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85000000007

第7章

治法

司天运气论

邪说之外,有欺人之学,有耳食之学。何谓欺空之学?好为高谈奇论,以骇人听闻;或剿袭前人之语,以示渊博,彼亦自知其为全然不解,但量他人亦莫这能深考也。此为欺人之学。

何谓耳食之学?或窃听他人之说,或偶阅先古之书,略记数语,自信为已得其秘,大言不惭,以此动众,所谓道听途说是也。如近人所谈司天运气之类是也。彼所谓司天运气者,以为何气司天,则是年民当何病。假如厥阴司天,风气主之,则是年之病,皆当作风治。此等议论,所谓耳食也。盖司天运气之说,黄帝不过言天人相应之理如此,其应验先候于脉。凡遇少阴司天,则两手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寸不应。大阴司天,则左寸不应。若在泉,则尺脉不应,亦如之。若脉不当不其位,则病相反者死,此诊脉之一法也。至于病,则必观是年岁气胜与不胜。如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心痛胁满等症。倘是年风淫虽胜,而民另生他病,则不得亦指为风淫之病也。若是年风淫不胜,则又不当从风治矣。经又云:相火这下,水气乘之;水位之下,火气乘之。五气之胜皆然。此乃亢则害,承乃制之理。即使果胜,亦有相克者乘之,更与司天之气相反矣。又云: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有胜则复,无胜则否。则岁半以前属司天,岁半以后又属在泉,其中又有胜不胜之殊,其病更无定矣。又云:厥阴司天,左少阴,右太阳,谓之左间、右间。六气皆有左右间,每间主六十日,是一岁之中,复有六气循环作主矣。其外能南政、北政之反其位,天符岁会三合之不齐,太过不及之异气。欲辨明分晰,终年不能尽其蕴。当时圣人不过言天地之气,营运旋转如此耳。至于人之得病,则岂能一一与之尽合?一岁之中,不许有一人生他病乎?故《内经》治岁气胜复,亦不分所以得病之因。总之,见病治病,如风淫于内,则治以辛凉,六气皆有简便易守之法。又云: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无问其数,以平为期。何等划一。凡运气之道,言其深者,圣人有所不能知;及施之实用,则平正通达,人人易晓。但不若今之医者所云,何气司天,则生何病,正与《内经》圆机活法相背耳。

医道通治道论

治身犹治天下也。天下之乱,有由乎天者,有由乎人者。由乎天者,如夏商水旱之灾是也;由乎人者,如历代季世之变是也。而人之病,有由乎先天者,有由乎后天者。由乎先天者,其人生而虚弱柔脆是也;由乎后天者,六淫之害,七情之感是也。先天之病,非其人之善养与服大药,不能免于夭折。犹之天生之乱,非大圣大贤,不能平也。后天之平凡,乃风寒暑湿火燥之疾,所谓外患也;喜怒忧思悲惊恐之害,所谓内忧也。治外患者以攻胜。四郊不靖,而选将出师,速驱除之可也;临辟雍而讲礼乐,则敌在门矣。故邪气未尽,则轻而用补者,使邪气内入而亡。治内伤者以养胜。纲纪不正,而崇儒讲道,徐化导之可也;若任刑罚而严诛戮,则祸益深矣。故正气不足,而轻用攻者,使其正气消尽而亡。然而大盛之世,不无玩民,故刑罚不废,则补中之攻也。然使以小寇而遽起戎兵,是扰民矣。故补中之攻,不可过也。征诛之年,亦修内政,故教养不弛,则攻中之补也。然以戎首而稍存姑息,则养矣。

故攻中之补,不可误也。天下大事,以天下全力为之,则事不堕;天下小事,以一人从容处之,则事不扰。患大病以大药制之,则病气无余;患小病以小方处之,则正气不伤。然而施治有时,先后有序,大小有方,轻重有度,疏密有数,纯而不杂,整而不乱。所用之药,各得其性,则器使之道。所处之方,各得其理,则调度之法。能即小以喻大,谁谓良医之法,不可通于良相也?

五方异治论

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浓,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凡遇风寒,易于疏泄,宜用疏通轻剂。又西北地寒,当用温热之药,然或有邪蕴于中,而内反热,则用辛寒为宜;东南地温,当用清凉之品,然或有气邪随散,则易于亡阳,又当用辛温为宜。至交广之地,则汗出无度,亡阳尤易,附桂为常用之品。若中州之卑湿,山陕之高燥,皆当随地制宜。故入其境,必问水土风俗而细调之,不但各府各别,即一县之中风气亦有迥殊者。并有所产之物,所出之泉,皆能致病,土人皆有极效之方,皆宜详审访察。若恃己之能,执己之见,治竟无功,反为土人所笑矣!湖州长兴县有合溪,小儿饮此水,则腹中生痞。土人治法,用钱挂颈,以两头按乳头上,剪断,即将此线挂转,将两头向背脊上,一并拽齐。线头尽处将黑点记脊上,用艾灸之,或三壮,或七壮好消,永不再发。服药无效。

病随国运论

天地之气运,数百年一更易,而国家这气运亦应之。上古无论,即以近代言,如宋之末造,,《局方》亦然。至于明季,主暗臣专,膏泽不下于民,故丹溪以下诸医,皆以补阴益下为主。至我本运录极隆之会,圣圣相承,大权独揽,朝纲整肃,惠泽旁流,此阳盛于上之明征也。又冠饰朱缨,口燔烟草,五行惟火独旺,故其为病,皆属盛阳上越之证,数十年前,云间老医知此义者,往往专以芩、连、知、柏,挽回误投温补之人,应手奇效,此实与运气相符。近人不知此理,非惟不能随症施治,并执宁过温热,毋过寒冷之说。偏于温热,又我矫枉过正之论。如中暑一症,或有伏阴在内者,当用大顺散、理中汤,此乃千中之一。今则不论何人,凡属中暑,皆用理中等汤,我目睹七窍皆裂而死者,不可胜数。至于托言祖述东垣,用苍术等燥药者,举国皆然。此等恶习,皆由不知天时国运之理,误引旧说以害人也。故古人: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为医。

针灸失传论

《灵》、《素》两经,其详论脏腑经穴疾病等说,为针法言者,十之七八。为方药言者,十之二三。上古之重针法如此,然针道而方药易,病者亦乐于服药,而苦于针。所以后世方药盛行,而针法不讲。今之为针者,其显然之失有十,而精微尚不与焉。两经所言,十二经之出入起止,浅深左右,交错不齐;其穴随经上下,亦参差无定。今人只执同身寸,根据左右一直竖量,并不根据经曲折,则经非经而穴非穴,此一失也。两经治病,云某病取某穴者固多,其余则指经而不指穴。如《灵枢》终始篇云: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补足厥阴;厥病篇云:厥头痛,或取足阳明、太阴,或取手少阳、足少阴;耳聋取手阳明,嗌干取足少阴。皆不言其穴,其中又有泻子补母等义。今则每病指定几穴,此二失也。两经论治,井、荥、输、经、合最重。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凡只言某经,而不言某穴者,大者皆指井荥五者为言。今则皆不讲矣,此三失也。补泻之法《内经》云:吸侧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为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为补。又必迎其经气,疾内而徐出,不按其 为泻;随其经气,徐内而疾出,即按其为补。其法多端。今则转针之时,以大指出为泻,搓入为补,此四失也。纳针之后,必候其气。刺实者,阴气隆至乃去针;刺虚者,阳气隆至乃出针。气不至,无问其数,气至即去之,勿复针。《难经》云:先以左手压按所针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来如动脉之状,顺而刺之。得气因推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今则时时转动,俟针下宽转,而后出针,不问气之至与不至,此五失也。凡针之深浅,随时不同。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肌肉,冬气在筋骨,故春夏刺浅,秋冬制深,反此有害。今则不论四时,分寸各有定数,此六失也。古之用针,凡疟疾、伤寒、寒热咳嗽,一切脏腑七窍等病,无所不治。

今则只治经脉形体痿痹屈伸等病而已,此七失也。古人刺法,取血甚多,《灵枢》血络论言之最详。而头痛腰痛,尤必大泻其血,凡血络有邪者,必尽去之。若血射出而黑,必令变色,见赤血而止,否则病不除而反有害。今人则偶尔见血,病者医者已惶恐失据,病何由除?此八失也。《内经》刺法,有九变十二节。九变者,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写刺、毛刺、巨刺、淬刺。十二节者,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阴刺、傍刺、赞刺。以上二十一法,视病所宜,不可更易,一法不备,则一病不愈。今则只直刺一法,此九失也。古之针制有九: 针、员针、 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亦随病所宜而用,一失其制,则病不应。今则大者如员针,小者如毫针而已,岂能治痼疾暴气?此十失也。其大端之失已如引,而其成尤要者,更在神志专一,手法精严。经云: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又云: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又云:伏如横弩,起如发机。其专精敏妙如此。今之医者,随手下针,漫不经意,即使针法如古,志不凝而机不达,犹恐无效,况乎全与古法相背乎?其外更有先后之序,迎随之异,贵贱之殊,劳逸之分,肥瘦之度,多少之数,更仆难穷。果能潜心体察,以合圣度,必有神功。其如人之畏难就易,尽违古法,所以世之视针甚轻,而其术亦不甚行也。若灸之一法,则较之针所治之病,不过十之一二。知针之理,则灸又易易耳。

水病针法论

凡刺之法,不过补泻经络,祛邪纳气而已。其取穴甚少,惟水病风 肤胀,必刺五十七穴。

又云:皮肤之血尽取之,何也?盖水旺必克脾土,脾土衰,则遍身皮肉皆肿,不特一经之中有水气矣。若仅刺一经,则一经所过之地,水自渐消,而他经之水不消,则四面会聚并一经,已泻之水亦仍满矣。故必周身肿满之处,皆刺而泻之,然后其水不复聚耳。此五十七穴者,皆脏之经络,水之所容也。此与大禹治洪水之法同。盖洪水泛溢,必有江淮河济,各引其所近之众流以入海必不能使天下之水只归一河以入海也。又,出水之后,更必调其饮食。经云: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欲使饮食异居,则水不从食,以至于脾客观存在湿之处也。)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此症之难愈如此。余往时治此病,轻者多愈,重者必复肿。盖由五十七穴未能全刺,而病患亦不能守戒一百三十五日也。此等大症,少违法度,即无愈理,可不慎哉!

出奇制病论

病有经有纬,有常有变,有纯有杂,有正有反,有整有乱。并有从医书所之病,历来无治法者,而其病又实可愈。既无陈法可守,是必熟寻《内经》、《难经》等书,审其经络脏受病之处,及七六气相感之因,与夫内外分合,气血聚散之形,必有凿凿可征者,而后立为治法。或先或后,或并或分,或上或下,或前或后,取药极当,立方极正。而寓以巧思奇法,深入病机,不使 格。如 丁之解牛,虽筋骨关节之间,亦游刃有余。然后天下之病,千绪万端,而我之设法亦千变化,全在平时于极难极险之处参悟通澈,而后能临事不眩。否则一遇疑难,即束手无措,冒昧施治,动辄得咎,误人不少矣!

治病缓急论

病有当急治者,有不当急治者。外感之邪,猛悍剽疾,内犯脏腑,则元气受伤,无以托疾于外,必乘其方起之时,邪入尚浅,与气血相乱,急驱而出之于外,则易而且速。若俟邪气已深,与气血相乱,然后施治,则元气大伤,此当急治者也。若夫病机未定,无所归着,急用峻攻,则邪气益横。如人之伤食,方在胃中,则必先用化食之药,使其食渐消,由中焦而达下焦,变成渣秽而出,自然渐愈;若即以硝黄峻药下之,则食尚在上焦,即使随药而下,乃皆未化之物,肠胃中脂膜与之全下,而人已大疲,病必生变,此不当急治者也。以此类推,余病可知。至于虚人与老少之疾,尤宜分别调护,使其元气渐转,则正复而邪退。医者不明此理,而求速效,则补其所不当补,攻其所不当攻。所服之药不验,又转求他法,无非诛伐无过;至当愈之时,其人已为药所伤,而不能与天地之生气相应矣。故虽有良药,用之非时,反能致害。缓急之理,可不讲哉?

治病分合论

一病而当分治者,如痢疾腹痛胀满,则或先治胀满,或先治腹痛。即胀满之中亦不同,或因食,或因气;或先治食,或先治气。腹痛之中亦不同,或因积,或因寒;或先去积,或先散寒。 中不同,皆当神其轻重而审察之。以此类推,则分治之法可知矣。有当合治者,如寒热腹痛,头疼,泄泻,厥冒,胸满,内外上下,无一不病,则当求其因何而起,先于诸症中择最甚者为主。而其余症,每症加专治之药一二味以成方,则一剂而诸症皆备。以此类推,则合治之法可知矣。若亦有分合焉,有一病而合数药以治之者,阅古圣人制方之法自知;有数病而一药治之者,阅本草之主治自知。为医者,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庶几可以自信,而不枉杀人矣!

同类推荐
  • 甲申杂记

    甲申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刘山人归洞庭

    送刘山人归洞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形意拳古拳谱

    形意拳古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台纪闻

    金台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亲爱的,时间会证明一切

    亲爱的,时间会证明一切

    亲爱的,别着急,时间会证明一切的,爱你的人将会永远的爱你,陪伴你的人将会永远陪伴你。
  • 剑证不朽

    剑证不朽

    公元3032年,一艘巡航中的星际母舰,遭遇罕见的时空风暴,坠落在一处神秘的空间。从此人类文明发展开始岔开道路。
  • 绝宠凰女:凤舞九天

    绝宠凰女:凤舞九天

    前世他乃是天帝最器重之人第一美男花神花瑾,她却是小小蝶仙蝶嫣,他爱她,她却爱他风神枫溪,三人形影不离未曾分开过,千年来他就算是再怎么笨也知道蝶嫣爱的不是他……妖界魔龙骚动,三界大乱天帝派花神和蝶仙去抵制妖域。他说:“蝶嫣,天帝派我们去抵制妖域森林。”蝶嫣看着眼前貌美如花的男子轻轻吟笑“你等我,我唤枫溪一起去”转身却没看到花瑾的笑容凝聚唇边,眼底一丝暗淡……花为蝴蝶开,蝴蝶…为风飞……
  • EXO之心跳

    EXO之心跳

    等不到天黑,不敢凋谢的花蕾,绿叶在跟随,放开刺痛的滋味,今后不再怕天明,我想只是害怕清醒。
  • 史上我最强

    史上我最强

    大山之中,走出身世神秘少年。莱斯特城上演一幕幕神的传说。华盛帝国最顶级的强者对话。他口头禅是:妹子,哥单身。约不。哥这般风流倜傥英俊帅气,你咋不动心呢?
  • 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企业的法律风险大多随着企业规模和交易规模的扩大而被不断放大,必须通过事先安排或主动干预,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去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或其他消极影响。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有效的合同管理,必须是合同内容管理与合同行为管理相结合,以全面实现交易目的、降低法律风险。
  • 掠妻成瘾:萌妻乖乖就擒

    掠妻成瘾:萌妻乖乖就擒

    他是穆氏集团有名的神秘总裁,因为天生的障碍不得不以轮椅为生,从此阴鸷、险恶成了他的代名词。她是天真善良,萌宠无敌的杜氏千金,因遭遇公司危机而被继母算计卖给穆天凌为妻。从见到她的第一眼开始,她便一步步融进了穆总裁的心中。半身不遂,双腿瘫痪,那么他那方面肯定是不行吧?杜若溪胡乱想着,却不防身后的总裁大人居然裸身站了起来,她重重的压倒在了大床上——
  • 拒做帝妃

    拒做帝妃

    “该死的,竟敢向朕下媚药?”他抱住身前的女子,一把抛向了床上,毫不隐藏暴怒!“放开我,放开我!”她尖叫,不,要逃!清白如命,她只是来送绣帕的!可是刚一迈步,腰又被紧锁住!身子再次被抛上了床!一双手,粗鲁地将她的衣物扯裂……
  • 奇岩城

    奇岩城

    讲述了罗宾寻找法兰西皇室宝藏的故事,其中穿插冒险经历以及与一位高中侦探迷斗智的情节。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富于悬念,令人不忍释卷。
  •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本书通过各种富于哲理、生动有趣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要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就应该花点时间来学习经济学。通过对《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会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