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6000000005

第5章

取下第四十一

大夫曰:不轨之民,困桡公利,而欲擅山泽。从文学、贤良之意,则利归于下,而县官无可为者。上之所行则非之,上之所言则讥之,专欲损上徇下,亏主而适臣,尚安得上下之义,君臣之礼?而何颂声能作也?

贤良曰:古者,上取有量,自养有度,乐岁不盗,年饥则肆,用民之力,不过岁三日,籍敛,不过十一。君笃爱,臣尽力,上下交让,天下平。“浚发尔私,”上让下也。“遂及我私”,先公职也。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义而后其君也。”君君臣臣,何为其无礼义乎?及周之末涂,德惠塞而嗜欲众,君奢侈而上求多,民困于下,怠于上公,是以有履亩之税,《硕鼠》之诗作也。卫灵公当隆冬兴众穿池,海春谏曰:“天寒,百姓冻馁,愿公之罢役也。”公曰:“天寒哉?我何不寒哉?”人之言曰:“安者不能恤危,饱者不能食饥。”故余梁肉者难为言隐约,处佚乐者难为言勤苦。夫高堂邃宇、广厦洞房者,不知专屋狭庐、上漏下湿者之囗也。系马百驷、货财充内、储陈纳新者,不知有旦无暮、称贷者之急也。广第唐园、良田连比者,不知无运踵之业、窜头宅者之役也。原马被山、牛羊满谷者,不知无孤豚瘠犊者之窭也。高枕谈卧、无叫号者,不知忧私责与吏正戚者之愁也。被纨蹑韦,搏梁啮肥者,不知短褐之寒、糠囗之苦也。从容房闱之间、垂拱持案食者,不知跖耒躬耕者之勤也。乘坚驱良、列骑成行者,不知负担步行者之劳也。

匡床旃席、侍御满侧者,不知负辂挽舩、登高绝流者之难也。衣轻暖、被美裘、处温室、载安车者,不知乘边城、飘胡、代乡清风者之危寒也。妻子好合、子孙保之者,不知老母之憔悴、匹妇之悲恨也。耳听五音、目视弄优者,不知蒙流矢、距敌方外者之死也。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不知木索之急、箠楚之痛者也。坐旃茵之上、安图籍之言,若易然,亦不知步涉者之难也。

昔商鞅之任秦也,刑人若刈菅茅,用师若弹丸;从军者暴骨长城,戍漕者辇车相望,生而往,死而旋,彼独非人子耶?故君子仁以恕,义以度,所好恶与天下共之,所不施不仁者。公刘好货,居者有积,行者有囊。太王好色,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文王作刑,国无怨狱。武王行师,士乐为之死,民乐为之用。若斯,则民何苦而怨,何求而讥?

公卿愀然,寂若无人。于是遂罢议,止词。

奏曰:“贤良、文学不明县官事,猥以盐、铁为不便。请且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

奏,可。

击之第四十二

贤良、文学既拜,咸取列大夫,辞丞相、御史。

大夫曰:前议公事、贤良、文学称引往古,颇乖世务。论者不必相反,期于可行。往者,县官未事胡、越之时,边城四面受敌,北边尤被其苦。先帝绝三方之难,抚从方国,以为蕃蔽,穷报郡国,以讨匈奴。匈奴壤界兽圈,孤弱无与,此固亡之时也。辽远不遂,使得复喘息,休养士马,负绐西域。

西域迫近胡寇,沮心内解,必为巨患。是以主上欲扫除,烦仓廪之费也。终日逐禽,罢而释之,则非计也。盖舜绍绪,禹成功。今欲以军兴击之,何如?

文学曰:异时县官修轻赋,公用饶,人富给。其后保胡、越,通四夷,费用不足。于是兴利害,算车舡,此訾助边,赎罪告缗,与人以患矣。甲士死于军旅,中士罢于转漕,仍之以科适,吏征发极矣。夫劳而息之,极而反本,古之道也,虽舜、禹兴、不能易也。

大夫曰:昔夏后底洪水之灾,百姓孔勤,罢于笼囗,及至其后,咸享其功。先帝之时,郡国颇烦于戎事,然亦宽三陲之役。语曰:“见机不遂者陨功。”一日违敌,累世为患。休劳用供,因弊乘时。帝王之道,圣贤之所不能失也。功业有绪,恶劳而不卒,犹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也。

文学曰:地广而不德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虎兕相据,而蝼蚁得志。两敌相抗,而匹夫乘间。是以圣王见利虑害,见远存近。方今为县官计者,莫若偃兵休士,厚币结和亲,修文德而已。若不恤人之急,不计其难,弊所恃以穷无用之地,亡十获一,非文学之所知也。

结和第四十三

大夫曰: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所聘遗单于者甚厚;然不纪重质厚赂之故改节,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招奋击,以诛厥罪。功勋粲然,著于海内,藏于记府,何命“亡十获一”乎?

夫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贤者离俗,智士权行。君子所虑,众庶疑焉。

故民可与观成,不可与图始。此有司所独见,而文学所不睹。

文学曰:往者,匈奴结和亲,诸夷纳贡,即君臣外内相信,无胡、越之患。当此之时,上求寡而易赡,民安乐而无事。耕田而食,桑麻而衣。家有数年之稸,县官余货财,闾里耆老,咸及其泽。自是之后,退文任武,苦师劳众,以略无用之地。立郡沙石之间、民不能自守,发屯乘城,挽辇而赡之。

愚窃见其亡,不睹其成。

大夫曰:匈奴以虚名市于汉而实不从,数为蛮、貊所绐,不痛之,何故也?高皇帝仗剑定九州,今以九州而不行于匈奴。闾里常民,尚有枭散,况万里之主与小国之匈奴乎?夫以天下之力勤何不摧?以天下之士民何不服?

今有帝名,而威不信于城之外,反赂遗而尚踞敖,此五帝所不忍,三王所毕怒也。

文学曰:汤事夏而卒服之,周事殷而卒灭之。故以大御小者王,以强凌弱者亡。圣人不困其众以兼国,良御不困其马以兼道。故造父之御不失和,圣人之治不倍德。秦摄利衔以御宇内,执修箠以笞八极,骖服以罢,而鞭策愈加,故有倾衔遗箠之变。士民非不众,力勤非不多也,皆内倍外附而莫为用。此高皇帝所以伏剑而取天下也。夫两主好合,内外交通,天下安宁,世世无患,士民何事?三王何怒焉?

大夫曰:伯翳之始封秦,地为七十里,穆公开霸,孝公广业。自卑至上,自小至大。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轩辕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汤、武伐夏、商。诛桀、纣而为王。黄帝以战成功,汤、武以伐成孝。故手足之勤,腹肠之养也。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也。今四夷内侵,不攘,万世必有此长患。先帝兴义兵以诛暴强,东灭朝鲜,西定冉、囗,南擒北越,北挫强胡。

追匈奴以广北州,汤、武之举,蚩尤之兵也。故圣主斥地,非私其利,用兵,非徒奋怒也,所以匡难辟害,以为黎民远虑。

文学曰:秦南禽劲越,北却强胡,竭中国以役四夷,人罢极而主不恤,国内溃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兵破陈涉,地夺诸侯,何嗣之所利?

《诗》云:“雍雍鸣囗,旭日始旦。”登得前利,不念后咎。故吴王知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遂之患。秦知进取之利,而不知鸿门之难。是以知一而不知十也。周谨小而得大,秦欲大而亡小。语曰:“前车覆,后车戒。”“殷监不远,在夏后之世”矣。

诛秦第四十四

大夫曰:秦、楚、燕、齐,周之封国也。三晋之君,齐之田氏,诸侯家臣也。内守其国,外伐不义,地广壤进,故立号万乘,而为诸侯。宗周修礼长文,然国剪弱,不能自存,东摄六国,西畏于秦,身以放迁,宗庙绝祀。

赖先帝大惠,绍兴其后,封嘉颍川,号周子男君。秦既并天下,东绝沛水,并灭朝鲜,南取陆梁,北却胡、狄,西略氐、羌,立帝号,朝四夷。舟车所通,足迹所及,靡不毕至。非服其德,畏其威也。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矣。

文学曰:禹、舜、尧之佐也,汤、文、夏、商之臣也。其所以从八极而朝海内者,非以陆梁之地、兵革之威也。秦、楚、三晋号万乘,不务积德而务相侵,构兵争强而卒俱亡。虽以进壤广地,如食荝之充肠也,欲其安存,何可得也?夫礼让为国者若江、海,流弥久不竭,其本美也。苟为无本,若蒿火暴怒而无继,其亡可立而待,战国是也。周德衰,然后列于诸侯,至今不绝。秦力尽而灭其族,安得朝人也?

大夫曰:中国与边境,犹支体与腹心也。夫肌肤寒于外,腹心疾于内,内外之相劳,非相为赐也?唇亡则齿寒,支体伤而心惨怛。故无手足则支体废,无边境则内国害。昔者,戎狄攻太王于邠,逾岐、梁而与秦界于泾、渭,东至晋之陆浑,侵暴中国。中国疾之。今匈奴蚕食内侵,远者不离其苦。独边境蒙其败。《诗》云:“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不征备,则暴害不息。

故先帝兴义兵以征厥罪,遂破祁连、天山,散其聚党,北略至龙城,大围匈奴,单于失魂,仅以身免,乘奔逐北,斩首捕虏十余万。控弦之民,旃裘之长,莫不沮胆,挫折远遁,遂乃振旅。浑耶率其众以降,置五属国以距胡,则长城之内,河、山之外,罕被寇灾。于是下诏令,减戍漕,宽徭役。初虽劳苦,卒获其庆。

文学曰:周累世积德,天下莫不愿以为君,故不劳而王,恩施由近而远,而蛮、貊自至。秦任战胜以并天下,小海内而贪胡、越之地,使蒙恬击胡,取河南以为新秦,而亡其故秦,筑长城以守胡,而亡其所守。往者,兵革亟动,师旅数起,长城之北,旋车遗镞相望。及李广利等轻计——计还马足,莫不寒心;虽得浑耶,不能更所亡。此非社稷之至计也。

伐功第四十五

大夫曰:齐恒公越燕伐山戎,破孤竹,残令支。赵武灵王逾句注,过代谷,略灭林胡、楼烦。燕袭走东胡,辟地千里,度辽东而攻朝鲜。蒙公为秦击走匈奴,若鸷鸟之追群雀。匈奴势慑,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及其后,蒙公死而诸侯叛秦,中国扰乱,匈奴纷纷,乃敢复为边寇。夫以小国燕、赵,尚犹却寇虏以广地,今以汉国之大,士民之力,非特齐桓之众,燕、赵之师也;然匈奴久未服者,群臣不并力,上下未谐故也。

文学曰:古之用师,非贪壤土之利,救民之患也。民思之,若旱之望雨,箪食壶浆,以逆王师。故忧人之患者,民一心而归之,汤、武是也。不爱民之死,力尽而溃叛者,秦王是也。孟子曰:“君不乡道,不由仁义,而为之强战,虽克必亡。”此中国所以扰乱,非蒙恬死而诸侯叛秦。昔周室之盛也。

越裳氏来献,百蛮致贡。其后周衰,诸侯力征,蛮貊分散,各有聚党,莫能相一。是以燕、赵能得意焉。其后,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徒小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一意同力,故难制也。前君为先帝画匈奴之策:“兵据西域,夺之便势之地以候其变。以汉之强,攻于匈奴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越之禽吴,岂足道哉?”上以为然,用君之义,听君之计,虽越王之任种、蠡不过。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持政十有余年。未见种、蠡之功,而见靡弊之效,匈奴不为加俛,而百姓黎民以敝矣。是君之策不能弱匈奴,而反衰中国也。善为计者,固若此乎?

西域第四十六

大夫曰:往者,匈奴据河、山之险,擅田牧之利,民富兵强,行入为寇,则句注之内惊动,而上郡以南咸城。文帝时,虏入萧关,烽火通甘泉,群臣惧,不知所出,乃请屯京师以备胡。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属,南与群羌通。

先帝推让斥夺广饶之地,建张掖以西,隔绝羌、胡,瓜分其援。是以西域之国,皆内拒匈奴,断其右臂,曳剑而走。故募人田畜以广用,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蓄积布野,未睹其计之所过也。夫以弱越而遂意强吴。

才地计众非钧也,主思臣谋,其往必矣。

文学曰:吴、越迫于江、海,三川循环之,处于五湖之间,地相迫,壤相次,其势易以相禽也。金鼓未闻,旌旗未舒,行军未定,兵以接矣。师无锱重之费,士无乏绝之劳,此所谓食于厨仓而战于门郊者也。今匈奴牧于无穷之泽,东西南北,不可穷极,虽轻车利马,不能得也,况负重嬴兵以求之乎!”其势不相及也,茫茫乎若行九皋,未知所止,皓皓乎若无网罗而渔江海,虽及之,三军罢弊,适遗之饵也。故明王知其无所利,以为役不可数行,而权不可久张也,故诏公卿大夫、贤良、文学,所以复枉兴微之路。公卿宜思百姓之急,匈奴之害,缘圣主之心,定安平之业。今乃留心于末计,虽本议,不顺上意,未为尽于忠也。

大夫曰:初,贰师不克宛而还也,议者欲使人主不遂忿,则西域皆瓦解而附于胡,胡得众国而益强。先帝绝奇听,行武威,还袭宛,宛举国以降,效其器物,致其宝马。乌孙之属骇胆,请为臣妾。匈奴失魄,奔走遁逃,虽未尽服,远处寒苦囗埆之地。壮者死于祁连、天山,其孤未复。故群臣议以为匈奴困于汉兵,折翅伤翼,可遂击服。会先帝弃群臣,以故匈奴不革。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而止。度功业而无断成之理,是弃与胡而资强敌也。辍几沮成,为主计若斯,亦未为尽忠也。

文学曰:有司言国外之事,议者皆徼一时之权,不虑其后。张骞言大宛之天马汗血,安息之真玉大鸟,县官既闻如甘心焉,乃大兴师伐宛,历数期而后克之。夫万里而攻人之国,兵未战而物故过半,虽破宛得宝马,非计也。

当此之时,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师旅相望,郡国并发。黎人困苦,奸伪萌生,盗贼并起。守尉不能禁,城邑不能止。然后遣上大夫衣绣衣以兴击之。

当此时,百姓元元,莫必其命,故山东豪杰,颇有异心。赖先帝圣灵斐然。

其咎皆在于欲毕匈奴而远几也。为主计若此,可谓忠乎?

功业,这样为皇上出主意,也不能说是尽忠吧!

世务第四十七

大夫曰:诸生妄者!议者令可详用,无徒守椎车之语,滑稽而不可循。

夫汉之有匈奴,譬若木之有蠹,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故谋臣以为击夺以困极之。诸生言以德怀之,此有其语而不可行也。诸生上无以似三王,下无以似近秦,令有司可举而行当世,安蒸庶而宁边境者乎?

文学曰:昔齐桓公内附百姓,外绥诸侯,存亡接绝,而天下从风。其后,德亏行衰,葵丘之会,振而矜之,叛者九国。《春秋》刺其不崇德而崇力也。

故任德,则强楚告服,远国不召而自至;任力,则近者不亲,小国不附。此其效也。诚上观三王之所以昌,下论秦之所以亡,中述齐桓所以兴,去武行文,废力尚德,罢关梁,除障塞,以仁义导之,则北垂无寇虏之忧,中国无干戈之事矣。

大夫曰:事不豫辨,不可以应卒。内无备,不可以御敌。《诗》云:“诰尔民人,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故有文事,必有武备。昔宋襄公信楚而不备,以取大辱焉,身执囚而国几亡。故虽有诚信之心,不知权变,危亡之道也。《春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为其无信也。匈奴贪狼,因时而动,乘可而发,飙举电至。而欲以诚信之心,金帛之宝,而信无义之诈,是犹亲跖、囗而扶猛虎也。

文学曰:《春秋》“王者无敌”,言其仁厚,其德美,天下宾服,莫敢交也。德行延及方外,舟车所臻,足迹所及,莫不被泽。蛮、貊异国,重译自至。方此之时,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内相信,上下辑睦。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老子曰:“兕无所用其角,螫虫无所输其毒。”故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世安得跖、囗而亲之乎?

大夫曰:布心腹,须情素,信诚内感,义形乎色。宋华元、楚司马子反之相睹也,符契内合,诚有以相信也。今匈奴挟不信之心,怀不测之诈,见利如前,乘便而起,潜进市侧,心袭无备。是犹措重宝于道路而莫之守也,求其不亡,何可得乎?

文学曰:诚信著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哥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故正近者不以威,来远者不以武,德义修而任贤良也。故民之于事也,辞佚而就劳,于财也,辞多而就寡。上下交让,道路雁行。方此之时,贱货而贵德,重义而轻利,赏之不窃,何宝之守也?

和亲第四十八

大夫曰:昔徐偃王行义而灭,鲁哀公好儒而削。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故君子笃仁以行,然必筑城以自守,设械以自备,为不仁者之害己也。是以古者搜狝振旅而数军实焉,恐民之愉佚而亡戒难。故兵革者国之用,城垒者国之固也;而欲罢之,是去表见里,示匈奴心腹也。匈奴轻举潜进,以袭空虚,是犹不介而当矢石之蹊,祸必不振。此边境之所惧,而有司之所忧也。

文学曰:往者通关梁,交有无,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内附,往来长城之下。其后王恢误谋马邑,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祸纷拿而不解,兵连而不息,边民不解甲弛弩,行数十年,介胄而耕耘,囗耰而候望,燧燔烽举,丁壮弧弦而出斗,老者超越而入葆。言之足以流涕寒心,则仁者不忍也。《诗》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未闻善往而有恶来者。故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故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大夫曰:自春秋诸夏之君会聚相结,三会之后,乖离相疑,伐战不止;六国从亲,冠带相接,然未尝有坚约。况禽兽之国乎!《春秋》存君在楚,诰鼬之会书公,绐夷狄也。匈奴数和亲,而常先犯约,贪侵盗驱,长诈谋之国也。反复无信,百约百叛,若朱、象之不移,商均之不化。而欲信其用兵之备,亲之以德,亦难矣。

文学曰:王者中立而听乎天下,德施方外,绝国殊俗,臻于阙庭。凤皇在列树,麒麟在郊薮,群生庶物,莫不被泽。非足行而仁办之也,推其仁恩而皇之,诚也。范蠡出于越,由余长于胡,皆为霸王贤佐。故政有不从之教,而世无不可化之民。《诗》云:“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故公刘处戎、狄,戎、狄化之。太王去豳,豳民随之。周公修德,而越裳氏来。其从善如影响。

为政务以德亲近,何忧于彼之不改?

繇役第四十九

大夫曰:屠者解分中理,可横以手而离也;至其抽筋凿骨,非行金斧不能决。圣主循性而化,有不从者,亦将举兵而征之。是以汤洙葛伯,文王诛犬夷。及后戎、狄猾夏,中国不宁,周宣王、仲山甫式遏寇虐。《诗》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自古明王不能无征伐而服不义,不能无城垒而御强暴也。

文学曰:舜执干戚而有苗服,文王底德而怀四夷。《诗》云:“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普天之下,惟人面之伦,莫不引领而归其义。故画地为境,人莫之犯。子曰:“白刃可冒,中庸不可入。”至德之谓也。故善攻不待坚甲而克,善守不待渠梁而固。武王之伐殷也,执黄钺,誓牧之野,天下之士莫不愿为之用。既而偃兵,搢笏而朝,天下之民莫不愿为之臣。既以义取之,以德守之。秦以力取之,以法守之,本末不得,故亡。夫文犹可长用,而武难久行也。

大夫曰:《诗》云:“猃狁孔炽,我是用戒。”“武夫潢潢,经营四方。”

故守御征伐,所由来久矣。《春秋》大戎未至而豫御之。故四支强而躬体固,华叶茂而本根据。故饬四境所以安中国也,发戍漕所以审劳佚也。主忧者臣劳,上危者下死。先帝忧百姓不赡,出禁钱,解乘舆骖,贬乐损膳,以赈穷备边费。未见报施之义,而见沮成之理,非所闻也。

文学曰:周道衰,王迹熄,诸侯争强,大小相凌。是以强国务侵,弱国设备。甲士劳战陈,役于兵革,故君劳而民困苦也。今中国为一统,而方内不安,徭役远而外内烦也。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长子不还,父母愁忧,妻子咏叹。愤懑之恨发动于心,慕思之积,痛于骨髓。此《杕杜》、《采薇》之所为作也。

险固第五十

大夫曰:虎兕所以能执熊罴、服群兽者,爪牙利而攫取便也。秦所以超诸侯、吞天下、并敌国者,险阻固而势居然也。故龟猖有介,狐貉不能禽;蝮蛇有螫,人忌而不轻。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故仲山甫补衮职之阙,蒙公筑长城之固,所以备寇难而折冲万里之外也。今不固其外,欲安其内,犹家人不坚垣墙,狗吠夜惊,而暗昧妄行也。

文学曰:秦左殽、函,右陇阺,前蜀、汉,后山、河,四塞以为固,金城千里。良将勇士,设利器而守陉隧,墨子守云梯之械也。以为虽汤、武复生,蚩尤复起,不轻攻也。然戍卒陈胜无将帅之任,师旅之众,奋空拳而破百万之师,无墙篱之难。故在德不在固。诚以仁义为阻,道德为塞,贤人为兵,圣人为守,则莫能入。如此则中国无狗吠之警,而边境无鹿骇狼顾之忧矣。夫何妄行而之乎?

大夫曰:古者,为国必察土地、山陵阻险、天时地利,然后可以王霸。

故制地城廓,饬沟垒,以御寇固国。《春秋》曰:“冬浚洙。”修地利也。

三军顺天时,以实击虚,然困于阻险,敌于金城。楚庄之围宋,秦师败崤嵚崟,是也。故曰:“天时地利。”羌、胡固。近于边,今不取,必为四境长患。此季孙之所以忧颛臾,有句践之变而为强吴之所悔也。

文学曰: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周之致远,不以地利,以人和也。百世不夺,非以险,以德也。吴有三江、五湖之难,而兼于越。楚有汝渊、两堂之固,而灭于秦。秦有陇阺、崤塞,而亡于诸侯。晋有河、华、九阿,而夺于六卿。齐有泰山、巨海,而胁于田常。桀、纣有天下,兼于滈、毫。秦王以六合困于陈涉。非地利不固,无术以守之也。释迩忧远,犹吴不内定其国,而西绝淮水与齐、晋争强也;越因其罢,击其虚。使吴王用申胥,修德,无恃极其众,则句践不免为藩臣海崖,何谋之敢虑也?

大夫曰:楚自巫山起方城,属巫、黔中,设扞关以拒秦。秦包商、洛、崤、函以御诸侯。韩阻宜阳、依阙,要成皋、太行以安周、郑。魏滨洛筑城,阻山带河,以保晋国。赵结飞狐、句注、孟门以存邢、代。燕塞碣石,绝邪谷,绕援辽。齐抚阿、甄,关荣、历,倚太山,负海河。关梁者,邦国之固,而山川者,社稷之宝也。徐人灭舒,《春秋》谓之取。恶其无备,得物之易也。故恤来兵,仁伤刑。君子为国,必有不可犯之难。《易》曰:“重门击拓,以待暴客。”言备之素修也。

文学曰:阻险不如阻义,昔汤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舒以百里,亡于敌国。此其所以见恶也。使关梁足恃,六国不兼于秦;河山足保,秦不亡于楚、汉。由此观之:冲隆不足为强,高城不足为固。行善则昌,行恶则亡。

王者博爱远施,外内合同,四海各以其职来祭,何击拓而待?《传》曰:诸侯之有关梁,庶人之有爵禄,非升平之兴,盖自战国始也。”

同类推荐
  • 健余扎记

    健余扎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台湾舆地汇钞

    台湾舆地汇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圃良言

    老圃良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箓祈祷晚朝仪

    金箓祈祷晚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斌雅禅师语录

    斌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九殿门

    九殿门

    一个悲情的年代,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一个天煞孤星......
  • 幻想系列之游戏人生

    幻想系列之游戏人生

    什么都不说,你只管想象一下当游戏中的一切可以在现实中使用!
  • 拐个首席做熟饭

    拐个首席做熟饭

    她,应届菜鸟,酒醉闯入陌生房间,迷糊之间被夺去第一次,却没看到对方是何许人也。上司是个时刻都想跟她发生关系的色坯?办公室,宴会场合不够,还让她去家里伺候。上司太过优秀,英俊迷人,财力雄厚,可她自认没有驾驭的能力,想要逃离……他,阅女无数,却在一夜后始终想起那个青涩回应自己的女人。抓她到自己身边,她却一直对着别的男人发花痴,搞暧昧,他锁她在怀中,夜夜笙歌,让她没有精力去应付别人,却没想到她有一天,会不声不响的离开……三次醉酒,三次缠绵,她统统忘记,最后一夜,他咬着她的耳垂,轻声表白,其实,都是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猎灵传说

    猎灵传说

    人类!曾经地球的主宰,文明的创造者。当某天突然出现的新物种,把人类当做食物大肆捕杀就快灭绝时,英雄们纷纷站了出来抵抗。最终英雄们在不懈努力下获得了短暂的平静,但这仅仅才是开始.....人类的命运将会如何?又该何去何从?
  • 压寨夫君太冷酷

    压寨夫君太冷酷

    最近诺羽宫闲来无事,本宫主突然想到要抢一个美男回来做压寨夫君。这时老天爷突然送了个美男到本宫主面前,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谁知这位美男是个闷骚男,一看像个高清的美男子,可一说话绝对就是傲娇闷骚的了,哭死,这样的美男叫本宫主如何拿下啊!没办法谁叫他颜值很高,算了,勉强接受了吧!可谁知这位闷骚男竟然是邪教教主,唔…本宫主要不要考虑放弃呢?教主嘴角一勾,邪邪的说:“想跑?没门,招惹了我就想不负责么!?”这究竟是男男吃掉女女还是女女吃掉男男的剧情,各位看官请期待!这是小陌第一次写文哦,写得不好请多指教指教,欢迎多吐槽,谢谢哒~,
  • 昊天圣传

    昊天圣传

    他,是一个大宗派的弟子,却因为一件宝物,修为提升缓慢。十多年后,经过不断的努力,宝物觉醒了,从此,他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修炼道路。宝物是一个机遇,也是一场灾难,远古大能的秘密,将随着他的成长,一步一步的揭晓。一部传统的修真小说,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 黎明有晨星

    黎明有晨星

    世界上有一种人叫黎明,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人叫晨星,黎明对晨星说:“这个世界上我唯一剩下的只有你了,所以能不能好好的呆在我的身边。”晨星说:“黎明世界上有一种人他只是孤独的时候需要人陪伴,那种人就是你。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人就是明知道得不到结果还在等,那种人就是我。”黎明消失了,黎明有晨星可没人告诉晨星,晨星有没有黎明。
  • 复仇女神狂想曲

    复仇女神狂想曲

    车祸中,她的父母死去。肇事司机是个十分有钱的富豪,通过贿赂法官,被判无罪,休闲地过着小日子。她不甘心,不甘心!她化作复仇女神,展开复仇!她在禁爱学院内暗暗策划起了复仇行动!但是,她的计划却被陌潇雅无意间影响了。那么,她将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 太子的奉食妃

    太子的奉食妃

    繁花漫天,嶄国后庭,麟趾高台,胡旋乐声起,声声激荡。裴氏之乱,重生宠妃舞起,步步夺心!一方玉盒,一块后玺,一词朝朝暮暮,一生一世至此一双人而已。【正剧版】:上一世,倾国尤物乐伎胡女郦媐仿如权贵的精美礼物,在被霸主国、权贵之间赠来送去,郦媐一心倾慕纪闵,却落入嶄国太子裴涣裎手中。霁国亡后,郦媐为情人纪闵辅助岐王宫变给裴涣裎下毒,在岐王逼宫造反之夜,郦媐却被乱箭射死了,骨灰被裴涣裎封存玉盒中日夜相随。三十九年后,燚帝裴涣裎驾崩,玉盒被神秘力量触发运转,郦媐得以重生在十三岁入霁国平城、踏上名伎之路的这一年。嶄国太子不是要开创霸主大业吗,随他统一天下去吧!樱欢抒不是要当嶄国未来的皇后吗,随她当去好了!纪闵不是把她当洪水猛兽要娶贵族小姐吗,小女子祝你们幸福!岐王不是要篡夺帝位吗,您老呐慢慢儿玩!这一世,深谙女配之道的郦媐发誓要躲得远远的,攒钱养老混吃等死,争做路人甲,拒绝围观成炮灰!咦,等一下,裴涣裎你不是高高在上冷傲无情霸道的嶄国太子吗?【欢脱版】:这是一部天真可爱的小白莲嶄国少傅之女樱欢抒与冷傲霸道的嶄国太子的正向玛丽苏小白文,还是一部天真可爱的小白莲嶄国少傅之女樱欢抒与冷傲霸道的嶄国太子的爱恨情仇荡气回肠宫斗文?等一下,你说什么,男主不爱女主?所以其实反派男配还是个基佬?传说中的美艳恶毒女配已经震惊在麟趾台。
  • 遗影仙踪

    遗影仙踪

    乐天派的范乐天从小就明白,作为哈里拉大陆最普通的一员,自己的使命就是保护脚下的这片土地,跟大家一起抵抗妖兽的侵略。直到八卦符文阵的开启,让他意外冲破身体极限,成为一名狩灵师,从此开始了奇幻的漂流探险之旅。罡风山之谜,诺伊亚战乱,青阳古尸案,精灵族宝藏......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搏斗后,最终范乐天找出了传说中的升仙台,解开了大祭祀遗留的谜题,并且成为原大陆的最强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