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8500000011

第11章

志学、立、不惑而始知天命,今格物致知之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下学事也。下学尚未尽,而欲先知天命,不亦逆乎?三十而立,则圣人规模已定矣,诚正修齐治平皆能矣,而尚迟二十年始自信曰知天命。后儒身分较圣人之立何如也,而动曰知天命邪?朱子孟子注,以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存心养性为诚意正心修身,葢欲先上达而后下学也。至陆王,则又以为上达卽是下学,两派不同在此。不知不先下学,所谓上达非上达也,非大本也,皆佛氏之空幻耳;下学不真,则上达不的不惟不可逆学,亦断不能逆学也。又曰:人之一心本自光明,常提撕他起,莫为物欲所蔽,便将这个做本领,然后去格物致知。如此言,则先致知而后格物矣。不则,先明德而后格物致知矣,或先正心而后格物致知矣。世岂有不用心格物而物卽能格者?心自主于内也,但未格物先求光明,此心则已躐。必先光明此心然后格物,则已傎。又曰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格则缺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逐着一件与他理会过。[以上皆语类]朱子一生功力志愿皆在此数言,自以为表里精粗无不到矣。然圣贤初无如此学教之法也。论语曰:中人以下不可语上。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中庸曰:圣人有所不知不能。可见初学不必讲性天,圣人亦不得徧知一草一木也。朱子乃如此浩大为愿,能乎?朱子又有言曰:十事格九事不妨,一事格九分不可。此言得之。朱子曰:古人便都从小学中学了,所以大来都不费力。如礼乐射御书数,大纲都学了,及至长大,也更不大段学,便只理会致知穷理工夫。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但须庄敬笃实立其基本,逐事逐物理会道理,待此通透,意诚心正了,就切身处理会,旋旋去理会礼乐射御书数也。是合当理会的皆是切用,但不先就切身处理会道理,便教考究些礼文制度,又干自家身已甚事?[性理大全]六蓺大学之实事也,今云入大学更不甚学事,只理会理。何不观内则为学之序乎?且理与事亦何可分也?礼乐君子不斯须去身,未闻自小失之而后遂不可补填也。且礼乐俱未理会,而意已诚心已正,则其所谓诚意正心者,皆何功与?况旣云是切用,而又云若不先就切身处理会道理便教考究礼文制度有何干已,是又以礼乐为非切身事矣。辞之游移如此,矧圣门视听言动必以礼?子贡差等百王德政只在礼乐,乃实行之具,谁教学者一考究而遂已也。朱子曰:格物用力之方,或考之事为之着,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大学或问]朱子数语,本之程子。近宗程朱者,谓此语内外该括,格物除此无别事矣。然实按之,皆旁义也。考之事为,是力行;察之念虑,是诚意;求之文字则,或训诂或雕虫事矣;索之讲论,犹格物所有。但正学不的,则讲非其讲矣。传习录: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阳明曰: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且试说几件看。朝朔曰: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凊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阳明曰:若只是温凊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凊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谬。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卽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凊奉养得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善本于性,而性卽见于事物,故大学言明亲止善虑而后得,卽继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事物岂可不酌量?但酌量者原是心耳。如阳明言,乃分心与事物为二也。中庸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非从事物酌量乎?大学言:文王敬止,卽于君臣父子与国人交见之,岂去事物仪文乎?学问思辨,圣贤明言好古敏求,识大识小,自是学习古人成法,乃皆弃之,而惟曰学问思辨,此心何也?且曰温凊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何易言也。宋英宗、明世宗追奉生父一事,两代盈廷儒士主客纷纠终不得当,至言天子为大宗,则数百年皆作窠语,乃言考究礼节乌用学问思辨,是何言与?心之具而无其仪,于何见心?然亦谁曰仪之徒具而可无心者。程朱未尝没古圣学习旧规,但云今已失,且读书穷理以旋补之。至阳明,则直抹杀矣。此所以致宗程朱者如刀,蒙吉张武承等之掊击之也。徐爱未会知行合一之训,曰:古人说知行作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得工夫,一行做行得工夫,则工夫始有下落。阳明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故中庸谓道不行由于不明,道不明由于不行。如适燕京者不知路向北往,如何到燕京?至燕京行孰则知其路方真。然究是二事,究是知在行先。如问燕京路是问,行燕京路是行。中庸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知之一行之一,明分为二事,是也。必先问清路,然后可行。中庸孟子皆言诚身事亲信友获上治民,由于明善是也。今曰说知已有行,则大学但言格致,足矣,何必又言诚正修齐治平?说行已有知,但言诚正修齐治平足矣,何必先言格致?阳明又曰:惟精为惟一工夫,博文为约礼工夫,皆同此误。又曰: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此则似禅语矣,书言作好作恶,失在作字。大学言有所忿懥好乐,失在有所字,非并好善恶恶之意而去之也。若如阳明言,则舜之好问而好察迩言,乐取于人以为善,君子有恶皆初学所为,非圣贤事矣。又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无善无恶为心体,是告子无善无不善之说也,明与易传言继善、孟子言性善相反矣。以为善去恶为格物,则致知后之诚意为蛇足矣,且意之有善有恶亦不可并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混沌修身诀

    混沌修身诀

    主人公夏凡遭人陷害,大难不死觉醒混沌灵骨,凭借《混沌修身诀》一路披荆斩棘,手刃仇敌,一路勇往直前,打破人生桎梏,终成大道!天问邀请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造化成道

    造化成道

    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请看元天易的造化人生。
  • 红楼之倾尽天下

    红楼之倾尽天下

    他是当今尊贵的四阿哥胤禛,但从他自养母佟佳皇后去世后便再没有感受过亲情,便是连他的十三弟也不是很懂他。他就像是草原上的野狼,总是孤单的舔着自己的伤口。但是当他见到襁褓之中的她时,他便知道她是他一生的心之所系。可是,正当她长成之际,他的皇阿玛却要将她另嫁他人。因此,一怒为红颜,从此便倾尽天下!
  • 我是土匪

    我是土匪

    花飞,出了名的小混混。每天就靠收取点保护费过日子,警察局就像是公共厕所每天必要到那去报道。突然一天穿越了,成为了土匪窝子的少当家,从而开始了自己当土匪的快乐生活……
  • 剑舞今方

    剑舞今方

    我欲踏破红尘,横断万古,这世间谁能阻我?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妖灵启事

    妖灵启事

    想的不是很多,故事也比较乱。。。。别骂我啊、主人公有高级医师银月、孔氏族后云起、院长女儿萍雪等。名字不知道要怎末起所以就随便用了。。嘿嘿故事主要是讲党内的家族纷争,由于古墓的出现人类知道了妖的存在,主要是利用妖族的鲜血进行改造人类的故事。先说这么多吧。。以后慢慢想吧。
  • 乱世之谋定天下

    乱世之谋定天下

    茂林修竹深处从容优雅的白衣男子,墨玉般的眸子深不可测,对她雍容一笑,潋滟风华。冷静果断,运筹帷幄,不过谈笑之间。步步为营,到最后为她一骑绝尘,颠倒天地乾坤,血染白衣,如梦初醒,原来命中早已注定沉沦。【推荐】大给点力,多多收藏!多多评论啊!男主腹黑强大,女主机智聪慧。
  • 风戮尘潇

    风戮尘潇

    写的很有代入感`谢谢支持~么么哒~(づ ̄3 ̄)づ~~戳进来看我看我看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