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1800000030

第30章 中古哲学史(15)

仲淹亦有得于佛老者,曰:“气为上,形为下。识都其中,而三才备矣。气为鬼,其天乎?识为神,其人乎?吾得之理性焉。”曰:“天者统元气焉,非止荡荡苍苍之谓也。地者统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人者统元识焉,非止圆首方足之谓也。”(《立命》)以识言心,此得之于佛者也。“温彦博问知。子曰:‘无知。’问识。子曰:‘无识。’”(《述史》)以无知无识言道,此得之于老者也。惟有得于是,故论之也无过辞。曰:“《诗》《书》盛而秦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易》不云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或问佛。曰:‘圣人也。’曰:‘其教何如?’曰:‘西方之教也,中国则泥。’”(《周公》)虽然,子亦尝欲取三教而一之矣。“程元曰:‘三教何如?’子曰:‘政恶多门久矣。’曰:‘废之,何如?’子曰:‘非尔所及也。’”“子读《洪范·谠议》(子祖安康献公撰《皇极谠议》),曰:‘三教于是乎可一矣。’”(《问易》)然又岂独三教而已哉!大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本《文中子》之言)。故曰:“安得圆机之士,与之共言九流哉!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叙九畴哉!”(《周公》)世儒言治,无三代以后之君,而子曰:“二帝三王,吾不得而见也。舍两汉,将安之乎?大哉,七制之主(《续书》有七制,高祖、孝文、孝武、孝宣、光武、孝明、孝章也),其以仁义公恕统天下乎!”(《天地》)世儒论人,无三代以后之士,而子谓:“诸葛、王猛,功近而德远矣。”(《问易》)“或问荀彧、荀攸。子曰:‘皆贤者也。’曰:‘生死何如?’子曰:‘生以救时,死以明道。荀氏有二仁焉。”(《周公》)无适无莫,与时为变。呜呼!此《中说》之所以为《中说》也。

第二十一回 隋唐佛教之宗派

佛教初入中国,无所谓宗派也。西晋以后,译经日多,各有据依,门户渐立。鸠摩罗什当姚秦弘始中(弘始,姚兴年号),集沙门八百余人于洛阳,译出经论三百余卷,门人并讲习之。其以诃梨跋摩之《成实论》为依者(诃梨跋摩,后佛九百年),曰成实宗。以龙树之《中观论》、《十二门论》(龙树后佛六百余年),提婆之《百论》为依者(提婆,出龙树门下),曰三论宗。罗什又译《阿弥陀经》,至后魏昙鸾,以合康僧铠(曹魏时人)所译之《无量寿经》、疆良耶舍(刘宋时人)所译之《观无量寿经》,并其师留支所译之《往生论》,名为净土三经一论,逐开净土一宗。而梁武时,菩提达摩东来,为禅宗之初祖,不立文字,以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教,号为教外别传,此实教下宗门异趣之始。虽其以《楞伽经》付之慧可(实禅宗二祖),亦有此经是如来心地要门之语,而观其授受之际,乃曰:“诸佛法印非从人得。”慧可觅心不得,乃曰:“我与汝安心竟。”(并见《五灯会元·菩提达摩大师传》)则知其传,初不在《楞伽》文字。此独异于他宗者也(禅家自称宗门,而呼余宗为教下,盖以此)。然是时宗派虽分,犹未盛也。迨隋、唐之交,智顗(亦称智者大师)本《法华》而立天台宗(以智者住天台山得名)。杜顺(姓杜名法顺)本《华严》而立华严宗。判教各殊,一往不合。(天台判佛说教为四等:一小乘藏教,专接小机;二通教,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为声闻、缘觉、菩萨共说;三大乘别教,专为菩萨说;四圆教,为最上利根菩萨说。是为藏、通、别、圆四教。华严则判为五教:一愚法小乘教,为小机说;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亦并称渐教;四顿教。五圆教,是为小、始、终、顿、圆五教。天台四教,起于智顗。华严五教,起于贤首。贤首,顺再传也。)唐兴,玄奘(即三藏法师)西游,亲受学于戒贤论师。归而传《成唯识论》以弘唯识(《成唯识论》西竺作者有十家,奘弟子窥基撷其精华,糅成一部,故中土所行,西竺无此本也。窥基又以闻于师者多西竺口授之义,更作《述记》以释《论》文),重译《俱舍论》以兴俱舍(俱舍,具云阿毗达摩俱舍,译曰对法藏,世亲所著,陈真谛三藏先有译本。世亲与诃梨摩同时),于是性相二家(唯识宗一曰法相宗,简称相宗;性宗如禅宗是)又成诤论矣。既而道宣明《四分律》(四分律者,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及受戒犍度,三安居犍度,四房舍犍度。犍度泽云法聚。曹魏时昙摩阿罗译),律宗以完。善无畏译《大日经》,密宗以创(密宗亦曰真言宗,今之喇嘛教,其流裔也)。而禅宗自五祖弘忍后(达摩传慧可,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是为五祖),既分南北二派(南六祖慧能,北则神秀也。当时谓之南能北秀。见《五灯会元》《六祖坛经》)。六祖慧能传之南岳、青原(南岳怀让禅师,青原行思禅师),复分沩仰(南岳传马祖道一。道一传百丈怀海。怀海传灵祐,住潭州沩山。灵祐传慧寂,住袁州仰山。是为沩仰宗)、临济(怀海传黄蘖希运。希运传义玄,住镇州临济院。是为临济宗)、曹洞(青原传石头希迁。希迁传药山惟俨。惟俨传云岩昙晟。昙晟传良价,住瑞州洞山。良价传本寂,住抚州曹山。是为曹洞宗)、云门(希迁传天皇道悟。道悟传龙潭崇信。崇信传德山宣鉴。宣鉴传雪峰义存。义存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是为云门宗)、法眼(义存传玄沙师备。师备传罗汉桂琛。桂琛传文益,住金陵清凉院,后周显德中卒,南唐主赐谥大法眼禅师。是为法眼宗)、五宗(五宗中云门、法眼为五代时人,余皆唐人)。斯又一宗之内,枝条岁布。韩非《显学》谓墨分为三,儒分为八,以彼例此,不犹简乎。然综此十宗,小乘居二(成实、俱舍),大乘居八(汉时佛教初来,所赍皆小乘经典,中土之有大乘,以鸠摩罗什为嚆矢)。八者之中,亦惟天台、华严、禅宗三者,于异日儒者理气心性之谈,颇多资益。盖三论、唯识,苦于繁密,非乐简易者所能穷。真言、净土,近于神幻又非求实在者所欲入。至若戒律,所以行持,与儒者之礼,本无攸别。然方内方外,殊宜异便,其不见取,自无论耳。兹举天台之止观,华严之法界玄门,禅宗之参究,详其大概。余者七宗,则有佛教之专书在,不复述焉。

天台止观法门,本于佛言定慧(佛以戒、定、慧为三学)。盖止是定因,慧为观果。由定、慧而起止观,即以止观而证定、慧。此法尔如然,非由设作也。然何者名止?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眼、耳、鼻、舌、身、意,是谓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谓六尘。谓之尘者,以染污义故)。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阒尔无寄,妙性天然(《永嘉集·正修止观第九》)。是则止也。何者名观?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无能生,虽智而非有;了无所了,虽境而非无。无即不无,有即非有。有无双照,妙悟萧然(同上)。是则观也。而止观二门,析之亦为空、假、中三观。止者观空,观者观假。止而非止,观而非观,非止非观,即止即观,是之谓中。三者具于一心,故统曰一心三观。又说之不过止观二法,行之则有深浅多门。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坐中修者,略说有五: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三随便宜修止观。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治观。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历缘对境修者,略说有二。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下祖卧切),六言语。于此六事中修,是为历缘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于此六事中修,是为对境修止观。而六缘六境,随所修习,一一皆具上五番之意(智者《小止观·正修行第六》)。此天台止观之大概也。

华严法界玄门者,以一真法界(万法缘起于一心,仍为一心所统摄,故曰一真法界),方便区别为四。一者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读去声)故。二者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三者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四者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是为四法界(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详见唐清凉大师澄观述《华严法界玄境》)。四法界中,惟事事无碍法界,微妙难识。故又详说十门:一者同时具足相应门。如海之一滴,具百川味。二者广狭自在无碍门。如一尺之镜,见千里影。三者一多相容不同门。如一室千灯,光光涉入。四者诸法相即自在门。如金与金色,不相舍离。五者秘密隐显俱成门。如秋空片月,晦明相并。六者微细相容安立门。如琉璃之瓶,盛多芥子。七者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者,谓帝释天。其宫殿宝网,重重互照)。如两镜互照,传曜相写。八者托事显法生解门。如擎拳竖臂,触目皆道。九者十世隔法异成门。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十者主伴圆明具德门。如北辰所居,众星皆拱。是为十玄门(《佛教初学课本》。详见唐至相大师智俨撰《华严一乘十玄门》)。此外又说六相:一者总相,一即具多为总。二者别相,多即非一为别。三者同相,互不相违为同。四者异相,彼此不滥为异。五者成相,一多缘起和合为成。六者坏相,诸法各住本位为坏。总同成三者,是为圆融门;别异坏三者,是为行布门。而说行布法,圆融即在行布之中。说圆融法,行布即在圆融之内(《佛教初学课本》)。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乘之教,斯其至矣。此华严法界玄门之大概也。

禅为六度之一(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而实万行之根。故学佛必须修禅,舍此更无门路。然禅有多种(有外道禅,有凡夫禅,有小乘禅,有大乘禅。见唐圭峰大师宗密《禅源诸诠集》),惟达摩门下所传,是为最上乘禅。盖自如来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摩诃迦叶(即西天初祖)破颜微笑,如来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檗妙心,实相无门,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见《大梵天问佛决疑经》)自是祖祖相传,法源无二。今欲明禅何以修,更将何证,当知众生与佛,原同此心,空寂真常,本尔清净。只以无始以来,为妄想所翳,背觉合尘,以是迷惑,流转生死。故世尊(佛有十种称号,如来、世尊,皆其一也)自云:“我本意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见《楞严》等经)一大事者,欲众生出生死海,登于觉路耳。然迷者自迷,悟亦自悟。一念离于真心,是之谓迷;一念归于本觉,是之谓悟。迷迷相续,是为众生;悟悟一如,是为诸佛。而佛为众生,真心不减;众生成佛,本觉不增。是以修无所修,证无所证(意本宋永明寿禅师《宗镜录》)。譬之旅人,返其故居,但获旧有,更无余剩。今夫《六祖坛经》,禅之宝筏。其言曰:“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曰:“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曰:“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菩提此云觉道)。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曰:“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所谓修证者,如是而已。虽然,悟则不难,难者不悟,是以有坐禅之法(宋儒静坐盖出于此),有参究之功。达摩东来,面壁十有九年,已为后人示之矩镬。黄蘖云:“这些关捩子甚是容易,自是你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赵州云:“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又云:“老僧四十年不杂用心,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赵州从谂,出南泉普愿门下,马祖再传也。以上并见《五灯会元》)盖疑然后悟,塞然后通。必须一心无二,向身命源头,穷取著落,更无躲闪,更无退转,直待情识俱尽,知见不生,方得本来面目,炯然豁露。古德所谓灰中火爆,死后重苏者也(语见《五灯会元》)。此禅宗参究之大概也。至若临济逢人,便加棒喝;沩仰示教,惟作圆相(同上)。机用各殊,都无死法。达者知通为一,庶无惑焉。

以上三宗,虽门户不同,而约之法界一心,即亦未尝分隔。故永嘉禅师(名玄觉,《永嘉集》其所著也)精习天台止观,亦参曹谿(即六祖慧能,住韶州曹谿)待其印证。圭峰为华严五祖(圭峰名宗密。华严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贤首大师法藏,四祖澄观。圭峰师澄观),而纂集《禅源诸诠集》融通禅教,谓:“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祖相承根本,是佛亲付。”由是言之,禅者诸门之究竟,而止观乃禅之工夫,法界乃禅之作用。由工夫而得究竟,由究竟而起作用。能会乎此,斯于如来之教无遗蕴矣,又岂特华严等三宗而已哉!

第二十二回 韩愈 李翱

同类推荐
  • 道德真经解

    道德真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世危言

    盛世危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原诗

    原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ruise of the Dolphin

    The Cruise of the Dolph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健康红宝书:中医语录

    健康红宝书:中医语录

    传统的中医养生则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身体、修身养性、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千百年来,中医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精辟的养生箴言。这些中医箴言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好记好做,经过无数人的试验,可谓是中医的结晶,只要我们照着做做,那么,就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书搜集整理了中医有关预防、养生、食疗、病因、精气、藏象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语录,再结合相关内容阐述其深刻内涵,同时为了增强实用性和理解性,还增加了“贴心提示”和“语录链接”等内容,所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是广大读者运用中医养生的良师益友。
  • 月落残涯,花开成海

    月落残涯,花开成海

    她是一朵彼岸花,化身成人,作为一个诅咒来到这世间;他是一段孽缘之果,遇见了她,许下永生永世的诺言;他是一族王子,倾心相付,却最终错过。神月、火枫、阴冥、巫师四族相争,只为了这一个诅咒。世间流传的那句话: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最终应在了他们的身上。最后的最后,他为她轻付生命,她为他抛却永生的光阴,而王子又有属于王子的命运。一花许一生,一叶付一世,且在这梅花开遍的季节,轻笑这尘世命运的嘲弄,轻叹这至死不渝的跟随。ps.曾经以别的书名和笔名发过,被屏蔽了,再发一次,不是抄袭。
  • 一世长安:宠妻进行时

    一世长安:宠妻进行时

    曾经那古琴之中的琴灵,你可还记得?他是六界劫难中少数幸存者之一,六界生灵生死于他一念之间,她只是一个琴灵,说白了她只是一把修炼了数百万年的古琴精,她执念于他,倾尽一生相伴……
  • 腹黑魔女:妖娆乱天下

    腹黑魔女:妖娆乱天下

    21世纪的顶级杀手颜倾,死后未入地狱,未喝孟婆汤,莫名其妙的投胎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强者为尊?弱肉强食?普通人的地狱?充满暴力分子的颜倾表示,杀人不犯法什么的太爽了有木有!看她如何与同伴做强者,乱天下,戏美人!等等!!!戏美人?你能不能有点你是女人的觉悟┻━┻︵╰(‵□′)╯︵┻━┻
  • 天星剑客血

    天星剑客血

    一段以慕容悦莎为主线展开的武侠故事
  • 逆龄养颜术

    逆龄养颜术

    这是一部让时光暂停,留住青春和美丽的指南。作者结合自己模特和好莱坞演员的经历,将职业生涯中掌握的保养心得与自身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独创出“美丽三合一”的保养理念。书中有为“懒人”和“吃货”准备的不节食瘦身法,有物美价廉的护肤品推荐,有不同领域专家带来的“美丽建议”,还有风靡全美的“17天减肥法”和“1美元抗皱秘方”大公开!不整容、不败家,一样可以要青春、有曲线!
  • 爱衡天

    爱衡天

    非教条式且天马行空般的仙侠小说。一个有点懵懂的年轻人,没有横空出世的惊艳,携两只风格迥异的狐妖淡定而来。他无意于神魔妖人之间的纷争,只想在淡泊中寻找一份温馨而不羁的爱情,岂料被卷入一场宇宙间最大的迷局之中。原来,他有一颗淡定的心,却是那毁天灭地的身。看他如何为爱解迷局……
  • 杀戮之冰雪世界

    杀戮之冰雪世界

    平凡的名字,平凡的生活,然而却是不平静的背后,被抛弃,被流放,从而只有唯一的选择,杀戮,进化,变强,找寻那个神秘的地方....住院中……
  • 重生之悍妃

    重生之悍妃

    温暖死后又重生了,还活成了自己的第一世,一切重来之后,他,不会再错过!什么?婆婆阴狠小姑心狠,不要紧,黑猫在手,天下我有!【黑猫瑟瑟发抖,这锅我不背】还有各路牛鬼蛇神?什么鬼?!不晓得以前混地府的时候是专门饲鬼的么?!社会我萌暖,人悍路子野。社会我美成,病娇多宠暖时刻一脸我超凶的萌妹子彪悍女主?美得惨绝人寰时刻要死就是不死的宠妻男主
  • 七星冢之兽鬼魂召唤

    七星冢之兽鬼魂召唤

    独自来到世上,没有任何亲人,在三岁时唤醒记忆,得知道自己已是七世转生。强势合体,召唤,附体,融合。全能丹师包览各种辅助,更有变态的源元素之力。面对各种强者危险,他究竟能否站在强者的巅峰。面对世界与生命他又能否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