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1300000007

第7章 兴隆之本二(1)

苹果协会。

赵久田和陈友良是车道峪的两个“能人”。

我是在车道峪村委会的“能人榜”上看到这两个人名字的。村会计小赵先是给赵久田打手机,问他在哪儿呢?他说,在果园呢,一会儿就回村。小赵说,回来后,你来一趟村委会吧,有人要见你。

不多会儿,一个脸膛黑红,身穿迷彩衣,脚穿解放鞋的人走进村委会。小赵介绍说,这就是赵久田。我上下打量着赵久田,觉得他有点像朝鲜战场上抓舌头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他没当过兵,只是喜欢穿迷彩服。

赵久田1956年生,家有6口人,三代同堂。家共有3亩果树,有少量板栗,其余都是苹果。光果树一项,年收入就在3万多元,各种支出加起来,有1万余元。他说,果卖出去,拿到钱那天是最快乐的。给刚出生4个多月的小孙子买了一堆玩具,花了上千元呢。赵久田喜欢果树,每天都要去果园转转,看见那些果树,心里才敞亮,觉着有盼头。

他说,苹果好吃,但从种树到收获果实的过程并不那么简单。生产的环节大致有十几个阶段:接种,剪枝,疏花,蔬果,打药,施肥,浇水,覆膜,套袋,采摘,包装,销售。果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在这些环节的用心和精细程度。

《齐民要术》载:“凡果木,皆须剪去繁枝,使力不分。”“削低下小乱枝条,勿令分力,结果自然肥大。”苹果的剪枝技术最初是从国外传人中国的。剪枝对苹果增产确有重要的影响。有“一把剪子定乾坤”之说。“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是苹果增收的秘诀。肥和水是果树生产的基础,整形和剪枝可以使苹果树具有均衡、牢固和立体结果的树冠。通过剪枝来调整小枝的分布和大枝的更新,调节长势,延长结果年限。

赵久田认为,“剪得愈重长得愈旺”之说,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应当按树龄、树势和不同枝条及其位置来决定修剪的轻重,因树制宜,助势、缓势和减势相结合。

“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苹果六七年。”

民间传统看法认为,苹果幼树要创造好的骨架,没有好的骨架,就不能高产,且易早衰。赵久田说,这主要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幼树剪枝过重所致。过去,一般是冬剪,后来变冬剪为早春萌动后再修剪,可以缓和树势,促发短枝成花,增加幼树的早期产量。他说,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怕苹果感染轮纹病。轮纹病表现为病菌侵害枝干,导致症状特征不同的溃疡,削弱树势。也侵害果实,从幼果期开始入侵,到果实近成熟和采摘后发病,造成果腐,溃烂。防治方法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干旱时及时灌溉,防止缺水胁迫病情加剧。他说,喷药不是根本办法。

说起苹果技术问题,赵久田的话滔滔不绝。我只得把话题岔开,请他说说村里的人。他说,他最佩服的人是村书记赵久广,这人不简单。他请来北京、省上的专家给村民讲课,传授技术。每周一次,雷打不动,从1996年至今,从没中断过。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啊!车道峪是兴隆县最穷的村,硬是在村书记的带领下,靠发展林果业,脱了贫,致了富。

车道峪的另一位“能人”是陈友良。

同朴实厚道的赵久田相比,陈友良是个时尚青年,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服装新潮,想法多多。赵久田前脚刚出去,陈友良就笑嘻嘻地进来了。

估计也是会计小赵用电话把他喊来的。

我的目光是从下端往上端开始打量他的。因为,他穿的白皮鞋、白袜子,实在抢眼。腿上的裤子是笔挺的磨砂牛仔裤,一尘不染。上衣呢,是鹅黄的T恤衫。我惊讶不已,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站在我面前的这个风流倜傥青年,竟是个整天与果树打交道的人。我一时茫然了,是我落后了,不合时宜了?还是中国农村进步太快了?

陈友良告诉我,他家里有4亩果树,基本都是苹果树,每年收入4万多元,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媳妇对他格外好。一听到他主动谈到自己的媳妇,我们在场人都乐了。我问他,你们是自由恋爱,还是别人介绍的?陈友良笑喀嘻地说,咱还用别人介绍吗?自己搞的。是我追的人家,她也喜欢鼓捣果树。开始女方家里不同意,她爸妈嫌我们家里穷。可女方特别喜欢我,非我不嫁。我们三天两头约会,约会的地点,就是她家的果园。在一起时,经常探讨果树增产增收的技术。她爸妈一看没办法了,就说,那得要彩礼,开口就要1万元,少1万不行。我的天呀,那年月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我上哪里弄这1万元啊。我知道,她爸妈是想用这招儿,把我们拆散了。我东讨西借,送去两千。其余的,我也不想给了。她也偷偷跟我说,不用再给了。拖了有半年多吧,她爸妈一看,她女儿跟我这么“铁”,算了,也不管了,愿咋着咋着吧。于是,我们就结婚了。我媳妇儿比我大4岁。人虽然不怎么漂亮,但心眼好,贤惠。我们都乐了,嘿,你们还是姐弟恋呢。你说说,为暗你的果园侍弄的那么好,果也比别人家的个儿大、好吃呢?有啥窍门吗?陈友良说,没窍门,我就是比别人好学,好钻研,管理上精心罢了。富士苹果专家皇甫的书,我都快看烂了。

陈友良脑子机灵得很,会算账,干事情先算成本。

前几天,陈友良雇“勾机”(挖掘机)吭哧吭哧挖了一个大果窖,准备多储存些鲜果,春节时再拿出来,卖个好价钱。我说,挖果窖还用雇“勾机”吗?自己挖呗。他说,唉,雇“勾机”只消花300元,自己挖得花1000多块钱的工时费,不合算。我不禁感叹,现在的农民不得了,成本账、经济账算得清清楚楚呢。陈友良最近在自家院子里盖了一个车库,买汽车已经列人计划。我问他,准备买什么车?他说,跟媳妇商量过了,想买“松花江”面包车。既可载人,又可拉果,客货两用那种的。我问他,有什么爱好。他说喜欢唱流行歌曲,特别是毛宁的歌。自己家里有一套高级音响。农闲时,他就唱几首。听众只有一个。媳妇。

天道酬勤。民富业兴。

如今“富兴”已成为苹果市场上名牌产品,价格在每公斤10元钱左右,礼品苹果论个儿卖,一个50元,那还供不应求哩。去年,车道峪的“富兴”苹果产量达到100余万公斤,仅从苹果这一项就人均增收2000余元哩。

果实是大地的精华,车道峪的“富兴”苹果好吃,是因为车道峪人在苹果协会的组织和指导下,遵循自然法则和科学规律,在土地上付出了太多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歪把儿”红果,俏俏俏

南天门乡石庙村。

于长国是村里经营红果的能手。董文才告诉我,多年来,红果市场起落无常,可于长国一直坚持发展红果,从未放弃。他是把“歪把儿”红果引进兴隆的第一人。

走进于长国家有些狭长的院落时,见窗台上晒着一朵一朵的蘑菇,角落里有机肥的肥桶堆积如山,一只白色的长的特像北极狐的狗,摇着尾巴打量我们,一副友好而温良的样子。于长国家的房子宽敞明亮,电视、电脑、电话等一应俱全。写字台上的笔记本电脑图标显示,于长国正在研究股市行情。

于长国是兴隆县的名人。

不过,于长国在天津真理道的名气更大。红果是做糖葫芦的主要原料,行内人都知道,中国最大的红果批发市场在天津卫的真理道。于长国在真理道一出现,那还是有些响动的。哪个客商一跟老于拉上关系,就意味着红果的品质马上要上一个等级了。曾一度发生过客商因争抢请老于吃饭,而互相冲突、打架的事情。

于长国经营的红果叫“歪把儿”,是真理道上最俏的红果。

行内人说,于长国的“歪把儿”至少有五个特点:其一,果形好。果形弧度最适合做糖葫芦。其二,果皮细。裹糖时用量少,省糖。其三,不锈口。切开后不容易氧化,放二三天,切口新鲜如初。其四,柔软度适中。掰时不轻易开裂,破损的部位少。其五,口感美。吃时酸度小,甜度大,适合现代人的口味。吃上一串还想吃另一串。

于长国有12亩红果树,品种都是“歪把儿”,每年的产量都在5万斤以上,收入10万元左右。别人的红果一斤卖5毛,于长国的“歪把儿”至少一斤卖2元。每年秋天,果没下树,就被天津卫真理道的老板们订走了,俏得很。

红果,是雅的叫法,实际上就叫山楂,古籍中叫“赤爪木”“赤査”“查”。红果的野生种原产于中国。唐时开始嫁接,宋元时期栽培品种发展起来。《兴隆县志》记载:“清封禁……山里红长城内侧有之,民国伸至长城外。”“吾村向来山多田少,衣食无赖,先人因此培植红果树,以为糊口之资。”红果的加工是从制作冰糖崩芦开始的。宋代,北京人将红果以糖汁裹之,称大而红者,日之糖球。红果是药食同用的果品。药膳中多有山红果,孙思邈日:“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乃用药尔。”“山楂,治脾虚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山楂善入血分,为化淤之要药。”“山楂,化饮食,行结气,健脾宽隔,清血痞气块;消食积,补脾皮,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红果真是个好东西哩。

兴隆是全国红果产量最大的县。刚采收的红果果实温度较高,堆积过厚,果面会产生许多露珠,即所谓“发汗”现象。人窖前,要进行“放露”处理,否则会容易腐烂。兴隆民间通常有三种储藏方法。其一,缸藏。缸底铺一层干净的树叶,缸中间立秫秸一束,将放露后的红果放入缸中,用树叶或黏泥封口即可。可存放到翌年的5月,新鲜如初。其二,埋藏。在山坡背阴处挖坑,坑底部铺细沙,放红果,再放细沙压之,用土埋即可。顶部做成馒头型,防雨雪渗入。此法,取果时宜一次取出。其三,窖藏。窖有土木结构,也有砖石结构的,窖内温度在零度为宜。红果放窖中,散装、筐装均可,入窖后不要急于封口,先让窖内气体散出,再封口,可减少烂果率。

不过,对于于长国来说,这些传统的储存方法,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他的红果根本用不着储藏。

于长国的个子细长细长的,像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点对不住这伟大的时代了”。他是石庙村本地人,原是乡里电影队的一名放映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牵着一头骡子驮着放映机和胶片盒,给乡村的傍晚送去快乐。那时放的电影有《闪闪的红星》《地雷战》《渡江侦察记》等,都是露天电影。说起过去的事,于长国的话就收不住。后来,电影队解散了,于长国就又回村里当农民。天津人来村里收红果,见他腿脚勤快,就拉他入伙。他跟夭津人到山东沂蒙山区去了一趟,到那里一看,傻眼了。那个地方根本不种庄稼,山上山下全是红果树。红果下树的时候,那个小镇的旅馆里客商爆满,天南地北的都有。客商们在那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收果、选果、装箱都要雇当地的人,红果把当地的经济真正拉动起来了。于长国一打听,当地的红果叫“歪把儿”,坐地就卖2.8元一斤。天津、郑州、济南、沈阳、长春等地超市都认“歪把儿”,能卖上5元一斤。上海超市里最高卖到7元一斤。

那是1998年的事情了。

于长国打定主意:剪几个“歪把儿”枝儿,回兴隆嫁接去。—说明意思,人家根本不肯。那还行?各地都是“歪把儿”,那我们的“歪把儿”还值钱吗?不行不行。于长国便住下来,给人家当雇工,不要工钱,就让剪几个“歪把儿”枝儿就行。整整给人家当了一个月的雇工,终于把人家感动了,临走时,让他剪了“歪把儿”5根树枝。于长国高兴极了,把那5根树枝捆紧、包好,如获至宝般地带回了兴隆。

也许,连于长国自己也没有想到,就是那5根树枝,改变了兴隆红果的历史。

如今,于长国常在电视上露脸,时不时的,也有记者来家里采访他。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附近村庄常请他去讲课,作技术指导,他从不收费。人家若是硬要给他,他一律挡回去。他说,乡里乡亲的,若是啥事都用钱说话,乡情就寡淡了。

2006年10月,县委、县政府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大型兴隆果品展销会,一下轰动了京城。“歪把儿”红果,个个像小苹果一样,15个就有一斤重。展销期间,“歪把儿”在北京各大超市刚一上架,就被抢购了。半个时辰,架上便已告罄。

于长国听到这消息,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线。

于长国有时也抱怨两句:“日子富了,人却懒了。吃的不怕好了,干的不怕少了。”我问于长国,就红果发展来说,你希望政府怎么做呢?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希望政府什么也不要做。他说,经营果园主要应该靠自己,眼睛看着市场,不能看着政府。当然,政府能扶持,也是好事。不过,政府一扶持,麻烦的事情太多。政府的钱,并不好花哩。政府的钱,还是集中起来办大事去吧。

于长国喜欢喝点白酒,酒量在四两上下。遇到高兴的事,就喝上几盅。过去,没事的时候,也打打麻将,自从买了笔记本电脑后,就不再打麻将了,而是上网炒股票。

于长国生于1963年正月初二,属兔的。小名:长柳。

“落头开心”

雾灵山脚下。北水泉乡塔前村。

同类推荐
  •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本书仿照《世说新语》的体例,分为授教、气节、神采、德行、雅量、真趣等二十三节,收录多幅珍贵老照片,后附北大人物志。本书采用语录体,将百余年来北大人的精彩“话语”汇集成书,在只言片语中体现百年北大的历史人物风情,读者可在细微之处体悟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气象及精神魅力。
  •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一书辑录了作者关东捷近几年的数十篇博客文章,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对近几年来一些社会状况的表述及思考,以较为个性化的眼光,记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文章篇幅都较为短小,笔调轻松,每每有触动人心的闪光之处。作者关东捷通过较为个性化的眼光对当代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较具有个人特色的领悟和思考,从而能够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的进一步思考,有其独到之处。
  •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介绍了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其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其治学,严谨,实际,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其为人,自由独立,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他的笔下,描绘着理想中的家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他的灵魂激荡、影响了中华百年……李慎之说:20世纪是鲁迅的,21世纪是胡适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胡适”先生,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指导并引领我们寻找日渐远去的思想光芒。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热门推荐
  • 误入红尘:你若安好,我心方安

    误入红尘:你若安好,我心方安

    那年,她是夏朝公主,生活辛福美满,那年他是燕国九皇子,生活平静快乐,后来国灭,她被燕国派去请回九皇子,“皇上,请回国。”她一个字也不肯多说。他眼眸微眯,凌冽的环视了一圈,“你就这么想我做皇帝?”没等她回复,他又说,“好,我成全你。”后来,后来怎么就成这样了……他怜惜的捧着她的脸,声音轻柔的的像鹅毛落在她的脸上,痒痒的,饶地她的心也痒痒的,他说,“你这一生一世都只能交于朕,别人,我不放心。”
  • 神河异录

    神河异录

    在任何的平行宇宙中,到处都有超级基因的生物,他们用这些基因,创造神的文明,众神应不满宇宙的限制,与神之河作斗争,最终死亡,宇宙平归到原始时代......在宇宙的彼岸有一颗行星,这个行星经过几万年的演化,成为一个造神时代,....他们用科技开发各种能力基因来创造各种神....不限制于神话时代的局限......
  • 诸天玄道

    诸天玄道

    自古欲成道者,当内外兼修,一则洗尽杂念,显示本真之性,二则与天争斗,抢夺一线机缘。是谓诸天有万法,十方有玄道,三千大道者,我只取长生一瓢。从地球穿越而来凡人,偶得神秘圆盘,算尽天机,步步为营,修炼上古无上仙法,周游诸天万界,超脱六道轮回。
  • 不可能生存的世界

    不可能生存的世界

    天道陨落,长生有望,登天的阶梯,就是一具具强者的尸骨!看我如何拳定乾坤,独霸永生!QQ群:205586723
  • 那年丶我们

    那年丶我们

    谁没年轻过,谁没冲动过,那年的我们,以兄弟为中心。
  • 猫之瞳

    猫之瞳

    你知道除了我们的世界,还有一个平行世界吗?
  • 穿越之倾世王妃

    穿越之倾世王妃

    郗郝璇,标准宅女一枚,曾创下三个月零一天不出门记录,极爱看和写穿越小说,电脑打字速度奇快,写的汉字奇丑无比。某月某日,在家吃苹果,噎死。阎王念其生前对穿越小说之狂热,又因其前世阳寿本未尽,故准其穿越。郗郝璇大摇大摆地在大街上走,突然看到一座大宅,上书:王府。郗郝璇大喜,自以为离其做王妃之日不远,故硬要闯入,岂知,此王府,非彼王府。进了王府,郗郝璇把王府上下弄了个天翻地覆,鸡飞狗跳,王府主人正欲爆发之时,郗郝璇身份乍现,原来她竟是太尉千金!且看一代穿越宅女,如何缚住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心!
  • 年轻,我们伤得起

    年轻,我们伤得起

    因为年轻,我们伤得起;因为只有奋斗过、被伤过,才叫青春。葛一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没有高学历、没有富爸爸、没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貌。上学成绩不好不受老师待见,毕业学历不高不受用人单位待见,谈恋爱没心计屡遭“被分手”。但就是在这样的人生逆境中,葛一告诉自己:就算全世界都放弃你,你也不能放弃你自己!凭借着“小强”一般的斗志,葛一先是打败了同时竞聘的上千高材生,拿到了心仪公司的OFFER,进而通过努力顺利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一名销售精英。忙事业的同时,葛一的爱情也没闲着,看罢浮云,她终于醒悟,原来真爱的那个人一直就住在自己的心里。面对忽远忽近的爱,她决定拿出找工作的劲头,和他死磕到底!
  • 三生道神

    三生道神

    何谓正道?代行天事。何谓魔道?逆天而行。三生道经,三次经历,创造无上至尊。
  • 星纪源之蒙面歌王

    星纪源之蒙面歌王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明星,全名皆星的世纪,需要你的支持。一个全新的娱乐节目,铸造着新的明星传奇。蒙面歌王,每一个选手都不是庸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与故事。谁会在这里创造新的传奇,成为歌王中的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