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7100000008

第8章

1

二十里清河川,除了镇政府的所在地清河镇外,就数槐树庄是个最大的村庄了。

据县志载,明嘉靖七年前就有了“槐树庄”这个名字。

相传,宋哲宗元佑四年,天上大星尽殒,其光烛地,京兆府连日地震,昼夜可达十二次之多。后又有终南山某地山崩地裂。直到徽宗皇帝执政时,清河川这块地域,已洪水遍野,五谷不收,加上瘟疫流行,连年来夺走了大半农夫的性命,这儿确确实实没法再生存下去了,于是,活着的人,就携儿带女逃往他乡。越是无人耕种,越是荒芜狼籍。从此,肥沃壮阔的二十里清河川也和其他灾区一样,成了“无人区”。

大约过了五六年,气候有所好转,皇帝又命大量移民,于是,从东地一个叫“大槐树”的地方,向清河川移来了一家姓黄的百姓。姓黄的一走进清河川,就瞅准了正中央这块既平坦又肥沃的地面,于是,割尖茅,苫庵棚,居住下来。那时,川道里遍地是浸出来的浮水,一时还无法耕种,姓黄的就钻进茅庵东边的桃花峪,在山上开荒种地。山上边的沙土毕竟不够肥沃,虽然辛辛苦苦干了三年,仍然少吃缺穿。

第二年,从“大槐树”底下又移来了一批农人。其中有一家姓陈的弟兄三人,站在清河岸上朝四周瞭望,觉得河东岸是块风水宝地,东邻山坡,西有河流,南北平展展的正好种田。于是,就用土车推了老娘,用柳条筐挑了他们的儿女,来到了姓黄的茅庵边。

姓黄的见姓陈的迁来这里,肯定要夺走他的地盘,就向姓黄的赶出清河川,霸占茅庵为已有;老三年轻气盛,为了独吞这块好地方,要将姓黄的趁黑夜杀掉,氽在清河里喂鱼;只有老二还算本分,提出要和姓黄的和平共处,商量解决……老娘劝说不下,老大和老二弟兄二人终于依仗人多势众,拳脚相加,把姓黄的打得鼻青眼肿,在茅庵里躺了半个多月。

姓黄的女人是个泼辣妇,见丈夫受伤,立即去官府告状。官府来人视察后,虽然依允陈家三弟兄居住河东,但欧打姓黄的罪责难逃,就罚他弟兄三人在清河东岸开挖排洪渠道,限期疏退遍地浮水。官府指示:排不尽地面上的浸水,不但要把兄弟三人关进监牢治罪,还要把全家赶出清河川,但是,如能在规定的日期内排尽浸水,清河东岸的全部良田就归陈家三兄弟所有。

陈家三兄弟倒也能吃苦耐劳,背烈日,冒霪雨,终于在三个月时间内,按照清河东岸的地势,东西方向开挖了三条总渠,总渠南北又有几十条小渠贯通。浸水沿着渠道,很快排进清河里。再过了三个月,浮水退尽,河东岸显露出一千五百多亩良田来。

按照官府预先的指示,这一千五百多亩良田,自然而然地就列在姓陈的名下了。

陈家老娘把三个儿子召集到她的床前说:“儿啊,现在不比在咱们老家‘大槐树’底下那阵儿,人多地少,混搭着过日子;现在咱有这一千五百多亩良田,你们也得各自成家立业,自奔前程。”于是,就把弟兄三人按照“哥南弟北”的乡俗分开居住。老大分到最南边,建了两间土房,起名叫大陈庄;老二住在姓黄的隔壁,仍然苫了两间茅棚,仍然沿用黄家庄的老名;老三搬到清河口住下来,起了个村名叫小陈庄。

事出不巧。三年后的一个冬天,天寒地冻,老大因进杏花碥砍柴禾,从悬崖上摔到沟底,一命呜呼。老大的婆娘招了一任姓后生,从此,大陈庄又改名任家村。

又过了三年,清河涨水,清河沟几家茅屋被洪水掀倒,人畜全被卷进恶浪中。老三家住清河口,为首善之区,见上游的箱箱柜柜不断地随水飘来,就心生邪念,贪图发横财,跳进水中打捞财物。捞着捞着,一个浪头打来,他连人带物被卷走了。第二天早晨,河水跌落,老三血肉模糊的尸体被摊在了灞河滩的沙石上……老三因未娶媳妇,无儿无女,于是,官府里又令一姓潘的老汉住进了小陈庄,从此,又更名潘家宅,后来,人们又讹传为潘家寨。

人常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移民本是一个藤上的苦瓜,陈家三弟兄却依仗人多势众,欺压姓黄的,罪孽深重。虽经官府惩罚,却因祸得福,反而获得一千五百亩水浇田。但上苍有眼,不容恶人孳生,本要全家赶尽杀绝,但念排水造田有功,就扼杀了南北二户,仅留老二一户与姓黄的平分秋色。

陈老二为人本分,心地善良,加上连年来家中灾祸不断,自知他家做了亏心事,有罪于黄家,于是,就把平地匀出十亩给姓黄的耕种。姓黄的也见陈老二忠厚老诚,就把自己唯一的小女儿送给了陈老二的儿子做媳妇。千年的柏,万年的槐,为了表示陈、黄两家人一同来至大槐树底下,又为了纪念陈、黄两家合好,就在两家人的房子中间合伙栽了一棵小槐树。两家结亲后,从此和睦相处,再无冲撞。

直到几年后,姓黄的老两口相继下世,这黄家庄就全归陈老二一家所有了。

再后来,黄家庄没了一户姓黄的,不过,那棵小槐树经过了三百余年的风风雨雨,长势茁壮,此时已两个人合搂不严,成为庄上一景,蔚为壮观。

直到明朝朱元璋坐江山时,这里已是二百多户近千口人的大村子了。嘉靖爷年间,县老爷命人编纂县志,就干脆改黄家庄叫“槐树庄”了。

如今的槐树庄,三百六十户,两千五百口,清一色的陈姓人家。古槐树下边埋着一千年前那位忠厚老实的陈老二,历朝历代又在古槐前后修了祠堂,族人逢年过节都来祠前焚香祭祀。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月,槐树庄拆掉了祠庙,搬走了神像,砍伐了庙前庙后一搂粗的古柏树,只留一株古老的槐树,孤零零地长在村子中央的土坛上。

陈乙坤正儿八经的是一千多年前那个陈老二的后裔。

陈乙坤的父亲陈明理,是6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为了支授农业第一线,放弃高考的宝贵相会,回到了槐树庄男女老少,经历了一个运动又一个运动,然而,在他三十一岁那年,却被一顶骇人听闻的帽子,卷到运动的旋涡里,终于死在了这场运动中。

那时,陈明理的三个儿子年龄尚小,最大的甲坤还不到十岁,正上小学二年级;二儿子乙坤年仅七岁,初次入学;三儿子丙坤,刚刚出世,还躺在他娘怀里吃奶哩。明理一死,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老婆白莲身上。这白莲本来大男人两岁,三十三岁的女人从此守起寡来。

如今,白莲已是五十二三的老婆子了。生活的重担,儿女们的负累,整得她脸上横一道竖一道地布满了皱纹,头发也早早地变得又花又白,加上她早年曾经缠过两年的萝卜脚,走起路来扭扭捏捏,活像六七十岁的老太婆。如今,她的三个儿子都是墙高的小伙子,村里人倒忘了她的真名字,见了面都称她“陈妈妈”。

实质上,陈妈妈不老。用清河川人的话说,陈妈妈算得上槐树庄的“力量人”。她一辈子精明能干,治家严谨,邻里相处也挺和睦。她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要不,一个守了二十多年寡的女人,怎么能供出一个初中生,两个高中毕业生呢?

陈妈妈在村子里是受人尊敬的人物。自古道,寡妇门前是非多。陈妈妈守寡二十年,把三个儿子一个一个抚养成大小伙子,生活虽然受尽磨难,但她没有跟任何男人来往过。没一个人敢向陈妈妈说那些是是非非的话。她是个正派人物,村子里那些“牛鬼蛇神”,她见不得,特别是跟别的男人胡来的女人,她从来瞧不起,只要有人提起那些风流事,她就会在地上一连吐几口:“呸!呸!恶心死人咧!”

任家村的红裤子是远近闻名的风骚婆娘,在自家的土炕上跟娘家人胡来,被村里人当场抓住,光着身子吊在树上挨打,谁不知道?陈妈妈早就听人说过了。她当年听到这话后,还曾骂过:“红裤子真不要脸!你有男人哩,又不是守空房哩,看把你孤清得受不了……胡来啥哩?不怕瞎瞎名誉传出去,给儿女们脸上抹黑!”

老二乙坤偏偏瞅了红裤子的女儿做对象!咳,真不嫌丢人!陈妈妈想:“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不光彩哩!”

于是,陈妈妈坚决反对。

老大甲坤去年刚结婚,媳妇是潘家寨潘满年的大女儿。这件婚事,是陈妈一手操办的。首先,她看中了潘满年那个老汉:忠厚、老实、勤恳,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

陈妈妈不同意老二跟任月玲谈恋爱。他们两人一生气,就向学校里走去。临走时,老二向甲坤说:“哥,你帮我劝劝咱妈吧!”甲坤这就走过来向妈说:“妈,老二愿意,你就让他们谈吧,咱们何必阻挡人家哩?再说,那女子怪聪明的,人也长得不错……”

“对咧对咧,少说两句!”陈妈妈又是摆手,又是摇头,“红裤子的女儿再漂亮,我也不希罕!逮猪娃看母猪哩,你没看,红裤子那人是个啥货色?当娘的不好,还能生出个好女子来?”

“妈,红裤子虽然不好,但那女子不错。老二眼里有水哩,你不要错过了这个好机会。万一弄崩了,以后再找像这样好的娃,就难了……”老大甲坤说。

“操你的心!”陈妈头一扭,“世上又不是红裤子家那一个女子,多着哩……甭害怕,有我!”

陈妈的三个儿子,都是很听话的。老大甲坤一贯忠厚诚实,在妈跟前百依百顺,从不与妈叮嘴。妈不同意的事,他绝不违抗。妈既然不同意老二跟那女子谈,他也就不好再劝说了。

三天后,老二从学校回来,把书籍和作业本在桌子上一放,双膝一屈,跪在妈面前,一言不发。

陈妈妈刚说起身要走,他又拉住了衣角,说:“妈,你看,我活了二十多岁,啥时候违抗过你的命令呢?二十多年来,你叫我往东,我不敢往西去;你叫我睡着,我眼睛不敢睁着……可是,这一次,你就依了我吧!妈,我只求你这一次。以后,你说啥,我都听就是了。”

“妈的脾气你知道,说一不二!我说不行的事,你再劝说也不会依你。你就收了这个心吧……”陈妈妈说。

“妈,”老二抬起头,说:“我和任月玲已商量好了,我们两人都不再上学读书了,现在就结婚,回来侍侯你老人家,你要是嫌他妈名誉不好,我们以后和她家断绝关系,两家不再来往。她甭上咱家来,我和月玲也不到她家去……”

还不等乙坤说完,陈妈就打断了他的话,道:“你说倒是个屁!世上那有两亲家不来往的?那女子不要娘家,难道我孙子还不要舅家?”

乙坤的双腿跪得发麻,就动了一下,换了一种姿势,恳求说:“妈,你答应吧!”

陈妈说:“跪!跪!跪到天黑,我都不答应。”

乙坤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到妈手里,说:“妈……”

陈妈双手接住,展开一看,立即扇了乙坤一个耳光,霎时,她脸色苍白,浑身颤栗,气得瘫坐在椅子上。

“妈……”乙坤抱住了妈的腿,说,“你答应我吧。”

“你怎能这般大胆,没有我的话,你敢把结婚证拿回来!这是谁出的鬼点子?陈妈又扇了乙坤一个耳光,并且把结婚证摔在地上。”

房门外突然闪进来一个女子,望着浑身颤栗的乙坤妈,甜甜地叫了声:“妈!”然后也低下头,跪在了乙坤身边。

陈妈看看是红裤子的女儿跪在那里,就把脸一扭,说:“你把我甭叫妈!”

“妈,你看……”月玲把她那份结婚证在陈妈面前扬一扬,说:“我们已经把生米做成了熟饭,你就答应吧。”

“我说不行就不行!”陈妈站起来,又拿出她那句口头禅:“我说了算!”

陈妈朝灶房走去。

乙坤和月玲仍然跪在那里。两人互相望了一眼,苦涩地笑了。乙坤朝月玲一嚅嘴,两人手拉手又向灶房赶去。

陈妈正坐在灶窝的板凳上长吁短叹,月玲和乙坤又一前一后走进门来。两人齐刷刷地站在陈妈身边。

月玲说:“妈,你老人家甭生气,这事都怪我们两个太年轻,不懂事,预先没跟你讲好。我们向你赔罪!妈……”

“你把我甭叫妈!”陈妈双手搂住膝盖,扭了个身,不去看他俩。

“妈,我们已商量好了,结婚时一切从简:不设席,不待客,不用你老人家受麻烦。”乙坤说。

“妈,我也不要嫁妆,我娘家也不要财礼。从今天起,我就不再回任家村去了。”月玲说。

听了两个娃的叙述,陈妈一时倒愣住了。

陈妈想:答应吧,咱一个堂堂正正的正派人家,怎能和红裤子这样的人打亲家?岂不遭世人笑骂!不答应吧,两个娃又坚决同意,而且“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陈妈实在为难,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就长长地“嘘”了一声,说:“我不管,你们爱咋办就咋办!从今往后,我没你这儿,你也没我这娘……”

2

前门“咯吱”一响,老大甲坤的媳妇金女,肩上挎了个花提兜,走进门来。

金女是一个礼拜前去娘家替爸爸帮忙收秋的。娘家没了妈,留下两个妹妹和爸爸三个人过日子。二妹银女虽然过了二十岁生日,但因十几岁那年出麻疹,高烧过后,留下了双目失明的后遗症,在家中连做饭这点小活计,也没法干。三妹幺女只好跟着爸爸出出进进,又是用提笼挑苞谷棒子,又是用架子车给地里送粪,里里外外都有她的份,像个男孩子似的。金女只好在秋收大忙时节,撂下自己家中的活儿,去“熬娘家”。反正,甲坤家有的是劳力,也不在乎金女一个人,于是,陈妈就支使她去帮爸爸和妹妹们做饭。娘家的秋庄稼已收了大半,爸爸又催她回家看看。

同类推荐
  • 沉睡者

    沉睡者

    一个A级签约王牌杀手的生死击杀,退役特种兵视角中的沉睡者计划,国际顶级杀手集团雷达组织的王牌签约杀手血刺,卷入致命的沉睡者计划,揭开一个惊天秘密……谁是沉睡者?谁会成为沉睡者?沉睡者将如何被唤醒?看国际顶级杀手如何联手记者破解谜团、斯诺登的泄密算什么,看沉睡者计划的惊天秘密!看大国如何利用纳米技术控制人类大脑。杀手小说从来都是吸引眼球的,从《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人性发掘,到《沉睡者》里面的欧阳北辰展现出来的爱国大义,让读者既能在阅读时候领略杀手世界的冷血、残酷、巅峰较量,又能从细微处展示人性关怀。
  • 留守

    留守

    本书是关注现实、关注农村留守少年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思念、孤独、早恋、自杀、谋杀、性骚扰等等现实问题,困扰着留守在山村的孩子与大人们,作品通过对山乡留守下来的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描述,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严肃问题,很具社会意义。
  • 火车,火车

    火车,火车

    本书为小说集。作者以冷峻、深刻的笔墨描写小人物的命运,传达来自草根阶层的呐喊和喘息。字里行间充满着温情和关爱,彰显出对人性的的探究和追问,是特定时间段一部分人们的心灵成长侧影。
  • 失去童心的岁月

    失去童心的岁月

    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段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颗颗童心备受蛊惑,卷进一场红色风暴中,让幼稚单纯的心灵染上了时代的烙印。
  • 我们的医生2

    我们的医生2

    第二本《我们的医生》终与读者见面了。第一本《我们的医生》是2005年年底出版的。两本书是同样的38万字,同样的体例和厚薄,堪称孪生姊妹。那是2002年的一天,香港爱国华侨、联邦制药董事局主席蔡金乐先生正式委托我完成他的一桩多年未了的心愿——“写写我们优秀的医生”。这么多年我始终忘不掉那双恳请的眼睛,那里面装着半个世纪的秋凉,凝重的没有一丝飘忽不定。就在那一刻我深信这双眼睛里看到的事情一定是大事情。
热门推荐
  • 倾覆之羽

    倾覆之羽

    思想,创造。不过弹指一挥间。装备,技能。一个念头而已。踏上征程,来到新的世界。我叫羽海,一个爱读书的少年。
  • 天启星耀

    天启星耀

    本书没有什么热血,这里只有人性:背叛、贪婪、疯狂、狡诈……但无论如何,能比他人过得更好,不就OK了?对了,还有两个逗比,一个穷挫、一个顺风无敌,那么问题来了,谁能活到最后呢?别想多了,这里没有什么儿女情长,这只是一个慢慢从那些所谓的“神”的手下逃脱的故事而已。要看撕逼,出门右转小撕代;要看龙傲天,出门左转XX大陆
  • 妃常嚣张:逆天狂妃

    妃常嚣张:逆天狂妃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意外看见自己的挚爱与闺蜜***,意外穿越:他是一个冷漠,让人敬佩的王爷对她竟是死缠烂打,他们的结果究竟如何......
  • 那场刻苦铭心的爱

    那场刻苦铭心的爱

    《总有一份情让满脸泪痕》一场意外,使一颗耀眼夺目的"星星"坠落!那颗"星星",照亮一位普通女孩的心!那份遇见唯美了整个曾经!曾经,他说未来一定牵起她的手去看尽世界的繁华!未来,他狠心的撒开了她的手!他微薄的身影永远消失在她的世界之中......最美的痕迹叫回忆...她...将会好好收藏起来......绝不遗忘丢弃!!!她记得他最爱的口味是柠檬......他喜欢柠檬的味道,酸中隐藏的是刻骨铭心的苦,苦中埋葬的是铭肌镂骨的酸......时光中的柠檬少年,你还好吗?
  • 电照风行

    电照风行

    女皇无论在哪里,都是王者——她称第二,孰敢称第一?
  •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介绍了:赵匡胤、乾隆帝、唐玄宗等帝王的故事。帝王的位置,原本是属于一家一姓的,谁得到了都不想拱手相让,哪怕是一个白痴都要死抗到底。要想坐上去,靠的是诡计多端的手段。因此,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结局,都是悲局。帝王是权力、富贵的象征,它的诱惑力让人摇着船橹一波一波地驶去,一直驶入腥风血雨之中。
  • 气象百变魔图

    气象百变魔图

    《气象变魔图》本书为您讲述关于气象的各种秘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在讲述每一个营销创新策划时,开发了一套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学习体系,经保证读者科学有序地进行自修与学习。该体系包括:经典回眸:从精选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巧手点金:提升你营销创新策划的动手能力和行动能力;思维创新:激发对现实营销难题的思考能力;实战要点:点破策划营销方案的关键新点;情景再现:在模拟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营销创新潜质。
  • 我的女友是灵狐

    我的女友是灵狐

    故事发生在偏远的小山村里,山村里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在很久以前这家人的祖先解救了一只生命垂危的灵狐,灵狐转修为狐仙,为了报恩守护李家世世代代千百年、代代相传李家诞生了世间罕见的玄阳天命人也就是这部书里的主人公,他天生纯阳仙骨,与狐仙相恋,一起踏上了离奇诡异充满了玄奇色彩的恐怖乡间传说。
  • 一宠成婚:甜美小娇妻

    一宠成婚:甜美小娇妻

    简介:三年前的逃婚,三年后的闪婚,顾婉婉内心是百般滋味流转在心头,俗话说好,闪婚厚爱,她呢?婚是闪了,爱呢?厚到喜马拉雅山去了。既然没有好多好多的爱,那她要好多好多的钱!可她那可恶的老公,身价百万却如铁公鸡般,一毛不拔。他邪笑“夫人资金紧缺?一夜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