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2500000061

第61章

夫转凡成圣。密在雄力之大权发觉出尘机在猛省之始念。故本师和尚曰力生。小子沙弥曰勤策。惟力能生含识之真心。惟勤能策后心之发觉。所以世出世法。妙在一念生机。如火之始燃。妙在益薪以助发如泉之始达。妙在拨沙以疏通。又如亡子之思亲。始有归家之念。迷途之觅路。始有悟道之由。故我卢舍那佛与诸佛说心地法门。如毛头许。须知秪遮一毛便是十世古今微尘刹海之种性也。令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如我于心地中。初发心中。尝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诸佛本源。是一切菩萨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有缘非无因。故念念不去其心。如是心地十波罗提木叉。无尽藏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呜呼。只此一段便是三世诸佛菩萨直指人心。当当见性成佛之妙旨也。乃至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以至末后拈花。亦何曾出此心地法门。最初一念发心之当当本源佛性哉。良以众生觉性无常。不自知有。所以背觉合尘不自知返。是故诸佛种种方便。秪欲使人发此一念觉心。返本还源。归无所得而后已也。故曰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一切有心者。皆应受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只遮子之一字。便是发觉初心。从觉性起。如帝王子。是王所生。必须长养护持。使戒相具足。戒德圆成方能使此始觉王子。还证本觉王位也。或云但能发此戒心。不作不犯。自成性戒又何必具足戒相。与圆成戒德乎。曰是不然所谓戒心者。即此一念发觉。初心勇猛奋烈者是也。若不有戒相。如有力男子。欲往京师寻求父母。不知前路险夷之相。徒恃己力。不免触途成滞也。有戒相而无戒德。又如有力男子。已知路途。而未有资粮给使。亦不免半途而废也。即有相德俱圆者不悟戒性。是犹虽到京师。未知父母落处及其本分受用。亦不免错认它阿爷也。又况能承颜色而奉甘旨哉。所谓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苟持戒不知戒性之所止。尚得制欲而顺其觉性哉。若欲知其性戒之所止。直须自知遮念觉心从何而起。则知遮念觉心。从何而止也知其所止则知释迦牟尼佛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而入。亦复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而出不知自己觉心出入之所。又安知诸佛安身立命之所。又安知众生安身立命之所哉。故曰戒性如虚空。持者自颠倒。若不悟虚空戒性。正是门外打之绕也。是故诸佛愍此心外求法之人始揭出心地法门一毛头许令汝自参自悟。令自作皈依。自求超越。所以最初入门。必先令三自皈依者何。正以行人求戒遮念觉心。既从觉起还从觉归。使彼自求落处于此知所自归则知所自依之清净佛也。盖觉性无常。感善法则从善感恶法则从恶欲使觉性常住。妙体常明。必须自发真智决了性真。则自不起觉明分别之心。亦不为善恶业缘所惑又如宝镜当空万形俱照于此知所自归则知所自依之微妙法也。智本虚明。非行不显。必须自起真行。行起则知解情空。行起则智觉性满。于此全性成真全真成性。繁兴大用举体无它是为真知所自皈依之解脱僧也。吾尝谓若有一法不能了不名法身。若有一法不能入不名般若。若有一法不能舍。不名解脱。岂非三自皈而三聚净乎。于此透得。则五根本戒皆以一念发觉而圆证之矣。若能发觉自归则自无不忍之心。世无可杀之命。所谓一念忿起。即是自伤法身慧命也。可不纯仁。而自持乎。若能发觉自归。则自无不足之神。世无有余之物。所谓一念偷生。即是自弃法身慧命也。可不纯义而自持乎。若能发觉自归。则自无能泄之情。亦无可惑之色。所谓一念欲萌。即是自丧法身慧命也。可不纯礼而自持乎。若能发觉自归则自无能欺之辞。亦无可诳之事。所谓一念妄动。即是自诬法身慧命也。可不纯智而自持乎。若能发觉自归。则自无可昧之灵。亦无能困之味。所谓一念酣发即是自颠法身慧命也。可不纯信而自持乎。此三皈亦犹克己存诚。五戒亦犹闲邪四勿。虽浅深之有别。实正助之无殊。然此一念发觉始心。又何但能成三皈五戒之宗本。直将超越六度万行。而圆满四智三身也。诚以初心行人。深知奉重则性业遮业。自然不作不犯不执身而二乘之戒相自精。不执心而大士之戒德自备不执性而诸佛之戒体自虚。吾之所谓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者。岂非顿证此始觉而成本觉哉。故我博山大师云。戒有大小体非异同。戒有广略。理无分析。戒有断续。性绝开遮。自非利生大士。不无犯于尘劳。有力行人。何难行于项刻审如是也。能于项刻闻思而修。奋烈而行则此一毛头许。可以含吐十虚。融通法界也。可不自尊自重独秉此发觉真心彻证本源佛性之金刚三昧哉。

参证以激发精微透千圣说

盘山云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汾阳云向上一路千圣不然。即此不传不然二语。已劈腹刳心为千万世道破矣。虽然如是。若不曾亲向悬崖撒手绝后重苏得来。依旧屋里贩杨州有甚理会处。不是彻底掀翻打破漆桶。又安得立地构去。可中须遇真正大手眼作家始得不则纵抱荆山之璧谁能赏鉴而剖示之哉。余尝有语云不虑英奇之不顿悟。特患无全机大用之师。不虑宗匠之不奇逢。特患无深参彻究之士。然则师资之真相遇者。诚千古之未易得也。即如达摩未曾西来此土。岂真无祖意哉。然达摩未来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何六朝已前绝无一人承当耶。不惟达摩未来此土。不知立地成佛之旨。使摩腾未来。而此土亦先知有生死轮回之说也乎。是则佛本自心非人指授。不见心本是佛。非人参悟不明。而参悟之中。更有浅深其指授之中。尤有邪正。不然世出世法。安得有圣凡之异类。大小之多乘哉。是故参须参向上之人。证须证莫大之法庶不偏落邪外。自陷于坑阱也或问西天之外道甚多。何也。曰彼方以大法流布之广远故也。如此方初未有佛之正法又安有邪外之法哉。其邪外之法非别有种性。正以学佛正法之未尽其广大精微。而各执其小见偏知。遂各成其邪外之异端耳。不惟出世之法为然。即世间文章六艺工巧百技。凡有一人得其真正之法。则必有无限仿效习学者。其仿效之不似与习学之未成或传于世世复以未真者为真法传。未成者为成法学。以谬传谬。以讹学讹。则蔓延满天下矣。故世间之名世。如唐诗晋字汉文章。千百年来。学者满天下。有几人能诗如李杜。字如二王。文如史迁乎。故善学者须学其已成之法。不学其未成之法。亦在学者之下人心精。则其得道必真也。自断臂求法已来。为法忘躯者。往往皆是总以致其精诚。自成变化。绝非有一毫假饰而可得也。禅宗之盛莫过马祖石头之世。已自有邪外妖孽。故德山黄檗。每切齿痛恨。而欲敲其骨出其髓也。不道无禅直是无师耳。夹山开法竹林幸有祖师骨性。才闻道吾讥笑。立时弃众而参船子。黄龙南已受泐潭澄之分座。遇云峰悦之愤激而重锻炼于慈明。兜率悦已获真净文之旨诀。值清素老之锥劄而重透脱其瞒顸。若此数老。何可指屈。使生今世。得一知半解。已出世为人矣。天下寥寥。孰能窥其破绽。攻其败缺。与激其肯心服其私意哉。又孰能如诸师之下已虚怀不顾名位。不惜身命。独求大法哉。余又窃思古人之误。非今人之欺也。古人至有冒滥非彼成心故作。稍一知非。便乃翻然改过。究竟不失其奇伟俊杰抑且愈见其赫奕光明。今则不然。明知心行之非。了见疾疚之过。不肯弃舍一时之名利。专以回互四众之讥嫌。故故不肯虚心下气。故故不愿了死出生使佛祖亲执键锤。考其虚实明辨是非。彼宁甘心碎身供尘土矣。孰肯愤然自怨自艾而自透露乎。宋丞相张无尽。初作无佛论。幸夫人激入此道阅维摩经有省。复过庐山谒东林总密与盘错大为印可及见兜率悦遭其毒手。再过归宗。又蹉过真净之热骂。后洪觉掩鼻笑曰。叶公好龙。及见真龙。乃怖走耳噫。如此一人见如此诸大宗师。受如此键锤锻炼。尚有如此曲折疑昧。又况曾未见人。与未经炉锤者乎。即大慧杲遍参诸方。谁不许可。惟杲不肯自欺乃曰彼皆证我。奈我自心不然。何后见圆悟勤而平日知见冰消。始为到家时节吁。今人非此种性。无此决定。又安得岩崩石裂天回地转之受用哉。从上诸祖。于师资两相求。有如此之难。古今较参证。有如此之异。使真正有血性为生死者闻此愤发。当何如耶。

著述以密传心神授万世说

中庸称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盖孔子生于周衰世道当秋。如天地万物发生畅茂之极。而将凋零之时也。自非孔子以大经大法集成始终一贯之大成。则从上圣圣之文章性道精一神明有不胜支离散落者矣。至孟氏时。复有杨墨之仁义荆榛塞路。盖圣人之道。如天地之高厚。山海之峻深。彼曲学小见不能尽窥其广大精微盲人摸象耳鼻蹄脊。各得一端遂成异端之偏执。而全体大用失矣。孟子以能言拒杨墨者。为孔子之徒。岂容己乎。即吾出世法固有类此不容己者我佛生西域将千年。此土尚未闻其名字。及摩腾尊者入汉始传佛之声教至达摩大师来梁始传佛之心宗。则此声教之关于世也大矣。初禅宗之来。辄呵斥执文字名相其教律诸家。互相作难。赖有法力神通而显化折服之其教虽迭废迭兴。而天下学者纷纶异议。犹自梗其正化。唐末有永明寿禅师出而会通解息之乃作宗镜录百卷。此书初出即为外国师奉矣。嘉祐中有继韩排佛者明教嵩禅师起而作正宗记。及定祖图辅教编伏阙上书。仁宗大喜。旌以明教大师赐其书入藏。一时士夫如欧阳修辈。见其文咸色惊心折而归敬焉。然自马祖石头二支分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派而天下枝叶蔓衍。其中学人冒滥师承。参证无据者。往往僭窃公行而坏正法。于是有道原禅师。深为此惧。乃披奕世之祖图。集诸家之语录由七佛以至法眼之嗣。凡五十二世。一千七百一人。成三十卷。目之曰景德传灯录。诣阙上进章圣皇帝。诏翰林学士臣杨亿等。同加裁定。敕赐流通。自是师承源流。乃有证据。亡赖之徒。亦不敢篡乱矣。沿宋元之末。以及今时。渐见师法日微。邪外昌炽。胠箧祖道者不可胜数。而此宗之正脉。离散欲绝。未见有能大振而反正者。即间有余波末流自谓参究得悟复以提演示人。何曾有不以死语死法而缀系于人者哉。正如宋之窃窃说道学仁义者。虽有功于浇漓倾险之俗。至于臆解圣经胼拟性命。不能不获罪于孔孟也。嗟乎。法运值此尚何言哉余每念宗风之不振。正以祖道之正脉不行于世。故邪外乘隙以蒙蔽其法而不通明也。苟有能自明悟之人。先定其宗。旨正其门庭。严其号令。密其关键斥其邪说绝其跛行。辟其道途。端其向往。则天下有血性。英灵之徒。未有不共相振刷。而望风自立者矣。夫如是则千圣之师法。不容不急为之先举也。余于历祖宗灯。欲编集五种书。其一较正诸祖语录不论多少。各以全部流行。其二续传灯录。凡有语录者精择其事。无语录者单词片句。若碑记所载。凡有师承者。皆不敢遗以为统纪。备参证也。其三作选祖传。以具全机大用。堪为万世宗门作法印者。如洪觉范之僧宝传。而评赞之。抑扬断论。略仿史法。其四单集五家宗旨。为五部。指出师承源流。而定其门庭堂奥。贵在识真伪。辩正邪。使此五家子孙。有所证据。不复乱统失宗。其五撰十法集。以足为十大法中所列之法印者。各取其所长。而入集中。评断激扬。永为灶鉴。此亦有大一统正名分之意乎。嗟乎。不欺夙愿而随薪火之缘。果能集成。以质天下后世斯亦不负区区继述之一报也。

同类推荐
  •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格古要论

    格古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乙亥北行日记

    乙亥北行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明阳集

    王明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酉缀遗

    二酉缀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依米花

    依米花

    A村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只有百来户人口。四面环绕着茂密的山林,中间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一条黄色的马路像黄金蟒一样从村子的最里头爬到村口的公路。山麓下稀稀疏疏的坐落着青砖青瓦房。村口站着一颗要四五人才能合抱的樟树,像一个垂暮的弓着背的老人,等待着归家的孩子。
  •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她只是冥界曼珠沙华花丛中的一朵,却不自量力恋上了那转身风华的天界太子。好嘛恋上了就恋上了,可是为毛线这太子没事拎了姐们下界历劫还硬是要收银家为徒?等等他不是才刚历劫回来吗又下界,这是闹哪样?于是,绯君幽带着自己的小宠物跟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太子殿下的身后奋力前行,无奈太子殿下一个转身她有眼没看路直接撞了上去,太子殿下圈住她一双眼睛黑不见底:“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绯君幽抬眼看着这风华绝代的男子,心慌意乱表面却淡定道:“我在想,我恋你一生,你可爱我一时?”
  • 少年帮主

    少年帮主

    一个是假期旅行的女大学生,一个是老练的小贼,一次偷与被偷,又会牵扯出怎样的故事……
  • 帝临大唐

    帝临大唐

    一代帝宗,真灵入唐,坐镇山河社稷,铸就九五帝道,在鸿钧天道之下,杀出一条血路,不一样的大唐,不一样的洪荒,看他如何打败仙道代言人的一代天骄李世民,又如何挫败佛教西游阴谋,以煌煌帝道,镇压神佛,诛灭仙道!
  • 抗日之战将传奇

    抗日之战将传奇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川军“死”字旗他是让日寇胆颤心惊的魔鬼,也是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他是让外国人头疼的无赖,也是深受国民爱戴的英雄。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他高举抗日大旗,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孤独儿童

    孤独儿童

    命运撺撺,孰人不是独面未知,此间我始终清傲,不枉一场白衣飘飘的青春。
  • 仙武大帝

    仙武大帝

    少年杨凡得吞天魔帝传承,从此之后走上逆天之路,手持滴血的“诛神魔剑”,佛挡杀佛,神挡杀神,于无数强者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追寻那人人梦寐以求的不死不灭之境。
  • 易龙志传

    易龙志传

    一场意外让主人公易皓同学掉落到一个奇怪山洞里,获得了传说中的八霸龙之一的契约神兽而后接触到不同于现实的诸多怪异之事,并逐渐揭秘出很多谜题。
  • 制天谭

    制天谭

    准备开新书,这十万字当练手了,书太监了大家不要见怪,不签一直码确实是对意志力的拉锯。
  • 异世乱苍穹

    异世乱苍穹

    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转五行,成无形化无极,乱苍穹且看魔法少年,异世乱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