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92300000011

第11章

医家雅议李东垣,善于内伤,而虚怯非其所长,故有补肾不若补脾之语。窃谓肾主阖辟,肾间原气,人之司命,岂反轻于脾胃哉?盖病有缓急,而时势有不同,东垣或以急者为首务也。彼当金元扰攘之际,人生斯世,疲于奔命,未免劳倦伤脾,忧思伤脾,饥饱伤脾,何莫而非伤脾也者。《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又曰:五脏六腑,皆禀受于脾胃,脾胃一伤,则脏腑无所受气,故东垣惟孜孜以保脾胃为急。彼虚怯伤肾阴者,乃燕居安闲,淫胜之疾,又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则《内外伤辩惑》与《外科精义》及《兰室秘藏》等书,皆治杂证者,岂止内伤已哉,此可以观矣。

余观近世医家,明理学人,宜莫如丹溪,虽倡“阳有余阴不足”之论,其用意固有所在也。盖以人当承平,酗酒纵欲,以竭其精,精竭则火炽,复以刚剂认为温补,故不旋踵血溢内热骨立而毙,与灯膏竭而复加炷者何异,此阳有余阴不足之论所由着也。后学不察,概守其说,一遇虚怯,开手便以滋阴降火为剂,及末期,卒声哑泄泻以死,则曰丹溪之论具在。不知此不善学丹溪之罪,而于丹溪何尤!丹溪为许文懿高弟,学原考亭,其认病最真,而投剂最确,观其治许文懿之病及疼风十三症,可概见矣,功首罪魁之言,余尝为冤之。

昔荀卿喜为高论,而李斯祖之以祸天下,则报仇行劫之说着矣。大都前哲立论,必有定见,调施经权,必合宜适,彼执方而不达变者,反为丹溪累也,余故不惜牙颊辩之。

余读《史记》至太史公所称由光及伯夷之语,未尝不掩卷叹滑伯仁之术,而后无有彰之者。伯仁,我明奇士也,技艺之精,不下丹溪,即其文辞,如《素问抄》、《难经注》,诊有《枢要》,针有《经络发挥》与《疮疡痔 医韵》等篇,亦可谓集往哲之大成矣,顾后学但知宗《丹溪心法》,如《灵》、《素》与伯仁诸集,若罔闻知,虽其术有奇中,治有明征,所至成名,如朱太史列传所称,亦莫之顾,何哉?盖丹溪为当时缙绅所游扬,又戴元礼、刘宗浓诸名士为弟子,故丹溪之名籍籍,而伯仁艺虽高,弗若之矣。何一阳有言,历考上古高贤。若以岐伯、越人为医中尼父,则仲景可为颜、曾之陪,而河间、东垣,当在宰我、子贡之列,若伯仁,义理精明,制作醇粹,可与游、夏之班,至彦修又下一等也。此论甚确,而今宗伯仁者不然也;岂惟伯仁,则戴人、守真,亦若是尔。故太史公曰:岩穴之士,欲砥立名行,非附青云之仕,恶能声施后世哉。此言信矣,余故特为伯仁表之也。

生生子曰:余着论若是,非阿所好也,欲后人知仲景不徒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阳有余阴不足之谭不可以疵丹溪,而撄宁生之长技,亦将与诸公并称不朽矣,同志幸亮之,毋余訾哉。

六十、《医通》节文

生生子曰:余尝称宋儒谓为人子不可不知医为知言已,观《韩氏医通》,益证斯言为匪欺也。韩飞霞为亲习医,而余泽遍物,阅其集方楷当,而修制合宜,其投剂多奇中,有以哉!余惧其术没没也,用采其论药数款附于集,令后人识有韩飞霞云。

《医通》绪论章

飞霞子曰:天地万物,气成形也。不位不育,病之时也。人之养气践形而致中和者,医之道也。夫医而至于针砭药饵,第二义矣。《易》无妄九五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孔子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此最上义也。得医之最上义者,气之冲,神之化,皆此身之真息以踵也。卢扁指竖子,华佗剖肠腑,白玉蟾呵臀痈,药饵云乎哉,针砭云乎哉?!风土异宜,自然气隔,古分南北二政,自今舆图,以河界南北,而江之东,关之西,可类从矣。南北云者,阴阳之轨,四方之毂,八风之辐辏也。

人之禀赋,三天两地,一气流行而已。气失其平之谓疾,疾甚之谓病,三才相因之谓机,机动之谓时。

《阴符经》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又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又曰:三才既宜,三盗既安。呜呼!此可以契医之三昧矣乎。

医之理,可比《周易》,针砭药饵,即卜筮法也。丹溪云:冷生气,高阳生之谬言。予谓冷生气,是复卦 。热生风,是 卦 。即天根月窟之化机,《内经》所谓“亢则害,承乃制”者也。故王安道论曰:易也者,造化之不可常者也,惟其不可常,故神化莫能测。《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世之攻医卜而自小焉者何也?

药性裁成

药有成性,必材相制,味相洽,而后达夫病情,古书如《本草括》《汤液》《珍珠》诸篇,予不能悉记也,而二五之升沉,咸苦酸辛甘者,触物在焉,姑列数则,以例其余。

论用药 标病攻击,宜生料者,以气全力强;本病服饵,宜制炼调剂大成,病在元气,宜醇淡。

论人参 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黑附子回阳,霸功赫奕。甘草调元,无可无不可。

论当归 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柔宜补。凡用,本病酒制;而痰独以姜汁浸透,导血归源之理。熟地黄亦然。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以生地黄、姜黄、条芩佐之,不绝生化之源。

血积,配以大黄。妇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道药。要之,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分生熟为佐,川芎为使,可谓典要云。

论香附 香附主气分之病,香能窜,苦能降,推陈致新,故诸书皆云益气,而俗有耗气之讹,女科之专,非也。治本病,略炒;兼血,以酒煮;痰,以姜汁;虚,以童便浸;实,以盐水煮;积,以醋浸水煮。妇人血用事,气行则无疾,老人精枯血闭,惟气是资;小儿气日充,形乃日固。大凡病则气滞而馁,故香附于气分为君药,世所罕知。佐以木香,散滞泄肺;以沉香,无不升降;以小茴香,可行经络;而盐炒则补肾间元气。香附为君,参 为臣,甘草为佐,治虚怯甚速。佐以浓朴之类,决壅积;佐以棱、莪之类,攻壅积之甚者。予尝避诸香燥之热,而用檀香佐香附者,以檀香流动诸气极妙也。

论半夏 痰分之病,半夏为主。脾主湿,每恶湿,湿生痰,而寒又生湿,故半夏之辛,燥湿也。

然必造而为曲,以生姜自然汁、生白矾汤等分,共和造曲,楮叶包裹风干,然后入药。风痰,以猪牙皂角煮汁去渣滓,炼膏如饧,入姜汁。火痰黑色,老痰如胶,以竹沥或荆沥入姜汁。湿痰白色,寒痰清,以老姜煎浓汤,加 白矾三分之一(如半夏三两、 白矾一两)。俱造曲如前法。予又以霞天膏加白芥子三分之二,姜汁、矾汤、竹沥造曲,治痰积沉痼者,自然使腐败,随大小便出,或散而为疮,此半夏曲之妙也。古方二陈汤以此为君,世医因辛,反减至少许。而茯苓渗湿,陈皮行气,甘草醒脾,皆臣佐使,而反多其铢两,盖不造曲之过。观法制半夏,以姜、矾制辛,即能大嚼是也。佐以南星,治风痰。以姜汁酒浸炒芩、连,及栝蒌实、香油拌曲略炒之类,治痰火。以曲炒枳壳。枳实,姜汁浸蒸大黄、海粉之类,治老痰。以苍术、白术俱米泔姜汁浸炒,甚至干姜、乌头,皆治湿痰。而常有脾泄者,以肉豆蔻配半夏曲,加神曲、麦芽作丸,尤有奇效。浓养之人,酒后多此,而苦痰为病者,十常八九也。方书谓天下无逆流之水,人身有倒上之痰,气乱血余,化而为痰,故治痰以行气杀血为要。

论黄连 火分之病,黄连为主。五脏皆有火,平则治,病则乱。方书有君火、相火、邪火、龙火之论,其实一气而已。故丹溪云:“气有余,便是火”。分为数类; 凡治本病,略炒以从邪。实火,以朴硝汤,假火以酒,虚火以醋,痰火以姜汁,俱浸透炒。气滞火以茱萸,食积泄以黄土,血癖 瘕痛以干漆,俱以水拌同炒,去萸、土、漆。下焦伏火,以盐水浸透焙。目疾,以人乳浸蒸,或点或服。

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入五苓、滑石,大治梦遗。以土、姜、酒、蜜四炒者为君,使君子为臣,白芍药酒煮为佐,广木香为使,治小儿五疳。以茱萸炒者,加木香等分,生大黄倍之,水丸,治五痢。以姜汁酒煮者为末,和霞天膏,治癫痫、诸风眩晕、疮疡,皆神效。非彼但云泻心火,而与芩、柏诸苦药例称者比也。

论诸药 余治沉 ,先循经络者,即诸古书所载引经报使药,贵识真尔。如心经,以人参益气,石脂补血,朱砂钲心,天竺黄去痰,泽泻泻热,而莲肉、茯神、赤茯苓、远志、益智、酸枣之属,利心窍以安神识。中间制炼,如以苦焦之味达本经,咸引所畏,辛避所胜,酸益其母,而甘泄其子,皆裁成药性之道。

论五谷 粳米造饭,用荷叶煮汤者宽中。芥菜叶者豁痰。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清热。

淡竹叶者辟暑。造粥则白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胃。花椒汁者,辟岚瘴。姜、葱、豉汁者发汗。与夫古方羊肾、猪肾之类,无非药力也。一人淋,素不服药,余教以专啖粟米粥,绝他味,旬余减,月余痊,此五谷治病之理。

论五果 梨汁疏风豁痰;蒸露治内热。藕汁研墨,止吐血鼻衄;研桃仁调酒,破血积。胡桃仁佐破故纸,盐水糊丸,治腰湿痛如神。大枣煮汁,去渣炼膏,救小儿脾虚胃寒,不能药者。莲肉作末,苏噤口痢。柿蒂加 头糠,止转食。凡此余以应骄习之家,亦五果治疾之理。

论五菜 韭白愈淋,予涩精。大葱汁和五倍子末,涩虚脱之痢,非虚脱不用。苋煮汁,愈初痢。萝卜风干,愈伤食嗽。白扁豆益脾清暑。蒜汁煮香附,加荜茇、大黄,治瘴乡中毒。诸菜俱能治病,贵专啖耳。

论五畜禽虫之属 黄牛肉补气,与棉黄 同功。羊肉补血,与熟地黄同功。猪肉无补,而人习之化也。惟胆于肝,肚于胃,腰子于肾,脊髓于骨,心于血,可引诸药入本经,实非其补。鹿则全体大补,异时每欲以肉汁炼膏,如霞天膏、小刀圭之法,恨不多得。牛肝连胆,用朴硝作脯,消痞块。骨髓煎油,擦四肢之损。禽则鹅善疏风、稚鸡补损,老鸡作羹起衰。虫则蜣螂,土裹烧熟,与儿食,治疳。蚋皮作丸,大治惊痫疳痢。以上予治浓养之人多用之,亦从其化也。独犬之壮阳,俗夫所尚,古方戊戌酒,盖为虚寒病设耳。或云士无故不杀犬豕,则古人已馐于珍矣,意者,黑黄二色,足补脾肾,亦可如小刀圭法为之,以治虚怯劳瘵,而戒恣欲之非,价廉工省,可济贫乏云。

论异类有情丸 人至中年,觉体衰弱,便可以此丸服饵。此方药仅三品,而补性极峻。盖鹿乃阳兽,食山中之灵草,故多寿。夏至一阴生,而角便解,角得纯阳之气,故补人身之阳。龟者,灵物也。

属阴,能养息,上可补心,下可补肾,故补人身之阴。虎,西方之兽也,属金而能抑木,故虎啸而风生也。三者皆多寿,皆有生育,皆有灵性,殊非草木金石比也,服饵宁无补益乎。

鹿茸、鹿角霜、龟板、虎胫骨,各如常制,为末,以猪脊髓加炼蜜为丸,梧桐子大,空心盐汤吞五七十丸。或加猪胆汁一、二合,和于剂中,以寓降火之意。

六十一、《难经本义》十八难图注辩

十八难秦越人曰:“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滑伯仁注曰:手太阴阳明金,下生足太阳少阴水,水性下流,故居下部;足少阴太阳水,生足厥阴少阳木,木生手少阴太阳火及手心主火,火炎上行,是为上部; 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居中部,复生肺金,此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观十八难所列之图,乃以手厥阴心主火与手少阳三焦火分诊在下部右尺,图与注自相背戾,后人翕然宗之,不复查考。且经文只云手之太阴阳明,足之太阳少阴,为上下部,言肺高而肾下,子母相望之意。按《脉经》以心肺合于上焦,脾胃肝胆合于中焦,肾膀胱合于下焦,两尺分诊两肾,无手厥阴少阳之语。《千金方》诊法与《脉经》同。顾《灵兰秘典篇》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启玄子注曰:“膻中在胸中两乳间,为心君播宣教令,气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脉要精微论》以左寸之外候心,内以候膻中,膻中为十二脏之一,以其无形,与心肺并居胸中,故诊附焉。《本义》此图,恐未必是伯仁之意,岂有自相矛盾哉?此必后人泥《脉诀》“右肺大肠脾胃命”之说,而以此图牵合,因土居中部,乃以火居下部,生中土也。独不思手太阳少阴之火,复何所生耶?智者自能辩之。

按何一阳《医学统宗》有云:《图注难经》,乃四明张世贤袭取纪天锡、袁坤浓、虞庶旧章,断简残文,浅附已意,欺为新撰,维扬运司梓行,失旨处颇多,然则《难经本义》之图注,实张世贤之集者,后人增附梓焉,非滑氏之笔明矣。

六十二、《难经》肺金肝木浮沉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你是如此的难以忘记

    你是如此的难以忘记

    我们都有那么一些已经消散或正在消散的黄金岁月,在那里有人满怀耐心的教会了我们对于爱情的定义,然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转身离去。我们学会了爱却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爱,那些泛着碎钻般光彩的爱情是青春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使我们初尝撕心裂肺的痛哭,使我们萌发不顾一切的义无反顾……那些记忆刻骨铭心,跨越时间,历久弥新。
  • 重返高一

    重返高一

    前世,悲催被撞,重生回到16岁,刚上高一。夏目:诶,这不是我家啊?难道穿越了吗?凌皓宸:狂汗,小篱,这就是你家。。。陌生的环境,各种牛逼继承者轮番轰炸,拜托,我真不认识你们好吗?直到16岁生日那天,一切历史重演,带着记忆回来的夏目,斗贱人、当学霸、娶竹马,重生生活爽歪歪。。。
  • 斗罗大陆之凤栖梧桐

    斗罗大陆之凤栖梧桐

    “二十七年后,斗罗大陆将会有一场浩劫。”古老、沧桑的声音回响在神王大殿。为拯救斗罗大陆,神王特批前任森林之神六岁的亲生女儿前去大陆,并消除了一切记忆。当她遇上了七怪之子,又会发生什么?当预言成为现实,斗罗大陆的命运究竟是如何?七怪之子,能否在斗罗大陆续写他们父母的辉煌?【由于我才是个即将升初中的学生,写的不好,请多多体谅,这篇小说实际上是看过了其他人写的后续的启发,斗罗大陆之七怪之子的改写,纯属是没事干了写着玩的,不喜欢了别看就好,不要骂人】
  • 第101次逃婚

    第101次逃婚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LOLI+儿童节目主持人+优惠券女王,世上还有谁比她更个性?多金+阿拉伯王子+潇洒帅气,世上还有谁比他更加闪耀?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却因那个“惟一”而相识……绑架、流落沙漠、抢亲、逃婚,他们的离奇经历又是否见证了两人的感情?而101次逃婚是对感情的逃避?还是为了感情改变自我?在101中,看王子如何与LOLI刘芒演绎一段异国恋!
  • 极品穿越之路

    极品穿越之路

    逗比的大学生莫名其妙的来到未知的楼兰国度,看他如何安于乱世,嬉戏万花丛中。
  •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哈利波特之幸福未满

    哈利波特之幸福未满

    德拉科与哈利波特罗恩赫敏们生活中的事情!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一念情深空归恨

    一念情深空归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战乱纷飞的年代,他是称霸一方的驻防司令,她却是布衣巷里的平民女子。他们本没有理由相逢,却因为一场错乱的婚约而走到一起。他对她一见倾心,不惜所有要留她在身侧,她却是几番逃离,心里眼里全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当枪口对准爱人的那一刻,她情愿为了爱人去死。而他却错手打死了此生最爱的她,他们爱恨纠葛,却注定要生离死别,家国万里,却始终抵不过她的回眸一笑。(民国烽火虐爱三部曲之一)
  • 安塔拉传奇(第一部)

    安塔拉传奇(第一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误天传

    误天传

    天道始于混沌,遁于洪荒。生死皆出于天道,天道却亘古长存。贪生是生灵之本性,恋之愈深,贪之愈切。为得永生之道,生灵各创奇术异法,以争己命。万族逆天绝艳之辈功参造化,欲与天道争锋之时,一场浩劫席卷苍宇,万族沦陷。号称万族之首的龙族,龙门破碎,宫宇成尘。百鸟之王不死邪凤,喋血浪崖谷,驻身化石。海族之主莫不语,舍身化海,成绝世险境。无法无视的万佛至尊,无音无际,来去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