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5400000022

第22章 争当团队领袖,升迁面前打破沉默 (2)

你可能习惯了只要有领导在,自己就会追随领导的意思,随声附和。有个词叫“建立一致性”,也就是说,作为下级,你应该清楚地知道上司对哪些事情比较在意,对什么工作特别看重,上司要求紧急处理的事一定要排在你日程表的优先位置,上司否定掉的决议即便你再不满意也要就此打住。

在“一致性”的规则下,很多人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总是态度暧昧,希望摸清领导的好恶之后再作决定,这样既不至于和“主旋律”唱反调,更可以给上司留下好印象。在上下级关系中,个人的独立判断会再一次退让,因为很多人认为,领导的意见永远正确,领导觉得好才是真的好,领导的价值观决定着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好恶。在这样的氛围里,如果你运气好,或许真的可以就此平步青云,在职业发展中有所斩获。

但是,把个人和团队的发展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件风险极大的事情--一味地附和,可能会让你的上司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虽然眼前确实能得到些小甜头,可到头来,万一事情搞砸了,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所以说,“一致性”绝不是简单地做领导的应声虫,而是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自由表达,帮助上司看到某个决定背后的机遇和风险,并且试着完善它。当然,沟通也要讲究技巧,再好的建议也不必搞得领导当众下不来台。事在人为,把握好分寸才是王道。30几岁的人,要明白这一点并妥善地运用。

敬业程度,直接影响你的升职速度

敬业精神是职场中人应具备的职业品性,是成功的基础。如果你在工作上能敬业,并且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你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30几岁的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那么,战胜困难就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可以让你更受人尊重,易于受到提拔。所以,只要一个人可以敬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他总会有成为强者的一天。

小李在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收发室工作,是一个临时工。在近一段时间,公司要进行人事改革、机构调整,目前正处于人员去留不定的等待阶段。由于公司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许多年轻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将有可能被淘汰,在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前,他们就干脆不来上班了。

小李知道,像他这样的临时工,公司是不会留用的,更应该早做打算。但是,在还没有交接钥匙之前,他觉得不应该丢弃自己分内的工作。所以,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勤奋地工作着,及时地把报纸、信件送到各个部门后,又马不停蹄地给自己增加了一份额外工作--替各个办公室搞卫生。这段时间因为人事调整,连卫生都没有人做了,于是,小李就默默地主动担负起这项工作。

在去留人员名单宣布的前一天,小李干得格外认真、仔细,甚至为将要接替他工作的人画好了去各个部门的线路图。有人问他:“许多人早就不来了,你怎么到现在还在工作?”小李说:“今天是我干这份工作的最后一天,明天我也不来了,但是我把今天的事情做完、做好了,走时心里才踏实。无论做什么,总要有始有终吧。”

在第二天公司宣布留用人员的名单上,大家惊奇地发现,竟然有小李的名字。公司领导在全体员工大会上郑重宣布:“公司需要做事认真、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员工,小李就是一个对工作敬业的典型。不爱岗的人必然下岗,不敬业的人肯定失业。”

敬业并不难,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敬业也并不简单,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敬业是小事,因为它很难马上体现在薪资的涨跌上;但敬业也是大事,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兴衰。所以,无论你在何时何地,也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尽职尽责地投入其中,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并竭尽所能去完成它。那样,于人于己都心安理得。争取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善始善终,你会发现,敬业最终会改变你的人生。

敬业精神是30几岁的职场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是责任心在职业上的体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因为没有才华和能力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缺乏敬业精神。

小张刚刚跳槽进入一家新公司。他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一定会得到重用,并且能拿到很高的薪水。没想到的是,公司却安排他从最底层的业务开始做起,这让他很失望。整天面对那些不好讲话的客户,他觉得工作真是没意思,就开始自由散漫起来。每个月也就想着完成任务量就行了。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小张也没有得到重用,这不禁让他感到心灰意冷。

终于有一天,他对同事小李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小李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不过一定要给这个公司点颜色瞧瞧。所以,我觉得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为什么?”小张问。

“如果你现在离开,公司并没有什么损失,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那样公司受到重大损失,才能为自己出一口怨气啊!”小李说。

小张觉得小李说得非常在理,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始努力工作。

半年多的努力过后,事遂所愿,小张拥有了许多忠诚的客户,工资也连升了三次。再见面,小李问他:“怎么样,现在还想走吗?正是时机啊!”小张笑着说:“老总刚跟我谈过话,准备升我做销售部经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其实这也是小李的初衷。他看到小张确实有才华,就是年轻太浮躁,一直那样下去,别说他炒老板,不久老板也会炒了他的。所以他就施了一计。

你出钱我出力,这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如果想着什么事都“随便做一做”,就什么时候也不会得到重用和晋升。老板喜欢敬业的员工,因为敬业是一个称职员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忠于职守,这是对企业知遇之恩的报答,也是使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的前提。你为你的团队尽职尽责,团队回馈给你的,则是更好的发展前景。

敲开上司的门,听听他的想法

30几岁的人,在公司里的职位越升越高,与老板交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不再是初入门时见了老板一低头就走过去的职场新人,可是你仍然踌躇:是否该与上司沟通?是该事无巨细一一汇报,还是努力干活,只汇报成果?当“办公室政治”上演时,你是该将忠心和盘托出,还是打太极、做墙头草?

要明白,并不是与上司说得越多就越好,也并非闷头干活就是出色员工,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拿捏互相交流的尺度。如果能拿捏好,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上司的想法,也能让上司了解你的想法、努力和能力。

程序员小王有一阵子总是受上司的冷落,尽管小王的业绩比较突出,可在业务会上上司很少表扬他,倒是那些业绩平平的同事成了上司心目中的宠儿。小王几次想与上司沟通,询问上司对他的看法,可每当想敲上司的办公室门时,又犹豫起来,赶紧缩回手。直到有一天,还没到公司统一发工资的日子,上司就通知他去财务部领工资,他才知道被公司解聘了。

小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得知,原来公司领导听说他在外偷偷搞兼职,有吃里扒外之嫌。

其实小王是冤枉的,他根本就没有在外兼职,是他的同事妒忌他业绩出众,打了小报告诬陷他的。如果小王能及时地与上司沟通,弄明白上司冷落他的原因,予以澄清解释,事情就不会发展到如此悲哀的地步。

小王为什么不去主动与上司沟通呢?这是缘于陈旧的等级观念,不敢主动与上司沟通。一般员工总认为沟通是上司对下级,很少有下级主动去找上司沟通的。这种偏见贻误了员工主动与上司沟通的机会,结果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而不能自拔。

因此,30几岁的人要去掉“怕”字,主动大胆地与上司沟通,征求上司对自己的意见,及时消除上司对自己的误解,或者了解上司的真实意图,以便更好地工作。

首先,下属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对领导的惧怕,通常来自于曾经对严师或者严父的惧怕,很多人下意识地把领导想象成一个严厉又不能亲近的人。殊不知,领导也和普通人一样,是一个有情感的人,他也希望与下属间能有一种良性的亲近关系,所以,下属应该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对待领导,大胆地和他沟通,甚至是谈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这样反而容易与领导建立融洽的关系。

其次,下属要体谅领导。领导要关注的面很广,不可能对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进展都掌握。因此,及时向领导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展,反映自己的想法、要求,征求领导的意见和建议,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要因为担心身份地位上的差异而羞于和你的上司表达感情。

30几岁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敲开上司的门,去跟上司谈谈,了解他的想法,也让他了解你的想法。沟通到位了,你的工作会做得更好,从而加快升职加薪的步伐。

让忠诚说话,它有时胜于能力

人在职场,是忠诚重要,还是能力重要?一项覆盖全球4000多名白领员工的调查显示,在公司公布升职员工的名单时,超过一半的人会感到惊奇和意外。也就是说,那些最终获得升迁机会的人,往往不是工作能力最出色的员工,“冷门选手”更易升职。原因是在老板眼中,忠诚比能力更重要。

在任何一个公司里,如果你希望得到老板的赏识,得到升迁的机会,第一条法则就是必须忠诚于公司和老板。无论你的能力多么强,无论你的智慧多么超群,没有忠诚,没有人会放心地把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没有人会让你成为公司的核心力量。

职场上有很多人认为能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是对于老板来说,有能力的员工不止一个,他们更看重的是员工的忠诚度。企业不欢迎不忠诚的人,即使他很有能力,如果没给老板留下忠诚的印象,那么也可能遭到老板的猜忌,从而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不利。

在老板眼里,忠诚是一个员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一个员工的能力可以有所欠缺,但在忠诚上却容不得一丝瑕疵。如果你为公司付出你的忠诚,公司也会用忠诚来回报你。你将会得到领导的赏识,这样自然就能脱颖而出了。

能力是进入公司谋求发展的敲门砖,没有能力不会得到认可,更不会被委以重任,但忠诚则是职场生存的护身符。没有忠诚,不会得到上司的青睐,更不会被安排要职获得步步高升。

有一个大型家族企业,董事长年事已高。为了使自己的家族和企业有一个放心的托付,他决定从两个儿子中挑选一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儿子们被父亲叫到跟前,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老了,我将从你们两人之中选择一个接替我。从今天起,你们每人负责一个子公司,效益突出者就是我的接班人,时间为一个月。”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自己(MBook随身读)

    做最好的自己(MBook随身读)

    “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成功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否主导或推动成功的产生,能否牢牢地将命运掌握在手中。本书着眼于此,讲述了成为既被重视又受欢迎的职场与生活达人所必备的技能及心态,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成功者对生命的态度。
  • 搞定你的上司

    搞定你的上司

    工作中,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客户,就是上司了。上司是带领你的人,同时,他也是你人生的“贵人”。部下应该如何与自己的上司打交道?如何利用好上司所具有的独特资源?本书介绍了与上司打交道的可操作性方法,即通过大量活生生的事例来阐述如何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 处理人脉关系必知的九大玄机

    处理人脉关系必知的九大玄机

    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要想达到无往不胜,就得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玄机。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全面展现关系资源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用理性的思考,深度剖析关系的种种潜规则;用现实的观点,反思人们对人脉关系的种种误区。从最具典型的九个关键点出发,在讲述现象的同时,力求透过现象看出本质,去探讨搞好关系的成功玄机。
  • 做人不要太复杂

    做人不要太复杂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活的太累、很紧张。其实人应该活得要简单一点、要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本书就是教你如何活得不要太复杂。
  •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部让人脱胎换骨的处世交际全书,这不仅是一部做人做事、说话办事、经商理财的人生指南,更是一把收获幸福、迈出成功、开启致富之门的黄金钥匙。
热门推荐
  • 九转修仙决

    九转修仙决

    一个落魄的皇子,遭受三位哥哥的追杀,引出了一段家族往事............
  • 神仙独尊

    神仙独尊

    实力,请你用实力来说话!在强者的眼里,没有弱者的席位。
  • 招阴人

    招阴人

    本想上山捉点野蝎子卖钱,谁知道却误踩了别人的坟头......
  • 异世寻妹

    异世寻妹

    这是一个叫作克瑞特弗大陆且拥有千万种生物的异世界,天地间,有一种被称为灵气的力量,这是所有生物都拥有的战力来源。还有曾经创世神赐给人间各种种族20件神器,各有其主。一名名叫李焱的少年从原来的世界穿越到了这里,以一名天生拥有神器的勇者开始了新的生活人生,在这个异世界创下了一番辉煌的事业,并且,他坚信,自己的妹妹也穿越到了这个世界,开始了他的寻妹生涯。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噩梦俟解思问录经义

    噩梦俟解思问录经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时代变异

    超时代变异

    农村少年被蛇咬伤,昏迷山谷,醒来却发现他的伤口处渐渐长出了类似蛇鳞的鳞片……
  • 综漫之灰色的人生

    综漫之灰色的人生

    我曾品尝过灰色的果实,也曾跨过恶魔的岛屿;我曾迷失在灰色的过去,也曾迷茫在迷宫;我曾与盗贼探讨艺术,也曾思考青春的物语......无论怎样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灰色的乐园
  • 赤眸凤后:凤舞苍穹

    赤眸凤后:凤舞苍穹

    她,因一双血眸,被现代人判为妖孽。她,三年苦修,成为现代凤伐宫宫主,一手遮天。她,为摆脱妖孽身份,穿越到了一个为止的大陆——苍穹大陆。在那个未知的大陆,她是否仍然可以一手遮天?什么?“凤女一出,天下大乱”。这个天机子也太看得起她了吧?不过,她是不是该应一下他的话啊,以报答他的“赏识”?反正几年之后,她拍拍屁股就走人了,管它乱不乱?于是乎,苍穹大陆开始乱了。。。
  • 盛宠萌妻:捡个竹马做备胎

    盛宠萌妻:捡个竹马做备胎

    从不相信婚姻的她,却试图寻找着一分最纯粹的爱情。有人告诉过她:“那些别人越不让你做的,你越应该试试,只有试过了你才会发现它的美好。”所以她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世故。也有人告诉过她:“一生短暂,只有少走弯路,才会少一分后悔,多一分接近理想的机会。”所以她学会了从容,学会安逸。只是后来,她慢慢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丢失了信仰与追求。以至于后来遇见更好的人,也不敢成全自己。“晚晚,这次我想保护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