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9700000006

第6章 我读张中行

张中行先生生于一九〇九年,可谓前辈的前辈。他既是散文家又是学者。他的着述甚丰,如《文言津谈》、《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佛教与中国文学》、《禅外说禅》、《顺生论》等。而我认认真真读过的仅三本:《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统称“负暄散文”)。

何谓“负暄”?张先生说是出自《列子》,“原意是嘲笑宋国的乡下佬,没有供暖的房子和羽绒衣服,只能靠晒太阳取暖。后来断章取义,成为寒士的一种享受,如韦应物诗,‘负暄衡门下’,金圣叹冒充施耐庵的诗,‘负曝奇温胜若裘’,都是。我用负暄为书名,断章之外还加点新意,不只‘寒’,而且‘闲’,因为不闲,今事还自顾不暇,又哪里能想到旧事。这样,有闲,想想旧事,而且是在晒太阳感到暖烘烘的情况下,就大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了。”(《负暄续话——后记》)八十有余的老人,能有如此安羊、精湛、活泼、诙谐的文字,实在是让人叹服。

读张中行的“负暄散文”,是一种精神享受。不仅长见识,而且养情性,如沐浴传统文化的阳光(亦为“负暄”),又如领受灿烂的、伤痕累累的民族感情的洗礼。张先生的文章,是中国人写的文章,也是中国人读的文章:淡而不疏,静而不寂,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含蓄、温厚、蕴藉,“气”与“神”兼备,有“寒士”的君子风度,又不乏传播见识的亲近。

张先生是一位传统文人,其文章也颇具传统色泽。但我始终认为,丢弃传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也绝不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是传统维持了包括文学在内的存在或存在秩序。当然,传统是“成为”传统的,这注定了传统所必然存在的扬弃秩序(无论感觉到了还是没有感觉到其实,传统是极其公正的:即传统之于我们的可能性,关键还在于我们的经验与智慧。我觉得,传统中的好东西绝非一桌佳肴,会有人事先摆好了请你入座品尝。传统不仅在典籍里,也在千姿百态的生活中;不仅体现于物,更蕴含于人心或人的精神状态。说穿了,传统的智慧是在被智慧发现之后,它才被认定为智慧的(或被称为精华这是我读了张中行的那些“笔记野史闲书”,所滋生的一点儿似是而非的联想。

张先生的“负暄散文”以写人事为主,而“忆旧”又是他的重要特色;写人必写事,其中涉及的大都是一些“旧人旧事”。他笔下的人物,有清代、近代的,也有现代、当代的;有学者、教授,也有优伶或作家: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熟识的或见过面的,也有听说的或根本不可能谋面的……张先生自己则说,只是状写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但“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周汝昌先生在《(负暄琐话)骥尾篇》中说:“文境之高处未有不是诗者。”因而张中行所写的虽是“琐话”,但诗与史的融入与贯穿,确是可以感触到的,且不轻不薄。那么,怎样才算是“诗”(或“文境”)呢?我突然想到名声赫赫的法国当代画家巴尔蒂斯(他在中国办过画展他在谈到中国艺术时说过:“道济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写得何等地好!在我们西方,很少有这样好的东西,现在的西方艺术理论,哪里有谈得如此透彻的东西。”细细体味巴尔蒂斯的言论,让人感到这位当过多年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的画家是懂“诗”的:因为他信奉表象背后的东西。“诗”的含义绝不是或不可能仅仅是抒情。“诗”是一种境界,一种“语言”(包括绘画语言或电影语言之类)背后的“气”或“神”,一种隐含于表象的“意义”,一种弦外的无声音乐(或旋律)。说到张中行的散文,周汝昌先生所言颇耐人寻味:“诗”与“史”能“结合”吗?“太史公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题。后来的劣史,为什么总跟不上司马迁?就是因为笔下无诗。”怎样理解张中行把“琐话”当作“诗”与“史”来写的问题,周汝昌先生说:“读者幸勿一眼看见史,另眼迷却诗,那所失恐怕更大……”这一提醒实在是太妙、太必要了。若不是悟得中国文史传统三昧者,是提不了这个醒的。就如张中行说他所写的是“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其实也是体现了中国散文传统的精华或智慧的:无论是“人”、是“事”、是“情”,一个“可”字,不就把“传”、“感”、“念”的质地提到了“境界”的位置。

若凭个人喜好,我最爱读的是那些写入的作品。一是“好看”,二是可以了解到一些过去无人知晓的“轶闻趣事”;三是这些“可传之人”大都产生过社会影响、或是一些早已载入史册的人一读这些人的过去,等于是读史。张先生在状写这些人物时,既无赤裸裸的颂扬,也没有随意讥讽鞭挞,而是显现出一种拉家常般的心平气和,冲淡而隽永,宁静而敦厚,生动与风趣之中虽不乏过去时代的苦涩味,但内中的热情及生活信仰,却是时时可以感觉到的。在张先生的“琐话”中,历史也就从抽象或枯燥中解放出来了,且成为富有“人味”的真真切切的记述一是画面,是形象,是回味,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追溯。实际上,张先生的这种记述品性,即“以外寓内”的抒写韵味,在那些感怀“红楼”(旧北京大学文学院)或忆念京城旧貌的作品中,也表现得很充分。

周汝昌先生曾“暗想”:“张老的那文字深处的一种苦味的心和一种热情积极的精神意旨,不知读者当中果有几分之几的人真能领略?想到此处,我确实不能撒谎,说自己不曾有感伤之情。”这担心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中国之博大,文化之深厚,却不可能被“历史瞬间”所颠覆的,而可以领略“负暄”之美文,可以感受其中的“诗”、“史”、“境”的读者,也不可能减少:社会文化的进步,“人心”总是会平静下来的。

同类推荐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集了众多名入撰写的情书。他们当中,既有政治明星、高官权贵,又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每一封情书都表达了写信人诚挚炽烈的情感。编者在每封情书前,对写信人作了详细介绍。部分书信还在结尾处给出了写作背景,方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写信人的心理。这些出自名人之手的情书,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到爱的真谛。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热门推荐
  •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希利尔讲世界史

    希利尔讲世界史

    希利尔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书中不仅将发生在这颗星球上的历史囊括殆尽,而且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一种崇敬之情,那就是——不论何种文化,它所经历的苦难和它所创造的辉煌,都值得钦佩尊敬。
  • 管理员工的艺术

    管理员工的艺术

    任何一位置身于部门主管或领导岗位的人,首先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员工问题。管理工作之所以具有立体的和动态的操作程式,就因为这其中存在着活生生的人的因素。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的,且有与其思想、情感和欲望相对应的行为方式。
  • 丽端中篇合集

    丽端中篇合集

    本合集由五篇中篇小说组成,与神话改编、奇幻爱情、古代传记等,故事离奇曲折,结局出人预料。
  • 一树槐香

    一树槐香

    关于可怜的二妹子的故事,只有点击才能知道
  • 焦糖蜜语:国民校草带回家

    焦糖蜜语:国民校草带回家

    说好的全校学神校草,全能艺人呢?为什么自己看见的校草和传闻中的完全不是一个人?在自己面前,高冷明星校草就变成了总爱缠着她,处处关心她的大男生?“我们不过才认识几个月啊!要不要这么缠着本宝宝?”某女崩溃道。“喜欢你是我的事,缠着你也是我的事,你管得着?”某明星校草立即变高冷傲娇范。。。呃,好吧,本宝宝竟无言以对
  • 新民公案

    新民公案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个按题材划分的门类,正像“历史演义小说”、“神魔小说”等一样。通俗地说,公案小说就是以公案故事为题材的小说。本书就是一本以官司故事为内容的公案故事集。
  • 生平陌事

    生平陌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倾城柳絮大如雪

    倾城柳絮大如雪

    或许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或许一切都是自作多情但又有什么办法我就是不顾一切的爱上了你我不知道这份爱会保持多久我只知道现在我的心里除了你再无其他你愿意接受这一份来之不易的爱吗?
  • 大荒圣魔

    大荒圣魔

    我若诛仙,世间众生应如我。我若为魔,天下苍生皆为魔。七百年前,一代天骄楚龙城被自己最敬重的师兄和挚爱的妻子联手杀害。经历了一个时代的更迭,楚龙城奇迹复活,重生在一个小孩身上。故人已去,江山不复,一段传奇,一个少年的崛起,一切从这里开始。本书书友群:46437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