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山石室在敦煌县东南四十里,即唐之栖云寺。庙宇林立,建筑宏伟,依山临水,风景绝佳。寺中藏有唐代写本经卷,乃当时僧侣所诵习者。因远居塞外,遂能保存至今。后于前清末年,经英人司代诺、法人伯希和购去若干卷,名乃大噪。学部闻知,遂尽取之而去。或传西人于该处得去秘本多种,当系他处购得,嫁名石室以增重耳,不然僧寮中安得有儒书耶?予往游时,曾拓碑、撮影以归;并抄得壁间无名氏五古一首,读之可当卧游。诗云:“南山孕傍支,凝结杂沙石。蜿蜒走层峦,矗峙列荒碛。谁穷穿凿功,洞穴亿千辟。匪同陶覆居,乃等巨灵擘。重叠屋架空,轩敞柱张。缘梯蜃吞楼,引磨蝗寻隙。纷纷鸽笼排,一一蜂窠坼。险或跨飞桥,平或铺软席。低或入地脉,高或压山脊。库豁四明窗,{髟皮}{髟我}波斯舶。栏循驾虚檐,坡陀列重栅。土窑烦埴埏,涂髹焕金碧。塑像杨惠工,画手道元择。二佛竞魁梧,天半露肘腋。其一津梁疲,卧塌云根窄。余各斗么靡,变相写什佰。神宠黏若螺,鬼物多于鲫。广厦万间撑,杰阁五成隔。传自唐李君,功德侈赫奕。重修大中年,碑版照蛮貊。中原板荡时,且作化人宅。奇观沙漠开,国用金钱惜。厥后陷腥膻,佛力竟何益。我来兵燹余,焦烂剩遗迹。细碎蜗壳嵌,丛杂蛎房摘。丹青坏壁污,瓦砾悬厘积。奈何龙象威,又度躯罢厄。智光照月容,梵唱礼霜夕。岩壑愧玲珑,涂饰同戏剧。毡帷郁古怀,讵为游山癖。”诗中历历如画,非亲至其处者,不知其赋物之妙。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