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92300000003

第3章 录文

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此二句,是盂氏指出,千圣学诀。吾人用功,不在远求,只在此处寻头脑便得。若不能向心上做功夫,徒在事物上寻讨,气魄上支撑,才识上用事,到底存心,曰求放心,存即所以不放也。

归到心内,非是要人遗却世务。存心功夫正在世务内做出,遗却世务,并是异学,不惟无可信,人且当群起而攻之。吾人为学,焉肯类是?所谓归到心上者,乃是以心为主。事事物物,行行止止,无不长存此心。譬之串子穿钱一条索,俱在手中,故曰一以贯之也。自圣学不讲,大道不明,人都即事作心,其下焉者无论,即上焉者,亦拘于格套,往往做一、二好事警行,便以为尽进。不知好事善行,固是圣功,然其所以好,所以善处,俱归自心,反复揣度,看他从何处起,从何处出,便知本心所在。

昔象山先生与杨慈湖论本心,慈湖不识。一日,因慈湖断扇讼,因谓之曰:“适见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即敬仲本心。”慈湖言下大悟。

可见为学不识本心,终非善学。所谓行不着,习不察,其弊若此。

故吾人今日为学。先要体认此心,认得明白,然后可以下手。今人无不自言有心,其实不知心在何外,他只将憧憧往来当做心。殊不知此皆一切纷扰,一切缘感,一切意念。若教他除去此等,别认出一个真心来,他便莫知所措。

天天下有一名必有一实,今既名为心,自有所以为心者在。何得以纷扰缘感意念竟当做心。会须体验寻讨识出心来,方许有进步。天下万物皆有形有迹,唯心不可以形迹来。无声不嗅,空空荡荡,向何处寻觅下手?会须悟出原故,养出端倪,方见人世间有如此大事。

凡平日发谋出虑,无不是心,然皆是心之运用,不是真体。直是—点灵明,乃为真心。这点灵明,寂而长照,照而长寂,不落色相,不落声尘。何处认他?言语文字用不着,拟议思维亦用不着,惟宜默自会悟,自有见时。

其法,初于无事时,正襟危坐,不偏不倚,将两目向里视定,一意不走。自觉心中灵灵醒醒,上头全无一物,却又似长有谓透切了当,亦可作千古人手要诀,勿得误过。

静坐时,将神内敛,将目内视,中间必是纷纭起伏,意念不停,此却何以扫除?然亦不必管他。盖这些意念都是平时伪妄,如何便能一时扫除,才去一念,又生一念,东灭西生,何时能已。只要见个真心,真心见时,群妄自息。譬如真主人在堂,豪奴悍婢,岂敢妄肆奸欺。果若有志求心,岂真无可见心哉。

静坐时,窥定此处,须要看前一念过去,后一念未来,这个过去未来之间,是名无念,却向此一眼认定,再莫放他,便是真心所在。求即求此,养即养此,学问即学问此。

前念已过,后念未生,此处不睹不闻,无声不嗅,便是心,便是性便是命,便是天。所谓孔颜乐处,千古不传之邈绪也。但不可错认。盖静坐中,不以空然荡然者为是,而以灵灵醒醒知此空然荡然者为是。故昔人有以不睹不闻为本体,戒慎恐惧为功夫。阳明谓亦可以戒慎恐惧为本体,不睹不闻为功夫。微哉斯言,亦可以识圣学之要矣。

初存此心最难,十分着意方可。才一懈,便已驰去,故曰损则存,舍则亡。吾人识此,须发一大狠,照破前后,将这个念头提定,时刻莫忘。先儒所谓如龙养珠,如鸡伏卵,如领婴儿入市,一步一顾;又谓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他,一耳听着他,仅可谓善于形容。学者果克如此行持,即透露时,不论资禀好丑也。初入功夫,虽是竭力慎守,就是易起易灭,此最要能接续为主。但一念来复,便用意提存一番,咬定牙,立定脚跟,不使丝毫放失。心心相次,念念相续,时时振奋,刻刻保守,方有进益。操存之初,能静不能动,此须用演习法,其法先坐定,内顾其心,将此点灵时提定,然后立起身来走走,亦只如时提定,将目游望四处,或看物类,亦只如是提定。习听亦然,总是耳目肢体照常运用,而心中只不少放。演习数日,乃知视听无碍于存心,而存心实有功于视听。然又苦不能思虑,才思虑,心又驰去。此亦须用演习法。其法或用文章一篇置前,先将心提定,后看文章。始之以神方内敛,看物必格格难入,且勿管他,只将此心提定,反复看,大要宁可文章混混,断不可一念不存。如此数日,自然渐熟。初能少看,渐能多看。初能仿佛大意,渐能深得义旨。纵心思迭用,而灵明不昏,此炼心思运用之法。功夫既久,心悟渐开,须于独坐时验之。其时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外不见物,内不见我。空空旷旷,昭昭融融,是何光景,是何境地,乃是性体,乃是心斋坐忘时候。

这个光景固妙,然又不是一向贫着。若贪着,又是认光景为真体,名为喜静厌动,依旧不是。须知静中无天无地无我无人光景不生,只重一面灵明处。果于心灵中能长醒长照,无事时非寂,有事时非感,寂感一如,动静无二,是为得之。心兼动静,亦合内外。孟子集义两字,实万世成己成物之宗也。吾人果克勿忘勿助,以集其义,以养其气,则不动心之道在是。心存既久,未免拘向里。不知向里一着功夫原是退藏于密一义。若泥定以为有在,又拘于狭小,不见性天广大。识得性天广大,方见道体全量。故象山云:“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何等广大,何等久远。须要见出,方知吾人一点灵明,自有位天地,育万物气象,且以知吾人不是如此渺小的人。凡人泥于眼前,不识天高地厚,岂知天地万物是个我。古人云:“道通天地有形外。”又云:“万物静观皆自得。何等胸襟!何等眼界!然要非强为大言,道体实是如此,急宜着眼。

要识心量之大,先看天地之大。从吾身起,上至天顶,下至地底,东至日出,西至日入,南北亦然。这是天地以内,日月星辰所经之地,犹有穷尽,有方体,尤是有外,其日月星辰之外,似不可知,却有可会。只须从一理推去,推到无穷尽去,无方体地位,然后其大无外之言可见。今人闻吾此语,未免诧异。然不知此理会,则太虚无穷之理,终不可见,而语大莫载之说隐矣。中庸言大曰莫载,言久曰无疆,其语自是横天极地,亘古亘今,后人眼孔小,心置窄,不复知有久大之学。岂知天地自大,古今自久,吾心与宇宙自无穷,宁有加损,将患其弗之思耳。天之生人,与人以百年之身,即与人以古今不息之心。徒为身计者,不得保全此心,百年终归于尽。能为心计者,未常或遗其身,而万古长神于大地之间。故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大人者,存其心之谓也。吾人心存既久,形体渐志,自然通天彻地,不隔不碍,始觉无物非性光景。然此不可拟议。功夫积久,自能明确。邵子云“无我然后万物皆我。”此是至言,亦是真诀。易曰:“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夫生死之说,诚何如哉?夫子答季路曰:“未知生,焉知死。”生果何物?死果何物?吾人在世,惟此一点灵知。若无一点灵知,何异于木石。昔人所谓有气的死人也。由此看来,人之生,亏此一点灵知。有之则观天地察万物,塞上下,亘古今。无之则虽肝胆毛发,骨肉爪指亦不自有。然则心之系于人为何如哉。由此看来,人之生由心生也;人之死,心先死也。惟夫灵去于身,而形乃死。圣贤养得此心常灵,不摇不动,则身虽死,而其所以为生者不死。故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吾人欲识此着,亦有悟入之方。孔子言:“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又曰:“有杀身以成仁。”夫曰颠沛,曰杀身,则或死于刀锯,或死于水火,俱末可知。试设身思之,假若值此境地,何以成仁,何以必于是。其法须将此心持定不动,将此境—一剥落去,再将心四顾,然后只吾身虽颠沛以死,而吾之为吾自若然。后上视天仍如故也,下视地仍如故也,远观万物仍如故也。所少者,吾耳目手足身体发肤耳。然虽无目,吾之视如故;虽无耳,吾之听如故;虽无手足、身体等件,而吾之心思运用如故。故曰:“成仁”。仁者,人也,谓真人也。识透此妙,则知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之义矣!圣贤生则经纶天地,没则流行太虚,故曰知鬼神之情状。邵子谓:“一念不起,鬼神不知。”盖鬼神无形无声,惟此一点灵知。吾人与鬼神同处,亦只此一点灵知。吾人若无此身,则亦鬼神耳。故鬼神之妙,全在能与人感通。起一念,动一意,无弗知之。惟不起处,则无可知耳,君子不能藏密至此,终属肤浅。学苟能于一念不起处用功,是谓先天之学。达之可以平治天下,穷之可以独善其身。生则以人道经世,死则可万劫长灵。昔吾亡友惺夫张子谓“通昼夜,达生死;历混饨,惟此一心也。”不肖所述此等,皆是圣贤真实学问,非有过高语,虽不能至,心窃向往之。

吾人此身在天地间,原至微末。若小体是从,营营一生,何异犬马。若非有此着学问,岂不辜负一生。故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是故历代圣贤,无不兢兢业业。大禹惜寸阴,文王勤日昃,良有以耳;《易》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吾人出世一番,去圣贤久远。若不能自创自艾,到底论没,悔无及矣。

此理论其究竟,大不可名,而其入端,不过易简存心焉尽之矣。所谓存心,则吾前数法备矣。至于修身齐家,人伦日用之道,只要内不昧己,外不欺人,随时处中,自有妙用。

上十余则,皆不肖管见。虽言不次序,要皆修身之道,治心之方,而可为入资之资者也。武若来客六合,忘其公子贵戚之尊,而下顾荒室陋巷之士,相与握手谈心,欣然道义相许。袁子诚学问中人哉,窃愧吾辈生长蒿莱,貌微论谫,而袁子文章学业,燕冀人豪,何足当其顾盼,虽然道同则相为谋,敢为袁子一终筹之。人生天地间,计盖不可少也,孔子三计,古今传之,然而犹未也。不肖以为有一世之计焉,有万世之计焉。曷言乎一世之计也,工文艺,炼才识,谋身世。自愚贱小人,以逮宰官将相,虽所事不同,而要以求得乎此生之安,然其事及身而止,身后虽遥,不我有也,故曰一世之计。曷言乎万世计也?勤修道德,锻炼性情,寻究天人,以殷殷焉求得乎所性之理,所谓天爵良贵,性在乎是,大行穷居,不加不损,尧舜之道,至今而存,谓非万世之计哉!而况朝闻夕可,夭寿不二,自兹而往,有非万世所可得而穷者。呜呼大矣!吾人去古虽遥,而良知在人,万载有如一日,大丈夫何不可自我作古也。

袁子北方名士,而天质美茂,璞玉浑金,一见知为经世重器,岂肯以圣贤率为第二义乎战。不肖仰瞻道范,不禁神驰,惟恐其任道不专,聊复谆嘱,非袁子之果有待于言,还别之情殷,相知之意,密,而属望之人多也。世忱再顿首识。

同类推荐
  • 悬笥琐探

    悬笥琐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汉丛谈

    江汉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WAR IN THE AIR

    THE WAR IN THE 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大道天玄

    大道天玄

    废柴少年偶遇神秘师傅,命运辗转,入神盟,战邪魔。
  • 染血一生:许你一世

    染血一生:许你一世

    “北辰哥哥,我想嫁人。”轩辕北辰一愣,笑着问“谁啊,你想嫁给那家人?”顾妖娆红着脸指着隔壁的陈府府。轩辕北辰笑着说“好,等明天,北辰哥哥就去他家看看。”第二天,满城皆知,陈府因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让江湖上的人灭了满门。“北辰哥哥,我想要男宠。”轩辕北辰,笑问“你想要谁,北辰哥哥给你带回来。”顾妖娆扭捏的说“我想要青楼里的那些小倌,他们可好看了。”第二天,京城里所有青楼里的小倌都被人阉了。“北辰哥哥..轩辕北辰打断道“妖娆要嫁人的话,嫁给北辰哥哥好了,别人都灭满门了,要男宠的话,就要北辰哥哥好了,那些小倌都变太监了,你还想要吗?顾妖娆点点头,觉得好像有些道理“好啊。”从此顾妖娆走上了不归路
  • 江湖董事长

    江湖董事长

    俊杰大学毕业后,由于金融危机,找不到工作,因机缘巧合进入一家高利贷公司,从一名最低级别的小混混开始,在体验古惑仔的酸甜苦辣的同时,他用尽办法,逐将这涉黑帮会转变成堂堂正正的公司。见证本书的主角俊杰的奋斗历史,他的红颜血泪,江湖搏命,快意恩仇。一部让人热血沸腾不止的青春战斗宏文。
  • 情深几许付凉薄

    情深几许付凉薄

    叶小鱼的弟弟重病住院,她四处筹钱,心力交瘁,可是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被母亲卖掉,而且还是卖给她最对不住的初恋男友苏耀庭。苏耀庭说:“你是我买来的女人,你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取悦我!”为了活命,她委身于他,身心都经受着摧残和折磨。她的生活陷入一片黑暗,人生从此走向绝望。他恨她之切,是因为爱她至深。只是这份爱掺杂了太多的阴谋和误会,一旦真相揭开,他想挽留她,可她的心已经不愿意再为他停留。两个人,难道注定就这样擦肩而过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颓废乐园

    颓废乐园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缘至于人心难测!如果是你!你的选择会是怎样的?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双生手机

    双生手机

    她的出生是一场事故,我的出生是一场意外。校园暴力永远是一场避不了的悲剧。在角落里,在监控拍不了的误区里,一群女孩以多欺少的不公平的在凌辱、羞辱这个女孩。女孩遍体鳞伤,她以弱小的求饶以求她们的离开。可这群不成熟的未成年却把欺凌当作乐趣、要把这种幼稚行为最大化,迟迟不肯的放手。她们抢过她的手机,拳打脚踢,还沾沾自喜的录着视屏、待一番过瘾后才罢休的散去,此时的少女不停地呼喊着救命,却唤来更多人的冷嘲热讽。她不停地反复一句话“求求你,替你报个警,”可路人还是情愿做事后的吐槽者般的走光了,只留下绝望和绝望。
  • 伍帝

    伍帝

    我命如草芥任脏乱腥臭化身厕简半痴半颠我命如草芥何时归山林化身茱萸插满坟头
  • 奇葩穿越之毒男逆袭记

    奇葩穿越之毒男逆袭记

    小丫鬟花容失色,一脸惊慌的闯进房间,冲着软榻上衣襟半敞的慵懒男子道:“殿下殿下不好啦,太子妃又偷看你小老婆洗澡了!”江淼抬头看了眼气喘吁吁的小丫鬟,慢悠悠吐了口中的石榴籽,面不改色道:“大惊小怪,以后这种小事就不要来打扰你家太子爷我了。”“可可是…这样不好吧。”小丫鬟双手为难地绞在一起,欲言又止。“没什么不好的,本宫的就是太子妃的,嘿嘿。不过…”江淼冲小丫鬟勾勾手指头,不怀好意道,“等哪天‘她’看上男人了,记得第一时间来告诉我,啊哈哈哈哈……”对于一个资深种马来说,喜欢女人再正常不过了,要是哪天改变口味了,才觉得稀奇的紧呢
  • 农民工闯关东

    农民工闯关东

    一个苦逼的农民工因祖上积德,今世积善,在意外身亡后,获得灵魂摆渡机会,幸运的避开了喝孟婆汤,过奈何桥的宿命。且看一位平凡的农民工如何在异界中生存!哈哈,农民工也可以任性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