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98900000027

第27章 疟疾

大意夏伤于暑。秋成囗疟。(经文)囗者。疟之总名也。因其有战寒壮热暴疟酷疟之义。故名。大抵无痰不成疟。外感四气。内动七情。饮食饥饱。房室劳伤。皆能致之。其中气凝滞。鼓动痰涎。则一也。(汇补)内因夏时伏阴在内。阳浮于外。真气消烁。其汗大出。人多烦渴。或过食生冷瓜果。或坐卧阴地取凉。致肤腠闭密。邪留于胃。聚而成痰。至秋阳气收肃。阴气下移。中州之痰气愈加壅滞。胃气行至其所。与之相遇。而寒热作焉。阴阳之气。更相胜负。故卫气行过。与邪暂离。故有时汗解。及邪卫复集。病必再作。此阴阳之升降。

邪正之合离也。(汇补)外候其寒也。欠伸毛悚。鼓颔战栗。汤火不能温。其热也。头疼脊痛。烦躁饮冷。冰水不能寒。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热多少。或单热单寒。(大全)三阳经疟太阳之疟。腰背头项俱疼。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阳明之疟。目痛鼻干舌燥。寒甚乃热。热甚而汗出。喜见火日光。少阳之疟。口苦胁痛而呕。寒热往来。身体解囗。(入门)三阴经疟少阴之疟。寒少热多。呕吐独甚。舌干口燥。欲闭户牖而处。太阴之疟。惨然太息。腹满恶食。病至善呕。呕已乃衰。厥阴之疟。腰痛小腹满。小便数而不利。恐惧不足。腹中悒悒。(指掌)风疟凡疟皆生于风。风疟者。因避暑乘凉。汗出当风。闭其毛孔。热不得泄越而作。所谓夏暑汗不出。秋成风疟。

其症烦燥头疼。恶寒自汗。先热后寒。治宜发汗。(汇补)寒疟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先伏于腠中。因秋风凉肃而发。其症腰背头项疼痛。先寒后热。治当大汗。(汇补)暑疟暑疟者。其症大汗大烦大喘大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单热微寒。宜清暑解表。(汇补)湿疟外着雨露。内停水湿。发则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呕逆胀满。名曰湿疟。宜解表除湿。(汇补)温疟冬中风寒。藏于骨髓。及遇大暑。腠理发泄。邪气与汗皆出。故先热后寒。名曰温疟。宜和解。热多小柴胡。寒多加桂枝。(汇补)瘴疟瘴疟者。山溪蒸毒。湿热蒸熏。邪郁中焦。发时迷闷。甚则狂妄。乍寒乍热。乍有乍无。一身沉重。不习水土者。

恒多患之。甚则血瘀于心。涎聚于脾。亦有口喑不能言者。宜先吐其痰。后利大肠。凉膈散。或小柴胡加大黄、木香。轻者藿香正气散。(汇补)疫疟一方长幼。病皆相似。此因天时寒热不正。邪气乘虚袭入所致。宜随时令施治。此司天运气之所宜考也。(汇补)鬼疟鬼疟因卒感尸疰客忤。寒热日作。梦寐不详。多生恐怖。言动异常。俗云。夜发为鬼疟者非也。宜祛邪禁压法。或平胃散。加桃仁、雄黄。(方考)瘅疟瘅疟者。肺素有热。腠理开发。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发则阳气盛。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

(素问)今人素有火症。复挟饮食与痰。每多热而不寒。均宜消导清火。

痰疟痰疟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郁结成痰。热多寒少。头疼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寸口脉浮大者。吐之。关脉弦滑者。化之。若胸满热多。大便燥实。大柴胡汤下之。(汇补)食疟食疟一名胃疟。因饮食失节。饥饱不常。谷气乖乱。荣卫失所。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噫气恶食。食则吐逆。胸满腹胀。食在膈上。探吐之。食停未化。消克之。食已消。疏解之。(汇补)虚疟元气本虚。感邪患疟。饮食少进。四肢乏力。自汗不止。倦怠嗜卧。微有表症者。人参养胃汤为主。久而不已。

但宜养正。六君子加柴胡、干葛。不可用劫夺法。转成他症。又有入房感寒成疟者。昼则寒甚。夜则发热。服药不得汗者。用苍、芎、桃、柳煎汤。浸足至膝。内服补剂。其汗必行。又有虚极之人。疟发之时。寒不成寒。热不成热。气急神扬。精神恍惚。六脉豁大。此元气衰脱。将有大汗昏晕之虞。宜防之。(汇补)劳疟劳役过度。荣卫空虚。其症发热恶寒。寒中有热。热中有寒。或发于昼。或发于夜。遇小劳便发。必气虚多汗。

饮食少进。又血虚午后发热至晚微汗乃解。此似疟非疟也。若误投疟治。必危。久而成瘵。舍补奚为。(汇补)疟母凡疟经年不瘥。谓之老疟。或食积痰涎瘀血结成痞块。藏于腹胁。作胀且痛。令人多汗。乃疟母也。此荣卫虚损。邪气留着。宜养正气。终当自化。设误为攻削。必至中满。慎之。(汇补)为热为寒人身之中。卫气居外。营血居内。阳邪与荣争。而邪火发于外。则为热。阴邪与卫争。而正气退于内。则为寒。

表邪多则寒多。里邪多则热多。表里相半。寒热相争。诸疟惟劳伤食积痰火。则寒已复热。热已复寒。谓之寒热相并。(入门)外有瘅疟。但热不寒者。乃邪并于表。则阳盛阴虚。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而中外皆热也。牝疟。但寒不热者。乃邪并于里。则阴盛阳虚。肠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而中外皆寒者。一定之则也。(汇补)阳分阴分大抵一日一发。及午后发者。邪在阳分。易已。间日发。及午后夜间发者。邪在阴分。难已。若间一日。连二日发。或日夜各一发者。为阴阳俱病。(杂着)阴分多而阳分少。则其发日远。阳分多而阴分少。则其发日近。甚则内外失守。真邪不分。休作无时也。(汇补)连发间发受病重者。邪气内薄于阴分。阴为脏。其邪深。横连募原。募原者五脏空穴之总名。在背为阳为募。在腹为阴为原。其道远。其气深。邪内居之。不能与正气并行。故间日蓄积乃发。(入门)其有三日一发者。乃三阴经疟。其病更深。发于子午卯酉者。少阴经也。辰戌丑未者。太阴经也。寅申巳亥者。厥阴经也。(丹溪)日轻日重时日支干之衰旺。每于人身有相关。盖甲丙戊庚壬。天时之阳也。乙丁己辛癸。天时之阴也。疟久食减。胃中之正气已孤。而邪去未尽。是以值阳日助正。而邪不能胜正则轻。值阴日助邪。而正不能胜邪则重。(汇补)日发夜发受病轻者。邪气外舍于阳分。阳为腑。其邪浅。客于腠理。与卫气并行。故一日一发。发有昼夜之殊。因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故发于日间。荣卫昼行背与脊故也。得阴而内薄。故发于暮夜。荣卫夜行胸与腹也。

移早移晏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囗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内。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内经)所以正气胜而外出。则移早。为轻。邪气胜而入内。则移晚。为重。(汇补)脉法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虚宜补。弦紧宜汗。弦而浮大可吐。弦而实紧可下。微弱为虚。代散则死。

如六脉迟缓者。将自愈。

治法无汗须发汗。散邪为主。有汗当敛汗。扶正为先。(心法)邪疟及新发者。可汗吐下。虚疟及久病者。宜补气血。

稍久而正虚邪滞者。宜一补一发。若深入于阴分者。宜先升后汗。至如邪乘虚入。则宜以发散祛其客邪。

然后扶培胃气。痰食气滞。则先以消导散其壅滞。然后渐补脾元。(汇补)避其锐气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内经)凡疟方发之时。不可服药。须于未发两时之先。否则药病交争。

转深为害。(汇补)截宜权变数发之后。曾经汗解。可商截法。久则中气愈虚。病邪愈深。设或脉尚紧盛。邪气方锐。未可轻截。恐补住邪气。变生他患。(汇补)截后宜补截而不愈。不可再截。恐损其气。宜分昼发夜发。寒热多少。以和解之。久则脾气虚衰。须服养脾祛痰之药。

脾气一盛。自然平复。(大全)疟病死症凡疟至吐泻不食。肿胀归腹者。不治。亦有峻补参、囗而获生者。亦仅百中之一二也。(汇补)用药主以二陈汤。合柴胡汤。因寒。加羌活、苏叶。因暑。加黄连、香薷。因湿。加苍术、浓朴。因瘴。加菖蒲、藿香。

因食。加山楂、麦芽。因痰。加枳实、胆星。头疼。加川芎。胸满。加枳壳。口渴。加知母。甚加石膏。去半夏。呕吐。

加藿香。大抵外感寒多。非草果、浓朴不能温散。热多。非柴胡、黄芩不能清解。阳疟无汗。须用苍术、葛根。阴疟无汗。须用升麻、柴胡。阳疟多汗。敛以参、术、黄囗。阴疟多汗。敛以归、芍、乌梅。阳疟三四发后不愈者。截以不二饮。阴疟数十发不愈者。提以补中益气汤。加白蔻仁以分邪正而疟自止。脾虚多热者。清脾饮。胃虚多寒者。人参养胃汤。其间日发。连两日发者。八珍汤大补气血。若微寒微热不能遽除。是正气已虚。邪气亦尽。加柴胡、黄芩鳖甲。于补荣卫药中。寻当自愈。

疟疾选方清脾饮(简易)囗治疟疾热多寒少。口渴溺赤。脉弦数者。脉滑有力。用苍术。脉濡无力。用白术。

青皮囗浓朴(姜炒)囗草果囗柴胡囗黄芩囗茯苓囗半夏囗甘草(炙各七分)囗姜囗枣不二饮囗治疟在阳分。三四发后。人壮可截者。

柴胡囗黄芩囗常山囗知母囗芍药囗槟榔囗青皮囗甘草水酒各一碗煎。露一宿。五更时服。忌热茶汤饭一日。

驱疟散(和剂)囗治疟疾热少寒多。自汗肢冷。脉弦迟者。

前胡囗柴胡(各八分)囗桂心囗桔梗囗浓朴囗半夏(各六分)囗黄囗干葛囗甘草(各四分)囗姜囗枣人参养胃汤囗治虚疟食少诸症。

草果囗人参囗茯苓(各五分)囗甘草囗橘红(各八分)囗浓朴囗苍术囗半夏(各一钱)囗藿香(五分)寒多。加干姜、桂枝。热多。加柴胡、黄芩、生姜、乌梅。水煎。

芎归鳖甲汤囗治劳疟表虚里损。真元未复。疾虽暂可。少劳复作。

川芎囗当归囗鳖甲囗茯苓囗青皮囗陈皮半夏囗芍药(等分)生姜、乌梅煎。

四兽饮即六君子汤加草果、乌梅、生姜、大枣。

黄囗鳖甲汤黄囗(中)囗鳖甲(下)囗何首乌(上)囗陈皮(下)柴胡养阴汤柴胡(上)囗当归(中)囗陈皮(中)囗知母(下)疟母丸青皮囗桃仁囗红花囗神曲(各五钱)囗三棱囗蓬术囗海粉(各七钱)囗鳖甲(醋制一两)囗香附(醋炒八钱)囗麦芽(五钱)神曲糊丸。以补药送下。

小柴胡汤(仲景)囗治疟往来寒热。

柴胡囗黄芩囗半夏囗人参(各一钱)囗甘草(五分)姜枣煎。加丹皮、山栀。名加味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名柴胡白虎汤。

藿香正气散(方见似中风)囗补中益气汤囗八珍汤囗六君子汤(三方俱见中风)囗平胃散(方见暑症)

同类推荐
  • 佛说内藏百宝经

    佛说内藏百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隐和尚语录

    天隐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石闲谈

    水石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律学发轫

    律学发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ben Holden

    Eben Hold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魔族圣子

    魔族圣子

    曾经威名赫赫的天才世家将军,巧得始皇绝宝--千年玉玺,却误引发九星连珠,天狗食月等天地异象,被天罚雷电劈中,重生穿越到异界大陆,再生为王侯世子,却惊现惊人血脉。这片异界大陆上有天赋异禀的人族,有狂战四方的魔族,有玄妙诡秘的妖族,有寿命绝长的兽族,有奥妙奇特的精灵族,有妄图凌天的仙族。他虽想平静度日,却频受挑战与挫折。为红颜,为家人,更为了自己,他决定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在这片异界大陆斩出自己的世界·······
  • 辣火娇妻:上司,别傲娇!

    辣火娇妻:上司,别傲娇!

    同学生日聚会,谁料一杯酒误事,直接被人送到酒店。一觉醒来,就见某人冷笑的看着她……看到他胸前布满的抓痕,安又灵瞬间方了。她居然睡了万千少女的高冷男神?她以为,只是个意外,谁知道……“爵爷,我怀孕了!”安又灵一甩试孕纸,霸气的说着。过了一个月之后,大姨妈造访,安又灵傻眼了,什么情况?某人挑眉一笑:“没怀孕?今晚我再努力吧!”“……”
  • 无上至尊经

    无上至尊经

    百万年前,轮回天门现世。十万年,天魂道经流出,被称为《无上至尊经》,此后每万年此经都会现世,掀起腥风血雨。冷锋,万剑门曾经的少年天才,携带《天魂道经》意外重生……
  • 观人学

    观人学

    本书共三篇。上篇述观人术之原理,中篇叙观人术之实用,下篇集观人术之评论。
  • 围攻日记

    围攻日记

    如果我当时成熟一些,我会知趣地走开。可是我是如此珍视有关于她的一点一滴,根本没想过主动离开。
  • 言尽君无情

    言尽君无情

    “天下人与我,你选谁?”峰峦之上,雾气袅袅,原本世外仙境,此时却尽是凄凉。秦以尽看在眼里,只冷冷一笑,满目嘲讽。一杯毒酒,一夜畅饮,即是银色月华也不敢再黑衣身上留下任何影子。所谓承诺,不过是无情的拖延,一辈子那么长,说是相守,他们有什么立场去保证世事不变?问天下人,秦以尽身边之人谓何?他们会笑你无知,那便是影门门主君无言。可问心,他们从小相依为命,谁又懂其中情情爱爱?欢迎入群:347067919
  • 妖王暴宠小狐狸

    妖王暴宠小狐狸

    升仙是件大事,最不能大意。当一个狐狸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好不容易得到了仙丹,只要寻一高处在日落之前吃下就可得道成仙,却没曾想刚要吃就被人这么一撞,仙丹就飞了出去,恰巧落在了撞他那人的嘴里,这他忍了,只是,喂,你摔下悬崖就认命吧,干嘛还拉上我呀
  • 当冷酷少年遇见活泼少女

    当冷酷少年遇见活泼少女

    当活泼少女皇莆姗因为未婚夫的关系和自己的好闺蜜白樱玲去圣樱皇家学院,遇见三位帅气校草,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清代世情小说,酌玄亭主人著。本书仅存6回残本,原书回数不详。小说叙述福建漳州,举人林鹍化为人正直,与新举人邬云汉等三人不投缘。林进京会试,船停苏州,富户陆家失火,其家小姐匆忙中赤体逃入林船,为林救护。陆未婚夫沈天孙亦为举人,闻此退亲……
  • 深蓝物语之鳞光年

    深蓝物语之鳞光年

    “知道人鱼的传说吗?”冥冥之中听到有人在问。——头痛无比。脑中是一片暗蓝色的深海,表面看似平静无波,底下却暗潮滚滚,腥甜而又苦涩的味道扑鼻而来充斥着整个感官。不安地动了动,眼睛因外界的光亮刺激而缓缓睁开,入眼的是一整个阳光明媚的世界。【是你救了我?】徘徊于脑海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你醒了?”意识清醒后听到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他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么好听的声音,才能有这么温柔的语气,才能有这么善良的心灵。【你是谁?】他想问她,可是声音嘶哑不成字句。“烧退了。”依旧是如此好听如此温柔的声音在说话,伴随着温暖覆上额头。他无意识地一震,她手心的温度仿佛是太阳源源不断地给他温暖,全不似他梦里见到的冰凉刺骨的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