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1800000022

第22章 中古哲学史(7)

康成之学,观礼学记注,可以见之。其言有曰:“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必曰圣人之道者,小家杂说,不足谓之学也。必曰在方策者,揣摩测度无实之言,亦不足谓之学也。是故其学虽无常师,而敷宣理道,颇能极其蕴奥,固不仅在训诂之详确也。特散于各书之注,不易综观其全耳。如《礼·中庸》“天命之谓性”,注云:“《孝经》说云,性者生之质。”《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注云:“此言兼气性之效也。”《诗·角弓》“毋教猱升木”,笺云:“以喻人之心皆有仁义,教之则进也。”此其说心性之精者也。《中庸》“仁者人也”,注云:“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此其说仁之精者也。《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注云:“人之行莫大于孝,故为德本。”又“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注云:“寻绎天经地义,究竟人情也,行毕孝成。”此其言孝之精者也。《礼·曲礼》“毋不敬”,注云:“礼主于敬。”《孝经》“礼者,敬而已矣”,注云:“敬者,礼之本也。”此其言礼之精者也。《六艺论》曰:“《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变,三也。故《系辞》云:‘乾坤其易之蕴耶。’又云:‘易之门户耶。’又云:‘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确然示人简矣。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此言其简易之法则也。又云:‘为道也属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此言顺时变易,出入移动者也。又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此言其张设布列,不易者也。”此其言《易》之精者也。而康成所长,尤在于《礼》。袁宏《后汉纪》谓:“郑玄造次颠沛,非礼不动。”而当其时有修礼之议。卢植即云:“修礼者,应征有道之人,若郑玄之徒。”故康成于《礼》,内可践之躬行,外可为朝廷定制。其发挥旁通,尽在“三礼”之注。唐孔颖达云:“《礼》是郑学。”有由然也。又《晋书·刑法志》云:“秦、汉旧律,后人生意,各为章句。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览者益难。天子于是下诏(天子者,魏明帝),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是康成注《礼》之余,并又注律。夫礼,所以为教也。律,所以为戒也。礼禁未然之前,律禁已然之后,皆治国之大经,防民之善器。荀子曰:“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康成注律,亦儒不废法之一证也。诸葛武侯常称昭烈之言:“吾周旋陈元方(纪)、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备矣。”意康成之所以告昭烈者,必有关于治乱之大,而惜乎其语之不传也。

康成之失,在于以纬释经。如《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注云:“苍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黄帝含枢纽,白帝白招矩,黑帝叶光纪。”盖本之《春秋纬·文耀钩》。其名号怪异非儒者所宜称述,故后人多讥之。然康成之注,亦有不信纬说者。如《诗·良耜》“有救其角”,《毛传》云:“社稷之牛角尺。”郑《笺》不据《礼纬·稽命》征宗庙社稷角握之说,以易《毛传》。《礼·月令》“反舌无声”,注云:“反舌,百舌鸟。”不从《通卦验》虾蟆无声之说。似其去取,亦自有择。故《戒子书》言:“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后汉书》玄本传)于六艺曰博稽,于传记曰粗览,于秘纬则曰时睹,轻重判然。故以纬释经则有之,舍经而从纬,康成亦不为也。要之汉人惑于图纬术数,无有能免者。以王仲任之推倒一切,而犹信符瑞、信骨相。况康成不失绳墨者乎?至梁许懋云:“郑玄有参柴之风,不能推寻正经,专信纬候之书。”诋康成为专信纬候,则亦太甚矣哉!

第八回 魏伯阳

魏伯阳作《参同契》,隋、唐《志》皆不载其目。惟晋葛稚川(洪)《神仙传》云:“魏伯阳,上虞人。通贯诗律,文辞赡博。修真养志,约《周易》作《参同契》。桓帝时以授同郡淳于叔通”云云。考《汉志》,道家与神仙,本分为二。道家列于诸子,神仙则在方技。然观《后汉书·方技传》谓:“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同挟)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故廖扶感父坐羌没郡,以法下狱死,服终而叹曰:“老子有言:‘名与身孰亲。’吾岂为名乎?”遂绝志世外,专精经典。折像,通京氏易,好黄老言;及父国卒,感多藏厚亡之义,散金帛资产,周施亲疏。或谏之,像曰:“盈满之咎,道家所忌。我乃逃祸,非避富也。”二人皆方术之士,而言必称老氏如此,则道家与神仙之合久矣。班氏之序神仙曰:“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无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当汉末时,若张陵、于吉、左慈之流,其迹至怪。而张陵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尤为通识之士所难信。然如《参同契》者,抉性命之奥,示修养之要,非孟坚所谓“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者”乎?至于形似之言,譬况之说,《契》文已明示于人。曰:“露见枝条,隐藏本根。托号诸名,覆缪众文。”盖理有难申,不得不假物象而为主说。愚者不知以意逆志,或流为房中炉火之邪见。此人之自误,不得以罪魏君也。宋张平叔(伯端)作《悟真篇》云:“叔通受学魏伯阳,留为万古丹经王。”后世道家言修炼者,盖莫不本之于《参同》。是恶可以不述乎?

《参同》虽本于《易》,而有与《易》不同者。《易》上言天道,下陈人事,幽明巨细,无所不赅。故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参同》则专以阴阳消息之道,发明长生久视之理。故曰:“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未,当虑其先。”又曰:“惟昔圣贤,怀玄抱真。含精养神,通德三光。津液腠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长存。”盖因《易》言:“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说卦》)遂取黄老神仙之书,比附而为之说。此与西汉京房之徒,以《易》言占验者,盖同为《易》之一端也。又不特此也。《契》中引《关雎》之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即继之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纠相扶。以明牝牡,竟当相须。”以《诗》之男女,合《易》之阴阳,而并以为性情魂魄之譬。自来言《诗》、《易》者,未有若此者也。然言阴阳,犹《易》道之本有也,而又杂糅之以五行。曰:“则水定火,五行之初。”曰:“五行相克,更为父母。”曰:“金水合处,木火为侣。”曰:“三物一家,都归戊己。”(戊己,土也)其辞既隐,益以错互,意难晓矣。然《庄子·外物》篇言:“木与火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螴蜳(司马读若忡融,不安定也)不得成。心若县于天地之间,慰暋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僓(同颓)然而道尽。”水火金木,取寓为言,其来固亦甚久。而要其大意,不过欲阴阳各安其位,而以互济为用。推此以论,则虽为文屡变,又未始不可解也。《契》曰:“文约易思,事省不繁。披列其条,核实可观。”倘亦有然者乎?

《参同》一书,不独言阴阳水火与庄子同也,其余亦多同于庄子者。如云:“在义设刑,当仁施德,逆之者凶,顺之者吉。”即庄子所谓“以刑为体,以德为循”者也(《大宗师》)。云:“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完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即庄子所谓“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将内揵;内韄者不可缪而捉,将外揵”者也(《庚桑楚》)。云:“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即庄子所谓“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者也(同上)。云:“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雏不全。”即庄子所谓“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者也(《应帝王》)。而其文之尤明白易显者,曰:“纤芥不正,悔吝为贼。”曰:“推情合性,转而相与。”曰:“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曰:“神气满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不惟老、庄归根复命之旨,亦儒家存心养性之道。故朱子作《参同考异》(托名空同道士邹訢)而总其要曰:“阳即注意运行,阴即放神冥寂。”夫阴阳即药物,运行冥寂即火候。金丹大道,如是而已。然则神仙儒道,岂无相契者哉!

第九回 牟融

康成集儒术之成,伯阳开丹经之祖。而当其时复有一牟融以佛教倡于天下。融,苍梧人(汉有两牟融,其一在明帝时,位司空,为北海安丘人,《后汉书》有传,谢无量《哲学史》认为一人,殊失检点)。灵帝末,天下扰乱,将母避世交趾,后复归苍梧。太守闻其守学,谒请署吏。融以世乱,无仕宦意,遂不就。既而州牧以处士辟之,融复称疾不起。会牧弟官豫章太守,为中郎将笮融所杀。牧遣骑都尉刘彦将兵赴之,恐外界相疑兵不得进,乃请于融,使往零陵、桂阳,假涂通路。融许之。而母病亡,遂不果行。融念以辩达之故,辄见使命,方世扰攘,非显己之秋也。乃屏弃人事,锐志于佛道。以世俗之徒多有非佛者,于是著《理惑论》三十九篇。曰:“至味不合于众口,大音不比于众耳。韩非以管窥之见,而谤尧舜;接舆以毛氂之分,而刺仲尼。皆耽小而忽大者也。吾未解佛经之时,虽诵五经,适以为华,未成实矣。吾既睹佛经之说,守恬淡之性,观无为之行。还视世事,犹临天井而窥溪谷,登嵩岱而见丘垤也。五经则五味,佛道则五谷矣。吾自闻道以来,如开云见白日,炬火入冥室焉。”其所以褒崇佛道者大抵如此。考佛教自西汉末,已入中国。及明帝遣郎中蔡愔等西取经像,迎摄摩腾、竺法兰同止白马寺,翻译西域所获经《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中土乃有佛经译本。《释氏稽古略》(元释觉岸撰)谓:“自永平至建安,共译经二百九十三部。”而献帝时,笮融在丹阳大起浮屠,课人诵经,会者至五千人。则汉末佛教盛行,可见也。然若引中国贤圣之言,阐西来觉王之教,实自牟融始。故梁时僧祐撰《弘明集》,以融《理惑论》弁诸首。今观祐《后序》曰:“俗士疑骇觉海,惊同河汉。一疑经说迂诞,大而无征。二疑人死神灭,无有三世。三疑莫见真佛,无益国治。四疑古无法教,近出汉世。五疑教在戎方,化非华俗。六疑汉魏法微,晋代始盛。以此六疑,信心不树。”夫《理惑论》者,固为祛此六疑而作者矣。

融虽役志于佛,而亦兼通儒道各家之言。《理惑论》称:“牟子既修经传诸子,书无大小,靡不好之。虽不乐兵法,然亦读焉。”又曰:“兼研《老子》五千文。”故其申述佛法,而为之辨理,多假取经传道德之文。《论》第二十七篇云:“问曰:‘子云佛经如江海,其文如锦绣。何不以佛经答吾问,而复引《诗》《书》合异为同乎?’牟子曰:‘渴者不必须江海而饮,饥者不必待敖仓而饱。道为智者设,辩为达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吾以子知其意,故引其事。若说佛经之语,谈无为之要,譬对盲者说五色,为聋者奏五音也。’”第二十篇云:“问曰:‘若佛经深妙靡丽,子胡不谈之于朝廷,论之于君父,修之于闺门,接之于朋友。何复学经传读诸子乎?’牟子曰:‘子未达其源而问其流也。夫陈俎豆于垒门,建旌旗于朝堂,衣狐裘以常蕤宾,被絺綌以御黄钟,非不丽也。乖其处,非其时也。故持孔子之术,入商鞅之门,赍孟轲之说,诣苏张之庭,功无分寸,过有丈尺矣。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以上《老子》)吾惧大笑,故不为谈也。渴不必待江河而饮,井泉之水何所不饱?是以复治经传耳。’”第七篇云:“问:‘子既耽《诗》《书》,悦礼乐,奚为复好佛道,喜异术。岂能逾经传,美圣业哉?’牟子曰:‘书不必孔丘之言,药不必扁鹊之方。合义者从,愈病者良。君子博取众善,以辅其身。子贡云:夫子何常师之有乎(见《论语》)?尧事尹寿,舜事务成,旦学吕望,丘学老聃。四师虽圣,比之于佛,犹白鹿之与麒麟,燕鸟之与凤凰也。尧、舜、周、孔,且犹与之。况佛身相好,变化无方,焉能舍而不学乎?’”观此,融之尊佛而卑孔、老,彰彰甚明。然而合方内方外之谈,齐或出或处之义,异日三教和同之论,融固已开其端矣。

同类推荐
  • 童蒙养正诗选

    童蒙养正诗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理行记

    大理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越缦堂读书记

    越缦堂读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十吉祥经

    佛说十吉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倾城絮恋

    倾城絮恋

    一对欢喜冤家——邓紫嫣和南宫逸总共有10对情侣都是TK公司各位董事的子女们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是日久生情主要的是两位主角怎么凑也凑不到一起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帮南宫逸向邓紫嫣求婚后来缘分让他们走在了一起最后他们十对情侣再次举行了一个从所未有的一个盛大的婚礼
  •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话语操纵术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话语操纵术

    本书内容包括:拥有好口才的八个法则、语言风格就是一种征服、聪明女人把话说得滴水不漏、用赞美打动人心的方法等。
  • 异世变身之旅

    异世变身之旅

    当东方男人变成西方女人——海天茕:别看我这样,我其实是个男人。马沙拉迪:哦不,美丽的小姐,您这种拙劣的谎言是无法骗过我的。当东方武人遇到西方文人——蓝瑟尔:武人嘛,“所谓善书者不择笔”,只要武艺够高够娴熟,穿什么都没有妨碍。沃尔夫冈:哇哦!刚刚那个音节里充满了奇妙节奏和韵律感的句子就是东方话吗?请教导我!这是我一生的请求!当变成西方女人的东方男人遇到旅居西方的东方武人——海天茕:原来你是用枪的啊……那想必你至今的人生有不少遗憾吧。蓝瑟尔:……大姑娘,你老师没教过你西方风俗吗?当西方女人变回东方男人——海天茕:老子是来清算你们欠萨拉泰瑞·希斯凯的帐的。当东方武人遇到东方男人——蓝瑟尔:这位兄台,你的脸……很眼熟嘛。——所以,这是个“万里他乡遇故知——基友”……的故事。
  • 明朝青年走青春

    明朝青年走青春

    屌丝青年成长记:山娃刘富贵带着对外面花花世界的憧憬,勇敢的闯荡江湖,恶搞、热血、谋略、战争、宫斗、历史大人物、逗乐,一个也不少,且看小人物如何演绎一个接地气、有味道、快乐的故事…
  • 妖孽缠上呆萌天才

    妖孽缠上呆萌天才

    青梅竹马,苦苦相爱多年,却是被一把推开。当带上面纱,遇到人生中的第二位男子,虽受过情伤,却还是依然的童真。他最怕的便是她失去童真,却世事难料,她,只对他怀着兄妹的感情。“其实我对于你只是一直喜欢,简简单单的喜欢,并没有爱,我也并不明白什么是爱!”“你虽然不承认,但是你还是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不是么?”每错,她承认,她耳边,依然回荡着那位妖孽的声音:“丫头,你这般妖孽不是跟我很配么?为何要去跟个冰山玩儿?”爱上一个人,便会辜负一些人,两两妖孽,最终是否能走出一片天地?
  • 造化天之主

    造化天之主

    三千世界为一道域,三千道域为一道界,道界之上为鸿蒙,鸿蒙之上独尊造化天。人间九境,仙路七重,神道五步,超脱三重天,造化天之主“帝”,万世轮回归来。看他在天才井喷,妖孽横行的大时代,打破一切,横推诸天万界,重镇九天。。。
  • 重生之阿姝

    重生之阿姝

    前世,因为一张莫须有的藏宝图,身中奇毒,死于破庙,弱弟被杀,萧府破灭。今世重生,亲生母亲厌恶,庶妹姨娘算计,丫鬟小厮背主,面首表哥纠缠。。。且看萧姝怎么整顿谋划,在风月坊内,喝着小茶,翻着小书,笑看前世仇人和今世敌人斗得不亦乐乎。。。宅斗不是主旋律。。。情义才是正题。。。等下,这个人是怎么回事?谁家没看好的偷跑出来了?男女主日久生情。
  • 无限之菜鸟主神

    无限之菜鸟主神

    这是一个腹黑主角加上一个腹黑萝莉主神团灭一个又一个无限小队的故事。。。。。。对了,主角为一只秀吉(伪娘)。。。一切都已结束。。。
  • 大正句王经

    大正句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泪的死亡协奏曲

    泪的死亡协奏曲

    这篇是小小的黑化文哦,希望各位大神能够指点指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