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53400000012

第12章 杂症要法(1)

自叙

医之为道,精矣微矣。脏腑生成之象,经络起止之原,六气循环之理,五行生克之机,必须一一讲求明白,始可以论证出方。学问有体,而后有用,岂可区区专重夫末节哉,然脏腑、经络、六气、五行之说,《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书言之详矣。而后世名医,阐发《经》旨,亦不留余蕴,一经披览,即可识其指归。惟论证出方,自金元以来,诸医议论纷歧,各逞臆见,致令后之业医者,分门别户,莫得真传,有心人所为感慨系之也!余留心医学,三十余年。检阅方书,数十余部。除《伤寒》、《金匮》而外,求其与《内经》之旨相合者,颇少。惟我朝名医辈出,如喻嘉言、徐灵胎、高士宗、张隐庵、陈修园、黄元御诸公,皆远宗歧黄,近法仲景,其著作洵远迈前贤矣。六子所论脏腑经络,六气五行之理,均足发挥《内经》诸书。惟徐灵胎之《医学源流论》,尤爽快警辟。黄元御之《天人解》、《六气解》,尤显亮透澈,更有发前人所未发处。至论证出方,喻、徐二公,立论虽极力尊古,而所取时方,仍有驳杂不纯之处。高、张二公,有论无方。惟陈、黄两家,其论证出方,俱精简可取,其大旨悉本于圣经,真医学入门之正路也。余公余之暇,采二子之精纯者,合纂为一编。其有二子所未备者,仅采各名医之说以补之。倘业医者,执是编而熟读玩味,庶免歧路亡羊之叹也夫!光绪二十一年岁在乙未二月朔日云阁氏自叙

表证类

感寒

感寒者,触受风寒也。四时俱有感寒之证,脉浮或紧,头痛发热无汗,或恶寒,或咳嗽不禁,即伤寒之浅者。以桑防汤主之。此时俗通治之法也,重者仍以伤寒法治之。

桑防汤桑叶(三钱) 防风(三钱) 甘草(二钱) 白芍(三钱) 杏仁(三钱) 生姜(三钱片) 桔梗(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覆衣取微汗。

伤风

伤风者,中虚而受外感也。其人肺经素有湿气,一旦风寒闭其皮毛,肺气壅遏,鼻流清涕,时出嚏喷,或三五日,或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从口鼻出,肺尚无伤,若不出即肺伤而死矣。勿以病浅而忽之也。以紫苏姜苓汤主之。

紫苏姜苓汤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橘皮(三钱) 砂仁(二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微汗。

温证

《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盖人于冬时,宜顺寒水之令,以藏阳气。倘阴精失藏,相火泄露,阳根不密,火旺水亏,津液被伤,及至春夏受感,而温热之病作矣。其证与伤寒不同,伤寒初病,外虽受邪,而内本无热。温病初起,即内外俱热,其头痛发热自汗,颇类伤寒,但伤寒必传阳明而始作渴,温病初起而即发热作渴,口燥心烦,且脉动数,不恶寒,反恶热,午后热益甚,与伤寒颇异。如邪在六经之表,并未入腑入脏者,法宜清解以防风解温汤,随证加减主之。但咳身不甚热者,以桑杏甘桔汤主之。如方入阳明之经,肺热津枯,法宜清热生津者,以人参白虎汤主之。如已入阳明之府,肠胃燥结,法宜泄热滋阴者,以大承气汤加味主之。

防风解温汤防风(三钱) 桔梗(三钱) 桑叶(三钱) 连翘(三钱) 杏仁(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流水三杯,煎八分,温服,覆衣饮热粥,取微汗。治太阳经头项痛,腰脊强,发热作渴者。如入阳明经,身热、目痛、鼻干、不卧、胸燥、口渴者,去防风、桑叶、桔梗、杏仁,加葛根,热加元参,再热加石膏,呕加半夏。如入少阳经,胸胁疼痛,耳聋,口苦咽干作渴者,去防风、桑叶、桔梗、杏仁,加柴胡、黄芩、半夏,热加元参。如入太阴经,腹满嗌干,发热作渴者,去连翘、桔梗、杏仁,加生地。如入少阴经,口燥舌干,发热作渴者,去连翘、桔梗、杏仁、芍药,加生地、天冬、元参。如入厥阴经,烦满囊缩,发热作渴者,去连翘、桔梗、杏仁,加生地、当归。

桑杏甘桔汤桑叶(三钱) 杏仁(三钱) 麦冬(三钱) 桔梗(二钱) 紫菀(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制) 茯苓(三钱) 水煎服。治温病初感,但咳嗽者。

人参白虎汤石膏(四钱) 知母(三钱)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粳米(半杯)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但取微汗。

治温病二日,方传阳明之经,腑热未作,法宜清热而发表者。

大承气加味汤大黄(五钱生) 芒硝(三钱) 枳实(二钱炒) 浓朴(二钱炒) 芍药(三钱) 生地(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病已入阳明之腑,肠胃燥结者。如肠胃未至燥结,第用滋阴法,不用承气。即燥结未甚,亦当俟之六日经尽之后,腑热内实,用泄热滋阴之法,一下而清矣。若燥结已甚,即三五日内,亦可急下。

暑证

暑气之中人也,每乘虚而入。人当盛暑之时,往往热郁于内,元气先伤。及偶被外邪束闭,而内热不宣,气愈耗而津愈伤,则热病作矣。其证发热恶寒,口渴心烦,面赤齿燥,小水赤,脉洪而虚,纯属表里俱热之证。如舌白口渴无汗,邪在气分,而表实者,以防翘桑杏汤主之。如舌赤口渴无汗,邪在血分而表实者,以防翘桑杏汤,去银花、杏仁、滑石、豆豉,加生地、丹皮、白芍主之。如大汗大渴,脉虚大而芤,热在气分而表虚者,以人参白虎汤主之。如舌赤口渴汗多,热在血分而表虚者,以加减生脉散主之。如入阳明,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苔黄滑,渴欲饮水,得水反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水结在胸者,以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如入阳明,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如入阳明,湿气已化,热结独存,口燥咽干,渴欲饮水,面目俱赤,舌燥黄、脉沉实者,以小承气汤,各等分下之。此专治暑热之法。如伏暑停食,以致吐泻者,仍属寒证,应以霍乱之法治之。如暑月伤寒,而内本无热者,仍以伤寒法治之。

防翘桑杏汤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桔梗(二钱) 桑叶(二钱) 竹叶(一钱) 甘草(二钱) 防风(三钱) 豆豉(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滑石(三钱)以鲜芦根汤煎服,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病不解,再作服。呕而痰多者,加半夏、茯苓。小便短,加薏仁。

防翘桑杏汤去银花杏仁滑石豆豉加生地丹皮白芍方连翘(三钱) 桔梗(二钱) 桑叶(二钱)竹叶(一钱) 甘草(二钱) 防风(三钱) 生地(二钱) 丹皮(一钱) 白芍(二钱) 服法如前。

人参白虎汤石膏(五钱研)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半杯) 人参(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加减生脉散方沙参(三钱) 麦冬(三钱) 五味子(一钱) 丹皮(一钱) 生地(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小陷胸加枳实汤黄连(二钱) 栝蒌(三钱) 枳实(二钱) 半夏(五钱) 急流水煎大半杯,温服。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方半夏(五钱) 黄连(一钱) 黄芩(二钱) 枳实(二钱) 杏仁(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虚者,复纳人参二钱,大枣三枚。

小承气汤大黄(三钱) 浓朴(三钱) 枳实(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湿证

湿病者,太阴湿旺,而感风寒也,湿气浸淫,弥漫于周身,一遇风寒感冒,闭其皮毛,通身经络之气,壅滞不行,则疼痛热烦之病作矣。湿凌上焦,则痛在头目。湿淫下部,则痛在膝踝。湿浸肝肾,则痛在腰腹。湿遍一身,上下表里,无处不疼,而关窍骨节尤甚。其水盛者,淫 而为湿寒。其火盛者,郁蒸而为湿热。法当内通其膀胱,外开其汗孔,俾表里双泄,其病自除矣。如湿寒日晡烦疼者,以茵陈五苓散主之。如风湿相搏,身体烦痛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以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如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以甘草附子汤主之。如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主之。如湿温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或渴,午后身热,脉浮虚者,以三仁汤主之。如湿旺脾郁肺壅,而生上热,法宜清金利水以泄热者,以元滑苓甘散主之。如腹满尿涩,木郁而生下热,法宜利水以泄湿热者,以苓甘栀子茵陈汤主之。

茵陈五苓散白术 桂枝 茯苓 猪苓 泽泻等分为散,每用五钱,调茵陈蒿末一两,和匀,空腹米饮调服一汤匙,日三服。多饮热汤取汗。如发热恶寒,是表邪闭固,再加紫苏,以发其汗。

桂枝附子汤桂枝(四钱) 甘草(二钱炙) 生姜(三钱) 附子(三钱炮) 大枣(三枚) 水煎大半杯,温服。

去桂枝加白术汤甘草(一钱) 大枣(三枚) 生姜(三钱) 附子(三钱炮) 白术(四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甘草附子汤甘草(二钱炙) 附子(二钱炮) 白术(二钱) 桂枝(四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二钱) 杏仁(三钱) 薏仁(三钱) 甘草(一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三仁汤杏仁(三钱) 白蔻仁(二钱) 生薏仁(三钱) 滑石(三钱) 竹叶(一钱) 桑叶(三钱) 白通草(二钱) 半夏(二钱) 甘澜水煎大半杯,温服。方中仍有温药者,以湿属阴邪,非温行则湿不去也。

元滑苓甘散元明粉 滑石 茯苓 甘草等分为末,大麦粥汁和服一汤匙,日三服,湿从大小便去,尿黄粪黑,是其候也。如湿邪在腹,肺气壅滞,以致头痛鼻塞,声音重浊,神气郁烦,当于发汗利水之中,加橘皮、杏仁以泄肺气。

苓甘栀子茵陈汤茵陈(三钱) 栀子(二钱) 甘草(二钱生) 茯苓(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服后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状,其色正赤,一宿腹减,湿从小便去矣。若湿热在脾,当加大黄、芒硝。如湿热但在肝家,而脾肾寒湿,当加干姜、附子。若膀胱无热,但用猪苓汤利其小便可也。

燥证

燥病者,感秋气而得之也。其证或发热,或咳嗽,或清窍不利,或诸气 郁,诸痿喘呕,因燥而得者。

如初起右脉数大,燥伤手太阴气分者,以桑杏汤主之。如感燥而咳者,以桑菊饮主之。如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以沙参、麦冬汤主之。如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以翘荷汤主之。如诸气 郁,诸痿喘呕,因燥而得者,以清燥救肺汤主之。

桑杏汤桑叶(二钱) 杏仁(三钱) 沙参(三钱) 贝母(二钱) 香豉(二钱) 栀皮(一钱)梨皮(二钱) 水煎大半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桑菊饮杏仁(三钱) 连翘(二钱) 薄荷(一钱) 桑叶(三钱) 菊花(二钱) 桔梗(二钱)甘草(一钱) 苇根(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日服二次。热甚加元参,热在血分,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生地、丹皮。肺热甚,加黄芩。渴加天花粉。

沙参麦冬汤沙参(三钱) 玉竹(二钱) 甘草(一钱) 桑叶(二钱) 麦冬(三钱) 扁豆(二钱生) 花粉(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久热久嗽者,加地骨皮三钱。

翘荷汤薄荷(二钱) 连翘(二钱) 甘草(二钱) 黑栀皮(二钱)桔梗(二钱) 绿豆皮(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日服二剂。

清燥救肺汤石膏(三钱) 甘草(一钱) 桑叶(三钱) 人参(一钱) 银杏仁(二钱) 胡麻仁(二钱炒研) 阿胶(二钱) 麦冬(三钱不去心) 枇杷叶(二钱炙去毛) 水煎大半杯,温服。

同类推荐
  • 列祖提纲录

    列祖提纲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居新话

    山居新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粉楼

    红粉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餐樱庑随笔

    餐樱庑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World's Desire

    The World's Desi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闪婚之下个路口见

    闪婚之下个路口见

    初夏,身世清白,为人清白,档案基本上只有她从小到大上学的资料干净的让人以为这是一份可以被修改过的档案,可当封轩荼看着初夏的时候心里就不由的去相信,她就是这个干净,干净的让他忍不住想去保护。
  • 灯影谜录

    灯影谜录

    在浩瀚如烟的岁月长河里,隐藏了多少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 盛宠女官:权臣碗里来

    盛宠女官:权臣碗里来

    一朝穿越,步步惊心;一次宫闱之乱,将她卷入政治漩涡。为了小命寻宝,从此走上漫漫官途。“你我不属于这个世界,若强行停留在此,只会灰飞烟灭。只有找到盘龙印玺,我们才能活着回家。”身世,阴谋,权力,利益,爱情……昨日青梅竹马,今朝针锋相对。他是权倾天下的奸邪佞臣,却一步步在她的攻势下沦陷。“朝堂和死生,不能与你相比。只要你想,我便会护你一世。”她只想寻宝走人,却不小心惹上妖孽病娇帝王。“你敢消失的话,朕掘地三尺也要把你找出来。”
  • 灰色的炼狱

    灰色的炼狱

    不要看,点进来的你一定会想骂娘的,如果你还是点了进来,还是看到了不想看的,那么产生的一切后果本店概不负责……
  • 冷血公主的复仇恋曲

    冷血公主的复仇恋曲

    她们,是黑道上各帮各派敬而远之的嗜血公主。她们冷漠绝情孤傲,处事决绝果断。而她们,从小无依无靠,为了复仇,成为了世界顶尖杀手,还创建了世界第一大宫——冰汐宫,而人人都没有想到,这竟是四个只有17、18岁的女孩的杰作,但在复仇期间,却被感情而困扰,她们是否能顺利复仇成功呢?
  • 佳妻难再遇

    佳妻难再遇

    “你好,陆先生,很高兴认识你。”这是分手之后,叶熙对陆瑾尧说的第一句话。他装作不认识她的样子,却没想到,她依偎在别的男人怀中,表现的比他更为淡然。
  • 洪荒第一圣

    洪荒第一圣

    先有鸿钧后有天,神魔更在仙佛前。盘古挥斧开天地,鸿蒙初分日月现。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胖妞的豪门之旅

    胖妞的豪门之旅

    她因为肥胖而自卑,幸好有他的帮助与鼓励,终于丑小鸭变成天鹅。可为什么没人告诉她,美女会有这么多的烦恼?面对高富帅大献殷勤,白富美嫉妒下套,且看胖妞变身后如何打倒坏人,追寻幸福!
  • 呆萌小青梅,竹马快快束手就擒

    呆萌小青梅,竹马快快束手就擒

    从小妈妈就给“酥饼”定了娃娃亲,对自己的女婿那是相当满意,可小小年纪的陈疏言可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小“酥饼”于是,当两家大人坐在一起商量娃娃亲时,便走进房间,对“酥饼”恐吓道:“你要定娃娃亲,我就把你丢到森林里去。”小小的“酥饼”呆愣的笑了起来,口水挂在嘴角,“吧唧”一下亲上了陈疏言,陈疏言落荒而逃。那年,“酥饼”12岁,又一次把15岁的陈疏言壁咚在墙上,陈疏言再一次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