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5800000054

第54章

佛上答因义有二。一横明二竖明。此中亦二总释别释。虽与上文名异义同也

今就第二佛答中为三。一总标劝学二释三结释。又二。一略释二广别释。别释中为三。一先明不尽有为二明不住无为三叠释二种。就明不尽有为中为三。一标二释三结释。中凡历四十句以明不尽有为。今言尽无尽者不尽于俗。而广行万行不住于无为不同灰断。真俗俱照道观双流净秽融通权实自在。俗谛是生死有为可尽之法故名为尽。真谛是涅槃无为空法名不可尽。故云尽无尽门。众生应以此门得度。即以此法起菩萨根入佛慧也。亦是释成室内所明如是疾者非真非有之意。若入此门乃能净秽双游道观自在。则不为净名所诃。私问若香积土菩萨方请此法云何能游此娑婆。私答以权引实故有斯问。以实随权故能游娑婆(云云)。文中禅定如地狱生死如园者。此借子在难父在宅。虽有五欲常如受苦。若得拔难其心乃悦(云云)

第二从不住无为者亦为三。一标二别释三结。就释中历十六句广明不住无为如文

第三就叠释不尽不住即释成上佛国之中横竖二意。横则十七句。句句之中皆约四教四门以明横相。竖则从真心彻至佛果有十三句之浅深。亦有结释横竖之义。今此中先历四十句广辨不尽有为。次十六句广辨不住无为。对上横竖明法相深广之意。次有四双叠释三种权实二智。自地竖深化他愿满释成横竖义。前横竖说中不尽在前不住在后。叠释中不住在前不尽在后。后前互辨者明无前无后前后双融之意。今言不住无为则是于实谛无滞。自行事成。不尽有为则是于俗谛遍知化他无壅。权实双照自他兼达。若三谛圆明自能深彻。则是无碍慧无有若干。若以化他无所壅碍故能垢净双游方便若干也

就此叠释中有四双初福德智慧为一双。二慈悲誓愿为一双。三识药授药为一双。四知病灭病为一双。约此应明权实二智。自有自行权实自行化他权实化他权实。自修中道之理为实。双照二谛为权。此是自行明权实。若是自观二谛之理为实为他说二谛为权。是名自行化他明权实。若化他明权实者此则约缘无定。或说权为实或说实为权。或于权中而辨权实或于实中而辨权实。逗机深浅逐物便宜不可复定。约此判思议不思议三种二谛。若是自行权实一向判属不思议二谛。若自行化他权实此中亦属不思议亦属思议。何故尔。如通教所明二谛。含中道在真谛中。故言三乘人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入涅槃。若是合真入俗者如涅槃云。我与弥勒共论世谛。五百比丘谓说真谛即此义也。虽不彰中道之名而有其义。其义两属故名为通。通者通于二乘。见真谛之空。若通别教圆教则亦见于空亦见不空。能通见空即是思议。见不空即是不思议。见空智慧如萤火。见不空智慧如日月日月照用既广治惑亦大。二乘人智慧既小所断亦小。若菩萨自行则见空不空。化他利物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故知自行化他权实亦属思议亦属不思议也。若化他权实一向是思议。二谛何以故思议。二谛无中道体故明真时则永寂如空。明有时如石里有金石金有异。于永寂之空真俗条别。是则以永寂之意而测真。如石金之心以解俗。故言是思议二谛。但思议之真有渐顿义。譬如金石渐渐融冶稍稍消磨矿尽金现。思议之真亦复如是。故有三种。如一切森罗对目千种万形。原其同是四大此乃名下所诠。如四大虽复遍成诸物俱是无常生灭之法。名为中道。如生灭虽复迁谢同是无生无灭入于真谛。此岂非渐顿也。不思议则不如是。为有中道之本体约体明二谛名不可思议。譬如如意珠能雨种种七宝。珠中毕竟无所有求不可得只言毕竟空而能雨宝。不思议理亦如是。非真非俗毕竟清净而能真俗具足圆备一切。真俗俱不可图度故称不可思议。若约此珠以辨通教者如珠不雨宝时。则无有金银相貌此与凡珠何异。即是于俗破之求宝毕竟空无。此空与真谛断空何异。约此明可思议相是三藏思议二谛也。若知其功能发愿求宝能于空中即出种种资生之物。此空不同二乘之人入真空也。所出之宝异于世间珍玩。此不同凡夫俗有如菩萨深见不思议二谛亦是开合。真俗具出二种如前。今将三种权实释于不尽权实双游之义也。复次历四教明不尽不住。三藏教明若观真断结以空为证。则同二乘灰断住于无为。何由能得三阿僧祇成就佛法。故不得住于无为。不尽有为者慈悲六度本约有修行教化俗中众生。若入真则无此事。若断尽诸有之因因尽则果亡。云何得处三界广行佛法。今以不尽有为结漏而修佛法。能成道转法轮以三藏化他权实具足也。通教不尽不住者。若尽有为则同二乘。若住无为乖菩萨道。是故方便从空出假利益众生。如空种树。巧妙方便故不尽有为。不取空证故不住无为。别教不尽不住者。若但用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是为住无为尽有为。今虽得入中道之理。但尘沙佛法悉未现前皆知皆学。岂得保此中道。应须照俗。是故从中反照二谛名不住无为。若除二谛之俗更无俗可观。今照此二谛遍行一切佛道。故言不尽有为。不保中道故言不住无为。圆教中还约别教明义。若但观中即是尽二谛。不照二谛即是住无为。今三谛圆观一时能了。了真不住于真。了俗不尽于俗。不住不尽一时双照权实俱明(云云)。若此间多恶故治兵讲武多。以化他二谛逗之。于自行二谛未了。故香饭来此。便三乘之人近远皆如身子之流。食此饭者至发心乃消。于法华中开佛知见。即是三种权实而得具足。彼土无恶但制礼作乐。唯以自行权实。于化他权实未了。是故殷勤请此方便还香积土。施作佛事令彼实行之者三种权实皆悉圆通自在无碍也。问彼土菩萨在香树下得功德藏三昧。一切佛法皆在其中。云何言于化他权实未了。答有二义。一者彼虽具有彼土不行此化。则于二乘小道知根知药不得明了。二者彼土虽净有权有实。实者但禀一实之教未禀方便。是故请法也。复次将福德誓愿识药知病四双历四教。一一作相分明成就(云云)。今且约圆教作之。福德庄严是五度之法。必须遍约有作无作两种四谛。彼土中修行诸度具足尘沙佛法。若于分段中修福德满。能坐三藏道场作佛教化众生。故言不尽有为也。若方便有余中行福德满。即于其土坐道场。乃至别教圆教报土福德满。即坐道场作佛。今为遍满此等福德庄严故不尽有作无作二种有为。为智慧。故不尽有为者。境能发智。若却分段有余变易等。何所观察。既不识分段尘沙境界相貌。是则智慧不满。智慧不满不能得随缘诸土而坐道场。故不尽有为为增智慧故。此是用福慧二严结成上菩萨行也。第二双不尽有为者。欲以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此之慈悲何但拔思议二谛有作之苦。与其思议真谛之乐。亦拔不思议无作四谛之苦。与其中道究竟之乐。若分段苦尽即能道树断结为三藏佛。乃至变易苦尽即为别教之佛。以此大慈大悲利益一切故言不尽有为也。满本愿者则是昔时起四弘誓愿。广缘有作无作二种四谛。起此誓愿愿既未满。那得尽有为也。第三集法药亦如是。尘沙佛法约有而论。深浅根机大小性欲善恶对治。若色若香一切万法悉须遍知。未具佛法不应灭受而取证。是故不住无为。无为之中无病无药无能授所授。今欲作度老病死大医王。授与众生治烦恼药。岂得断尽有为。以不尽故能作三藏佛。知二乘四谛因缘法药治分段之病。乃至能作别教圆教卢舍那佛。授与中道法药。若尽有为无此等也。第四众生是有为。今住无为则不入有为巨海。何得识知其病贪欲嗔痴种种相貌。既不识病差机说法是众生怨。妄授于药非是明医。为知病故不住无为。为灭病故不尽有为。所言灭者非是灭无之灭。诸佛菩萨随所调伏众生之处名为解脱。自于中无缚能解他缚亦不缚不脱。能令众生得不缚不脱。名之为灭为调伏。故不尽有为得解脱。故名为灭病

第三结如文

第三称叹还本。彼菩萨闻此方便化他权实之法欢喜解悟。敬礼辞还本土。上文初请法时惭愧悔过者。悔于化他权实未明。故忏悔除盖请于胜法即得开解。三种权实具足圆满。此是他土来此得益也。若是此土悔过得益者。如身子等食香饭已于法华中惭愧克责自悔过咎。既其克责覆盖得除开佛知见入于佛慧。受记成道自行化他三种权实宛然圆满。即是此土蒙他得益也。二土双游垢净不二成就圆满双观之义究竟此在(云云)

释阿閦佛品

阿之言无閦之言动。净名以不思议之力接妙喜之界。令此间四众见无动世尊及所居之国。因此为名称无动品。但此部经文凡三处现于佛国。如佛国品答长者子竟。因身子之疑现于净国。二者入室论道其事将讫。藉身子念食现香积之界。三者出室还佛所。复宗辨道明菩萨行。显净名所居妙喜之国。当知三处说法除众生惑累。缘缚既尽净土业成。现相正当表此。上文辨菩萨之行明佛国之因。此品乃现妙喜示佛国之果。因果之门以明出室复宗之唱。成上佛国因果之义证知。此经用佛国因果为宗。其文显现就此为二。初明法身体用。二明所居净国。诸佛既有法应二身。亦有性净随缘两土。净名极地大士亦同诸佛二智。非垢非净。为是义故不舍妙喜而能垢净双游。二身二土利益众生令得解脱。下文自说日月为除闇冥游于世间。菩萨示行两土除诸痴惑。观身实相即是同佛法身无碍之慧。无若干也。方丈卧疾托病兴教。即是同佛应身方便引接。处妙喜界补无动尊。即是同诸佛有于净国。居娑婆土助释迦扬化。即是同诸佛示有秽土随缘利益。净秽双游圆通无碍。同于诸佛所得权实。喻如十四十五之月。以简佛菩萨异耳就第一明法身中为二。一佛问其法身。二身子问应身

就佛问为二。一佛问二大士答。就答中为四。一总答二别答三结四简邪正

总答中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者只自观己之实相与佛实相不殊。佛之实相与己无异。故大品云诸法如实相。即是佛实相无来无去故。此为三意。一者寻末取本。二者就位。三者观心。寻末取本者明大士是金粟如来所得法身。与今释迦法身不异。故上文云。诸佛种性色身悉皆平等。是故得知观己实相与佛实相一种无异。故言观佛亦然。二就位者明大士位。居十地补处之位邻次于佛。当绍尊位只十地之相与妙觉之尊所得实相复有何异。三观心者如上文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一切众生心相即菩提相。众生如佛如一如无二。实相者即是佛。故经言游心法界如虚空。是人即能知诸佛之境界。观己心性既是实相。即是与诸佛心相义齐。譬如人射法(云云)。若正观此相具如入不二法门亡于二边正显中道。此中重明其意。所以如来问者。以上来辨无碍慧无若干。诸佛身智功德平等。佛欲显大士法身与诸佛不异。是故问其云何观法身。若辨法身法身必有所指。所指之处即是佛国。故有此问也。他解。应身之佛则有封疆界城国土之名。法身冥寂有何国土。今解不尔。诸佛法身尚非垢非净。而能随缘双游垢净。今佛法身非境非智亦双照境智。何意不得辨于国土真境界耶。故金光明云。不可思议智境不可思议智照。此不思议之境岂不是法身灵智所栖。普贤观云毗卢遮那。是极妙法身而言有土名常寂光遍一切处。此岂非真国境也

同类推荐
  • 内丹诀

    内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rey Brethren

    The Grey Breth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行法想经

    禅行法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erton of the Movies

    Merton of the Mov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

    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戏花高手

    戏花高手

    一次破天荒的大发善心之举,让陈星拥有了特异功能——能看透别人的想法。清纯美丽的校花、风韵无限的御姐、风情万种的熟女……且看陈星如何利用读心之能,踏上戏花之旅……
  •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谁说兵王是男人

    谁说兵王是男人

    “给我爬起来,再来”撇了一眼趴在地上的人,秀气的眉毛不由得拧了起来,怎么这么不经打-_-#,“麻烦”望了一眼在旁边看着的同学,“看了那么久的戏该付钱了吧,算了,不要你们的钱了,把这人拖进医务室吧,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的”。说完,就迈出了她的腿,在他人惊愕的目光中离去平时的一些YY构成,我本也是军事迷,但我同时也是一个备战中考的初中生,我将来可能会少更,但不会弃坑的,请见谅,人生第一篇文章,可能会玛丽苏,请见谅
  • 幻想修仙记

    幻想修仙记

    “我吃饭的时候居然吃到了苍蝇。”“好恶心,上次我吃到了头发”“你们……,居然会吃饭!?”……人生逗比何处少,只愿情谊长久。。用想象来换取青春。。。。
  •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产物”,这是美国“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三十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销售人员,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了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也就吹晌了战斗的号角,进而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的影响力将会贯穿于销售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推销口才的好坏,也将会在每一个环节上,对推销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推销人员对口才的合理运用与发挥。
  • 守护甜心之血色彼岸

    守护甜心之血色彼岸

    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而她,是地狱深处的彼岸。。。
  • 帝少的心尖宠

    帝少的心尖宠

    “一百万,我买你一夜!”惨遭男友背叛的她很不甘心,于是跟陌生男人一夜疯狂,结果不小心惹到了某商界传奇人物。“该死的女人,掘地三尺我也要找到你!”某总裁恨得咬牙切齿……五年后,她带着一对萌宝归国,第一天上班,竟发现自己的顶头上司似曾相识。面对他的步步紧逼,她果断拒绝,“总裁,我已婚!”本以为一切终于平静了,哪里知道自家腹黑又闷骚的儿子居然又主动找上了他……
  • 拯救赖床钉子户

    拯救赖床钉子户

    对于每一个赖床钉子户,床是他们难以割舍的情人;对于每一个失眠专业户,床是他们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你知道吗?赖床其实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起床也没你想的那么艰难。在本书中,医学博士梶村尚史总结10类“起床困难户”典型,首度公开16招轻松舒适“入眠术”,8种简单速成“无痛起床法”,通过20道心理测试题,各个击破,把你伸向闹钟的爪子拍断在途中,从源头解决你的睡眠问题。
  •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蓝色寓言

    蓝色寓言

    我拜别了盘古,拜别了宙斯,拜别了释迦牟尼、穆罕默德和耶稣,又飘飘摇摇飞回到我的书斋里。心情平静下来了,有了一点创作的感觉。我急忙为我的作品设计了一系列的人物,又为这些人物设定了相互间的关系以及故事发展的大致趋向。我将这部小说取名为《蓝色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