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44200000003

第3章

雙童現瑞

晉佛度跋陀羅。初於道場寺譯經。堂前池內。每二青衣童子。從池中出。捧以香花。舉眾皆見。又以此經久在龍宮。龍王慶此傳通。故令龍子給侍。亦有善神護諸左右。

甘露呈祥

唐實叉難陀。於證聖元年三月十四日辛酉初譯。至聖歷二年十月八日譯新經訖。預於庚申之夕。天后夢徧天之內。皆降甘露。後一日壬戌。復降甘雨。新經初譯之後。佛授記寺。諸大德。請賢首講。敕令十月十五日開講。至十二月十二日晚上。講至華藏世界海震動之文。其講堂內及寺院中。忽然震動。於時道俗數千共觀。歎未曾有。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及當寺大德明詮律師。德感法師。述茲靈應。具以奏聞。都維那慧表署狀為首。以聖歷三年臈月十九日。則天大聖皇后。親運御筆批云。省狀具云。昨因敷演微言。弘揚秘賾。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之文。豈朕庸虗。敢當六種之應。披覽來狀。欣暢盈懷。宜付所司。頒示天下。

地震光流

西域記云。世親菩薩。是無著之昆弟也。性負聰敏。良緣未具。遂以小乘為業。三端妙聳。峻若霜峰。四辨橫分。利如星劒。無著知小乘權教。接引下機。慰疲俗而置化城。誘窮子而持糞器。遂設方便。托病在牀。令喚世親。示將去世。世親聞已。不日至焉。無著見之。廣說病源。因開大教云。及吾未死之閒。讀吾所習經典。世親即讀華嚴。乃見毗盧法界。普賢行海。如日光而總照。若帝網之相含。因生信悟。歎曰。可取利劒。斷吾舌根。用明己讚小乘之失。兄止之曰。如人因地而倒。亦因地而起。昔日以舌毀於大乘。今可將舌以讚大乘。遂入山披覽大乘。造十地論。論成之日。大地徧震。光明洞然。國主自謁曰。得阿羅漢等果耶。答曰。未得。既未得聖果。何以地動。答曰。貧道小年不信大乘。今者良為造大乘論而得地動。故云地震流光(第二離垢地章見後)。

感通玄悟

北齊太和年中。第三王子。於清涼山。求文殊師利菩薩。焚身供養。有隨侍閹官劉謙之。自歎刑餘。又覩王子焚軀之事。乃奏乞入山修道。既諧所欲。遂賷此經一部。晝夜精勤。禮懺讀誦。心祈妙德。以希冥祐。絕粒飲水。垂三七日。形氣雖微。而丹懇彌著。忽感髭鬚盡生。復丈夫相。神彩通悟。洞曉幽旨。覃思精修。爰造斯經之論。始終綸綜。凡六百卷。遂以奏聞。高祖敬信。有倍常日。華嚴一教。於斯轉盛。

又後魏沙門靈辨。太原晉陽人。宿植勝善。常讀大乘。及見華嚴。偏加鑽仰。乃頂戴此經。入清涼山寺。求文殊師利潛護。凡歷一歲。足破血流。肉盡骨穿。忽聞空中謂之曰。汝止之。但思惟此經。於是披卷。豁然大悟。後熈平元年。歲次大梁正月內。於清涼寺。敬造華嚴論演義釋文。窮微洞奧。至二年初。徙居懸甕山嵩巖寺。造論一百卷。餘具如傳。若準論序。但云在懸甕感通。今據傳文故。亦清涼感通玄悟也。

經輝五色

後魏安豐郡王延明。中山王元熈。並以宗室英露。博通歸一。處心無上。稽首圓宗。以香和墨。寫華嚴經一百部。金字華嚴經一部。皆五香為藏。七寶為函。靜夜良辰。清齋行道。即放神光五色。照耀堂宇。眾所咸覩。因而發心。不可勝紀。

楮香四達

僧德圓。不知氏族。天水人也。常以華嚴為業。讀誦受持。妙統宗極。遂修一淨園。植諸穀楮。并種以香草。襍以鮮花。每一入園。必加洗濯。身著淨衣。溉以香水。楮生三載。香氣四達。後別立淨室(剝楮取皮。浸以沈水。護淨造紙)。書寫此經。纔書數行。每字光發。照明院宇。又神人執戟。現形警衛。又有青衣梵童。無何而至。手執天華。亦申供養。餘如傳說。

冬葵發艶

唐鄧元爽。華陰人。證聖年中。爽有親故暴死。經七日卻甦。說冥中欲追爽。爽懼。彼令寫華嚴經。寫竟。爽母墳側先種蜀葵。至冬已瘁。一朝花發。燦然榮茂。鄉閭異之。乃為奏聞。則天皇后。為立孝門。

瑞鳥啣花

僧法誠。姓樊氏。雍州萬年縣人也。幼年出家。以誦華嚴為業。因遇慧超禪師。隱居藍谷。後於南嶺造華嚴堂。澡潔中外。莊嚴既畢。乃圖畫七處九會之像。及屈弘文舘書生張靜。敬寫華嚴經。誠亦親執香爐。專精供養。後感瑞鳥。形色非常。啣花入室。旋繞供養。再三往復。經成之後。精心轉誦者。多蒙感祐。

讀誦履空

隨禪定道場僧慧悟。京兆人。常與一僧道祥。同在終南棲隱。慧悟受持華嚴。道祥受持涅槃。木食巖棲。各專其業。忽有一人。無因而至。拜跪問訊既訖。云請一師就宅赴齋。二人相推。彼曰。請讀華嚴法師。悟因隨往。乃是山神。請千羅漢。皆推悟於上座。食訖皆飛空而去。神呼一童令侍。乃入師口中。因便得通。還歸取經。辭其友僧。渺然履空而去。廣如傳說。

會玄記云。神呼一童令侍。童便即依命謂悟曰。請師開口。既視口中。乃云師大有病。童遂取手爪上垢投悟口內。須臾復云。更開口。見已言曰。師病略盡。即躍身飛入口中。童果是藥精。悟遂獲神通。

煥若臨鏡

僧辨才。不知何許人。幼事裕法師。以華嚴為業。久而不悟。乃護淨造香函盛經。頂戴行道。凡經三載。遂夢普賢指授玄義。因忽成誦。煥如臨鏡。

每含舍利

唐永徽年中。樊玄智。安定人。弱歲修道。於京城南坊州山中。投杜順和尚。順令誦華嚴為業。勸依此經修普賢行。每誦經。口中頻獲舍利。前後數百粒。

英公感應傳云。居士有時夜誦。口放光明。照及四十餘里。光色如金。遠近驚異。或有人往尋到山。唯見居士誦經口中光明。時年九十有二。無疾而終。茶毗之時。牙齒變為舍利。獲百餘粒。悉放光明。數日不歇。於時僧俗收之。豎塔供養。

適會神僧

唐苑律師。京兆延興寺僧。以貞觀年初。途經灞橋。舍於逆旅。日既將夕。因而寓宿。俄有異僧。儀服麤敝。同至主人別房而止。遂命醇醪良肉。快意飲噉。律師持潔。勃然穢之。其僧食已。乃潄以灰水。閉戶而誦華嚴。俄終一軸。苑乃束身抱愧。側聽玄音。未至五更。便終六帙(即六十卷晉經全部)。苑深自悔責。悲泣交懷。入房禮懺。因而分袂。不告名字。莫知所之。

感應傳云。神僧初夜索水潄口。端身趺坐。緩發梵音。誦大方廣佛華嚴經。初標品題。次誦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其僧口角兩邊俱放光明。狀若金色。比至三更。四帙欲滿。口中光明轉更增熾。誦至五帙已上。其光漸收。卻入僧口。夜方五更。誦終六帙(一帙十卷。共六十卷)。僧乃卻臥錄感應時。適有狂妄者在傍問曰。某甲不斷酒肉。効彼神僧持誦華嚴可乎。答曰。汝一夜誦經。未至五更。能滿六帙乎。曰。不能。汝夜誦經。能放口光以代燈燭乎。曰。不能。汝若酒仙之食蝦。誌公之噉鴿。復能吐活乎。曰。不能。汝皆不能。妄効神僧行事。欺誑聖賢。罪深滄海。豈能逃乎。狂者慚顏。悔謝而退。

涌地現身

唐崇福寺僧慧祐。戒行精苦。事儼和尚。專以華嚴為業。每清景良宵。焚香專誦如來出現品。後時忽見十餘菩薩。從地涌出。現金色身。皆放光明。坐蓮花座。合掌聽誦此品。經了便隱(如來出現品。如來心第十章見後)。

昇天止陣

于闐國沙彌。般若彌伽薄。甚有戒行。每誦華嚴為業。忽有人合掌竊謂曰。諸天令弟子奉請法師。請師閉目。遂至天上。天主跪而請曰。諸天今與修羅戰。屢被摧衂。今屈法師。誦華嚴經。望法力加護。彌伽如其所請。乘天寶輅。執天幢幡。心念華嚴。以諸天眾對彼勍敵。修羅見之。忽然潰散。須臾送歸。身染天香。終身不滅。

無生入證(亦云偈讚排空)

解脫和尚。姓刑氏。代州五臺縣人。七歲出家。志業弘遠。初從介山抱腹巖慧超禪師處。詢求定捨。超有知人之鑒。識其才器。告眾曰。解脫調習融明。非爾輩所鄰。未幾而大啟悟。後於五臺西南佛光寺立精舍。讀華嚴。復依經作佛光觀。屢往中臺東南花園北古大孚寺。求文殊師利。親承言誨。云汝今何須親禮於我可自誨責。必當大悟。後因自求。乃悟無生。兼得法喜。遂慨茲獨善。思惟廣濟。祈誠大覺。請證此心。乃感諸佛現說偈曰。諸佛寂滅甚深法。曠劫修行今乃得。若能開曉此法眼。一切諸佛皆隨喜。解脫更問空中。寂滅之法。若為可說得教人耶。諸佛即隱。但有聲告曰。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欲究真實法。一切無所見。又嘗本州都督。請傳香受戒。法化既畢。將事東歸。都督及眾。送至城東。日云暮矣。思欲焚香。乃聞城上空中聲曰。合掌以為花。身為供養具。善心真實香。讚歎香烟布。諸佛聞此香。尋聲來相度。眾等勤精進。終不相疑誤。故云偈讚排空。餘廣如傳。或即大聖化身。事難詳究。德廣化博。未之有也。

海神聽講

僧道英。姓陳氏。蒲州人。年十八。二親為之娶。五載同居。誓不相觸。後于并州炬法師下聽華嚴經。便落髮入太行山柏梯寺。修行止觀。曾屬亢旱。講華嚴經以祈甘澤。有二老翁。各二童侍。恒來在座。英每異之。後因問由緒。答云。弟子並是海神。愛此經故。共來聽受。英曰。今為檀越講經。請下微雨。神乃敕二童。童便從牕孔中出。須臾滂沛。遠近咸賴焉。二翁拜謝。倐然而滅。

華藏受生

隋朝僧靈幹。姓李氏。狄道人。依衍法師出家。年十八。能講華嚴。住興善寺。為譯經證義沙門。後遇疾而死。數日乃甦。云往兜率天見休遠二法師。並坐華臺。光輝絕世。謂幹曰。與我報諸弟子。後皆生此。幹志奉華嚴。常依經作華藏觀。及彌勒天宮觀。至於疾甚。目睛上視。若有所見。沙門童真問之。答曰。向見青衣童子。引至兜率天宮。而天樂非久。終墜輪迴。蓮華藏是所圖也。言終氣絕。須臾復甦。真問何所見。幹曰。見大水徧滿。花如車輪。而坐其上。所願足矣。言絕而逝。

華梵通韻

宋朝求那跋陀羅。唐言功德賢。中天竺人。初學五明諸論。靡不該通。後崇佛法。深入三藏。進學大乘。大乘師試令探取經匣。即得華嚴。師喜之。令其講說。元嘉十二年至廣州。刺史車朗奏聞太祖。遣使迎接。南譙王義宣等。並師事之。集義學沙門七百餘眾。譙王欲請講華嚴經。以華言未通。有懷愧歎。即朝夕禮懺。虔請觀音以求冥應。遂夢有人執劒。持一人首。來至其前曰。何憂。於是具陳上事。即刎卻陀首。更置新頭。語令迴轉。得無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覺。備悟華言。遂講華嚴至十數遍。

人天共遵

魏勒那摩提。此言寶意。中天竺人。博文贍學。通誦一億偈經。尤明禪性。以正始初。至洛陽。譯十地等論二十四卷。意神理標峻。慧悟絕倫。領受華音。妙窮清切。帝每令講華嚴經。精義頴發。嘗處高座。忽有持笏執名者。形如大官。云天帝令來請法師講華嚴。法事所資。獨不能逮。都講焚香。維那梵唄。咸亦須之。講席眾僧。悉皆同見。意熈怡微笑。告眾辭訣。奄然卒於法座。都講等僧。亦同時入滅(傳云。當知華嚴秘藏。天上人間。無不宗重)。

洪水斷流

杜順和尚。俗姓杜氏。諱法順。京兆杜陵人也。操行高潔。學無常師。以華嚴為業。嘗居山。將欲種葵。地多蟲蟻。乃巡疆定封。蟲便外徙。盡力耕墾。一無所損。三原縣人。自生聾啞。順乃召之與語。應言便愈。因詣南山屬橫渠汎溢。止之斷流。徐步而過。將終之日。普會有緣。聲色不渝。言終而逝。葬樊川北原。今全身塔在長安南華嚴寺。事蹟頗多。別傳云是文殊化身也。

(師童子時。常於宅後塚上。為眾說法。聞者皆悟大乘。至今說法塚見在。又於終南山集華嚴所詮之義。作法界觀文。既已成就。聚火焚燒。契合聖心。一字無損。時感海會菩薩。現身讚歎。同申供養)。

神光入宇

唐法藏和尚。字賢首。俗姓康氏。康居國人。初賢首母夢異光而孕。及生而慕無上。後遇儼法師於雲華寺講華嚴。賢首至中夜。忽見神光來燭庭宇。賢首歎曰。當有異人發弘大教。及明。乃遇儼和尚。自是伏膺。深入無盡。又於雲花寺開講。有光明現從口出。須臾成葢。眾所知見。

偈功破獄(覺林菩薩全章偈文見後)

纂靈記云。文明元年。京兆人。姓王。名明幹。本無戒行。曾不修善。因患致死。被二人引至地獄。地獄門前。見一僧。云是地藏菩薩。乃教王氏誦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此晉經偈)。菩薩授經已。謂之曰。誦得此偈。得排地獄苦。其人誦已。遂入見王。王問此人有何功德。答云。惟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說。王遂放免。當誦偈時。聲所至處。受苦之人。皆得解脫。王氏後三日方蘇。憶持此偈。向諸道俗說之。參驗偈文。方知是華嚴經。夜摩天宮無量菩薩雲集所說。即覺林菩薩偈也。今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大意是同。意明地獄心造。了心造佛。地獄自空耳。既一偈之功。能破地獄。何況一卷一品一部之玄微。願思此言。勉共傳誦。

盥水拯生

僧伽彌多羅。師子國第三果人也。麟德年初。來儀震旦。高宗大帝。甚加尊重。處於禁中。歲餘供養。多羅請尋聖跡。遂往清涼山。敬禮文殊。因出至西太原寺。時屬諸僧轉華嚴經。乃問曰。此是何經。答是華嚴。多羅肅然改容曰。不知此處亦有是經耶。合掌歡喜。讚歎久之曰。此大方廣功德難思。西國相傳。有人讀此經。以水盥掌。所霑蟲蟻。而捨命者皆得生天。何況受持讀誦。觀察思惟者歟。

十明續集感通

上諸感應。具演義鈔。其餘英師感應傳。及會玄記等。節錄於後。以廣感通。

景雲成葢(見疏鈔緣起行蹟)

唐清涼國師。諱澄觀。字大休。會稽人。姓夏侯氏。生於玄宗開元戊寅。身長九尺四寸。垂手過膝。口四十齒。目光夜發。晝乃不瞬。至建中四年。下筆著疏。先求瑞應。一夕夢金容山峙。光相瑩然。既覺。知是光明徧照之徵。自是落筆無停思。歷四年而文成。又夢化身為龍。矯首南臺。尾蟠北臺。宛轉凌虗。須臾變百千數。蜿蜒青冥。分散四方而去。識者以為流通之象。初為眾講。感景雲凝空。盤旋成葢。疏鈔之外。復撰手鏡一百卷。華嚴綱要三卷。正要一卷。法界觀玄鏡一卷。鏡燈說文一卷。三聖圓融觀一卷。七處九會華藏世界圖心鏡說文十卷。敕有司鑄印。遷國師號清涼。開成三年三月六日示寂。生歷九朝。為七帝門師。春秋一百有一。僧臘八十有八。全身塔終南山。未幾。有梵僧至闕。表稱於葱嶺見二使者。凌空而過。以呪止而問之。答曰。北印度文殊堂神也。東取華嚴菩薩大牙歸國供養。有旨啟塔。果失一牙。惟三十九存焉。遂闍維。舍利光明瑩潤。舌如紅蓮色。仍諡號清涼國師妙覺之塔。

口光代燭(見長者華嚴論事跡)

唐李長者。諱通玄。初至太原。寓高山奴家。每旦惟食棗十顆。柏葉餅一枚。後捨去。路逢一虎。當途馴伏。如有所待。長者語言。吾將著論。釋華嚴經。汝當為吾擇一棲止。虎負長者囊鉢。行三十餘里。至一土龕。便自蹲住。長者入龕。龕素無水。是夕風雷拔一老松。松下出泉。清洌甘美。時人號為長者泉。長者著論之夕。心窮玄奧。口出白光。照耀龕中。以代燈燭。居山之後。忽有二女子悉以白巾幪首。姓氏居處。一無所言。常為長者汲水焚香。供給紙筆。卯辰之際。輒具淨饌。甘珍畢備。置長者前。齋罷徹器。莫知所止。歷於五祀。曾不闕時。及其著論將終。遂爾絕跡。謹按華嚴舊傳。東晉三藏佛度跋陀羅。於江都謝司空寺譯經。有二青衣童子。忽自庭沼而出。承事梵僧。爇香添瓶。不離座右。每欲將夕。還潛沼中。日日皆然。率為常事。及譯畢寫淨。沈默無迹。長者感通。事符曩昔。

異僧授旨

唐法空。隋末雁門郎將也。棄家詣清涼深谷。常誦華嚴惟心作佛之偈。後遇異僧。授以般若玄旨。豁爾心空。臨終坐逝。

山神聽經

曹城慧靈丘李氏子。其親禱於五臺山而生。既長辭親。詣五臺真容院。從法順和尚披鬀。常誦華嚴於李牛谷。草木為食。每誦經時。有五七儒服者坐聽。數持異花鮮果以獻。師怪而問之。答曰。某山神也。蒙師法力。無以為報。願充執侍。師不樂。遂捨其處。

金城輝映

金蘇陀室利。中印度那蘭陀寺僧。誦持華嚴。年八十五。航海來禮五臺。每一臺頂。誦華嚴十部。禪寂七日。定中見金城紺殿。寶蓮香水。珠網交輝。諸天童子遊戲其中。後於靈鷲峰化去。得舍利八合。璀爛如珠。

龍光五彩

元華嚴菩薩。諱正順。尉州高氏子。從五臺壽寧用公祝髮。結廬深樹。惟閱華嚴。數盈千部。每入華藏觀。三五日方起。世號華嚴菩薩。將示寂。門人乞偈。師曰。歷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虗空一切是非莫顧。言訖而逝。是日靈几上現龍五彩。飛光燭於庭宇(已上四章。見雲棲華嚴感應略記)。

誦經得戒

總章元年。西域有三藏梵僧。來至京洛。高宗師事。道俗歸敬。賢首法師。時為童子。頂禮三藏。請受菩薩戒。時眾白三藏言。此童子誦得華嚴大經。兼解其義。三藏驚歎曰。華嚴一乘是諸佛秘藏。難可遭遇。況通其義。若有人誦得華嚴淨行一品。其人已得菩薩淨戒具足。不復更受菩薩戒(棱嚴云。設有眾生憶持此呪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此神呪力也。誦淨行一品。已得淨戒。此華嚴法力也。若人已受菩薩大戒。讀誦此經全部。定生佛家為佛真子。決無疑矣)。

宋圓淨法師。諱省常。錢塘人。湻化中住錫昭慶。慕廬山之風。結社西湖。以華嚴淨行品乃成聖之宗要。刺血書之。易蓮社為淨行。預會者皆稱淨行弟子。王文正公旦為之首。翰林蘇易簡作淨行品序。至謂予當布髮以承其足。剜身以請其法。猶尚不辭。豈陋文淺學而有惜哉。一時公卿伯牧。百二十人。比丘千人。其成化也若此。為蓮社七祖云。

捨小信大

聖歷年中。于闐三藏實叉難陀云。龜茲國中。惟習小乘。不知釋迦分化百億。現種種身雲。示新新境界。不信華嚴大經。有梵僧從天竺。將華嚴梵本至其國中。小乘師等。皆無信受。梵僧遂留經而歸。小乘諸師。迺以經投棄於井。經於井中放光。赫如火聚。其夜諸師覩之。疑謂金寶。至明集議。使人漉之。乃是前所棄華嚴經也。諸師稍為驚異。遂收歸經藏。中龕安置。他日忽見梵本在其藏。內最上隔。諸師念言。此非是我釋迦所說耶。吾見有少異。乃收入藏中龕。何人輒將向此上隔。又以梵本置於下龕。僧眾躬鎖藏門。自掌藏鑰。明日開藏。還見華嚴在其上隔。諸師方悟一乘大教。威靈如此。慚悔追責。遂生信慕。華嚴一經。盛行諸國(會玄記中亦載此事。大同小異)。

口光如晝

儀鳳年中。西域有二梵僧。至五臺山。賷花執爐。肘膝行步。向山頂禮文殊大聖。遇一尼師。在巖石閒。松下繩牀。端然獨坐。口誦華嚴。時景方暮。尼謂梵僧曰。尼不合與大僧同宿。大德且去。明日更來。僧曰。深山路遙。無所投寄。願不見遣。尼曰。若不去某不可住。當入深山。僧徘徊慚懼。莫知所之。尼曰。但下前谷。彼有禪窟。僧依而住。往尋果見禪窟。相去可五里餘。二僧一心合掌。手捧香爐。面北遙禮。傾心聽經。聆聆於耳。初啟經題。稱如是我聞。乃遙見其尼。身處繩牀。面南而坐。口中放光。赫如金色。皎在前峰。誦經兩帙已上。其光盛於谷南。可方圓十里。與晝無異。經至四帙。其光稍稍却收。至六帙都畢(一帙十卷。六帙即六十卷。乃晉經全部也)。其光並入尼口。 華嚴菩薩住處品云。震旦國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凉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其山在代州南。忻州東北。名五臺山。首棱嚴三昧經云。文殊是過去平等世界龍種上尊王佛。又央掘魔羅經云。文殊是東方歡喜世界摩尼寶積佛。彼神尼之境界。必文殊之分化以示梵僧也。

信受大經

貞觀年中孫思邈。服流珠丹雲母粉。年一百五十歲。顏如處子。至長安。說齊魏閒事。有如目覩。書寫此經七百五十部。其時太宗。欲讀佛經。問邈何經為大。邈曰華嚴經。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譯大般若六百卷。何不為大。而六十卷華嚴經獨得大乎。邈答曰。華嚴法界。具一切門。於一門中。可演出大千經卷。般若經乃是華嚴中一門耳。太宗方悟。乃受持華嚴。

(張無盡居士護法論中。亦載孫思邈寫華嚴經事 已上四條見英師感應傳)竹窗二筆云。或問經無與華嚴等者。何謂也。曰。昔玄奘法師。譯般若六百卷成以進御。帝云般若如是浩瀚。何不居華嚴之先。法師謂華嚴具無量門。般若雖多。乃華嚴無量門中之一門也。有僧作數格供經。華嚴經供於最上。一日取誦訖。納之中格明晨經忽在上。僧大驚異。葢經之威神所致。亦持經之精誠所感也。且三藏聖教。獨華嚴如天王。專制宇內。諸侯公卿大夫百執事。以至兆民。皆其所統馭也。夫孰與之等也。

口光益物

續高僧傳云。魏武陵王東下。令弟規守益州。魏遣將軍尉遲逈來伐蜀。規既降欵。城內大有名僧。皆被拘禁。至夜忽有光明。逈遣人尋光。乃見諸僧並睡。惟僧法建。端坐誦經。光從口出。逈聞。自到建所。頂禮坐聽。至旦始休。逈問法師昨夜所誦何經。答曰。華嚴經。逈曰。法師誦得幾許。答曰。貧道發心。欲誦一藏情多懈怠。今始得千卷。逈驚疑不信。將欲試之。曰屈誦一徧。應不勞損耶。建答曰。讀誦經典。沙門常事。豈憚勞苦。乃設高座。令諸僧眾。並執本遂聽建登座誦經。七日七夜。數乃滿足。逈起謝曰。弟子兵將。不得久停。請從此辭。諸僧因並釋放。逈既出。歎息曰。自如來滅後。阿難是為總持。豈能過此。蜀中乃有此人。所以常保安樂。奇哉。

書論病痊

眉州中巖華嚴祖覺禪師。幼聰慧。過目成誦。著書排釋氏。惡境忽現。悔過出家。依慧目能禪師。未幾疽發膝上。五年醫莫愈。因書華嚴合論畢。夜感異夢。旦即捨杖步趨。一日誦至現相品曰。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虗空。諸佛於中住。無住亦無去。處處皆見佛。遂悟華嚴宗旨。洎登僧籍。府帥請講於千部堂詞旨宏放。眾皆歎服(見五燈會元)。

開函光照

唐定州中山修德禪師。不知氏族。苦節成性。守道山林。專以華嚴為業。於永徽四年。發心抄寫。故別為淨院。植楮樹。凡歷三年。灌以香水。潔淨造紙。復別築淨臺。於上起屋。召善書人溈州王恭。別院齋戒。洗浴淨衣。焚香布花。懸諸幡葢。禮經懺悔。方昇座焉。下筆含香。舉筆吐氣。每日恒然。然禪師猶日入淨室運想。每寫一卷。施縑十疋。一部皆然。而竭盡志誠。恭皆不受纔寫經畢。設齋慶之。大眾集已。德於眾前。燒香散花。發弘誓願。纔開經藏。放大光明。周七十餘里。照定州城。城中士女。普皆同見。山中齋眾。投身宛轉。悲哽懺悔。無不信仰。

天華供養(德圓。前列書寫章。見事蹟希有。故重出之。令人欣慕。愈生信仰也)

僧德圓。不知氏族。天水人也。常以華嚴為業。讀誦受持。妙統宗極。遂修一淨園。植諸穀楮。并種以香草。襍以鮮花。每一入園。必加洗濯。身著淨衣。溉以香水。楮生三載。香氣氛馥。別造淨室。香泥塗地。結壇淨器。浴具新衣。匠人齋戒。易服出入。必盥潄熏香。剝楮取皮。浸以沈水。護淨造紙。畢歲方成(上別建淨室為造紙人。下更造新室為寫經者)。別築淨基。更造新室。乃至柱梁椽瓦。並濯以香湯。每事嚴潔。堂中別施方柏牙座。用布香華。上懸寶葢。垂諸玲珮。襍以流蘇。白檀紫沈為以經案。并充筆管。書生日受齋戒。香湯三浴。華冠淨服。狀類天人。將入經室。必夾路焚香。唄先引之。圓亦形服嚴淨。執爐恭導。散花供養。方乃書寫。圓胡跪運想。注目傾心。纔寫數行。每字皆放光明。照於一院。舉眾同見。莫不悲感。久之方歇。復有神人執戟。現形警衛。圓與書生同見。餘人則不覩焉。又有青衣梵童。無何而至。手執天花。忽申供養。前後靈感。襍沓相仍。迄經二載。書寫方畢。盛以香函。置諸寶帳。安彼淨堂。每申頂謁。後因轉讀。函發異光。至於嚴潔。敬絕今古。此經遞授。於今五代。有清淨轉讀者。時亦靈應昭然。其經今在西太原賢首法師處。守護供養。

菩薩授經

唐永隆年。中郭神亮。雍州長安縣人。梵行清淨。因忽暴終。諸天引至兜率天宮。敬禮彌勒。有一菩薩謂亮曰。何不受持華嚴。對曰。為無人講。菩薩曰。有人現講。何以言無。亮後蘇。具向薄塵法師敘其事。以此而詳賢首之弘轉法輪。亞跡參聖徵矣(已上三條見會玄記)。

十地品離垢地菩薩章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當起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正直心。柔輭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襍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二離垢地。佛子。菩薩住離垢地。性自遠離一切殺生。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性不偷盜。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性不邪婬。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於非道。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性不兩舌。菩薩於諸眾生無離閒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閒。不樂離閒。不作離閒語。不說離閒語。若實若不實。性不惡口。所謂毒害語。麤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是等語。皆悉捨離常。作潤澤語。柔輭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踊悅語。性不綺語。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恒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性不貪欲。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性離瞋恚。菩薩於。一切眾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捨瞋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祐益。又離邪見。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無誑無謟。於佛法僧起決定信。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護持十善業道。常無閒斷。復作是念。一切眾生墮惡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業。是故我當自修正行。亦勸於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無有是處。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受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修習。心狹劣故。怖三畏故。闕大悲故。從他聲聞而解了故。成聲聞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捨眾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如是方便。菩薩當學。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於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謟曲。佛子。十不善業道。能生此等無量無邊眾大苦聚。是故菩薩作如是念。我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為法園苑。愛樂安住。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能音耐。堪耐也)。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雲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神力。徧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虗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彼心恒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閒。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閒。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自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前云。既一偈之功能破地獄。何況此全章偈耶。願思此言。勉共傳誦)。

同类推荐
  • 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

    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着年谱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着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燥门

    燥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胎息秘要歌诀

    胎息秘要歌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藏深罪欲

    藏深罪欲

    女孩红着眼眶,强忍着泪水手里拿着一张纸,可以清晰的看到是医院的鉴定书。“我.”刚想伸到男孩面前,却怎么也抬不起手,男孩背对着女孩,丝毫没有感觉到身后的人在哭泣,“什么也不要说了,我知道,你不爱我如果想离开那就走吧。”男孩说道,“对....不起。。”女孩抽噎了下,男孩才意识到女孩哭了,立刻转过身来看着她,女孩的泪水像针一样刺着男孩的心,心痛又能怎样,她不是他的,他看到她手里的医院鉴定,女孩意识到他在看着她手里的纸,把手缩到后面,“那是什么?能给我看看吗?”男孩凝视着她已经哭花了妆的脸,女孩抹了把眼泪,硬咽的说“怎么办我.我怀孕了。”男孩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 明末昏君

    明末昏君

    原本在即位十七年后才死去的崇祯皇帝,突然间在崇祯十四年就死去,由太子朱慈琅即位,刚好一个现代的倒霉蛋穿越到朱慈琅的身上,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明能否在他手中中兴起来呢?或者从此明室败亡下去呢?主角要说的话:打造出一名罕世昏君。让你进入一个梦幻的昏君旅程,唱响昏君万岁之曲。求推荐票。收藏票
  • 爆宠娇妻:废材大小姐

    爆宠娇妻:废材大小姐

    【爽+宠,男女1对1身心干净】穿越前,她是人人惧怕的Queen,有着自己的习惯与脾气。穿越后,她却顿时崩溃。穿越前自己可以叱咤风云可穿越后却是任人宰割。亲爹口里的废材,大姐口里的丑女,世人口里的花痴。但风水轮流转,一个可以把亲爹口里说的天才打败的人可算是废材?一个能把天下第一美女子的称号抢过来可算是丑女?一个将俊美的人神共愤的男子当做空气可算是花痴?既来之便安之,她斗亲爹虐渣男斗大姐,次次生命危险之时,总会有个他伴她身旁。——如果命运会再来一次我还是会现在一样不会改变。
  • 孤寂星空

    孤寂星空

    在奇幻的世界里。存在着一群神族、战神族、仙族、妖族、人族。“人族仙族神族。”仗着自己的力量,到处抓取妖族的人来炼制仙丹,妖族本是善良的。主人公一个妖族的大臣的儿子,父亲却遭奸细所害。主人公发誓一定要杀掉那个奸臣,后主人公被神秘人从奸臣手中所救,修炼获得神秘人的神秘力量。复仇之路就此展开。
  • 萌神恋爱秘籍

    萌神恋爱秘籍

    我是木小沫,坐上神界通车~莫名其妙的成了仙界的小凡人~哼,不怕你们嘲笑我,欺负我,以后我拽给你们看。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有男神看上我,万万没想到,我不完全是凡人?FUCK,我一定成为一代女神~当然,青春如我!
  • 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本书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从致力于教育创新到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分为“教育创新篇”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篇”。“教育创新篇”,集成了浙江万里学院十年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之精华,是本书的核心和主体。“以能力为核心,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提出的“面向社会,一核心、双符合、三体系、四途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树立了范本。
  • 棋诀

    棋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兄弟战争之雏田的阳光

    兄弟战争之雏田的阳光

    “日向”就是“向着太阳”的意思。“雏田”是个双关语,在日语中的意思可译作“充满阳光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充满阳光的名字之下,日向雏田一定是一个快乐,美丽,幸福的女孩。心疼雏田,觉得鸣人不值得这样一个可爱温柔害羞的姑娘暗恋,虽然因为鸣人雏田才变得坚强永不放弃,但是鸣人前有喜欢的小樱后有好基/友佐助,搞不懂鸣人到底是不是退而其次才娶的雏田…如果雏田穿越到兄弟战争的世界,会不会找到爱她的那个太阳~
  • 异世震天

    异世震天

    当热血燃烧暗夜,当命运冲破枷锁,谁是主宰,谁可震天,谁能耸立天地之巅!这是一本写给VIP读者的书(订阅率九成以上)!这是一本写给男人的书(收藏九成以上)!这是一个无耻的简介(YY无罪)!
  • 哥哥不要太坏

    哥哥不要太坏

    就是一个小白逐步被吃的小白故事啦~~关键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