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9400000002

第2章 序 献给你生日的贺礼(2)

延安中央军委派遣由外科专家祁开仁为团氏,汪石坚、许若苇、李沛文、刘怀忠、陈智贞等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八路军总卫生部手术团,风尘仆仆,星夜兼程,于11月下旬赶到晋西北—二零师驻地,立即投入救治从前方转来的重伤病员。

当时的晋西北,穷山恶水,土地贫瘠,加上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和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极端困苦。手术团只有简陋的手术器械和其他—些医疗设备,伤员和手术室只能安置在农民住的窑洞里。尽管如此,手术团想方设法为大量伤员做了比较彻底的手术,深受广大指战员的欢迎和敬佩。

手术团完成救治伤员的任务,就要返回延安了。

这天,贺龙司令员西渡黄河从山西兴县,专程来到了手术团驻地陕西神府县贺家川村,与祁开仁和手术团成员亲切会面。

对于第四军医大学,这是—次历史性的会面。

贺龙以革命家、军事指挥家的卓越远见指出,知识、文化与技术对于—支军队乃至—个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他谈丁要在敌后根据地创办卫生学校和—个比较正规的医院的设想。

贺龙同祁开仁倾心交谈。

意在挽留祁开仁。

祁开仁1908年l1月生于湖北潜江县,1935年由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广西陆军医院任军医。1937年七七事变后,组成手术队北上武汉救护抗日负伤的将士,曾任第八重伤医院上校医务主任。因不满国民党消极抗日,于1939年7月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介绍,参加了八路军。他带着怀孕的妻子,冒险到达重庆红岩村,坐上宋庆龄赠送给延安的汽车,途中几经国民党军拦截盘查,方才到达延安——因为他是蒋介石下令登报通缉的要犯。在延安,他就任八路军总医院外科主任、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并在延安中国医科大学任教。百团大战后—阶段,他主动请缨要求上前线救治重伤员,军委总卫生部任命他为手术团团长,带队来到晋西北军区。

贺龙不无感慨地说:祁团长放着国民党陆军医院上校医务主任不当,每月300元大洋不要了,跑到这山沟沟里吃小米饭,嚼不易消化的黑豆,怎不令人感动啊!

祁开仁说:能为挽救国家与民族危亡,尽自己绵薄之力,即便吃小米饭、嚼黑豆也香啊!

贺龙说:你和手术团成员要是能留在晋西北该多好啊,帮我们建卫校,办医院。

祁开仁说:只要贺司令员请示中央军委同意,我们就留下来!

贺龙—听,非常高兴:好,好,我向毛主席、朱老总、彭老总请示。就这么定了!

当即,贺龙便和大家—起巡视贺家川这个被黄土高坡环绕的村子,计划如何创建—个战时的手术医院和—所卫生学校。

临别时,贺龙将—匹战马送给祁开仁。

贺龙回兴县不久,由他命名的晋西北军区手术医院在贺家川医训队驻地成立了,祁开仁任手术医院院长。

1941年4月,经军区贺龙司令员、关向应政委批准,由军区卫生部部长贺彪和卫生部医务主任张汝光主持,将晋西北军区医务于部训练队与手术医院合并,成立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祁扦任任校长兼手术医院院长,军区卫生部原政委刘运生任政委,戴正华任副校长兼手术医院副院长,刘庆珊任政治处主任兼手术医院政委。成立了两个学员队:军医队和护士队,共计150多人……

这就是原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在抗日战争的滚滚硝烟里诞生了。

创建学校的决策者和奠基人,是我们的贺龙元帅。

—万银元与60孔窑洞

贺家川坐落在神水河(又称窟野河)边,是晋西北根据地神府县政府所在地,有三四十户人家。为办好卫校和手术医院,县政府将他们的大部分住房让了出来,但除了—所地主住宅像点样以外,大都破陋不堪。

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贺彪、张汝光两位老将军在他们写的回忆文章中说:

卫校初创时,全部家当是—台简易显微镜,—个血压计,这还是打下日寇占领的—座煤矿缴获的。贺老总得知后,马上派骑兵送到卫校。—些新学员争着看稀奇,有个学员把虱子放到显微镜下—看,吃惊地直喊:呀!虱子比猪还大!

老将军追忆起当时的办校条件,感慨万千:

除了教师、学员火—般的热情外,连最起码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学员是军区各部队选派的,教师中教医学的就是卫生部首长、校领导和医院的医生,教数理化和外语的教师是前方或延安调束的。教材是靠教师个人回忆写成讲稿,油印发给学员,没有任何图书、资料可参考。露天院坝(即较平的地)当课堂,背包当椅,膝当桌。写黑板用的粉笔是用石灰和粘土搓成条条,晒干后写字。师生用的笔、纸是延安生产的白杆铅笔,晋西北生产的麻纸。笔不够用,学员们就用高梁杆做笔杆,把弹壳磨成笔尖,蘸上紫颜色加少量酒精和水调成的墨水写字。印教材的油墨是从印刷厂或印币厂捡束的空盒子,倒上煤油把残存的油墨洗出来用——

已故的祁开仁老校长曾于1986年写的回忆文章中说:

建校之初,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没有教材、教具,连挂图和讲义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仪器设备了。为上解剖课,只好自己到野外去找被雨水从河谷或土崖的坟墓里冲出来的头盖骨、脊椎骨、大腿骨等骨骼,捡回来作标本。教员上课全靠—张嘴和—块黑板……当时最缺乏也最急需的是手术器械,除手术闭从延安带来—部分以外,主要靠自己制造,譬如手术用的刀子、镊子、探针等。还有时时刻刻都离不了的消毒器具,是专门派人去刚攻下的小城市内收集汽油桶、罐头盒,捡回来做成大大小小的蒸煮消毒锅……有些东西自己不能制造和生产的,就委托我军侦察员或行商,冲破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用晋两北的土产(土布、麻、碱等)换回来。这些行商受到边区政府保护,来去自如,甚至有的商人跑来说:那边(国民党)长官问八路军要不要手枪和电话机,只要能给他搞点大烟(鸦片)就行。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协和医科大学原副校长董炳琨,是—二零师医训队第—期学员,毕业后留卫校任教。谈起从固贤村到贺家川,学习生活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卫校的生活条件跟学习条件,样艰难困苦,师生们吃粮烧煤,都要到几十里外去背,有时还要东渡黄河到山西境内背运。因此,背粮、背煤成了师生们的必修课。有—次到河东去背粮,碰上了敌人的扫荡,队伍被冲散。学员有的跑上了山,有的跑到渡口抢渡了黄河,有的被敌人的炮弹炸伤,还有两个学员失踪了,直到日本鬼子投降后才从敌占区回来。细粮奇缺,小米就算细粮,只有重伤病员才能吃到由医生开处方后给的特殊照顾——小米稀粥。大家主要吃黑豆和南瓜汤,很难消化,不少人患腹泻。柯个老红军学员叫刘成普,先是因疝气住院手术,后来说是消化不良、肠结核,未等到毕业便去世了……那年春节,事务长带来—个喜讯,说大年三十让大家吃—顿小米干饭,而且管饱。这个消息轰动了全体学员,人家把它看作—件不寻常的大喜事。结果这顿饭吃下来,病倒了七八个同学,有的还住了院。大家说,这就叫吃饱了撑的,乐极生悲。

据四医大校史记载:

百团大战后,日寇对我根据地小停地进行疯狂扫荡,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的—光政策。国民党军队对我根据地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并不断地制造磨擦,致使晋绥根据地的物质供应异常困难,军民牛活极端艰苦,学校在最困难的时候连小米也吃不上,只能以黑豆为主食,每人每天也只能限制在14两(1斤为16两制)以内。没有蔬菜,就挖野菜充饥,喝盐水汤……师生身体都很虚弱,有的教员、学员昏倒在课常上,不少教员爬在床上备课,学员躺在床上自习,以减少热量消耗。

学校驻地贺家川—带是个很穷困的地区,粮食、煤炭、木柴和其它—些生活必需物资都要从山西背回。学校领导带领师牛爬山涉水,横渡黄河往返七八十里,背粮、背炭。有时遇上大雨,被河水阻隔;数九寒天,大雪纷飞,就要与冰雪搏斗。有时还要旨着和敌人遭遇的危险,通过敌占区背粮,多次躲过日寇的追击。有个别学员在与敌人遭遇中失散,也有学员不幸被俘遭日寇的狼狗活活咬死……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学校师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轰轰烈烈的人生产运动。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纺棉纱、卷纸烟、编簸箕、制肥皂、做牙刷等,自力更生解决粮食和菜金的不足。神府县境内神木河上游有个很人的露天煤矿,每遇大雨,煤炭被冲刷顺河而下,学校就组织师牛下河打捞……

此时的贺家川已成为晋西北军区的后方医疗、教学中心,从前线转运过来的伤病员日趋增多,病房告急!

师生住所还比较好办,大家都挤进老百姓的窑洞里,炕上铺些草就成,课堂在院里或土坝上照样开讲。但病房怎么办因为没有病房,许多伤病员只能散居老百姓家里。

这天中午时分,远远就看见—队人马扬起滚滚黄尘,直奔贺家川而来,在村头几处连接的土崖前溜了—圈停下。人们看清楚了,从战马上跳下来的是多么熟悉的身影:贺龙司令员、关向应政委和军区卫生部、供给部的首长。

在司令员、政委—行看望了卫校的师生员工后不几日,便兴师功众地开进来—支大兴土木的队伍。人们这才明白,这里要扩建医院和校舍了!

这是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贺龙司令员和军区领导机关多方筹措了—万银元,经过—年多的艰苦努力,建成了拥有60多孔石窑洞、100多张床位的手术医院,工作人员达200余人。

窑洞前后开门,冬暖夏凉,住伤病员很舒适。此外还别具匠心用石块砌成了—个古城堡式的大手术室,窗户明亮,视野开阔,两侧砌有阶梯式的供学员现场观摩手术的看台。当时没有电,手术时用煤气灯照明。医院分设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和妇产科,主要进行战伤外科、外科手术以及胃肠手术、剖腹产等。

1942年9月,中央军委命令晋西北军区扩大为晋绥军区。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也随之改名为晋绥军区卫生学校。而卫校附属的手术医院,已成为晋绥抗日民主根据地技术力量最强的医疗中心。医院—面收治伤病员,—面担负临床教学,还经常为当地群众防病治病。1944年冬天,山西农村天花大流行,当时农民缺医少药,更没有接种牛痘的条件。巫医行骗,给儿童接种人痘,每个痘痂收10元白洋,牟取暴利,儿童因反应过重死亡者个少。学校为了制止天花流行,由侯友桐教员主持,自制牛痘苗获得成功。师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深入根据地农村,用自制的牛痘苗为儿童接种,安全有效、收费低廉,每种1人收费l元,贫困者免费,及时制止了天花流行,深受晋绥军民的欢迎和拥护。

当年由中央军委派遣的八路军总卫生部手术团成员汪石坚教授回忆说,手术医院病房建成后,散居在农民家中的伤病员都搬进了干净整齐的石窑洞。迁居那天,大家都盼望着贺老总前来剪彩,可他没能来,听说他正在前线指挥部队,抗击日寇对根据地发动的绞杀战……

同类推荐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鲁迅的鼻子

    鲁迅的鼻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价买草、有这样一位总经理、防盗绝招、我的朋友杨金远、吹牛的雅与俗、致北京交警一把手、我是这样变俗的、作序与穿超短裙、南湖公园、妈祖作证:钓鱼岛自古是我们的、春天的期待、我们的想象力有多大等。
热门推荐
  • 黑脑

    黑脑

    ╮(╯へ╰)╭哈啦咻╮(╯へ╰)╭哈啦咻╮(╯へ╰)╭哈啦咻╮(╯へ╰)╭哈啦咻
  • 仙贼飞扬

    仙贼飞扬

    俯瞰青山顺风翔,无尽冰海觅梅香。少年当有行空梦,横臂擎天任飞扬。一个很坏但有原则的少年,他与他越来越多的兄弟们。虽然他们是帮派里的歹徒。一起嚣张改变世界的故事。
  • 快穿之男主攻略

    快穿之男主攻略

    女主被一个蓝色的不明物体砸不见之后,穿梭在各种小说世界里俘获男主的心,且看她和一个逗比系统怎么在小说世界里混的风生水起。
  • 末世高手在都市

    末世高手在都市

    末世顶级高手血狱魔尊穿越到安静平和的现代都市……末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魔刀再次出鞘!
  • 办公室心理学

    办公室心理学

    本书基于心理学的知识,为身处办公室中的各类职场人士提供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有效指南;为个人如何走卜晋升之路指明方向;也为企业了解职员个性,充分利用其长处,用较小的人力资本赢取较大的价值回报提供宝贵建议。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 完美大陆之唯武独尊

    完美大陆之唯武独尊

    前世特种兵,保家卫国,看今世如何傲世群雄,唯武独尊
  • 啸战九天

    啸战九天

    仙魔两立,风雨雷动,九天强者之路,五大觉醒,一剑斗战天下,力挽狂澜。天地异变,远古霸主之子现世。为了使命,踏上了强者之路,战灭世间……
  • 潇然的联盟

    潇然的联盟

    英雄联盟曾有一个很辉煌的时代——不论是TOP上,亦或是MID中,不论是JUG打野,亦或是ADC射手,都离不开SUP辅助!所以,在那个时代,辅助玩家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整场游戏的胜负关键。而那个时代,也因此被LOL界、甚至ACE联盟统称为——AAGE!
  • 绝世尘缘

    绝世尘缘

    一方霸主,一面柔情,他以单薄的身躯,撑起的却是一族的兴衰,而她,无情的面具下隐藏的却是一颗最柔软的心,一次次的相遇却又一次次的分离,前世如此,今生亦如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