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6000000040

第40章 友谊链接(3)

其实,他不是没有个性。朋友们大都知道,他的火气一旦发起来会烧得人无处躲藏,而且无论对上对下、尤其是对上,否则就不会从审查胡风案起就烧到他这个当时仅仅十几岁的年轻人,更不会成为后来的“右派”分子。在我们的交往中,他也曾发过这样一次火儿,那是因为一篇稿子。一天,他在电话中代《北京晚报》一位编辑朋友向我约稿,写好后我就寄往报社。可一个月过去了还没见报,此时,《中国青年报》文艺部主任富强向我约稿,因一时腾不出手,就将《北京晚报》的稿件说给了富强。他听后笑,说:那就给我们吧。我犹豫,怕犯“一稿两投”的忌。富强说,既然他们一个多月都没发出,责任就不该在你。我想想也是,于是将底稿给了富强。富强麻利,两天后即见诸报端。这下惹了大祸,第三天,柳萌的电话就打上门来:硕儒,你怎么能这么办事?电话那头传来他高声训斥:……人家晚报已排好版,你却先在中青报发出,一个文人总不能一稿两投吧……我让他训得火辣辣的,正要解释,他“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我让他弄得又愧又气,愧的是触犯了他重友情、重承诺的操守,气的是他不该不问青红皂白就对我如此武断呵斥。我狠狠吸了两支烟,决定从此不再理他。就这样,我们开始冷战,一年多的时间中断来往。事也凑巧,第二年暑期,分别在三个单位的柳萌、富强和我正好同时去北戴河疗养。先是在海滨遇到富强,没待多说什么,他就笑眯眯地问:“两位老大哥还在冷战?”我一时不知就里,他接着说:“和柳萌啊。他也正在这里,怎么样,见见面吧。事情是我惹的,你们总不见面,我也……”我理解他的心情,笑了笑也就没说什么。可还没等我笑完,柳萌已从对面走来。三人见面,谁都无言,可三张笑脸却借着蓝色的大海炎热的阳光化解了一年多的冰冻。

不打不成交或许还真有道理,因为人与人从矛盾的发生到解决更能了解彼此的心性脾气,从而可以少些猜疑多些理解。自这次不快后,我和他都更珍惜我们的情谊、呵护彼此的痛痒。早在这之前,为了能顺利去美国与妻儿团聚,我曾经绕道西非希图顺利获得入美签证,未料到了多哥首都洛美市还是遭到美领馆的拒签。妻的八叔在那里颇有声望和实力,以为在那里获签的机会总比北京多,我于是困在洛美。人届中年,无事可做,尽管生活优渥,那闲在异乡的日子还是逃不脱飘零孤寂的苦涩。在那“家书抵万金”的日子里,朋友中柳萌的信最多也最牵动我思乡的情愫。他在其中的一封信中说:“北京已到冬天,太冷不好出门,坐在屋里伴着暖气的‘咝咝’声读书,忽然想到远在非洲的你……”那时的西非虽到了雨季,仍是酷热难当,听着外面“啪啪啦啦”的疾雨声,想到北京冬天的风声雪飘、灰色胡同里寥落的行人、房间暖气的温馨……我不禁流出了眼泪,恨不能马上飞回北京,与柳萌兄促膝长谈。阔别经年,当我回到北京与他谈起那种感受时,他笑了笑说:“我知道,你舍不得北京,舍不得这些朋友……”

家庭格局已定,不舍也得走。1997年春节前夕,妻替我办好移民美国的手续后,带着已经长大的儿女来京接我了。那时,父亲已离世八年,早已病弱在床的母亲或许是经不起这大喜大忧,竟于正月初五撒手人寰。大悲之中行程在即,为送我远行,朋友们各个都要设宴饯行,我无心情,时间又紧,只好要求大家一起道别。于是作家王朝柱定了太阳宫饭店一座大厅,由他张罗操办这次告别宴会。他还别出心裁,买了一本大型纪念册,要每个人都为我写一段临别赠言,柳萌写的最简单,曰:朋友永远是朋友。

他最重朋友之谊,视友情高于一切。尤其到了古稀之年后,无论文章或闲谈,他总是说,人之为人,情字第一。官职再高,总有下来的时候;财富再多,总有散了的时候。得意忘友情,到老来孤独凄寂没人理,等于慢性自杀。我相信这是他在漫长坎坷的人生路上悟出的道理。正因为这种遵循,他才朋友遍天下,朋友们也才为他传统文人身上的君子风所吸引,各个尊他为忠厚兄长。我移民美国后还是他的书信最多、情意最浓。他在1999年深冬的一封信中告诉我:“延龄(李延龄,时任财政部副部长)走了,没想到我们之中这么好的一位朋友竟走得这么急……临行前他还那么渴望看看桃花,可惜时在隆冬,无处可寻……”字是墨写的,我却从中读出了泪水,悲沉的泪水。我抑制不住流出眼泪,即刻秉笔写了一篇长长的纪念文字,连载在美国的华文报纸《侨报》上。这是对延龄的纪念,可落笔时,国内众友人的身影无人不在我的眼前,因为柳萌在信的末尾写道:“我们都一年老似一年,希望大家都健康地多做些事……”

十多年过去了,柳萌兄虽偶有小恙,但仍是精神矍铄、创作丰盈,特别是他三卷本文集的出版,更为他的创作做了一个阶段性总结,即:一个真诚的生命,一种率性的为人,一杆朴实的文笔,缕缕深邃的思考。

原载2011年02月14日《文艺报》

柳萌:从事业型编辑到编辑型作家

徐兆淮

当了三十年的文学编辑,结识了不少的作家、评论家和编辑。自然手头也就积聚了一些他们题名送给我的书籍和往来信函。退休前工作忙,很少能及时拜读这些赠书,有的竟连一封信也未回复。如今想来,心中不免泛起阵阵的歉意。但毕竟时间过久,有的人已经远走异国他乡,有的甚至已经作古,偶尔翻到昔日的书信照片或是赠书,作家朋友的声音笑貌历历在目。

当我翻阅柳萌给我的书信和友情赠书时,恍惚间竟弄不清他究竟是编辑家,还是散文作家,抑或是编辑型作家,还是作家型编辑了。说他是职业编辑家自然没错:他从上世纪50年代即从事编辑工作,除了被错划为“右派”,流放北大荒,发配内蒙古之外,他又编辑过《乌兰察布日报》《工人日报》,平反后,又担任过北京《新观察》编辑、作家出版社副社长、中外文化出版公司总编辑,恢复并主持过全国有影响的《小说选刊》杂志。退休前后,还亲自主编过一套烟、酒、茶的散文随笔集。无论是编龄,还是编辑成就,称他为名编,都是当之无愧的。

称他是散文随笔作家,那他也是当之无愧的。在长期担任编辑工作期间,即利用编余创作过不少的散文随笔,出版过作品集,从编辑岗位上退休后,他在散文随笔的领域内如鱼得水十分活跃,先后出版了十本散文随笔集,且在全国众多的散文随笔作家中,显示出鲜明的特色,独特的地位,并曾获得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和全国纪实文学作品奖。

如今我有暇读他题词赠我的散文随笔集《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柳萌卷》,是1997年4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全国性散文丛书中的一卷,组成这套丛书的散文家,乃是当代全国著名的老中青年散文名家,如季羡林、张中行、袁鹰、林非、赵丽宏、周国平等十人。读着他的这些散文随笔,我方才明白,他的独特经历和朴实真切、感情充沛的文字,在当代散文史,尤其是新时期文学史上,所应该占有的位置,和他作品所具有的独有风貌及价值。

柳萌与其他“右派”作家有着共同的经历和苦难人生。在这一切苦难体验化成血泪文字时,许多作家都借助小说形式曲折地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而为人实诚敦厚、亲切随和的柳萌,在编余所写的这些散文随笔,不仅洋溢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也以自己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启迪着他的读者,同时,也感染着我这个编辑同行。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柳萌是新时期以来一位创作颇有特色、颇有成就的散文作家。

可是,尽管如此,我仍愿意称之为事业型编辑家和编辑型作家。这是因为,他为文学编辑工作几乎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付出了锦绣年华。平反冤假错案之后,他参预作家出版社创办并首任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和恢复并主持《小说选刊》,他在所从事的编辑岗位上取得的成就,是文学界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而他在创作上的成绩,不过是他编余的副产品,大都是他退休之后坚持笔耕所取得的。故而称他是一位地道的业余作者,大约一点也不为过。

我之所以更愿意把柳萌划入编辑型作家,也许还与我的经历与爱好,在某些方面,在文学观念上与他有些相近相通有关。或许说,虽然比之王蒙、刘绍棠等“右派”作家,我跟柳萌结识稍晚一些,交情也不算深,但我们之间的交往却是甚有缘分的,颇有同行惺惺相惜的感觉。

90年代末期,我因公务到《小说选刊》商谈合作召开新生代作家作品研讨会时结识了柳萌先生。尽管后来《钟山》与《小说选刊》本拟共同在宁召开的新生代作家作品研讨会,因某些原因使这项合作告吹,《小说选刊》退出,但我与柳萌之间却有了新的合作与交往。或者说,合作开会未成,却成全了两个老编辑友好合作的开始。不久之后,当我去北京看望昔日文学所老友张韧时,得知柳萌也住在同一幢楼上,当即请张韧陪我一同去看望这位结识不久的编辑同行。

尽管柳萌在散文领域内有着相当醒目的成绩,但我仍愿意把他视为是一位编辑型作家。如今我手头保留着他给我的两封信函,似乎都是他1999年退休之后所写,一封信所谈主要是他从《小说选刊》退下之后,忙于创作散文随笔,已出版六本作品集,他曾说:“每次见到样书,我就后悔退迟了,不然岂不可以多写点文字。”可见他对写作的痴迷。另一封来信则说及他退休之后,除自己创作之外,还未忘记编刊物,并正在主持主编一套关于酒茶的丛书。他热情地让我为刊物丛书写稿。于是,我写了一篇《期刊守望》的随笔交他发表在他主持的刊物之上。另外,我还写了两篇关于酒与茶的随笔,分别收在他所主编的《闻香识趣》和《煮茶与品茗》中。而对于我向他约稿一事则在信中再三申明“千万不要为难”。最后还在信中说及他“正在写我前半生受苦的事,已写出四万字,不知你们那里要不要这类文字”,云云。

我自然当能领略到他正在撰写的苦难忆旧性作品的分量与价值,但终因我当时也处于退休前夕,恐已很难做主安排他的这类文字,只能无奈作罢。

如今我们都已过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龄阶段,大我四岁的柳萌更是渐渐走近八十的人生大关。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很少联系和来往,但是我内心深处,仍在思念着、回忆着往日的编辑生涯和编余的写作岁月,我们都还在孜孜不倦地笔耕着。前些日子,听说他老伴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他需要面对老年孤独的日子,我很想打电话去问候老柳,却因一时间未找到电话本而作罢。我只能在心里遥祝柳兄一切安好。

原载《江苏作家通讯》

顺逆人生悠着活

徐怀谦

厚厚的三卷本《柳萌自选集》(作家出版社出版)摆在面前,掂了掂,很重,我说的当然不是纸的分量,而是生命的分量,岁月的分量,精神的分量。

“焦熘中段”少抱怨

一个人的命运,不可孤立地去看,它通常是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联的。像柳萌这辈人,尤其如此。15(6)岁高中没毕业,他响应国家号召,背着父母家人,走进军干校,在部队服役四年,转业后进了交通部,不久赶上“反胡风”运动,因有一本鲁藜的诗集《星之歌》挨整受批判,随之失恋、失去报考大学机会;1957年因讲了几句真话被打成“右派”,先是发配北大荒劳改两年半,摘帽后到内蒙古当了几年电信工人,扛电线杆子,挖土坑,拉电线,做册报员,饱尝过风沙的热情伺候,最后内蒙古“五七干校”政委不弃,把他分配到《乌兰察布日报》社编文艺副刊,1978年秋重回北京,到刚刚复刊的《工人日报》社工作,1979年获改正,前后长达22年,横跨22岁至44岁,正是一个人生命中最该灿烂的时间段。

肉体的折磨之外,还有精神的煎熬。在内蒙古当工人的时候,经人介绍,柳萌与唐山师范学校教音乐的赵老师结婚,孩子出生后放在父母所在的天津养育,这样一家三口,分处三地,只有利用一年12天的探亲假才可以团聚。那时的柳萌是京包线上的常客,他在一篇散文中写道:“这条京包线上的两根冰冷的铁轨,在我看来无异于两行流不尽的眼泪,凝固在我青春抑郁的脸庞上。青年时代的美好愿望,个人本该享有的家庭幸福,全都被这隆隆的车轮,无情地碾碎在长长的京包线上,没有半点怜悯和恻隐之心。”要知道这短短的几句话,却是作者十几年分离之苦的结晶啊!

柳萌的“右派”帽子压折的不只是自己的命运,他的妻子,那位胆小、善良的音乐老师也被株连,在“文革”中遭受迫害,患了精神分裂症,生活难以完全自理,是柳萌,与妻子相濡以沫,无微不至地照顾了30年,直至老伴因病去世。尤其是在老伴病重的最后几年,柳萌推掉文坛的许多应酬,做了全职的家庭“主夫”,无怨无悔地成为老伴忠实的拐棍。

同类推荐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张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张中行的散文精选集 ,内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等,有浓厚的古 典韵味和人生哲学。本选集对浙江文艺出版2008年版的《张中行散文》进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时,为 便于读者阅读,将全书篇目按内容分成“心声偶录” 、“旧迹发微”、“睹物思情”、“灯下忆友”四个 部分。
  •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15个最暖心的励志故事,有关青春、有关责任、有关未来、有关梦想。千万网友力荐,在迷茫时必读的温暖文字!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得到未来对他最美的回赠!包括人气网络名篇《青春不怕岁月长》《未来太远,现下就是永远》《一起欣赏这世界全部的漂亮》。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远去的书声

    远去的书声

    本书为散文集。作品分三部分,以“书肆书语”“书人书语”“书外偶记”三个篇名辑录了作家的64篇散文作品。散文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作者不为喧嚣的市声所动,过着行则书肆,卧对半床书的简朴生活,宣扬了读书“是吾辈常事”的高贵品质。
热门推荐
  • 我是画鬼师

    我是画鬼师

    我家三代单传,都是画画的,只不过我们只给鬼作画…易画鬼形,难画鬼心以生人血墨,补鬼者残缺以人之精血,画鬼之善心我只是个大学生,我真的是想好好学习来着…但我还是个画鬼师,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 遍体鳞伤之后是成长

    遍体鳞伤之后是成长

    我们都曾经迷茫在青春这条路上,我们被弄得遍体鳞伤。痛过笑过之后,就是成长了。谁不叛逆?重要的是我们成长了。伤再痛又怎样?我们能扛。世界虚伪又怎样,我们会伪装。
  • 慕其容颜

    慕其容颜

    他一直记得第一次相遇,她身上脏兮兮的,笑容却真到心里,疼到心里。他跟在她的身后,看她苦笑,看她黯然,看她心痛拂胸,看她闭目苦思,看她左手握着右手抵御双手的空落,看她在偌大的迷宫中迷失,看她在打雷的夜晚低低喊叫自己,却不能相见,不忍相见。他建了那个园子,是因为早已想好有一天,他可以和她一起,看梅看雪。最后,他只是说,我停驻在这里,只是想告诉你,为了你,我亦愿将天下失去。死亡,并不如她所以为的,一切感情都停止。最终,她还是紧紧跟着他,投入再一次轮回。那一枝染了两人鲜血的簪子,叫做慕其容颜,他们都甘之以醴。
  • 伪装潜伏抗日渣男穿越之女皇情人

    伪装潜伏抗日渣男穿越之女皇情人

    《女皇的流茫情人》简介;流浪在平行宇宙经常失忆就是流茫。失忆成为流氓都不是事最怕成为恶魔大开杀戒,看我如何修身养性在宇宙驰骋。我和女神海兰在日本旅游经过靖国神社的时候发生爆炸穿越到了大唐王朝。美丽的武才人跑了出来做了我的情人。阴谋杀戮中我被当成了皇帝,皇宫几万个美女都是我的!当皇帝实在腻了我修炼高强能力。狠毒的日本穿越者侵略大唐领土,保卫大唐血战日本鬼子。穿越流浪平行宇宙各种位面很震撼常常会失忆,我是谁?
  • 惹上总裁,染指温柔

    惹上总裁,染指温柔

    他说:“你只是我的女佣,我做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报复你!”他夺走了她的第一次,她却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当做是我夏小晴做了一场梦!”
  • 偷圣

    偷圣

    一名游戏的盗贼,偷了圣龙的东西,并带着游戏的技能,直接穿越到了修真世界之中。在修真界,拥有,潜行,疾风步,恐惧吼叫等一干带有“无敌”、“控制”效果的技能,主角会真真的无敌吗?什么?你要取出法宝释放?不好意思,我的装备栏,法宝早已处在释放状态,比速度,你去死吧!妈的,你法宝高级,老子干不过你,行,老子认耸,等老子把你的法宝偷过来后,再来干你!
  • 夺魂警察

    夺魂警察

    父母被害,孤苦伶仃的大学生。身患绝症想要燃烧光和热的年轻警察。为复仇和爱情奋勇直追的毛头小子。财力雄厚的金融财团,暗流涌动的木府机关。暴风雨来临的夜晚,命运抉择的刹那,谁是盟友?谁是敌人?我要找出真相,将恶人绳之以法。我是吴心,我要成为一名正义使者!
  • 傲弑天绝

    傲弑天绝

    【装逼】【杀戮】昔日守护凶剑的单姓家族,一日之间化为了死域,活下来的一个族人,却不再守护他们家族多年的使命,将其凶剑带入了凡尘,意欲于天骄争霸天下…【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 向着阳光奔跑2

    向着阳光奔跑2

    阳光想要遮盖阴影,快乐想要吞噬痛苦,开朗想要战胜沉闷,善良想要淹没邪恶,积极想要消灭颓废,当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较量、决斗、抗衡、共同存在时。我们其实可以选择,而我们的心态便决定了我们选择的答案,即使放弃选择,那也是另一种选择。生活总在继续前进中帮你安排了一条通往你选择的结局。本书就是旨在从方方面面提醒读者打破消积思维,换一种心态来生活。品读本书的同时,乐观、开朗、善良将会悄悄在读者的心底播种,慢慢生根发芽,在她的阳光下找到真正的自我,于乐观中积极进取;于开朗中努力奋斗;于善良坚强中快乐生活……阳光可以遮盖阴影,快乐可以吞噬痛苦,开朗可以战胜沉闷,善良可以淹没邪恶。人这一生,还有什么不可以?
  • 情系狐狸精

    情系狐狸精

    “狐狸精!竟敢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地行走,好大的胆子!”拜托!我萧娆初到贵地,一个男人也没勾引,干嘛骂我狐狸精!某人心里将来人诅咒了个千万遍。“啊——”萧娆狼狈地在地上一滚,堪堪躲过了来人的袭击。好不容易爬起来,愤愤道:“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们还是不是男人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