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500000045

第45章 《洛阳伽蓝记》中的志怪小说(2)

(三)光明寺记佛像捉贼的故事

段晖宅:地下常闻钟声,时见五色光明,照于堂宇。晖甚异之。遂掘光所,得金像一躯,可高三尺,并有二菩萨......晖遂舍宅为光明寺......其后盗者欲窃此像,像与菩萨合声喝贼,盗者惊怖,应即殒倒。众僧闻像叫声,遂来捉得贼。这是一则宣传佛教神异灵验的志怪小品,县令段晖宅院充满离奇诡谲,先是"地下常闻钟声,时见五色光明,照于堂宇",于是掘得佛像、菩萨像,铭文表明是西晋名人荀勖所造,为前代遗物,段遂舍宅为寺。后"盗者欲窃此像,像与菩萨合声喝贼,盗者惊怖,应即殒倒。众僧闻像叫声,遂来捉得贼"。

如此倒霉、笨拙的盗贼遇上神奇无比的佛像,可谓倒八百辈子的霉。此可称为喜剧小品,极富喜剧色彩,读来让人会心一笑。而"洛阳大市"记民间酿酒高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踰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命擒奸酒。游侠语日:"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纪实的志人小说或杂传。

《魏书·释老志》也载类似故事。北魏延兴二年,献文帝下诏"济州东平郡灵像发辉,变成金铜之色......有司与沙门统昙曜令州送像达都,使道俗咸睹实相之容,普告天下,皆使闻知"。

当然,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下,作品主旨还是在突出佛教神奇,唤起人们对佛的崇敬。这样的故事确实对当时人尤其是下层民众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佛像发光、擒贼,看似光怪陆离,事件琐碎,不登大雅之堂,但正如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所言:"当你缩短观察的时间跨度,你看到的就只是个别事件或者种种杂事;历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诡谲故事其实是现实人生和社会真相的反映。此属志怪小说"自神其教"母题。

荷兰汉学家许理和著有《佛教征服中国》一书。佛教之所以能征服中国,尤其是征服下层民众的心,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我们想,借助这类神奇故事应是一重要途径、手段和方法吧?六朝志怪小说于佛教传播功不可没。

永和里董卓旧居发生的董卓向邢峦索还旧物的故事,是一则诫贪志怪小品或一则社会新闻。寺北有永和里,汉太师董卓之宅也。里南北皆有池,卓之所造。今犹有水,冬夏不竭。里中有太傅录尚书长孙稚、尚书右仆射郭祚、吏部尚书邢峦、廷尉卿元洪超、卫尉卿许伯桃、凉州刺史尉成兴等六宅。皆高门华屋,斋馆敞丽。楸槐荫途,桐杨夹植。当世名为贵里。掘此地者,辄得金玉宝玩之物。时邢峦家常掘得丹砂,及钱数十万,铭云:董太师之物。后卓夜中随峦索此物,峦不与之,经年峦遂卒矣。永和里有董卓旧居,其宅池"今犹有水,冬夏不竭"。北魏时这里"高门华屋,斋馆敞丽。楸槐荫途,桐杨夹植。当世名为贵里",是洛都著名的富贵社区,人们时常掘得金玉宝玩,邢峦常掘得丹砂及钱,董卓托梦索还,邢不还,很快死去。

(四)崇真寺记比丘惠凝死而复活、游冥界的故事

惠凝讲述五个僧人死后在阴间一同听候阎罗王的审判,决定是升天堂,还是"入黑门"。作为志怪小说,叙述比较呆板,文字较冗长,兹不引录!

这则志怪小说反映了北魏佛教多元发展。漫游冥界的惠凝现身说法,成了阎罗王的传声筒,借死而复活的惠凝之口,表彰坐禅苦行僧侣、诵经僧侣,让其升天堂;贬斥只喜好讲经者、造作经象者、造寺立寺者,都不得善果,被打入"黑门"。入"黑门"的细节叙述,正如曹道衡在《关于杨衒之和〈洛阳伽蓝记〉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的,与《幽明录》相近:"康阿得死三日,还苏,说:初死时,两人扶腋,有白马吏驱之,不知行几里,见北向黑暗门,南入见东向黑门,西入见南向黑门,北入见有十余梁间瓦屋。"黑门想来应是民间说的地狱之门吧。

借惠凝之口,对比不同僧侣,以此鼓励僧俗二众都来坐禅苦行、诵经,反对一味讲经、造作经象者、造寺立寺者,其后朝廷颁诏"不听持经象沿路乞索,若私有财物,造经象者任意",宗教界"京邑比丘悉皆禅诵,不复以讲经为意",表明这个故事在当时产生了比较大的实实在在的影响。这则小说对理解北魏佛教历史有重要意义,它表明北魏佛教发展呈多元倾向。众所周知,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虽然在南北朝几乎同时成为国家宗教,但随着南北政权对峙,南北不同的文化传统、习俗与文化心理,南北朝佛教也呈现差异:南方佛教重佛理探索,北方佛教重宗教实践。(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荷兰汉学家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这一故事,似乎传达出北魏佛教向着笃行、重视宗教实践--坐禅苦行、诵经等方向发展,而这恰好成为北方佛教的传统,从而有别于南朝佛教。

(五)平等寺记的几个故事

1.平等寺记佛汗的故事寺门外有金像一躯,高二丈八尺,相好端严,常有神验,国之吉凶,先炳祥异。孝昌三年十二月中,此像面有悲容,两目垂泪,遍体皆湿,时人号曰佛汗。京师士女空市里往而观之。有一比丘,以净绵拭其泪,须臾之间,绵湿都尽。更换以它绵,俄然复湿。如此三日乃止。明年四月尔朱荣入洛阳,诛戮百官,死亡涂地。永安二年三月,此像复汗,京邑士庶复往观之。五月,北海王入洛,庄帝北巡。七月,北海王大败,所将江淮子弟五千,尽被俘虏,无一得还。永安三年七月,此像悲泣如初。每经神验,朝野惶惧,禁人不听观之。至十二月,尔朱兆入洛阳,擒庄帝,帝崩于晋阳。在京宫殿空虚,百日无主,唯尚书令司州牧乐平王尔朱世隆镇京师。商旅四通,盗贼不作。

这则志怪写佛教圣物佛像灵异,平等寺佛像"相好端严,常有神验,国之吉凶,先炳祥异",人间每每有灾异变故降临,佛像就预先"面有悲容,两目垂泪,遍体皆湿,时人号曰佛汗"。文中记录三次佛像流泪:孝昌三年十二月、永安二年三月、永安三年七月。其中详写第一次流泪:"有一比丘,以净绵拭其泪,须臾之间,绵湿都尽。更换以它绵,俄然复湿。如此三日乃止。"作者饱含情意,叙事婉转细腻,读来感人至深;结果第二年"尔朱荣入洛阳,诛戮百官,死亡涂地",使王朝大伤元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阴之役"。"河阴之役"是历史上罕见的大惨剧,《魏书·释老志》云:"河阴之酷,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京邑第宅,略为寺矣。"杨衒之叙事十分高明,语言甚为精简,有了第一次的详写,就略写二、三次佛汗。第二次流泪,就有了"北海王大败,所将江淮子弟五千,尽被俘虏,无一得还";第三次流泪,有"尔朱兆入洛阳,擒庄帝,帝崩于晋阳。在京宫殿空虚,百日无主"。详写第一次,略写后两次,详略得当,叙事、语言都十分简约。

《魏书·灵征志》上"金沴"条,同样载佛像流汗之事,其中记平等寺一条,云:"永安、普泰、永熙中,京师平等寺定光金像每流汗,国有事变,时咸畏异之。"可见本则故事生动记录了当时的大事,与《魏书》一道真实记录北魏后期社会的动荡、人心的不安!

北魏王朝晚期充满了这样一次次的动乱、杀戮,北魏就在这一次次动乱、杀戮中走向灭亡,一而再、再而三的悲剧反复上演,洛都人的心就一次次沉痛悲怆、惶惑恐惧,作者的悲情就一次次加强,就像一出悲怆的命运交响曲,凝重悲怆的旋律一次次弹奏起,抹不去的沉痛一直在回荡,悲情郁积在心里;又像是一幅油画,反复涂抹凄清沉郁、让人绝望的色调。

2.平等寺记太原王庙的故事上旧有周公庙,世隆欲以太原王功比周公,故立此庙。庙成,为火所灾。有一柱焚之不尽,后三日雷雨震电,霹雳击为数段。柱下石及庙瓦皆碎于山下。尔朱荣是"河阴之役"的元凶,是作者要鞭笞讽刺的野心家,尔朱世隆推崇尔朱荣,"以太原王功比周公,故立此庙",但"庙成,为火所灾。有一柱焚之不尽,后三日雷雨震电,霹雳击为数段。柱下石及庙瓦皆碎于山下。"作者在此一点没有表露自己的感情,而是借庙成后的火灾、雷雨震电、霹雳,详写庙毁灭的惨相,让人读了痛快淋漓,以此来间接表达对尔朱荣、尔朱世隆的讽刺谴责,真的是"狙击之辣手"。

3.平等寺记佛像无故自动的故事

平等寺落成之日:寺门外有石象,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帝躬来礼拜,怪其诡异。中书舍人卢景宣曰:"石立社移,上古有此,陛下何怪也?"帝乃还宫。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写佛像灵异,同样指向人世间的悲剧。突出中心细节:"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卢景宣解释"石立社移,上古有此",果不其然,"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洛都从此衰败凋零。

"京师迁邺"代表北魏王朝的灭亡,书中多次提到:卷一永宁寺、卷二平等寺、卷四永明寺三度叙及,竟然每次都有佛教灵征出现。

卷一永宁寺:永熙三年二月,浮图为火所烧。......火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灵柱,周年犹有烟气。其年五月中,有人从东莱郡来,云:见浮图于海中,光明照耀,俨然如新,海上之民,咸皆见之;俄然雾起,浮图遂隐。至七月中,平阳王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十月而京师迁邺。卷二平等寺(见上文)。

卷四永明寺:晖(孟仲晖)遂造人中夹纻像一躯,相好端严,希世所有。置皓(元景皓)前厅须弥宝座。永安二年中,此像每夜行绕其座,四面脚迹,隐地成文。于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复无量。永熙三年秋,忽然自去,莫知所之。其年冬而京师迁邺。三次"京师迁邺",分别出现在全书的开头(卷一永宁寺)、中间(卷二平等寺)、结尾(卷四永明寺),卷四实际上完成了洛都社会文化景观的塑造,完成了对北魏洛都的叙述。北魏王朝毁灭、洛都毁灭,当然是整部《洛阳伽蓝记》最重要事件,北魏著名文人高允为此专门写作《迁都赋》(已佚)。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第三卷)

    中国通史(第三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北欧之歌

    北欧之歌

    偏慢热的种田类作品,几乎不会有爽点,若过有玩过丧尸之王的可能会有会心一笑,作者是条咸鱼,谢绝打赏跟催更这些不彻实际的想法
  • 大漠鹰飞

    大漠鹰飞

    “展飞,你可知罪?”“我何罪之有?”“你杀了小坏、烧死仵作、毒母弑父?”“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展飞堂堂男儿,岂容尔等鼠辈诬陷,只要我没有死,属于我的东西我一分不少都会拿回来,你们就洗干净了脖子等着我回来要你们的小命吧!”
  • 中国远古帝王谱

    中国远古帝王谱

    原始初民时代收录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神话帝王6位,氏族联盟时代收录了各阶段十二个独立政权的帝王181位,王族分封时代收录了夏、商、西周三代帝王63位,诸侯争霸时代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十二王国的帝王115位。
  • 穿越民国无双

    穿越民国无双

    穿越到民国不一定争霸天下,过好自己小资生活也不错。因为遇到大官就是自己身上有钱的时候。遇到鬼子就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遇到大师就是自己有投资渠道的时候。虽然不喜欢打仗却被一直打胜仗,虽然不喜欢加入党派却一直有人想要他加入党派。比较搞笑的扯淡民国,比较好看的冷醉轻侯!
热门推荐
  • 全能修真

    全能修真

    全能者:万能也!修真者:夺天地之造化,去伪存真,求得真我也!全能修真:万物尽其用,天地尽其功……
  • 花都仙途

    花都仙途

    修仙少年闯入花都世界各色美纷至沓来成就一段霸气仙途
  • 九极斗天

    九极斗天

    九极踏天,斗破云霄万年无有,妖孽奇才三千世界,唯我独尊我便是主“抱歉,那样的我不是我”天道?奈我何!我一人足矣!世界不会原谅我,我也不会原谅自己你们若是挡不住了,就换我一人来扛!既然阻挠我,我便斗破此苍穹踏足万物之上,凌驾于乾坤之中!破!破!破!
  • 痞神记

    痞神记

    一个占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便宜而升天的社会青年,偷渡上得天庭后才发现,原来神仙......不是故事描述中的那么不食人间烟火~神仙原来也有七情六欲......没有实力的他如何在天庭扯起大旗,摸爬滚打混上位。新人第一次写书,全凭爱好。BUG是难避免,还望各位神仙大大们,尽量给些指点。PS:若是开头不喜恶搞的朋友,还请慢慢看下去,前期只是铺垫,毕竟是要神仙为主
  • 情殇无泪

    情殇无泪

    她,贵为天帝之女,绝世倾城,却爱上了不该爱的的人;他,尊为冥王之子,冷情傲然,却独独只有面对她时才会露出温情;“愿为你倾尽所有,永世相伴。”是他对她的承诺,得到的却是她的默默无言;可是到了最后他才发现,他终究还是负了她……
  • 红楼复梦

    红楼复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人行之神穿记

    六人行之神穿记

    一名辣手神探!一个酷酷的混混!一只超级笨贼!两位臭美杀手!一呆萌花痴女!他们鬼马无敌,他们演技精湛,他们一齐爆笑开场,穿越时空!感受一场欢乐之旅,领略一下神穿的魅力!
  • 密语不要跑啊

    密语不要跑啊

    我叫夏冷雨,我的身份是一个逗比的高中生,哦,忘记说了,作为成绩最差,长相普通的我有一个秘密,哈,于是我就带上这个秘密来到了一新高中,开始新的高中生活,尽管乏味,无聊,我还是找到了乐趣,结交到了朋友,告诉你哦,在这所高中也有着不一样的秘密,想知道嘛,和我一起见证爱情找到秘密吧!我在密语等着你。。。【夏冷雨】
  • 《高兴》大评

    《高兴》大评

    这本书收有关长篇小说《高兴》的评论、重要报道等40余篇文章。
  • 量子神狱

    量子神狱

    《美食速递大厨神》美食速递员,成为第九代厨神传承人,大厨神,大目标!小目标?1000位客人认可!可是,这个世界,怎么会有这么多神神叨叨的……人?哦,不,异常……生物!我的个天咧,天上还掉下个未婚妻!是个冰山美人!还总想着一巴掌把未来的厨神拍到二维平面世界里去!……我的个天咧,这个日子,真是没法……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