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78000000005

第5章

林屋山人全陽子俞琰述

上篇第四

若夫至聖,不過伏羲,始畫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循而演爻辭。夫子庶聖雄,《十翼》以輔之。三君天所挺,迭興更御時。優劣有步驟,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審分銖。

伏義法天地而作《易》,始畫八卦,其先天一圖,乾天在上,坤地在下,離日、坎月則列於束西,震雷、巽風、艮山、兌澤則居於四隅,是豈無所踵而然哉?文王循卦體而演《易》,乃作爻辭,其後天一圖,震、巽二木生離火,繼以坤土藏之;兌、乾二金生坎水,繼以艮土止之,又豈無所踵而然哉?孔子踵羲、文而讚《易》,遂作《十翼》,在當時雖無帝王之位,而萬世為帝王之師,是乃庶聖之雄者也。是三君子皆古之大聖人也。伏羲生於邃古,文王生於商末,孔子生於晚周,迭興御時,步驟雖有優劣,而以功德較之,則前聖後聖,其歸一揆,蓋不相殊也。且如八卦之畫,爻辭之演,《十翼》之作,篇無閑言,言無閑字,推度重輕,極為詳審,蓋其制作皆有所踵也。今夫魏公作此《參同契》一書,而鈴假《易》之卦象以發明其說,可謂有所踵矣。

有形易忖量,無兆難慮謀。作事令可法,為世定此書。素無前識資,因師覺悟之。皓若寨幃帳,瞋目登高臺。

事之有形有兆者,可以忖量,可以慮謀。金液大丹乃無形無兆之事,不可忖量,不可慮謀也。苟不示之以言,則後世何所取法,此《參同契》所以作也。然《參同契》之作也,豈魏公自出己見哉?不過因師授之說而為之爾。《西升經》云:學不得明師,安能解疑難?蓋世問一法一衍,尚須磬折求師,然後得其旨。沉此金液大丹乃長生超脫之道,學者得不低心參訪,以期感遇哉?葛稚川《神仙傳》云:劉政求養生之衍,勤尋異聞,不遠千里,苟有勝己,雖奴客又師事之。今之人果能如劉君之不恥下問,則自有真仙踵門點破丹穴,一旦得其口訣,群疑盡釋,皓若寨帷帳而撒其掩蔽,豁如登高臺而眺平曠遠,心目為之開明,豈不大快也歟?

《火記》六百篇,所趣等不殊。

《悟真篇》云:契論經歌講至真,不將火侯著於文。要知口訣通玄處,須共神仙仔細論。後學不悟真荃,見有所謂《火記》六百篇之說,則莫不惘然自失。以為火候如此其繁且難,殊不知六百篇亦猶六十卦爾。六十卦為一月之候,六百篇乃十箇月之侯。蓋一月六十卦,卦卦一般;十箇月六百篇,篇篇相似,故日所趣等不殊也。

文字鄭重說,世人不熟思。尋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竊為賢者談,曷敢輕為書。結舌欲不語,絕道獲罪誅。寫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猶豫增歎息,倪仰輒思慮。陶冷有法度,未忍悉陳敷。略述其綱紀,枝條見扶練。

古今丹書,汗牛充棟,千名萬字,引喻無窮,得不謂之鄭重乎?然而尋度其源流,則不過一陰一陽而已。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古仙皆傾肝瀝膽以告世人,而世人福綠淺薄,自不暇熟思爾。今夫魏公作此一書,指陳鼎器之出處、藥物之川原、火候之法度,與夫存亡有無、主客先後之祕,言言徹底,字字著實,蓋為世之賢者設,豈肯輕為著述,以釣人虛譽耶?當知書為曉者傳,事為識者貴,農夫得彤弓以驅烏,南夷得裒衣以負薪。金丹大道,惟賢者而後樂此,匪我知者可多談哉?《太上玄科》日:遇人不傳失天道,妄傳非人泄天寶。傳得其人身有功,妄傳七祖受冥考。所以魏公將結舌而噤無一語,則恐絕道脈而獲罪。若寫情而著之竹帛,則又恐泄天符而得譴。於是,猶豫增歎息,倪仰輒思慮,本欲明明直說,以告學者,實不敢輕泄真機,遂姑迷藥物火侯之大略,以使後人因言而會意,則庶乎此道不泯其所傳也。既不敢明於言,又不忍祕於默,故未免舉其宏綱,撮其機要,以陶冶法度,散於三篇之中,而有如枝條之扶練也。

以金為隄防,水入乃優游。金計有十五,水數亦如之。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其土遂不入,二者與之俱。三物相含受,變化狀若神。

以金為隄防,水入乃優游者,以上弦半斤金為外爐束南半璧之隄防,然後下弦半斤水自西而下入於北方內爐,則其勢不迫而優游自如也。金計有十五者,自初一至十五也,即上弦金半斤之謂也。水數亦如之者,自十六至三十也,即下弦水半斤之謂也。丹法先以文升,後以武降,不知是則不能深達於九泉之下,故日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也。夫金水各半,合成二八,一斤之數,一闔一闢,往來不窮,乃五?身之真陰陽也。然水要半斤有餘,金又不可虧其半斤之重,故日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也。其土遂不入者,周回鼎器間,只有上弦半斤金,下弦半斤水,而土則無位也。其所謂不入,非不入也,土無定位,無所往而不入也。且如天地二十四位,其問即無戊己,豈果無戊己哉?蓋自壬子至於乾亥,往來不定,上下無常,無非戊己所遊之地也。二者與之俱者,遍鼎器之問皆土,而金、水二者與之偕行也。金、水與土偕行,則三物互相含受,混而為一矣。混而為一,則縛住青山萬頃雲,撈出碧潭一輪月,而變化之狀如神矣。《至道篇》云:升降名為金水,運時巽日真風。蓋升者金也,降者水也,而所以為之升降者土也。雖然,金、水、土三物不過皆設象比喻爾。究而言之,大道從來絕名相,真仙本自無花草。何金水之有哉?何土之有哉?

下有太陽氣,伏需須臾間。先液而後凝,號日黃舉焉。

《玉芝書》日:几鍊丹隨子時陽氣而起火,其火力方全。餘外別時起火,其火不然。蓋子時太陽在北方,而人身氣到尾閒關,於此時而起火,則內外相合,乃可以盜天地之機而成丹。其初太陽在下,水火交媾,二氣綑縊,吞而為液。次則.水中火發,陽氣漸熾,其液方凝於其中,逼出金華,是名真鉛。及其運用而上升,則騰騰若車舉行於黃道之上,故號之日黃舉焉。

歲月將欲訖,毀性傷壽年。

臘月三十日,天運將周,則日窮于次,月窮于紀。若以丹道言之,則人身自有一周天,與天地無以異也。

形體為灰土,狀若明意塵。

古歌云:用鉛不用鉛,須向鉛中作。及至用鉛時,用鉛還是錯。又云:鉛為芽母,芽為鉛子。既得金華,拾鉛不使。、其旨深矣。人徒知子時腎氣生,得火烹鍊凝而成液,遂認為真鉛,而欲取以點化離官之真汞。殊不思既成液矣,則有形有質。其體重濁,安能逆流而升上?神仙之作丹,不過於此時發火於其下,以感其氣爾。火力既盛,其氣清然上騰,與山川之雲起相似。迨夫升入泥九,然後化為甘雨,下入重樓,蓋未嘗用其質也。丹法所謂取清拾濁,正謂此也。清者,浮而在上,所謂狀若明戀塵是也。濁者,沉而在下,所謂形體為灰土是也。鍊外丹者,取其飛結於鼎蓋之上者,號日明戀塵。魏公以此發明內丹,欲學者觸類而長之也。

檮治并合之,馳入赤色門。

檮治并合之者,兩處擒來共一爐,一泓神水結真酥也。馳入赤色門者,奪得兔烏精與髓,急須收入鼎中燒也。金丹大藥產在坤,種在乾。乾居上為鼎,坤居下為爐,非猛烹極緞,則不能出爐;非倒行逆旋,則不能升鼎。《悟真篇》云:兩手捉來令死國,化成一塊紫金霜。又云:河車不敢暫留停,運入崑崙峰頂。玆蓋後天下手功夫與先天產藥之時不同,其中復有觀心吸神二用,皆助火候之力者,古仙往往祕而不言,人誰知之?或泥於下手之說,從而按摩導引、搬運梳鱸,徒爾勞神用力。又安識運神火以觀真心,鼓巽風以吸真神之妙用哉?

固塞其濟會,務令致完堅。

《金丹大成集》云:知時下手探將來,固濟神廬勿輕泄。又云:搬歸頂上結三花,牢閉玉關金鎖。蓋金砂升鼎之時,須是固濟饉密,然後聖胎完堅也。

炎火張於下,龍虎聲正勤。

《指玄·三十九章》云:只消閃入華池鼎,真火掀天緞一場。《漸悟集》云:因燒丹藥火炎下,故使黃河水逆流。此乃烹鍊之火,不得不炎也。《悟真篇》云:虎躍龍騰風浪贏,中央正位產玄珠。《翠虛篇》云:龍吟虎嘯鉛汞交,灼見黃芽并白雪。蓋丹田之火熾盛,則雲需霧淪,泥九風生,而宛有龍吟虎嘯聲也。彭鶴林《元樞歌》云:得訣歸來試鍊看,龍爭虎闕片時問。九華天上人知得,一夜風雷撼萬山。歷試者當自知之。

始文使可修,終竟武乃陳。

探藥之初,凝神聚氣,調勻鼻息,呼吸應手。迨夫神氣之入乎其根,閉極則失於急,縱放則失於蕩,惟使其綿綿續續,勿令間斷,然後神久自凝,息久自定。少焉,巽戶轟雷,龍騰虎躍,則驅回尾穴連空焰,趕入天衢直上奔也。王保義云:文火乃發生之火,武火乃結實之火。蓋始焉發生,終焉結實,始文終武,不可以一途取也?

候視加謹慎,審察調寒溫。

候視加謹慎者,塞兌垂簾,含光默默,候天地之氣將至,然後定息以探之,聚火以烹之,須當視其老嫩不可輕易也。《悟真篇》云:大都全藉修持力,毫髮差殊不作丹。豈可輕易哉?審察調寒溫者,調停火力,審察緊緩,以漸而猛,不可荒忙驟進也。《復命篇》云:火候直須牢穩審,吹噓全藉巽方風。豈可驟進哉?

周旋十二節,節盡更親觀。

十二節乃周天十二辰,在吾身則火候方位是也。夫十二節火侯,自子而升,至午而降,環鼎器之外,如天有十二辰。今焉十二節,皆已行遍周天,則天呈復指於子,故日周旋十二節,節盡更親觀。《翠虛篇》云:震卦行歸西兌鄉,三陽詫女弄明噹。巽風吹動珊瑚樹,入艮歸坤又一陽。與此同旨。

氣索命將絕,休死亡魄魂。

夫修鍊金丹,將求長生。今魏公乃謂氣索命將絕,休死亡魄魂。何也?《翠虛篇》云:促將百豚盡歸源,豚住氣停丹始結。蓋金液凝結

之際,倣璣玉衡一時停輪,而日魂月魄皆況淪於北方海底,而索然滅藏,故日氣索命將絕,休死亡魄魂。所謂死者,非死也。此時歸根復命,神凝精結,八脈俱住,呼吸俱無,其氣索然如絕也。絕後重甦,則《上清集》所謂這回大死今方活是也。嗚呼,欲知大藥結成時,六脈都停氣不馳,此等景象,苟不曾親歷,烏能強言哉?

色轉更為紫,赫然成還丹。

《翠虛篇》云:脫黃著紫因何事,只為河車數轉深。蓋九轉火候數足,則還丹赫然光明,變化紫金之色也。

服之以一丸,刀圭最為神。

《翠虛篇》云:探之鍊之未片餉,一氣眇眇通三關。三關來往氣無窮,一道白豚朝泥九。泥九之上紫金鼎,鼎中一塊紫金團。化為玉漿流入口,香甜清爽遍舌端。吞之服之入五內,臟腑暢甚身康安。蓋還丹入口,如蜜之甘香、萋蘭之清涼。所謂刀圭者,刀頭圭角些.子爾。及其成功,則千變萬化,妙不可測,非旁門小衍可得而擬倫也。稱.之為神,宜哉。

推演五行數,較約而不繁。

《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乃五行生成數也。《子華子》云:天地之大數,莫過乎五,莫中乎五。蓋五為土數,位居中央,合北方水一則成六,合南方火二則成七,合束方木三則成八,合西方金四則成九。九者,數之極也。天下之數至九而止汨以九數言之,五居一、二、三、四、六、七、八、九之中,實為中數也。數本無十,所謂土之成數十者,乃北方之一,南方之二,束方之三,西方之四,聚於中央,輳而成十也。故以中央之五散於四方而成六、七、八、九,則水、火、木、金皆賴土而成。若以四方之一、二、三、四歸於中央而成十,則水、火、木、金皆返本還元而會於土中也。吁,玄哉。《悟真篇》云:二物總因兄產母,五行全要入中央。《混元寶章》云:四位分明顛倒用,五行同起復同歸。皆發明此義。夫五行生成之數,雖三尺童子亦能誦而知之,求其義實則幾人能知其落處也。既不知其落處,又安能得其實用,於此見道要玄微?天機深遠,達者惟簡惟易,而迷者愈繁愈難也。

舉水以激火,奄然滅光明。日月相薄蝕,常在晦朔問。水盛坎侵陽,火衰離晝昏。陰陽相飲食,交感道自然。

邵康節《皇極經世書》云:日月之相食,數之交也。日望月則月食,月掩日則日食,猶水火之相剋也。今夫舉水以激火,則火為水所剋,而火光奄然而滅。太陰掩太陽,則陽為陰所勝,而陽光當晝而暗。何者?陰陽相交則叉至相食,此乃道之自然也。魏公借日月交食之機,以明丹道之妙;而又舉水火相剋之說,以並言之,可謂詳矣。雖然日月交食常在晦朔之問,鍊金丹者盜天地,奪造化,得不求其所謂晦朔之問乎?

名者以定情,字者綠性言。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

《復命篇》云:一物分為二,能知二者名。二者即金、木也。金與木本無二體,故以金為名,則以木為字;以木為性,則以金為情。其實即一物爾。蓋金公本是束家子,送在西鄰寄體生,未可以稱還丹也。惟以之傾入於東陽造化爐中,歸家與青娥相見,則產箇明珠似月圓,乃得稱還丹也。或日:寂然不動,而情復乎性,故稱還丹。是則是矣,然非魏公此章金情木性之本義也,吾不敢虛說,倣傚聖人文。古記顯龍虎,黃帝美金華。淮南鍊秋石,王陽嘉黃芽。

古記之龍虎,黃帝之金華,淮南之秋石,王陽之黃芽,無非託號以寓其微意而已。今夫魏公之作是書,豈肯鑿空駕虛以肆其臆說?蓋亦倣傚古人之微意也。朱子謂其用字皆根據古書,誠非虛說。

賢者能持行,不肖母與俱。

鬼谷子從子華子遊者十有二年,業成而辭歸。子華子戒之日:今汝之所治,吾無問然矣。然子之志則廣取而泛與也。恐汝之後夫擇者也,其將有剝汝之外乳而自築之官庭者矣,登汝之車而乘之以馳騁於四郊者矣,取汝之所以為璧者毀裂而五分之者矣。夫道固惡於不傳也,不傳則妨道。又惡於不得其所傳也,不得其所傳則病道。今汝則往矣,而思所以慎厥與也,則於吾無間然矣。今魏公謂賢者能持行,不肖母與俱,其慮亦深矣。蓋不肖則又佻薄,佻薄則鈴無義,其不關射羿之弓者鮮矣。《復命篇》云:此道至神至聖,無令漏泄輕為,全憑德行兩相宜,言語須防避忌。當知金丹大道惟可傳與賢者,苟非其人,則不惟不可與語,雖遠之可也。嗚呼,古今出世者,傳載皆英傑;控鶴御煙霞,固非愚與拙。彼不肖者,何足以知之?

古今道由一,對談吐所謀。

子得一,萬事畢。大哉一乎,其千經萬論之原,千變萬化之祖乎,信矣哉。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二心,而萬巷仙經語總同,金丹即此是根宗也。

學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魏公謂學者能反覆玩味此書,一旦心領神會,則知予至要之言,果為甚露而昭昭然,無一毫之欺隱也。噫,魏公接引後學之心蓋切矣。學者得不信受魏公此說,誦持魏公此書,而留念深思之哉?

同类推荐
  • 还丹至药篇

    还丹至药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诃摩耶经

    摩诃摩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醯首罗天法要

    摩醯首罗天法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现成话

    现成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Chouans

    The Chou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花落宁夏

    花落宁夏

    当初九年相处,平平淡淡,只不过是升了高中,他改变了我的整个世界,在宁浩的呵护,疼爱,背叛下,夏芈和他之间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卷施阁文乙集

    卷施阁文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黑马的故事(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小黑马的故事(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本书是儿童文学、长篇小说。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以小黑马为主的几个流浪儿,在旧社会如何沦为乞丐与小偷的悲惨境况,以及解放后如何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重新做人的成长道路。
  • 梵网经述记卷第一

    梵网经述记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人行必有我夫

    四人行必有我夫

    他,君浣溪,平生没什么理想,学学医,炼炼药,看看病,在这异世混吃混喝也就是了,谁知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莫名当上御医,做了天子面前的红人,更位列名满天下的四大公子之首,怪了,那几个外表风度翩翩,内里健壮如牛的哥们,怎么一见他就多病多灾,体虚气弱,个个宽衣解带,敞开胸怀,追着要他诊治,他们不会是……发现了他身上的秘密吧?!
  • 魔王的圣女

    魔王的圣女

    我来接你了,我的圣女。被封印的记忆里,是不一样的自己。为什么感情会如此浓厚……你是谁?我又是什么?!不存在这个身体的记忆,蕴含在灵魂里的回忆,那还会是我吗?
  • 盘古战记

    盘古战记

    浩瀚天地,皆由盘古化身而来。妖王复苏,混沌遮天。苍茫六界,谁主沉浮。一个四极之地诞生的普通少年,一心想要修炼成仙,却被害四肢残疾,丢了仙体,成为废人。看他如何一步步从人界爬上仙界、神界,成为六界最强者。又是如何斩杀妖王,灭混沌拯救苍生。上天下地,唯我独尊。神挡杀神,魔挡杀魔。唯一QQ群:455586692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 笙歌初寒夜未央

    笙歌初寒夜未央

    繁华落尽、如梦无痕、繁花飘落谁去留、何必珍珠慰寂寥
  • 千娇无双

    千娇无双

    前世他拥有亿万财富,一场意外,他带着不甘来到异界,以逃犯的身份自南疆崛起,率领骑兵营和群雄逐鹿………韩信刘备是他的部将,青州霸主项羽是他的宿敌。江山社稷?都是我的!群雄逐鹿?唯我独尊!陆良身披盔甲带着骑兵营来到京城,和皇帝遥望!刘备:“陛下怎么办?”陆良:“皇帝不要!”韩信:“红莲公主呢?”陆良:“这还用我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