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9400000069

第69章

1

王良和兄弟们悲痛地料理完爹的后事,躺了两天,然后就回到城里。衣翠华不在家,他感到心里空空的,神色凄哀地坐在院子里发呆。直到衣翠华推着收破烂的车子进院,他才缓缓地站起来。

衣翠华见到王良,急切地问:“王良哥,咋这么快就回来了?都安顿好啦?”

王良轻声回答:“下葬了,一切都安顿好了。”

衣翠华劝慰道:“你不要太难过了,人总是要老的。”

王良沉重地说:“爹走得太突然了。小弟说,爹走前,还说想玉莹,想兴旺和小妮,说他能等到她们回来,见上她们一面。”

衣翠华体贴地安慰说:“我听你说过,玉莹嫂子对老人特别好,老人当然会想她和孩子了。”

王良凄然地说:“爹咽气了,眼都没闭上。”

衣翠华说:“老人这是惦记你,放心不下你。”

王良悔恨地说:“他操了一辈子的心,也苦了一辈子,一天的福也没享着。”

衣翠华想起了自己的老人,也凄凉地说:“老辈儿人都这样,没赶上好时候!”

王良自责不已地说:“我的婚事儿没一次顺当的,给他添了心病,让他跟着我受累了,我对不住他老人家!”

衣翠华宽慰他说:“那些不顺当的事儿都不怨你,你就别自个儿责怪自个儿。”

王良叹了口气,没再说话,踽踽地回到自己的屋子里。衣翠华急忙进了厨房,擀起面条来。一会儿,小青放学回来了,见了高兴地说:“妈,晚上吃面条呀?太好啦!”

衣翠华小声说:“等煮好面条,你先送一碗给大大吃。他从乡下回来,一直没吃啥东西呢。”

小青乖乖地说:“知道了,我一会儿给大大送去。”

王良静静地躺在炕上,泪水溢满眼眶。小青端着一大碗面条进来,说:“大大,妈让你吃鸡蛋面条。”

王良急忙擦掉泪水,坐起来,说:“我不饿,你先吃吧。”

小青说:“妈说了,你不吃,不让我回去;你吃了,我才能回去。”

王良苦笑道:“你妈咋这样,大大吃不下。”

小青说:“大大,你就吃吧,我妈做的面条特好吃。不信你尝尝。”

王良无奈地说:“好吧,大大尝尝。”接过碗。

小青开心地说:“妈说让你多多地吃,吃完了还有。”

王良感动地说:“谢谢你妈,也谢谢你了!”

小青学大人的口气说:“咱们住在一个院子里,就像是一家人了,吃点儿面条还谢啥?”

王良不由笑了。

小青高兴地跑回自己的屋,对衣翠华说:“妈,大大把面条都吃了。他还让我吃完饭,拿着课本过去,他帮我补上拉下的课。”

衣翠华说:“大大心里不好受,今晚就不去劳累他了吧。”

小青噘着嘴不高兴地说:“大大说让我去的。”

衣翠华衷心地说:“你大大待你多好啊。”

小青冲口而出:“妈,我喜欢这个大大。”

衣翠华感慨地说:“你大大这人心眼儿特别好!”

小青说:“他比我爹好,我爹尽耍酒疯……”

衣翠华立刻打断儿子的话:“不许你再提他!记住了吗?”

小青无声地点点头。

2

中午,董大为正准备回家,接到了杜进打来的电话。杜进答应过大为,小玲的检查结果一出来,就告诉他。杜进嗓音有点儿变调地说:“检查结果出来了,初步确诊是白血病……”

董大为一惊,不敢相信地问:“什么?白血病?……玉莹知道了吗?”

杜进说:“我怕她受不了,还没告诉她。”

董大为担心地说:“可是,早晚要告诉她的,这么大的事儿怎么瞒得住?”

杜进无奈地说:“瞒一天算一天吧。”

董大为嘱咐道:“小杜,你要稳住情绪,也别太难受,这时候你一定要挺住。你是丈夫,是爹,只有你挺住了,她们才有主心骨。”

杜进说:“我会的。”

董大为说:“咱想办法,无论如何要全力救治,还是有希望的。”

杜进说:“我想带孩子上北京去……”

董大为快速地接过话头说:“好,我同意,立即去北京,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大夫,咱不怕花钱……”

晚上,董大为把杜进和玉莹、小玲接到山水楼酒店的包房里,等服务员上好酒菜,他郑重地站起来,给玉莹倒酒。

玉莹推辞道:“大为哥,我不能喝酒。”

董大为说:“这是低度红葡萄酒,没事儿的。今儿个大哥表示歉意,公司最近太忙,没有去医院看望你们,请弟妹多多原谅我。”

玉莹站了起来,拿起酒瓶,说:“你这样说,我心里更不安了。你和嫂子为我和小玲操了很多的心了,兴旺和小妮仍在你们家里,真过意不去,就让我敬你一杯吧。”

董大为说:“先不忙敬酒。我来之前还接到你嫂子的电话,让我告诉你,两个孩子很乖,一点儿也不闹人,小妮还会哄小弟弟玩了。她让你们两放心,一心把小玲的病治好。”

杜进举起杯说:“谢谢大哥和嫂子……”

董大为说:“别说谢,我们一直把你们当作亲弟弟和亲弟妹看待的,你们的孩子,也就是我们的孩子。正好,今儿个借这桌酒席,我把和杨晶早想说的话跟你们俩说说。我们没有孩子,小玲在我们家住了也快两年了,我们都特别喜欢她,所以想和你们商量商量,如果愿意,我们想认小玲当女儿,不知咋样?”

杜进看着玉莹。小玲也吃惊地看着大人们。

玉莹觉得很突然,就说:“大为哥,你们一直把小玲当作自个儿的女儿,要不是你们,她至今还不知会咋样了……”

杜进也觉得突然,就沉吟道:“等小玲病治好以后,你和嫂子再认小玲为女儿吧。”

董大为语气坚决地说:“不,我和你嫂子在电话里已商量定,只要你们答应,我们现在就认她为女儿。”

杜进强忍泪水说:“大为哥,你是知道,小玲……” 董大为打断他,说:“你先不要说,我问弟妹,你肯把小玲给我们做女儿吗?”

玉莹说:“我已经说了,你和嫂子早就把小玲当作女儿了。”

董大为语气不松地说:“不,今天我要你当面回答,愿不愿意把小玲给我们当女儿?”

玉莹看向女儿,问:“小玲,你听见大大说的了,愿意吗?”

小玲天真地说:“愿意!这样我就有两个爹,两个妈了。”

玉莹转头说:“大为哥,我同意!”

杜进为难地说:“大为哥……”

董大为站起来,对玉莹说:“弟妹,你斟酒吧。”

玉莹斟满酒,董大为一饮而尽,说:“谢谢弟妹!请你再斟满一杯,我代你嫂子喝。”

玉莹斟满酒,董大为又一饮而尽,说:“谢谢弟妹!小杜,现在我可以问你了,你同意不同意?”

杜进嗫嚅:“我……同意。”

玉莹疑惑地看着杜进和董大为,问:“告诉我,究竟小玲咋了?”

董大为象做成了什么,胸有成竹似地说:“没有什么。弟妹,从今天开始,小玲是你们的女儿,也是我和杨晶的女儿了。菜上齐了,来,我们先吃,吃完再说。”

玉莹越发疑惑,说:“你们一定有什么事儿瞒着我。杜进,小玲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吗?”

杜进呐呐地说:“还没……快了。”

董大为说:“弟妹,听哥的,先吃。小玲饿了吧,来,乖女儿,我夹块糖醋鱼给你吃。小玲最爱吃鱼了。”

小玲乖巧地说:“谢谢新爹!”

董大为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看着小玲吃完,董大为对一直闷着头喝啤酒的杜进说:“小杜,你带孩子出去买点水果来,多挑几样。”

玉莹敏感地看着杜进牵着小玲走出去,用目光询问董大为。董大为仍不动声色地说:“弟妹,你多吃些。这些日子,你日夜看护小玲,很辛苦……”

玉莹打断道:“大为哥,我吃饱了。有什么事儿,你就直说了吧。”

董大为沉吟片刻说:“弟妹,有件事儿想跟你商量商量。我们送小玲到北京去治病,好吗?”

玉莹说:“这要等医院会诊结果出来,看小玲究竟得了什么病呀。”

董大为说:“会诊结果已经出来了。不过,是我告诉杜进等吃过饭再对你说的。”

玉莹紧张地问:“小玲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快告诉我。”

董大为说:“本来杜进想让你先回盖县去,他一个人带小玲去北京治病。我没同意。你是小玲的妈妈,又是个坚强的女人,所以,必须把小玲的真实病情告诉你,希望你能挺得住。”

玉莹心在突突地跳,说:“你就实话告诉我吧。县医院的大夫让我们到大城市来看病,我心里就有了准备,她不管得的是啥病,我都能挺住。”

董大为沉重地说:“小玲可能是得了白血病。”

玉莹颤声道:“白血病?”

董大为说:“这种病,北京有一家大医院能治,我已经让秘书打电话预定床位了。”

玉莹唉声道:“小玲这么小,咋有那么多磨难。”

董大为说:“小玲是你们的女儿,也是我和杨晶的女儿了,我们会和你们俩一堆儿想尽办法,治好小玲的病!”

玉莹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大为哥,为了我们,你真是用尽了心思呀!”

董大为说:“这些日子你陪护小玲在病房也睡不好,我已经给你们定了一套房间,条件挺好的,你好好休息两天,然后去北京。”

玉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晚上,玉莹陪小玲入睡,小玲忽然说:“妈,我想小弟弟和小妹妹了。”

玉莹说:“等你的病治好了,我们就回去。”

小玲懂事地说:“小弟弟吃不到妈妈的奶了,都是我不好。”

玉莹说:“妈妈已经给小弟弟断奶了,咋能怪你呀?安心睡吧,妈给你唱一个曲子,想听吗?”

小玲说:“想听!”

玉莹说:“那你闭上眼睛听。”就唱起来,她唱的是《摇篮曲》:

“悠啊悠啊,

快点睡觉别哭啦。

狼来啦,虎来啦,

黑瞎子背着鼓来啦。

老虎妈子跳墙啦,

正在窗外望着呐……”

小玲听着听着睡着了,嘴角含着幸福的笑。玉莹爱怜地看着她,自言自语地说:“好女儿,不管虎呀狼呀,我们都把它们赶走。”

杜进已在门外站了一会儿,这时手拎一网兜水果推门进来,说:“我打小没有妈,从来没有听过《摇篮曲》呐!”

玉莹没接话头,给小玲掖好被子,问:“办好出院手续了吗?”

杜进说:“晚上不能办理,得等明天。我跟病房值班护士讲好了,今晚你们不回病房了。”

玉莹痛苦地说:“小玲咋会得这种病?”

“这……”杜进不知怎么回答,说:“你不要太难过,大夫说,这种病有治好希望的。大为哥也说,不管花多少钱,到北京求最好的大夫给小玲治病。”

玉莹感叹道:“大为哥和嫂子在这个时候认小玲做女儿,是一心想帮助我们呀。”

杜进说:“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玉莹话里有话地说:“这就对了,没有他们,哪有你今天。”

杜进由衷地说:“我会做出个样来的,绝不会让他们失望。”

玉莹进洗手间了。杜进忙坐下,麻利地剥好一个广柑放在果盘里。等玉莹出来,就说:“玉莹,吃点广柑吧。”

玉莹摇摇头说:“我现在什么也吃不下去。”

杜进关心地劝道:“你别太犯愁,犯愁也解决不了问题。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玉莹内疚地说:“我觉得自个儿对不起孩子。”

杜进忙说:“是我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你。”

玉莹走到床边,爱怜地亲了一下熟睡中的女儿,说:“让过去的一切都过去吧。”

杜进站了起来,走到玉莹面前,诚恳地说:“玉莹,我是真诚希望你原谅我。我不能忘记你跟我去黄土岭时,你爹对我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她上了你的船,你可是船老大,一定要把好舵呀!”

玉莹痛苦地说:“难得你还记住我爹的话。”

杜进忏悔地说:“前几年我没把好舵,让你和女儿遭了罪。从今往后,我一定会把舵把好的,相信我玉莹,我真的非常爱你。”

玉莹沉吟说:“这可能。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二十几岁的人了,我们俩都应该再冷静地想一想,好吗?”

杜进怔怔地瞅着玉莹,半天没说话。

玉莹说:“如果你想和小玲睡在房间里,我就到外面沙发上去睡。”

杜进默默地站了起来,向外间走去。

3

天转冷,风硬起来,把树叶一片一片吹落。

离衣翠华家不远的马路拐弯处的路灯下,常年有一个老汉在卖烤地瓜,老汉姓向,大家都叫他向老汉。昏黄的路灯下,白发白须的向老汉端坐在烤炉边的马扎上。这天,王良提着个大提包从夜市回来,见向老汉跟往常一样,半眯缝着眼,似看似不看地看着行人走来走去,嘴动着,不知在念叨着什么。王良走到向老汉跟前,放下大提包,搓搓手说:“大叔,又饿又冷,馋你的地瓜了。”

向老汉没言语,从马扎上站了起来,抄起铁夹子,从烤炉里夹出一个烤熟的地瓜,用手掂掂,说:“一斤半。”

王良一笑说:“大叔不用称,咋练的?”

向老汉矜持地说:“手捏面团练出来的。”

王良惊奇地问:“捏面团,咋能练出手称?”向老汉斜了王良一眼说:“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就别打听。”

王良知趣地不再问了,他吹口凉气,将地瓜咬了一大口吞进嘴里,连说:“大叔,好吃,真好吃。”

向老汉面无表情地说:“好吃,不可贪吃。”

王良吃完,掏出钱来,说:“再买两斤。”

向老汉嘴角掠过一丝隐隐的笑,说:“捎给那娘俩的?”

王良说:“对,房东平时做什么好吃的都给我送来一些,我见有啥好吃的,也捎给他们尝尝。”

向老汉微微点头道:“这好,这好。互相的嘛。”

这时,从昏暗的马路对面走过来一个瘦巴巴的小个子中年人,肩上扛着行李,手里提着一柄长把大铁锤,看样子走了很远的路,又饿又累。他走到烤炉跟前,放下行李,用一口四川话问:“烤红苕好多钱一斤?”

向老汉竖起两根手指头。

“小四川”皱了皱眉头,说:“便宜些嘛,一毛五罗?”

向老汉摇了摇头。

“小四川”无奈地说:“那就买你两根红苕,饿死我了。秤要高些嘛!”

向老汉从炉里夹出两个地瓜,用手一掂,说:“一斤三两。”

“小四川”叫了起来:“你这老头儿,咋欺负外地人?你也不用杆秤称一称,咋晓得是一斤三两嘛?”

同类推荐
  • 谁摸了我一下

    谁摸了我一下

    赶尸是湘西的一种古老神秘的巫术。 赶尸人之所以昼伏夜出,很可能就是为了保守这个机密。 赶尸队伍在黑糊糊的山路上行走。 赶尸队伍一直在朝前走,爬过一个坡又一个坡。 这时候,堂屋里的灯亮起来。这里竟然没有电,点的是一盏茶油灯。
  • 禁忌师

    禁忌师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禁忌的世界。出门有禁忌,洗澡有禁忌,吃饭有禁忌,睡觉有禁忌,结婚有禁忌,生孩子也有禁忌……禁忌,无处不在。触犯禁忌的后果只有一个字:死。或者,生不如死。由此便衍生了一个古老的职业:禁忌师。从有人类开始,部落中就出现了禁忌师的身影。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人们趋避灾难,远离这些禁忌,远离死亡和不幸……他们不是道士,却比道士懂得更多,他们不是驱魔师,却比驱魔师更让鬼神害怕。禁忌师是一个恐怖的存在,他们可以破除禁忌,也可以制造禁忌,他们的力量甚至被天地鬼神所嫉恨。而我,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禁忌师,我们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禁忌师的故事……
  • 真龙气2

    真龙气2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绿波

    绿波

    一个护林人的艰辛,让林业站的人给耍了一通后,自己还没有觉得,反映了底层百姓的纯真,那种事业的操守。引来一段荒诞的故事。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册)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册)

    福尔摩斯是英国作家亚瑟·柯南·道尔塑造的一个典型的私人侦探形象,具有神秘莫测的探案本领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逻辑推理能力,深受不同时代、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喜爱。本书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生动再现了福尔摩斯在侦破为爱寻仇、因财生恨、族人相残等一桩桩血案和阴谋中所表现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形象展示了正义与邪恶的激烈交锋,良知与罪恶的灵肉搏斗,亲情和法律的两难抉择,爱情和金钱的现实考验……故事的地域背景广阔,横跨欧美,情节曲折紧张,悬念丛生,对话机警利落,对理解欧洲文化、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将大有帮助。
热门推荐
  • 千金复仇之金凤归来

    千金复仇之金凤归来

    就算死她也不想死在玄璃,那是她受尽屈辱的地方,留在哪里的只有她的躯体,一直没有灵魂的躯体,就算留下来又有什么用呢??
  • 遇见高冷总裁,我要躲

    遇见高冷总裁,我要躲

    天啊,那,那个男人竟是……莫,莫云凡?莫,莫宇集团的首席总裁!黑,黑白两道的风云人物!据说此人性格不仅阴暗,而且还心狠?“我,我干了什么?干了什么?好好的自己怎么就喷了他一脸的奶油呢?完了,完了……”云杉杉悔恨的肠子都青了,“怎么办?怎么办?我看我还是躲开他,赶紧跑吧!”
  • 血屠八荒

    血屠八荒

    在这充满血腥的的大陆上,谁将占据最强的一角?谁又能突破生命的桎梏?一位十八岁的少年从雪原中走出,在无尽的屠戮中成长破解万古的辛秘。无尽的寿命是否是终点?万古的辉煌是否是人生的极点?少年以一己之力打破天地桎梏,成为万古一人,可是在这空无一人的世界中他又何去何从?一切疑问的解惑尽在《血屠八荒》!
  • 失忆总裁明星妻

    失忆总裁明星妻

    她是不受宠的苏家二小姐,他是权势滔天的明氏冷酷总裁。婚礼上的一杯酒,她迷迷糊糊的走入新房,他被迫娶了不爱的女人。她心心念念想要他记起过往,他却处心积虑想要摆脱她。“苏谨笑,离婚吧!我们没有爱。”他冷冷的对待她,一次次将她伤的遍体鳞伤。她绝望时,他的心里一片刺痛。四年后带着小公主回来,他又穷追不舍,屋内软语相哄,屋外她手指交握。她和孩子又该何去何从。
  • 惊天剑十三

    惊天剑十三

    父亲胡忆是一名调酒师,有一天他调出了一款酒,武者喝了此酒竟然能打通些许经脉,从此招来杀身之祸,一夜之间父母葬身火海,那时胡思仅有五岁,还有一个三岁的弟弟,火海中蒙醉拳大师所救,童时记忆散失,十岁得知父母血仇,从此立志习武,终于功成寻仇,末法时代却惊现各路豪强,然某一天得知仇人的女儿与他邂逅初恋,弟弟被仇人养活,不知情下兄弟相杀,最后身心俱疲却惊闻修道成仙的传说…
  • 魔尊无梦

    魔尊无梦

    君无梦,凶残暴虐,手段狠辣惊人,被称为魔族的首领。喜欢破坏被称为美的事物。对神族有着异于寻常的恨。乐云心,美貌、善良、高洁,近乎完美。为了一个意外转世为人的神族小仙。无尘,魔族六大灵首之一,形容出尘俊朗,个性冷淡,魔法高强。一场虚无的梦幻后,他幡然醒悟:原来用暴虐亲手毁掉的原来是自己!他、她、他将上演怎样的情感纠葛;是令人称羡的皆大欢喜,还是劳燕分飞的凄美嗟叹,敬请关注《魔尊无梦》。
  • 风月不灭

    风月不灭

    【风月梦】不灭之道,在心。也许千秋不灭,终不过是换来你的淡淡一瞥。纵使诛仙令是你亲手封印,奈何心如止水,终究无可做到。千年之后,恩恩怨怨,又该与何人说?——————————————————————————九华神君拿着长剑横挡在她的身前,明晃晃的杀妖剑上沾满鲜血,他脸上一道一道的伤疤清晰可见,突然他重重地丢下长剑,负手仰天大笑,“我负了苍生,我负了你娘,我再不能负了你。”庭中一时寂静,东临衣袂飘起,他听见自己用很轻很轻的声音说:“我怎么舍得让她难过。”越十三的眼眸暮得黯了下去。“但愿如此。”
  • 都市黑道

    都市黑道

    因为帮忙,天行的父亲和女朋友相继死去,为了复仇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三大家族,最新崛起的孟家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面.天行的到来将这个局面打破了,成为王家龙头大哥的天行能为自己的女朋友和父亲报仇吗?
  • 别来微恙:Boss请冷静

    别来微恙:Boss请冷静

    几乎是落荒而逃来到V城,莫言雪与昔日同窗好友断绝联系。却依旧与某人在V城不期而遇。据说这人身边有如花美眷,艳福不浅。据说这人身份神秘,来头不小。据说这人痴心绝对,来V城只为追回那个她。不管传言如何,莫言雪告诉自己:这一次姐心如止水,你伤不到我。某人:“一别两年,过得可好?”莫言雪:“甚好。”某人:“我也还好,除了想你,夜不能寐。”
  • 家沉浮

    家沉浮

    这是个底层农民的故事!任劳任怨的在土里刨食,上帝并没有怜惜他们,灾难与不幸总是降临到那些老实本分的善良人头上,痛苦的挣扎着在逆境中煎熬,也揭示了他们的另一面,贫穷落后,愚昧守旧,束缚着他们停滞不前。遇到逆境,他们总是唉声叹气的埋怨命运的不公平,描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喜怒哀乐,一个快乐阳光的童年,充满危机的青少年,中年时来运转,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了大地,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告别了贫穷,主人公对命运也有了新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有多少人才脱颖而出。主人公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苦难并不全是命运的安排,有很多的外来因素在冥冥之中操纵着命运?她当时很迷茫,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经过她多年认真执着的探索后,主人公到了花甲之年,对命运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发现一个人的命运与家运、国运、天灾人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命”“运”这对困扰作者一生的幽灵,拨开了层层迷雾,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