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97100000005

第5章

前但假觀。此去實觀。革囊盛糞。指腸胃中之所有也。膿血之聚。指革囊中之所有也。外假香塗。藉以掩羞也。內惟臭穢。穢惡充實也。不淨流溢。彌藏彌露也。蟲蛆住處。與物同居也。鮑肆廁孔。亦所不及。極言人身之穢。雖鮑魚之肆。圊廁之孔。亦比之不及。昔一初果人。隔生中忘。婬欲熾盛。其婦不堪。家常供養一聖僧。婦以所苦訴之。僧教曰。彼欲汝時。第告之曰。須陀洹人當如是耶。婦依言道之。其人遂識宿命。厭欲心生。永絕女色。婦見久絕。復欲得之。其夫以一畫瓶。滿中盛糞。封固其口。命婦寶持。而語之曰。汝能持此而弗失。即與如故。婦欣然執之未久。失手迸流臭穢。夫問婦曰。此瓶汝昔愛否。對曰實愛。今能愛否。對曰昔所不知。故寶愛之。今已見之。不復愛也。夫曰。吾昔未悟。故與汝情愛彌篤。今已悟已。不復愛也。

智者觀之。但見髮毛爪齒。薄皮厚皮。血肉汗淚。涕唾膿脂。筋脈腦膜。黃痰白痰。肝膽骨髓。肺脾腎胃。心膏牓胱。大膓小腸。生臟熟臟。屎尿臭處。如是等物。一一非人。

人之所以貪欲者。執有人我故也。今以此身摩頂至踵。觀之中間所有。不過三十六物。質礙歸地。潤溼歸水。暖氣歸火。動搖歸風。始則聚之以為身。終則散之以歸本。中間求之。一一非我。今者妄身。何者為是。如是觀之。畢竟無身。既無有身。則假名為人。與幻化等。男女皆幻。能所俱空。婬與淫者。畢竟何有。胡乃於虗空而搆惡業。致三途苦耶。

識風鼓擊。妄生言語。詐為親友。其實怨妬。敗德障道。為過至重。應當遠離。如避怨賊。

此釋上文。或者之疑。疑者曰。此身空虗。若其無人。何以能言語相親善耶。故釋之曰。能言語者。不過最初託一念識心。妄有緣氣於中積聚。此識與父母己三之報風居於臍輪之下。如爐韝槖鑰。鼓此識風。以擊喉舌齦齶而為語言。非徒喉舌齦齶而能語言也。若能語言。則諸死者尚有舌存。胡不言耶。相親善者。不過四大詐為親善。其實與我作諸怨妬。譬若有人。與怨家結為親友。自雖不即行殺。惟教作諸不善。使之敗德障道。以為罪魁為死因。四大亦然。相與百年。詐為親友。婬殺盜妄。靡不由之。為過至重。是故智者。應當遠離。如避怨賊。

是故智者觀之。如毒蛇想。甯近毒蛇。不親女色。何以故。毒蛇殺人。一死一生。女色繫縛。百千萬劫。種種楚毒。苦痛無窮。諦察深思。難可附近。

前因女色。而通明人身不淨。苦空無常。無我妄執成過。今則會人身之過。而的歸女色。應當以智慧觀之。猶如毒蛇。不可親近。

是故智者。切檢三愆。改往修來。背惡從善。不殺不盜。放生布施。不行婬穢。常修梵行。

前已三業別明止行二善。今則總明三業。要在時時切檢三愆。惡則改之。善則行之。此亦總言止行二善也。別明中。不殺不盜不婬。止善也。放生布施梵行。行善也。然有即止善而為行善。如涅槃云。不飲酒肉。施與酒肉。不服花香。施與花香。如是施者。無分文之費。而得名為大施檀越。此佛為世間人能布施。而不能持戒。故讚戒而具大施。使人知施之勝。而莫大於戒。非謂持戒。而不必行施也。

日夜精勤。行道禮拜。歸憑三寶。志求解脫。於身命財。修三堅法。

上明止行二善。猶是人天戒善。不堅牢法。不足以為出世之因。必須日夜精勤。志求解脫。於身命財。修三堅法。此則應依止觀四種三昧。備修十大願王。方合其法。三堅之法。出本事經。一不堅財。貿易堅財。謂一切世間財物。體非堅固。聚散無常。不可久保。若能持用布施清淨梵行之人。遠求無上安樂涅槃。或求當來人天樂果。即為堅固之財。永久不壞矣。是為不堅之財。貿易堅財也。二不堅身。貿易堅身。謂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而成。危脆不實。體非堅固。生滅無常。不可久存。若能持守五戒。清淨無染。修習菩提無上之道。以證金剛不壞之身。是為以不堅身。貿易堅身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也。三不堅命貿易堅命。謂人所受之命。雖壽夭不齊。皆同夢幻。體非堅固。倐忽無常。不可久保。若能了知四諦。習習正法。起越生死。以續常住不朽慧命。是為以不堅命。貿易堅命也。

知身虗幻。無有自性。色即是空。誰是我者。一切諸法。但有假名。無有定實。是我身者。四大五陰。一一非我。和合亦無。內外推求。如水聚沫。浮泡陽燄。芭蕉幻化。鏡像水月。畢竟無人。無明不了。妄執為我。於非實中。橫生貪著。殺生偷盜。婬穢荒迷。竟夜終朝。矻矻造業。雖非真實。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作是觀時。不以惡求。而養身命。

此大師誡勸行人。不可以惡求而養身命。何以故。世人只為不達一切法空。以身命而為實有。是故惡求多求以養身命。不知身非實有。命不我延。何得以人間虗幻之身。造地獄真實之罪。以閻浮須臾之命。貽惡道長久之因。以五欲苟合之樂。嬰摧折色心之苦。文有法喻。合有結責。細尋可知。

應自觀身。如毒蛇想。為治病故。受於四事。身著衣服。如裹癰瘡。口[(歹*又)/食]滋味。如病服藥。節身儉口。不生奢泰。聞說少欲。深樂修行。

此及下文。乃勸行人為治病故。應受四事。葢人身者。法身慧命之一大瘡疣也。身瘡畏寒醜。非衣服之藥而不治。口瘡畏飢饉。非飲食之藥而不治。故曰身著衣服。如裹癰瘡。既因病而設藥。弗執藥以成病。宜節身而儉口。少欲而知足。不生奢泰。深樂修行。

故經云。少欲頭陀。善知止足。是人能入賢聖之道。

引證中意。言欲修少欲知足之行。須尚頭陀抖擻之教。事具十二頭陀經。既依阿蘭若樹下塚間露地常坐不臥。則能於住處臥具而修止足也。既依常乞食一坐食次第乞。則能於飲食而修止足也。既但三衣糞掃衣不畜餘長。則能於衣服而修止足也。既依腐爛藥而治病。則能於醫藥而修止足也。此為比丘入道之行門。三乘聖賢之標幟也。

何以故。惡道眾生。經無量劫。闕衣乏食。呌喚號毒。飢寒切楚。皮骨相連。我今暫闕。未足為苦。

古德云。出家之人。三常不足。謂衣。食。睡眠。此三不足。真實為道。於是滿足。多生放逸。長而說淨。不生放逸。亦有道之士也。既頭陀而苦行。必三常之不足。人於不足之時。當念惡道之苦雖不足而常知足也。

是故智者。貴法賤身。勤求至道。不顧形命。是名淨修身業。

愚人必貴身而賤法。則身先而道後。惟形命是顧智者必貴法而賤身。則身後而道先。惟大道是求愚智不相及者如此。道不道。亦因是以判矣。

云何淨修口業。深自思惟。口之四過。生死根本。增長眾惡。傾覆萬行。遞相是非。是故智者。欲拔其源。斷除虗妄。修四實語。正直。柔軟。和合。如實。此之四語。智者所行。

凡淨修口業。當自思惟。口之出言。有過有功。過則口四惡業。即綺語。惡口。兩舌。妄語。此之四語能遞相是非。增長過惡。傾覆萬行。成生死根本。是為過也。愚人以四惡培其根。是故生死之本日以增。智者以四實拔其源。是故涅槃之性日以長。

何以故。正直語者。能除綺語。柔軟語者。能除惡口。和合語者。能除兩舌。如實語者。能除妄語。

行人既知口業功過。是非不同。復應須知功能除過。如藥能治病。必與病相反。口業亦然。正直與綺語反。無委曲故。柔軟與惡口反。無麤暴故。和合與兩舌反。無鬥搆故。實語與妄語反。無虗偽故。而此四語。又必相須而進。何以故。葢正直無三。則失之於剛。柔軟無三。則失之於媚。和合無三。則失之於苟。如實無三。則失之於野。正當以一為主。以三為賓。主賓合行。既善且美。

正直語者有二。一稱法說。命諸聞者。信解明了。

稱法。即依本有之事法也。法相差別。分明決擇。能令聞者信解明了。

二稱理說。令諸聞者。除疑遣惑。

理者。文也。性也。依文而析。稱性而談。能令人斷權疑。生實信。

柔軟語亦二。一者安慰語。令諸聞者。歡喜親近。

人之所以遠己而不喜近者。以其有逆語而拒之也。今既安慰。故能使人歡喜親近。

二者宮商清雅。令諸聞者。愛樂受習。

宮商舉五音之二。若人語言既中五音。又能辭辯清雅。孰有聞者。不愛樂受習。然四語中。有勉然可學者。有勉學而不能成者。惟宮商清雅為難能也。以其人有南北。音有清濁。口有辯訥。氣有通塞。求其人於千一。吾不能於旦暮遇。噫。善說法者。於音聲之道亦難矣哉。

和合語者亦二。一事和合。見鬥諍人。諫勸令捨。不自稱譽。卑遜敬物。

見人鬥諍勸諫令捨。固謂之和合語矣。又不邀功伐善而自稱譽。兼之卑遜敬物。此和之至和者也。

二理和合。見退菩提心人。殷勤勸進。善能分別菩提煩惱。平等一相。

退菩提心者。以其與煩惱性互相乖角。若水火之同器。由是或菩提之水而不能滅煩惱之火。反為煩惱火之所煎沸。煩惱勝而菩提所以退也。葢他未聞圓頓。煩惱即菩提之教也。今則善能分別菩提煩惱。平等一相。相與和合為一體。則不諍而和合矣。

如實語者亦二。一事實者。有則言有。無則言無。是則言是。非則言非。

有無不逾其言。固道人之實語。是非不絕其口。豈出家之直言。當是於物理之論。不越其是非耳。

二理實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涅槃。常住不變。

理實語者。乃稱性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佛不異。則生即無生。如來涅槃。常住不變。與生無殊。則滅元不滅。

是以智者。行四實語。觀彼眾生。曠劫已來。為彼四過。之所顛倒。沉淪生死。難可出離。

智者欲遷善以清修。須觀惡而知過。眾生由四顛倒以沉淪。我當循四正道以出離。

我今欲拔其源。觀彼口業。唇舌牙齒。咽喉臍響。識風鼓擊。音出其中。

欲遏其流。當拔其源。拔源乃當遡流以尋源。得源則可拔。其流可遏矣。流者。四惡語也。語由寄聲。而音聲又由唇舌牙齒等。自外而遡至於臍。臍出息風。故上擊成聲。發為言語。然而息又由識之所主。故曰識風鼓擊。是則欲息其聲。當息其息。欲息其息。當息其心。非曰總不言也。而心君持正。以司其令也。

由心因緣。虗實兩別。實則利益。虗則損減。實是起善之根。虗是生惡之本。善惡根本。由口言詮。詮善之言。名為四正。詮惡之語。名為四邪。邪則就苦。正則歸樂。善是助道之緣。惡是敗德之本。

上令遡流尋源。既得其心。苟欲拔之。先知功過。改之從之。捨四邪而歸四正。不徒為生善致樂。亦可以為助道證真。

是故智者。要心扶正。實語自立。誦經念佛。觀語實相。言無所存。語默平等。是名修口業。

前明口業止善。今又兼明口業行善。止行兼進。故能滅惡而生善也。然又須觀語實相。非有非無。語默平等。不多不少。不以夥言而致失。弗事啞法以招譏。方名口業清淨也。

云何淨修意業。深自思惟。善惡之源。皆從心起。邪念因緣。能生萬惡。正觀因緣。能生萬善。

三業因緣。意為根本。意苟有念。身口隨之。善調三業者。又當先慎意業以為其本。

故經云。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當知心是萬法之根本也。

引證中。且心作諸法。未言萬法惟心。

云何邪念。無明不了。妄執為我。我見堅固。貪瞋邪見。橫計所有。生諸染著。

種種邪念。莫不始於無明。不了五陰無我。萬法本空。由是我見堅執。人相角立。貪瞋邪見。橫計染著。起信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是也。

故經云。因有我故。便有我所。故起於斷常六十二見。

我者。外道所計之神我也。我所者。謂五陰是神我所依之處所也。有時或計色即是我。離色是我。我大色小。色住我中。色大我小。我住色中。一陰計四餘四亦然。成二十。歷過去現在未來。成六十。加根本斷常。有六十二。

見思相續。九十八使。三界生死。輪迴不息。

上六十二見。惟得通定外道所發。今見惑八十八使。加思惑十使。則悠悠凡夫。與諸外道。皆共有之。

當知邪念。眾惡之本。是故智者。制而不隨。

眾生無始。莫不具於邪念。愚人隨而不制。所以成惑。智者制而不隨。所以成智。

云何正觀。彼我無差。色心不二。

正觀之法。先了三界惟心。萬法惟識。惟心則人己一體。而誰彼誰此。惟識則依正不二。而何色何心。誰彼誰此。則彼我之分別忘。何色何心。則色心之能所絕。怨親平等。混和於法界之源。境智圓融。寂滅於真如之海。內惑不作。外境都捐。尚何惑業輪迴之有哉。

菩提煩惱。本性無殊。生死涅槃。平等一照。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本出淨名經。天台立圓頓宗旨。本依乎此。即大師從天宮悟入。亦得乎此。上言彼我無差。色心不二。苟微此。則旨無所歸矣。是故能於此二。達本性無殊。平等一照。則心心絕待。念念圓融。三觀正修。思過半矣。

故經云。離我我所。觀於平等。我及涅槃。此二皆空。

微離我我所。則不能觀於平等。微觀於平等。則不能離我我所。言平等者。我及涅槃。二皆空耳。

當知諸法。但有名字。故經云。乃至涅槃。亦但有名字。又云。文字性離。名字亦空。

諸法但有名字。則名無實名。名無實名。則體無實體。如是則煩惱非煩惱。菩提非菩提。生死涅槃亦復如是。故涅槃云。誰有煩惱。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煩惱。然則誰有菩提。而言煩惱能障菩提。菩提煩惱。二性既空。則諸法涅槃。但有名字。又文字性離。則名字亦空。名實俱空。故諸法平等。

同类推荐
  •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普超三昧经

    普超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激书

    激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录

    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元神榜

    元神榜

    混沌初开,是为宇宙,分阴阳,衍五行,育万物生灵。李元,落霞镇李氏家族的第三代子孙,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个神秘古老的戒指,这也成为了李元纵横混元大陆最大的本钱。方今之世,学院派系林立,诸强雄踞一方,邪魔隐退。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谓之妖孽成群出必逢乱世现,且看主角如何笑傲混元大陆,扫灭所有拦路之石,攀登上那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巅峰。
  • 独守一巷空楼

    独守一巷空楼

    夏火是一个从出生以来与众不同的人,在他的眼中,并不只有常人所看到的事物,还有一种传说中的存在———妖怪。因为这一点,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他,被看做是不祥之物的夏火在森林中遇到了刚刚苏醒的神兽白虎(吉祥)。出于对人类世界的好奇,白虎与夏火结成灵魂契约,并和夏火开始了漫长的旅行。
  • 九血梵尔

    九血梵尔

    神秘祭坛拉开世界预言,万年结界破除,血染蓝天,神秘种族究竟是福是祸,天赋异禀是否会遭天妒,仙缘神法,论道谁强谁弱,妖神重现,争天地大势,且看绝密种族如何挥舞乾坤,力定山河!
  • 影徒

    影徒

    穿越而来的少年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而自己与被杀者达成协议,用他的身体,换取凶手的性命。——他成为了一名刺客。当他拿起刀,他必须做出选择。他得学会面对死亡,面对阴影。成为阴影之徒。他的敌人不仅是那名凶手,还有来自深渊地狱的恶魔……“我们行走在阴影之中。我们没有伙伴,没有亲人,没有值得信任的人,也不会有人来信任我们。我们身披暗影,脚踏夜幕。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手中的刀。“我们没有心,因为我们不会为了正义或是邪恶而行事。我们不会因正义而停下手中的屠刀,也不会因邪恶放弃前行的脚步。刺客在成为刺客的第一天开始就必须丢掉自己的良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杀的下一个人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
  • 你比富人少什么

    你比富人少什么

    本书分析了造成穷人艰难处境的部分原因,指出了穷人自身的种种弱点及社会环境对穷人的不利影响,以现实的态度和辛辣的笔锋,探寻穷人的幸福之路。
  • 修炼在无限的世界里

    修炼在无限的世界里

    在无限的世界中修仙,邂逅小说中的各位传奇人物,与各位主脚们一起闯出一份别样的天空
  • 玄武图

    玄武图

    有人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他,风雨不动自如山。有人说,一力予身可破万法。而他,巧得四两拨千斤。他自生来便如此,没有傲人的锋芒,宛如细水。天赋的不济,却换来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仙缘漫漫。舍攻而主防,创御敌之术先河。李守一,守得一人,便可安心一生。
  •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科学调适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科学调适

    本书《公务员心理健与调适》共十章,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按照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力求采用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从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出发,提出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各种调适方法。
  • 思念如雨般的成长

    思念如雨般的成长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有一些美好与辛酸,或许这才是最完整的人生。倾听夏雨的开心往事,感受那些年最真诚的话语。
  • 天碑守护者

    天碑守护者

    千年前,异变突生,次元交融,无数怪物降临于人世,从天而降的奇异石碑成为了人类最后的防线。天碑将怪物吸入一个个独立的世界,而一部分人类则进入这些世界与怪物交战,守护天碑的核心不被破坏——这些人被称为“守护者”。我们的故事,要从一个可以吃装备的家伙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