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91400000012

第12章

就偈为二。上半牒有为破有为。下半牒无为破无为。此则是牒二部而破二部。萨婆多立有为。而无穷之过。毗婆阇婆提立无为。而有非相之失。又破有为通破数论等一切诸部。破无为别破毗婆阇婆提部。二关破通别两执也。又此二门亦得但破一家。初正破有为。恐回宗提无为义故次破无为。无为亦尔。正破阇婆提无为。恐其从辙执有为义故破有为。便二部进退无路庶情靡托。故具开二关破之。又外人但立三相。论主开为无为二门破之。则为无为是能破门。三相是所破也。又为无为通破大小乘内道外道一切诸相。故百论中。外道亦立三相。是知今文遍破一切也。破全同中论。如彼释之。古来释穷无穷庄严旧义云。生灭之法穷于刹那。刹那即生灭无初中后分。第二灵味法师刹那有初中后分。而非无穷。第三开善云既有三分。分复有分如是无穷。第四释云。现在止有生住。以当灭故说灭。此四并是成论师所说也。数人云。一刹那有初中后三分。犹如一马其头已入门内身正跨于门其尾犹在门外。故一刹那有三分。此是申有穷义也。数人此义。一刹那时节极长。今此文具破穷无穷义。

长行为二。初释偈本次例破诸法。初又二。前释上半。若生是无为下释下半凡有二难。初难云。若生是无为云何与有为作相。此是非相破。离生住灭谁能知是生者。若生是无为即生体无生住灭相。相体既无谁能知法从相而生。此语法生也。又释。生相若离三相即体不可分别。何以知此是生耶。此就相破。文正尔。复次下者上纵离生住灭有此生。无能知者。今明若生无有生住灭则无此生也。所以然者。有为是有可得分别为三相。若是无为则无三体之异。故不可分别有生住灭。生住灭空故下自以来。释初偈有为法无相故无有为。今类破诸法。释无为无相故无无为也。

问曰下第二别破三相。又开二别。初破展转家义。次破不展转义。所以破此二者。此二摄一切生尽则无生理现。又初是上座后是僧祇。此二是十八部本。亦为五百部根。破本末倾也。又初是毗昙次是成实。又初是内次是外。又初是法说次譬说。又初别破生次寄譬通破明暗解惑也。问何故前破展转后破不展转。答展转得救上二难。不展转不得救故前破。又是诸部之初故初破。又是盛行天竺故初破之。又正是旃延本立。五百罗汉所许用义。又其人立法体外有非色非心三相是实有法。不信三相是假名。故自不信诸法无生。是病中最重故偏破之。又立三相是不相应法非佛口说。何以知之。罗什答远法师问云。不相应行是旃延等说非佛所说。既其横造。故偏破之。问涅槃经亲明生不自生赖生故生。云何云非佛说耶。答涅槃直言大小相生不云别有非色非心法。则知非佛所说。前问次答。就问中为二。一牒论主难。今当说下。生起偈本通论主难。

偈上半立小生大。正明三相是有为。下半明大生小通无穷难也。问其义明九法相扶共起。何故但云大小除自体生八法。答婆沙云。生最有力如母生子。母于子最有力。虽余女人相助不名余女人生子。佛陀人云。如书虽用纸笔等但人用最胜故名人书。彼亦如是。虽假余法共起但生受其名。问何故一刹那中。大生能生二法小生但生大生。答婆沙云。此无过如女人有生一子者有双生者。问大生能生八法小生云何但生一法。答婆沙云。如猪犬有生一子者有生八子者。问生与生生宜是非色非心。云何名为生耶。答法在未来能生彼法来现在。是功用名。故名生也。生生者亦是功用名。复有能所名。一生是能生一生是所生。能所合目故云生生。大生名能生小生名随相者体实同时。但大生亲生法体。义在于前。大生生小生。而方云小生生大生。义论后也。问法体本无生灭而假四相生耶。答法体本有生灭性。但假四相发动之耳。法体是有为。既具四相八相亦是有为。亦各具四相。以九法各具四相则九法各是法体。法体具四相易知。大生具四相者。大生体有生性。但不能自生。须小生生故有生相。大住住大生大异异大生大灭灭大生。故具四也。大相具四一小三大。小相四具皆是大相。法体具四亦是大相也。偈文上半立小生生大。通无为难。下半立大生生小。通无穷难。小生生大通无为难者。大生不为小生生可是无为。今为小生生故是有为。问但为小生生。云何有为。答既为小生生。即为大住住大异异大灭灭。则大生具为四相所迁故是有为也。下半通无穷难者。小复从小即是无穷。大还生小故非无穷。问大还生小。但为大生生耶。答既为大生生。则为大住住乃至大灭灭。故小具四相也。

答曰下为二。初两偈就前后破。次一偈就一时破。就前又二。初偈破其小生生大。提外上半即以下半破之。第二偈破其大生生小。提外下半即以上半破之。难意云。大小既其从他生则不能生他。若能生他则不从他。唯此二义。若言从他复能生他第三义者无有此处。所以然者。能生从生二义相违。故能则不从从则不能故。无第三义也。

若谓生生生时此发起第二段一时门破。中论具二偈。今但有一偈。偈为二。上半牒外义下半破之。牒中有二。初句牒小从大生。次句牒小能生大。而称或者小生有重生之名。或可。能生大生。又是惑者所谓。故称为或。下半亦有两义。生生犹未生者提其初句以小生从大生生。是故自体未生。何能生本生破第二句。既从大生则未有自体。何能生大生。相生之义必无体须生有体能生。然今一时。有则俱有。无则俱无。若俱无则有所生而无能生。若俱有则有能生而无所生。亦唯此二义。无有一时之中有能生复有所生。又汝大小生二体若俱起则失二用。大体既起何用小生。小体既起何用大生。故得二体俱有则失二用。若二体俱未起须二用者。犹无二体用从何生。若言小能生大大体未起须小生之。此得一体一用而义都不成。大体未起唯生于小而言小生大耶。又小若生大必知未有于大。犹未有大谁生于小。犹无小体宁有小用。故诸义不成。

若谓是生生第二次破不展转相生。就文为二。一长行发起。二偈文正破。此发起与中论异者。中论直分两家之异前立展转相生。次立不展转。今此论则显改宗立义。还是前展转家改宗立。又则中论明相与法体论自他。生相能自生。法体由相有。此正是成实者义。此论就相论自他。小生自生本生从他。二论不同者欲遍破一切体相自生生他义令尽也。又前二关并破云。小从大生故不能生大。若生大不从大生。次偈云。小生若已有体即不从大生生。若从大生生即小未有。何能生。是故今云。小不从大而能生大。即是提论主破以为立也。

偈本中为二。一破譬说。二破法说。初为四。第一总破灯不照闇。第二别破初灯不能照闇。第三纵二灯能破应遍破闇。第四偈夺破明照闇义。今是初。上半辨二处无所破闇。下半辨无能照明。此过有甚于前。前但得能失所得所失能。今则能所俱失故也。

问曰下生第二偈。此救。三论救灯中最为精巧。上难云。二处无闇。外则提破为立。所以无闇者由初灯力破故无耳。又良由暗灭故有明成。此则无闇有明。云何下半云无能照明耶。答中为二。上半牒而非。下半正破。破意云。汝言初灯破闇令闇无者不然。初灯竟不到闇云何破闇。所以不到者汝义以明暗二法念念不住。前暗既谢后闇应续。而明缘具足起在中间。故后暗住于未来。前暗久谢过去都无相到。云何破耶。初偈辨盛明不见细闇。后偈初明不见粗闇。此如断惑法上上智慧断下下惑。下下智慧断上上惑。

复次下第三偈来者。前明二灯并不到闇破。恐外人云明闇是隔世法虽不相见而能悬破。是故今次破之。又论主借不到破到。今提破而立。上半牒下半破。破意云。若粗细二明不到近轻重二闇。能破近者亦不到远。应能遍破一切远闇。二俱应不破。三应破远不破近。四有破不破有到不到。此偈名纵破者上二门夺其破义辨一切诸明悉不到闇悉不闇破。今纵其破义今一毫之明遍破天下闇也。

第四偈明闇相次称夺破者。前第三重纵其破义。今辨天下之闇无有破明之理。则天下之明无有破闇之理故名夺破。亦有四难。一明闇俱不相见。明既破闇闇亦破明。二俱不破见明遂不破明。明不见闇亦不破闇。三闇不明不见闇能破闇。闇不见明不破闇者。亦应闇不见明能破明。明不见闇不破闇。四有破不破即有到不到。

如生能下自上以来第一破譬说竟。今第二破法说。云今当更说者。上破譬即是破法竟。今复破者岂非重破。又上就见闇不见闇门破。今就已未二门更开异门。故云更说。偈开已未二门破其自生。自生是体生他是用。犹无有体安有用耶。故但破自。问为自未生为本已生。若自生本未有。未有是无。无何由生。若本已有是生何须更生。婆沙亦有此问为已生生。若已生生则有转还过。从未来来现在现在更往未来。若未生生则有本无今有过。彼文答二意。约本无事用即未生生约本有体性则已生生。无二过也。将此论望彼二义还成二难。本无有事即是本无今有。堕未生生本已有性堕已生生。偈及长行文并可解。是故生住灭下第三总结齐法。从品初第二偈至此长行。前释品初偈明有为法不以相成。今从此文竟品破无为。释品初偈无为法不相成。又二。第一别以四句破无为法。第二总结。今是初以有为破无为。有为无故无为则无。复次下前第一明有为体无故无为体亦无。今第二明无为相无故无无为。从初破生。上破云。无有为故无无为。外云。正由无有为则是无为。是故今破。无有为则无有相。有何无为耶。

若谓下第三破。从第二破生。有相故是有为。良由无相故是无为。是以论主开有无二门责觅无相不得。若因有相知无相则有相是无相家相。不名无有相。若以无相知无相。不可知无相。不可知故非是有无为也。

若谓如众衣第四破。从第三破生。汝以有无二门责无无相者不然。正不可知故即是无相法。喻如众衣有相故可知一衣无相。亦可知虽无相之可知而有无相可知。就文有三。初牒二总非三正破。初前牒譬说。次牒合譬。是事不然第二总非。何以故下第三正破。破有二。前破法说。明既无有为之相云何因相而知无相。又衣喻下第二次破譬说。是故有为法皆空下。第二总结。以辨三空也。

同类推荐
  • 外治寿世方

    外治寿世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溪暇笔

    青溪暇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寄续尊师

    寄续尊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擒玄赋

    擒玄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今笑史

    古今笑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呆萌:带着闺蜜去穿越

    呆萌:带着闺蜜去穿越

    傻萌宝宝一昔穿越,顺便把自己的闺蜜也带上了?一曲成名?被赐婚?从天而降的高冷美男王爷直接把自己砸晕。被敌国俘虏?没事,自家夫君可是宠妻成瘾。被带上战场,遇见闺蜜的背叛,冰凉的剑轻触颈部,发誓要以血来抚平自己心中之伤。一边实现着从前的誓言,心底确实隐藏的心机。单纯善良,那只是弱者的行为。可她所谓的坚强,却在真相面前不堪一击。“我们回家吧,还是以前那样,你是我孩子的干妈,我是你孩子的干妈,要是一男一女就让他们成亲,好不好?”“行啊,生两个男的成亲我也愿意。”(甜文,微虐文)
  • 神兵侠将后传

    神兵侠将后传

    你信不信世界上真的会有人能够做到起死回生?你相不相信世界上一个组织能将你瞬间捧上天堂也能将你瞬间打入地狱?你相不相信世界上最毒辣的女人的也有一段凄美的过去?那便是阴阳家。如果说世界终有一天会被阴阳家所统治,你能想象出它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吗?最可悲的不过红颜,女人的心是最细腻的,只是天生的聪明、艳丽的容颜、温顺的性情,并不能把握住她们在乱世中的命运。乱世纷尘,红颜的逝去,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红颜的生命,会有多少人在乎?绝世佳人,又有多少人能把握住手中的幸福?新的故事中,懵懂少男少女逐渐成熟,各自都体会到感情的珍贵;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血和对生命的珍爱。。。。。。
  • 妖灵之主

    妖灵之主

    妖仙界破碎,芷妖罹难之际,他借着命珠临世,只身一缕残魂遁入此间,淹没在逃难的洪流里.......北境葬魂山,南国无尽海,空桑西域莫土之渊,四界之桥回转,揭开一段千古的传说.....
  •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本书由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共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多为军事政治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历代朝代的兴衰更替,重现著名战役的金戈铁马,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也有对著名历史人物精彩的点评。在文化史上,《资治通鉴》不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本书精选《资治通鉴》中著名篇章,为使情节更完整、故事更生动,在合理翻译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加工,能帮助读者更了解我国的历史,获得阅读上的快感。
  • 创世录之魔神争霸

    创世录之魔神争霸

    棸八方魔兽之魔灵,并十方上古神器,制得那开启通天之门的万灵神匙、万灵神剑,便可遇神杀神,遇魔斩魔!一统六界!六界之大,唯我独尊!六界万物,唯我独享!
  • 万灵鬼尊

    万灵鬼尊

    位面碰撞,世界崩毁,凶魔入侵,群魔乱舞。怀无上天赋,携最强妖刀,拥绝代佳人,戮无尽邪魔。他,一个表面冷苦无情、内心柔软而善良的少年,无意与人为敌,却被乱世逼着叛离正道堕落成魔。神,是他刀下亡魂;妖,是他刀下亡魂;魔,亦是他刀下亡魂。世间毁誉,世人冷眼,于我何干?我自淡然一笑,以吾本性,快意恩仇,屠尽天下,独掌万灵!
  • 自流人

    自流人

    相信很多人都是和自己的高中同学相恋。相恋的故事可能千差万别,可感情都是一样的炽烈。无论分手的原因是什么,这段记忆却深深地留在了人生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大学新生的爱情,相恋的对象是自己的高中同学。文章的名字叫自流人。一个人用自流来形容是有随波逐流的寓意。相信上过学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就让我带你走进我的自流生活吧。
  • tfboys之夏宠爱

    tfboys之夏宠爱

    夏魁梦来到了一所学校,并认识了tfboys,但闺蜜因为爱男神,把夏魁梦置于了“重色轻友”的行列中,从此,夏魁梦,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只有爱她的三小只…………
  • 卡拉赞的命运

    卡拉赞的命运

    一个很普通的亡灵术士,在荆棘谷的一个夜里,无意中被卷入到了一起好似平常,却又疑点重重的阴谋当中。到底谁是幕后黑手,联盟和部落的关系又到底在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危机又在等着他们?
  • 荼蘼尽致

    荼蘼尽致

    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道明媚的忧伤,会因夜高星疏而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