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1300000031

第31章 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二(1)

大地震发生时,卧龙特区党委书记黄建华正躺在北京一家医院的病床上。一段时间以来,他的腹部总是隐隐作痛,经检查,他患有严重的肾结石。他已经拖了好长时间了,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接受治疗,不然结石会越来越大。在同事们“逼迫”之下,他是于地展前一周住进医院的。然而,结石尚未“打”出来,大地震却发生了。

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震中就在汶川映秀时,忽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他知道,卧龙离映秀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距离啊!卧龙如何?人和熊猫怎样?他赶紧往卧龙打电话,不通;再往保护区的生活基地都江堰打电话,不通。此时,他的脑子一片空白。

“不行,我必须马上赶回卧龙。”他拔掉输液的针头,一边换衣服,一边给机场打电话:“给我订一张去成都的机票。”……抵达成都后,他才知道,大地震造成的损失有多么严重,通往卧龙的几条道路全部断绝。他焦急万分,结石的部位更加疼痛了,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不停地滚落下来,他强忍着,用手捂着腹部,生怕别人看出来。他多次驱车赶往凤凰山机场,试图搭乘军用直升机,终究未果。

直到5月14日上午,卧龙的卫星电话修好,特区副主任陈林强,分别向他、张和民及省林业厅报告了里面的情况后,他才稳下神来。他在电话中说,要抓紧救人,包括所有干部职工和村民,要立即行动起来。他说,对重伤员赶紧救治,采取可能措施把老弱病残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要组织专家和干部职工把圈舍毁掉中的熊猶转移出来,做好对受伤熊猫的救治,要特别保证8只奥运熊猫和“团团”“圆圆”安全。他说:“我马上想办法赶回来。”他把卧龙的情况当即向国家林业局报告,并请求关注卧龙。

印红副局长向黄建华下达了明确指令:“你的任务是,在都江堰组织职工和灾民安置工作,并组织调运救灾物资。”

黄建华说:“不行啊!印副局长,我得回卧龙啊!我是党委书记,我得和干部职工在一起啊。”

印红:“我认为,在外面安置职工和组织调运救灾物资比你回去更重要,不然,转移出来的人怎么办?里边的人吃什么?喝什么?住什么?”

黄建华:“不行!我必须回卧龙。”

印红:“这是局里的决定,你必须服从!”

黄建华:“……”

印红副局长转身不再理他。无奈,他只好服从局里的决定。卧龙特区党委的其他同事也给他打来电话说:“黄书记,这里有我们,你在区外更能发挥作用。你身体有病,要多多保重啊!”黄建华跟我说起当时的情景,声音哽咽了。到5月18日他带领特区副主任鲜继泽、刘圣礼等组织区外干部职工妥舂安置了两批300余名受灾职工家属,筹集了50余吨大米、7000公斤蔬菜、1000余顶帐篷,还有棉被、衣服、药品、食品等大批救灾物资,总共装了满满7卡车。

四川省林业厅厅长王平理解黄建华的心情。他悄悄说:“你可以带领车队回一趟卧龙。”黄建华紧紧握着王平厅长的手,有些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了!不过,你可千万别向国家林业局告我的状啊!”

王平眨眨眼睛说:“我什么都不知道哩。”

黄建华带领着满载救灾物资的车队,在阵阵余震中爬雪山躲落石,艰难行进了两天半的时间,终于到达了震后孤岛卧龙。当他捂着腹部,咬牙忍着疼痛,跳下卡车的时候,在场等候的卧龙人欢呼起来。

要知道,在这之前,卧龙人每天只能喝上一顿粥。

“让我生出一双翅膀吧”

就在黄建华寻求各种办法回卧龙不能的同时,卧龙大熊猫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和民(地震发生时,他正在成都开会),正冒着滚石飞落的危险,驱车急速行驶在回卧龙的路上。心急如焚的他,真希望自己能够生出一双翅膀,飞回卧龙。

车经都江堪时,看到那些惨烈的场面,令他万分惊恐。汽车开出都江堰市还不到10公里,便在紫坪铺水电站附近的绕坝公路上,遇到了极为严重的滑坡。那些如从天降的巨大滚石,飞弹般的碎石,砸坏了路面,砸坏了路基,有的地段被整座坍塌的山体完全覆盖,汽车根本不可能通过了。

张和民毅然决定:弃车步行,走回卧龙。粗粗算了一下,那里离卧龙还有近90公里的行程,即使没有地震,走路也要花十几个小时,何况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大大小小的石头不断从山上滚落,随时有丧生的危险。但一想到卧龙人和大熊猫的安危,干脆心一横,听天由命了——攀巨石,抄小路,他几乎是跑着朝卧龙的方向奔去。

7个多小时以后,张和民“跑”到了此次大地展的震中,也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小镇——映秀镇。他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映秀几乎被夷为平地,街道周围的建筑都已经七扭八歪的,高大的电厂只剩了一个架子,小学校只剩下一根凄凉的旗杆和一小块立着的预制板,整栋6层楼房完全、彻底的塌陷了。沿途哭声震天。在大自然面前,人显得那么渺小,他忽然间感觉到自己是这样的无助。

他想,只要卧龙人和熊猫能活着,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

映秀,曾是他多么熟悉的美丽小镇啊!他每次进出山里,必经这里。那个经常歇脚的羌族客栈呢?那个大碗蒸肉做得地道的餐馆呢?那个槐花飘香的小学呢?

叫天天不语,叫地地不应。除了废墟,还是废墟。

映秀至卧龙的路段已经完全堵塞,山体大面积的塌方越来越严重,徒步走山路或抄小径更不可能。因为此时走那样的路,就意味着自己将变成肉酱。穿迷彩服的部队官兵也已挺进到了映秀,危险路段实行了最严格的军事管制。张和民拖着疲惫的双腿,只能却步了。他突然眼前一黑,瘫了下去……

当他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山顶的茅草窝棚里,一个老乡正在给他熬稀饭。他问道,你的家人呢?那个老乡未说话,却用手指了指旁边的一片废墟,长叹一声。张和民什么都明白了。

那位老乡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和不幸,却还毅然搭救了他。张和民含着泪水喝下了那碗稀粥。……张和民退下山来,所幸汽车还在那里,没有被砸坏。回到都江堰的时候,已经是次日凌晨4点了。

此路不通,就走彼路一从雅安经小金再到卧龙。

也许,上苍也有被感化的时候吧,当他驱车抵达雅安时,接到通知,要他赶到成都,随四川省林业厅厅长王平乘直升机空降卧龙。唉!——

抵达卧龙,得知人员伤亡并不严重,熊猫情况还算良好。张和民颇多感慨,他说:“映秀的情形是多么惨烈啊!我们很幸运,只要我们人在,我们就能用双手让一切变得更好起来的。”

张和民说:“山崩地裂可怕,但是,人心散了更可怕!在关键时刻,卧龙人的心没有散,黄书记和我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你们的表现仍然那么出色。”

“你们辛苦了!”张和民向干部职工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卧龙抗震救灾的现场,张和民一直忙着。他是我在卧龙的几天里,采访的最后一个人,因为我实在不忍心打搅他。我们在卧龙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帐篷里,仅仅聊了半个小时。采访被找他的电话多次打断,他还三次被叫出去处理事情。

他说,大灾后,卧龙人能够很快进入有序状态,让他深受感动。他说,国家林业局先后多次拨款、调集物资,支援卧龙。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贾治邦局长前来慰问,并表示举全局之力支援卧龙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让他更受感动。

他说,大灾虽然使卧龙变成了孤岛,但他和卧龙人,却并不感到孤独。

小帅哥李伟:镜头全记录

李伟是卧龙有名的小帅哥,有许多女孩子向他忽闪忽闪地抛媚眼,他就是假装看不见。他现在是卧龙大熊猫倶乐部干事,生于绵阳盐亭农村,从小就懂事理,对新奇的事物兴趣浓厚,电脑和照相机玩得特别地道,是典型的80后。

我是在卧龙抗震救灾指挥部宣传组的帐蓬里见到他的。他当时正举着照相机,给一位解放军参谋照相。组宣部长何晓安说,李伟,过来认识一下,这是国家林业局退耕办李副主任,你们本家,过会儿你带他看看你拍的那些照片。他笑:r,伸出手。我也笑了,伸出手。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我上下打童了一下李伟,只见他下身穿着牛仔裤,脚上穿着伞兵鞋。上身嘛,那种款式和风格的衣服,我还从来没见过。他说,这叫卫衣,保卫的“卫”,防雨透气保暖。他说,不知怎么回事,大地展后卧龙出奇的冷,晚上温度居然连10度都不到。

李伟带我来到他的“帐篷工作室”,一边给我翻看着照片,一边讲述着那天大地震发生时的情录。

大地震震裂了山体,成堆的巨石和大树夹杂着大片的泥石摧毁了多个靠山的圈舍,损失惨重。然而,一场集体舍命营救游客和营救大熊猫的感人场面,在地震发生不到两分钟的时候,就迅速展开了。他们营救完饲养场中的游客、民工和商店工作人员后,又义无反顾地冲进饲养场,一趟又一趟地救出了那些惊恐万分的熊猫。头顶飞石呼啸而过,脚下断桥险象环生,眼前尽是飞扬的尘土,视线不清,呼吸不畅,随时都有被不断崩溃的山体产生的滚石和巨大的气浪吞噬的可能。但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并不畏惧,冲进去,冲进去,冲进去,一次,两次,三次。他们冲进饲养场将靠山体边的所有大熊猫麻醉后转移至靠河边那排圈舍中,还将14只大熊猫幼仔抢救出来,转移至安全地带。

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

黄炎李伟周世强韩洪应黄治

周命华邓林华张林刘斌张亚辉

高强曾文谭成彬李庆艳刘桂英

李凤陈陈雪梅杜文平朱玉

让我们向这些英雄致敬!

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展发生了,强震持续了一分多钟?

14时30分23秒:14时30分36秒:

我眼前的这位小帅哥李伟,拿起照相机,一面参与施救,一面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些将注定成为历史的瞬间。

14时30分11秒:大熊猫医院外开始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

巨石乱滚,飞石四溅。

天昏地暗,吩味扑鼻,有室息的感觉。黄炎冲向几个惊慌失措的英国和美国游客,用英语喊话,带他们聚集到大熊猫蔚房外。

14时30分41秒:周世强、刘域、张亚辉把一批游客撤离到大熊猫厨房外相对安全的地带。

14时30分45秒:李伟拉着朱玉、刘道明两个小女孩的手,

把她们从大熊猫医院安全撤离。

滑坡、滚石、飞石继续。

大熊猫对面山体整体崩溃。

面对四面八方的滑坡,熊猫宝宝惊恐地挤在一起。黄炎、李伟、谭成彬冲进圈舍开始施救。

14时47分02秒:发现2007年生小熊猫宝宝大多数挤在圈舍放养场的木架上,李伟、黄治、谭成彬冲进去施救。

14时48分13秒:发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的圈舍完全被巨石摧毁,团团圆圓失踪。他们马上撤离,心里祈求大熊猫平安无事。

14时51分38秒:大批游客被转移到安全地带。被救出的藏族老妈妈向上苍祈祷。

谭成彬护送外国游客转移。

一职工在撖离时右腿被飞石击伤,鲜血直流。

再次大规模疏散中外游客。

发现奥运宝宝的圈舍尚完好,8只奥运宝宝一只未少。

15时37分11秒:麻醉茜茜,并将其转移。

16时0分51秒:把熊猫小宝宝们转移。

17时01分22秒:发现因圆在山上树林里,惊恐万分。

熊猫圈舍开始垮塌,继续转移熊猫。

找到团团。

团团成功麻醉,并转移。

闽圆圈舍对面山体崩溃。抢救圓圆。圆圆得救。

17时40分52秒:飞石击落熊猫圈舍大部分玻璃,碎片满地。

18时07分10秒:先前搭建的简易木梯,成了转移人和熊猫的生命通道。

18时20分10秒:人和然猫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时04分34秒:时11分35秒:时37分15秒:时39分38秒:

那真是为了生命的分分秒秒啊!

看着那些照片,我被英雄们在灾难降临那一刻的表现,深深感动了。

李伟告诉我,饲养员高强是第一个爬出饲养场探路的人。地養发生时,他正在饲养场,他并没有畏惧地震来临时的天崩地裂,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四处查探出路。工作人员在兽医院后墙和饲养场大门桥梁间搭建了梯子,为了试验梯子是否稳固可行,高强第一个站出来做试验,他成功地通过梯子爬出饲养场,并火速跑到研究中心办公大楼处找到当时在外面的主任助理汤纯香,简单汇报了里面的情况后,又立即随外面的饲养员返回饲养场,帮助转移游客、民工和商店工作人员。后又多次返回饲养场营救大熊猫,抢出大熊猫食物。

高强曾经当过兵。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当过兵的人,不怕死。

我问李伟,面对大地震,你不害怕吗?李伟说,这里经常发生一些小的地震,已经习惯了。不过,这次地震确实很恐怖,当时有山崩地裂的感觉。我说,李伟呀,你知道吗?你是卧龙第一个用相机记录大地展的人呢。他说,他从没想过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只是觉得在灾难来临的时刻,要把人和熊猫救出来。照相只是顺便做做。他说,熊猫专家乔治?夏勒对他影响很大。他说,夏勒看待问题公正、客观,有独立的精神,不看政府的脸色。他说,夏勒多次来卧龙,他想拜他为师。

我说,大地震过去好多天了,你现在最想干什么?他说,到歌厅里痛痛快快唱一次歌。我问他,唱谁的呢?他说,唱周华健的。比如??《风雨无阻》《真心英雄》,他的歌鼓舞人,激励人。

唉,这个小帅哥的身上,有一种不可忽视的80后的精神呢!

胳膊上的爪痕在卧龙,很多人跟我谈到谭成彬,谈到他救睛睛的故事。

同类推荐
  • 跨越时空的自有:郭沫若研究论集

    跨越时空的自有:郭沫若研究论集

    本书包括郭沫若研究的区域文化视野、郭沫若诗歌研究、郭沫若文化观念研究、郭沫若研究学术建设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
  • 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最近一些时日,我随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等同志在四川成都、广安、眉山及香港等地,为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举办纪念活动,我俩深感川人的伟大。小平同志能在历史大转折时期,从根深蒂固的极“左”营垒里突出重围,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在显示出巨大的智慧、英明的决断、远大的眼光。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5

    三百五十九年后,H市遭到了重度生化药剂的感染。叶东沉睡了三百五十九年,醒来的时候,世界一切都是变了。周围的公寓变成了废墟,城市中的人类更是变成了一具具的丧尸。为了在城市中艰难的生存,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站起来和丧尸战斗!
  • 甘肃通史(宋夏金元卷)

    甘肃通史(宋夏金元卷)

    历史记载着文化信息,文化引领着历史前进。甘肃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回眸昨天,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这片热土的根脉;放眼今天,甘肃人民奋发图强的火热生活,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展望明天,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甘肃人民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一部《甘肃通史》,浸润着这块土地上特有的人文精神。是我们走向美好明天的精神动力。
  • 地狱信条

    地狱信条

    黑暗即为内心,黑暗无需光明,黑暗会给你一切。
  • 烟台婚礼指南

    烟台婚礼指南

    该书由烟台婚礼大纲、烟台婚礼风俗“99个为什么”、烟台婚庆行业服务谈、烟台婚礼趣谈、烟台婚礼服务指南等几大部分构成,是其经历5年时间,在潜心研究烟台婚庆文化的基础上写成。该书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引导读者们从物质社会的层面上剖析了婚庆行业的发展变化,同时,在精神文明的层面上解读了胶东半岛婚礼中民俗民风,以及其中蕴含的内在文化。
  • 杨派太极十三式:拳、剑、刀、棍、枪精练

    杨派太极十三式:拳、剑、刀、棍、枪精练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体育健身价值,传世几百年历久不衰。太极拳从产生之初就具有格斗、防身和促进健康的多重作用,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越来越突出,并且成为当今全民健身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太极拳是一项注重自我控制、意气诱导、心静体松、柔缓自然、连绵不断、动静结合和气息流畅、形体自然圆活等特点的武术,坚持锻炼能起到强身、健身、养生之妙用。
  • 极品神医

    极品神医

    巫医山上犯了错的传人丁磊被迫下山红尘炼心,却不想被卷入都江地下势力的争斗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红尘中丁磊是走神途还是魔路?昔日错误是否是他一生的羁绊?巫医山的传说到底能不能让他平定天下?敬请期待丁磊如何游戏这人间。
  • 全面释放

    全面释放

    技能还是道具,这是一个问题。正所谓无形装哔,最为致命。
  • 广志

    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你是最好的时光1

    爱你是最好的时光1

    七年前他说:“你以为这算完了吗?早着呢,不让你身败名裂,我绝不会放过你。”七年后再见,他才知道在绝望的恨意之后,其实是掩饰不住的埋藏心底的爱。隔了七年重新拥抱这个女人,他才真正知道,有一种爱它不会因时间改变,反而会越挣扎越深刻。爱是给予,不是掠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
  • 画中注定

    画中注定

    一幅神秘的骷髅画,引出一件件你想不到的事情。一切都在画中,难以分辨,难以逃离。在你面对画的时候又读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