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00000085

第85章 美妇人与美男子:北魏亡国的祸首

――――胡太后和尔朱荣这对雌雄双煞

历史总是在关键时刻显示出其黑色幽默。道武帝拓跋?起,子贵母死,已经成了魏王朝不可变更的“祖制”,每个皇帝即位后,只能上尊谥来忆念他的生母,没可能有承欢膝下,共享天年的机会。惟独胡太后诞下肃宗明皇帝元诩后,侥幸逃过被杀的命运,并最终国权在手,号令天下。而恰恰在她身上,发生了魏王朝列祖列宗最最担心、一直没法避免的事情:主少母壮,骄淫自恣,又好又大的赫赫魏国,最终实际上亡于胡太后之手。

成也太后败也太后――精明多智、放纵轻脱的胡太后

世宗宣武帝元恪是孝文帝之子。由于皇叔元禧叛逆一事,对元姓(拓跋姓)皇族很不信任,对舅舅高肇言听计从。高肇又娶世宗的姑姑高平公主为妻,其弟高偃的女儿又得为世宗皇后,一时间权倾内外。高肇大结朋党,接连诬陷北海王元详和清河王元怿谋逆并加以杀害,又挑拨宣武帝严防诸位王族,重兵防守,如同囚禁。接着,高肇秘派宫人毒杀顺皇后于氏,令医官不予于氏三岁的儿子治病,使得小王子夭折。由是朝野之人对他都又恨又怕。

为了进一步以武功树立威仪,延昌三年(514年)高肇亲率大军征伐蜀地。

胡太后本是河州刺史胡国珍之女,十几岁时选入宫中。胡后的姑姑是个职业尼姑,很会讲论佛经,于世宗初年进入宫中服务。几年内,她和宫内的中官和嫔妃打得火热,并拜托他们向皇帝进言自己侄女美丽聪明。世宗得知后,把这伶俐聪俊的小姑娘召入内庭,封为承华世妇。

根据魏朝太子“子贵母死”的旧制,宫内的嫔妃们都暗中祈愿自己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偏偏胡氏胆识不凡,她常常对旁人讲:“天子怎么能没有继承人呢,我不怕自己死掉。为皇上的冢嗣着想,最好能生太子。”当她怀孕后,周围人都劝她想办法使孩子流产,免得生下太子被杀掉。由于世宗和皇后于氏仅有的儿子已夭折,胡氏所生如果是男孩的话,肯定能当太子。对此,她不仅不惧怕,反而在夜深人静时对佛发誓:“希望自己能生下皇子,即使由此身死,在所不辞!”果然,胡氏生下皇子,进封为充华嫔。

由于世宗的儿子们大多生下来不久就被高肇或他的侄女高皇后想方设法弄死,世宗也觉可惜。这位皇帝自己又觉年岁渐长,对胡氏所生的惟一的皇子慎加保护,他亲自选择良善之人给儿子当乳母和保姆,别选宫殿专门养育,严禁皇后和胡氏本人去探视。

建昌四年,世宗病死,时年三十三。大臣崔光、于忠、王显等急忙拥立时年6岁的元诩为帝,是为肃宗孝明帝。

高皇后得知肃宗得立,忙与左右计议,要把小皇帝的生母胡氏杀掉。崔光、于忠等人知道消息,马上派人把胡贵嫔安置到高太后找不到的地方,派兵严加守卫,由此,胡贵嫔心中十分感激崔光等人。

由于高肇拥重兵在外,崔光等大臣假借高太后的名义,任命高肇录尚书事,小皇帝也被安排以自己的名义写信向高肇称名告哀,恳请他率军回朝。高肇毕竟还没有资格做大阴谋家,听到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世宗崩逝,五雷轰顶,只知朝夕哭泣,没有任何计议和应变的准备,回来的路上因为哀痛忧恐掉了不少斤两,憔悴焦灼,趋至太极殿大哭。

高阳王元雍与于忠等人密谋,埋伏十几个壮士在殿外。高肇举哀礼毕,即被引入到中书省一间房内。还未来得及说话,几个大汉一拥而上,把他活活掐死。然后以皇帝名义下诏宣示高肇罪恶,并称其自尽,削除一切职爵。黄昏时分,太监把他的尸体从宫中运粪的偏门送回家中。

除掉高肇后,大臣们尊胡贵嫔为皇太妃,又废高太后为尼,迫迁至用作冷宫的瑶光寺。没过多久,又尊皇太妃为皇太后,并奏请太后临朝称制。

胡太后初临殿堂,还不敢太放肆,行事称令不称诏,让群臣上书称其为殿下,不久,她就改令称诏,群臣上书言陛下,自称为朕。她掌权后第一个举措就是封自己的父亲胡国珍为安定公,加侍中官街。为了试探群臣反应,她又称独生子太小不能亲自祭祖,想代行祭祀典礼,就问大臣崔光是否可行。崔光马上援引汉朝和熹邓太后的旧例加以赞同,胡太后大悦,在大祭典礼上亲自主持一切。

胡太后一家人好佛,继世宗廷瑶光夺后,又兴建宏伟的永宁寺,极尽奢华,其中有高一丈八尺的纯金实心佛像一座,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实心金像十座,玉石巨佛两个;又建九级浮屠,挖地筑基,深及黄泉。浮图高九十丈,上刹复高十丈。夜深人静之时,浮屠风铃飘动,声闻十里之外的地方。其中的主佛殿如同皇宫太极殿一样宏伟,南门如皇宫的端门一样巨大,寺高中有僧房千间,珠玉锦绣充斥其间,骇人心目。史称:“自佛法入中国,塔高之盛,未之有也。”由于胡太后崇敬佛法,国内民众好多子弟入沙门为僧,从事生产、军旅的人越来越少。大臣们进谏,冯太后当作耳旁风。

518年,胡太后的老爹胡国珍没享几年福,就一命呜呼。胡太后对其父竭尽哀荣,赠假黄铖、相国、太师,赐号太上秦公。又把死去的母亲赐号为太上秦孝穆君,移柩与父合葬。谏议大臣认为前世的皇后、皇太后生父没有称“太上”的,“太上”之称不可用于人臣,又搬出孔子“必正乎名乎”的古训。胡太后闻言,召集王公大臣聚集到胡国珍家里商议此事。王公重臣们纷纷附合胡太后。于是,太后对上谏的张普惠说:“朕之所行,孝子之志。卿之所陈,忠臣之道。现在王公大臣们已经同意,请你不要再就此发表议论。”接着,她又为死去的老爹专门建造寺庙祈福,和永宁寺一样壮丽奢华。

这时候,虽然胡太后过崇佛法,小皇帝又好游猎玩乐,母子还是很听得进臣下进谏。尤其像张普惠这样的谏臣常常上表议论时改得失,太后和小皇帝常常把他听到宣光殿亲自听取他的意见,对于王公亲戚犯法,也很少宽贷。

胡太后亲近宦官刘腾,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善于揣测人意,奸谋多端,太后更念他当时对自己有保护之功,把他升至侍中的大官。刘腾广收贿赂,助人升官。此时,胡太后把魏王朝的大权全部揽于自己一人之手,做事开始无所顾忌。天文官秦称天象有变,需一贵人之死以应之。胡太后马上想起自己的对手高太后,派人趁夜黑杀掉她,以埋葬尼姑的礼仪葬掉了这一代正宫皇后。

为了取得“真经”,胡太后又派好多使臣和和尚远涉沙漠,到西域去求佛经,耗财无数。

北魏王朝在北方雄霸多年,西边各小国进贡不绝,又和南朝往来贸易,府库充盈,万物皆备。胡太后有一次去盛放绢布的仓库巡玩,对从行的王公嫔主一百多人下令,让众人依自己力气,随意取绢。这些人丑态百出,使尽气力左夹右扛成百匹地往家里搬。尚书令李崇和章武王元融最贪心,负绢过重,颠仆在地,一人伤腰,一人伤脚,太后又笑又怒,让卫士把两人赶出仓库,一匹绢也不给他们,当时被人作为笑柄。惟独侍中崔光只取两匹绢,太后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取这么少。崔光回答:“臣两手只能拿两匹”。一旁众人都涨红脸,羞愧难当。

崔光虽属忠臣,但是那种明哲保身的一类人,对后来的元义乱政、胡太后滥杀均不加以阻救,随时俯仰,进退有度,七十三岁时善终。

魏王朝在胡后掌政初期达至极盛,恰如一个人的回光反照时期。当时的魏朝宗室和贵臣都互相比富。高阳王元雍,富可敌国,宫室园圃和皇帝的不相上下。他有僮仆六千,乐伎五百,出则仪卫塞满路,归则歌吹连日夜,一顿饭就吃掉几万钱。尚书令李崇和元雍身家差不多,但他生性吝啬,常对人讲,“高阳王一顿饭,够我吃一千天的。”

河间王元琛常常想和元雍斗富。他养骏马的马槽都以纯银打制;窗户之上,王凤衔铃,金龙吐珠。和诸王宴饮时,元琛家中的酒器有水精锋、马脑碗、赤玉杯,制作奇丽,中国所无。有一次,一时性起,他大张女乐、名马以及各种奇珍异宝,又带着诸王遍观自己的府库、金钱、绫锣绸缎,耀人眼目,不可胜计。洋洋得意之际,他对身旁的章武王元融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

胡太后不停地营造庙观,无复穷已。她又下令各个州都兴建五级浮图,民力为之疲惫。洛阳城内,诸王、贵人、宦官、公主等各建寺庙,相互斗比。这位风华绝代的妇人又常常设立斋会,大加施舍,动以万计,府库为之虚竭,但她从未有施惠子民的举措。世宗皇帝时,曾派宦官白整为孝文帝和文昭高后在龙门山开凿两个石窟,皆高百尺。后来太监刘腾又为世宗开凿一个石窟,二十四年之间,用工十八万二千多,竟然还不能完工。由此可见,凿佛开山修庙的耗费是多么庞大!

比起其他的太后、女皇宠养臣下、阉竖、和尚或无赖之徒充当男宠,胡太后技高一筹。魏国的清河王元怿风仪俊美,胡太后逼而淫之。堂堂一个王爷被自己的嫂子逼淫,确也是千古奇闻,可见这胡太后确实不是平常人。

元怿王爷并非只是个德行轻薄的小白脸,他素有才能,好文学,礼敬士人,在当时很有威望。胡太后妹夫元义是当时掌管禁军的领军将军,他和大监刘腾都因卖官弄权受过元怿申斥而怀恨在心。两个人密谋后,指派平日伺候小皇帝进膳的太监胡定告发说元怿派他毒杀皇帝,许诺自己称帝后给胡定荣华富贵。小皇帝当时才十一岁,对此话信以为真。当夜,元义和小皇帝等人把胡太后关在永巷门内,几个人把元怿骗入宫内秘杀密杀害,时年三十四岁。

接着,一行人又诈称胡太后诏旨,说太后自已得病,还政于皇帝。于是胡太后被幽禁于北宫宣光殿,大门白天黑夜都不开,大太监刘膳自己亲自掌管钥匙,小皇帝想见亲妈都没有机会。

此时,胡太后衣食俱废,挨饿受冻,只能叹道:“养虎噬人,正是讲我这样的人!”于是魏朝大政外由元义把持,禁宫内由刘腾统领,两个人威振天下。朝野有人升官或当官,两人只看送礼多少而定,连元义的父亲京兆王也倚杖儿子权势卖富弄权,他们盘剥六镇边防军人,私自和南朝走私货物,欺男霸女,远近苦之。

由于魏朝朝纲大乱,边将逃降至南朝,宗室内也陆续有元正德、元法僧等人谋逆,陆续又有柔然、朔州胡人、沃野镇民破六韩拨陵、高平镇民赫连恩,南秦州豪强等造反,后来边防六镇军民全都不堪虐待而造反,狠烟四起,魏国大乱。秀容郡乞伏莫于造反时,秀容酋长尔朱荣率兵讨平,而正是这一小小部落奠长,日后成了胡太后的夺命人。

523年4月,大太监刘腾病死。元义已执政三、四年,很觉天下完全由他自己一人掌握,对胡太后的防备之心也渐渐松驰。

胡太后趁着与小皇帝相见的机会,怨恨地说自己要去嵩山当尼姑,说着还拿过剪刀要自己落发,声色俱厉。群臣与皇帝苦苦请求。母子相会,趁机一同住在嘉福殿。娘儿俩相处几天,互诉衷肠,都觉元义可恶。小皇帝渐已长大成人,又学会演戏,他假装把母子之间的往来情状一一告知元义,让元义觉得自己仍旧深受皇帝宠信。

525年2月,胡太后、皇帝母子忽然解除元义禁军统师之职,为安慰稳住他,又封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侍中、领左右等一系列虚衔。元义心中稍安,总觉自己不会有废黜的危险。

胡太后毕竟是妇人,元义是她亲妹夫,迟迟不忍行诛。

胡太后夺权后,被元义贬出的宗室元顺被召还,任官侍中。有一天他在殿上侍坐于太后身边,忽然指着太后身后的亲妹妹,说:“陛下您奈何以您一个妹妹的缘故,不正元义之罪,使天下人民不得申冤诉愤呢!”太后默言,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群臣趁机纷纷请求发落,皇帝也亲自要胡太后表明态度,犹豫再三,胡太后下诏赐元义与其弟元瓜家中自尽。

胡太后几年幽禁后,此时又可以畅行其志。虽然徐娘半老,她仍然非常喜欢浓妆艳抹,不停外出到贵臣亲戚家游幸。大臣元顺犯颜直谏:“按照古礼,妇人丈夫死后应自称未亡人,头上不能装饰珠玉,衣服上不能绣有花纹彩色。陛下母临天下,年将四十,整天修饰打扮过度,怎能给后世以模范作用呢!”胡太后羞得面红耳赤,起驾还宫。她把元顺召进宫内责骂:“我千里把你招至朝廷,就是让你大庭广众之下羞辱我吗?”

元顺直言:“陛下不怕天下人笑论您,难道就以为臣我一句话而感到羞耻吗!”

冯太后虽小有收敛,本性中的不羁因子仍没有任何收敛。她宠幸大臣郑俨,拜其为谏议大夫,昼夜宫中伺候,可称得上是侍衣大夫。郑俨有公休假回家,太后常常让几个太监和他一起去。郑大夫见到自己正妻,只能匆匆聊上几句家里闲话,马上就被催促回宫。此外,郑俨还和一个叫徐纥的中书舍人狼狈为奸,把持内外,时称“徐郑”。

有个黄门侍郎李神轨,宫内外盛传也和太后关系嗳味。李神轨的父亲就是那位在绢库扛绢过多伤腰的家伙李贤,果真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据《南史》记载,魏国大将杨大眼的儿子杨华勇武过人,相貌堂堂,被胡太后见后逼幸。虽然获蒙太后宠幸,杨华心中惧祸,怕事泄被灭族,趁机跑回老家,率部曲逃至南朝梁国。

胡太后对这位棒小伙追思不已,亲自创作《杨白华》歌辞:“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以物拟人,词甚凄惋,极尽浓情。她还让宫女们昼夜连臂环绕,踏足歌唱,忆念情人。

在这种朝廷荒淫、奸臣当道的局面下,魏国形势一片鼎沸。西北边镇造反后,南方二荆、西郢等地的蛮族也纷纷占据出头,接着安州三地的戍兵又纷纷造反,齐州、东清河郡、东郡、广川、陈郡等地兵民四处响应,整个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在镇压叛乱过程中,秀容郡地方军阀尔朱荣日益强大,被封为安北将军,都督恒、朔讨虏诸军事。他带兵路过肆州,刺史尉庆宾不开城门迎接,他竟然派兵袭取肆州,自置刺史。魏朝对此也不敢管,眼睁睁看着一方地头蛇横行。到后来,连因梁灭齐而逃到魏国的齐国宗室萧宝寅也趁乱称帝,占据关右,改元隆绪。

528年,肃宗的潘嫔生下一女,胡太后对外诈称皇子降生,大赦,改元。

自胡太后再临朝以来,奸臣擅权,政事紊乱,刚纪松驰,恩威不立,国内盗贼蜂起,封疆日蹙。肃宗孝明帝年纪渐长,胡太后自知妇行有夸,怕左右人泄漏给儿子知道,凡是皇帝所爱信的人,想方设法把他们外放、除掉,不让皇帝知晓外间事务和朝事。散骑常侍谷士恢和皇帝很投缘,两人常常相互谈良久,太后便任命他为外州刺史。谷士恢不想外任,太后就找人诬称其有罪杀掉。又有一个密多道人,能通晓胡语,皇帝常置之于左右,顾问笑谈。太后暗中派人杀之于城南,然后诈称为盗所杀,还悬赏捉拿杀手。

以上种种,小皇帝皆一切心知肚明,母子之间嫌隙日深。

秀容郡尔朱荣此时羽翼已丰,对魏朝国政就产生出觊觎之心。他上书朝廷,要求允许自己率精兵入援相州。冯太后很警惕,礼貌回绝,说北海王元颢已经率众二万奔赴相州,不需尔朱荣出兵。尔朱荣见此策不行,就召集民兵,北捍马邑,东塞井陉,自己圈出好大一段地方以谋异图。大臣徐纥又劝说冯太后为尔朱荣属下赐颁誓书铁券,以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尔朱荣知道后心中更恨冯太后。

肃宗孝明帝非常嫌恶郑俨、徐纥两个人,但由于上面有母亲冯太后压着,他又势力孤单,不能除掉此二人。情急之中,小皇帝想出一个下招:秘密下诏给尔朱荣,让他举兵内向都城,想以此兵威迫胁太后归政。

尔朱荣受诏大喜,马上派高欢(此人后来化家为国,开北齐基业)为先锋,直杀洛阳而来。军队到了上党,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孝明帝又以私诏制止尔朱荣军队前行。

郑俨、徐纥两人害怕祸事临头,不停向太后吹枕边风。胡太后**心毒,一咬牙,毒死了年仅十九岁的孝明帝。虎毒不食子。从前文明冯太后毒死献文帝,毕竟还不是自己亲生儿子。而肃宗孝明帝是胡太后肚子里面掉出的一块肉,是血亲亲子!宫廷政治血腥,使人性极端扭曲。

胡太后先立潘嫔所生皇女为帝,很快改变之意,又迎立临洮王世子元钊即位。元钊当时才三岁,冯太后想要长久把持国政,故而贪其幼小而立之。

尔朱荣闻讯大怒。他对左右说:“肃宗晏驾,虽然已经十九岁,国内都说他还是幼君。现在扶立一个还不能讲清楚话的小孩以临天下,想要国家太平,怎么可能呢!”于是他一面派军杀向洛阳,一面自己迎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

冯太后听说尔朱荣起兵的消息非常恐惧,召王公大臣商议,众人都心中暗恨太后灭绝人伦的毒杀亲子的举动,没人肯献计策。只有老情夫徐纥说:“尔朱荣小小胡人,竟敢兵锋直指朝廷。我们以逸待劳,肯定杀败他。”

胡太后信以为然,派面首李神轨统大兵抵御。李神轨军行至河桥,听说北中失陷,吓得回马就逃。徐纥矫诏连夜从御厩中取最好的快马十匹,东奔兖州。郑俨也吓得连夜奔逃回老家。胡太后剩下孤家寡人一个,只好连夜下令孝明帝的嫔妃,让她们全都剃发出家,自己也亲自落发,剃个光头,以示愿意为尼赎罪。

尔朱荣召集百官,让他们拜见自己新立的皇帝元子攸(魏敬宗)。又派劲兵直扑宫内,抓住太后和小皇帝。冯太后已失往日威风,废尽口舌,向尔朱荣陈说始末缘由,想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

面对这位曾经母临天下、不可一世的冯太后,尔朱荣一声冷笑,拂衣而起。随即,他让人把胡太后和三岁的小皇帝扔进黄河淹死。

滔滔浊流中浮沉之际,不知太后临呛死之前是否会觉得自己恶贯满盈。

同类推荐
  • 宋史论稿

    宋史论稿

    本文集所收作者作品共三十篇,其中有关宋史者居多,另有几篇探讨了前后朝代的一些问题,还有两篇为书评性文章,故取名《宋史论稿》。
  • 狼烟燎原

    狼烟燎原

    苍山月,破西疆,夜色微澜,何处起狼烟;风里烟,迷九州,孤枳霖泽,残棋濒燎原。
  • 虎魄军魂之虎风凛凛

    虎魄军魂之虎风凛凛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及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猛虎横出世,热血卫国家。纵死魂魄聚,义气我中华。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体会不到那种惨绝人寰的感觉。我们只能从老一辈的口中,或者更多的是从电视剧中得知的。我们无法写出那种对战争的亲身体验,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来用自己的想法去对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一部不是很成熟的抗日题材小说《虎魄军魂》,不是穿越,不架空历史。用大学生自己的笔触去刻画一群或者说所有的参加过抗战的老兵,还你一个真实的民国。
  • 西凉马超

    西凉马超

    马超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也是一个值得期许的枭雄!若是有这后世之灵魂,他们之间又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想必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 将侯

    将侯

    有一个主公会作诗,有一个女王侯很高冷,有一个长公主很调皮,有一个丫鬟爱脸红。还有一个问题少年镇羌胡,更有一个酒鬼会天象。最后一群宿舍宅男要翻天!文武衍生的大道,九州世界的争霸,世家平民的斗争,尽在其中!俗话说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我们主人公江南如何鼎定天下!
热门推荐
  • 剑魔相

    剑魔相

    如若不能洒辉于日下,那我便要划破这天空,去见一见更加深奥的道路,既然正不容我,那么即使为魔,我也要我的道,凌驾于万道之上!
  • 英雄联盟之瓦罗兰创战史

    英雄联盟之瓦罗兰创战史

    都知道英雄联盟,但是,又有谁会知道英雄联盟是谁所创立的?以及,那些他创立的背后的故事。黑暗,雷电,金光。无数个夜晚纠缠的神秘之梦说不清的场景,想不清的熟悉莫名失踪的父母,一切看似无关却又紧紧相关的异事一切看似偶然却又必然的旅程,一切看似凑巧却又注定的相遇这其中,到底隐藏了什么惊天阴谋?千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英雄联盟是如何建立的?它又为何而建?是势力?是自保?还是一种抗争?小尚的读者交流群;309711970欢迎大家加入
  • 冷王霸爱,天才小医妃

    冷王霸爱,天才小医妃

    她,诺亚医学院的医学天才,医毒双绝,沉睡三天后的她携带星辰空间回到古代,成为忠义侯府不学无术的痴傻大小姐。他,加洛国至高无上的祈王殿下,手握大权,振威天下,冷情冷性又冷酷,唯独对她强势霸道纠缠不休,誓不放手。不小心摔到他身上,他说:“本王从不吃亏。”从不吃亏,所以他回吻过去了不小心打了他的脸,他说:“本王不打女人,只咬女人。”五个指印,他不仅要咬五次,还要算利息。不小心咬了他一口,十几个牙印,他要挨个咬回去不小心看了他的身子……一次又一次的不小心,终于,她炸毛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府逃生记

    王府逃生记

    穿越了,嗯,生存是关键,至于嫁人不嫁人的嘛……看缘分!嫁人不归自己负责,那退休后的生活可得自己把握!咱的目标是——混够了日子,退休养老,只可惜,好不容易想办法逃出了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却又一脚踏进了“阎罗殿”……幸好,据说,那位“阎王”不好女色……
  • 战皇之皇

    战皇之皇

    写了这么多的内容,竟然连一个支持者都没有,真是够悲催的,肯定是失败了,所以,我还是决定,再重写一次吧。这个作品名字,已经毫无意义了,所以换一个重新的开篇,人设一样,大纲重新调整,故事情节,会有重合的地方,在这里说明一下,省得有人乱举报,说我抄袭
  • 灤陽錄

    灤陽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岚书

    岚书

    女尊世界,男风初盛,三教之乱,五国纷争。她是李岚卿,一个有着十分才略又十分深情的女子,可对面站着的却是几个十二分殊于众人的男子。她为了爱人违背本心,却难得一晌偎人颤;他谋断天下,李岚卿却伴他人偕老;他深思远虑,李岚卿却为了他人倾尽心思;他痛苦隐忍,也只能把自己双手奉上送给李岚卿利用耗尽;他要李岚卿不要江山,却江山美人都离他而去;他等了李岚卿十几年,步步为营,百般算计,千般小心,只为做她的丈夫;......
  • 百鬼图

    百鬼图

    一张像是被鲜血侵透的百鬼图意外落到了我的手中,从此,我便麻烦不断。阴间无数厉鬼向我索命,阳界又有一大堆灵异圈的高人想要灭我。若非小幽一直帮我,纵然我是九命猫妖转世也早已挂掉。但是,小幽的行为,有点不像人……
  • 超能特训营

    超能特训营

    由上古四大家族世代守护的圣兽镜在20年前突然不知去向,紧接着带来的却是整个家族的灭亡。叶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可是命运的安排让他解开了玄密的身世。是复仇,还是守护那得来不易的家园...超能特训营训练出来的是怪物,还是守护神...
  • 绝笔END

    绝笔END

    ——我不是资深作家,我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想象创作这部小说,你们无限的鼓励就是我无限的动力。喜欢的朋友们欢迎点点放入书架,土豪们求推荐求月票求打赏求回复,各种求!放假期间无论多忙我一定做到每天一章,上学期间为一周一章,第一次发,难免有些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我想办法改正。————爷爷无比听信的传说是真是假————残缺的最后一页笔记何去何从————无限的征程与丧暴尸邪不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