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1300000016

第16章 喜鹊叫喳喳一(2)

三日后,县政府就下发了红头文件,对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制定了“树随地走,谁造谁有”的政策,要求全县“高度重视”,各个乡镇“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落

实”。随后,县里还专门出台了造林奖惩政策。政策规定:造林成活一株,补助一元;死亡一株,罚款两元。

当我看到那条政策规定时,禁不住乐了。

它让我想起了若干年前,某山区县一位林业局长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某县为了鼓励群众造林,出台了一项政策:种一株树,奖励一元。此政策一出台,群众的反应淡淡,蹲墙角该晒太阳的晒太阳,该睡大觉的睡大觉,没人把一元钱当回事。眼看着上级下达的造林任务就要泡汤,无奈,县里便紧急调整政策,任务下达到各家各户,并规定:少种一株树,罚款两元。调整后的政策再出台,群众反响强烈。给一元,没人心动,可要是从自己的腰包里往外白白掏出两元,农民心里的“算盘珠子”不能不拨拉两下了。于是,家家户户门窗紧闭,涌向荒山,挖坑种树,好不热闹。未出几日就完成了造林任务。

一则是奖励性政策,一则是处罚性政策。一奖一罚,政策的效果截然不同。

我不知道,东阿的造林政策在制定之前,是否到那个山区县取过经。但能感觉到,这两个县的政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看得出,政策的设计和制定者是了解农民的,知道农民心里想什么。

县长是个急性子,杜吉利的性子也不慢。

“绿色风暴”刮起来了。春节未到,天上还在飘着雪花,东阿春季造林动员大会就召开了。县长在大会上做了动员报告,副县长朱凤泽具体部署。各乡镇的乡镇长、林业站长瞪大眼睛听着。小本子上刷刷地记着一个又一个数字,丰产林的标准,规格,行距,株距,绿化带长多少,宽多少……末了还记下了几句关键的词:在规划范围内的地块,能种树的地方都要种上树,不能降低宽度,不能断档。不能……不能……

杜吉利瞥一眼台下的场面,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会后,各乡镇把造林任务刚刚分解到村组,村组就把群众发动起来。杜吉利跟我说,那种场面,已经多年未见了,就跟电影《暴风骤雨》里的场面差不多,村村组组对田间地块用皮尺重新进行丈量,立牌子,插橛子,谁家谁家的,造多少,种什么树,一一落实。

全县春季造林动员大会后,林业局又召开了本系统的春季林业生产专题会,在会上,杜吉利讲,今年这个春天在东阿林业的历史上一定是个不平凡的春天,我们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

林业局担负技术指导,督导和苗木供应等任务。大年初四,杜吉利和他的同事们就在各个造林现场用帆布搭起窝棚,插上彩旗,当第一株树种下去之后,紧张的春季造林就开始了。窝棚既是指挥部,又是宿舍,也是苗木浸水发放点。那些天里,杜吉利和他的同事们吃在窝棚里,住在窝棚里,夜以继日地忙活着。有的人手脚冻裂了,嘴上起了泡,嗓子喊哑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造林很快进入高潮,劳累了几天的林业局干部职工在窝棚里睡得正香的时候,猛然惊醒,冷风,雨点,雪花扑面而来,窝棚不见了。天亮后才知道,14个窝棚刮坏了6个,冻感冒了7人,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

种树难,种树难,难就难在如何使树木成活。许多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有的地方,甚至连续五年以上在同一个地块种树,最后还是没存活几株。汗水没少流,功夫没少下,一遍一遍地种,一片一片地枯萎,往复不断地折腾。什么原因?——老天不帮忙呢。唉!一声叹息了事。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人,而不是天。

一样的立地条件,一样的气候,一样的降雨量,一样等级的苗木,东阿县造的林,却种一^株,活一株;活一1片,成林一’片。东阿人,是在树身上使了縻法吗?

补植补造——在东阿人的造林规程中已经没有这个词了。一次造林,一次成功。根本不用补植,不用补造。我问杜吉利,有什么秘密吗?杜吉利笑了,说,三条:一则用心;二则讲科学;三则与利益挂钩。他说,苗木浸水蘸根,挖坑,植苗,浇水……

每个环节都用心对待,再加上奖罚动真格的,就没有种不活的树。

年底,县林业局统计,2003年,全县造林18.2万亩。其中,营造了1000亩以上的丰产林10处,500亩以上21处,200亩以上的30处,共建高标准绿化通道26条,绿化沟渠56条。副县长朱凤泽跟县长不无感慨地说:“你定的造林指标,几乎翻了一番完成了。”他说,“老杜和林业局的干部职工能打硬仗,应该给他们记功啊!”

2007年,东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的称号。金色的牌匾挂在林业局的会议室里,阳光一照,耀眼生辉。

此后,东阿县造林热潮迭起。公司造林,部门造林,合作造林,股份制造林……到2009年6月底,东阿森林面积已达5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12.5%飙升到现在的47%。沟渠路旁,田头地埂,能长树的地方,全部种上了树。也怪了,东阿近几年的雨水也特别好,种上的树疯长,像吃了阳药一样。杜吉利看在眼里,格外高兴。他写了一首诗,赞道:

白天不见村庄,

晚上不见灯光。

小雨淋不溫衣裳,

走路晒不着太阳。

这首诗被广为传颂。前段时间,我到南方某省出差,见那个省正在搞大规模的“平原造林运动”。听朋友讲,他们的造林标准就是:“白天不见村庄,晚上不见灯光。”我听后笑了,说,这个标准很有文学色彩,是谁定的?他回答说,是省委书记。

那位省委书记是不是读过杜吉利的那首诗而受到的启发呢?这话不好问,也不便问。

绿色情怀

他爱那些树,爱那些喜鹊。

一年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杜吉利都在乡下转。转什么?一局之长不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批文件,整日跑林子里能转出啥名堂?不一定转出什么名堂,但只有转一转,看一看,他心里才踏实。看什么?看苗圃里的苗情,看林子里树的长势,看有没有虫害,看喜鹊巢又多了几个,看喜鹊幼鸟的羽毛丰满了没有……总之,一段时间看不到那些树,那些喜鹊,他就打不起精神。

他的车上常年备着一个俄式望远镜,下乡时就攥在手里,时不时就停车,钻进林子里,望一望林子深处的“情况”。

我在东阿的鱼山、铜城、陈集、姜楼等乡镇采访时,许多村民跟我说起杜吉利,说他是个给老百姓办亊的好局长。种什么树栽什么花,他们在拿定主意之前,总要听听老杜的意见,心里才有底儿。凡有农户反映树木得病的事情,杜吉利总是在第一时间派出技术人员,现场诊治。前些年,他看到老百姓的庭院大部分都闲置着,有的即便种点韭菜、小葱,也没什么效益,他就建议农户在庭院里栽植石榴、梨、苹果等经济林种,发展庭院经济。没有苗木的,林业局支持。乡村庭院经济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如今的东阿乡村,家家是花园,户户是果园。春天满院姹紫嫣红,秋天满树果实累累。当闻知老百姓收获的果子又卖出了好价儿,甭提杜吉利多开心了。老百姓编的顺口溜是这样夸杜吉利的——

村村种树,喜鸦入住。

利在千秋,功归老杜。

杜吉利担任县林业局长已有十余个年头了。十余年来,他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都奉献给了东阿的林业事业。

然而,最初这并非是他的自愿选择。早年间,杜吉利学的是师范教育。在聊城师范学校读书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他影响颇深。毕业时,本来可以留在城里,可他毅然选择回到乡村,当一名小学教师(随他一起悄悄来乡村小学任教的,还有一个家在城里的“大眼睛”女生,后来那个“大眼睛”成了他的妻子)。讲第一堂课时,他把陶行知先生那句著名的话写在了黑板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当年陶行知在晓庄师范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在乡村生根开花,并掀起一个“新教育运动”。

毕竟,他的想法太理想化了。一切必须在体制的框架内运行,教育更是如此。还未及把“生活即教育”的种子播下,他就被调到县城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后来,他又当了副镇长、镇长、招待所所长、电业公司副经理。也许是命运使然,满腔热诚想搞“新教育运动”的杜吉利从此却偏偏彻底告别了教育。1998年9月,组织上任命他为东阿县林业局局长。幸耶?悲耶?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那些天,看不到喜鹊;那些天,听不到喜鹊的叫声。

他到林业局报到那天,立时傻了眼。林业局的办公房破烂不堪,办公桌污溃斑斑,桌面上尽是窟窿,电话都是“哑巴”(因交不起电话费,线被掐断了),干部职工已经半年没发工资了,还有四家起诉讨债的。有人戏说,拍解放前的电影,不用去别处找破败凋敝的外景,来林业局就行。这哪里还有政府部门的样子啊!更严重的是,人心涣散,工作几近瘫疾状态。因是第一天上班,他想跟大家合个影,张罗了半天,也没找到几个人,最终还是没有合成。有人私下跟他说:“这个烂摊子气数已尽,没治了。你赶紧走吧。”

同类推荐
  •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主要内容分为话本小说概述、宋代话本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章节。“话”在古代有一层含义是“故事”,这种释意在隋代就已经通行了,唐、宋、元、明都沿用这一意义。
  • 再见亦是人生

    再见亦是人生

    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说再见,可人生中却充满了再见,这些都令我们感到不安。总在担心眼前的这些明天再也不会出现,难过地流着泪,迟疑地挥挥手,不情愿地在心中默默说声再见。你可曾记得,初降人世的日子里,面对陌生的世界心中充满的好奇;可曾记得,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面对成长眼中充满的迷离;可曾记得,走过的这些年里变化无常的每一季云天;可曾记得,每一个美好思念里温馨动人的瞬间……走过的路,我用笔细心记录,其中的所有,都是日后的感动。年华流过,我用文字将它永远留住,在纸上,在心中,在那曾经走过的每一条街道旁。
  •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女诗人余秀华的首部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 莫言散文新编

    莫言散文新编

    本书从属于《莫言美术馆系列》,由莫言发起,汇聚“当代最富影响力的美术家、收藏家、设计家,以文字表达对艺术的感悟、思考与创作中的得失。描写了艺术如何既偶然又必然地改变了他们生命的道路。”这是延伸在美术馆之外的修辞空间,是感知艺术创作的“现身说法”。而莫言心声系列正是其中的一套书,包含《莫言散文新编》、《莫言讲演新篇》、《莫言对话新录》三本。小说之外的莫言,思维睿智、谈吐文雅。文章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中阐述作家莫言的思想情感。本次收录丛书完整展现了小说之外的莫言。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热门推荐
  • 七龙八门

    七龙八门

    神之大陆万族林立,中原七国战乱不休,七位天骄横空出世:霸气凛然的黄金神龙使君临天下。豪爽狂野的紫电狂龙使威震一方。亦正亦邪的暗黑魔龙使风流多情。厚实稳重的玄甲神龙使一夫当关。仙气飘零的沧海神龙使游历四方。春风拂面的碧玉神龙使空中曼舞。铁面无私的银光翼龙使手握天平。260年后,传奇继续,风云再起!
  • 冬花心语

    冬花心语

    “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当一个人受的委屈太多,且又无力改变时,面对他(她)的可能就是性格的扭曲;当然,意志坚强者,会以逆境作为动力,奋力拼搏的。
  • 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把爱情放进实验室,会出现什么结果?让科学家当你的闺蜜,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听多了那些泛泛的情感建议,又不想看那些枯燥的理论分析,那么……
  •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本书以物流运输作为研究对象,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物流运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实务。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物流运输概述、现代物流的基本结构、现代物流运输决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物流运输、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成本管理、物流运输纠纷及其解决、物流运输组织管理等内容。
  • 莽荒化神

    莽荒化神

    在黑暗森林的外围,大难不死的魏晨重生了,以别样的身份去揭露这个世界的面纱……让我们跟着主角的步伐一步步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吧。
  • 神州志

    神州志

    神州大地,五帝神秘失踪。一枚奇特的戒指却把另一世界中的荀昊然带入到神州大地上。“双鱼玉佩”事件、1983年中泰灵异大师斗法、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俘虏……别人靠神通秘籍修炼,荀昊然却靠完成一个个任务升级,且看我们的主角如何在这异世中一步步走向巅峰。
  • 御制官箴

    御制官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鉴(中国传统文化选编)

    冰鉴(中国传统文化选编)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冰鉴》与《挺经》皆是曾国藩吐尽毕生的心血于临终前写成的“压案之作”。
  • 将军的爱妻

    将军的爱妻

    绝色倾城却被深锁高阁十七年......肤如凝脂体似白玉的背后却隐藏着骇人听闻的秘密......她是看过一眼就再也不能相忘的女子她是只见一面就深陷其中不能自已的魔咒她是将军夫人却流落番邦失去记忆她是安国王妃却从没有知道她的来历廖纪落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可是......我是谁?我是站在父亲身后的云不留?我是坐在阁楼之上的廖纪落?我是深居护国将军府的夫人?我是安国王府中最受宠的纪王妃?http://novel.hongxiu.com/a/93020/同期连载:《君只爱--帝姬无颜》一日两更《落跑重逢:淑女又逢春》http://novel2.hongxiu.com/a/121665/qq:604781890有事敲门
  • 三国杀之征战之王

    三国杀之征战之王

    唐凌与刘雪两位中学生无意间穿越到另外的平行空间——艾玛大陆,这里十年举办一次《三国杀》桌牌比赛,这里的比赛决定着来到这里的是否可以回到现实当中,只有唯一一位成为王者才可以离开这里。最后只有一人可以离开这里,究竟谁会成为王者,是来自另外空间的斗士们,还是唐凌,还是刘雪。两人的友情最终会伴随着战斗的升级而破裂吗。感谢您的阅读和批评,作者会努力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