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0000000001

第1章 编者的话

六月,贾宏图先生来电话,他的声音带来北方的风。我建议他把几年前出版的两大本《我们的故事》重新精选成一本,既可以节省阅读的时间成本,又能低价面世,让广大读者特别是老知青们方便分享。我说,趁着现在精力还行,再为老知青做点事多好。

好!宏图先生一口答应。没过多久,我便收到了他的精选稿,他从《我们的故事》中精选了50篇,又做了一些补充。《我们的故事》两本书700多页,120多个知青人物故事。宏图收集釆写的这些知青故事,是他数十年的心血,退休之后终于有时间成书,便一气呵成。那时侯,人们一窝蜂地为商人写作时,宏图先生却不计名利执着于为巳经解甲归田的老知青写作。这些文字虽不是“披阅十载”、“字字看来皆是血”,却是带着他的体温和心跳,是被作家梁晓声称为“第一等的情怀”之作。

在那个微雨的午后,我怀着一种期待阅读,那些滚烫的文字,让我又一次看见了他永不退休的激情与思考。我与宏图先生三度合作,每次阅读都唤起我“连自己也烧在里面”(鲁迅语)的激情。《我们的故事》是我在2008年编辑出版的,那时候京津沪杭西安济南等各大城市的媒体都有连载和报道。那一年《我们的故事》在上海美术馆签售,那里正逢陈丹青、李斌、潘蘅生、刘孔喜等老知青们的画展。那天,仿佛是“我们”的一次盛大聚会,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的知青们,都巳是两鬓苍苍,可是眼睛里还存有一丝那个远逝年代的光辉。知青们围着宏图,签售的队伍一直排到二楼,有些老知青还拉着宏图讲自己的故事,那时我感到“我们的故事”还要讲下去。

果然,时隔一年,我们又出版了《我们的故事》续集。

这些年,我一直关注知青问题,我编辑了一些知青作家的书。每读这些文字,常常热泪奔涌,我看到了千百万知青人还在,心未死,中国知青巳经成为当今思想最解放、追求自由最坚定的群体。我们把这本新作定名《青春1968》,因为1968巳经成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代名词。那一年2000万知青奔赴农村,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事件。政府为了甩掉失业的大包袱,将这些本该读书深造的年轻人推到农村,那场上山下乡运动一直持续到1977年。“文革”十年,整个中国教育停顿,有的地区因初中生全部上山下乡,停办了高中。有人说,2000万知青成为“文革”的牺牲品与四个现代化的废品。这是个人的不幸,也是国家的灾难。

贾宏图就是1968年的知青,他下乡到黑龙江省建设兵团。在下乡前后,他和知青们一样接触到现实,亲眼看见了文化被文盲嘲笑,知识被愚昧扼杀,民主更被彻底坐压,眼看着青春、理想、人生抱负都付诸东流,知青们渐渐觉醒。1978年底各地知青返城请愿成为最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督促中央“认清”不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的政治后果,从而推动中央“工作重心的转移”。所以,知识青年又成了结束文革的主力军,也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先遣部队。

所以,不说1968,就说不清楚新中国历史,甚至说不清楚中国的改革开放。

宏图先生是最早开始反思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一代知青命运的作家之一,他似乎通过写作探寻着自己的精神血缘。他在对一个个知青案例的釆访、写作中“反思和审视自己”,他非常坦荡地解剖自己一“由于当年的愚昧无知、狂妄自大、胆怯懦弱、自私和利己,使自己和别人的命运雪上加霜。也许上帝都会原谅我们在那个特殊时代的错误,但我们还是应该毫不回避地记录下来,那可能是我们的后代最为珍贵的人生宝鉴。”宏图的反思,说出的是一代知青这辈子要说的心里话。

有一个知青叫金学和,他能诗文善歌舞爱助人,还在窗台上试验早熟的小麦品种,他是知青们的精神领袖。在一次搬运木头时,他为救战友被原木砸死,省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但那是“一次人为的事件”,宏图自此开始反思:“他的死是否值得。”

那个年代,中国的教育就是“革命”、“斗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许多歌曲、许多文章、许多英雄事迹都号召人们奉献、牺牲。所以,当公社号召去大江里捞木头,上海知识青年金训华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大队的羊群落水了,又有天津女知青张勇为救羊而牺牲。木头、羊群和人,孰轻孰重,在今天连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而在那个年代,人们忘记了自己最重要的属性。

宏图先生是个非常敏锐也非常有分寸的人,这和他多年从政并在新闻岗位工作有关。他出任过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化厅长、《黑龙江日报》社社长,也许有些话他并没有说,但是只要沿着他的追问稍一思考我们就会明白,那些年轻的生命,无论死的光荣还是死得其所,对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最大的悲剧,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一个社会需要有见义勇为、甘于奉献,但更需要自由、平等的契约精神。贾宏图的分寸就在这里,他绝不会说:先定契约,后谈奉献,不定契约就不奉献。他只能一次次扪心自问一我们时代造就了许多这样的英雄,英雄舍己救人的事迹不容置疑,但造成英雄的条件是值得反思的。这些年,因为事故还不断涌现英雄,一些人总是把丧事当作喜事办。因为出了英雄,其他就微不足道了。这是更大的悲剧。这样的悲剧还让它演下去吗?……

尽管死亡是经常发生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他们的死,是否死得其所?时常使我苦苦地思索,夜不能寐……

《青春1968》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人与事。1968浓缩了一个时代的青春、热血、盲从和莫名的仇恨,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长的阴影。当年被骗了青春和命运,而今又看见那些鼓吹别人奉献自己贪污腐败的人,老知青们不禁要问:我们献了青春献终身,奉献了终身献子孙,可换来的是什么?我们还要为明天付出多少代价?人们在愤怒之余便是躁动不安,因为失去了安全感。所以我们就看见,地铁门刚一打开,上面的人还没下来,下面的人就往上拥;飞机尚未停稳,人们就慌乱地打开行李箱;开车的路上,常有追尾;只要是排队,就有人加塞儿、破坏规则……人与人充满着戒备、猜疑,甚至仇恨。

对于那段知青历史,宏图非常清醒,这一代人眨眼就会过去,身体在衰退,思想能力与写作冲动都在减弱,如果不抓紧抢救第一手资料,那就真正对不起祖国对不起历史,也对不起自己失去的青春。所以他一直坚持写知青的故事,探索这一段中国历史,《青春1968》,是对中国历史的又一次抢修。

在《青春1968》中,我们能感受到宏图的一种努力、一种抵抗,抵抗生命的自然进程。这种抵抗与不屈依然保留着1968的影子,这代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至今依然像当年一样满腔热血,绝不甘心沉沦,哪怕熬干最后一滴血,也要用生命的余辉发出最后的声音一独立表达自己的历史,传承中国知青记忆。

现在,我又一次编辑知青的故事,那些年轻的容颜不断地在案头浮现,他们让我一次又一次想到自己多么幸运!宏图先生笔下的知识青年牺牲的时候,我还在哈尔滨读小学。或许当年我吃的哪一个馒头,就是他们种的麦子。我多么幸运!我是1975年下乡的小知青,1977年就通过刚刚恢复的高考重返城市。我也救过山火,也差点被机器绞死,但是我活着回来了。

回来了,我最想说的就是:热爱生命,热爱这个世界。比起那些逝去的生命,所有活着回来的知青都是幸运的。翻开宏图带给我们的故事,你心里升起的是满足,是珍惜,是爱。我想,这也是宏图最后的表达。

宏图先生历尽沧桑,不论在哪里,他从未放弃对知青历史的追问。他依然在不断地釆写知青、回访知青、救助知青和知青的遗孤。过去如此,未来也将如此,这巳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他年轻时候在北大荒种麦子一样,他现在依然每日耕耘,为我们播种精神的麦子。

萌娘

2014.12.7 北京

同类推荐
  •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援藏工作队的重要学习成果和精神收获。这部诗文集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龙江援藏队员们对西藏的热爱眷恋和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情怀。
  •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
  • 记忆巡踪

    记忆巡踪

    漫漫人生路,回蓦成篇章。作者毕生的职业生涯,都是肩扛录像机,把镜头对准他人与社会,用胶卷、胶片、录像带、储存卡,留下了社会变迁、七彩人生、壮丽河山、国际友谊等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卷,那时的他,几乎是忘我的。退休离岗后,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而后蓦然回首:终于把镜头聚焦自己,追溯昔日的人生足迹,把已逝去的春花秋月、功过得失、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定格在这本自传体的回忆录——《记忆巡踪》中。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爱情鱼与智慧瓶

    爱情鱼与智慧瓶

    爱情在邂逅智慧瓶的最初,缘分就已注定,他会为你流尽生命里的最后一滴眼泪。
热门推荐
  • 魂裂

    魂裂

    夜晚,郊外的一栋别墅里一个小女孩在不停的哭泣。她畏缩在一个小小的角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女人将尖刀刺入了自己父亲的胸膛,父亲的血液不停的流淌在地板上,小女孩的眼里满是害怕与惊恐。
  • 金觚奇案

    金觚奇案

    龙城是S省的省会,虽说比不上京津和沿海大城市的规模,但作为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也有它深沉浑厚的一面。在悠久岁月中形成的文化堆积和历史印记,构成了它的辉煌和骄傲。如今在现代经济模式中,龙城经济实在没有自己的现代特色,它所依赖的只是一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即是对大自然赋于它的资源的疯狂发掘和初始利用。因此,只要你在龙城市郊区走一走,你就会发现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进行生产的星罗棋布的小煤矿、炼焦厂、小铁炉等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在红火得不能再红火的资源发掘的热浪中,一种被国外经济学家视为顺报率最高的行业——古玩收藏,也在这里悄然兴起,并很快被这里的人们接受,以至很快发展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市场。
  • 《木马之恋》

    《木马之恋》

    倩雅,是某校超自然调查社社长,她其貌不扬,却引来两个美男子的争风吃醋。一个傲娇的天才少年夜冰雪,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有轻佻的男子辰雪熙。看看在这场爱情争战中,求丘比特的爱神之箭到底花落谁家?
  • 小妞野蛮:校草大人请自重

    小妞野蛮:校草大人请自重

    问题少女VS傲娇校草刚转学就得罪了校草,陈桃花就注定了以后的悲惨生活。在学校闹得水火不容,没想到还要和这恶魔同住一个屋檐下。酒醉强吻,第二天就莫名其妙的成了他的女朋友。小妞害羞扭脸,“哎……校草大人,你自重!”某小妞泪奔,真不该误惹这恶魔,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 铁关刀

    铁关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逃婚王妃王爷别追

    逃婚王妃王爷别追

    穿越到古代的她,发现自己居然穿越成男人,可俺的心还是爱帅哥地。美男在侧,焉有不吃之礼,可为什么他却说她是他的王妃?还是他刚刚娶的三个王妃之一?囧,她不要跟人分吃好不好!不做米虫,反正自己也能养活自己,古代的女人也要有金钱才会有地位,钱钱钱,真是个好东西。你抢我男人,我就抢你的钱!
  • 我本顺天

    我本顺天

    然汝不顺天地阴阳自生自灭之理,妄想矫揉造作,希图不死,是逆天而行,亦有不合。一个起始于逆天之旅的故事。
  • 错吻成灾:总裁诱妻36计

    错吻成灾:总裁诱妻36计

    “祁先生,这个包……”“买!”“祁先生,这条项链……”“买!”“祁先生,这位美男……”“敢看其他男人,罚你五天不能下床。”于是某女光荣的被化身为狼的某腹黑扑到了。事后,某女捂着被子可怜巴巴的说道:“我们再也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不是说好的什么都依我吗。”“什么,刚才玩得不愉快?那就再来一次。”于是某女再次被扑倒吃干抹净,连渣都不剩。PS: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海盗学院

    海盗学院

    我们的梦想可以在现实中生存多久?一个野心勃勃的海盗,流窜到五光十色的大陆。丛林世界,群星闪耀,等待他的会是何种前景?诸族林立,乱战不休,为何他变卦无常?驰骋三界,纵横天地,怎奈是英雄气短?彩云易逝,红颜易老,三生石上是谁在守候?热血,残酷,柔情,悬疑……一切尽在字里行间。
  • 随身空间:农女也修仙

    随身空间:农女也修仙

    未完结……菇凉我换阵地了,菇凉们不要入坑。古月,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大学生,一个意外之喜让她拥有了空间。从此治病救人,修仙长生都尽在手中!然而也是这个空间让她的身世充满了迷雾,揭开谜底的路途中困难重重,她到底是去是留?且看她一步一步逐渐揭开的身世之谜,顺便收获妻奴一枚!“殿下,姑娘……”“什么姑娘?要叫夫人!”“殿下,夫人把偏殿拆了!”“什么?怎么拆的?夫人没累着吧?”“……”推荐新书起点女生网《王者大陆之失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