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6400000017

第17章 歌德之勺(3)

迄今为止,我们很少看到像黑塞一样把这种爱与流浪之间的奇特关系,如此准确地剖析和镂刻。至此,我们完全理解了那种不倦的探索——人类所有的不倦的探索,究竟源于哪里。它们原来不是源于恨,而是源于爱。如果爱和恨——其实爱和恨是同一个东西——它们源于这里,而不是源于其他,不是源于其他的欲望。他们爱,他们寻找,他们才不倦。他们的爱太广泛、太深厚、太多,装得太满,于是就溢出,就不得不分布给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像黑塞一样分布给儿童、桥头的乞丐、植物和动物。这种爱是无所不在的,目光所及,心灵所及,他都可以将其分布出去。

黑塞在这里说自己“属于轻浮之人之列”,因为他爱的只是“爱本身”。他说他自己可以被谴责为“不忠实”——这些“不忠实者”啊,这些流浪者啊,都天性如此。但也正因为他们爱的只是“爱本身”,所以才有可能把爱同对象分开。他们只需要“爱本身”就足够了。所以他说,他在流浪中从不寻找目的地,而仅仅是享受流浪本身。他只存在于旅途之中,他不想知道那个脸颊红晕的年轻女子的名字,而且不想培育那种具体的爱。因为那女子不是他所爱的目的,而只是他的推动之力。他必然地、常常地要把这具体的爱送掉,“送给路旁的花,酒杯里的闪闪阳光,教堂钟楼的红色圆顶”。所以他可以“造谣般地宣布”:“我热恋着这个世界。”

他在旅途中不停地思念和梦见那位金发女子,疯狂般地热恋着她。我们为此而受到了感动。

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美好的人,他把由土地而滋生的真实的生命,挥发得如此感人。在这样的生命面前,我们只能感到自卑,感到生命力的孱弱和无力。我们不能够像这个生命一样地欢呼——“为了她,我感谢上帝——因为她活着,因为我可以见到她。为了她,我将写一首歌,并且用红葡萄酒灌醉我自己”。

最可贵最真实的是,这瞬间的激动、热恋,都能长长地闪回,与他漫长的寻找和流浪的一生贴合在一起。她不会消失,是的,他用葡萄酒灌醉了自己。他想写一首歌,这一首歌将无限绵长,无限悠远,一直可以唱到生命的终点。

这就是真实的爱,这就是爱的奥秘。

我们在今天不断可以看到那些卑视流浪的人。由于他们自己没有勇气去流浪,没有被一种爱力所推动,所以既没有身躯的流浪,又没有精神的流浪。他们在一个被物欲折磨的角落里苟延残喘。也因为庸俗的寂寞的嫉妒,他们要截断所有流浪者的去路。他们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憎恨,把仇恨的诅咒散布在气流之中,让它们织成一张羁绊之网,包围所有的流浪者(爱者)。

有一天,当诗人脸上皱纹密布,白发丛生;当岁月的手无情地摧残了他的面容的时候,我们从他的目光里,仍将看到许多热烈美好的闪回。是的,人走到了进一步的完美,脸上的皱纹尽刻着旅途上美好的故事。它们是种种记载,是一首又一首长诗。它们是因为那“一个钟头”而产生的那首诗的延长和续写。这首诗还将写下去,直到诗人自己在尘寰中消失。

当人类第一次有了流浪的渴念,懂得为什么而流浪的时候,大概人类才真正懂得从动物群落里脱颖而出。流浪者迈出的第一步,也就是向着人类自己的方向所进发的第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能够去为爱而爱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能够动手驱除狼藉,创造出自己的完美:完美的自我的世界、人的世界。旅途上的人应该是多情的,人应该行进在旅途上。人是流浪者,而不是其他。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倍加珍视这刚刚获得的启迪。我们想说,风雪、严寒、披凌挂雪的山岭,都不能阻隔流浪者思维的触觉和流血的双脚。他翻山越岭走向远方,去迎接那一片灿烂的春阳。爱是无以名状的,一如旅途的遥无目的、茫茫苍苍。爱因此而变得开阔、无敌,变得无所不在和没有尽头。这就是“仅仅是因为爱而爱”的人生。

严冬里,爱是无所不在的阳光。

诗人的命数

我们甚至愿意相信,他们总是被一种神秘的东西所决定着,不可更变。经过或短暂或漫长的燃烧,有的爆出闪电般的炽亮,有的发出长久的红光;最后的灰烬撒落在大地上,留下墨痕。这墨痕曲曲折折,指引着后来者,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在奇迹面前发出惊叹,目瞪口呆。

诗人们简直囊括了人类所有的奇迹,是无法诠释、无法破解之谜。

当我们说到天才的时候,常常要想到法国的少年诗人兰波。他仅仅十岁就能用法文流畅地写作,十五岁的拉丁文诗作就获得了科学院颁发的头奖。这时他的作品已经显示出相当娴熟的技巧。他创作的旺盛期到来的时候,也仅仅十六七岁。

这是一个何等奇特的、不宁的生命。

十六岁那年夏天,普法战争爆发。兰波卖掉仅有的几本值钱的书,换成了车票,要亲自去巴黎,目睹第二帝国的战败。可是由于违章强行坐车,他在巴黎车站被扣押。后来经过朋友的解救才脱身返回家乡。仅仅过了几天,他又徒步旅行去了比利时。他想到报馆工作,最后还是失望而归。这一年他写了那么多诗,有歌颂起义者的,有为穷人的苦难而写的,还有对教会的诅咒,对战争的抗议;但最多的是对远游的渴望——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我的流浪》。

著名的巴黎公社起义爆发时,兰波真像一个流浪儿一样在国民自卫军中,在人民群众之中。他这样生活了半个月,写出了抗议和赞颂的诗章,高呼:“我是受苦的人,叛逆的人!”

他称自己为“通灵者”,写下了一些神秘难测的、无法猜度的诗章。它们是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不为之动容、感到阵阵惊讶的神奇之作。一个少年的笔触伸进了人类灵魂深处、伸进了最隐晦的角落,摹绘出一条变幻莫测的彩色河流。这河流后来滋润了万千生灵。从东方到西方,人们都对一个光茫万丈的少年诗人感到由衷的惊叹和敬仰。

后来者看着他的画像,在他那不可思议的额头上行着自己的注目礼。他们要把一份心情转告给朋友,转告那一刻的慨叹和激动。

寒冷的风中传导着兰波那不朽的铿锵之音,人们仿佛仍能看见他那细长的双腿在冰凉的大地上跋涉。

他十几岁时再次来到了巴黎,找到了当时的著名诗人魏尔伦。他们生活在一起。也许这段日子影响了他的一生,也许这种畸形的爱恋只能属于兰波这样的人。他为此写下了许多诗章。两位诗人已经难分难离,互相追逐,又互相抛弃。

1873年7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当这个神奇的少年诗人再一次决定同魏尔伦分手时,魏尔伦一气之下拔枪击伤了他的手腕……而后他或者蛰居家中,或者旅居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学习了至少七种以上的语言。他把自己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风波、长旅、苦闷、矛盾,各种各样的折磨、一个受苦受难的形象,都加以真诚的描述……这些描述完成之后,他也就完全终止了自己的写作。

他那颗不宁的心灵又指引他走入了全新的途程——冒险家之旅。他与诗歌诀别时,仅仅二十一岁。他的写作生涯只有六年,却留下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脍炙人口的诗章。

兰波在荷兰参加了殖民军,不久又开了小差。第二年在汉堡一个马戏团里当翻译,随团去了瑞典和丹麦。几经劫难之后,他又到塞普路斯,为岛上的总督建造宫殿。而后到瑞典,在皮货公司和咖啡公司任职。接下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甚至远去非洲,在一些无人地带从事勘察,并且向地理学会呈递报告。1887年,他做起了武器生意,还组织了一支商队,从欧洲贩来枪支倒卖给阿比西尼亚的统治者……就在这时,他左边的膝盖上生了一个肿瘤。

不得已,兰波在当年暮春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在马塞,他截去了宝贵的右腿。但这并未阻止他的厄运。就在这一年的初冬,兰波在马塞死去。天才的诗人只活了三十七岁。

他留下的诗章的一部分却一直堆放在地窖里,直到1901年才被人发现。一个神秘的、惊天动地的诗人,好像不可能活得更长久了。他来去匆匆,遗下的诗作留在了地窖里。

像所有人一样,他也经历了自己人生的四季。不过他的春夏秋冬都那么短促,在他所独有的四季里,却有着惊人的收获。他把伟大的人生浓缩了,把浩翰的大地、山脉、河流和荒漠,都一起在心灵中浓缩了。

他探幽入微,一眼即看到人生长旅中那可怕的险峻和迷人的绚烂。他那灰蓝色的眼睛让人感到现代天空的隐晦莫测,他那蓬松的头发让人想到青春的火焰在燎动不停。

同样是在法兰西的土地上,还摇动着另一个更为伟岸和不可思议的身影。他也是一个诗人——伟大的雨果。这同样是一个强盛、奇伟的生命,活了八十三岁。比较兰波而言,他拥有漫长的一生,尽情地挥发了自己的生命,写出了数量惊人的诗歌和其他作品,绘下了波澜壮阔的河流。除了他大量的小说和戏剧之外,仅散文就写下了七百余万言,诗歌一万余行。

他这一生历经了那么多的风雨,那么多的爱、追逐和遗弃,受过那么多来自王室的恩赐和优厚的俸禄,却又经历了那么多的围捕、游荡;他流亡国外长达十九年之久。流亡期间,他先后定居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大西洋的英属泽西岛、盖纳西岛等,从未终止写作。

1870年,雨果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时,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普法战争爆发之后,他持反对态度;但普鲁士军队侵入法国、围困巴黎时,他又以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斗争,发表演说,并报名参加国民自卫军,捐款铸造大炮。

巴黎公社起义时,他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和更多的不理解。但刽子手对失败的公社社员进行屠杀的时候,他却挺身而出,将自己的住所辟为他们的避难所,并为被判罪的公社社员辩护……

就在去世的前两年,他还写下了那么多诗章,写下了戏剧、政论集,一口气完成了四部诗集。他的生命似乎是不会熄灭的、永恒的、熊熊燃烧的火焰。他的笔点石成金,所向披靡。有人把他比喻为“奥林匹斯山神”。

就像所有神秘的、不可思议的天才一样,他拥有巨大的爱力。他有具体的爱、抽象的爱,有对整个世界的无穷无尽的眷恋。

比起兰波,他的生命太长久了——他们的诗章同样地永恒,他们的命数却差异巨大。

他们都是人类星空中耀眼的亮点、恒星、永不熄灭的光。

规避和寻找

那些不安的浪子留下了许多疑问,而平常人是不愿去探究这些疑问的。它们存在着,而且这种存在愈来愈显豁。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在大地上游荡不息,像在寻找自己前世遗失的居所似的。他们是诗人、旅人,一个个多得不可胜数。他们当中包含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真正的智者;这一部分人仿佛压根就不知道安居的乐趣,不知道一个生命托放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是多么重要,不知道这同时也构成了幸福的源泉。

在浪迹的颠簸之中,生命必会感到特异的痛苦。这是不言而喻的。生命在颠簸中有快感,有欢愉;可是生命也难以经受长久的磨损。仅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浪迹也该引起我们探究的极大兴趣。

我相信他们真正的居所只存在于他们的心中。他们就被这种心灵的感召所吸引,奔走不停。那实在是一种寻找。

可能寻找也首先为了规避。因为害怕各种各样的打扰和伤害,所以只能规避。

从乙地到甲地,从此岸到彼岸,只是一个逃离的过程。是的,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诗人是一次又一次的逃离。彼岸有过一个美好的吸引吗?是的,他正为这吸引而去。正是这奔波的过程包含着规避,包含了舍弃和丢弃。丢弃和舍弃也是一种规避。

拒绝了,遗失了,忘记了,远离了——不断如此,循环往复。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很难设想那个早夭的法国天才诗人兰波,为什么小小的年纪,竟有那么多神秘而热烈的歌唱?为什么在少年时期竟一次又一次到远方,到陌生之地,到壮怀激烈的场所?他渴望奉献、寻找、预知和参与。他有时参与了,有时又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他找到了自己的所爱,畸形的爱,变态的爱,但这些当时也的确都是他的爱,是他的寻找。对他的这一切行为以及后果的指责和剖析,可以留下很多感慨甚至教训,但这都属于我们,而不属于兰波。

我们不可能知道,一个真实的兰波当时的心境,他那颗灵魂是怎样激越地跳动。因为我们不是兰波,我们不是那个特异的生命。多么好啊,当时的兰波,当时的荒唐,当时的冲动,当时的热情,当时的畸形以及其中的完美。我们不需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歌颂那种畸形之恋,可是我们现在更多地看到的却是那种忘我的痴迷的寻找,那种令一个生命永远不能够安分的、强大而特异的动力。动力推动着他的双腿、他的眼睛,让他永远不倦地张望和奔波。

他们的爱很难具体,他们在具体的爱上停留得总是非常短暂。抽象的爱,有时是形而上的爱,牢牢地勾住了他们的魂魄。他们规避的是什么?绝不仅仅是人生当中无法抵御和防范的丑陋;还有其他,其他一切生的琐屑和困苦。然而,这种规避却换来了加倍的困苦。但无论如何,浪子不可能回头。

大概没有一个当代诗人遇到比兰波更大的旅途摧折了,他开始险些被枪杀,继而失去了一条腿;他二十一岁就放弃了为之神迷的诗歌。最后他被这种流浪所折磨,奄奄一息,在不到四十岁的青春年华就葬送了自己。

这是一次绚丽的燃烧,美好的毁灭。

同类推荐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梦游人说诗

    梦游人说诗

    本书收录了作者写的《略谈我早年的诗》、《一首诗的故乡》、《诗为什么越写越难》、《普希金没有流派》、《诗绝无虚构》、《谈一首小诗的构思》等八十多篇文章。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随园诗话(第二卷)

    随园诗话(第二卷)

    批本随园诗许,原藏清人某待郎家。近人冒广生据第十六卷跋语,知为满人福建总督伍拉纳之子所作;乃删润刊行。邓之诚复据伍拉纳子舒石舫所着适紊居士集及其行述,疑此批本作者卽舒之兄仲山;并加批语及引证若干条于书眉。此次,卽据王利器同志所藏邓、张二氏手批之本印行。
  • 明天见

    明天见

    《明天见》是Pano的首部旅行摄影散文集。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巴黎罗马布拉格等九个浪漫唯美之城的旅行散文,不同于一般游记作品,Pano不但深入浅出地介绍城市风格特色,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更是融入自己的个人生活与情感 ,如同一部部浪漫的纸上爱情电影;二是“你好,陌生人”主题的纪实摄影作品,记录着他遇见的陌生人们,萍水相逢,擦肩而过,或安静聆听他们的故事,遇见就是给彼此最好的纪念;三是他在巴黎生活的日记,记录着些细小琐碎的点滴日常、思悟感念,真诚敞开了一个大男孩敏感、善良的幽谧心灵。
热门推荐
  •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变成丧尸皇的宠物

    我变成丧尸皇的宠物

    经过第一部的了解,第二部开始了,在我结婚当日,我竟然被人掳走了,醒来之后,我竟然变成丧尸皇的宠物,原来赤月没有与我融合,鬼仙竟然被人封印记忆,我又该何去何从?
  •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系统介绍陇南民间美术的学术专著。书稿对陇南民间美术形成的地域文化、艺术类型、形式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主要内容涉及陇南民间刺绣、民间雕塑、民间绘画、民间家具及装饰、民间纸扎造型与装饰、民间社火中的造型与装饰、民间剪纸与皮影、民间建筑装饰、少数民族服饰、民间编织。书稿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你拉着我,走过人潮

    你拉着我,走过人潮

    记忆里有阳光,天很蓝,云很白,草是青色的路很长,时间很短觉得能走很远很远,一点也不累
  • 冷花落

    冷花落

    一眼便是万年。最不受宠的落知晓遇到了如天神一般的冷岩。她对他一见钟情,他对她不屑一顾。就算伤了她的心,她依然爱他,为了配的上他,她出国深造七年。七年之后,她华丽归来,那么,冷岩,你还在原地吗?
  • 武神虚空

    武神虚空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真正的强者可以翻江倒海,破碎虚空。看重生小子凌风如何踏破苍穹,问鼎巅峰。
  • 羽落凌霄

    羽落凌霄

    大道苍茫,零落下凡尘。岁月蹉跎,只为争一仙。咫尺天涯,化怨乃铸魔。飘飘摇摇,神魔两重天!天之骄子,只为一梦而争仙。命运摆弄,只因一人铸魔念。自我来时,仙魔征战连绵,从我走后,神魔两重天!一代天骄,因得到上古禁修之法,封印大道所赐天赋,修己身,与天对抗,陷入大道阴谋当中。白衣苏寒手持黑剑,最终只能凝望着漫天飘零的雪羽,回首一世沧桑,转眼已过百年。那抹倩影依旧挥散不去。“你说,她还会回来么?”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 古荒之盘

    古荒之盘

    他是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何存在的蜀山废弃弟子何不归;他是一心执剑仗天的李今生;她是骄蛮无忧的谷家千金谷忆北;他是一身剧毒随风流的唐初之;她是温婉优雅的千年九尾狐秋青易;仙魔人妖一路风流,只为到达传说中的仙界,讲那心中执念向那至尊问个明白,江湖旧事,红尘爱恋,是生死相依或又是天人相隔,千年一瞬世事难料,个中风云,烟起风散。不归不归,为何不归。
  • 傲世神行

    傲世神行

    我,傅扬,是一个世家宠儿,修炼天才,却有一条永远未知的道路要走;别跟我比武能修炼,也别跟我比比符师精神修炼,更不要跟我比炼器和炼丹,跟我没法比;我傅扬的处世之道,隐忍未必是低头,嚣张也未必是跋扈,生活就是要畅快;从避世之家到傲视帝国,从意念符修到破界纵横,这是一个无限的世界,大陆、地底世界、玄界都将成为傅扬的傲世旅行之所,神行无阻!傅扬出发了,在陪伴他的生活中不会有闷气,不会有阻碍,只有无穷的动力和不断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