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0700000013

第13章 艺林一枝(2)

今天,故宫博物院为刘国松先生举办他六十年艺术生涯的回顾展,反映了老艺术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新创,许多展品是来自国外博物馆收藏的刘国松先生的代表作,其中三件作品《后门》《静秀山庄》《四季册页》(A组)是刘国松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的力作,弥补了我院缺乏台湾绘画创新的精品之作的缺憾。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弥补永远不会满足,我们深情地关注着台湾同胞未来的艺术成就。

在两岸文化交流处在冰封的时期,刘国松先生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是第一个打破坚冰、实现两岸艺术交流的台湾画家。1981年11月,经诗人艾青先生的推荐,三十九岁的刘国松先生作为台湾地区画家的代表从香港到北京参加成立中国画研究院开幕式的活动,1983年2月刘国松先生在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个人画展,随后,在大陆的十六个城市进行巡回展出,轰动了整个中国内地的美术界。刘国松先生充满创意的水墨新风给当年正处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画坛带来了一个新的天地。今天,刘国松先生的展览依旧迸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充分显现出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和持久的创新精神。

刘国松先生六十年的艺术生涯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的艰苦历程,他在艺术观念上的革命,发生了三次大的嬗变。经历了从崇尚民族传统到刻意追求西画的曲折阶段。他在1952年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否定国画,以七年的时间研习西洋画,60年代初,刘国松先生大彻大悟:“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他重新回到东方绘画的纸墨世界,最终以中西合璧的绘画观念表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他开始实验用笔以外的工具与技巧来作画,形成了“拓墨”技法。1968年12月,美国太空船阿波罗8号进入月球轨道,拍下地球和月球弧形表面的照片,1969年初,刘国松的绘画和人类一并进入了太空时代。1986年,他经过了四年多画“太空画”的大胆实践,实验出“渍墨画”画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绘画空间,表现出大气磅礴、深邃悠远、雄奇伟岸和迷离无际的宇宙世界。

刘国松先生成功的艺术实践来自于他独到的艺术见解,其艺术理论的核心是树立反叛精神,他认为:“‘反叛’本是现代精神的一部分,其本质是反对一切既成的形式,其目的是创造一些世上所没有的,用以丰富人类精神的世界。”他认为技法的创新与材质的开发是一致的,也是同等重要的,是艺术创新的一个整体。从刘国松先生所经历的技法革命,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艺术家不是绘画工具的奴隶,而是绘画工具的主人,还应该是新工具、新材料的创造者。

刘国松先生所开辟的新的绘画观念和空间、内容和表现手段及绘画材料,对一切从事创新型事业的人们,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艺术创新是没有极限的,除非艺术家的思维受到了禁锢,就和博物馆的收藏也是没有极限一样,除非我们收藏艺术品的观念停止了发展。

《宇宙心印:刘国松绘画一甲子》序言,

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

师古人之心

文化艺术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必须有人为之传播,使之繁衍,在传播、繁衍的过程中,既保留了先前的文化艺术,又孕育出新的文化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一个民族,一旦没有人为之传播其文化,这个民族的文化遗产甚至这个民族的精神都将濒临消亡;一种艺术,一旦没有人为之传播其形态和精神,这种艺术的表里亦将消弭。可见,传播者是民族文化的典守者,正因为有了他们,中华民族才有了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中国的绘画艺术则更是如此,其传扬的基本方式是临写和模仿,这是继承绘画传统的重要方法之一。绘画史上出现的许多名师巨匠都是从临摹先贤名作入手的,直至暮年,终获成功,深刻地说明了继承绘画传统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寂寞之道。譬如,从民国至建国初年,绘画界有一位功力型的艺术高手,要不是国家文物局在1989年将他的绘画精品列为国家限制出境的对象,他几乎要被当今的年轻人忘却了。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长者的名字,他就是吴桐(1894—1953),原名桐生,后改名为桐,字琴木,号冷风居士,取唐代诗人崔信民“枫落吴江冷”之意,别号苍梧生,江苏吴江县震泽人氏。吴琴木先生从小酷好绘画,成年后在家乡当私塾先生。吴先生继承传统绘画与他和当时江南的大收藏家庞元济的缘分密切相关。1914年,吴先生到浙江湖州南浔镇庞元济的虚斋里研习、临摹和管理他收藏的历代书画,可知吴先生研习绘画的起点是很高的,这影响了他一生的艺术生涯,与他几乎同时在庞虚斋那里获益的还有陆恢、张大壮等海派高手。1924年,吴先生随着庞家收藏活动的转移来到了上海,在交游、师承、写生等方面进一步开阔了艺术眼界,在那里举办了许多个人画展,他与当时同在上海的吴湖帆、张大千交往甚密。

吴先生本质上是一位传统文人,上个世纪30年代在上海诗坛颇有声望,系“鸣社”成员,其古体诗的风格雄壮沉郁,读来令人感奋。他的书风与其诗风相合,行笔劲爽,飘逸洒脱。这些,在吴先生的画中多有体现,形成了他继承、研究传统绘画的基本素养。

吴先生画艺较为广博,工笔、写意、青绿等皆为其长。他主擅山水,兼作花鸟,旁涉人物。他临仿先贤的名迹绝不偏于一家,而是博采众长,甚至两种对立的画派他都能够兼收并蓄,如他能将清代开拓型的石涛和传统型的王原祁两家的山水画风融会在其心里。他由临仿清初“四王、吴、恽”、“四僧”、龚贤、“扬州八怪”等名贤的真迹起步,直到明代“吴门画派”、“青藤、白阳”、元代赵孟、高克恭和“元四家”等人的笔墨精粹,上探北宋的李成、范宽、郭熙、李公麟、米芾、马远的艺术程序,最后一直上溯到五代的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巨匠的画风之源。

值得注意的是,吴先生在40年代中期以后的绘画,已经将所师法和模仿的历代名家的造型、画法、笔墨等融会贯通为一体,十分自然地从自己的腕底流出,开始形成了画家个人清逸雅洁的绘画风格。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画家走出书斋画室,面向大自然直接写生,漫游大江南北,遍览名山大川,胸罗丘壑已是万万千。在他的笔下出现了许多艺术创新的端倪,如他的《和退醒庐黄山诗意册十八开》,笔墨十分清新朗润。画家还开始关心当时的乡村生活,作有《农家乐》,并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特别是1952年他为抗美援朝捐画购买飞机大炮,表明了他的爱国热忱。不幸的是,在他六十岁正要迈进衰年变法的路程时,便永远倒在了1953年的艺术里程碑旁。如果天假以年,他也会像衰年变法的黄宾虹那样,在晚年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

半个多世纪之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物质财富的积累速度成几何级数增长,投资者在数月之内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成为暴富的事例屡见不鲜,在运作规范的条件下,这对社会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艺术道路上,如果缺乏恒心,急功近利,很容易产生在短期内获得艺术成功的投机心理,伴随而来的是浮躁、焦虑、自满等情绪,在这种情绪下爆发的作品,不可能留下功垂千载的笔墨艺术。绘画艺术的发展既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经过数十个寒暑的磨砺和积累,是不可能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

《吴琴木画集》的出版,再次肯定了继承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的艺术道路。这并不是鼓励青年一代的艺术爱好者一味模仿古人,而是希望欣赏者不妨沉浸一下他们温文尔雅的心境,不妨体味一下他们恬淡平和的心态,不妨感受一下他们对先哲笔墨的理解。吴先生实践了石涛关于师古人之心重于师古人之迹的画理(见《大涤子题画诗跋》)。“师古人之心”不等于排除“师古人之迹”,关键在于要通过“师古人之迹”达到“师古人之心”的目的,这个“心”,就是古人所蕴含的艺术创造力。

吴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并不拘泥于古人的某家某派,而是一位得“古人之心”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有望创新的艺术家,这是通向艺术成功最艰苦的路途。吴先生没有走完的艺术道路,是当今艺术发展的趋向。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以文化传统为基础,以艺术创新为目标,依旧是每一位画家面临的艺术前程。

《吴琴木画集》序言

贯通融会 领异拔新

饶宗颐教授博学多才,治学之余,兼通诗词、书画、音乐及琴艺,涉猎之广,造诣之深,即使专业名家,恐怕也难望其项背。此为人所共知,无须多说。至于饶教授为何能有如此成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说各不相同。如依拙见,似可归纳为八个字:贯通融会,领异拔新。前者需要以大学问为基础不断探求,后者需要以大智慧为底蕴坚持创造。其中书画一门,可为范例。

首先,应该注意,古往今来,即使书画名家,也大多重实践而轻理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饶教授于书画,不仅长期实践,且有丰富理论。关于书,饶教授曾著《选堂论书十要》(1987年),《苞俊集》中又有《论书》七古一首;关于画,饶教授曾著《画》(1993年),《选堂诗存》中又有《题画诗》专集,《选堂乐府》中还有“题画词”若干。均为从事书画创作数十年后,功力、学养俱臻化境之作。故咳珠唾玉,极见匠心。实践创造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要了解饶教授书画成就,非从饶教授书画理论着手不可。

其次,应该注意,只有像饶教授这样的大学问家、大智慧者,才能将所学贯通融会,合炉而冶,领异拔新,发人未发。譬如饶教授在《画》中,将以往“艺术同源”旧论,升华为“艺术换位”新说。不满足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还要求以律入书,以诗入画。《论书十要》不仅提出“书道与画通”,还提出“书道如琴理”。《论书》七古亦称“一波一撇含至乐,鼓宫得宫角得角”,又称“以书通律如梦觉,梦醒春晓满洞天”。《睎周集》卷上识语有云:“曾谓词之为物,仿佛今之抽象画。”词乃诗之余。反之亦可以诗词入画。又譬如饶教授在《画》中,有感于当下“学、艺隔阂”,提出学、艺应该“携手”。其中,将在“中国精神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释、道之学,与艺术全面“携手”,尤其值得关注。虽然,以禅理论艺,始于明末董其昌(华亭),但若论深谙禅、艺关系,却无人能出饶教授之右。如云:“以禅通艺,开无数法门。”又云:“熟读禅灯之文,于书画关捩,自能参透,得活用之妙。”又曾论及《庄子》及道教对于书画创作之影响,自亦参透道、艺关系三昧。

饶教授理论指导实践,创作大量独具新意的书画作品。欣赏饶教授书画作品,自然成为一种至高、至美的享受。这些书画作品,不仅用墨、用笔均甚讲究,如《论书》七古称“墨多墨少均成障,墨饱笔驰参万象”,又称“乍连若断都贯串,生气尽逐三光驰”,使人于欣赏之余,切实感受到一种酣畅淋漓的墨韵和刚柔相济的笔情;还将弹琴手法转化为书画笔法,将诗词“幽敻”意境转化为书画“空灵”意境,将琴心、诗心甚至禅心、道心统统转化为书心、画心,使人于欣赏之余,恍若听到抚琴、吟诗,进入一种参禅、悟道的虚幻境界。直至近年,饶教授对其书画技法,仍在不断创新和变化。饶教授九秩华诞之际,有关方面拟将饶教授七十余年来在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编辑一套皇皇十二册的《饶宗颐艺术创作汇集》,不仅以为庆贺,亦欲饱世人眼福。欣淼不才,有幸受邀,成为《汇集》推荐人。在此,谨祝《汇集》出版成功,并祝饶教授健康长寿!

《饶宗颐艺术创作汇集(第四册)·腕底山川》代序,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06年

颐园碑记

颐园者,饶公选堂先生自题学术新馆之名也。其地为先生早年读书旧址。20世纪90年代,潮州市政府为表彰先生学术成就与艺术贡献,曾建学术馆于此。十年后,因旧馆稍嫌局促,有关方面又集巨资,于原地扩建新馆。迨其落成,适逢先生九十华诞,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亦一时之盛典也。

新馆位于潮州城东,为典型潮式庭院建筑。背倚开元禅寺,面向韩江,距广济桥不过咫尺,与韩文公祠隔江相望。大门有联,曰“陶铸今古,点染江山”,已道出先生学艺双修特色。展室亦主要有二:一为“经纬堂”,陈列学术成果;一为“翰墨林”,胪示书画艺术。另有“天啸楼”等建筑及回廊、亭榭、水池诸景观。楼堂多有门联,悉出先生及当世名家之手。布置典雅,内容充实。流连其中,潜心揣摩,必将援鹑得髓,受益匪浅焉。

同类推荐
  •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既做父母官,就须为民请命,身体力行,体察民情,造福一方百姓。树一身浩然正气,鼓荡起一腔激情,把歪风邪风统统击退,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首位!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 期待感动(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期待感动(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 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 、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 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永远的背影:朱自清读书与做人

    永远的背影:朱自清读书与做人

    朱自清为人明辨是非,爱憎分明,他的一生始终昂首挺胸,他是中国人的“脊梁”。他的清廉爱国, 赢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 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 《永远的背影(朱自清读书与做人)》精选朱自清 先生关于读书、做人的佳作,为读者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非凡人 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热门推荐
  • 冒牌大明星

    冒牌大明星

    一个煎饼果子让她踏上了星途,奇迹般蹿起!几根枯枝让她列位于“七仙女”,璀璨而亮丽!戏里,她女扮男装,穿古越今,恨来爱去,生生死死,忽悲忽喜!戏外,她冒名顶替,倚甲挡乙,逃来躲去,闪闪避避,亦悲亦喜!到底,她顶了谁的名,谁又占了她的地儿?终究,一场戏,无酒,也沉迷!
  •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重生之电竞之魂

    重生之电竞之魂

    拥有完美意识与各种极限判断的楚枫被上帝开了一个玩笑,用生命在热爱并投入电子竞技无奈却是个重度手残,每次看着屏幕中得意洋洋的对手,自己心中总有N种方法制裁他,但由手中操纵出来却总是慢了数拍。灰心丧气之下被车一撞重生到一个16岁少年的身上,从此完美意识加极限操作处理,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电竞之魂……
  • 天渊诡棺

    天渊诡棺

    为解尸毒,而开始了一段离奇的地下探险之旅,深入原始深林,揭开徐福东渡、血色金乌、扶桑神木、五行八卦等玄机。一心寻找两千多年前的古墓,觅得先秦至宝,不料却深陷巨大地阴谋之中,一步步走进他人的彀中,究竟这个世上存不存在长生不老?徐福东渡扶桑有事为什么?主人公能否找到至宝解除尸毒?请跟随书生远的不乏一步步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
  • 异空公寓:东湖异事,三更狐媚热线(新惊魂六计)

    异空公寓:东湖异事,三更狐媚热线(新惊魂六计)

    飞帘小镇,有无数顽灵,有会飞的尸体,也有看不见的邻居……鬼房子的阁楼暗处,午夜灵猫出没,守夜人阴灯借命!死亡热线,是不见不散,还是来自黑夜的诡火离合?
  • 参观欧洲“豪宅”(全集)

    参观欧洲“豪宅”(全集)

    《浮云流水间:欧洲庄园》,本书以欧洲庄园为主题,共介绍包括La Papessa乡村别墅、干邑区的Chanteloup庄园、丹麦Dronninggaard城堡在内的九个庄园。《尘世闲影中:欧洲庄园》,本书介绍了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葡萄牙法鲁、爱尔兰、德国海德堡、希腊林佐斯、意大利、英国等地的7个庄园。《英国人家:家园尽自由》,充满柔和色彩的墙壁,有伊特鲁里亚式花纹,地板是华丽的大理石,以亚当名字命名的壁炉由小型柱子支撑,而屋外是风景如画的花园,室内则配上碎花或条纹图案的布艺。《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本书作者在法国采访数个家庭后的感悟和体会。
  • 重生:给我严肃点!

    重生:给我严肃点!

    无IQ,无EQ,拥有强大武力值=凶残+中二=女主,魔界少女变成了地球少女。于是小白菜变成了小怪兽!什么人类居然占领了世界?什么人类居然长的都是一个样子?什么人类居然如此恐怖?什么人类居然不给XX?什么人类居然还要考试?身为魔族,李可非表示压力很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悬念故事7

    悬念故事7

    故事的悬念性强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能吸引读者读下去。悬念的大量设置,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哥子、於全军、庄秦、九斗、菊韵香、大刀红等各路名家任务,通过作者精雕细琢为大家奉献了一道道悬念大餐。打开本书,您将看到的是各种离奇、曲折的故事,让您有从第一眼看过就欲罢不能的神秘。
  • 天灵之路

    天灵之路

    他,是千傀道人创造的唯一的自主傀儡!他,是这世界上唯一的不是上天创造的生命!周身三千六百丹田,任你天资妖孽,却难以超越!在无数天才当中踏出那最后凡人成仙的一步!另类修真问道之路,就在天灵之路!追求天道不是盲目的修炼机器,每天过去的也是生活。笔者力求每一个角色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角色的生命都有血有肉。每一个故事都是鲜活的生活,精彩的一生!
  • 提升运气的吉祥植物

    提升运气的吉祥植物

    花草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自然与人的关系,来自于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被带到了我们的身边,被赋予了形形色色的意义,对一栋草、一朵花的参悟也便有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玄妙和广阔。所以,养几盆花草,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将有很大的意义。且不说从花草的世界里会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单是花草本身的清新和美丽就会为我们带来洁净和愉悦。沒有人会拒绝用一片绿色或者一袭清香来装点自己的家园。 刘畅旸编著的《提升运气的吉祥植物》介绍了给你沾福气、财气、喜气的植物种类。你的好运从种植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