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91400000015

第15章

所以有此门来者。上四门求相不可得。次一门明性无踪。故无量义经云。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以外相内性空故一切法空。外人云。若一切法性相空者可言无因果耶。然世出世因果不可言无。云何言无性相。是故今次明非但无有性相求此因果亦不可得。故有此门来也。又近从性门来者。前偈上半明无万物实体。下半明无万物假体。外云。若假实二体空故一切法空。然因果之理不可无。若尔终有因果。有因果故不实即假也。毗昙实有因果体。成实具二义。一者因成。相续。相待论因果。则因实而果假。如四微实。柱是假。若法受名三假则因果皆假。如细色成粗色是法假。四微成四大是受假。四大成五根已去为名假。又五阴为法假。人为受假。人法皆有名为名假。问若无因果与邪见何异。答有五人立无因果。一立有见人谓。实有果体则不从因生。故成无因果。二外道邪见言无因果。三复二乘言无因果。四大乘人言无因果。外道是邪见拨无因果。故言无因果。此是邪见空。二乘言无因果望大乘亦是邪见空。故涅槃云。若以二乘言无布施是破戒邪见。智度论云。二乘空是但空。四大乘学方广人谓无世谛因果。五诸佛菩萨言无因果者。因果宛然而毕竟空。故名无所得空。所以有三空异。一邪见空。二但空。三真空。今破前二空令入真空故明因果空也。问令悟因果空有何利。答悟因果宛然即毕竟空故生如来智。虽毕竟空因果宛然。生于佛智因果非因果常尔。而观行任运纯熟为自然智。不从师得为无师智。既生四智入佛知见。即是因果观行转明遂得成佛为佛果乘。论主今明因果空。为释成大乘义故也。问悟因果空但生智慧。云何有功德耶。大乘具以福慧为体。云何但明智慧。答既得如实悟还为众生如实说。即是般若大悲。故福慧具足名大乘也。问上来已明因果空竟。今何故复说。答曰自上八门广破从因生果义。复有计无因自然有果。此三一病犹未除之。是故今品次破之也。问若尔应言破无因有果门。云何言破因果耶。答论主欲对破破无因有果故。此品双破从因生果及无因有果。故言观因果。夫论因果不出斯二。斯二既无则因果便空。又因果难明上已广论。今次略辨故有此门来。又有种种观门。今作因果观门以悟入实相。故有此门来也。又上门破因果便备。而更有此门者是泥洹法宝入有多门故也。问与中论因果品何异。答彼品横阔竖狭。广破十家因果并是破从因生果义。故言横阔。不破无因有果。故言竖狭此品略破从因生果。复破无因有果。故横狭竖阔。故异也。门亦三。初长行发起。为二。一者总唱一切法空。何以故下释二义。别释一切法空所以举二义者。上来已破因果今复论之。似如烦重故逆取偈意而生起之。言二义者。一明诸法无自性。此辨果不从因生。二明亦不从余处来。此正起此门明非因不生果。

偈为二。三句正破一句总结。正破又二。上半明因内无果。次句明因外无果。文易知也。

长行释二章即二。前释三句次释第四句。三句又二。前释上半又是果下释第三句。若果众缘中无下释第四句也。

果空故下门中第三结一切法空。

观作者门第十

所以有此门来者凡有六义。一者若就人法二种无生。自上已来明法无生。此之一品释人无生。若依观门次第应前释人无生后释法无生。但今就本末次第。法本人末。故前破其本今次破末。二者依内外次第。若破外道应前破神而后破法。佛之弟子多不执神而执有法故。智度论云。佛灭度后分为二分。一者但信众生空不信法空。二者信众生空亦信法空。故知佛之弟子多不执神。今此论正破内学。是故前破于法后破于神。二者上诸品末结云有为空故无为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难复以法例人而未别破人。今此一章别破于人。则释诸门中明人空义。故有此门来也。三者三解脱门明义。上明二门讫今第三竟论释无作门。三门有浅深无有浅深义。无浅深者一一门无病不破无理不显。故门初门后皆唱一切法空。有浅深者空门破有无相门破空。此二门非有非空即中道境中道观。今门明息观。故三门空有并亡缘观俱寂。所以论明三门也。四者此论正破内执傍破外邪。自上以来正破内竟。今此一品次破外邪。自在天是邪见之本。谓是造化之主盛行天竺。今此一品中破造化之主名破作者。故今文来也。所以是破内外者。内外并障大乘。内为近障外为远障。内为细障外为粗障。又欲令外回邪入正内转小归大。是菩萨广远之意。又破内令三乘徒辙。破外使六道回宗。并入大乘俱成佛也。五者接上门来者。外云。若言因与无因并不生果者。能有作因之人受果之者。既有作因之人受果之者则因果不无。是故前破法因果今破人因果。前明法无故人无。今辨人无故法无六者三世佛菩萨出世之意。为欲拔苦与乐。拔苦令累无不寂。与乐使德无不圆。故成中道法身。而内外同欲离苦。不识苦因故生四谬。非但不得离苦反更增苦。今破四谬令识因缘苦则毕竟空。一得病除。二得解苦。三得离苦。故有此门来也。问解苦空有何利。答解苦是因缘故不起著乐颠倒。知苦亦空不起苦倒。故八倒病得消。又解苦是因缘故破凡夫著三界乐。乐去苦亦除故破二乘病。故六道回宗三宗归佛。有此大利故说此门。问与中论破作者品何异。答此品乃与中论破苦品大同。与作者品其义各异。

此门亦三。初长行发起。如文。

偈本为二。三句破四种作。第四句总结无苦。问作者应破一切。今何故偏破苦。答如上明之。四作者为因苦则是果。但苦为大患之本。物竞求离而不识苦。非但不能离苦。而于苦中更复造苦。是故偏破苦也。四门求苦既尔。四门求乐不苦不乐义并类然。问为破法四作破人四作。答具破二种。若迦旃延流计有法作。犊子等类具计有人法作。又内道执有法四外道计有人四。今具破人法四作也。所言法四者如数人谓。苦有自性则是自作。假缘而生名为他作。自他共合方有苦生名为共作。乃不立无因。而本来有此苦性。即是无因。约成实义无明初念即有行苦。托空而起尔前无因名无因作。外道四作后文自列也。

长行有三。第一正释偈本明苦非四作。故苦是空。第二外人与论主诤经。执苦是有非是辨空。第三论主答外人申佛经明是苦空。就初文又二。第一正释偈本苦非四作是故苦空。二引经证明苦是空。初破四作则四为四别。破自作如文。他作亦不然下第二次破他作。又三。初正破。问曰下第二救义。此正是摄论。谓因缘生是依他性。前有自性则分别性也。言依他性者果依于因故也。答曰下第三破救。就破救中又开二别。第一纵缘夺他。二缘他俱夺。今是初既言众缘云何是他耶。若是他者云何名从众缘耶。复次下第二缘他俱夺。前长行次偈。长行明则此众缘亦无自性故无众缘。既无众缘云何有他。偈是中论因缘品末有二偈结破。今是第一偈。而言不自在只是无自性。故无众缘也。自作他作亦不然下破第三共作。次破无因。文处易知。

如经中说下第二引经证。苦非四作明苦是空。前虽推义恐外不信。故引经证成。问此是小乘经文大乘经耶。答引小乘经。所以引小乘者凡有五义。一者若引大乘经则小乘人闻不信受。故还引小乘。即须生信。二者欲显执有之徒若不信苦空则俱迷大小故引小破之。三者举小况大。小乘教中尚明法空况大乘耶。四者引小乘经得内外俱破。论主既破小乘。而小乘人复破外道。如射虎之譬。虎正取鹿。今但射虎便取鹿。虎鹿俱弊也。五者欲显小乘经密说大也。裸形迦叶问佛等者。其人修于苦行是故裸形。欲求离苦所以问佛。

问曰下第二外人与内诤经。明佛乃破外道四作无外道之苦。而实有内苦故非是空。此但诤小乘经不诤大乘经。以大乘经明苦是空。如云五受阴空是苦义。又云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以小乘经多说有法少说空法故外人诤也。问小乘亦有明法空文何故不信。答今此文明苦空义隐。但非四作不似明苦是空。故外诤也。又有二种小。一信法空。二不信法空。今是不信法空人诤也。就问有三意。一总非论主不识经意。第二为论主释经。三总结非论主。今是初。

随可度众生故作是说第二为论主释。前总释是裸形迦叶下第二别释。就别破四作即为四别。今前第一破苦是自作。又二。第一序外道义明佛不答所以。第二正破外道。今是初门。苦实非我作第二破外道义释佛不答之意。又开二别。第一作无常难。第二作无解脱难。所以作二难者。作无常难明生死义坏。作无解脱难涅槃义坏。此二既要故作两难。此实是龙树作二难。寄言小乘人耳。无常者我能作苦即是生因。苦是所作即从因生。所生之苦既是无常。能生之我亦是无常。如泥生瓶之与泥二俱无常。若我是苦因下第二无解脱破。明二种我俱无解脱。一明即阴我无有解脱。二明离阴我无有解脱。即阴我无有解脱者即苦是我谁受解脱。故文云离苦无我能作苦者。以无身故言无身者。即是五阴之苦以为我身。离五阴苦无有我身。既常有于我即常有五阴便常苦。云何有解脱耶。若无身而能作苦者。第二破离阴我无有解脱。若无身能作苦者得涅槃时无五阴身。应更造苦。若尔即毕竟无有解脱。

他作苦亦不然第二次破他作。又开二别。初破我他次破自在天他。凡论有他不出人天。又此二俱是造作之本。我自造作六道之身自在天造作六道身。破此二道一切造作义尽。又令众生入无作门故。显正破造化故息邪。破我他云离苦。无我谁作于苦与此人耶。同中论破苦品。

复次下第二破自在他又二。初总牒外义释佛不答所以。而实不从自在天作下第二别破自在天作。又二。初正破二总结。正破有十五句。开为四章。初三句破自在天作。即是破自在用义。次五句破自在即破自在体义。第三六句明众生自行所招重破自在用。第四有一句。重破自在体。天有自在不出体用。若破体用即自在不成。所以十五门广破自在者。佛未出世乃至于今盛行于世。亦多有神验世人信之。故广破也。然实是大乘人破。而寄小乘人者一示外邪不足破。小乘尚能破。况大乘耶。二欲分大小异。小乘粗破邪见破作者明粗无作门。大乘破细作明细无作门。二门例尔。三示大乘人精解小乘巧破外道。小乘人不能尔。四示小乘是半字法半解半不解。半解者解破邪。半不解者不解因缘苦是空。五示小乘是取舍义。舍外道邪苦而取内道正苦。六示小乘但除乐等四倒未除苦等四倒。七示小乘人但解佛显教不解密教。密教者明因缘苦即毕竟空。令此入毕竟空亦成佛故也。初中有三。一破二救三破救。破中有二。初父子不相似破。复次下作伤慈破。问曰下第二救正通伤慈之难。答曰下第三破救有二难。一者犹提捉前无慈难。父有大慈子不识恩终自与乐。而自在不尔。亦应但供养下作报恩不勉苦难。若言不识恩故与苦者。今报恩供养则应得乐。不须修福。

同类推荐
  • 诸葛忠武书

    诸葛忠武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ost House

    The Lost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原录

    东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宣宗宝训

    明宣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运纪

    天运纪

    道者,包罗万象,而承之于天;命者,顺逆无常,而取之于运。应运之人,知天命,体天心,悟大道,奉天承运,是谓天运。
  • 临暮之社

    临暮之社

    世上没有懦夫,有的只是不愿面对现实的傻子!人心是难以猜测的,他可以是善是恶,但是都是埋藏了自己的性格活在这世界,只有放弃才能获得。这就叫有舍有得。当暮夜降临,你才能真正看清这座城市,在地势的环绕下变得……新人新作,支持请收藏给推荐,谢谢暮社读者交流群,260292202。欢迎加入
  • 极限争霸

    极限争霸

    不一样的战争——至微人战争,不一样的感觉,完全颠覆战争的理念,新鲜震撼。茫茫尘寰,浮生若梦,唯信念可聊生,偶得紫水晶石,开启新纪元,是为人类浩劫或为人类福祉耶?百转千回,历尽坎坷,科学修炼之路难于上青天,终不负有心人,得成正果。
  • 敕魔录

    敕魔录

    很多人在思考遥远的星河中是否有生命存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历史长河中的传说都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人类会在同一时期诞生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耶和华、穆罕默德、、、、他们的使命仅仅是给我们留下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当那个种族再次入侵,我们的世界将演绎出怎样的传奇?
  • 矜持老公,别惹我!

    矜持老公,别惹我!

    新婚当日,阴差阳错……七个月后,生子,孩子却不是丈夫陆少寒的。产房里,她与丈夫的情人同时生产,丈夫未曾看她一眼,却把情人的孩子给她抚养。他们撒下弥天大谎,她伪装成生了一对龙凤胎。她如履薄冰,坚守着婚姻和家。然五年的努力抵不过苏雅然的归来。“应璃,然然回来了,我们离婚吧,壮壮你带走,他是你和另一个男人的孩子。”陆少寒牵着苏雅然的手,面无表情。那时候,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叫梁韦琛的男人。他冰冷,却唯独对她热情。他冷漠无情,却唯独对她温柔。他不讲情面,却唯独处处维护她……他们都说,他对这个已婚女人着了迷。她离婚,投进他的怀抱。自以为开启了另一扇幸福的大门。方知,原来他就是新婚夜里的陌生男人……他步步为营,处心积虑,只为要回儿子。已完结作品:http://novel.hongxiu.com/a/354499/《奉子成婚,豪门长夫人》http://novel.hongxiu.com/a/654610/《失心前夫,求宠爱》http://novel.hongxiu.com/a/409779/《总裁前夫,别乱来》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幽灵小姐

    幽灵小姐

    总是能看见她在操场角落里科室的角落里楼道的角落里总是一副吓人的表情但是她只是孤独而已不想别人受连累而已
  • 网游仙葫

    网游仙葫

    这是一个喜欢蛤蟆的家伙用《仙葫》的设定写的一本类似《蜀山》的书!
  • 荒古剑尊

    荒古剑尊

    天为何物?逆之,天奈我何!命为何物?逆之,谁敢阻我!一剑出,不予回头,斩九霄碧落,悠悠荒古,何为尊?唯我,天下无双!
  •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工作是销售员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较量。销售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愿望,还要掌握灵活的心理应对方式,以达到推销的目的。如何才能打开客户的心门,不是仅靠销售员几句简单的陈述就能够实现的。客户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销售员必须在尊重客户心理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用自己的真心、诚心、耐心、爱心来捕获客户的心,控制客户的情绪,化解客户的抵触,让客户的心变得畅通,交易自然就会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