛围的喜好,而且也可以感受到贾平凹的那种基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现代意识的生长,即冬印丰亨攀尽成了一种终极性的审美观念的醒悟对象。贾平凹在《人迹》的《自序》中说:“人的一生怎不是在行走一个后是苍崖前是黑林上有夹峰下有深渊霜在滑风在扯战战兢兢移移挪挪裹脚难迈的独板之桥呢?”然而他还说:“在有霜的板桥上走着,走着是美丽的,美丽的走着就是人迹。”不难悟到,贾平凹的这种完全不同于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家的洞察观念,这种体现了人的永远的生存状态的现代目光,一旦与作为情调或氛围或气象的——“忧柔的月光”联系起来,传达这个世界的真实,那审美的魅力无疑是迷人而无尽的,其艺术生命所可能穿越的岁月也可能是相当久远了。

“忧柔的月光”——作为贾平凹及其散文作品的“人文”之“象”,自然有着它的来龙去脉。其中最主要的缘由,不能不是“散文家贾平凹”赖以成长的时代环境,或者说,是生活的现实才可能使贾平凹的作品蒙上了如此浓厚的忧柔之情。然而,这也只是最主要的“缘由”:除此之外,还应该追溯贾平凹,以及这种情性与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某种不谋而合。

贾平凹是一位于细雨蒙蒙之中只身劳作的孤独农夫。作为作家是如此,作为生活中的凡人亦是如此。他善良而又喜好凝思冥想;他生性优柔内向,但决不排斥寂寞中的神游与自我激动一这种情性似乎又不是天生的(至少不仅仅是天生的,尽管贾平凹也承认天才的说法),而是与他的生存环境及那种“由山里走到山外”的阅历相关。可以印证这种观点的,是《自选集.文迹》中的那些自我剖析精微独到的生动文字。而他之所以执着地爱着东山魁夷的《冬花》,那是因为这画显现了一种诗的境界:朦胧而又安静,虚空而又平和,月亮欲明未明(又是月亮,而且在画中占去了二分之一的空间),神奇微妙的情调,恬淡,清澈,忧郁,寒冷,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以致贾平凹见了就想哭!读者倘能见到这幅日本现代名画,那也就见到了贾平凹之所以是贾平凹的那种独特的情性世界,或得到了一把打开贾平凹散文艺术大门的钥匙。当然,贾平凹面对《冬花》而产生这样的心境,其发生的年月只是在一九八一年,但他的这种世俗的或艺术的或带一点儿“禅”的色彩的“平常心”,却一直延续至今,所不同的是,如今的境界更富有“人迹”的内涵,或包含了更博大的人世真谛与宇宙气象一虽则依然洒满了“忧柔的月光”。

贾平凹的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可以被称为“现代乡土散文”的。而在我的判断观念中,这一类文字大都拥有一种(现代乡土小说与现代乡土诗都是如此),即出于作者具备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生活阅历的缘故,作品的创造者们一般都处在两种情感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对于养育自己的乡土的热爱、眷恋与怀念,一方面又因了城市文明的熏陶与改造、或者因了某种现代生活参照系的了解而滋生出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现状的忧虑不安一前者往往呈现为对故土风貌中的纯朴洁净高贵的不断发现,后者则往往表现为对于乡村生活中落后保守陈旧的委婉批判。我想,贾平凹的乡土散文是具备这种处于二元状态的绵绵柔情的。但贾平凹的散文很少对他挚爱深恋着的乡土诉诸直接的批判(也许根本不忍心批判,不过,不诉诸直接的批判并不等于乡土的臻善臻美。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或经验的牵引,只是把耐人寻味的景观人事物理如实地记录下来,而结论往往潜伏在具象的背后或叙述的“言外”(其作品越到后来越是如此)。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贾平凹之于乡土的爱心及忧虑不安,大都是经由叙述的情调与氛围传达出来的,或者说,作为他的感受结晶一一作品的境界及气象之中,已经包含了他那复杂矛盾的处于二元状态的乡土情感。这样,我们又回到了“忧柔的月光”的判断上,并可以认定:“忧柔的月光”就是他的乡土情感的基调或传达“表情”的一种形态。

贾平凹的情性及乡土情感,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他对于日本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评价一一贾平凹认为:“川端康成的身世决定了他以后文学的情绪和基调。孤苦凄凉的生活使他性格内向;受尽了人世的歧视,却又不肯屈服,便只有孤独、虚无、颓废,官能的压制。但只有这种人,其内心才最龙腾虎跃,才最敏感,才最神经质,才善于有瞬间纤细的感觉和细致的微妙的心理活动。”他还说:“对于画家,当都有了技巧,有了功底,但到最后就要比各人的格调,人的格调决定了画的格调。文学亦是这样,气质的发现、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同上,《读书杂记摘抄》)贾平凹的这种可靠理解,同样适用于我们理解他的散文境界中所流露的情绪与基调,以及那“忧柔的月光”之所以成为他的“人文”之“象”的个性原因。

诚然,这种个性原因中还包含了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贾平凹对于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承接与发扬光大。贾平凹是十分推崇秦汉风采的,以至对霍去病墓前的“卧虎”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心目中的“卧虎”,“重精神,重情感,重整体,重气韵,具体而单一,抽象而丰富”;“内向而不呆滞,寂静而又力量,平波水面,狂澜深藏,它卧了个恰好,是东方的味,是我们民族的味。”(《自选集.卧虎说》)但我们通观贾平凹的全部散文,他从秦汉风采中所汲取的仅仅是“单纯,朴素,自然;真切”(同上),而不是他所概括的那种“国家英武,霸悍洇洇”的雄壮气概,也不是从秦汉文学中飞扬出来的那种大度大涵或犷悍豪迈或沉重有力的狂放性格。贾平凹读《史记》,最注重的是司马迁的抒写雄风,记事记人是那样胸有全貌、大气磅礴,于是他想象中的司马迁应该是一个长得壮实的魁梧男子。但正如贾平凹自己所承认的:他的气质与司马迁不一样,因而学《史记》不可能学到家,更何况,贾平凹的时代与秦汉时代相去甚远。当然,他可以学到某种驾驭对象的方式。所以亭与、序@事,贾平凹的散文更多地继承与发扬光大的,是中国古代的碑纟》两宁辛吟考芈—守:这不仅与他的情性相关,而且也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文学阅历与创造果实十分吻合。这种情状之于“散文家贾平凹”,是欣慰而绝不是悲剧,因为一个作家要真正寻找到自己,既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仅仅凭主观臆想而可能实现的。但贾平凹寻找到了自己,寻找到了那一片洒满了商州山河村野的“忧柔的月光”(当然还不仅仅是商州)。孙犁在为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所作的序中说:“对于文章,作家的情操,决定其高下。悲愤的也好,抑郁的也好,超脱的也好,闲适的也好。凡是好的散文,都会给人以高尚情操的陶冶。”贾平凹的散文,就是这样的文章。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即不管贾平凹自觉与否,他的散文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传统规律:那就是体两宁考。钱钟书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这个意见在中国古代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板。因此,我们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作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出来。”(《诗可以怨》,《文学评论》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当然,在这一“常谈”或“套板”之中,沉积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类生活经验(包括审美经验但它毕竟更艺术实践的一种精华,或一种辛勤创造的启示。不过,艺术并不是为写忧而写忧,艺术中的“忧”应该是一种陶冶精神与激发生存勇气的表现形态一一就如贾平凹的“忧柔的月光”那样,“忧”中有着美好、温柔、单纯、豁达、自然,有着寻求新的生活的情操与胸怀:他的散文是穿越了“忧”,并实现了自身的理想境界与艺术的真实气象;但作品中的“忧”,又以一种形态或一种意味或一种色彩而征服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因为艺术中的“忧”有着它特别的撼人力量。

一九九一年五月下旬

新疆乌鲁木齐

同类推荐
  •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
  • 十六夜膳房

    十六夜膳房

    本书巧妙借用民间耳熟能详的孟婆、忘川等元素,以生死之命题搭建美食于情感之间的桥梁,将现代都市人的诸般情感体悟作为丰富食材,烹制出各类让人或感动、或失落、或悲戚、或愉悦的人间料理。你我的失措、爱恨、遗憾、生死,都蕴于每一道食物之中,杂陈人生百味。它在试图还原一个热气腾腾的真相:只要心怀温柔,每个人都会活过很好的一生。
  • 星河·雪原

    星河·雪原

    诗集收录作者自1979年以来发表和未发表的诗歌68篇,作者自称“有关手法、技巧之类,谈不上。但至少,全是‘真馒头’,感情是真挚的。”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珠江,东方的觉醒

    珠江,东方的觉醒

    以珠江三角洲作为艺术焦点,按照历史时序,全景式地追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作品所叙写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这样富于历史意蕴的大题材,要求作者有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眼光,要求作品配以大的结构框架来容纳和消化极其丰富的内容。而这一方面,正是作者所长。面对“百年鸟瞰,卅载观照”,作者以时间流程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勾勒、交织出一幅中华民族舍死忘生、百折不挠地求生存求发展的百年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一起躲过的屋檐

    一起躲过的屋檐

    一件微小的事情,却让我认识了那个改变我一生的人。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绝世争锋

    绝世争锋

    黑夜与黎明,白色与黑色,我是正义,亦是邪恶。我是邪恶的克星,也是邪恶克星的克星。我是正义的克星,也是正义克星的克星。我欲扶摇上九天,便以白骨筑天路!
  • 远离职业病

    远离职业病

    各种职业病特点在于,健康不仅决定于遗传、营养、生活方式,也决定于工作的环境、性质、心理状况。保健不仅仅是针对工作环境中有毒物的污染,而且包括了因紧张、劳累等导致的心理、躯动各方面疾病的防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所以,保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独立的范围。保健因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场所、性质,因而与非职业人群的保健是有明显区别的。
  •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步,就是在向前走,就是今天比昨天强,就是对现状有所突破,就是用一种崭新代替一种陈旧,而且是每天都如此。每天进步一点点,需要每天都要认真规划,既不能急躁,又不能糊弄,更不能作假,因为这不是做给别人看,也不是要跟人交换什么,而是出于律己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步精神。
  • 落第骑士之斩鬼

    落第骑士之斩鬼

    樱井黑木获得“鬼”的力量,以血之力清洗罪,超越历代鬼的力量,继承鬼武王化为斩鬼,斩灭一切不净
  • 说好了不再回头的

    说好了不再回头的

    独走在树梢下,绿叶遮住了对我不满的阳光,一些零星的碎渣依然越过叶心,在我的手心里,手背里跳跃着,风吹走了它们。我是一个被上天眷顾的孩子,也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我的人生从来都比想象中残忍的多。曾经我为了朋友,践踏了他的心,我的朋友为了他,摔碎了我的心,报应吧?就算全世界讨厌你,我也会用站在你这边和全世界作对。就算你背叛了我,我也会默默守候你那颗易碎的心。我等你玩够了回来。我家门前的栀子花开了,你回去看过吗?"烟,你说你傻不傻,放着一个那么爱你的人不管,爱上了不爱你的人~"我哪是傻啊,瞎了眼了啊!混蛋不要等了。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Doctor Thorne

    Doctor Thor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之他们是命不是梦

    TFboys之他们是命不是梦

    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喜欢。我会努力更新的
  • 灵脉:奥灵大陆

    灵脉:奥灵大陆

    奥灵大陆,位于世界中心,无垠的土地上繁衍出无数生灵,万族林立。在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有的只是人体中的一条灵脉。就因为一条灵脉,大能者搬山移岳,通天撼地,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