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6000000023

第23章 心海波澜(9)

曾经不止一次听人说,在金钱至上的今天,人的美好和善良本质都被“金狗”给吃掉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欠妥的看法,在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特别是在那些艰难群体中,传统美德依然牢固存在,而且比富裕人群更鲜明,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只有在互帮互助中才会生存。吕达18岁,赵云亮34岁,从他们的年龄上看,出生或成长的时间,都是在国家改革开放之时。这就是善良依然存在的最好例证。

嗣后,媒体又在报道全国选出的道德模范,正在北京开表彰大会,与会代表的事迹同样感人。他们是传统道德的继承者,他们是和谐社会的实践者。从电视新闻报道中得知,这些代表年龄大都在三四十岁,就是说,他们也是在炫耀财富的环境中成长的,可是他们并未丢掉传统美德。他们的心灵是那么善良,他们的事迹是那么感人。如果把社会中的美好事物比喻为一幅优美图画,他们的行为就是最美的色彩。如果把群众中的高尚道德比喻为一首动听歌曲,他们的思想就是最美的旋律。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今天的生活中,更要赞扬更要表彰,让美好的传统道德,如春风春雨在人间播撒。

春风春雨爱抚下的大自然,会用最美丽的花朵绿草,编织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光图。传统道德滋养的新一代年轻人,会用美好的行为和纯净心灵,谱写一支优美动听的春光曲。难怪人间总是这么可爱呢?

2011年2月20日

吃什么大有学问

说到吃,连鸡猫狗都懂,万物之灵的人更是精通,既然如此,把吃加上“学问”二字,似乎有点故弄玄虚。其实仔细想想也不尽然。这吃还真大有“学问”呢。真正意义上的吃饭,这里就不必多说了,按当代人的饮食要求,起码得讲营养讲味道。倘若作为谋生手段,这“吃”可就不那么一般啦,常言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学问”。当然,这只是为了生存,并不见得都能得更大利益,有时还要提心吊胆怕犯法。

可是有一种“吃”则完全不同,明目张胆,理直气壮,这就是“吃”名人老子(老爹、老妈)“吃”名人老祖宗(爷爷、祖爷爷)。这种“吃”就不只是单纯为了生存啦,而且有的人还“吃”成个一官半职,“吃”出特殊待遇和显赫荣耀,您说这“吃”是不是有学问?反正我看有。

若干年前曾流传顺口溜儿:“学会物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现在这样说的比较少了,说明社会已经进步。更多有名人家庭背景的子弟开始意识到,光靠老子名气和往日辉煌越来越不被社会买账,因为老子毕竟不是你自己,你老子本事你不见得有。另外,社会制度也正在逐步建全,诸如局处级官员公开招聘,加强对相关部门检查监督,等等,尽管还不是那么真正地给力,但是总还能让一些人心生畏惧。类似在当官挣钱等美差美事上,不像过去再给更多关照和提供方便,这就使靠名人“老子”吃饭的人,想得到也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那么,“吃”名人老子“吃”名人祖宗的现象,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了呢?恐怕还不能这么说。有的名人之后,现在仍然靠老字辈混饭,而且活得比一般有本事的人还滋润。社会发展到今天,这部分人有的还搞特殊化,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问题却出在当权者开绿灯。有的单位当权者,或惧怕名人之后,或想沾名人之光,不顾政策规定,在诸如提官、退休等事情上,百般给予照顾和迁就,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的。而且说起来还颇有理由,谁让他是×××后代呢,言外之意,名人后代就应该如此。至于这×××的后代,当官是否称职,做法是否违规,那就可以完全不顾了。

这种“吃”名人老子现象的存在,以及对于名人之后的多种照顾,说穿了,其实就是“血统论”翻版,或者叫“血统论”另一种表现形式。在罪恶的“文革”运动中,最狠毒的一招就是搞血统株连,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只要你出身不好,只要你老子“反动”,就必然要危及子女。遇罗克等先烈们,就是因为反对这种邪说,献出了宝贵青春和生命。这样血淋淋的教训,按说后人应该记取,不要再把人的尊卑用其老子的声望封赏。有出息的名人之后,更应该有自知之明,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饭,这样也会更心安理得,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佩服。

现在事情好像又反过来了,只要你老子是名人,只要你家庭有名人背景,这就成了攀高的资本,处处都显得高于一般人。这实际上同样是种“株连”,只是往利益上的“株连”,跟过往厉害上的“株连”,同出一个极端思想脉络。有的名人之后很不自觉,就像过去谁亏待了他似的,这会儿要加倍地要求关照,个别的还以此为资本炫耀,并且毫无顾忌地自己邀赏。实在有点过分。

当然,既然我们社会尊重名人,有照顾名人后代的风气,适当地给些必要关照,我想这也无可厚非,只是不应该过了政策头儿,起码道理上得说得过去。至于名人后代本人,若是自己真有本事,就是不靠老子或祖辈阴德,照样可以立足于社会,又何必非要“吃”老爹老妈老祖宗呢?问题是现在有个别名人后代,“吃”得太狠太多太不讲理,自然就会让人生厌、反感,对这些人尊重就更谈不到。

现在提倡社会和谐,这正是众望所归。和谐局面的形成,首先就是社会平等,即使分配难以一时做到靠近,起码在竞争上要做到平等,名人之后和平民子弟一视同仁,即使非要照顾也得说清楚,否则就难以用事实服众。更何况真有本事的名人之后,并不需要靠“老子”受照顾,认为照顾是对自己的贬低。社会何必如此多情呢?

2011年5月12日

牢骚、怪话与真话

时兴背诵毛泽东诗词那会儿,我算不上背诵好的人,起码还能磕磕绊绊背几首,如今记忆力减退几乎全忘了。唯有“牢骚太胜防肠断”这句至今记得,原因是在“文革”那个特殊年代,单位一位地主出身的同事,对机关食堂伙食单调不满意,私下跟同事发牢骚,说了句怪话:“整天是窝头、咸菜、稀粥‘三结合’”,被人打小报告给工宣队领导,说他恶毒污蔑工农兵“三结合”。开批斗他的大会开始前,群众集体念的“红语录”,除“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还有这两句词“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这句“牢骚太盛防肠断”出自毛泽东词《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据说当年作为国民党谈判代表,柳亚子在国共谈判破裂后留下来,许久未得到想象中的待遇,作诗发牢骚讲怪话流露不满,毛泽东知道后和这首词规劝。究竟起未起到舒心解虑作用,不详,反正这句词从此流传开来。从活学活用的功能来说,即使几十年过去的现在,还不时有年纪大点的人用,大概是因为依然有人发牢骚。

发牢骚讲怪话,其实无伤大局,更不会动摇江山,顶多影响人心。这点还算是毛泽东高明,轻松地幽默地劝说劝说,让当事人消消心火就算了。像我们单位对同事那样,动辄上纲上线批斗人家,只能反映那时人的思想方法过于偏激、简单、盲从和粗暴。倘若以那时的是非标准衡量和处理今天的牢骚、怪话,我们的社会非乱套不可。且不说私下聊天发牢骚讲怪话,就是用微博微信这样做的人,在今天即使不算多恐怕也不算少,还从未听说谁受整治。从这一点来说,社会大有进步。

关于发牢骚讲怪话,我有这样几点看法:一是牢骚话基本反映生活真实情况;二是讲怪话大都是觉得对某件事处理不公平;三是发牢骚讲怪话因为言路不畅;四是领导者充耳不闻装聋作哑;五是牢骚、怪话在群众中有一定市场;六是对发牢骚讲怪话不分是非曲直。

有这样一个真实而典型的例子。朋友告诉我说,他们单位有位中层干部,到了年龄马上就要退休,在宣布任免干部大会上,这位退休干部用社会流传的怪话,结束了他几十年从政生涯。接任他的人来自外单位,他对此人说:“你是从金窝儿掉到草窝儿。”本单位要提拔的一位干部,他觉得此人不咋样,他说:“干得坏提得快,干得好提不了。”最后他宽慰自己说:“正局副局一样结局。”朋友还告诉我说,奇怪的是,在这样严肃的会上,他调侃式的发言竟然引起与会者哄堂大笑,更奇怪和无法理解的是,主持会议的主要领导者,居然没有任何制止和劝说。

听了朋友讲的这个真实故事,我立刻想起毛泽东这句词。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位退休的中层干部,为何如此放肆不顾影响呢?在这么庄严场合公开叫板,连毛泽东那样委婉的劝说,在场头头脑脑都没有去做,轻说是怕得罪干部,重说是不负责任,结果成为官场奇闻,被传到社会上当笑话听。这样的干部难免让人啼笑皆非,只能说,他们爬到现在这个位置上,简直是历史跟群众开玩笑。这样的干部无论是素质还是品德都欠“火候”。

我想就此发表点个人看法:我们现在有的干部认为,不管自己工作做得如何,年头熬到了就得升级,那位发牢骚的退休干部,就是出于这样想法讲怪话。据朋友讲那位新任命的干部,确实也无什么政绩和威信,只是因为年头到了才提拔,两者相撞撞出了牢骚火花。群众只能无奈地当笑话听。

那么,如何对待牢骚和怪话呢?我以为,首先要认真聆听,其次要分辨是非,最后要正确处理,当然,像上边说的那个退休干部那样,在正式场合公开讲怪话,绝不能不问不理不制止,任其发泄情绪散布不满。这样素质的干部未被升任,他的行止恰好说明是对的,因为他追求的就是个人升迁,哪能指望他认真做一番事情呢。

干部任用上的牢骚话,若想理直气壮地制止,首先要破除熬年头提升的做法,平庸无能群众反映差的人,即使年头熬到了不该提就不提,这样才不致伤害干得好的人。其次在考核干部方法上,不妨广开言路征求多方意见,不能光是听信在职人员考评,离退休干部的意见也要听。有次跟一位朋友聊天儿,他曾任某省省委常委级领导,他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考察任用或提拔干部,不再征求离退休老同志意见了,我们那时候可不是这样,对离退休老同志意见特别重视,因为他们有经验、看人准、说实话、无私心,更不像在位的职工怕得罪领导,再有看法和意见也得歌功颂德。

这说明在考察任用干部上,我们是有过好传统的,没有当宝贝好好地看住,结果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当了科长想处长,当了处长想局长,年头到了当不成,就发牢骚讲怪话。领导觉得亏他欠他的,对于他的牢骚、怪话,只好听之任之不了了之。对于那些只想“升官”的人,让他带领群众实现“中国梦”,你就是说出大天来我都不信。

2014年6月16日

同类推荐
  • 鲁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自从中华民国建国二十有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晃脑的高兴了一大阵,讲冷话的也有,说俏皮话的也有,连只会做“文探”的叭儿们也翘起了它尊贵的尾巴。但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谈风月就谈风月罢,虽然仍旧不能正如尊意。
  • 草木山河

    草木山河

    《草木山河》是2008年以来描写大自然的新作。写天空、大地、河流、冰雪、草木、花朵果实和动物昆虫,精微深邃、优美葱茏,令人无限怜爱。一册在手,心生清凉。《草木山河》中文字功力非凡,堪与普列什文、东山魁夷比美,透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云水情怀。
  • 云岳诗选

    云岳诗选

    本书是作者的韵体诗作品集,作品有:拐杖吟、读《史记》随感、赞玄奘大师、读散文杂感、惦念、长征颂、咏松、庆澳门回归等。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博览群书,终身酷爱读书。早在青少年时代,毛泽东就熟读《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在后来的半个世纪,他还一直爱不释手,直至生命垂危的最后的岁月,他在病中还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还时常很有兴致地和身边的同志谈论和评说。本书重点将讲述了毛泽东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的批注、评论和轶闻趣事,不但让读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而且学习伟人的读书方法和智慧。
热门推荐
  • 待君还:腹黑相公哪里逃

    待君还:腹黑相公哪里逃

    一夜之间,乐雅的世界被颠覆,敬重如兄的太子被大火吞噬,最疼她的世子哥哥被毒杀,忠君爱国的父王成为奸臣,自幼倾心的翩翩公子千里追踪她,一切这么可悲,但是最可悲的还是遇上了这个狐狸一样的男人,腹黑、难缠、奸诈,尤其是长得妖孽呀!一个刁蛮绝情,一个腹黑深情,这样的两个人撞在一起,到底哪个会赢。“我赢了你。”把这个男人压在身下,乐雅笑得张狂。“我输了。”男人笑得真诚,绝对无比的真诚。
  • 被力量支配的世界

    被力量支配的世界

    如果世界被力量支配,我会不会天下无敌?如果我也像其他主角那样穿行到异世,上帝会不会给我这样或那样的金手指?如果我脱离了这个堕落腐化的世界,是不是就会妻妾成群,前呼后拥?好吧,那我给你这个机会。让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那个没有法律,没有约束,一切以力量为标准的世界。甚至我可以给你想要的金手指。我给了你一切,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生存下去吧。
  • 明日开始爱恋:超能少女

    明日开始爱恋:超能少女

    时值3月正春,芳龄16的月季升入市中的青阳学院,本以为平常的高中生活无所事事,会如水面一样平静……然而,在这风平浪静的世界之下,吸血鬼与超能力者以及天使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都如阴影一样潜藏在每一个角落。
  • 冷酷校草我赖上你了

    冷酷校草我赖上你了

    (本文已弃)她,沐瑜夏是被宠上天的公主。她霸道,她刁蛮。他,吴勋言是家族的大少爷,有高超的商业头脑。他冷漠。但对他最重要的人却会温柔,会笑,会宠溺。
  • 绝世高手之龙游都市

    绝世高手之龙游都市

    一个在魔王时代存在的绝世高手因为一个意外通过时空虫洞被传送到了现代,来到现代什么人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知道只好在山谷隐居了起来,知道一天一个女子的到来才让他重出了山谷去到现代,之后就是各种各样奇葩的事情了。。。
  • 颜倾天下:嫡女闯君心

    颜倾天下:嫡女闯君心

    你是我一生的执着。你是我一世的追求。“王爷,王妃放火烧了相府。”“嗯,叫些人去给王妃帮忙,别让她累着自己。”“王爷,王妃进宫打了贵妃娘娘。”“嗯,去跟父皇说本王要了贵妃,让王妃好好玩。”他倾尽全部宠她爱她,为她抗下一方天地!她拼用毕生之力,为他打下一片疆土。男强女强!
  • 他和她的故事:皇后再爱我一次

    他和她的故事:皇后再爱我一次

    她付出一切却换来背叛,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关系才娶她为后,在洞房花烛夜时他说我是永远都不会爱你的
  • 盛世大汉

    盛世大汉

    有人说从曹丕称帝开始,就意味这魏国的灭亡。因为世家已经开始逐渐掌握政权。一个在前世极度崇拜诸葛亮的宅男,穿越到人命不如狗的三国。不会发明创造,会发生什么事?看小人物如何在一次次战斗中成长,且看三国中曹操,孙权,刘备,已及主角如何针对世家。
  • 豪门老公么么哒

    豪门老公么么哒

    父母去世,她过继到他家被迫成为他的爱宠,隔着一扇虚掩的门,他当着未婚妻的面将她逼在了昏暗的角落,并勾起她的下巴邪恶的低喃,“…这是你该还的债…”【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丑颜公主

    丑颜公主

    她是谁?脏乱不堪的小乞丐?霸道凶悍的山大王?或是阴狠毒辣的荒地女巫?还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苍耳海的海盗王?亦或是高贵圣洁的天阙殿天机公主?再世为人的她像一朵随风飞扬的蒲公英不知道飘向何方,然而冥冥之中似乎有谁在牵引着她,谁为她揭开身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