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3000000004

第4章 少年才子(1)

中国人相信一句俗话:天无绝人之路。很多情况下,也确实如此。

李商隐一家尽管无依无靠,最终还是在郑州荥阳安顿下来了,并且从此在这里落籍生根,凭借祖父李俌在此留下的一点基础艰难度日。

李商隐在《祭裴氏姊文》中叙过父死归葬之事后,继续写道:“及衣裳外除,旨甘是急,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日就月将,渐立门构。……”那意思是说,等到为父亲服丧期满,脱了孝服,最要紧的便是寻找生路来奉养母亲(其实还包括养活弟妹),于是正式在郑州荥阳占籍,有一段时间只能靠为人抄写文书或舂米稗贩(概指体力劳动)来挣钱养家,可想而知一家人过的是怎样清寒贫苦的生活。

尚未成年的李商隐就这样以柔嫩的肩膀撑持起衰微孤弱的门户,慢慢地为李家恢复着元气。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古往今来的通理。艰难困苦的生活并没有压垮李商隐,相反,却激发了他努力奋斗的志气。像他们这样的耕读仕宦之家,努力奋斗,就是拼命用功读书。少年李商隐深深懂得,对于他来说,读书、应试、登科、入仕、为宦,是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唯一途径。

家乡有一位五服之内关系很亲的堂叔,是个饱学的儒生,年轻时曾入过太学,见过世面,但因为性格孤傲,后来却只愿做个乡居的处士而不肯外出谋官。堂叔对五经很有研究,也非常乐意教导本家子弟。于是,商隐、羲叟,还有另一位本家兄弟李宣岳等,就成了他的学生,开始在他的指导下读起书来。

商隐在后来的文章中称这位堂叔为“处士叔”,因为他在李氏属于“处士房”这一支,本人又是个不肯为宦的处士。我们也就跟着商隐这样称呼他吧。

在李商隐的人生道路上,处士叔是对他有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李商隐的性格气质中有时能依稀看到处士叔的影子,有时商隐又会因应世情而表现出与处士叔不同的某些特点。商隐与处士叔的关系发生在他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青少年时期,处士叔对商隐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要超过父亲李嗣,值得我们花费一些笔墨加以介绍。

处士叔的名字不详,但其生平与为人情况赖有李商隐《请卢尚书撰故处士姑臧李某志文状》一文,我们还能多少有些了解。

原来,处士叔和李商隐的父亲李嗣是同祖父(李叔恒)的堂兄弟,李嗣年长,所以商隐称处士为叔。李嗣之父做过邢州录事参军,处士叔的父亲则曾担任过郊社令,二人官品都是从七品,不过一个是上阶,一个是下阶而已。处士叔从小攻读《诗》《书》《礼》《易》《春秋》,十八岁时就已把这五经读通,曾凭借这个以“乡贡”身份参加过科举考试,后来还进了京师的太学,仕途前景本来是很不错的。可是,就在此时,他的父亲郊社令得了重病,不能再在长安为官,他也就遵守孝道,从太学退了学,侍奉父亲回荥阳家中休养。谁知这一来就是二十多年,郊社令固然进入风烛残年,他自己也由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一个体弱多病的中年人。这些年来,他安心居乡,从未想过外出求仕之事。父亲逝世,他更是庐于墓侧,即在坟墓旁建草庐居住以守丧。这样又过了几年,终于服丧完毕,可以重操举业了。但此时的他已经立志终身不再考虑禄仕之事,决心就以处士之身终老家乡。

处士叔孝行敦厚和心志淡泊的名声广为人知,许多佩服他学问品行的亲朋力劝他应考出仕,可他一概坚拒毫不动心。只有在学问上,他一如既往地用功,不断取得进步。对于诗书五经,他钻研得越来越深,理解得越来越透彻,前人的注解稍有不对或不到之处,他都能一眼看出,于是他根据己意别作疏解并且仔细录存下来,以备继续探讨商榷。这些《别疏》实际上便是一部部学术著作。李商隐是看到过这些《别疏》的,他认为处士叔总是从大处着眼,关注的并不是一般的章句小节,而是致力于对经典主旨的深入抉发。然而处士叔只是以学术自娱,他的五经研究虽有独到建树,却从不招摇示人。他的信条是韬光不耀、深藏不露。他对五经的别疏新解往往深奥,一般人不懂,他会拿其中较浅显的部分教授最亲近的本家子弟,但关照他们绝勿外传,哪怕传给稍远的亲戚也不行,所以外界几乎无人知道他的研究成果竟是那么丰硕高深。

在为经典写作《别疏》之外,有闲暇的时候,处士叔也创作赋、论、歌诗之类文学作品,积累起来有数百首之多。李商隐当然是有幸读到过这类作品的,他对它们的评价是“莫不鼓吹经实,根本化源,味醇道正,词古义奥”。也就是说,处士叔的文学创作在思想上与儒家经典一致,是用文学来宣扬儒教,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来化民导俗,以使世风趋于清厚醇正;在艺术风格上则完全遵循儒家诗教,做到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臻中和之美;而在具体的选词造句上,则讲求古奥含蓄,排斥浅近俗陋,所以读起来是要费一些脑筋的。

最特别的一点,是处士叔“自弱冠至于梦奠,未尝一为今体诗”,就是他一辈子没写过唐代科场和文坛风行的五七言律体诗,包括排律、绝句之类。他写的都是古体诗。要知道,善写今体诗在当时可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啊,科举考试,文坛扬名,温卷献酬,人际交往,哪一项不需要会作近体诗啊!可是,处士叔偏偏不作,这岂不明显是反潮流吗?在文学创作上,李商隐后来虽没照处士叔的榜样做,但处士叔不同流俗、特立独行的精神显然令他印象深刻,所以在为处士所写的《志文状》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钦佩的口吻。

处士叔又是一个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小学通石鼓篆与钟、蔡八分,正楷散隶,咸造其妙。”石鼓篆指唐初出土的石鼓文,上面文字乃史籀大篆,即秦代的篆书,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韩愈曾作《石鼓歌》咏叹,因气势雄阔而成一代名诗。处士叔能通石鼓篆,不但可见他文字学的造诣,也表现出他对当代学术的关注。他虽然僻居乡里,但是他并不闭塞落伍。钟、蔡八分,指汉蔡邕、魏钟繇擅长的一种介于篆隶之间的书体,所谓“八分书”。正楷散隶则泛指当时通行而实用的楷书和行草书。处士叔对这些文字和书体都很精通,其文化修养之高不言而喻。李商隐的小学知识和书法根柢都深,后来也很有名气,其基础无疑是处士叔帮他打下的。

但是处士叔的脾气方正得有点古怪,在俗人眼里甚至有几分乖僻。李商隐在《志文状》里讲了两件他的逸事。

一件是处士叔常与人通信,但又不愿书迹落入人手,所以从来不肯亲自执笔,每到写信,就唤人代书,由他口授内容。这就够特别的了吧?但终有一次,他为故去的父亲追福,亲书佛经一通并且刻了石。他本以为悄悄立块碑,不会引人注意。谁知此石一立,就被人发现,一传十十传百,慕名前来摹勒拓印的人渐渐多起来。处士叔知道后,竟亲自驾一辆小车去装了那石碑,把它远远地送到一个佛寺之中,并混杂在众多的佛经刻石之中,让人再也不易找到。“其晦迹隐德,率多此类”,李商隐在讲完此事后又加了这么一句,看来处士叔为逃名养晦所做的怪事远不止这一桩。

另一件逸事还要惊人。那是在唐穆宗长庆年间,处士叔一次外出,途经徐州。当时的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王智兴风闻他的大名,派人把他请到大帅府去,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表示想聘他做高级幕僚。对于一般士人来说,这是何等的礼遇,何等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可是处士叔见了王大帅,听他表明意思,竟然当场一口回绝,而且话说得颇为生硬:“从公非难,但事人匪易!”这话听起来就有点怪,“要我跟从大帅为公家服务,这并不难,可是让我‘事人’——服从一个人,为人办事——却不容易啊。”这话岂不自相矛盾?跟从大帅,不就是“事人”吗,从事从事,本来就是一个词、一回事,有什么难不难的,真是莫名其妙。而处士叔竟然说完之后“长揖不拜,拂衣而归”,简直就是扬长而去了。

据李商隐说,处士叔这话表面看来是自谦脾气不好,不善事人,其实是话中有话,另有所指。

原来那王智兴是个骄横跋扈、杀人不眨眼的军阀,他这个徐州刺史兼武宁军节度使来得并不光彩。当他还是徐州的一名镇将时,曾公然违抗命令,率军以武力胁迫其上司节度使崔群,欲取而代之,并以此要挟朝廷。这本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只因中唐以后朝廷软弱,无能整治,才勉强同意他取代了崔群的职务。王智兴的行为在正派人看来可谓明显的“事主不忠”。处士叔说“从公非难,但事人匪易”,便是在影射讥讽他的这一劣迹。幸好王智兴听后没有当场翻脸,也许根本就没有听懂,便让处士叔走了。须知此人乃一赳赳武夫,你惹恼了他,敬酒不吃吃罚酒,弄不好是有可能掉脑袋的啊。

处士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成了李商隐兄弟的老师,教他们读书习字,也少不了跟他们聊天谈话,教导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在这群小伙子血气未凝、一切尚未定型之际,其影响一定是不小的。李商隐熟读儒家经典和史部书籍,学写古文古诗,练习书法,养成正直耿介的性格乃至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脾气,显然都与处士叔的言传身教有关。在李商隐后来的一些行为举动和文章中,我们确能不时看到处士叔的影子。当然也有许多地方,或因时势的迫诱,或因处境的无奈,或因个性的差异,李商隐的表现与处士叔有所不同。比如李商隐就没有像处士叔那样韬光养晦、不求闻达和无意仕途,而是按照唐时一般士子的行为模式走着读书求仕的路,由此导致他后来的一系列困厄坎坷和痛苦挣扎。这是后话。

大概从十一二岁到十六七岁这几年,李商隐在处士叔教导下读了几年书。一来他有父亲李嗣给他打下的基础,二来凭了他的用功和聪明,他的进步飞快。后来他编录文集,在序文中回忆自己学文的经历,曾不无得意地写过这样一句话:

樊南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1]

樊南,指唐朝京城长安南郊的樊川一带,李商隐后来曾一度在那里安家,并给自己起了个“樊南生”的号。原来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写出过《才论》《圣论》那样的文章,以擅长古文在文坛诸公间崭露头角。

“以古文出诸公间”真是一句妙语,一个“出”字,你可以理解为“出现”或崭露头角,也可以理解为“出类拔萃”,甚至可以理解为“出人头地”等等。不用说,李商隐非常珍惜他这个少年才子的名声。

《才论》《圣论》,看它们的写作时间和题目,应该是李商隐的两篇习作,很可能是处士叔指导下的命题作文,因为写得好,得到老师和其他前辈的称赞,于是他终身引以为荣。这两篇文章已经失传,它们是用古文即散文体裁写的,所以李商隐后来编录自己的文集《樊南甲集》时,曾在序中特意提到却没有将它们收入,结果就散佚了。

李商隐在处士叔指导下应该是专作古体文、古体诗的。处士叔既不作今体诗,不想求仕,可想而知也不愿作被称为“时文”的四六骈文,当然也就不会教学生们去作在官场才用得着的骈文。李商隐学写骈体文是在结识令狐楚并拜在他门下之后,他的为文,经历了一个由散转骈的过程,而且后来竟以一个骈文家的身份被载入史册。他的弟弟羲叟忠实于处士叔的教导,在商隐以骈文得名后曾多次劝其放弃骈文,恢复作古文,但商隐未采纳弟弟的意见。

今天《才论》《圣论》二文虽已不能看到,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唐文粹》等古籍所保存的李商隐其他遗文中拟想它们的风采。[2]

李商隐的古文其实写得很有特色。现在我们仍能看到他的几篇古体(即散体、非骈体)短文,其中有论文《断非圣人事》《让非贤人事》两篇,有记叙文《李贺小传》《齐鲁二生》等数篇,有杂文《宜都内人》等,另外他所写的多篇《志文状》《祭文》,还有致前辈或友人的书信,也往往是古文。

同类推荐
  • 我坚信

    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的《我坚信》(what I know for sure)是奥普拉本人的文字第一次出版成书,是她在杂志《奥普拉》上专栏文字的精选结集。国内正版引进。在这本书里,奥普拉从一个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始,回顾自己一生的奋斗,她真诚地问自己,也真诚地回答,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真正相信的是什么?永远会坚持的是什么?奥普拉一生的成就辉煌,也充满了坎坷。在这本书里,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生奋斗坚持经验的总结。她说,她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为阅读时间做准备。她觉得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就是坐在那棵大树下阅读。
  • 我的编辑生涯

    我的编辑生涯

    我很幸运,当我刚刚迈入社会,加入编辑队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黄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时候,被分配到第二编辑室也就是文学编辑室学习怎样做编缉。当时肖也牧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领导。黄伊则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编辑的基本工,是我的第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师。
  •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本文是知名作家殷谦为旅意华侨、EEC欧文国际教育总裁陈田忠先生所写的人物传记。这不只是一本传记,而是陈田忠萃取了自己的人生精华与读者分享的成功经验与人生哲学。
  • 孙传芳传

    孙传芳传

    孙传芳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身前身后又留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孙传芳波澜起伏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热门推荐
  • 钟氏遗子

    钟氏遗子

    老祖宗钟馗,靠脸吃饭,打下显赫基业:千年后,钟氏一脉与妖鬼却同时走向没落,这时候,废柴道士钟昊认为他可以招摇撞骗的时代终于来临。却发现……,搞毛啊!这些千年老妖哪来的!!
  • 白龙游记

    白龙游记

    一切的惊涛骇浪起始的时候,也不过一道微澜。——《黑曜石箴言》“月曜历3999年,后世著名的星耀历开始的三年前,有群乌因娜珂雅教徒出于不明目的袭击缇乌尔南盗窃了一条年幼的白龙,将其秘密的囚禁在某个场所。一年后,由于三个乌因娜之眼的同时爆发引起的‘科伦巴之乱’和同一时间发生措手不及的实验品暴动,这条名叫语时的羽龙族白龙连同三个孩子逃走,经过两年的逃亡最终来到了东大陆北部的灵桥总部雅澜。即为后世著名之游吟诗人:因果之澜语者,语时?欧泊萨狄安。”——安苏?赫尔加《历史总鉴·大事记》
  • 逍遥大魔王

    逍遥大魔王

    黯然销魂,红尘问情;快意逍遥,唯我独尊!一个行事、脾气都很怪异的修仙者肖遥选择了散仙之路,却因为他的臭脾气而屡屡得罪了许多人,但也凭着他怪异却又逆天的霸道修为而多次转危为安,后在一次仙界红楼的争风吃醋中,被人围攻而死,没想到却解体转生到了地球上一个同名年轻人身上。《黯然销魂掌》,以一个富有修仙经验的散仙看来,这个肖遥简直就是身怀极品修炼功法而不自知,换句话来说,就叫做暴殄天物啊!从此,一个名叫肖遥的年轻人整个人生都发生了三六一度的大转身,开始了一段奇特而有趣的黯然、销魂的修仙之路!修仙设定:《黯然销魂掌》表面上共有十七招,却仅仅是肖遥认定的黯然篇绝学,那么销魂篇呢?且看肖遥一步步开创一条销魂之路,并于黯然篇遥相呼应,谱写出属于他的一条唯我独尊的逍遥之路!-------新人新书,元旦起航,求收藏,求推荐,求会员点击,求所有的支持保养!新年新气象,誓言完本!
  • 恋上废柴男

    恋上废柴男

    某天喝醉酒的凌半夏被李希俊捡回家!凌半夏对男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为脱离剩女行列,主动进攻勇夺美男。但随着对李希俊的了解,凌半夏发现他是个花钱不眨眼,不折不扣的废柴男。。。。
  • 诉怨:恶魔总裁别样爱

    诉怨:恶魔总裁别样爱

    【或许那个男人从来没有爱过自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在自作多情。】一个月前,她嫁给了那个冷漠的男人,那时候她才知道,这是噩梦的开始。她要逃离这个地狱,一个月前,她还是那个别人宠着,呵护着的尹依,现在事情却变得不在那么美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她什么也不知道,招谁惹谁了她!“我的心,真的,好痛好痛,为什么,修寒,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我们那时候明明,明明很相爱,很相爱……”尹依越说越小声,慢慢的,慢慢的进入睡梦中,或许是哭累了,又或许是她爱得太累了,只想好好的休息,舔舐自己的伤口…
  • 有种命运叫天意

    有种命运叫天意

    对于女人来说,时间是个莫大的一瓶整容液,它能改变的不光是外在的东西,内心也在慢慢的蜕变,等到数年之后,你也许惊讶的发现现在的你已不是当初的你,你依然感怀那段不算特别却格外有滋味的青春,因为它只属于你。我不是一开始就是个胖子,现在也不是个胖子,只是在青春正好时吃成了一个胖子。
  • 王者之血染一生

    王者之血染一生

    家族被颠覆,俩兄弟走上了复仇的道路,单挑水国黑拳,决战罗马角斗,炮轰金域,血染钢钒两兄弟一个混迹江湖又掀起商战,一个被迫从军成为军王。踩着豪门贵族和高官子弟一步一步走上巅峰!
  • 最受感动的人间真情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人间真情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收录的故事经历给后人带来不同的体验,极具借鉴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聪明人会从中吸取经验,让个人的人生折射出许多人命运的华彩,从而使生命在有限的时间无限延展。
  • 剑纵天下

    剑纵天下

    龙翔大陆,宗门万千,强者林立,各种武学奇才竞相争艳……在这个武者为尊、强者云集的大陆,剑客却像是一把生锈的钝器,慢慢腐朽,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修炼界第一剑修凌晨,携诸神剑法之锋芒,降临异界。热血激烈的对决,绝世天才的碰撞,剑修一脉重现光辉,掀开历史最辉煌的一页。岁月积淀,永垂不朽不过是一瞬间。在洪荒的时代里,剑,劈开了一个新的时代。
  • 皇后驾到:皇上快走开

    皇后驾到:皇上快走开

    一朝穿越,竟然成为了几个皇子的娘,这副身子竟然已经生了好几个了?太惊悚了吧?更加让人惊悚的是,孩子竟然不随父姓,还是跟的她姓!天!谁来告诉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上有嗷嗷待哺的皇子,下有嗷嗷待亲的皇上!死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