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6000000036

第36章 艺文情事(6)

一天,我从报社大院走出来,见其诗人坐在马路牙子上抽烟,便走过去跟他打招呼。他问我去哪儿,我说去联营(商场)。他说他也跟我去。走进联营大门,他二话未说,直奔烟酒柜台,我以为他去买烟,过一会儿准来找我,就未理他这个茬儿,上二楼去买我的东西。过了好一阵子,还不见他的影儿,我又买妥了东西,就去烟酒柜台找他。只见他端着一个吃饭的中碗,趴在柜台上,边吸烟边喝酒,连点酒菜都没有,完全喝的是“光棍儿酒”。好像喝得正是火候,话说得格外多,他的汉话又不很流利,半拉个几的,售货员不见得听得懂。见我走过来,他让了让我,然后央求售货员:“闺女,再卖我二两吧,这么点酒,刚够润嗓子的。”那时候酒、烟、糖都凭票供应,人家当然不肯卖给他,他就让我帮他说情。我帮了半天腔,售货员还是不开面,告诉我说,这位蒙古族老头儿经常来喝酒,有时破例多卖给他些,可是不能老这样照顾呵。我见其诗人两眼直巴巴地看着我。我如不帮他这个忙,那也就太没交情了,就跟售货员说:“我在报社工作,从不喝酒,我家里有酒票,你先卖给他二两,回头我给你送酒票来。”售货员听我说得实诚,可能也可怜其诗人犯了酒瘾,就用白铁做的酒提子,又往他碗里提了二两。老其一见,又添了酒,眼睛顿时亮了。他用手抹了抹嘴,再狠劲儿地吸了口烟,然后端起饭碗,咕嘟咕嘟地喝了进去,连停都未停,像喝白开水似的,还不住地咂着嘴。这时似乎真的喝得尽兴了,脸上闪过一丝惬意的微笑,挤着一双诡谲的眼睛,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像是称赞我是帮他的大好人。这次我才知道,这位蒙古族老诗人竟是这样爱酒。

又一次,我去作家杨平那里串门儿,我们俩正聊得起劲儿的时候,这位其诗人走了进来,还未说话,先用鼻子嗅了嗅屋里的气味,然后笑着说:“老杨,快拿出来吧!我都闻出味儿来了。”老杨笑了笑,说:“你闻的味儿,是昨天的,早喝完了。”老其不信,东找找,西翻翻,不一会儿,他从床下找出酒瓶子,开开瓶盖儿,对着嘴就喝起来,过了瘾,笑笑,这才坐下来同我们一起聊天儿。杨平也是个爱酒的人,只是喜欢的程度似乎不像其诗人那样玩命似的。后来我又见过其诗人和杨平一起喝酒,这两位文人喝酒有个共同的特点,都不怎么摆谱儿,常常使我想起那位孔乙己,所不同的是,孔乙己佐酒的是茴香豆,这二位佐酒的是咸菜。一两个咸菜疙瘩,摆在面前,连切都不切,你一口我一口地咬着,真够寒酸的,这二位却很有滋有味儿。我这滴酒不沾的人,实在难以体会其中乐趣。

其诗人爱酒,认为世上最好的东西,莫过于酒。他们文化局有位会计结婚,酒鬼们正好可以过酒瘾,其诗人自然不会错过机会,据说,那天他喝得腿都发软,是别人扶着回的家。这个晚上清风淡月,路上人少车稀,其诗人边走边朗诵诗,还不时地笑望高远的天空,真也够浪漫的了。酒醒之后有人问他:“老其,你光顾喝酒了,看清新娘子了吗?”其诗人张口便说:“怎么没看清,真漂亮,比‘二锅头’还漂亮呢。”逗得听者直笑,其诗人却一本正经,可见他是多么钟情于酒。从此,这句话便传为美谈,谁见了其诗人,都不免说说,老其总是以笑回答。爱酒爱到这种地步,又是位诗人,实在可爱可敬。这酒越发衬托出其诗人心地的纯真、善良。

有些喜欢酒的人,最不愿意别人说他“酒鬼”,如同下棋的人,不愿意人家说他“臭手”一样。这位其诗人则不然,只要你把他同酒连在一起,说什么他都爱听,而且总是美滋滋的模样。老诗人贾漫,象棋下得不错,饮酒行不行我还真不了解,反正他不会有老其的酒瘾。有次贾漫下棋,大概是连赢了几盘,很高兴,话也比往日说得多。他见其诗人在旁边,就同其诗人开起了玩笑,他说:“老其,你这么喜欢酒,迟早得喝死,趁你还活着,我先给你写篇祭文,怎么样?”其诗人没说话,只是笑,可能是在心里窃喜。贾漫立刻来了灵感,洋洋洒洒地脱口而出,可惜我记不得原文了,不过意思还未全忘:有天其诗人喝酒喝死了,到了阴间碰上了诗人李白,李白说:“其诗人,你爱酒比我爱得厉害,我实在不如你,可是我比你是先来的,就占住了这坛酒,就是让给你,恐怕也不够你喝的。这样吧,那儿有个酒缸,你就泡在酒缸里吧!”从此,其诗人便成了酒中之人。尽管贾漫开的玩笑有点出圈儿,而且说到了一般人忌讳的死,但是其诗人毫不在意。这以后有时遇到熟人,其诗人还自己讲给别人听。蒙古族作家安柯钦夫,见到老其更是少不了提这段儿,他从来不恼火,总是微笑着听老安讲。安柯钦夫有时重复贾漫的玩笑,再添点油加点醋,其诗人更是高兴,仿佛很得意老朋友们对他的“关照”。

后来,我离开内蒙古,调回北京,再未见过其诗人。有时回忆在内蒙古的生活,想起那些在我流放时结交的朋友,我总会忆念起这位善良、可亲的蒙古族诗人。有次内蒙古文艺界的几位朋友来京,大家一起吃饭,席间互相敬酒,忽然让我想起了其诗人,就向来人打听老其的情况。朋友们告诉我说,其诗人已经不在了,几年前就离开人间,真的是找李白当“酒仙”去了。

我问老其得的什么病?来人告诉我:有次老其在外喝酒,喝醉了,回家途中边走边唱,一不小心掉进坑里,摔伤了腿,后来又因病去世了。我听了,不禁黯然神伤,真未想到,这位一生爱酒的善良人,最后还是让酒伤身。这时我又能说些什么呢?我不嗜烟酒,很难理解饮酒人的心态,不过我想,其诗人爱酒,酒再伤害他,他也绝不会责怪酒。

自从我认识了这位蒙古族诗人,自从我了解了这位诗人爱酒,自从我知道了他的人品酒风,这之后,无论谁说喜欢酒,谁说会喝酒,我都不以为然。在我的心目中,其木德道尔吉这样的饮者,那才是位真正的酒人。因为,他有酒人的气质、风度、雅量和道德,像酒一样地令人喜欢,永远能鼓起你对生活的热情。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的两句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多像是写给老其的,我想他生前准爱读这两句诗。

2014年8月26日修改

黑土地的白桦树

著名油画家、军艺美术教授张钦若先生,离开人世到传说中的“天堂”整整一年。作为他的老朋友我深感痛惜和怀念。我俩都是“反右运动”的受难者,倘若在我们身心遭受煎熬时,能去“天堂”的话,无疑是种解脱,可是,现在毕竟生活安定了,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钦若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想起来难免令人感叹命运的不公。

钦若出生在黑龙江。黑土地的情怀,黑土地的性格,在钦若身上特别突出。他油画创作的灵感,许多都来自黑土地。我不懂得油画艺术,对于他的作品不好妄加评论,但是,从我看过的他的作品中,那些描绘北国苍茫大地的景物,让我明显地感觉和领悟到有种雄浑、坚韧的北方气势。倘若没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无论艺术技法多么高超,都不会有如此澎湃激情从画笔和色彩中倾泻出来。钦若赠我的一幅油画,画的是北大荒白桦树,每每仔细地品赏这幅画,立刻便会联想起钦若的形象,他那清瘦单薄的身躯,他那蓬松粗壮的银发,多么像生长在北方的白桦树呀。

钦若的倔强性格和真诚品德,跟白桦树一样让我敬佩。我们下放劳动的北大荒,漫山遍野生长着各种树木,最普通也是最抢眼的树木,则是那一片片白桦树林。白桦树身躯挺拔枝叶清爽,深秋时节叶子变成金黄颜色,在蓝天白云映衬下闪闪发光,天气越是寒冷就越是精神。这不明明就是钦若的写照吗?

20世纪50年代,我们这群因言获罪的流人,在亘古荒原度过近三年时光,物质生活的艰难自不必说,更为苦闷的还是精神压抑。因为当时政治环境异常恶劣,不允许我们谈论别的话题,有些会逗乐的人就说笑话,像电影演员李景波、管宗祥等,都是大家公认的“活宝”。其他各业人中就较少幽默细胞,而在这较少幽默细胞的人中,画家张钦若则会苦中求乐,时不时会在说话中来点幽默。尽管他当时说了些什么,终因时光相隔太久远,我已经完全记不得了,但是在与他生前来往中,每次看到他微笑的目光,立刻就会想起当年情景。

有一年我和管宗祥等难友,在他家聚会说起北大荒,都不约而同地谈到苦中找乐的事情。在人生坎坷艰难的时刻,能够坦然、乐观地面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然而,钦若却能做到,并把他的快乐送给一起劳动的其他难友。在那个荒唐的年月,令我感到非常钦佩。

下放北大荒劳改的“右派”中,有好多位知名画家,老一辈的如丁聪、黄苗子、尹瘦石、杨角等,年轻的如张钦若、徐介诚、张晓飞等,开始都跟我们一起干体力活儿。后来由于一项政治任务需要,他们大都提前解除体力劳动,为纪念性的会堂做美术装饰,或者调到农场报刊做编辑工作。这样他们也就先于我们离开艰苦的劳动改造场所,在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里,过起是“右派”无监督的生活。从此,包括钦若在内的画家们,就从“右派”群中消失,我也就再未见过钦若。

我们这些留下的“右派”,在全民大饥饿的20世纪60年代,既要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又要忍受饥饿和遭受残酷批斗,其艰难痛苦的境遇可想而知,那时大家都非常羡慕这些画家。钦若先于我们脱离苦海,正是他手中的这支画笔,给他带来幸运和福气,不然就凭他那单薄的身体,真的跟白桦树一样难抗重负。有次跟他说起我的这个看法,他只是挤着眼睛诡秘地微笑,好像是庆幸自己熬过大难。

在那个年月那种环境里,个人是无法掌握命运的,一切都得看自己的运气。我们离开北大荒得以生存,同样是偶然运气的使然。当初把我们放到北大荒,是考虑地广人稀与苏联接壤,“右派”没有“叛逃”条件,后来中苏两党两国反目成仇,同样是考虑距苏联近怕我们叛逃,全部分散到全国各地劳改。我被重新发配到内蒙古,跟所有当年北大荒难友断了来往和失去联系。直到回到一别二十二载的北京,在《工人日报》文艺部当编辑,突然接到老诗人梁南难友的信,说他摘掉“右派”帽子未能回军队,留在了黑龙江省文联当专业作家,我想同为部队“右派”的张钦若,说不定也未能回到部队,就请梁南打听钦若的下落。梁南很快就复信给我说,钦若也是留在了哈尔滨,我们才恢复别后多年的联系。

中国的政治气候开始晴朗,我们这些人相继回到北京,我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钦若在军艺美术系任教,接触就比过去多了起来。他和他夫人王景岚教授,每次举办画展都邀请我,只是有时工作离不开未能全部观赏。我对于绘画是个门外汉,只知道钦若是位有成就的油画家,他的成名作《海边》年轻时就看过,那是比较写实的一幅油画,总还可以看懂画家的创作意图。后来他完全学习苏联某油画家,画风上越发显得意境朦胧和诗意,我也就再看不懂这位老朋友的画,不过依然很喜欢他的油画,特别是他画黑土地景物的那些作品,观之总是感到喜悦和亲切,常常地会让我想起北大荒生活。

如今,钦若匆匆地走了。他的画《北大荒白桦树》,挂在我家琴房的墙壁上,每天走进琴房看到这幅画,自然而然就会想起钦若,想起我们共同经历的生活。他画的这幅白桦树油画,其背景是北大荒五一水库,那是我们这批“右派”流放者,冒着零下42度严寒的冬季,用铁镐一镐一镐刨开冻土,用大筐一筐一筐抬上高坝,昼夜兼程赶工挖出来的,是北大荒“右派”留下的永久标志。钦若画的白桦树以此为背景,构思用意的深远可想而知。我一直把它作为我的收藏珍品。

然而,比画更为珍贵的还是钦若的真诚。他两次来我家看望我,按理作为主人我应该请他吃饭,可是每次吃饭都是他抢先埋单,唯一的理由就是他的工资比我高。特别是跟他最后一次聚会,在他们的石景山的画室,同为画家的他妻子和女儿,三个人先领我观赏各自画作,然后每人送我一本出版的画册,拿到画册本想就要告辞回城,谁知钦若早有准备留我吃饭,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沓厚厚钞票,跟女儿说:“笑蕊,你开车找个好饭店,咱们请柳叔叔吃饭。”到了饭店他一再跟女儿说:“点最好的菜吃,不要考虑钱,我带好几千来哪。”其情其景,令我感动。在谁也不太在意吃喝的今天,钦若无非是想以此表示,他对我这个共患难老弟的一片心意。我笑笑说:“何必呢,吃饭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说说话。”桌上已经有了好多菜了,他还是执意让女儿再加个菜。这就是画家张钦若对朋友的热诚与实意。跟我同去的一位朋友,在归来路上跟我说:“张老师这个人,真实在,这会儿这样的人不多了。”可是钦若依然保持着这份纯真,就如同孕育他生命的辽阔黑土地。

同类推荐
  • 梦与智的旅程

    梦与智的旅程

    《梦与智的旅程》为《山无棱》《我最深爱的人》《寻常风月》等二十七篇短篇文字的合集,细腻展现了一位历尽情感和岁月洗礼的女性对生活、生命和人性的感悟。其中包涵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学体裁形式,细致呈现出了“文学与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立体感。
  •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内容丰富,主要收录了梦中人,笑言频,春夏秋冬酒力轻、何必枉悲伤——《乐中悲》、傲世也因同气味——《供菊》、秋光荏苒休辜负——《对菊》、珍重暗香休踏碎——《菊影》等内容。
  •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词(04)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词(04)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名家经典珍藏”之《席慕蓉散文》你怎能错过!
  • 井底飞天

    井底飞天

    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时,你有没有想过“独立”已经异化,恰恰已经随俗了呢……在现今,主张独立的知识分子却在精神上极度依赖于那个规模不小的主张独立的圈子。
热门推荐
  • 折了翼我还能去哪里

    折了翼我还能去哪里

    她,凡多兰西斯家的当家,换句话可以这么说:她,凡多兰西斯家唯一的幸存者......
  • 茅山捉鬼师

    茅山捉鬼师

    茅山弟子秦重道法初成,下山历练,从此踏入都市,遭遇各种妖魔鬼怪,奇诡异事。厉鬼冤魂,野仙邪神,道法密术,传说精怪,一一出世。养小鬼的御姐老师,身负诅咒的美女校花,仙家附体的小萝莉,双重人格的小师妹,纷纷而来。苗疆蛊术,南洋降头,东瀛式神,妖邪巫术……群魔乱舞。名震天下的茅山道术,能否再一展全长?
  • 我真的是杀手

    我真的是杀手

    一个碌碌无为的矮矬穷少年的一生,在信念、责任、与爱恨情仇的面前,在一切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里的东西面前,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亦真亦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路的坎坷,诉说着一个少年在这世界和社会中有着不一样的精彩。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愿你如初,温暖如昨

    愿你如初,温暖如昨

    "无论是在你的青春里低吟浅笑还是颠沛流离,相爱、拥抱,以为美好一直如此。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世事都敌不过时间,拥有、失去、绝望、伤痛、哭闹、爱恨,都是它的手下败将。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唯愿你常驻光明,温暖如初。本书从心动、表白、相爱、放手等四个不同角度回忆了那些年的爱与坚持,清新治愈,温馨动人,语言隽永,韵味悠长,内容积极健康,很适合少年阅读。"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如戏玄道

    如戏玄道

    你知道世界的真相如何?往往一个真相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真相!!!墨竹带你揭秘世界的真相。
  • 弥天噬神

    弥天噬神

    看我一步一步走上弥天大道,看我吞仙吞兽,噬神噬佛,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哦,不!是普天之上下,唯我独尊!漩师:气漩者,漩武【又称凝漩成珠】,漩仙,漩隐,漩极,漩真,漩煞,漩灵,漩王,漩君,圣皇尊者!武师:凡体,仙体,灵体,圣体,皇体,帝体,神体!求推荐收藏,另外求书评评论!有推荐票的读者请加入群:159458368谢谢合作!
  • 织田秀孝的决断

    织田秀孝的决断

    梦回百年穿越到日本战国,成为织田信长同母弟弟织田秀孝,一个本该早早死去的少年...在这个战乱不断以下克上的时代,我究竟该何去何从...面对一个个战国名将,我又该如何周旋...是跟着织田信胜谋反,还是帮助野心日益膨胀的信长统一天下,亦或者取而代之...统一后的日本还会出兵朝鲜么,本能寺之变还会发生么...随着织田秀孝的决断,这一切也将随着改变...最终,呈现在后人面前的,会是一段不同但仍旧精彩的战国历史!缅怀逝去的青春,纪念《太阁立志传》这款游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__^*)
  • 倾世小仙

    倾世小仙

    文艺版:上一世暗恋成灾,命运却使他们彼此错过,大红的婚服映着烛光,迷蒙而又悲伤。这一世他们又在虹澜湖边相遇,他颤抖的伸出手,轻吟道:飘渺间,何处从,不知眼前物真与否。直白版:这是一个悲催姑娘的恋爱史,上一世被诳的魂飞魄散不说,这一世却被那人盯上,且给圈养了,真是是可忍,叔不可忍!舅舅不可忍!姥姥不可忍!而她却被蒙在鼓里不得不忍......(欢迎入坑,此文甜中有虐,虐中思甜,小七我可是个好人哦!!!)
  • 媚宫杀

    媚宫杀

    契族贵女尔朱晚樱死在三年前的一个雪夜,死于自己的执念,梅开时节,绿营从中,曾受万人枕!春寒料峭,噩梦初始,三年轻回转。她竟成了三年后南国众人唾弃的公主!国破家亡,夫婿战死,为保天下安平,她舍身议和。她徘徊在世间最英武的男人之间,步步为营,如履薄冰!从卑微的和亲公主到执掌天下的女政客,她不再是任何人的附属物。艳满天下,与虎谋皮;玉体横陈,笙歌白骨;执迷不悔,潦草浮生烬!深宫的晚风,吹不散我眉间的哀愁,梅林的烈火,烧不尽我故国的衷情!嘘……听我来与你唱一唱这一段与风骨风月有关的乱世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