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9600000032

第32章 谒黄陵(1)

韩克一行从东北出差回来,文化大革命也结束了,机关、高校恢复了正常工作。赵济仁的职务也恢复了。开始改革开放。陕西历来被西北各省尊为老大哥,其也当仁不让,要在改革开放中起带头作用。当时有一种说法:旅游是无烟工业,投资少,见效快,而陕西遍地是文化古迹,特别是西安,乃六朝古都,具丰富的旅游资源,大有看头。而要发展旅游业,除了旅游景点,还要解决住宿、吃喝的问题,要建高档次旅馆。他们倡议西北各省集资修建旅游宾馆,邀请西北各省有关方面派人与会,商议集资修建旅游宾馆事宜。

赵济仁及韩克、胡艳丽、周菊英、窦春芳和任沛被派前往参加会议。会议期间,除协商集资份额、董事会组成、宾馆管理章程外,为了促进旅馆的集资建设,特组织与会人员参观考察陕西的旅游资源,并派办公室刘主任陪同考察。

刘主任男性,中等个儿,不修边幅,戴近视眼镜,满口的陕西话。他左腿微短,走路一点一点的,点着瘸腿导游、讲解。人们背地里称他“路不平”的绰号,他也坦然对待。

他引赵济仁、韩克等人登上古都的城墙,边走边讲解道:“西安,乃至整个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革命圣地之一。在西安,西周、秦朝、西汉、西晋、隋朝、唐朝等朝代,都曾在此建国都,历经一千一百六十年,东汉、曹魏虽未在此定都,却作为陪都。就连李自成,亦曾在西安建过政权。由于这些原因,留下了黄陵、阿房宫遗址、古城墙、西安碑林、钟楼、大雁塔、小雁塔、华清池、长陵、乾陵等等无数文化名胜古迹。”

面对完整的古城墙,韩克问道:“西安的古城墙,历经千百年,保存得如此完好,为什么?”

刘主任一瘸一拐踏着城墙道:“古城墙保存完好,原因是多方面的。西安人民固有维护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再是有识之士的据理力争,还有有关方面的得力措施。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有破坏,有保护,有非议,亦有远见卓识。

“新中国建立后,伴随工业化、城市化、交通运输的发展,古城墙与现代化事业产生了矛盾。有人主张拆除古城墙;有些人据理力争,认为这都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遗产,是地方的宝物和名片,是地方的荣耀,能够保留到现在很不容易。破坏容易,保护困难,恢复更难。我们只有保护它的责任,没有破坏它的权力。否则,我们将成千古罪人。

“还有人争辩说,保护文物与现代化建设并不对立。历史是现在的过去,现在是历史的继续,保护文物,既尊重历史,又可以鉴古而知今,促进现代化事业。”

韩克听了连连称赞:“说得好,说得好,确实有远见卓识。”

赵济仁又说:“实践证明,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旅游业,推进现代化事业。”

刘主任继续介绍:西安古城墙在历史长河中,有风吹日晒雨淋的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破坏的原因,总是建了坏,坏了修。大的维修经历两次。1568年,即明隆庆二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第一次维修,把土城墙变成砖城墙。1781年,即清乾隆四十六年,陕西巡抚毕源主持了第二次维修。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人们在城墙上挖了不少防空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上风狂雨骤,为了备战备荒,城墙上又挖了不少防空洞。如此这般,古城墙被搞成残垣断壁。城市现代化的进行,古城墙又面临新的考验:有人主张把城墙铲掉,把护城河填平,把街道道路拓宽;有人主张保留,坚决反对拆除。是拆还是留,两种主张各有理由,互不相让,且主拆派占了上风,情况迫在眉睫。

在此紧要关头,省文化局副局长武伯纶和一批文物专家联名给国务院发电报,要求保留古城墙。很快,西安市收到了《国务院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西安城墙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二十多年,1981年底,省上派了号称“铁市长”的人,负责古城墙维护的责任。古城墙进行第三次大维修。

在铁市长主持下,古城墙的维修轰轰烈烈展开了,而困难也一个个地出现了。维修这么大的工程谈何容易,由于缺资金,只有搞义务劳动,打“人民战争”,把维修任务分给党、政、军、民各单位,分段包干。那段时间,报纸、广播、电视天天报导,虔诚的人们在修筑他们的精神家园。工程又遇到了钉子户,他们骂铁市长是秦始皇,维修城墙是劳民伤财。铁市长说,他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1984年,第一期维修工程终于完工,古城墙恢复了原来的模样。这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古城墙。

赵济仁、韩克一行边听介绍,边观城墙,一个个赞叹道:“不简单,确实不简单!”

刘主任继续介绍:“古城墙维修完工了,铁市长也病倒了,不久即辞世了。铁市长亲眼看到了崭新而宏伟的古城墙,他虽然离开人世,却可以含笑九泉。”

赵济仁、韩克等面对壮观的古城墙,怀着对西安人民,包括铁市长的崇敬心情,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停留,走下了坡道。一路又参观了大明宫遗址、钟楼、大雁塔、小雁塔,前往另一处景点。只见一条平坦的大道伸向里面,道路两旁古木参天,树木婆娑多姿、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木,洒在路上,斑斑点点,投到游人身上,他们如入仙景,心旷神怡。韩克一行前行不远,一座二层的大屋顶建筑映入眼帘,二楼正中,两个金色大字引人注目:碑林。韩克不懂书法,只瞟了一眼,便进了楼门。而赵济仁则驻足仔细端详起来,同伴们都进了楼门之后,他恋恋不舍地跟进。未料,只看上头,未顾脚下,被门槛绊了一跤,跌倒在地,连忙爬进门。刘主任正侃侃而谈在介绍:“西安碑林,因碑石立如林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收藏我国古代时间最长、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典籍刻石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书法艺术的荟萃之地,有七个陈列室,一个碑亭,六个墓志廊,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篆、隶、楷、行、草书法及绘画皆有,独具特色的完整建筑群。是五千多年汉字创新发展辉煌历史的记录和见证,是书法艺术宝贵精华之大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边介绍边引大家来到一个碑石长廊中,只见墙壁上镶嵌的满是石碑,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完整的残缺的皆有,令韩克一行目不暇接。

穿过碑廊,来到一个一丈多高的大石碑前,大伙正在惊奇疑惑之际,刘主任介绍道:“这块碑刻的是唐石台孝经。所谓石台孝经,就是刻在石头上的经典。孝经是论述封建孝道和宗法的儒家经典之一,是唐玄宗李隆基用隶书写成,并为它注释、作序。‘大唐开元天宝圣文武皇帝注孝经台’的碑额,是由太子李亨用篆书所写,该碑用了篆书、隶书两种书体。整个碑,含碑首、碑身、碑座,共用35块巨石组合而成。除了文字,上面还有满雕卷云的华冠、下面雕着精致蔓草、瑞兽文饰,整体造型端庄,风格独特,装饰富丽,意义非凡。刻于唐天宝四年,即公元745年,距今一千二百多年。”

“原来是这么回事!”韩克省悟道。

赵济仁若有所思道:“如此巨大的碑,皇帝书写正文,太子书写碑额,用篆书、隶书两种书体刻在石头上,可见孝道和宗法,对封建社会的重要性。”

刘主任接上说:“那当然。整个碑林就是由这块唐石台孝经开始的。过了九十二年,即公元837年,艾居晦等人又书写了《开成石经》。从此后这个朝代加一点,那个朝代添一点,一阵儿立到那里,一阵儿搬到这里。到宋朝元祐二年,即公元1087年,由一个名叫黎持的人,负责将全部石经及唐代其他重要碑经,移置到现在的西安碑林所在地。”

“这个人功不可没。”胡艳丽道。

刘主任接着说:“以后,历经金、元、明、清,各朝代仁人志士的收集、修建,规模逐渐扩大,内容进一步丰富,并确定了‘碑林’这个名字。到了民国,1935年9月,由内政部聘请邵力子等为监修委员,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施工,将碑石陈列于一、二、三、四、五、六室。建国以来,又发掘、收集大量碑石,新建了第七室。”

“我的天呀!真是不容易。”韩克惊叹道。

赵济仁深有所感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不愧为伟大的民族,我们中国不愧为世界文明古国,创造和保留了包括碑林在内的无数文化瑰宝。历朝历代,不管历史怎样变迁,朝代如何更替,天灾人祸频仍,中华文化总是维系着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今后仍是这样,这个根系,这个优良传统,任凭什么力量,都是否定不了,割不断的,作为中国人,我深深为此骄傲、自豪。”

胡艳丽感慨道:“哪怕海枯石烂,我是铁了心的,我的中国心是不会动摇的。”

韩克等都连连称是,频频点头。

刘主任又边介绍边走,来到一群碑前停下说:“这些碑刻于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故称《唐开成石经》。唐代,印刷术尚不发达,为了避免学子们在学经书时传抄错误,并能永久保存,特刻石经为范本,内容包括我国封建社会学子必读的十二部经书,即《周易》、《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共一百一十四石,二百二十八面,六十五万零二五二字。这是保存最完好的一部。”

刘主任又脚一点一点地来到一块碑前,面对大家说:“这叫《唐同州圣教序碑》,是唐朝四大书法家之一——褚遂良用楷书写成并刻石。他在陕西同州,即今大荔,任刺史时所写。他博涉文史,精通书法,笔势如铁画银钩,其楷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气势刚劲,对后代书风影响很大。”

赵济仁喜爱书法,听得认真,看得仔细,听完对这块碑的介绍问刘主任,“碑上的字写得好,你介绍得也好。我只觉得字好,但说不清好在哪里,经你一介绍,方觉确实如此,是‘铁画银钩’,苍劲有力而又富于变化,叫人看不够,品不够,你是不是精通书法,字写得好?”

“哪里,哪里!”刘主任回答说:“我只是个书法爱好者,爱看爱写,但字写得很丑,拿不出来。再练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个水平,真是可望不可及。我解说的,也只是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的,并不是自己写字的体会。”

刘主任边说边走,来到一块碑前,韩克一看,乃《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面对赵济仁道:“我是只识其字,不解其意,不知高低,何解其妙,你是大学问家,可知高在哪里,妙在何处?”

赵济仁道:“别说你不解其意,不知高低,我也是一知半解,略知一二,且听刘主任介绍。”

刘主任接上道:“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碑文的内容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翻译的佛经写的序,太子李治写的记,及玄奘的谢表和他翻译的心经。字体则是此前三百多年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练字如痴如迷,晚上睡觉也在他夫人身上也用手指练字,他夫人不耐烦地说,‘人各有体,你不在自己身上写,何必在我身上乱写?’灵人不可细提,王羲之听了‘人各有体’,恍然大悟,从此开了窍。他博采前代名家书法之长,精研体势,改变了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形成妍美流畅、清秀劲健的新书体,对后代书法影响很大,在书法史上被尊为‘书圣’。”

韩克笑道:“有趣,真有趣!”

赵济仁亦笑着说:“理解,理解,人的开窍和灵感往往在瞬息之间,一字之师之中。王羲之练字痴迷之时,‘人各有体’四个字开了他的窍,解了他的谜,是可以理解的。”

刘主任又说:“言归正传。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受家风影响,也好书法,颇有成就。他为了请教父亲,写了一幅字,其中一个‘为’字少写了一点,其父给他补了一点。他又持这幅字征求母亲的看法,与父亲的字若何。其母仔细看后说,只有‘为’字的这一点像你父亲的字,别的字相差甚远。从此之后,王献之刻苦练字,功夫日益长进,终于也成了大书法家。”

赵济仁又笑着疑问道:“唐朝时的碑文,为何要用三百多年前东晋王羲之的字呢?”

刘主任解释道:“是王羲之书法的精妙和名人效应的原因。和尚怀仁用了二十四年按照碑文所需要的字,从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填拼集而成。据传当时曾以重金收买所缺的字,故有王羲之的字一字值千金的佳话,因而此碑文名《千金帖》。唐太宗李世民的序、太子李治的记、玄奘的谢表和他翻译佛经的心经、王羲之的书法结合在一起,使碑文与字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所以尊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实在是稀世少有、珍贵至极的无价之宝!”

胡艳丽惊叹道:“为了立这样一块碑,保护这块碑,我们的老祖宗可谓绞尽脑汁,不惜生命和金银,这种执着和牺牲精神,真令人可敬可叹,佩服至极。”

赵济仁接着说:“不仅这一块碑如此,这里的每一块碑都是这样,没有相当高的水准是进不了碑林的。不仅书法至真至妙,且有来龙去脉。哪里像当代的一些所谓书法家,若‘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缺乏功底,仅靠寻奇猎怪,沽名钓誉!”

刘主任点着脚,引大家到《唐多宝塔碑》前说:“这是颜真卿的楷书,是留存下来的最早的颜体楷书,反映了颜书的早期面貌,体现出晋朝和初唐的风格。一笔一画皆精妙,一拐一弯都章法,叫你挑不出不妥之处。”

同类推荐
  • 状态

    状态

    本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国家一级作家戈悟觉写在新世纪的六部中短篇小说。《状态》一书写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自强和困惑,不甘和无奈。他们的故事是时代的记忆。
  • 战鹰2:特种兵王复仇记

    战鹰2:特种兵王复仇记

    一部关于特种兵、黑三角、卧底、复仇的长篇系列小说。他是一只鹰,复仇是他的使命。李建风为报父仇踏入军营,在绿色的军营中,他一遍遍经历着蜕变、感召和洗礼,最终成长为一名骁勇善战的特种兵王。通过重重考核,他进入了一个神秘部门,经历生死,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任务,也渐渐接近了复仇的目标……在《战鹰2》中,李建风发现了父亲离奇死亡的真相,那完全是一个阴谋。他不能让父亲死得不明不白,他苦苦寻找一个个躲在幕后害死他父亲的人,他要让他们血债血还……
  • 松开

    松开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X档案研究所2:我在051的诡秘十年

    X档案研究所2:我在051的诡秘十年

    051是个异常神秘的机构,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或者它为什么存在。从2011年起,官方才逐渐公开了一小部分有关“051”所参与研究的非自然事件。法医系天才新生白小舟从小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她的父母在飞机上离奇失踪,经调查,竟与美国FBI“非自然事件调查组”有着莫大关联。于是,忧虑恐惧的她在阴差阳错之下走进了学校深处的051研究所,在这里,她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离奇诡谲案件。
  • 蛤蟆镜

    蛤蟆镜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热门推荐
  • 危险婚姻:腹黑总裁的豪夺

    危险婚姻:腹黑总裁的豪夺

    为了找到传说中的炫鹰,她不惜以身示法,用家族最新研制的麻药粉来接近目标,只是,对于别人有用的麻药粉,在他的身上为何不起作用?害得她被他吃干抹净,到头来搜遍了他的全身,也没有找到她要的东西。哼,这个可恶的男人,她白汐琰要是找不到炫鹰,她就不叫白戏言!这个女人在干什么?他可不记得他什么时候叫酒店服务了啊?他只是觉得头晕得厉害,于是开了房休息会,而她现在居然跨坐在他的身上,正……奋力地解着他的裤带?既然是她先找上门的,那就不要怪他了……只是,她千方百计的接近他,想方设法的魅惑他,到头来,却只是为了“炫鹰”而已……
  •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已经从最初的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到资本的全球化,进而到人力和技术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
  • 寻梦异界

    寻梦异界

    一个失去了人心、重生在异世的神级强者,在与灵魂中的怨灵签订契约后,开始了毁灭世界的路途。他的性格黑暗却追寻光明、武力绝强却喜好阴谋、驳斥平庸却渴望淡泊。在灭世的过程中,他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世界和他的命运又会如何变化?
  • 九云梦

    九云梦

    本书是朝鲜“梦小说”的开始。描写了男主人公杨少游与八位美女之间坎坷曲折的爱情经历。《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
  • 璞玉仙修

    璞玉仙修

    “一品灵台求仙路,三分道心亦真人。凡体慧智破仙障,玄妙宝玉助长生。”温天保,正如他的名字,上得天赐,下保其身。仙道漫漫,璞玉出尘!讲述一个少年获得一枚神秘宝玉后的仙路历程。仙修、武修、剑修、上古修炼......合理结合凡人流与悟道流、心灵流,有勾心斗角也有适当温情,更有奇思妙想,精彩术法以及对‘道’的领悟。——————————————————————————————————————————更新略微不给力,每晚更新,周五周六周日可爆发。绝不烂尾,绝不烂坑,前期略显枯燥,但继续看下去会有更多精彩的,不要望而退却,求收藏,求支持!
  • 奴役时代

    奴役时代

    这苍天,无法无天,这苍天,罪恶滔天,你斗不过,你一直都斗不过,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个凡人呢?可是有一种人,他的骨子里就刻着一个字,战,即使到了最后,他也要战,这到底是宿命,还是奴役?
  • 英雄联盟之竞技路

    英雄联盟之竞技路

    时隔一年,当萧然重新接触到英雄联盟这款游戏后,会变成什么样?究竟是泯灭于众人,亦或者是王者重新归来?
  • 于默

    于默

    一见钟情的,是鬼使神差,不明不白;错身而过的,是不言不语,不闻不问;两情相悦的,是各怀鬼胎,不作不死;我们之间是如此近,却又感觉如此远,彼此都想成全彼此,却又误判彼此心思。最无奈是,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遇到了最想照顾一生的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美女御用替身

    美女御用替身

    因修炼《阴阳秘法》而阴阳失调,被阳火焚烧至身亡的白玉棠,意外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的香江。那时八十年代的香江,纸醉金迷、群雄逐鹿,百花争艳。白玉棠决心走不寻常路,打造史上最强大的美女御用全能替身!跑龙套,写小说剧本,作曲填词,挖墙角,打架砍人,这些都不过是业余兼职,只有替身才是我的主职!葡萄语:本书加入两分玄幻色彩,但娱乐依旧会是主流。想看新鲜者可一观,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