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85000000005

第5章

当归(一两) 龙胆草(一两) 黄连(五钱) 黄柏(一两) 大黄(五钱) 山栀子(一两) 芦荟(五钱) 青黛(五钱) 木香(一钱) 麝香(五分) 黄芩(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麻子大。每服五丸至十五丸。竹叶汤下。

地黄丸 治小儿胎禀不足。肾怯不言。解颅。儿大不能行。又治肝疳。白膜遮睛。溲血失音。身瘦疮疥。

熟地黄(八两焙取末) 山茱萸(焙四两) 山药(四两) 白茯苓(三两) 牡丹皮(二两)泽泻(二两)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一岁儿服一丸。二岁以上。加至三丸。空心温水下。

肝经兼证

(诸风搐搦。牵引 斜。皆肝之病也。宜泻青丸主之。)一小儿七月。发搐无时。昏睡不醒。不哭不乳。掐之扎之不痛。 之鼻不嚏。灌药不入。予曰。此真搐也。不可治矣。

兼见心证。则发热而搐。予曰。肝有风。则目连札不搐。得心热则搐。肝有热。则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泻肝泻青丸。泻心导赤散。 方见肝心下。

兼见脾证。轻则昏睡。不嗜饮食。当视其大便何如。大便秘者。宜蜜导法。慎勿下之。

恐下后脾虚。反为笃疾。大便润者。宜琥珀抱龙丸主之。

兼见肺证。喘急闷乱。痰涎壅塞。须从大小便以利之。如喘息有声。肩耸胸高。喉中痰响者。不治。宜清宁散主之。

清宁散 惊热出于心肺。须从小便利之。

桑白皮(蜜水炒) 赤茯苓 车前子 甜葶苈(炒) 山栀仁(各等分) 炙甘草(减半) 上为末。每服半钱。姜枣水煎服。肝热则大小便难。加煨大黄下。

一小儿痰壅而发搐。气促而喘。予用礞石滚痰丸。桑白皮煎汤。研碎调服之。喘定痰下。搐亦止矣。

兼见肾证。暴喑失音。手足强直。此从风治。轻者地黄丸主之。重则为废疾而不可治矣

肝所生病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脉诀云。热则风生是也。

急慢惊风

急惊风者。肝风甚而心火从之。木生火。从前来为实邪。实则泻之。宜用泻青丸以泻肝之风。导赤散以泻心之火。

慢惊风。钱氏云。脾虚则土泻生风。此脾土败而肝木乘之。肝属木而脾属土。从所不胜为贼邪。故慢惊为难也。脾虚生风。虚则补之,东垣用调元汤加白芍药主之。此以黄 人参补脾之虚。白芍药甘草以泻肝之实。诚千古不传之秘法也。予加桂在内。乃黄 建中汤。木得桂而枯。古方治慢惊者。如醒脾散。观音散。皆良法也。可用之。

醒脾散人参 陈皮 甘草 白术 白茯苓 全蝎 半夏曲 木香(各三钱五分) 白附子(四个)南星(一个姜汤泡) 陈仓米(一百粒) 上为末。每服一钱。枣三枚。姜三片。水煎。

观音散全蝎(十个去毒炒) 天麻(煨) 防风 白芷 黄 甘草 白茯苓(各二钱五分) 人参(二钱) 扁豆(一钱五分姜汁炒) 上为末枣汤下。

或问曰。上工治未病。急慢惊风。何以预治之。曰。方其热甚之时。腮赤面黑。两目如视不转者。此急惊风之候也。宜服河间当归龙荟丸。以泻肝胆之火。则不成急惊风也。当吐泻不止之时。见其手足冷。睡露睛。口鼻气冷者。此慢惊欲成之候也。急用参苓白术散以补脾。琥珀抱龙丸。去枳壳枳实。加黄 以平肝。则慢惊风不能成矣。此吾家传秘法。

参苓白术散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山药 扁豆(去壳姜汁浸炒各一两五钱) 甘草 桔梗 薏苡仁莲肉(各一两) 上为细末。枣汤送下。

琥珀抱龙丸 治小儿诸惊。四时感冒。寒温风暑。瘟疫邪热。躁烦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并宜服之。此予家传常用之方。

真琥珀(一两五钱) 天竺黄(一两五钱) 白檀香(一两五钱) 人参(一两五钱) 朱砂(白茯苓(一两五钱) 粉草(去筋三两) 南枳实(一两) 枳壳(麸炒一两) 牛胆南星(一两)淮山药(一两) 金箔(大者一百片为衣。) 上各制取末和匀。用腊雪溶水。如无雪。取新汲或长流水。杵为丸。如芡实大。约重五分。阴干。每服一丸。煎薄荷汤下。 此方内有补益之药。人皆喜而用之。但有枳壳枳实能散滞气。无滞气者。损胸中至高之气。如慢惊风及元气弱者。减此二味。用当归川芎各二两代之。

至圣保命丹 一名紫金锭子。

胆星(一钱) 僵蚕(一钱) 白附子(一钱) 全蝎(十四枚) 天麻(一钱) 防风(一钱)(一钱半水飞) 麝香(一分) 珍珠(五分) 琥珀(三分) 金箔(二十片) 上碾为末。粟米和为丸。分为二十锭。金箔为衣。每一锭薄荷叶煎汤磨服。

礞石滚痰丸 降火坠痰之要药。方见大方脉科。

凉惊丸 诸热通用。此吾家传之方。又名金花丸。

黄柏 黄连 黄芩 山栀仁(各等分) 朱砂(水飞减半) 一本有龙胆草等分。上为细末。腊雪水为丸麻子大。薄菏汤送下。

三黄泻心丸 一名三黄五色丸。利诸惊热如神。

黄连 黄芩 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雪水为丸。麻子大。温水送下。均分作五分用衣。一分朱砂衣。一分青黛衣。一分雄黄衣。一分轻粉衣。一分芦荟衣。

木通散 能泻肝风。降心火。最利惊热。

山栀仁 大黄(煨) 赤茯苓 羌活 木通 甘草(以上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字。紫苏叶煎汤送下。

猪胆汁导方定志丸 治惊久成痫。

人参 白茯神 远志 石菖蒲(炒) 酸枣仁(炒) 柏子仁(各一钱半) 琥珀 珍珠 胆铁花粉(各一钱) 朱砂(飞) 麝香(各一字) 上为末。水煮山药粉为丸。黍米大。每服十五丸。灯心煎汤下。更煎猪心与儿食之。以助药力。

急惊风属阳。病在六腑易治。宜用凉泻。

慢惊风属阴。病在五脏难治。宜用温补。

或问。病有急慢阴阳者。何也。曰。肝主风。木也。飘骤急疾。莫甚于风。心主惊。火暴烈飞扬。莫甚于火。木火阳也。故病在于心肝者。谓之急而属阳。脾胃者土也。沉重迟滞。莫甚于土。脾土者至阴之属也。故病在于脾者。谓之慢而属阴。肝常有余。有余则泻而损之。脾常不足。不足则补而益之。至于心主惊。肝主风。似宜前论。然火资风势。风资火威。风火相扇而发搐。故不可别论也。惊风之病。有兼证者。有类证者。不可不辨也。

急惊风有三因

有外因者。如感冒风寒温湿之气而发热者。宜即发散之和解之。以除其热可也。苟失而不治。热甚发搐。此外因之病也。宜导赤散泻青丸主之。

有内因者。如伤饮食发热者。即宜消导之下之。如保和丸三黄枳术丸之类。以除其热可苟失而不治。热甚发搐。此内因之病也。当视大小便如何。如大便不通。先去其宿食。宜木香槟榔丸及胆导法。大便润。以辰砂五苓散琥珀抱龙丸主之。

有不内外因者。如有惊恐。或客忤中恶得之。盖心藏神。惊有伤神。肾藏志与精。恐有。经云。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故神伤则魂离。精伤则魄散。小儿神志怯弱。

猝有惊恐。所以精神溃乱。魂魄飞扬。气逆痰聚。乃发搐也。客忤中恶。出其不意。大人且惊。况小儿乎。宜先去其痰。辰砂膏主之。后安其神。琥珀抱龙丸主之。有热者。东垣安神丸。下痰之药慎勿用轻粉巴豆之类。恐伤元气。损脾胃。误杀小儿。

钱氏抱龙丸 治小儿风痰。热甚昏睡。急惊。

雄黄(飞四钱) 天竺黄(四钱) 胆星(八钱) 朱砂(水飞净四钱) 麝香(三分) 上为末。煮甘草膏为丸。芡实大。薄荷汤化下。

辰砂膏 以通心气。

朱砂(飞一钱) 牙硝(二钱五分) 雄黄(飞二钱五分) 麝香(二字) 金箔(十五片) 银十五片) 白附子(三钱) 枳壳(炒三钱) 川芎(四钱) 白茯苓(四钱) 人参(二钱) 黄连(二钱) 远志(二钱) 除前六味另碾。后七味共为末和匀。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麦门冬煎汤化下。此朱砂膏加减。

或问。热甚则生痰。痰甚则发搐。钱氏有利惊丸以下其痰。陈氏有芎蝎散以吐其痰。皆否。予曰。药不执方。合宜而可用也。儿壮实者。吐之下之病则止。儿弱怯者。不可孟浪。

反伤元气。大抵痰在咽喉之中。壅塞沾滞。药食不能入者。则宜吐而去之。此在上者越而治之法也。宜用僵蚕牙皂炙焦等分研末。每服少许。以土牛膝根自然汁灌之即吐。吐后却进下痰药。如五色三黄丸。礞石滚痰丸。辰砂膏。皆可用之。

辰砂膏 下痰甚妙。

飞辰砂(三钱) 硼砂(一钱半) 马牙硝(一钱半) 玄明粉(二钱) 全蝎(去毒一钱) 珍(一钱) 麝香(一字) 上为末和匀。用好油单纸包起。自然成膏。每用一粒许。治诸惊薄荷汤下。治胎惊乳汁调枣汤下。

予初习医。治一儿二岁发搐而死。请予至。举家痛哭。乃阻之。告其父曰。此儿面色未手足未冷。乃气结痰壅而闷绝。非真死也。取艾作小炷。灸两手中冲穴。火方及肉而醒。大哭。父母皆喜。遂用家传治惊方。以雄黄解毒丸十五丸利其痰。凉惊丸二十五丸去其热。合之薄荷煎汤送下。须臾利下黄涎。搐止矣。予归。父问用何药。如是速效。全具以告父。父语母曰。吾有子矣。

一儿发搐痰壅。有医用白饼子下之。不退。凡三下。病益深。合目昏睡。不哭不乳。喉鸣。上气喘促。大便时下。予曰。五脏气绝。病不可治。转下之过也。彼医曰。白饼子钱氏下痰神方也。予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钱氏小儿。皆出于门人附会之说也。盖人之有痰。

犹木之有津。时令大热。草木流津。痰自热生。此明验也。痰犹水也。附气自行。过颡在山。岂水之性哉。乃搏激使之也。今痰随火上。不知降火。而反下之。损其胃气。胃气既败。

五脏俱损。故目不开者。肝绝也。昏睡不乳者。脾绝也。啼声不出者。心绝也。喘促痰响者。肺绝也。便溺遗失者。肾绝也。果不可治而死。

邑中有儒医。治病有奇方。唯性太执。不知通变。时有小儿发搐。予谓急惊。当用凉泻赤散泻青丸是也。彼谓惊风者。肝火郁遏而成也。火郁则发之。小续命汤是也。人不能决。

两从之。予所治者一日而安。彼治者死。悔不信吾言。无及矣。

一儿发搐。先取善推法推之止。向后发病益危甚。予曰。推法者。乃针灸摩按之遗意也曰。无刺大虚人。推搐之法。壮实者可用之。如怯弱者其气不行。推则有汗。反伤元气也。

其家不信予言。予曰。不死必成痫疾。半月后果死。

一儿发搐。因用推法暂退。一月后如期复发。又推之。或一月一发。或一月再发。予曰成痫矣。推法者乃发表之意。痰聚在心。不得出也。幸初成痫者尚可治。若久则为终身痼疾。不可治也。因立方用四色断痫丸。

黄连(五钱) 飞朱砂(二钱五分) 胆星(一钱) 白甘遂(三分) 为末。粟米糊丸。兼猪心血杵匀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灯草煎汤化下。夜服三次。日服一次。遂安。

癸亥二月。英山县大尹前县吴公。一子发搐。彼医以二陈汤姜汁竹沥治之。不退。公初过罗。与全有识。承差人请之。全往视。其外候三关青气。两颊赤色。目常直视。指如捻物。曰。此得之外感。未与发散。热入于里。钱氏曰。肝有热。则目直视。得心热则发搐。又曰。两颊赤而目直视。必作惊风。小儿肝常有余。又乘木旺之时。当与泻肝。若二陈汤陈皮半夏生姜之辛。皆助肝之物。经曰。以辛补之。所以无效。乃用泻青丸。以泻肝之有余。导赤散以泻心之火。一服而搐即止。公喜谓其下曰。所见不同。用药即效。真良医也。彼到时吾心有主。今果无忧矣。全见其胎禀素怯。脾胃自弱。恐后作搐。便成痫矣。又作琥珀丸与之常服而安。

蕲水沙 徐淑道。一子患惊风。先求医张姓者治之。数日不效。请予往。痰喘正急。惊发。予先治其痰。次治其搐。以次而定。唯身热犹炽。张姓者欲用解毒汤竹叶汤小柴胡汤。

予皆不可。谓之曰。小儿肝尝有余。脾尝不足。病发于肝。风木太旺。脾土受伤。此乃虚热。勿用寒凉。致损中气也。乃用四君子汤加炙黄 炒黑干姜。一服而安。

一小儿年五岁。梦中惊哭。抱其母叫怕。此因被惊吓得之。予制一方。用人参麦门冬白黄连酸枣仁柏子仁炙甘草朱砂各等分。一半水煎。一半入地黄加炙甘草为末。山药粉糊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五丸。灯草煎汤下。未尽剂而安。

一小儿周岁。发热而搐。以泻青丸投之不效。乃问其发搐之状。其母曰。搐过后则好睡乳与之则饮。不与乳则不思乳。醒时则戏作猫儿声。见人则笑。不发搐便是好了。予曰。医要识证。药要对证。怪底前药之不效也。以导赤散服之。一剂而安。其父问是何故。予曰。

心脏属火。其声为笑。火生于寅属虎。猫者虎之类也。猫声而笑。知非肝病。乃心病也。故以导赤散泻其心火而安。闻者叹服。

同类推荐
  • 秀野林禅师语录

    秀野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啁啾漫记

    啁啾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资暇集

    资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热血痕

    热血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萌动之森①:雪地精灵伶鼬

    萌动之森①:雪地精灵伶鼬

    祖国最北端的泊阳岭,有一片辽阔的原始森林,森林里的野生动物繁衍生息,顽强而艰难地生活着。少女莫莉的父母是森林防护员,她从六岁就寄宿在省城的奶奶家。阔别八年,莫莉带着对亲情的眷恋回归,却找不到丢失的自我。她的童年与森林息息相关,只是城市里的寂寞模糊了记忆,对森林的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失意之时,一只小小的伶鼬闯入她的生活,带给她不曾拥有的快乐,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森林里充满未知的危险,伶鼬柔弱无依,却面临最严峻的考验;贪婪的人类受利益驱使,狡猾虚伪多变,谁才是真正的偷猎者?这是有关爱与生存的故事,经历磨练成长,我们终将收获一颗丰盈而坚实的内心!
  • 黑道恋

    黑道恋

    “诺汐,我会用我的一生好好照顾你,嫁给我。”一局承诺给了她信心,他是冷酷黑道总裁唯爱的女人,他让她懂得:爱到最美是陪伴,陪到最后是心安。当他屹立在最高峰的时候,回眸就望到了她的笑容,他爱她
  • 孟子传

    孟子传

    特立独行的“亚圣”,笑到最后的理想者!深刻解读一代智者光辉的仁政思想,生动描绘一个圣贤的平民生活。孟子是继孔子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理论家,被称为“亚圣”。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孟子生活的时代以及孟子一生不平凡的经历,通过艺术形象阐发了孟子的“性善论”理论和“仁爱”思想,既具有可读性也具有研究价值。
  • 吞龙决

    吞龙决

    简介:天生九绝武脉,不能感应元气的林绝,在机缘巧合下获得吞龙诀,从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 黄泉夜路司机

    黄泉夜路司机

    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一名没钱注册车辆运营证件,而开黑出租的司机。那天晚上,我从一位乘客的手里收了俩张冥币,于是,我开始了精彩绝伦、爆笑连连的捉鬼生涯。
  • 我为商人

    我为商人

    学校是个商机步步的钱场,一个个的同学竟然没有发现,看看他如何赚得如何欢喜。校里人称“抄神”“学神”,又看看他长大后怎么使公司进入辉煌时代。
  • 绝世无双:上仙请指教

    绝世无双:上仙请指教

    简介:她是魔界公主,他是历劫上仙,自古神魔不两立,她与他的相爱,注定不会有好结果。果不其然,他带着天界诸神攻入魔界,杀她族人,毁她家园。她用自己的血肉灵魂立下诅咒,若他成神,他所爱之人将永世不得好死!命运轮回,她是墨家女,生性活泼善良,却唯独听不得神仙二字。于是再遇上他,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讨厌,却又不自觉被吸引。“能不能不要再跟着我!”“上天入地,你在哪里,我跟到那里。”其实,他真的很爱她。为她当初那句诅咒,他情愿永不飞升成神。为天界不公,要害她性命,他甘愿就此堕魔。只要能和她一起,是神是魔,又有何妨!
  • 阑夜纪元

    阑夜纪元

    高冷暖男携妹妹,带妻子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诠释强大的真谛。“强大,是心有羁绊,是有不得不向前的理由,是有值得守护的人,是有七情,是有担当!”“只有拥有懦弱,才能更加强大!”“我为什么要杀你?没有为什么!一个亲手杀死家人的人,杀?不需要理由。”
  • 五界之花妖

    五界之花妖

    为追一个小贼,和溪跟蓝小蓝一起坠楼,醒来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变成了传说中的妖怪。在新世界里,失散的两人各自接到妖王的授命,寻找魔君之子。在一场青楼花魁的争夺赛中,改头换面的两人重遇,以白樱、星谷蓝的身份重新认识。之后一桩连环食婴案,两人与西影会的洛枫、洛真,皇族的祁臻展开一段啼笑皆非的纠葛。花妖与除妖师的斗智斗勇中,星谷蓝愕然发现洛真竟是魔君之子,暗涌乍现,连续不断的秘密被揭开,仙之琉璃,人之灵珏,妖之澜石,魔之幻魈,冥之狱焰,到底妖王的目的何在……
  • 三色堇依旧在笑

    三色堇依旧在笑

    谁都会做梦,谁都需要做选择。当一件事情重新再来一遍,当一件事情不再是原来的结果,会有什么样的转折。就算如此,谁又能猜到,最终的结局。