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善哉,游人稽首行礼:阁下怎知贫道姓名?
你果然是吴道兄呀?李白喜出望外大声说道:小弟乃西蜀李白呀。
啊,是李白贤弟呀?吴筠也喜出望外地大步走到近前,拉着李白的手连连摇晃道,别来无恙?别来无恙?
他乡遇故知同久旱逢甘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样,是人生四大喜事中的一件。两个年轻时的老朋友坐在一个玉石栏杆上互道了别后的情况。
吴筠乃华州(今陝西华县)人,比李白大两岁。他在大匡山长春观与李白同师长春真人以后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他空有满腹文才,因没有向贪婪的主考官李林甫送礼行贿而名落孙山;一气之下,从此潜心道学,云游天下,采石炼丹;虽然对长生不老之术还有所怀疑,藉此也可寄托一点精神。他听完了李白对别后情况的讲述以后就十分感叹地说:贤弟,你我可谓同病相怜的天涯沦落人了。
是呀,你我有幸逢此人下太平的开元盛世,却空有济世安邦之才而不被明主发现。
这是因为浮云蔽上,奸相李林甫曾向当今皇上奏说野无遗贤。
何谓野尤遗贤?李白第一回听到此说。
吴筠愤愤不平地说:李林甫任主考宫主持了一届进士考试。堂堂华夏,以五湖四海之大,人才济济之盛,竟然不录取一人。当今皇上问及,他回答的就是野无遗贤四个字;意思是说,天下贤才巳经选拔完毕,四野得无贤人遗留了。
荒唐,荒唐,胡说,胡说。李白气得直是摇头,胸盼的三绺青须也随之抖动。他想起了自己从太原元府尹、安陆马都督推荐之后,又经荆州韩刺史等不少地方宮多次上表推荐,结果仍然同前两次一样石沉大海,这大概也弓李林甫辈的阻塞贤路不无关系吧?
贤弟不必过于气愤。吴筠安慰道,浮云蔽日终归是暂时的。贤弟诗名大振,四海咸知,有安邦济世之才,总有一天会风扫浮云:云开了出而大展宏图的。
久别重逢,两人就近找了一家酒店对酌共饮。因为爱好相同就商定结伴同游。他们在姑苏小住五日,游历了虎丘、山塘、太湖等处,然后乘南运河大船抵达杭州,饱览了西湖风光后又东去越州与剡中(今浙江嵊县)。
在此其间,李上仍然诗作不断。吴筠成了他的第一个读者。著名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此时完成的。诗人的诗思如天马行空般地在仙山中神游,想象着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他把仙山上的仙人、仙景描写得如此美好而迷人,结尾时笔锋一转,又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的现实,发出了长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妙哉!妙哉!妙哉!吴筠读后又大加赞赏,人活在世上要有点志气,贤弟一身傲骨,蔑视权贵,吋钦可敬!
春去夏来,李白与吴筠在越中结伴同游,诗酒唱和已经两个月了。有一天,吴筠收到一封长安来信,是当今皇上御妹玉真公主写来的。玉真公主从十六岁起看破红尘,不言婚嫁,皈依道教,法名持盈法师,是吴筠在长安时结识的道友。她相邀吴筠去长安,共同研讨道教祖师爷李耳的代表经典《道德经》;并说她皇兄也信奉道教,特诏吴筠进京共议道术。吴筠读信后十分高兴地把来信传与李白观看。
李白一口气看完后问道:吴兄去与不去?
当然要去,为我也是为你!
为我?
然也,此去就有面见皇上的机会,愚兄当面奏圣上,大力保荐贤弟。
那——小弟十分感激。不过,吴兄还是首先自荐你自己善哉!善哉!贤弟之才十倍西倍于我,于国于私,愚兄都要首先保荐于你。愚兄早就憋着一门气,要叫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之流看看:天下不是野无遗贤,而是大有英贤。
李白的心中升起了巨大的希望。他对吴筠先人后己的友情十分敬佩。临别之日,二人少不得又要痛饮一番,预祝能在京城早日重逢,然后难舍又难留地洒泪而别。
(二)
秋风持着彩色的両笔走过田野。青弋江两岸的稻子黄了,棉花白了,辣椒红了。江水绿得发蓝,不时有白云飞过和鱼儿跃出水面。农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忙着秋收。随着拌桶的咚咚作响,一块块收割过的稻田,又露出了褐色的胸脯。
就在此时,浪游了又近两年的李白腰悬龙泉宝剑肩挂酒葫芦舍舟登岸,步行回到了南陵乡下。他快步走近村子,看见一个头上梳着双髻,身穿花衣的十来岁的小女孩站在小溪木桥回向着远处频频张望,像是在等待什么人。李白仔细一望,这不是女儿平阳吗?两年不见又长高了一头。她一定是望眼欲穿等待爹爹归来。是啊,自己名为人夫和人父,却很少尽到在家庭中的责任,大部分时间在外浪游。这次回来,一定要多住一段时间,好好地照看一下家人了。
爹爹!平阳认出了李白,就像久旱的小苗迎来了及时雨一样,高兴得张开双手奔跑着迎了上来。
李白快步迎上前,一把抱起女儿长长地亲吻后说:平阳,想爹爹了吗?
想,做梦都在想。
爹爹的胡子扎得你疼吗?
不疼,不疼,我多想爹爹天天用胡子扎我亲我啊!
妈妈和弟弟好吗?
弟弟好,妈妈病了。
啊?李白吃了一惊:妈妈得的什么病?
肚子疼,一吃饭就吐,人很消瘦,她天天都盼望你问家!
那——我们快点回家吧!李白抱起平阳,大步向竹篱茅舍的家中走去,不时还和路遇的村民们打打招呼。
许氏夫人此刻正卧病在床。她是积劳成疾。一个官家小姐,这多年过的完全是贫民生活。既要照看一双儿女的衣食,还得种好屋后的大片菜园,养好一群猪和鸡。白天有着永远干不玩的活儿。夜来对丈夫的刻骨思念却叫她常常难以人睡。李白经常一走就如断了线的风筝而不知身在何处。那个年月,没有邮电通讯,许氏夫人只能在心中猜测着丈夫的行踪。丈夫好喝酒,好剑术,又爱行侠仗义地打抱不平;怕他有什么闪失,遭到歹人算计。多少个夜晚,她站在李树底下,遥对天空的明月,祝愿老天爷保佑丈夫早日平安归来。聊以自慰的是:女儿平阳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未叫妈妈生过气烦过心。女儿足家务劳动的小帮手:做饭、喂猪都会,将弟弟伯禽时常背在背上,并且不时地教他背诵爹爹的诗篇。
小伯禽仅仅四岁的年龄就能流利背诵十多首,还常常骄傲地向邻居小伙伴们夸耀说:这是我爹爹写的诗,知道吗?我爹爹是个大诗人。有小伙伴问他:诗人是多大的官?一月挣多少银子?小伯禽被问得傻干眼了,瞪着小胖圆脸上的一双大眼睛回答不上来了,想了想后还好强地回答说:诗人不挣银子,诗人比啥官都大,人人都喜欢读我爹爹的诗。做妈妈的听到了这些稚嫩又天真的话,不由得发出了会心的笑容,一把抱起儿子吻了吻说:我娃乖,我娃会说话。我娃氏大了也要像你爹爹一样,做个人人喜爱的大诗人。
妈妈,爹爹回来了!听着平阳的一声欢叫,许氏夫人抬头一望,只见风尘仆仆的李白正掀帘走近了床俞,不由高兴得笑着说:他爹,你,你瘦了!
李白看着一脸病容,卧床不起的爱妻心里很是内疚,一把拉着她那有着劳动茧巴的手说:娃他妈,你,你辛苦了!这次回来,我暂时不走了真的吗?
真的!
这是为何?
因为你病了,需要人照看。
不,你不是那种被女人用裤腰带拴得着的死守娘娘庙的俗人。你的诗需要灵气,需要大鹏展翅恨天低的千山万水。
夫人说的对。你这一病,我的翅膀就施展不起来了。
小伯禽被姐姐从外面叫了回来。因为正和村童们玩看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而不断摔倒在地,脸上像是个小花猫一样,满是泥沙污垢。两年没见爹爹,猛一见面,瞪着一双大眼睛,怯生地躲在姐姐身后不敢上前。
平阳说:小弟弟,你不是天天背诵爹爹的诗,天天都想叫爹爹回家来吗?这就是咱爹爹呀!快叫嘛!
伯禽这才笑着叫了一声:爹爹,我好想好想你哟!
李白一把抱起儿子举过头顶说:乖儿子,爹爹也好想好想你哟!来,比我扔个高高!一、二、一!说毕把伯禽脱手扔向高处后又用手接着,如此一连几次,扔得伯禽哈哈大笑不止。这笑声也感染了病卧床上的许氏夫人,顿觉浑身有了精神,一撑手坐了起来说:看你爷俩疯得没老没少的。
快躺下!快躺下!李白放下儿子后双手去扶妻子,要叫她再躺下。
许氏夫人摇头说:我不躺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李白把特意买的一些糕点和小礼品分发给一双儿女。伯禽高兴得抓起糕点就吃。平阳懂事地去灶房打来洗脸水,拧上脸巾递与爹爹。李白接过说:你也吃点吧!
许氏夫人收下一块杭州花绸衣料后要下厨去操作。平阳忙停止吃食说:妈妈你陪爹爹说话,做饭有我哩。
伯禽接着说:我去帮姐姐烧火。
眼见着一双儿女抢着下厨房做饭去了。李白十分欣慰地说:娘子,你看他们多懂事啊!这全是你的家教有方呀!
夫君你夸奖了。相夫教子,不就是我们做女人的本份吗?
你这个女人与一般女人不同呀。
怎么个不同法?
你是个千金小姐,当朝一品宰相的亲孙女。
嘿,好汉不提当年勇。妾身早就是布衣李白的妻子,嫁鸡随鸡了呀。
好、好,我李白前世修得好,今生才娶了你这么一个好妻子呀!
久别胜新婚。夫妻俩相视而笑,有着说不完的话语。此时,天色已晚,一轮明月像冰轮一样挂在了天空,向大地倾洒着银辉。虫声唧唧,夜凉如水。柴门外传来了一个熟悉的老妇人的声音:太白先生在家吗?
荀妈妈!李白连忙迎了出去。月光下,只见荀妈妈、荀山夫以及十几个男女邻居,一齐拥进了院坝。他们人人尹都不空。有的拿酒,有的拿菜,全都是农家自己的产物,相约着欢迎好邻居和诗人的归来,为之接风。
李白拱手请安说:乡亲们,你们来就是了,还拿什么东西啊,真是愧煞李白了。
荀妈妈说:我们的酒菜都不是花钱买的。
荀山夫说:对,我们一来欢迎太白先生远游归来,二来是想听太白先生与我们讲讲山外面的国家大事。太白先生走的大地方多,见多识广嘛!
平阳把丰盛的饭菜做好了。李白叫把饭桌摆在院坝中的李树底下,与乡邻们一同在月光下欢聚。
众人把两张八仙桌围坐得满满的。许氏夫人忍着病痛,强打精神坐在李白旁边,将尘封已久的焦尾琴拿出来弹了两只曲子。众人轮流与李白敬酒。大家边喝边谈,谈得十分融洽,直到月儿西斜,夜已经很深了,才恋恋不舍地各自踏着夜色归去。
三天后的中午。一轮秋阳高照。秋风习习,吹动了院中的李子树叶沙沙作响。李白趁一家人午饭后小息的时光,一个人来到院坝中树底下舞动着龙泉宝剑。
龙泉宝剑是老爹李客传给的传家之宝。李白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并且天天闻鸡起舞,很少间断。一为健身,二为防身。二天来他为妻子请医熬药,早晚服侍,眼见其病体初见好转,高兴之余,这才想到三天未练剑术,眼下抽空补一补。他左劈右刺,前挡后卫,由慢到快,剑光闪闪,习习生风,只见一团白练在快速旋转。
好剑法!
李白练得正在劲头上,听到叫好声连忙一个金鸡独立收着了脚步,抬眼一看,只见面前不知何时来了一个乌纱紫袍的中年官员。旁边还有一青年随从牵马相跟。李白识得此人是本县的父母官张知县,连忙躬身施礼说:哟,知县大人,什么风把你吹到寒舍来的呀?
张知县是进士出身,爱好诗文,曾两次慕名到李白家中拜访。李白也曾去县衙作过回访。两个人算是熟人李白当即把张知县请进堂屋,招呼平阳敬上了香茶。
张知县坐在正中的竹椅上,手抚着下嘴上的一撮山羊胡子,朝着李白直是发笑。李白当即问道:知县大人公务向来繁忙,今日进山可能有啥公事吧?
下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恭喜恭喜!
喜从何来?
圣上宣诏,命你立刻进京陛见。
啊——李白—阵惊喜,立即想到在剡中时与吴筠的惜别,料定这是吴筠举荐起了作用。自己奔波已半生,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看来,皇上还是圣明的呀!
张知县收起笑颜,整冠理衣,十分庄重地说:圣诏下,李白跪听宣读。
李白连忙下跪:臣布衣李白洗耳恭听。
张知县从怀中取出了一卷黄封绢书展开后高声朗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嗟尔李白胸怀大志,辞亲远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写诗千首,闻名遐迩,可谓奇才。朕素有爱才之心而求贤若渴。今特诏卿进京陛见,早授官职,为国效力!
钦此!
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知县放下诏书,用手扶起李白说:先生此去必定来个鱼龙变换。这是先生的荣耀,也是我南陵县的荣耀!此乃纹银百两,权当路资!敬请笑纳。
李白设家宴招待张知县。许氏夫人亲自杀鸡宰鹅下厨操作。她的喜悦心情还超之李白。回想自己这个相门之女,当初爱李白不就是爱他的蛟龙岂是池中物,必有乘风破浪的一大吗?如今夫君大才有了大用,真是社稷幸甚!家门幸甚!小伯禽知道爹爹才回家又要离家出走,噘起个小胖嘴很不高兴。平阳说:弟弟,爹爹这次出门与往次不同。他是去京城长安面见皇上呀!
京城有多远?皇上是多大的官呀?
京城有儿千里远。皇上是管一切大官和小官的官呀。那,爹爹也会当宫吗?
当然要当官啦。
爹爹当了官后还会回来吗?
不会回来了。
那,我就不爹爹去当官。
傻弟弟,爹爹不回来是因为公务繁忙,他会接我们也去京城居住的。
啊!太好啦!太好啦!伯禽乐得拍手直跳,那就快让爹爹去京城见皇上当个大官吧!
快切肉吧!许夫人催促女儿,别跟你弟弟磨嘴皮说傻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