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0000000041

第41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毗罗卫国尼拘律园。时,有众多释氏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诸释氏:“汝等诸瞿昙,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

诸释氏白佛言:“世尊,我等于诸斋日有时得受斋戒,有时不得;于神足月有持斋戒,修诸功德,有时不得。”

佛告诸释氏:“瞿昙,汝等不获善利,汝等是骄慢者、烦恼人、忧悲人、恼苦人。何故于诸斋日或得斋戒,或不得?于神足月或得斋戒,作诸功德,或不得?诸瞿昙,譬人求利,日日增长,一日一钱,二日两钱,三日四钱,四日八钱,五日十六钱,六日三十二钱,如是士夫日常增长,八日、九日乃至一月,钱财转增广耶?”

长者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释氏:“云何,瞿昙,如是士夫钱财转增,当得自然钱财增广,复欲令我于十年中一向喜乐心乐,多住禅定,宁得以不?”

释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释氏:“若得九年、八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喜乐心乐,多住禅定以不?”

释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释氏:“且置年岁,宁得十月、九月、八月乃至一月喜乐心乐,多住禅定以不?复置一月,宁得十日、九日、八日乃至一日一夜喜乐心乐,禅定多住以不?”

释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释氏:“我今语汝,我声闻中有直心者,不谄不幻,我于彼人,十年教化;以是因缘,彼人则能百千万岁一向喜乐心乐,多住禅定,斯有是处!复置十年,若九年、八年乃至一年,十月、九月乃至一月,十日、九日乃至一日一夜,我教化,至其明旦,能令胜进,晨朝教化,乃至日暮,能令胜进;以是因缘,得百千万岁一向喜乐心乐,多住禅定,成就二果,或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以彼士夫先得须陀洹故。”

释氏白佛:“善哉!世尊,我从今日,于诸斋日当修斋戒,乃至八支,于神足月受持斋戒,随力惠施,修诸功德。”

佛告释氏:“善哉!瞿昙,为真实要!”

佛说此经已,时,诸释种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毗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时,有众多释氏集论议堂,作如是论议。时,有释氏语释氏难提:“我有时得诣如来,恭敬供养,有时不得;有时得亲近供养知识比丘,有时不得。又复不知有诸智慧优婆塞,有余智慧优婆塞、智慧优婆夷疾病困苦,复云何教化、教诫说法?今当共往诣世尊所,问如此义,如世尊教,当受奉行。”

尔时,难提与诸释氏俱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释氏集论议堂,作如是论议,有诸释氏语我言:‘难提,我等或时见如来,恭敬供养,或时不见;或时往见诸知识比丘,亲近供养,或时不得。’如是广说,乃至如佛所教诫,当受奉行。‘我等今日请问世尊,若智慧优婆塞,有余智慧优婆塞、优婆夷疾病困苦,云何教化、教诫说法?’”

佛告难提:“若有智慧优婆塞,当诣余智慧优婆塞、优婆夷疾病困苦者所,以三种苏息处而教授之言:‘仁者,汝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以是三种苏息处而教授已,当复问言:‘汝顾恋父母不?’彼若有顾恋父母者,当教令舍,当语彼言:‘汝顾恋父母得活者,可顾恋耳!既不由顾恋而得活,用顾恋为?’彼若言不顾恋父母者,当叹善随喜,当复问言:‘汝于妻子、奴仆、钱财诸物有顾念不?’若言顾念,当教令舍,如舍顾恋父母法;若言不顾念,叹善随喜,当复问言:‘汝于人间五欲顾念以不?’若言顾念,当为说言:‘人间五欲恶露不净,败坏臭处,不如天上胜妙五欲。’教令舍离人间五欲,教令志愿天上五欲。若复彼言心已远离人间五欲,先已顾念天胜妙欲,叹善随喜,复语彼言:‘天上妙欲无常、苦、空、变坏之法,诸天上有身胜天五欲。’若言已舍顾念天欲,顾念有身胜欲,叹善随喜,当复教言:‘有身之欲,亦复无常、变坏之法,有行灭、涅槃、出离之乐,汝当舍离有身顾念,乐于涅槃寂灭之乐为上、为胜。’彼圣弟子已能舍离有身顾念,乐涅槃者,叹善欢喜。如是,难提,彼圣弟子先后次第教诫教授,令得不起、涅槃,犹如比丘百岁寿命,解脱涅槃。”

佛说此经已,释氏难提等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毗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时,有释氏名曰菩提,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为世尊亲属。”

佛告菩提:“莫作是语‘我得善利,得与世尊亲属’故然。菩提,所谓善利者,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故,菩提,当作是学:我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释氏菩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毗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圣弟子得于佛不坏净成就,时,若彼诸天先得于佛不坏净戒成就因缘往生者,皆大欢喜,叹言:‘我以得于佛不坏净成就因缘故,来生于此善趣天上。彼圣弟子今得于佛不坏净成就,以是因缘,亦当复来生此善趣天中。’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须陀洹道分: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须陀洹分。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须陀洹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当知是须陀洹。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当知是须陀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不分别说,如是分别,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成就四法者,当知是须陀洹,一一经如上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沙门果。何等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沙门果。何等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是名须陀洹果。”

“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是名斯陀含果。”

“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断,是名阿那含果。”

“何等为阿罗汉果?若彼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彼处,有比丘经行于彼处,四沙门果中得一一果者,彼比丘尽其形寿,常念彼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经行处,如是住处、坐处、卧处亦如是说。如是比丘,如是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一一四经如上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四食于四大,众生安立,饶益摄受。何等为四?谓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如是四种,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于佛不坏净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于法不坏净,于诸闻法可意爱念,圣戒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于佛不坏净成就者,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若法、若悭垢缠众生所,心离悭垢众多住,行解脱施,常施,乐于舍,等心行施,圣戒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如是四种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彼圣弟子功德果报不可称量,得尔所福、尔所果报;然彼多福堕大功德积聚数,如前五河譬经说,乃至说偈。”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四十天子,极妙之色,夜过晨朝,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诸天子:“善哉!善哉!诸天子,汝等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时,天子从座起,整衣服,稽首佛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成就于佛不坏净,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法不坏净成就,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僧不坏净成就,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圣戒成就,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

时,四十天子各于佛前自记说须陀洹果已,即没不现。

如四十天子,如是四百天子、八百天子、十千天子、二十千天子、三十千天子、四十千天子、五十千天子、六十千天子、七十千天子、八十千天子,各于佛前自记说须陀洹果己,即没不现。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如月譬住,如新学,惭愧软下,摄心敛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临深登峰,摄心敛形,难速前进。如是,比丘如月譬住,亦如新学,惭愧软下,御心敛形而入他家。迦叶比丘如月譬住,亦如新学,惭愧软下诸高慢,御心控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临深登峰,御心控形,正观而进。”

佛告比丘:“于意云何?比丘为何等像类应入他家?”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惟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于他家心不缚著贪乐,于他得利,他作功德,欣若在己,不生嫉想,亦不自举,亦不下人,如是像类比丘应入他家。”

尔时,世尊以手扪摸虚空,告诸比丘:“我今此手,宁著空、缚空、染空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比丘之法常如是:不著、不缚、不染心而入他家。唯迦叶比丘以不著、不缚、不染之心而入他家,于他得利及作功德,欣若在己,不生嫉想、不自举、不下人,其唯迦叶比丘应入他家。”

尔时,世尊复以手扪摸虚空,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我今此手,宁著空、缚空、染空以不?”

诸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其唯迦叶比丘心常如是,以不著、不缚、不染之心入于他家!”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等像类比丘应清净说法?”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惟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作如是心为人说法:‘何等人于我起净信心,为本已当得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如是说者,名不清净说法。

“若复比丘为人说法,作如是念:‘世尊显现正法、律,离诸炽然,不待时节,即此现身,缘自觉知,正向涅槃。而诸众生沉溺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此众生闻正法者,以义饶益,长夜安乐。’以是正法因缘,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为人说,是名清净说法。

“唯迦叶比丘有如是清净心为人说法,以如来正法、律,乃至令法久住心而为人说。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如是说法,于如来正法、律,乃至令法久住心为人说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彼当施我,莫令不施,顿施非渐施,多施非少施,胜施非陋施,速施非缓施。’以如是心而至他家,若他不施,乃至缓施,是比丘心则屈辱。以是因缘,其心退没,自生障礙。”

“若复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出家之人卒至他家,何由得施非不施,顿施非渐施,多施非少施,胜施非陋施,速施非缓施?’作如是念而至他家。若彼不施,乃至缓施,是比丘心不屈辱,亦不退没,不生障碍。”

“唯迦叶比丘作如是念而入他家。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作如是念而入他家:‘出家之人卒至他家,何由得施非不施,乃至速施非缓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时,尊者摩诃迦叶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尊者摩诃迦叶:“汝当为诸比丘说法教诫教授。所以者何?我常为诸比丘说法教诫教授,汝亦应尔。”

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今诸比丘难可教授,或有比丘不忍闻说。”

佛告摩诃迦叶:“汝何因缘作如是说?”

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见有两比丘,一名槃稠,是阿难弟子;二名阿浮毗,是摩诃目揵连弟子。彼二人共诤多闻,各言:‘汝来当共论议,谁所知多?谁所知胜?’”

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以扇扇佛,语尊者摩诃迦叶言:“且止!尊者摩诃迦叶。且忍!尊者迦叶。此年少比丘少智、恶智。”

尊者摩诃迦叶语尊者阿难言:“汝且默然!莫令我于僧中问汝事。”

时,尊者阿难即默然住。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彼槃稠比丘、阿浮毗比丘所,作是言:‘大师语汝。’”

时,彼比丘即受教,至槃稠比丘、阿浮毗比丘所,作是言:“大师语汝。”

时,槃稠比丘、阿浮毗比丘答言奉教,即俱往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尔时,世尊告二比丘:“汝等二人,实共诤论,各言:‘汝来试共论议,谁多谁胜’耶?”

二比丘白佛言:“实尔,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等持我所说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多伽、毗富罗、阿浮多达摩、优波提舍等法,而共诤论,各言:‘汝来试共论议,谁多谁胜’耶?”

二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等不以我所说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而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槃耶?”

二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知我所说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汝愚痴人应共诤论,谁多谁胜耶?”

时,二比丘前礼佛足,重白佛言:“悔过!世尊。悔过!善逝。我愚我痴,不善不辩,而共诤论。”

佛告二比丘:“汝实知罪悔过,愚痴,不善不辩,而共诤论。今已自知罪,自见罪,知见悔过,于未来世律仪戒生。我今受汝,怜愍故,令汝善法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若有自知罪,自见罪,知见悔过,于未来世律仪戒生,终不退减。”

时,二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佛告迦叶:“汝当教授教诫诸比丘,为诸比丘说法教诫教授。所以者何?我常为诸比丘说法教诫教授,汝亦应尔。”

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今诸比丘难可为说法,若说法者,当有比丘不忍、不喜。”

佛告迦叶:“汝见何等因缘而作是说?”

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于诸善法无信敬心,若闻说法,彼则退没。若恶智人于诸善法无精进、惭愧、智慧,闻说法者,彼则退没。若人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惑,身行傲暴,忿恨失念,不定无智,闻说法者,彼则退没。世尊,如是比诸恶人者,尚不能令心住善法,况复增进?当知是辈,随其日夜,善法退减,不能增长。”

“世尊,若有士夫于诸善法信心清净,是则不退;于诸善法精进、惭愧、智慧,是则不退;不贪、不恚、睡眠、悼悔、疑惑,是则不退;身不弊暴,心不染污,不忿、不恨,定心正念智慧,是则不退。如是人者,于诸善法日夜增长,况复心住!此人日夜常求胜进,终不退减。”

佛告迦叶:“如是!如是!于诸善法无信心者,是则退减,亦如迦叶次第广说。”

时,尊者摩诃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汝当为诸比丘说法教诫教授。所以者何?我常为诸比丘说法教诫教授,汝亦应尔。”

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今诸比丘难可为说法教诫教授,有诸比丘闻所说法,不忍、不喜。”

佛告摩诃迦叶:“汝何因缘作如是说?”

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惟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法!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迦叶:“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迦叶:“昔日,阿练若比丘于阿练若比丘所,叹说阿练若法;于乞食比丘所,叹说乞食功德;于粪扫衣比丘所,叹说粪扫衣功德。若少欲知足,修行远离,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智慧漏尽,身作证比丘所,随其所行,赞叹称说。迦叶,若于阿练若所,叹说阿练若法,乃至漏尽比丘所,叹说漏尽身作证。若见其人,悉共语言,随宜慰劳善来者:‘汝名何等?为谁弟子?’让座令坐,叹其贤善,如其法像类,有沙门义,有沙门欲。如是赞叹时,若彼同住同游者,则便决定随顺彼行,不久亦当同其所见,同其所欲。”

佛告迦叶:“若是年少比丘见彼阿练若比丘来赞叹阿练若法,乃至漏尽身作证,彼年少比丘应起出迎,恭敬礼拜问讯,乃至彼同住者,不久当得自义饶益,如是恭敬者,长夜当得安乐饶益。”

佛告迦叶:“今日比丘见彼来者,知见大德,能感财利、衣被、饮食、床卧、汤药者,与共言语,恭敬问讯,叹言善来:‘何某名字?为谁弟子?’叹其福德,能感大利、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若与尊者相习近者,亦当丰足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若复年少比丘见彼来者,大智大德,能感财利、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者,疾起出迎,恭敬问讯,叹言善来大智大德,能感大利、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迦叶,如是年少比丘,长夜当得非义不饶益苦。如是,迦叶,斯等比丘为沙门患,为梵行溺,为大映障,恶不善法,烦恼之患,重受诸有,炽燃生死,未来苦报: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故,迦叶,当如是学:为阿练若,于阿练若所,称誉赞叹粪扫衣、乞食,少欲知足,修行远离,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正智漏尽,身作证者,称誉赞叹。当如是学!”

佛说此经已,尊者摩诃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言:“汝今已老,年耆根熟,粪扫衣重,我衣轻好,汝今可住僧中,著居士坏色轻衣。”

迦叶白佛言:“世尊,我已长夜习阿练若,赞叹阿练若、粪扫衣、乞食。”

佛告迦叶:“汝观几种义,习阿练若,赞叹阿练若、粪扫衣、乞食,赞叹粪扫衣、乞食法?”

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观二种义,现法得安乐住义,复为未来众生,而作大明。未来世众生当如是念:‘过去上座六神通,出家日久,梵行纯熟,为世尊所叹,智慧梵行者之所奉事。彼于长夜习阿练若,赞叹阿练若、粪扫衣、乞食,赞叹粪扫衣、乞食法。诸有闻者,净心随喜,长夜皆得安乐饶益。’”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迦叶,汝则长夜多所饶益,安乐众生,哀愍世间,安乐天人。”

佛告迦叶:“若有毁訾头陀法者,则毁于我;若有称叹头陀法者,则称叹我。所以者何?头陀法者,我所长夜称誉赞叹。是故,迦叶,阿练若者,当称叹阿练若;粪扫衣、乞食者,当称叹粪扫衣、乞食法。”

佛说此经已,摩诃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久住舍卫国阿练若床坐处,长须发,著弊纳衣,来诣佛所。尔时,世尊无数大众围绕说法。

时,诸比丘见摩诃迦叶从远而来,见已,于尊者摩诃迦叶所起轻慢心,言:“此何等比丘?衣服粗陋,无有仪容而来,衣服佯佯而来。”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告摩诃迦叶:“善来!迦叶,于此半座,我今竟知谁先出家,汝耶?我耶?”

彼诸比丘心生恐怖,身毛皆竖,并相谓言:“奇哉!尊者,彼尊者摩诃迦叶,大德大力,大师弟子,请以半座。”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合掌白佛言:“世尊,佛是我师,我是弟子。”

佛告迦叶:“如是!如是!我为大师,汝是弟子。汝今且坐,随其所安。”

尊者摩诃迦叶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复欲警悟诸比丘,复以尊者摩诃迦叶同己所得殊胜广大功德为现众故,告诸比丘:“我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初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摩诃迦叶亦复如我,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初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我欲第二、第三、第四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彼摩诃迦叶亦复如是,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我随所欲,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彼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漏尽智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

尔时,世尊于无量大众中称叹摩诃迦叶同己广大胜妙功德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住耆阇崛山。

时,尊者阿难诣尊者摩诃迦叶所,语尊者摩诃迦叶言:“今可共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尊者摩诃迦叶默然而许。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著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尊者阿难语尊者摩诃迦叶:“日时太早,可共暂过比丘尼精舍。”即便往过。

时,诸比丘尼遥见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从远而来,疾敷床座,请令就坐。时,诸比丘尼礼尊者摩诃迦叶、阿难足已,退坐一面。

尊者摩诃迦叶为诸比丘尼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时,偷罗难陀比丘尼不喜悦,说如是恶言:“云何,阿梨摩诃迦叶于阿梨阿难鞞提诃牟尼前为比丘尼说法?譬如贩针儿于针师家卖;阿梨摩诃迦叶亦复如是,于阿梨阿难鞞提诃牟尼前为诸比丘尼说法。”

尊者摩诃迦叶闻偷罗难陀比丘尼心不喜悦,口说恶言,闻已,语尊者阿难:“汝看!是偷罗难陀比丘尼心不喜悦,口说恶言。云何,阿难,我是贩针儿,汝是针师,于汝前卖耶?”

尊者阿难语尊者摩诃迦叶:“且止!当忍!此愚痴老妪,智慧薄少,不曾修习故。”

“阿难,汝岂不闻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见,于大众中说月譬经,教诫教授:‘比丘,当如月譬住,常如新学。’如是广说为说。阿难,如月譬住,常如新学耶?”

阿难答言:“不也,尊者摩诃迦叶。”

“阿难,汝闻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言:‘比丘,当如月譬住,常如新学,其唯摩诃迦叶比丘’?”

阿难答言:“如是,尊者摩诃迦叶。”

“阿难,汝曾为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于无量大众中请汝来坐耶?又复世尊以同己广大之德称叹汝:‘阿难离欲、恶不善法’,乃至漏尽通称叹?”

答言:“不也,尊者摩诃迦叶。”

“如是,阿难,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于无量大众中,口自说言:‘善来摩诃迦叶,请汝半座。’复于大众中以同已广大功德,离欲、恶不善法,乃至漏尽通,称叹摩诃迦叶耶?”

阿难答言:“如是,尊者摩诃迦叶。”

时,摩诃迦叶于比丘尼众中师子吼已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世尊涅槃未久。时,世饥馑,乞食难得。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年少比丘俱,不能善摄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后夜精勤禅思,乐著睡眠,常求世利。人间游行至南天竺,有三十年少弟子舍戒还俗,余多童子。时,尊者阿难于南山国土游行,以少徒众还王舍城。时,尊者阿难举衣钵,洗足已,至尊者摩诃迦叶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时,尊者摩诃迦叶问尊者阿难:“汝从何来?徒众鲜少?”

阿难答言:“从南山国土人间游行,年少比丘三十人舍戒还俗,徒众损减,又今在者多是童子。”

尊者摩诃迦叶语阿难言:“有几福利,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听三人以上制群食戒?”

阿难答言:“为二事故。何等为二?一者、为贫小家;二者、多诸恶人以为伴党,相破坏故,莫令恶人于僧中住而受众名,映障大众,别为二部,互相嫌诤。”

尊者迦叶语阿难言:“汝知此义,如何于饥馑时,与众多年少弟子南山国土游行,令三十人舍戒还俗,徒众损减,余者多是童子?如阿难,汝徒众消减,汝是童子,不知筹量。”

阿难答言:“云何,尊者摩诃迦叶,我已头发二色,犹言童子?”

尊者摩诃迦叶言:“汝于饥馑世,与诸年少弟子人间游行,致令三十弟子舍戒还俗,其余在者复是童子。徒众消减,不知筹量,而言宿士众坏,阿难,众极坏,阿难,汝是童子,不筹量故。”

时,低舍比丘尼闻尊者摩诃迦叶以童子责尊者阿难毗提诃牟尼,闻已不欢喜,作是恶言:“云何,阿梨摩诃迦叶本外道门,而以童子呵责阿梨阿难毗提诃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摩诃迦叶以天耳闻低舍比丘尼心不欢喜,口出恶言,闻已,语尊者阿难:“汝看!是低舍比丘尼心不欢喜,口说恶语,言:‘摩诃迦叶本门外道,而责阿梨阿难毗提诃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阿难答言:“且止!尊者摩诃迦叶。忍之!尊者摩诃迦叶。此愚痴老妪无自性智。”

尊者摩诃迦叶语阿难言:“我自出家,都不知有异师,唯如来、应、等正觉。我未出家时,常念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知在家荒务,多诸烦恼,出家空闲,难可俗人处于非家,一向鲜洁,尽其形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当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以百千金贵价之衣,段段割截为僧伽梨,若世间阿罗汉者,闻从出家。

“我出家已,于王舍城那罗聚落中间多子塔所,遇值世尊正身端坐,相好奇特,诸根寂静,第一息灭,犹如金山。我时见已,作是念:‘此是我师!此是世尊!此是罗汉!此是等正觉!’我时一心合掌敬礼,白佛言:‘是我大师!我是弟子。’佛告我言:‘如是,迦叶,我是汝师,汝是弟子。迦叶,汝今成就如是真实净心所恭敬者。’不知言知,不见言见,实非罗汉而言罗汉,非等正觉言等正觉者,应当自然身碎七分。迦叶,我今知故言知,见故言见,真阿罗汉言阿罗汉,真等正觉言等正觉。迦叶,我今有因缘故,为声闻说法,非无因缘故;依,非无依;有神力,非无神力。是故,迦叶,若欲闻法,应如是学。若欲闻法,以义饶益,当一其心,恭敬尊重,专心侧听,而作是念:‘我当正观五阴生灭,六触入处集起、灭没,于四念处正念乐住,修七觉分、八解脱,身作证,常念其身,未尝断绝,离无惭愧,于大师所及大德梵行常住惭愧。’如是应当学!”

“尔时,世尊为我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我亦随去,向于住处。我以百千价值衣割截僧伽梨,四摄为座。尔时,世尊知我至心,处处下道,我即敷衣,以为坐具,请佛令坐。世尊即坐,以手摩衣,叹言:‘迦叶,此衣轻细,此衣柔软。’我时白言:‘如是,世尊,此衣轻细,此衣柔软,惟愿世尊受我此衣!’佛告迦叶:‘汝当受我粪扫衣,我当受汝僧伽梨。’佛即自手授我粪扫纳衣,我即奉佛僧伽梨,如是渐渐教授,我八日之中,以学法受于乞食,至第九日,超于无学。”

“阿难,若有正问:‘谁是世尊法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付以法财,诸禅、解脱、三昧、正受?’应答我是,是则正说。譬如转轮圣王第一长子,当以灌顶,住于王位,受王五欲,不苦方便自然而得;我亦如是,为佛法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法,禅、解脱、三昧、正受,不苦方便自然而得。譬如转轮圣王宝象,高七八肘,一多罗叶能映障者;如是我所成就六神通智,则可映障。若有于神通境界智证有疑惑者,我悉能为分别记说;天耳、他心通、宿命智、生死智,漏尽作证智通有疑惑者,我悉能为分别记说,令得决定。”

尊者阿难语尊者摩诃迦叶:“如是!如是!摩诃迦叶,如转轮圣王宝象,高七八肘,欲以一多罗叶能映障者;如是,尊者摩诃迦叶六神通智则可映障。若有于神通境界作证智,乃至漏尽作证智有疑惑者,尊者摩诃迦叶能为记说,令其决定。我于长夜敬信尊重尊者摩诃迦叶,以有如是大德神力故。”

尊者摩诃迦叶说是语时,尊者阿难闻其所说,欢喜受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神州战绩

    神州战绩

    神州大陆自古纷争不断豪强四起,直到玄天元年战神玄穆统治八方,至此玄氏一族展开了对神州大陆长达千年的集权统治。玄天九九八年,玄氏衰败,年仅十六岁的战神玄无极被天幕府纵为傀儡。天幕府为巩固统治开战了一系列暗杀事件。而后各路战尊,以及新晋战豪纷纷举旗而起,神州战火纷飞。
  • 养生胜于治病

    养生胜于治病

    疾病来袭是养还是治?只要你顺应自然规律;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四肢筋骨;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听听民间老理儿中的养生经,就能有所收获。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检测与防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天堂演义

    天堂演义

    一个习武的少年,误入山洞,结果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是命运的必然轨迹吗?还是......不管怎么样,我当自强,打出属于我自己的路来......
  • 蝶傲苍穹:紫眸倾天下

    蝶傲苍穹:紫眸倾天下

    她只是二十四世纪的高中生,却逛精品店时一个帅哥给她戴上了一条手链她就尼玛的穿越到了一个白痴废柴的身上。没人关心没人疼,还要看家族里那些人的脸色。白痴?废物?很好,她很快就会让这群愚蠢的古人知道,什么叫后悔莫及!魔功?炼药?她魔武双修碾压一切天才。家主之位?神兽?想要?不好意思她拿了
  • 领主星空

    领主星空

    仙女座,一个位于M87星云中的庞大银河!盯着前方那颗毫无生机的流浪星球,张宇一个闪烁便已到达上空。“这里已经是联盟意志所能探查到的极限,在这里突破金丹,引来天劫,应该不会被发现!”……末法时代,当修真世界渐渐褪去,科技开始慢慢侵蚀宇宙,武者横出星空!平民少年张宇,偶获一位通天仙人传承,开启了漫漫宇宙的神秘之旅,无数的银河,无数的强者,无数的大宇宙之谜,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 新课改·高一数学备课(高一教师备课素材丛书)

    新课改·高一数学备课(高一教师备课素材丛书)

    高1数学备课素材(全1册)(新课改)》中,我们为您呈现了曲折发展的数学知识创造史、鲜活真实的生活数学案例、历史长河中的数学名题与猜想、步步前行的数学探索者、轻松幽默的数学小故事,为教师的备课、教学、研究、学习提供了完善的知识储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教师要积累专业知识,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力求专业知识专深广博。教师的知识广而深,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敢走新路而且能走好新路。
  • 医谋之风华倾天下

    医谋之风华倾天下

    夏暖穿越了,因为科学家闺蜜一一的实验将她倒腾但这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破地方。穿越到刘家村还没一个月,先是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姐姐走了,后来被哥哥赶出家门,自生自灭,而后险些葬身虎腹……这大起大落,也是醉了。幸而承蒙药王谷谷主相救,因“天赋异禀”被药王谷谷主收做嫡传弟子。原来,在不知不觉之间她已经步入了当权者布下的天下棋局之中。那执棋人在暗处淡淡微笑,看着这一场生死角逐。胜者活,败者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九弦珠云

    九弦珠云

    少年逸尘获九界蹦玉神体,掌握时空之门,塌九界(魔界,凡界,血魔界,尸魂界,虚界,修罗界,混沌界,魔法界,昆仑界),我为九界崩玉神体,在九界中没有人比我更懂九界
  • 子衍散篇

    子衍散篇

    窥苍茫天机,窃文韵墨香,巡狩芸芸众生,飘然思著,不慕荣利,慨然而歌,以飨前贤。
  • 囧穿命犯桃花:新娘不上轿

    囧穿命犯桃花:新娘不上轿

    (【蓬莱岛】作品)一个爱看帅哥的女人,在生日上见到自己的干哥哥也能幻想一番。用通俗的话说她就一个“小花痴”,可是在穿越后却对眼前的美男豪无兴趣。哦,不!她不是没兴趣,她是怕嫁给他后人生不再自由。她爱帅哥,但不一定要嫁与帅哥。想知道她如何穿梭在众多帅哥之中的,且由《囧穿命犯桃花:新娘不上轿》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